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产科重点
兽医产科学复习资料

兽医产科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激素:由体内某些细胞或器官所产生的某些特殊有机物质,它们被释放到细胞外,通过扩散或者血液循环转送到另一类细胞,与靶细胞或者器官上的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理作用,从而调节这些细胞的代谢活动,这类物质就成为激素。
神经内分泌:丘脑下部、松果腺及肾上腺髓质中的某些神经细胞接受神经信号之后,能够合成及分泌激素,把神经信息转化为激素信息。
我们把这种生理现象称之为神经内分泌,把这类神经细胞称为神经内分泌细胞,把它们所分泌的激素称为神经激素.初情期:初次表现发情现象或排卵的时期,性腺具备生成配子和内分泌功能。
性成熟:母畜生长到一定年龄,生殖器官已经发育完全,具备了正常繁殖能力。
但身体发育尚未完成,若怀孕则妨碍身体继续发育,造成难产,影响幼畜体重,故不宜配种。
体成熟:母畜身体已经发育完全,具有了雌性成年动物的固有外貌。
开始配种时的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70%以上。
发情周期:母畜达到初情期后,伴随着卵泡发育、排卵和黄体形成,母畜出现周期性的发情行为和生殖道活动变化;从时间上定义为从一次发情至下次发情之间的时间间隔。
卵泡波:指一组有腔卵泡同时生长。
共同进入生长卵泡库,形成一个生长卵泡群体,生长卵泡持续发育2—3天,通过生理选择后,只有优势卵泡才能继续发育为排卵卵泡,其余卵泡则发生退化。
排卵:卵泡发育成熟后,突出于卵巢表面的卵泡破裂,卵子随同其周围的粒细胞和卵泡液排出的生理现象。
妊娠:从受精开始,经由合子阶段、胚胎阶段、胎儿阶段,直到分娩的整个生理过程。
妊娠识别:母体对妊娠的识别。
孕体产生某些化学物质表明自己存在,阻止黄体退化;母体接受这些信号,识别孕体存在,并随之发生相应反应,二者之间由此建立密切联系。
附植:胚胎固定在子宫的一定位置,并与子宫形成组织和机能联系。
卵裂:受精后的第一次分裂,发生于输卵管壶腹和峡交界处,只有细胞分裂而不伴随增长的过程。
桑椹胚:16-32个细胞组成的一个实细胞团,被包围在透明带中。
执兽考试必背的43个产科考点

执兽考试必背的43个产科考点1、促进乳汁从乳腺腺泡进入乳池的激素是催产素2、通过测定母畜血浆、乳汁或尿液中孕酮的含量,有助于判断母畜的繁殖机能状态3、胚胎移植技术中,对供体动物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必须配合治疗的药物是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4、催产素主要在体内的合成部位是丘脑下部5、母马发情持续的时间为5-10 天6、一断奶母猪出现阴唇肿胀、阴门粘膜充血、阴道内流出透明粘液。
最应做的检查是静立反射检查7、称为成熟卵泡的是格拉夫氏卵泡8、猪新鲜精液液态保存的适宜保存温度为15℃-20℃9、受精结束和胚胎开始发育的标志是染色体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纺锤体10、家畜精子获能的最主要部位是宫管结合部11、与卵子激活有关的最主要离子是Ca2+12、卵子受精时,阻止多精子入卵有关的机制是透明带反应和卵质膜反应13、羊的妊娠期平均为150 天14、猫的妊娠期平均是58 天15、猪的妊娠期平均是114天16、牛的妊娠期平均是282天17、犬的妊娠期平均是62天18、牛妊娠期卵巢的特征性变化是有黄体存在19、采用孕酮含量测定法对牛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的最早时间,一般是在妊娠后24 天20、妊娠中后期,由胎盘产生的孕酮发挥维持妊娠作用的动物是马21、犬于配种后第3 天终止妊娠,可肌肉注射雌激素22、提示奶牛将于数小时至1 