高低压配电装置导线接线头焊锡工艺守则

合集下载

电气设备公司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电气设备公司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电气设备公司二次配线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本厂生产的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等辅助回路的配线。

2、辅助回路的配线工艺要求2.1用于连接辅助回路的导线,一律采用BV、BVR型铜芯塑料绝缘线(下文简称导线)2.2选用辅助回路的导线时,其最小截面为1.5平方毫米,连接电子器件的小电流,低电平电路时,允许采用小于1.5平方毫米的导线。

但不论采用那种导线,都不得采用虎钳、钢丝钳等强行拉直,以免改变导线截面、强度等指标。

2.4辅助回路行线时,其色法的规定应参照GB2681国家标准,设备内部敷设用黑色,安全用接地线用黄绿双色线。

2.3所选用的导线绝缘层不得有褪色老化等现象,导线在弯曲敷设后,绝缘层不允许开裂及操作。

2.5辅助回路导线的配置应做到牢固可靠,横平竖直,层次分明,整齐美观,便于维修,除必要的弯曲敷设处,不准歪斜、扭曲。

2.6辅助回路的导线上端裸露部分之间及导线上端裸露部分与金属骨架的电器间隙不小于6~10毫米,爬电距离不小于8-12.5㎜(GB7251 6.1.2.1 表2)2.7辅助回路的导线及线束,不准在导电部件上敷设,也不准直接敷设在金属铁板上,导线及线束穿插越金属孔时应在金属孔上装绝缘套或在导线及线束上缠绕塑料带或套塑料管,但不允许从母线相间或安装孔中穿越,导线及线束在敷设途中如遇金属障碍应加以弯曲越过,中间保持4毫米以上距离。

2.8门与柜体之间的连接线俗称过门线,过门线必须采用BVR型铜芯塑料软线,过门线要留有足够的长度,一般能使门顺利打开关大于90°,过时装店线在开门过程中不擦门框、过门线线束要用塑料带或缠线管紧密包扎,以防松散,连接线束的两端要有固定点。

2.9辅助回路的线束或单线的固定,可采用两种方法:2.9.1在线束上包塑料带后用铝皮夹(钢精扎头)固定(或用BV型1.5平方毫米塑料绝缘线固定)要求包扎紧密,固定牢固,固定间距、横间距离不得大于120毫米,纵向距离不得大于150毫米。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要求规范实用标准[详]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要求规范实用标准[详]

实用文档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电气接线工艺上应力求美观、实用、便于施工操作和方便以后检修查线。

接线应兼顾全局,力求整齐划一、协调大方,给人以整体美,不得标新立异、各自为政,避免给人以零乱无章之感。

1、电缆整理1.1、电缆整理应层次分明、曲率一致、松紧适度,严禁扭曲、交叉或杂乱无章。

1.2、电缆的固定应采用绑线或尼龙扎带,扎带规格应与电缆的粗细要求相符且应规格一致,留头方向统一,扎带过长的部分应予剪除。

2、电缆头制作2.1、电缆开剥时应小心从事,力度适中,严禁伤及线芯绝缘。

2.2、电缆头的制作材料应使用塑料带和黑色塑料绝缘粘胶带。

2.3、做头时以红色塑料带有序缠绕,成型后用黑色塑料胶带封口。

2.4、做头时以塑料带对折后绷紧缠绕,缠绕时应紧紧贴近word格式可编辑芯线和护套接口处,上端头截面平齐且垂直于电缆轴线,成型后为坚固密实的圆筒状,表面光洁、形体美观、严禁出现纺缍形。

