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皂素的提取历史与现状

合集下载

茶皂素提取

茶皂素提取

茶皂素的提取1 绪论1.1 茶皂素简介茶皂素又称茶皂苷、茶皂甙,是山茶科植物(如茶、山茶、油茶)中含有的一类天然糖甙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山茶科植物的根、茎、叶、花、果之中[1]。

由七种配基(C30H50O6) (Sapgening)、四种凸糖体(Aglyevn)和二种有机羧酸组成的一种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类皂苷化合物。

图1-1 茶皂素的分子结构我国油茶林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全国现有油茶总面积约5500万亩,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木本油料资源,每年的茶籽产量在65万吨左右,约生产15万吨茶油以及50万吨的茶籽饼粕,油茶饼粕中含有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物质,如含脂肪5%、蛋白质l5%、粗纤维6%、糖类40%、灰分6%、皂素l0%~l4%、单宁2%、咖啡碱0.95%,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大部份饼粕当燃料烧掉,或廉价出口到日本、东南亚等国家,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为严重的是积压的油茶饼粕发霉生虫污染环境,这种局面应该得到改观。

油茶主要产区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近年来,对茶籽饼开发利用已日益引起各地高度重视,而茶籽饼利用,首先是回收茶籽饼中残余茶油,再从中提取茶皂素,残余物可用作蛋白饲料或作有机肥料。

因此如何从茶籽饼中提取茶皂素这一类用途广泛、性能优异天然表面活性剂,对解决茶籽饼综合利用尤为重要,同时也是解决三废问题的有效手段,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茶皂素市场前景看好,仅就洗发香波这一行业来说,我国洗发香波年总产值约l0万吨,其中一半需加调理剂,共需调理剂1000吨,如果市场占有率达10%,年可销调理剂l00吨,年产值450万元。

1.2 茶皂素的性质1.2.1 茶皂素的理化性质纯茶皂素是白色微细柱状结晶体,吸湿性强,对甲基红明显酸性,难溶于冷水、无水甲醇、无水乙醇,不溶于乙醚、丙酮、苯、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稍溶于温水,易溶于热水、含水甲醇、含水乙醇、正丁醇及冰醋酸,在稀碱水溶液中溶解度明显增加[2]。

茶皂素的配基部分在受热时易发生焦糖化,与萘酚反应可生成紫色物质,其甙键可被酸、碱或酶水解生成糖与皂甙单元。

茶皂素的开发与应用进展

茶皂素的开发与应用进展

洗 涤 2次 , 空 气 中 自然 干 燥 , 人 真 空 干 燥 器 于 移 干燥 得无 定形 粉 状皂 素 , 点 1 3 1 7C, 过 精 熔 9 ~ 9 ̄ 经
制 即得 到茶皂 素 。 例 2 从 茶 籽仁 提取 茶皂 素 和茶 油 : 茶籽 破 将 壳分 离 , 6 %一 0 得 5 7 %的籽 粉 碎 , 入籽 量 l %的 加 5 稻壳 , 片 , 1 6 以下 蒸 炒 , 压 于 9% 压榨 ( 收集 茶油 ) , 得 含 残 油 8 1%的 茶 籽 饼 , 碎 , 2倍 量 的 %一 l 粉 用
江 西 饲 料
21 年第 2 01 期

要 : 文介 绍 了茶 皂素 的性 能 , 全 生产 的主要技 术路 线 与最佳 的操 作条件 及 有 关进 展 情况 。对茶
皂素 生产 工 艺的技 术特 点进 行 了具体 的 分析 和 总 结 , 阐述 了国 内外研 究开发 的现 状 与发 展 趋 势 , 讨 探 了扩 大茶 皂素应 用 范 围等 的前 景与 市场 需求 。 关 键词 i 茶皂 素 ; 开发 ; 用 应 中图分 类号 :8 67 ¥ 1. 9 文献 标识码 : A
滤液用 水浴 加热 ,浓缩 至原 体积 的 11 ,加 入 2 /0
得 白色 粉末 固体 。 新 鲜 饼 粕 含 有 残 油 5 7 ,茶 皂 素 l%一 %~ % 9
1% ,以及 蛋 白质 、 粉和纤 维 素等物 质 。 6 淀 将 油 茶 饼 粕 粉 碎 , 6 ~ O目过筛 , 比例 过 O9 按
1 理 化 性 能
文章编 号 :0 8 6 3 (0 10 — 0 5 0 10 — 17 2 1 )2 0 2 — 6
倍 的 乙醚 , 萃取 05 h 滤 液含 茶 油 , . , 合并 , 乙醚 用