天内分娩的特征征兆是漏乳23、分娩中发生阵缩的肌肉是子宫肌24、对奶牛启动分娩起决定作用的是胎儿的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系25、牛分娩时正常的胎位,胎向是上位、纵向26、奶牛产后子宫复旧的时间一般为30-45 天27、马产后子宫复原所需时间一般为20-24 天28、犬阴道增生脱出多发生在发情期29、引起猪继发性子宫迟缓的主要原因是子宫肌疲劳30、奶牛难产,产道检查胎儿呈正生,判断胎儿是否死亡最常用的方法是手指伸入胎儿口腔,检查有无吞咽和舌回缩反应31、奶牛剖腹产术侧卧保定合理的切口是平行左乳静脉白线旁切口32、奶牛剖腹产手术,子宫壁切口的缝合方法是浆膜肌层连续内翻缝合33、高产奶牛顺产后出现知觉丧失、不能站立,首先应考虑生产瘫痪34、防止生产瘫痪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在怀孕期给予低钙高磷饲料35、抢救母犬产后低血钙症最有效的药物是葡萄糖酸钙注射液36、与其他动物相比,牛胎衣不下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胎盘组织构造特点37、多发子宫蓄脓的动物是犬38、锁型子宫蓄脓的最适治疗方案是手术摘除39、某动物个体的性腺同时具有睾丸和卵巢组织,这种情况属于XX 真两性畸形40、公牛精囊腺炎综合征的常用诊断方法是直肠检查41、新生仔畜溶血病多发生于仔猪42、判定奶牛隐性乳腺炎的标准之一是每毫升乳汁中含有的体细胞数为50 万个以上43、诱导排卵的动物主要有猫、兔、貂、骆驼。
兽医产科期末重点

FSH作用:1刺激卵泡生长发育接近成熟2.刺激卵泡产生雌激素对雄性动物的作用:促进雄性激素的作用、促进精子形成LH作用:对雌性动物:LH与FSH协同作用刺激卵泡发育成熟。
2.触发排卵3.促进黄体生成和分泌孕酮对雄性动物:刺激雄激素分泌2.刺激睾丸间质细胞发育及睾酮分泌3.刺激精子生成兽医临床作用:有诱导排卵和超数排卵、治疗不育、预防流产、提早动物的性成熟、诱导泌乳乏情期动物的发情。
促乳素(PRL):雌性:刺激和维持黄体功能、刺激乳腺发育和泌乳、调节动物的繁殖行为催产素(OT):由丘脑下部视上核和视旁核分泌。
视旁核是主要分泌部位。
垂体后叶只起贮存和释放激素的作用。
作用:雌性:刺激子宫肌收缩、使子宫颈松软、参与分娩发动和加快分娩进程,有利胎儿和胎衣的排出、刺激乳腺腺泡周围肌上皮的收缩。
雄性:对生殖机能的发育和维持以及在交配时射精起着一定作用。
临床:催产、治疗产后子宫出血、放乳不良、胎衣不下和子宫积脓雌激素:黄体能合成大量孕酮。
作用:雌性:刺激和维持雌性动物生殖器官和第二性特征的发育、参与发动分娩和促进产后子宫修复、刺激乳腺发育和泌乳、刺激钙在骨骼的生长沉着、增强免疫机能、参与调解FSH,LH,PRL的分泌、促使公畜睾丸萎缩、副性腺器官退化。
应用:诱导发情、增强同期发情处理的效果、治疗子宫疾病、诱导泌乳孕酮(P4黄体分泌):雌性:刺激母畜生殖道的充分发育、小剂量可刺激排卵,大剂量能抑制雌性动物发情、促进乳腺腺泡的发育、调节发情(与雌激素协同,维持雌性正常的生殖机能)、参与妊娠识别和维持妊娠识别。
应用:诱导同期发情、预防流产、用于妊娠诊断、限制繁殖雄激素:刺激并维持雄性外生殖器官,副性腺发育,促进副性腺分泌性激素、使雄性表现并维持第二性特征、促进精子生成、促进蛋白质合成,骨骼肌生长,骨髓造血功能、提高免疫机能和耐受力。
应用:治疗雄性动物的性机能障碍、用于化学去势、用于治疗母畜卵泡囊肿、促进鹿茸生长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PMSG/eCG):/由胎盘子宫内膜杯状细胞分泌应用:诱导发情、超数排卵(用于胚胎移植)治疗卵巢疾病(用于治疗卵巢静止、囊肿持久黄体)、催情、治疗阳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保胎、增强超数排卵的效果、治疗卵巢疾病、治疗雄性动物的性机能障碍前列腺素(PGs):作用:雌性动物生殖机能起调节作用的主要是PGF2a和PGE2溶解黄体、影响排卵:PGE1抑制排卵、PGF2a引起血液中LH升高而促进排卵。
产科重点

名词解释:1生殖激素:直接影响动物生殖机能的激素称为生殖激素。
2激素免疫:激素免疫即以激素作为抗原,刺激动物机体产生抗体,即抗激素。