2.5、电缆头的长度以26mm左右为宜,直径不大于电缆护套外径2mm,电缆头在护套上的包扎长度一般为13mm左右。

2.6、电缆绑扎成束后,电缆头应高度一致在同一水平面上。

2.7、电缆的屏蔽层、带、芯应可靠外引以便接地。

3、电缆标识3.1、电缆标识牌用微机打印、压塑制作,内容包括电缆型号、规格、用途及走向。

专业资料整理3.2、标识牌的挂装应使用防蚀、防霉的绳带,宜采用化纤丝绳。

3.3、化纤丝绳系于电缆头上部,垂下的标识牌高度一致。

4、电缆接线。

4.1、线芯的绑扎应整齐一致,采用绑线或小扎带绑扎。

绑扎线间距以70mm左右为宜。

4.2、当一盘内线芯特多时,应按单元或回路分束绑把以方便施工接线、查线和将来检修,尽量避免出现特大把束。

4.3、不论怎样排列,如何绑扎均应掌握尽可能的紧凑、整word格式可编辑齐、美观实用又简单易行。

4.4、每个盘柜的绑扎接线应由同一人进行。

4.5、因芯线逐个接入端子而使线束逐渐变细时,应使芯线顺序靠拢或并入假线以形成新束,所弯角度和曲率应一致、美观。

焊锡工艺指导规范 精品

焊锡工艺指导规范 精品

焊锡工艺指导规范管理体系---三阶文件文件编号: PR-RD-0004版次:01制定日期: 2010-06-15制定部门:工程部核准审核作成文件制/修订记录序号日期修订章节及内容版次提出人/部门1 2010.06.15 初版发行00 文子祥1.目的:1.1制定焊接工艺指导规范,以此确定,维持和保证产品的品质.1.2 作为生产焊锡员工指导性培训教材,提升焊锡操作技能,保证焊接工艺品质.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东莞宏基电子生产部焊接各类产品.3.定义:3.1焊锡:金属施焊时,其彼此并不熔合,而是由低于华氏800度的焊料(锡焊合金),因毛细管作用而充塞于金属接合面间,使之相互牢结,种方法称为焊锡.(施焊熔融温度低,又称软焊,锡焊即是将两洁净之金属以低熔点合金焊料使金属面间获得充分之接合,化学力远大于物理连接力)3.2点焊: 连接器与芯线熔合为一体,一般采用点焊方式.3.3环焊: 线材编织与连接器通过铜泊或外壳360度环焊连接的焊接方式.3.4搭焊: 芯线间的连接焊接方式.3.5 镀锡: 将芯线用锡镀成一股,便于客户使用的焊接前处理.4. 职责权限:生产部:主要依焊锡技术标准作业,完成相关焊锡管理、培训,建立培训体系;制工课: 主要负责焊锡技术标准的制订完善,确认焊锡技术标准的实施;品保部:主要依焊锡技术标准检查,完成相关焊锡技术检验标准;生技: 主要负责相关设备的管理、维护.5.程序内容5.1作业原理:5.1.1焊锡是将熔化之锡焊附着于洁净金属面,此时锡与被焊物形成金属化合物,相互连接在一起。

总之,锡焊是利用焊锡作媒介,藉加热而使A﹑B两金属物接合,且由熔化之焊锡与被焊物之表面产生新的合金属。

(参考图一)5.1.2助焊剂与焊剂之混合比﹐完全决定于助焊剂分布之情况,而受热松香助焊剂于超高温时,会有烧焦而使助焊剂失效之现象。

因此,良好之焊接应特别注意烙铁温度及焊接速度。

5.2焊锡基本知识:5.2.1焊锡之效果乃由被焊金属表面与焊锡是否洁净所决定。

二次配线工艺标准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标准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文件号:ZH/QE-C08-02版本:A/0 受控: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2015-3-26 发布 2015-3-26 实施文件修订记录一、目的对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等产品中二次绝缘导线的配制,阐明其使使用工具,使用设备,工艺准备、工艺过程、工艺要求等。