茶皂素的提取历史与现状

茶皂素的提取历史与现状

茶皂素的提取的历史与现状茶皂素(Tea saponin)又称茶皂苷或茶皂甙,山茶科(Theacease)山茶属(Cameuia )各种植物中含量极其丰富,主要有油茶(Camellia oleifera )、茶(C. sinensis )、茶梅(C.sasanqua )、尖叶山茶(C. cuspidatd )等。

茶皂素是皂素中的一类,是从山茶科植物种子或者其种子经榨油后的产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糖甙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茶类植物中,其基本结构包括配基、糖体及有机酸。

茶皂素属于五环三萜类,此类结构的化合物较多,它们具有β-香树素骨架,也可为齐墩果烷的衍生物,具有多氢蒎五环。

茶皂素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发泡、湿润等功能,并且具有消炎、镇痛、抗渗透等药理作用。

广泛应用于生物农药、医药、洗涤剂、食品添加剂、起泡剂、发泡剂、脱脂剂、分散剂等。

近年来,各国对茶皂素提取与应用研究越来越重视,提出各种不同提取方法及工艺且对茶皂素生物功能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就目前茶皂素提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茶皂素提取研究进展(一)水提法水浸法是较早开发的提取茶皂素的方法,主要是将茶麸破碎用H2O浸出,然后澄清,过滤,浓缩,脱色,再浓缩,脱色后烘干得到粉料。

其生产工艺与生产设备简单,但生产水处理量大,常规分离困难,产品纯度低,能耗大,渣处理困难[2]。

因此,在此基础上又改进得到多种水提法。

1、稀碱液提取法冯志明[3]研究出:茶壳用0.5%氢氧化钠溶液煮沸半小时,冷却后过滤得滤液和残渣。

残渣用相同方法再浸提2次,将3次滤液合并得到浸提液.。

此法的产率为7%~11% ,而用热水浸提产率为5%~9%。

2、水提-沉淀法先用热水提取,再过滤,滤液中加入沉淀剂沉淀。

此法有3种,一是用絮凝剂沉淀除杂:茶粕∶水= 1∶5,水温30~35℃,浸提2h,第二次浸提液用作下一次浸提第一次浸提液。

离心,上清液中加入絮凝剂配成的水溶液,加热搅拌至一定温度后,静置。

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茶皂素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种天然物质,具有很高的药用和保健功能。

茶皂素的提取工艺对于提高茶皂素的提取率和纯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茶皂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种简便、高效的提取方法。

1.茶皂素的提取方法2.提取工艺参数的选择在茶皂素的提取过程中,工艺参数的选择对提取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工艺参数包括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溶剂种类及浓度、茶叶粉末颗粒度等。

我们需要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

3.茶皂素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我们需要对茶皂素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各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提取工艺参数对茶皂素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等。

这将有助于我们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

4.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我们需要设计实验来验证提取工艺的可行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可以通过正交设计或单因素实验进行,以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

实验结果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如方差分析等。

5.研究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6.提取工艺的优化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对提取工艺进行进一步优化。

优化可以包括工艺参数的进一步调整、反复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或者引入新的辅助技术来提高提取效果。

7.提取工艺的应用前景茶皂素具有很高的药用和保健功能,提取工艺的研究应用前景广阔。

我们需要对提取工艺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应的应用建议,如茶皂素的制剂开发、茶皂素的应用领域拓展等。

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对于茶叶的综合利用和茶叶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提取工艺,我们可以提高茶皂素的提取率和纯度,为茶叶的加工利用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茶皂素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成为茶叶产业的新的增长点。

茶皂素提取可行报告

茶皂素提取可行报告

茶皂素提取可行报告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绿色健康生活需求的提升,天然植物提取物成为研究和应用的新热点。

茶皂素作为茶树中的一种天然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多种生物活性功能,如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因此其提取工艺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本报告从茶皂素的提取工艺可行性、经济效益及应用前景等角度展开详细论述。

茶皂素的提取工艺茶皂素的提取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萃取、分离纯化和干燥四个基本步骤。

在预处理阶段,通常会选用新鲜或干燥的茶叶作为原料,通过研磨等物理方法破碎细胞壁,提高茶皂素的提取率。

萃取阶段是提取工艺的核心,常用的方法包括溶剂萃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

其中,溶剂萃取是最为传统和普遍的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如乙醇、丙酮等)来溶解茶皂素,并从茶叶中分离出来。