3卵泡波:4初情期:母畜初次表现发情并发生排卵的时期。
这时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并开始具有繁殖后代的初步机能。
此时,母兽虽然表现有性行为,但不完全,发情周期也往往不正常,生殖器官生长发育尚未完成,所谓“青春不育期”。
5性成熟:雌性动物生长到一定年龄,生殖器官已经发育完全,生殖机能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基本具备了正常的繁殖机能,称为性成熟。
但母兽的身体尚未发育完全,一般仍不宜配种。
6发情周期:母畜(雌性哺乳动物)达到初情期后,其生殖器官及性行为重复发生一系列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称发情周期。
这种变化周而复始,一直到绝情期为止。
只有当怀孕或非繁殖季节此种循环暂时停止。
发情周期的计算:通常指这次发情开始起,至下次发情期开始之前一天止。
7发情控制:利用某些外源性激素,人为地控制和调整发情规律,使母畜按人们的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发情、排卵、配种,叫发情控制。
包括:诱发发情、超数排卵、同期发情、抑制发情。
8人工授精:是用器械采取公兽的精液,再用器械把精液注入到发情母兽的生殖道内,以替代公母自然交配的一种方法。
9受精:卵子和精子相遇,进入卵子内部,激活卵子,精原核与卵原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个体合子的过程。
10精子获能:哺乳动物刚射出的精子尚不具备受精的能力,只有在雌性生殖道内运行过程中发生进一步充分成熟的变化后,才获得受精能力,这种现象称精子获能。
11顶体反应:使顶体内的酶释放出来并溶解放射冠内的卵丘细胞12透明带反应:精卵融合,皮质反应发生,皮质颗粒内容物中酶类引起透明带中糖蛋白发生生化和结构变化,阻止多精子入卵,称为透明带反应。
13妊娠期:胎生动物胚胎和胚儿在子宫内完成生长发育的时期。
14胎膜:叫胚胎外膜,又叫“胎衣”、“胞衣”、“衣胞”等。
胎膜:胎儿的附属膜,是胎儿本体以外包被着胎儿的几层膜的总称。
兽医产科学

2012级专升本动物医学兽医产科学管晓艳1.动物产科的知识体系都包括哪些内容?答:1.包括产科生理学和产科疾病学。
产科生理学包括:生殖内分泌学、母畜生殖功能的发生发展与调节、受精、妊娠、分娩、辅助繁殖技术等。
产科疾病包括:①妊娠期疾病:流产、早期胚胎死亡、胎水过多、孕畜截瘫、阴道脱出等;②分娩期疾病:难产;③产后期疾病:产道及子宫损伤、胎衣不下、子宫内翻及脱出、子宫复旧延迟、产后感染、生产瘫痪、产后截瘫等;④公母畜科学:不育;⑤新生仔畜疾病:围产期胎儿死亡、窒息、胎粪停滞、新生仔畜溶血病等;⑥乳房疾病:乳房炎、乳房浮肿、乳房创伤、乳池和乳头管狭窄及闭锁、漏乳、血乳、乳房坏疽、酒精阳性乳等。
2.主要的生殖激素分哪几类?每一类各包括什么生殖激素,说明主要生殖激素的生理作用?答:主要的生殖激素分为神经激素、垂体激素、胎盘促性腺激素、性腺激素、神经垂体激素、局部激素。
(1).神经激素:包括松果腺激素--退黑素MLT和丘脑下部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MLT的生理作用:①通过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抗肿瘤作用。
②抗氧化作用,因此对多种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③镇定、催眠、镇痛,影响下丘脑神经内分泌激素的释放,调节昼夜及季节性节律。
④对生殖系统发挥抑制作用,调节动物初情期的发育,可引起主要性腺萎缩;抑制GnRH的释放;调控动物的繁殖季节。
GnRH的主要生理作用:①控制促性腺激素,特别是LH的合成和分泌。
②能刺激LH的释放,又能刺激它的糖基化,以保证LH的生物活性。
③卵巢GnRH是一个重要的自分泌/旁分泌调节产物,它能调节基础的和促性腺激素刺激的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同时与卵泡成熟和排卵过程中一些基因的转变。