二、范围本守则适用于公司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以及三箱类配电设备的辅助回路、控制回路(简称二次回路)配线和检验。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一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7251.12—2013)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对非专业人员可进入场地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配电板的特殊要求》(GB 7251.3-2006)四、工具斜咀钳(140mm)、剥线钳(0.5~6㎜2)[1]、预绝缘端头压线钳(0.5~6㎜2)[2]、管形端头压线钳、裸端头压线钳(0.5~6㎜2)、触针端头压线钳、尖咀钳、一字螺丝刀[3]( 30~150㎜)、十字螺丝刀(30~150㎜)、梅花板手[4](M3~M8)、开口板手(M3~M8)、套筒板手(M4~M5)、镊子、通断指示搭灯、电烙铁(60W)、卷尺(2m)、棉纱手套、清洁用抹布。

注:[1] 带有定位装置;[2] 条件允许时应备置气动压线钳;[3] 条件允许时应备置气、电动螺丝刀;[4] 条件允许时应备置气、电动扳手。

五、材料5.1 导线参数5.1.1 绝缘导线(见表 1)表 1 绝缘导线参数5.1.2 裸铜软导线表2 裸铜软导线参数型号名称标称截面积mm2结构计算外径mm20℃时导体电阻Ω/km ≯单线总数股数×根数单线标称直径㎜铜芯镀锡铜芯TJR1 TJRX1软铜绞线镀锡软铜绞线2.5 49 7×7/0.25 2.25 7.58 7.924.0 49 7×7/0.32 2.88 4.64 —6.3 49 7×7/0.40 3.60 2.97 —TJRX2 镀锡软铜绞线4.0 126 7×18/0.20 3.00 — 4.82 6.3 196 7×28/0.20 3.72 — 3.10TZ-2 TZX-2铜编织线镀锡铜编织线4.0 —48×4/0.15———6.3 —48×6/0.15———10.0 —48×12/0.15———16.0 —48×20/0.15———TZXR-3 护套软铜绞线2.5 49 7×7/0.25 2.25 7.58 —4.0 49 7×7/0.32 2.88 4.64 —6.3 49 7×7/0.40 3.60 2.97 —5.2 端头参数(见表3)表3 常用端头参数名称型号※适用导线截面mm2螺钉口直径mm最大电流A颜色规格尺寸mm外形图L B圆形预绝缘端头RV1.25 0.5~1.5 3.2~6.5 19 红17.8~27.5 5.7~9.5 RVS2 1.5~2.5 3.2~10.5 27 蓝17.8~30.2 3.2~10.2 RVS3 2.5~4 4.3~6.5 37 黑24.5~27.9 8.0~12.0 RVS5.5 4~6 3.7~13 48 黄21.4~38.1 7.2~19.2叉形预绝缘端头SV1.25 0.5~1.5 3.2~6.5 19 红21.2 5.7~9.5 SVS2 1.5~2.5 3.2~10.5 27 蓝21.2 5.7~9.5 SVS3 2.5~4 4.3~6.5 37 黑24.8~28 8~12 SVS5.5 4~6 3.7~13 48 黄25.2~31.2 8.3~14片形预绝缘端头DBV1.25 0.5~1.5 —19 红20~28 2.3~3 DBV 1.5~2.5 —27 蓝19~28 2.3~2.8 DBV 4~6 —48 黄22.5 2.8注:※预绝缘端头的型号因生产厂家不同有所不同续表3 常用端头参数名称型号适用导线截面螺钉口直径最大电流颜色规格尺寸mm 外形图mm2mm A L B(φ)管形预绝缘端头ET1.0 1.0 ——红16~18 1.5 ET1.5 1.5 ——黑18~24 1.8 ET2.5 2.5 ——蓝18~24 2.3双线管形预绝缘端头—2×1.0 ——红15~17 2.05 —2×1.5——黑16~20 2.3 —2×2.5 ——蓝18.5~21.5 2.9圆形裸端头R1.25 0.5~1.5 3.2~6.5 19 —12.6~21.8 5.7~11.6 RS2 1.5~2.5 3.2~10.5 27 —12.6~21.8 6.6~13.6 RS3 2.5~4 4.3~6.5 37 —18~21.4 8~12 RS5.5 4~6 3.7~13 48 —15.7~28 7.2~19.2叉形裸端头Y1.25 0.5~1.5 3.2~6.5 19 —16 5.7~9.5 YS2 1.5~2.5 3.2~6.5 27 —16 5.7~9.5 YS3 2.5~4 4.3~6.5 37 —18.3~21.5 8~12 YS5.5 4~6 3.7~8.4 48 —19.5~24.5 8.3~145.3 端子表4 端子性能参数额定截面积mm2额定接线能力mm2额定绝缘电压V接线拉力N压线螺钉公称直径拧紧力矩NmⅠⅡ0.75 0.2~0.75500 30 M2.5 0.2 0.41.0 0.5~1.0 30~35 M3 0.25~0.3 0.5~0.61.5 0.75~1.5 30~40 M4 0.7 1.22.5 1.0~2.5 35~50 M5 0.8 2.04 1.5~4 40~60 M6 1.2~2.5 2.5~3.56 2.5~6 50~80 M8 3.5~4 注:※第Ⅰ列:适用于拧紧时不突出孔外的无头螺钉和不能用刀口宽度大于螺钉根部直径的螺丝刀拧紧的其它螺钉;第Ⅱ列:适用于用螺丝刀拧紧的螺钉和螺母。