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提取因其提取效率高、能耗低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分离纯化阶段,目的是将提取液中的茶皂素与其他物质(如多糖、色素等)分离,提高产品的纯度。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大孔树脂吸附、凝胶过滤、高速离心等。

纯化后的茶皂素还需要经过干燥处理,以便于保存和应用,常用的干燥方法包括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等。

经济效益分析在经济效益评估方面,茶皂素提取项目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设备投资、人工成本、能源消耗和环保处理等。

茶叶是茶皂素提取的主要原料,因此原材料成本直接影响到项目的经济性。

由于茶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广泛种植,其原材料成本相对可控。

在设备投资方面,提取设备的选择对成本有显著影响。

例如,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提取设备相较于传统的溶剂提取设备具有更高的初期投资,但其运行成本低、提取效率高,长远来看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人工成本和能源消耗则需要依据具体的生产规模和自动化程度来评估。

环保处理成本不容忽视,尤其是在溶剂回收和废弃物处理方面,这些都需要在项目初期进行详细的预算和规划。

收益方面,茶皂素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天然活性成分,其市场需求量大,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日化产品、医药、食品添加剂等多个领域。

2024年皂素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皂素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皂素市场发展现状概述皂素是一种来源于植物的天然界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清洁能力和环境友好性。

在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对化学合成物的担忧,皂素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本文将对皂素市场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1. 皂素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显示,近年来皂素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个人护理、家居清洁和工业领域。

据预测,2025年全球皂素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X%。

2. 皂素市场应用领域2.1 个人护理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天然和有机的个人护理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皂素作为一种天然清洁剂,在洗发水、沐浴露和洗面奶等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应用逐渐增加。

预计个人护理领域将成为皂素市场的主要增长驱动力之一。

2.2 家居清洁传统的家居清洁产品中含有大量化学成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由于其天然和环境友好的特性,皂素被广泛应用于家居清洁领域。

清洁剂、洗涤剂和洗碗液等产品中的皂素含量不断增加,以满足消费者对绿色清洁产品的需求。

2.3 工业应用皂素在工业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汽车制造过程中,皂素可用于去除油污和清洗表面。

此外,皂素还可以应用于纺织、造纸和制药行业。

3. 主要市场热点3.1 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

皂素作为天然和可再生的清洁剂,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和消费者的认可和关注。

3.2 创新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皂素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一些新型工艺和材料的应用使得皂素的生产更加高效和环保。

这些创新技术将进一步推动皂素市场的发展。

3.3 区域市场发展目前,北美地区是全球皂素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

然而,亚太地区的皂素市场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预计未来几年将成为全球皂素市场的主要增长区域。

4.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全球皂素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多家知名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的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茶皂素知识及应用介绍

茶皂素知识及应用介绍

茶皂素知识及应用介绍一、茶皂素是什么?早在古代,人们关注到泡茶时出现的泡沫,并将这种“白沫”视为一种精华。

我国晋代(265—420年)杜育所住的《荈赋》里就有诗云:“惟兹初成,沫沈华浮。

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形容初次冲泡茶叶后,细轻的汤花浮上来,光亮鲜明好像耀眼的积雪,华丽灿烂又如欣向荣的春花一样。

现在科学研究进一步证明,能产生这种“白沫”的物质叫做茶皂素。

茶皂素又名皂甙,皂角甙,因其水溶液以及振荡时能产生持久性的、似肥皂溶液那样的泡沫,故有“皂甙”之名。

皂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90多科500多属的植物中。

这些植物包括常见的大豆、油茶等油料作物,也有人参、党参、七叶一支花以及甘草、沙参、白头翁等名贵中药材。

另外,一些海洋生物如海星也能分泌皂甙类物质。

茶皂素是山茶科植物中含有的一类天然糖苷化合物,是一类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皂苷的混合物,基本结构由皂苷元、糖体、有机酸三部分组成。

茶皂素具有山茶属植物皂苷的通性,它是一种熔点为223~224°C的无色无灰的微细柱状结晶,味苦而辛辣,能起泡,并有溶血作用。

茶皂素的结晶不溶于乙醚、氯仿、丙酮苯、石油醚等溶剂,难溶于冷水、无水乙醇和无水甲醇,但是,可稍溶于温水、二硫化碳和醋酸乙酯,易溶于含水甲醇、含水乙醇、正丁醇以及冰醋酸、醋酐和吡啶中,在稀碱性水溶液中其溶解度明显增加。