(2).垂体激素:包括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FSH的主要生理作用:①刺激卵泡的生长发育。
②与LH配合使卵泡产生雌激素。
③与LH协同,诱导排卵FSH与LH在血中达一定浓度且成一定比例时引起排卵。
产科学

名解:1.兽医产科学:是研究动物繁殖生理、繁殖技术和繁殖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2.同期发情:用外源性激素对母畜发情周期进行同步化处理的方法3.诱导发情:在母畜动物乏情期,用外源性激素或其他方法诱发母畜发情幷进行配种4.控制排卵:用外源性激素,促进排卵,增加排卵数量5.卵巢囊肿:由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被吸收或卵泡液增多而形成的卵巢疾病6.流产: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妊娠中断。
流产可发生在妊娠的各个阶段,以怀孕早期发生最为异常,各种家畜均可发生7.早产:排出不足月的活胎儿,这类流产与分娩相似,知识预兆没有正常分娩那样明显,并且胎儿排出缓慢,早产胎儿排出后有允乳反射,应尽力挽救,实施人工喂奶或食入母奶,并要注意保暖8.小产:排出死亡的未经变化的胎儿,胎儿死亡之后对母体是一种异物,必引起子宫收缩,早期的小产胎儿胎膜小,排出不易发现,可能误以为是隐性流产。
怀孕前期的小产一般无预兆,怀孕末期的小产预兆和早产相同9.自发性流产:胎儿及胎盘发生反常或直接受到影响而发生的流产10.症状性流产:孕畜某些疾病的症状,或是饲养管理不当,而发生的流产11.胎向:胎儿的方向,就是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12.胎位:胎儿的位置,即胎儿背部与母体背部或腹部的关系13.胎势:胎儿的姿势,即胎儿身体各部分伸直还是屈曲的14.胚泡附植:当胚胎固定在子宫的一定位置,并在子宫形成组织上或机能上的联系时称为附植15.胚胎移植:用外源性激素使母畜排出多量的卵子,将其体外受精后,移植到品质差的个体子宫中,从而使其生出优良的后代16.胚胎的冷冻保存:将胚胎经过一定处理后,保存于-196℃的液氮中从而实现某一品种的长期保存17.胚胎分割:用手术的方法将一个胚胎分割为多份,而每份胚胎都有全能性,从而生出多个完全一样的个体18.胚胎的核移植:将供体胚胎解离为单个卵裂球,然后将它与去核的受体卵细胞或受精卵融合,从而获得大量遗传上同质的胚胎,生出具有许多完全一样的个体19.胚胎嵌合:通过显微操作,使不同个体的胚胎嵌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复合胚胎,从而使这个复合胚具有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即胚细胞共同发育但不融,从而生出两种动物个体混合特征20.基因导入:将体外重组的结构基因导入受精卵,从而使所生的后代具有外源基因所显现的性状21.性别控制:通过人为的干预或操作使母畜按人的愿望繁殖所需性别的后代22.无性繁殖:使单个卵子发育成一个胚胎,或者将体细胞经过处理再导入去核的卵子内使其发育成一个重构胚,经过移植所生的后代与母体或供体完完全全一样的复制品23.体外受精:在体外环境下使精子和卵子完成受精过程,包括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精子获能等24.单精注射:用显微注射法,将单个精子注入卵子内,用于濒临灭绝的动物,人类男性不育25.激素:由细胞合成的一种化学物质,经循环系统运送到靶器官而发挥作用26.受精:精子和卵子相遇,精子进入卵子内,激活卵子,精原核和卵原核融合成一个新个体的生物学过程27.精子获能:精子(哺乳类)必须经过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孵育一定时间,在适当环境下经过生理、生化的改变,引起顶体反应,才具备使卵子受精的能力,这一过程称获能28.