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概论、基础篇共41页文档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02
CATALOGUE
推拿基础理论
经络与穴位
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经络与穴位是推 拿学的基础,通过刺激穴位可调节人体气血运行,到达治疗疾病的目的。
穴位分类
穴位可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等,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作用。了解 穴位的定位和功能是进行推拿治疗的条件。
推拿学特点
推拿学具有无创、无痛、无副作用的 特点,通过刺激穴位和调整气血来到 达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学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起源与发展
推拿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 中医理论,经过长期实践 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完全 的学科体系。
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历 代名医都对推拿学的发展 做出了重要奉献。
01
不同年龄段推拿保健的定义
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推拿手法和穴位来到达保健效
果的方法。
02
不同年龄段推拿保健的作用
促进生长发育、缓解儿童常见病、提高青少年身体素养、缓解中老年常
见病等。
03
不同年龄段推拿保健的方法
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推拿手法和穴位,如儿童常用
捏脊、揉腹等手法,中老年常用推拿腰背、拍打四肢等手法。
现代发展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推 拿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 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 善。
推拿学的应用范围
内科疾病
推拿学对于一些内科疾病如感冒 、咳嗽、哮喘等有一定的治疗效
果。
骨伤科疾病
对于一些骨伤科疾病如颈椎病、腰 椎间盘突出等,推拿学通过手法治 疗和康复训练来缓解症状。
其他疾病
推拿学还可用于治疗一些神经系统 疾病、妇科疾病等,对于一些慢性 病和亚健康状态也有一定的调理作 用。
第一章推拿学基础1

。
(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例如: 推桥弓可平肝潜阳 搓摩胁肋可舒肝理气而缓解胁肋胀痛 掐按合谷穴可止牙痛 按揉角孙穴可治偏头痛
舒筋通络:可使紧张痉挛的筋肉放松,气血得以畅通,因 此可以说是松则通,通则不痛。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2)医政设施——设有按摩专科及医生
(3)治疗范围:涉及伤科、内科、五官科、小儿科及急救 等方面的疾病。
(4)发展了膏摩和自我按摩。
3.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 (公元220年~960年)
推拿学术发展特点: (1)推拿已成为骨伤病的普遍治疗方法 (2)推拿疗法渗透到内、外、儿诸科 (3)推拿被广泛地应用于养生防病 (4)膏摩盛行
内功推拿流派 马万起、马万龙
脏腑推拿流派 王文——《脏腑图点穴法》
腹诊推拿流派 骆俊昌 《三宝合璧》、《推拿入门》
7.新中国 (1949年~至今)
1956年——上海成立我国第一所推拿专科学校 1958年——上海建立国内第一所中医推拿门诊部,开设了
推拿专科学校,邀请当时全国著名推拿专家任教,培养推 拿专业人才。 60年代开始成立推拿专门研究机构,并进行现代实验研究。 70年代后期,高等中医院校正式设置推拿专业,后又成立 针灸推拿系。 1987年——成立了全国性的推拿学术团体“中华全国中医 学会推拿学会”。 1991年——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推拿研究所成立
推、拿、按、摩是四种推拿手法。
保健预防——按摩 医疗治病——推拿
四、推拿与按摩的区别
从推拿发展史看:
①“按摩”包括的手法相对较少,临床治疗的病种 亦少,范围较窄;而“推拿”包括的手法相对较 多,临床治疗的病种亦多,范围涉及临床各科疾 病。
最新推拿手法学基础知识【精品】讲学课件