高低压开关设备装配工艺守则

高低压开关设备装配工艺守则

高低压开关设备装配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工艺守则适用于低压配电屏、控制屏、开关柜、照明箱、动力箱的电器元件、辅件的装配与调整。

2•装配工具2.1. 根据产品设计单所需求的各种电器元件和附件选择适合的工具2.1.1. 活板手、双头板手、套筒板手、一字形螺丝刀、十字形螺丝刀、扁锉、园锉、台虎钳、手电钻、木锤头、钢丝钳、钢卷尺、钢直尺。

3. 装配前的准备过程3.1. 熟悉装配图纸及技术条件,了解设备或装置的结构以及每一零件的作用和相互的联接关系。

3.2. 掌握装配的工艺规程、方法和注意事项。

3.3. 安排好装配场地,包括装配位置。

3.4. 根据产品设计单领取装配时所用的电器元件和零件是否完整,具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的方可装配。

3.5. 准备好所需的各种工夹具,并按先后作用次序排列好,并固定地放在使用最方便的位置。

3.6. 检查产品骨架所挂牌号是否与即将装配的产品型号规格相符合。

3.7. 电器元件和附件的代用,须经设计部门同意并办理代用手续后,方可用于装配。

3.8. 装配所需的紧固件,如螺钉、螺帽、垫圈等均应有良好保护镀层,附件应有良好的涂漆或电镀层,绝缘附件、配件等应经过绝缘处理。

3.9. 对每一个元件和零件进行一次最后检查,发现有问题的元件和零件,凡能修正的及时修复,不能修正的应更换新的。

3.10 .产品装配时,必须考虑检修方便、牢固可靠和美观,并符合使用条件。

4. 安装准则4.1. 根据装配图、面板布置图上的尺寸、位置及元件的型号、规格进行合理组装4.2. 所有组装元件均应符合元件本身标准规定,并符合元件本身的技术条件及安装条件要求。