顶体反应:精子头部的质膜与顶体外膜发生复杂的膜融合,形成小泡,从小泡间隙释放出透明质酸酶,它能溶解放射冠细胞间的胶样基质,从而使精子穿过透明带,这种顶体结构的小泡形成与顶体内酶的激活与释放称为顶体反应29.胎盘:是尿膜绒毛膜和子宫黏膜发生联系所形成的结构,是母体与胎儿有选择的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30.胎膜:胚胎生长必不可少的辅助器官,其容积很大,包围着胚胎所以也叫胚胎外膜31.妊娠:精子进入卵子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最终结果,从受精开始经由受精卵阶段、胚胎阶段、胎儿阶段,直至分娩(妊娠结束)的整个生理过程32.妊娠期:指胎生动物,胚胎和胎儿在子宫内完全生长发育的时期33.生产瘫痪:亦称乳热症或低钙血症是奶牛分娩后,在急剧泌乳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以知觉丧失、体温降低、四肢麻痹、卧地不起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34.不育:指公畜或母畜暂时性或永久性不能繁育,但一般可将公畜不能交配或精液品质不良而不能使母畜受孕称为不育,而母畜的不育称为不孕35.不孕症:引起母畜繁殖障碍的各种疾病的通俗统称36.持久黄体:即妊娠黄体或周期黄体超排正常时间不消失,特效药前列腺素37.排卵:卵泡发育成熟、破裂幷排出卵子的过程,主要由LH和FSH释放骤曾,达到一定比例时引起38.卵泡萎缩及交替发育:指卵泡不能正常发育到排卵的卵巢疾病39.诱发幼畜排卵:通过诱发排卵,让幼畜提前做胚胎移植的供体或进行活体采卵,从而使其遗传特性尽快变现来40.控制初情期:诱发母畜提前出现发情症状,提早配种、产仔41.胚胎干细胞培养:胚胎在32细胞前具有全能性,将具有全能性的一个胚细胞放在用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铺层的细胞层上,从而分泌出许多相同的细胞,将其中的一个取出、通过核移植的方法,得到重构胚,再移入子宫,从而生出无数个完全一样的个体。
执业兽医临床科目速记歌诀

执业兽医临床科目速记歌诀
兽医临床科目的速记歌诀可以帮助记忆各个科目的重点内容和要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执业兽医临床科目的速记歌诀:
1. 内科科目:
内科科目,全身疾病。
心肺肾脾,消化系统。
慢性病,急性病。
症状体征,诊断快。
2. 外科科目:
外科科目,手术技巧。
止血缝合,切除组织。
骨折脱位,修复体。
恢复期长,重建健康。
3. 产科科目:
产科科目,生殖繁衍。
妊娠分娩,繁殖疾病。
孕犬孕猫,产后护理。
保护新生,健康营养。
4. 图像学:
图像学,影像检查。
X光超声,眼科摄像。
诊断疾病,观察结构。
辅助治疗,预防复发。
5. 实验诊断:
实验诊断,检验检查。
血液尿液,细菌培养。
病原学检测,免疫学鉴定。
确诊疾病,制定治疗。
这些速记歌诀只是为了帮助记忆各个科目的内容,具体的科目知识还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掌握。
兽医产科学复习重点

兽医产科学(V eterinary Obstetrics):是研究动物产科生理、产科疾病及繁殖技术的一门临床学科.由于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国外已将之命名为动物产科学(Theriogenology)。
内分泌(endocrine):腺体或组织细胞分泌一种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在局部或通过血液运输,到达某一激素敏感的靶器官或靶组织,调节其分泌或代谢功能,这种现象称为内分泌。
发情周期:雌性哺乳动物达到初情期后,其生殖器官及性行为所呈现的一系列周期性变化称发情周期。
精子获能:精子在受精前在雌性生殖道内运行过程中发生进一步充分成熟的变化,获得受精能力的过程.顶体反应:获能时精子头部的去能因子被除掉,引起精子头部质膜形态上的发生改变,同时顶体内酶被激活,这一过程称为顶体反应。