茶皂素在茶树体内的根、茎、叶及种子中均有分布,但其在分子结构上有所不同,造成物理性质有所差异。

单就含量而言,茶籽中的皂素含量为最高,而不同茶树种子中茶皂素占全籽的含量各有不同。

茶籽中茶皂素的含量,和其它植物内含物一样,受着茶树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以及茶树类型、品种、种子成熟度,乃至结实的大小年规律等的影响。

我国茶区幅员辽阔,错综复杂的生态条件都会对茶籽皂素的含量有着深刻地影响。

二、茶皂素的应用领域对于茶皂素的利用,我国古代劳动很早就知道用茶籽饼泡水,用于洗衣服和洗头发。

刊于1590年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茶籽捣仁洗衣去油腻”的记载,而这说的正是茶籽饼粕中茶皂素的作用。

2024年茶皂素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茶皂素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茶皂素市场分析现状引言茶皂素是一种从茶叶中提取出来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和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茶皂素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竞争状况。

市场概述茶皂素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天然药物成分,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医药等领域。

茶皂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生理活性,被认为是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效物质。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茶皂素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保健品和医药行业的热门产品之一。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茶皂素市场在2019年的全球市场规模约为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X%。

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保健品市场的扩大以及茶皂素的研发与应用不断进步。

此外,茶文化的普及也促进了茶皂素市场的发展。

茶皂素作为一种天然的草本提取物,其绿色、安全和有效的特点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市场竞争状况目前,茶皂素市场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主要竞争企业包括国内外茶企、保健品生产商和医药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研发创新、产品差异化、渠道拓展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

国内茶企在茶皂素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其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

国外企业则通过技术和品牌优势来竞争,其在茶皂素提取技术和产品开发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

在市场竞争中,产品质量和价格是消费者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

此外,企业还需要通过广告宣传和品牌建设来增加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手段。

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茶皂素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保健意识的提升,茶皂素作为一种天然、安全和有效的保健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未来,茶皂素市场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

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加强渠道拓展,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茶皂素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此外,政府对茶皂素市场的支持和监管也对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皂素的提取的历史与现状茶皂素(Tea saponin)又称茶皂苷或茶皂甙,山茶科(Theacease)山茶属(Cameuia )各种植物中含量极其丰富,主要有油茶(Camellia oleifera )、茶(C. sinensis )、茶梅(C.sasanqua )、尖叶山茶(C. cuspidatd )等。

茶皂素是皂素中的一类,是从山茶科植物种子或者其种子经榨油后的产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糖甙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茶类植物中,其基本结构包括配基、糖体及有机酸。

茶皂素属于五环三萜类,此类结构的化合物较多,它们具有β-香树素骨架,也可为齐墩果烷的衍生物,具有多氢蒎五环。

茶皂素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发泡、湿润等功能,并且具有消炎、镇痛、抗渗透等药理作用。

广泛应用于生物农药、医药、洗涤剂、食品添加剂、起泡剂、发泡剂、脱脂剂、分散剂等。

近年来,各国对茶皂素提取与应用研究越来越重视,提出各种不同提取方法及工艺且对茶皂素生物功能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就目前茶皂素提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茶皂素提取研究进展(一)水提法水浸法是较早开发的提取茶皂素的方法,主要是将茶麸破碎用H2O浸出,然后澄清,过滤,浓缩,脱色,再浓缩,脱色后烘干得到粉料。