)Lo2Qu8Vzd!Fj(Ko2Qt7Vzd!Ei(Ko1Pt7Vzc#Ei(Jn1Pt7U yc#Eh*Jn1Ps6U ycZ Dh*Jn0Os6U xbZDh* Im0Os 5T xbZ Dg&Im0Nr5T xbYCg&Il+Nr5T waYCg%Hl+ Nr4S waYBf% Hl+Mq4Sw9XBf%H k- Mq4R v9XBf$Gk-Mp3R v9XAe$Gk) Lp3R v8WAe$Fj)Lp3Qu8WAd!Fj)Lo2Qu8Vzd!Fj(Ko2Qt7Vzd!Ei(Ko1Pt7Vzc#Ei( Jn1Pt7U yc#Eh*Jn1Ps6U ycZ De$Gj )Lp3Qu8WAe!Fj)Lo2Qu8Wz d!Fj(Ko2Qu7Vzd!Ei(Ko2Pt7Vzc#Ei( Kn1Pt7U yc#Ei *Jn1Ps 6U yc#Dh*Jn0Os6U ybZDh*Im0Os6T xbZDg&Im0Or5T xbYCg&Im+Nr5T waYCg&Hl+ Nr4SwaYCf% Hl+Mq4SwaXBf%H kMq4Sv9XBf$Gk-Mq3Rv9XAe$Gk-Lp3R v8WAe$Gj)Lp3Qu8WAe!Fj)Lo2Qu8Wzd!Fj(Ko2Qu7Vzd!Ei(Ko2Pt7Vz c#Ei(Kn1Pt7U yc#Ei*J n1Ps6U yc#Dh*Jn0Os6U ybZ Dh*Im0Os6T xbZDg&Im0Or 5T xbYCg&Im+Nr5T waYCg&Hl+Nr 4SwaYCf%Hl +Nq4SwaXBf%Hl-Mq4Sv9XBf%Gk-Mq3R v9XBe$Gk-Lp3R v9WAe$Gj )Lp3Ru8WAe!Fj)Lp2Qu8 Wz
推拿学概论基础篇

推拿学概论基础篇
第26页
(4)阻力(组织结构内部诸力)
阻力: 指组织结构内本身所含有抵抗外部载荷
作用 时组织结构所生扭曲变形和移位。
在临床上评价阻力时,要考虑到一些原因可 影响或改变组织结构刚度,包含疾病、适应或 训练、创伤、年纪、手术、代谢改变等。
推拿学概论基础篇
第27页
(5)时间
在全部运动系统研究中,时间是非常主 要原因。评价单位时间内力学原因时,应了 解功效组成个别3个力学原因: ①单位时间内载荷用压力、冲力或振动表 示; ②单位时间内移位用速度、加速度表示; ③单位时间内阻力表现为蠕变、应力松弛、 滞后和黏弹性。
常见概念有移位、载荷、阻力和时间,要素间 相互联络、相互作用。了解其中1项,必须兼顾 其它3项。其中时间要素与其它3项亲密联络。
推拿学概论基础篇
第20页
(2)移位
移位:物体间距离。3种脊柱移位,动力型
-运动造成、静力型-偏歪、张力型-变形。
动力型移位:物体特定方向单位时间移动
距离。如移位大小和方向特定,应考虑相对 移位和向量,如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单位 时间内移位、位置改变情况,加速度是表示 速度改变率。
⑤ 平衡:作用在刚体上全部力总和、全部力 矩总和等于零状态。
⑥ 平移:刚体运动时,其任一直线一直与其 初始位置平行运动。
推拿学概论基础篇
第18页
⑦ 旋转:刚体围绕某一固定轴(直线)做 角位移。轴线可位于刚体之内或刚体之 外。
⑧ 自由度:该体系运动时,确定其位置所 需独立坐标系数目。即刚体沿着全部轴 做前后平移或绕着轴做旋转运动总数。
推拿学概论基础篇
第21页
静力型移位:加速度为零时牛顿力学特
殊形式。单纯移位只有大小,没有向量。 如速度,单位时间内运动距离,方向与距 离无关。
推拿概论课件-文档资料