受精是精子进入卵子,二个细胞(精子、卵子)互相融合,最后形成一个新的细胞——合子,接合子,受精卵)的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合子是新的个体发育的起点,它包含双亲的遗传物质。
受精过程:从精、卵相遇到合子形成的过程,其过程大致分如下几个步骤:1。
精子先穿过放射冠细胞 2.精子穿过透明带3.精子进入卵黄质4.原核形成5.合子形成三道栅栏子宫颈粘液构成精子的第一道栅栏,子宫颈粘膜腺窝(隐窝)构成精子的第一道贮库,宫管接合处构成精子的第二道栅栏和第二道贮库;输卵管峡部构成精子的第三道栅栏,和第三道贮库。
初情期:是指母畜开始出现发情现象或排卵的时期.性成熟:母畜生长到一定年龄,生殖器官发育完全,具备了繁殖后代的能力,称为性成熟。
皮质反应:皮质颗粒位于卵子皮层质膜下,当精子头部质膜与卵子质膜接触时,皮质颗粒膜首先在该处与卵子质膜融合,并将内容物以胞吐方式排入卵周隙内,反应逐渐向四周扩散,波及整个卵子的表面,这一过程称为皮质反应.透明带反应:当皮质反应发生时,该酶从皮质颗粒中释放,破坏透明带上的特异性精子受体,使后来的多余精子无法与卵子结合并入卵.分娩:当雌性动物经过一定的妊娠期以后,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熟,母体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LT(褪黑素):产生部位:松果腺化学性质:胺类生理作用:(1)可使皮肤褪色;(2)抗性腺、抗甲状腺、抗肿瘤;(3)镇静、镇痛、应激、睡眠、调节生物节律、增强免疫力。
临床意义1.调节繁殖季节-表现松果体对性腺功能的季节性抑制作用2.治疗神经系统疾病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产生部位:丘脑下部化学性质:十肽生理作用1.GnRH控制促性腺激素,特别是LH的合成和分泌2.长时间或大剂量应用会出现所谓抗生育作用3.GnRH能刺激LH的释放4.调节基础的和促性腺激素刺激的类固醇激素的合成GnRH的应用⑴诱导母畜的发情、排卵,诱发发情增加排卵数和窝产仔数⑵提高受胎率⑶治疗母畜不孕症⑷GnRH 类似物对就巢鸡有“催醒”作用,可提高家禽的产蛋率和受精率⑸用于鱼类的催情和促排卵(6)用于公畜的化学去势(7)治疗公畜的少精症和无精症促卵泡素FSH产生部位:垂体前叶化学性质:糖蛋白生理作用1.剌激卵泡的生长发育2.引起排卵;3.剌激卵巢生长,增加卵巢重量4.对公畜使精子发育完成。
5.在LH和雄激素的协同作用下,使精子发育成熟。
6.能促使足细胞中精细胞的释放。
FSH的应用:1.用于胚胎移植中的供体母畜的超数排卵2.提早动物性成熟的年龄3.诱导泌乳期的母猪发情、排卵和怀孕;4.诱导泌乳乏情期的肉用母牛发情和排卵;5.增加同期发情母畜的排卵数;6.用于治疗疾病性不育7.用于治疗公畜的精液品质不良;8.用于治疗母畜卵巢机能减退、不全与萎缩9.用于治疗排卵延迟;10.用于治疗卵泡萎缩及交替发育。
LH促黄体素产生部位:垂体前叶化学性质:糖蛋白生理作用 1.对母畜:协同FSH促使卵泡发育、成熟;2.对公畜:刺激睾丸间质细胞,使其产生并释放雄激素;LH的应用:①诱导排卵;②防止流产;③治疗母畜卵巢囊肿;④治疗公畜不育症,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eCG)又称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产生部位:马胎盘的子宫内膜杯化学性质:糖蛋白生理作用:既有FSH样作用,又有LH样作用,但以FSH样作用为主。
对孕马:主要显示LH的作用,只引起排卵和促使成熟的卵泡黄体化;对其它动物:刺激卵泡生长发育,常用于诱导发情和超数排卵;对雄性动物,能促进细精管发育及精子形成。
临床应用1.超数排卵;2.治疗母畜乏情、暗发情、不排卵、卵巢静止;3.提高母羊双羔率;4.公畜睾丸机能减退、死精。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产生部位:胎盘绒毛膜化学性质:糖蛋白生理作用:既有LH样作用,又有FSH样作用,但以LH样作用为主。