其生产工艺与生产设备简单,但生产水处理量大,常规分离困难,产品纯度低,能耗大,渣处理困难[2]。

因此,在此基础上又改进得到多种水提法。

1、稀碱液提取法冯志明[3]研究出:茶壳用0.5%氢氧化钠溶液煮沸半小时,冷却后过滤得滤液和残渣。

残渣用相同方法再浸提2次,将3次滤液合并得到浸提液.。

此法的产率为7%~11% ,而用热水浸提产率为5%~9%。

2、水提-沉淀法先用热水提取,再过滤,滤液中加入沉淀剂沉淀。

此法有3种,一是用絮凝剂沉淀除杂:茶粕∶水= 1∶5,水温30~35℃,浸提2h,第二次浸提液用作下一次浸提第一次浸提液。

离心,上清液中加入絮凝剂配成的水溶液,加热搅拌至一定温度后,静置。

二是用乙醇作为沉淀剂沉淀杂质:刘铁平等探索的水提醇沉法是水提法和有机溶剂法的改进,吸取了两者的优点。

水提法杂质多、纯度低、后处理相当困难。

有机溶剂法投资大、成本高、工艺复杂。

水提醇沉法克服了两者不足之处,并且在茶皂素提取工艺中首次采用壳聚糖复合絮凝剂除杂,取得了较佳效果。

三是用丙酮沉淀茶皂素:水提得到的粗皂素5g,再加乙醇10ml,萃取后,再加丙酮25ml,沉淀质量3.55g,茶皂素含量72.4%。

3、水提-醇萃法水提-醇萃法是在综合了水提法、有机溶剂法、水提-沉淀法三者优点的基础上,根据茶皂素易溶于热水和乙醇,不溶于冷水的性质,用热水作为浸提剂,而后于浸提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絮凝剂Al2(SO4)3,沉淀除杂冷却后,再用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转萃提纯的一种方法。

用该法生产茶皂素的收率为15%~ 16%,纯度为95%。

而曾韬等采用一种新的提取工艺(一水二醇)法对茶皂素的提取进行了研究,即在水提乙醇萃取的基础上,用正丁醇转萃,制得的茶皂素粗品色泽好、纯度达85%以上。

(二)微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是微波和传统的溶剂提取法相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新的提取方法。

由于微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在反应物内外部分同时均匀、迅速地加热,用以提取天然植物有效成分,具有简便、快速、高效的优点。

彭游等考察茶皂素的微波光波组合无溶剂提取方法,发现微波光波提取干法不用溶剂,仅用微量的DMF(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能量传递介质,提取速度是传统提取方法的1800倍以上,成本明显降低。

利用高倍荧光显微镜FM、IR 等手段对微波提取机理进行初步研究,从微波对植物组织结构的影响上阐明次生代谢产物的微波提取机理。

郭辉力等以油茶饼粕为原料,研究了用微波/光波预处理辅助提取茶皂素的方法。

经与水浸提法和C2H5OH溶液浸提法进行比较,发现微波/光波预处理辅助提取茶皂素可大大缩短提取时间,且茶皂素的提取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彭应兵等以茶籽壳为原料,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C2H5OH为溶剂提取茶皂素,分别考察了C2H5OH浓度、微波功率、固液比和提取时间等对产率的影响。

经正交试验优化的工艺条件:C2H5OH浓度50%、微波功率400W、固液比1:3、反应时间8min,所得茶皂素产率可达12.16%。

与常规提取法比较,本法提取用时短,产率高。

目前微波辅助提取茶皂素是研究热点,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微波提取具有简便、快速、高效的优点。

由于目前存在设备的放大,投资成本降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这项技术并未完全进入工业化阶段。

(三)超声波提取超声波法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强大的压力造成生物细胞壁的破坏,同时超声波产生的振动加强了细胞内物质的释放、扩散及溶解,被浸提的物质在被破碎时生物活性保持不变,同时提高破碎速率和提取率。

但是超声波的强大作用力使得大量杂质溶出,影响产品的纯度和后处理,并且高频率的超声波能够使人出现恶心、胸闷等不适反应,影响其在工业化中的利用。

李静等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茶皂素,C2H5OH浓度80%、料液比1∶4、提取温度40℃、超声波功率320W、超声波作用时间60min。

茶皂素粗品得率为18.54%,茶皂素含量60.3%。

聂芸等以油茶饼为原料,CH3OH为提取剂,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基础上,选定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试验因素,以茶皂素提取效率为目标建立回归数学模型,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及对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得到茶皂素的优化提取条件:料液比1∶4(g/ mL)、超声温度50℃、超声提取时间57min,茶皂素提取效率达80.89%。

(四)超临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以液态CO2为溶剂进行提取,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提取的新工艺。

其提取率与提取温度、压力、CO2消耗量等因素有关。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提取率高、产品不含有害物质、无污染。

但由于超临界提取设备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目前仍不能进行规模化生产。

吕晓玲等研究了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油茶皂苷的工艺: 压力25MPa、温度50℃、体积分数65%C2H5OH为夹带剂,CO2流量25-30L/min,萃取时间3h。

在最佳萃取条件下油茶皂苷的收率为15.23%,纯度78.65%。

(五)闪式提取朱兴一等[15]研究了闪式提取油茶枯饼中茶皂素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C2H5OH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料比3个因素,利用Box-Benhnken 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闪式提取茶皂素的较佳工艺条件:C2H5OH体积分数78%、提取时间40s、液料比20(mL/g)。