4.3. 装配产品的名牌、提名框、符号牌及接地符号要求清楚、整齐、不能有松动、脱落现象。

44每个元件应在柜后安装元件上方标注醒目的符号或代号,其符号或代号应与原理图或接线图标注一致。

4.5. 对于装配元件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及技术参数应与产品规范表相符。

4.6. 元件安装位置的排列应整齐美观。

高低压成套电器制造公司浸锡工艺守则规范

高低压成套电器制造公司浸锡工艺守则规范
2.6工作时发现机器不正常应立即停机检查,待故障排除后才能继续使用。
3、设备:
H43—120超声喷射浸锡机包括超声锡槽
超声发生器
预热装置
4、工艺过程
4.1开机
4.1.1开启锡槽面板上“总电源”开关。开启水源,此时冷却水开始流动。出口和有水流出,温控表得电并显示锡锅温度,“加热红色”按钮灯亮。
4.1.2 将温控器上状态开关拨至庙宇(或预置)状态,调节设定旋钮将温控器调至320℃左右,然后将状态开关拨回“测量”状态,(此时温控器显示数字即为锅内锡温。)
4.1.3启动“加热”绿色按钮,绿灯亮,这时锡槽处于加热功当量状态,锡锅中锡温将逐步上升。
4.1.4锡温上升至庙宇温度时,蜂鸣器发出短促间断鸣叫“锡泵”红色按钮灯亮(表明锡泵已能启动)。
编制
2007.5.16
审核
标准化
编制
部门
审定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批准
电器集团
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浸锡工艺文件
6.2设备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保护。
6.3开机前设备必须按说明书要求安装和调整好,全面检查一次。
标记处数Βιβλιοθήκη 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4.1.8开机过程结束,此时可进行母线浸锡。
5、关机
工作结束,先将发生器“功率调节”旋钮旋至最低,然后先关高压,再关低压;锡槽先关“锡泵”,再关“加热”,锡槽处于冷却状态。注意不能关闭冷却水,否则将严重损坏机器。
6、注意事项
6.1为保证正常工作,每次开启锡泵时,开关(SAI)必须逆时针旋至最低位置。
浸锡工艺文件
05-07-2007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二次配线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工艺守则适用于高低压开关设备的二次配线加工过程。

2.材料2.1.导线、塑料蛇皮软管,各类规格线槽、标记套、标号、烫印色带。

2.2.松香焊锡丝,OT、UT、IT铜制冷压接线端头。

2.3. 0.5~2.0mm厚铝质名牌、符号牌, 不干胶题名片、彩色胶纸, 标牌用钉,十字槽球面圆柱头螺钉。

3.工具3.1.烫号机、剪刀、手动挤压钳、液压钳。

3.2.手枪钻、圆头锤、划针(铅笔)、尖冲、钢板尺。

3.3.十字形螺丝刀、板手、钢卷尺、螺丝刀、剥线钳、钢丝钳、圆头钳、斜口钳、尖嘴钳、剪刀、电路铁、活动板手、套筒板手、通灯或者万用表。

4.工艺准备4.1.按图样要求检查将配线的电器元件是否合格完好,如发现元件表面有碎裂、生锈、发霉等质量问题的应及时处理或者更换合格元件。

4.2.按图样列出标号头明细表。

多回路接线时,相同回路则在元件编号前加回路编号。

4.3.领取并检查各类标牌、标签框、题名片及不干胶彩纸的规格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4.4.掌握配接的工艺规程,方法与注意事项。

4.5.安排好配线场地,包含配线位置。

4.6.准备好配线所需工具,并安放在使用最方便的位置。

4.7.所有电器元件均用不干胶纸标签按照布置圈标上清晰正确的零件代号与编号,通常可直接牢固地粘贴在屏后靠近该元件安装位置上方或者周围其它较明显的地方,标签粘贴应整齐一致。

4.8.务必看清图样要求与设备符号是否与实物相符合,并按电器元件的装配位置的接点,考虑适当的线路途径与走法。

4.9.根据图样要求,识别一次回路与二次回路,并选用其导线规格,二次回路的导线,关于单股铜线不小于1.5mm2,关于多股铜导线不小于1.0mm2,连接电器子器件的低电平小电流电路同意使用小于1.0mm2截面的铜导线。

出国产品应使用镀锡铜芯导线,规格按设计定。

4.10.按线路途径量线,正确落料,且两端做好记号或者套上标记套,即按配线途径进行配接,行线做到“平”、“齐”、“牢”的要求。

导线与接线柱焊接工艺规范标准

导线与接线柱焊接工艺规范标准

.专业整理.导线/引线与接线柱的安装与焊接工艺规.专业整理.导线/引线与接线柱的安装与焊接工艺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设备电气盒制作过程中手工焊接技术要求、工艺方法和质量检验要求。

2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规范但提倡使用本规范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凡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规范。