对雌性动物的作用:能促进卵泡发育、成熟、破裂、排卵和黄体的形成,特别对排卵、黄体的形成和孕酮的分泌起主要作用;能短时间刺激卵巢分泌雌激素,而引起发情;对雄性动物:促进睾丸发育,并合成与分泌雄激素;临床应用刺激母畜卵泡成熟和排卵—提高受胎率;与hCG 或FSH合用,提高同期发情、超排效果;治疗母畜卵巢囊肿、排卵延迟、习惯性流产。
治疗公畜阳痿,维持性欲;性腺类固醇1.雌激素产生部位:卵巢、胎盘化学性质:类固醇生理作用1)刺激并维持雌性生殖道的发育;2)刺激性中枢,使母畜发生性欲和性兴奋;3)调节FSH和LH的分泌;4)通过耗竭PIF来刺激垂体前叶分泌促乳素;5)促进并维持第二性征;6)与孕酮协同,刺激乳腺发育。
7)可使催产素对子宫肌层发生作用,为开始分娩创造必需条件。
8)促使睾丸萎缩,副性腺退化,最后造成不育,可用于化学去势。
应用(1)治疗母畜乏情;(2)治疗母牛持久黄体;(3)牛、羊引产;4)与OXT配合,治疗母牛子宫疾病;(5)与P4配合,诱导泌乳;(6)用于公畜化学去势。
2.孕酮产生部位:卵巢黄体胎盘化学性质:类固醇生理作用1)孕酮能促进生殖道发育2) 对发情的作用,少量时使发情外部表现明显,并接受交配;大量时能抑制发情.3) 对妊娠的作用:保胎4) 对乳腺的作用:与雌激素协同,刺激乳腺发育。
临床应用:(1)作为同期发情的药物(2)治疗母畜的不发情或卵巢囊肿(3)可诱导母羊的母性行为(4)治疗因黄体机能失调引起的习惯性流产,维持妊娠3. 雄激素(睾酮)产生部位:睾丸化学性质:类固醇生理作用:1.刺激并维持公畜的性行为;2.维持精子的生成。
3.刺激和维持附睾的发育,并维持精子在附睾中的存活时间;4.刺激并维持副性腺及生殖器官的生长及其功能;5.维持公兽第二性征6.对丘脑下部和垂体前叶具有反馈作用。
应用1.治疗雄性性欲不强和治疗性机能减退、生精不足2.合成雄激素制剂。
3.促进母鸡醒抱4.催产素产生部位:神经垂体化学性质:九肽生理作用 1.促使输卵管收缩提高受胎率;2.引起子宫收缩3.参与分娩发动4.促使产后子宫复旧。
5.加强乳腺腺泡肌上皮的收缩,使乳汁从腺泡中排出;6.松弛大的乳导管和乳池,使乳汁蓄积;7.对PRL的分泌有促进作用。
8.小剂量催产素有促黄体的作用,大剂量则有溶黄体的作用;OXY的临床应用:1.用于催产:无胎位、胎向、胎势异常时用之;2.用于产后大出血的止血,可大剂量使用;3.用于治疗胎衣不下;4..用于催乳5.前列腺素PGs产生部位:各种组织化学性质:不饱和羟基脂肪酸生理作用:1.对雌性生殖的作用:溶黄体作用,影响排卵。
2.对子宫及输卵管的影响:对子宫使妊娠子宫平滑肌收缩,对输卵管运动的影响可以收缩子宫端的输卵管。
.3.对雄性生殖的作用:影响睾酮的生成,影响精子生成,影响精子运输和射精量,影响精子活力,PGs临床应用1、诱发流产、诱导分娩2、同期发情和人工控制配种3、治疗生殖机能紊乱4、排除木乃伊干尸胎儿5、治疗乏情6、可以增加公畜的射精量,提高受胎率生殖道随着卵巢周期性变化,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交替作用下,也发生周期性变化:1、发情前:黄体逐渐萎缩,孕酮分泌减少,卵泡开始发育,雌激素逐渐增加。
2、发情期:子宫颈分泌清晰、透明、牵缕性很强的粘液――吊线;阴门水肿、充血;阴道粘膜充血、潮红,上皮细胞层次大为增多。
3、排卵后:雌激素消失,新的黄体开始产生孕酮。
子宫颈收缩,且分泌粘稠分泌物胎水是羊膜腔里的羊水和尿膜腔内的尿水总称。
羊水来源:①羊膜柱状上皮细胞的分泌物;②胎儿唾液腺的分泌物。
颜色:透明粘液状,后期稍带浊白色。
成分:①混有脱落细毛,上皮,灰白色的胎饼(猪没有)。
②含有微量激素,包括PRL、OT。
③蛋白酶、淀粉酶、脂解酶。
④蛋白质、果糖、脂肪、盐类。
尿水来源:①膜柱状上皮细胞分泌1.胎儿尿液2.颜色:尿色。
成分:白蛋白、果糖、尿素胎水的作用 1.缓冲作用:使胎儿的身体各部位受压均匀,不致造成畸形。
2.缓和子宫外来压迫、撞击:3.防止胎儿与周围组织的粘连。
4.分娩时,扩大子宫颈管的作用。
5.天然润滑剂作用:以利胎儿产出。
胎盘按照形态分(1)弥散型胎盘代表动物:猪、马、骆驼、鲸、海豚等。