在此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21.09%±0.26%,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与传统C2H5OH热回流提取方法相比,闪式提取法的提取时间由6h缩短为40s,提取温度由70℃降到20~25℃,该方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茶皂素提取方法。

二、茶皂素的应用研究进展(一)在日用化工中的应用在日用化学品中,茶皂素可用于配制高档洗发香波,它集洗发、护发、去屑多重功效于一体,并且对皮肤无毒害和致敏问题。

此外,茶皂素在防晒消炎润肤膏、洗涤液、婴儿温和洗护用品等产品中也有应用,它具有良好的乳化、发泡、分散、渗透、润滑等活性作用。

李运涛等通过从茶籽饼粕中提取茶皂素,将其与NaBO3·4H2O进行复配制取性能良好的洗涤助剂,考察了产品在洗涤剂中的应用效果。

与NaBO3·4H2O 复配,去污值分别达52.3和36.7。

通过实验对比,茶皂素作为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单独使用,去污能力不具优势,但若和其它表面活性剂复配,去污能力会显著提高。

因此,茶皂素今后在洗涤助剂方面开发的重点,是与其它表面活性剂复配。

彭游等[9]利用提取的茶皂素开发成洗发香波,对多个配方进行了多方面的性能评价,其中两个配方的多项指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

(二)农药我国很早就有使用茶籽饼防治田间蚜虫、螟虫、飞虱、叶螨等的民间记载。

近年来研究发现茶皂素对多种害虫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作用方式多样。

茶皂素对有害生物的活性机制主要是由于粘附性强,对生物体表气门具有堵塞作用,继而窒息死亡。

对农药的增效作用机制则是能改善农药的理化性能,提高某些农药在植物叶片表面的沉积量,有助于农药有效成分在虫体和植物体内的渗透。

茶皂素还可破坏虫体内解素代谢酶的活性, 使某些昆虫具有拒食和影响生长发育的作用。

黄继轸等用实验室提取纯化的茶皂素处理菜青虫幼虫,研究证明茶籽皂素对菜青虫兼有胃毒和忌避的作用。

王小艺等[在用茶皂素处理菜青虫后发现茶皂素对菜青虫3、4、5龄幼虫均有强烈的拒食作用,作者还用茶皂素处理过斜纹夜蛾4龄幼虫,发现有较强的拒食活性。

何晓玲等[采用茶皂素处理8株枯萎病原真菌,发现高质量浓度试药(>0.39 g/L)的茶皂素对枯萎病原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对不同枯萎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选择活性。

胡美英等申请的发明专利就是利用茶皂素对柑橘青霉病菌、柑橘绿霉病菌、柑橘酸腐病菌等多种水果采后病原菌良好的防治作用将其用于采后水果的防腐保鲜,从而开拓了茶皂素作为生物杀菌剂的新领域。

(三)医药T sukamo to S等对茶皂素在酒精吸收及新陈代谢中的作用进行了动物试验,即在鼠服用酒精前1 h口服茶皂素,则在服用酒精后的0. 15~ 3 h 均能降低其血液中的乙醇含量,且能降低肝中的乙醇含量,表明茶皂素是酒精吸收的抑制剂;与此同时,血液中乙醇消失的时间也有所缩短,表明茶皂素又是酒精消化的促进剂。

这一试验还显示,小鼠的血液、肝、胃中的乙醛含量也有所降低,尤其是肝脏中乙醇、乙醛含量的降低,意味着茶皂素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研究表明,口服0.11~ 0.15g茶皂素能抑制小鼠对酒精的吸收,有助于防止因过度饮酒而造成的危害。

在这方面,日本已开发出含茶皂素的饮料、冰淇淋和药片等专利技术。

该项研究也为喝茶醒酒提供了新的证据。

文莉等为探讨茶皂素的毒性、刺激性及抑菌作用,将不同质量浓度的茶皂素单次涂抹于家兔背部完整/破损脱毛皮肤上,观察皮肤红斑及水肿情况,取不同质量浓度的茶皂素滴于家兔眼内,观察其刺激性,取适量不同质量浓度的茶皂素涂抹于大鼠背部完整皮肤上,观察毒性反应。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茶皂素对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

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40mg/mL的茶皂素对皮肤有轻微的刺激,16mg/mL 的茶皂素对眼有轻微刺激,茶皂素无明显毒性作用,茶皂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白色念珠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无抑制作用。

吴文鹤等探讨茶皂素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心肌酶活性的影响。

将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和茶皂素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