HB 7262.1-1995 航空产品电装工艺电子元器的安装HB 7262.2-1995 航空产品电装工艺电子元器的焊接QJ 3117-1999 航天电子电气产品手工焊接工艺技术要求IPC-A-610E-2010电子组件的可接收性3环境条件环境温度要求:20℃-30℃。

相对湿度要求:30%-75%。

照明光照度要求:工作台面不低于500lx。

工作场地应无灰尘,及时清除杂物(如污、油脂、导线头、绝缘体碎屑等)工作区域不得洒水。

4人员要求操作及检验人员应经过电装工艺的培训持证上岗,特种工艺人员需经专门考试的项目及应获得的等级资格证书。

5接线柱与引线/导线安装、焊接通用要求5.1绝缘皮间隙要求见图1、表1,导线的绝缘皮末端与焊料填充之间有1个线径(D)大小的绝缘间隙(C)。

图1 D表示导线直径C表示绝缘间隙5.2绝缘挠性套管放置要求绝缘套管覆盖连接器接线柱并伸过导线绝缘皮4倍线径(D),见图2。

绝缘套管末端到连接器接线柱进入连接器插入点的间距等于1倍线径(D)。

图25.3焊接通用要求导线/引线与接线柱界面之间有100%的焊料填充(缠绕的全部范围)。

焊料润湿导线/引线和接线柱,形成一个可辨识的填充,呈羽状外延出一个平滑的边缘。

焊接连接内导线/引线的轮廓可清楚辨识。

焊料填充至少达到导线/引线与接线柱环绕界面的75%。

在导线与柱干接触区域焊料高度大于线径的75%。

导线的绝缘层与接线端子的间距应符合表1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各类高低压配电装置的导线接头搪锡、焊接和多股软线,搪锡接线头及焊片焊接。

2.材料:
焊锡、导线、松香、接线头、焊片、酒精、砂布、标记头。

3.设备与工具
电铬铁、剥线钳电工刀、平口钳、铁锤、锡槽、电炉。

4.工艺准备
4.1认真看图,备齐各种材料及使用工具.
4.2电烙铁及电炉通电加热.
5.工艺过程
5.1用剥线钳或电工刀剥去焊接部分的绝缘层,多股软线应加以铰紧。

5.2导线点必须清除其氧化物,应用砂布砂净铜线表面的氧化物。

5.3将电器原件焊接部位,接线头及焊片涂以松香(松香酒精溶剂)用电铬铁或锡槽均匀地搪上一层锡。

5.4将导线焊接部位出涂以松香水,用电铬铁或锡槽均匀地搪上一层锡。

5.5电器元件、焊片及导线焊接部位搪好锡后,需要焊接处用电铬铁将焊接锡熔化,使焊接部位光洁圆滑,并套上标记头。

5.6焊接线头时,将接线头套在已搪好锡的线头上,并用钳子夹紧线头,涂以松香水,将电铬铁把焊锡熔化,使焊接部位焊于接线头中,把缝隙填满,焊接处光洁圆满滑,并套上标记头。

5.7较粗的导为了防止塑料绝缘层烫伤,将棉纱浸水包于焊接近处的塑料绝缘层,方可进行焊接。

5.8 25mm2以下导线,在使用接头时,焊好后必须将塑料绝缘层包裹好,并套上标记头。

5.9用酒精清洗焊好的焊接部位,接线头及焊片,清除多余的焊料。

6.检查
6.1剥线时不得有显著的导线损伤及多股线头断线。

6.2进行焊接时烙铁温度选用适当,时间昼缩短,以免烫伤邻近部位的绝缘。

6.3禁止使用酸碱类清洗铜线和使用酸性焊剂。

6.4焊接处要牢固可靠,光洁圆滑,不得假焊。

7.安全注意事项
7.1使用锡槽时严禁水及任何东西掉入槽内,以免锡点溅出造成烫伤。

7.2使用电铬铁或锡槽时,防止漏电及触电现象。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