特点:绒毛和腺窝联系虽是紧密的,但不牢固,绒毛在分离时,不牵连子宫粘膜。
(2)子叶型胎盘代表动物:牛、羊属于此类。
特点流产要比弥散型胎盘发生少;联系紧密,产程长也不会造成缺氧而发生窒息;胎衣排出较慢,胎衣不下的比率较高。
(3)带状胎盘代表动物:狗、猫。
特点:分娩时母体胎盘组织脱落,子宫血管破裂,故有出血现象。
(4)盘状胎盘代表动物:见于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如兔、鼠和人。
胎盘的生理作用担负着胎儿的消化、呼吸和排泄器官的作用,而且还有内分泌机能。
1.胎盘的隔(屏)障作用:母子之间物质交换,通过胎盘,具有选择作用。
2.内分泌作用胎盘为一暂时性的内分泌器官,能分泌雌二醇、孕酮(马、羊)、PMSG、HCG(人)、PRL等。
3.酶促、酶解作用妊娠诊断(一)临床诊断法1.问诊:配种次数、最后一次配后是否返情、配后一定时期母畜食欲是否改善。
2. 视诊:(1)外表观察: (2)阴道视诊:3.触诊:4. 听诊系隔着腹壁听取胎儿心音。
5. 直肠检查:直肠检查:(1)牛的直肠检查:先摸到子宫颈,再将中指向前滑动,寻找角间沟,然后将手向前、向下、再向后,试把两个子宫角都掌握在手内,分别触摸。
寻找子宫中动脉的方法:将手掌贴着骨盆顶向前移,超过岬部以后,可以清楚地摸到腹主动脉粗大的两条分支,它们是髂内动脉。
子宫中动脉是和脐动脉共同起于髂内动脉的起点处。
子宫中动脉分出后不远即进入阔韧带内。
妊娠3-5月即可摸到孕脉,但要注意假孕脉。
(2) 马的直肠检查:怀孕早期检查,可先摸卵巢,然后向后触摸子宫角和体,亦可按钩底法直接找到子宫体和子宫角。
寻找子宫动脉的方法是手掌贴着骨盆顶向前滑动,超过岬部及髂内动脉的分岔后继续向前,可以摸到粗大的髂外动脉。
在髂外动脉的前缘,即可摸到子宫动脉。
实验室诊断法:激素测定:孕酮,eCG(马)特殊诊断法B超, X光等发情鉴定1、定义:利用各种手段将发情动物从群体中鉴别出来的方法和技术。
2、发情鉴定目的(1)发情正常否(2)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3、发情鉴定依据:主要根据动物发情时的行为表现、卵巢、生殖道和生殖激素变化情况等。
发情鉴定方法(1)、外部观察法是各种动物最常用方法,主要是根据动物的外部表现和精神状态即发情征状来判断。
如精神状态是否兴奋不安,食欲是否减退,外阴部是否肿胀、湿润并有粘液流出,以及粘液的数量、颜色和粘性,排尿是否频繁等(2)试情法利用试情动物(如结扎输精管、手术偏离包皮、雄激素处理的阉雄性、戴围裙等)对发情雌性进行鉴别的方法。
(3)阴道检查法通过检查发情雌性阴道的湿润程度、粘膜颜色和充血程度而作出鉴定的方法。
(4)直肠检查法:检查者经直壁触摸大动物(牛、水牛、马和驴)的卵巢,感觉其卵泡发育情况而作出鉴定的方法。
优点:可较准确地步判断卵泡发育程度,确定适宜的授精时间,并可在必要时进行妊娠诊断,以免给妊娠动物配种而引起流产。
(5)其他方法流产(abortion)由于胎儿或母体的生理过程发生扰乱,或它们之间的正常关系受到破坏,而使怀孕中断的一种疾病――流产。
常见的流产(一)隐性流产即胚胎早期吸收(二)早产:排出不足月的活胎(三)小产:排出死亡,未经变化的胎儿(在流产中最为常见)(四)胎儿干尸化,胎儿干尸分两种:干尸、半干尸。
(五)胎儿气肿性流产(六)胎儿浸溶分解胎儿浸溶(渍)分解:怀孕中断后,死亡胎儿的软组织被分解,变为液体流出,骨骼部分仍留在子宫内,称为胎儿浸溶(渍)分解。
病因:胎儿死亡后,黄体萎缩,子宫颈就部分开放,微生物(主要为腐败菌)从阴道侵入子宫及胎儿,胎儿的软组织分解液化而排出,骨骼则因子宫颈开放不够而排不出来。
症状:母畜经常努责,努责时流出由胎儿软组织分解,变为红褐色或棕褐色的粘稠液体,难闻、极恶臭,并可带有小的骨片,最后排出脓液,粘在尾巴或后腿上,干后成为黑痂。
严重时,并发子宫炎症,可使母畜表现败血证及腹膜炎的全身症状。
诊断:阴道检查:发现子宫颈开放,子宫颈内或阴道内可摸到胎骨。
直肠检查:子宫壁厚,可摸到胎儿的参差不平的骨片,触摸时还能感到骨片相互磨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