1、推拿舒筋通络
治标:直接放松肌肉的机理 加强循环,组织升温 适当刺激、提高痛阈 牵张组织、解除痉挛 治本:解除肌紧张病因的机理 加强循环促进损伤组织修复 促进损伤血肿水肿的吸收 有助于松解粘连 治疗关键 寻找压痛点——筋膜、肌肉的起止点, 两肌交界或相互交错的部位
2、推拿理筋整复
对骨缝开错、韧带损伤采取措施,拨乱反正, 令各守其位,才能有利于肌肉痉挛的缓解和 关节功能的恢复。
●
推拿诊断
望诊、触诊、特殊检查(略) 参照诊断学
谢 谢 !
五、现代医学对推拿调节机能原理的 解释
反射原理:改善皮肤性质 改善血液成分 增加局部组织需氧量 改善血循功能 内分泌水平改变
推拿学
推拿概论三——推拿治则、方法
一、推拿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基本精神指导下,对临床 病症制订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治疗规律。 一、治病求本 急则治标、标本兼治 二、扶正祛邪 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 三、调整阴阳 解表攻里,越上引下,升清降浊,寒热温清。虚实补泻,调 和营卫,调理气血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具体问题总体分析,区别对待,酌情施治
推拿简史——摸索阶段
明代:形成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许多小儿推拿专著问世。 “按摩”改称“推拿”。 清代:太医院不设推拿科,但在民间取得较大发展,对治疗 伤科疾病作了较系统的总结,经验日益积累,理论获得很大 进步,对推拿适应症和治疗法则有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阐述。 《医宗金鉴》摸、接、端、提、按、摩、推、拿(伤科八法) 解放前:1929年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 碍”,1936年提出“国医在科学上无根据”一律不许执业。 在民间由于内在强大的生命力,仍取得一定发展,如在一指 禅推拿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滚法推拿流派。
推拿手法基础知识课件

三 推拿手法学的 学习方法
1 基本动作训练 2 沙袋上练习(28 ✕18cm) 3 人体操作训练
1)舒筋通络,解痉止痛 2)理筋整复 3)剥离粘连,疏通狭窄 4)活血化瘀
第六节 手法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
一 推拿对各大系统的作用机制
推拿对运动系统的作用机制
1 改善肌肉营养代谢 2 解除肌肉痉挛 3 促进组织修复 4 改善关节活动 5 纠正解剖位置异常
二 推拿对镇痛 的作用机制
2 爽身粉 清热祛湿,多用 于小儿
3 葱姜汁 祛风解表、温经 散寒 4 白酒 散寒除湿,通经 活血,降温
5 冬青
6 薄荷水 清凉解表,清利头 目
7 木香水 行气、活血、止痛
8 凉水、井水 清凉肌肤,退热
9 红花油 舒筋活络、消肿止痛
10 传导油 祛风散寒、消 肿止痛
11 液状石蜡 加强手法,提高疗效
12 外用药酒
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用于慢性软组织损伤, 寒湿性关节炎
1 辨证选择
2 辨病选择 3 根据年龄选择
介质的选择
热敷
功效:
温热肌肤、祛风散 寒、行气活血、祛 瘀止痛
分为:
湿热敷 干热敷
湿热敷
将毛巾在热药液中 浸透拧干敷患处
干热敷
将药物直接加热后 敷于患处
湿热敷注意事项:
推拿学概论

整理ppt
24
先秦至两汉时期
当时的名医扁鹊指 导徒弟运用按摩, 针灸,成功的抢救 了尸厥患者
整理ppt
25
2.最早的按摩工具:在 《内经.灵枢》“九针 十二原”记述针灸的 “圆针”和“鍉针”针 具中,也描述了最早的 推拿工具。
整理ppt
26
即“九针”中的“圆 针”“鍉针”。这两 针的特点是不刺入皮 下,只在体表揩摩。
整理ppt
41
宋金元时期:
1.治疗范围的扩大:宋金元时期,推拿 的治疗范围更加广泛,除了用于外感、 眼科及急救外,突出表现在开始运用按 摩催产法。据记载宋代庞安时“为人治 病十愈八九……有民家妇孕当产,七日 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令其家人 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按摩,孕者觉肠 胃微痛,呻吟接间生一男子”。母子皆 无恙,其家惊喜拜谢,敬之如神。
旧—是研究中医推拿起源、发展、治疗原理和
治疗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整理ppt
3
推拿是一种自然疗法,一种无创 疗法。但也有推拿意外。原因:
1. 诊断不明或误诊 2. 对疾病的机理和手法作用原理缺乏 认识 3. 手法操作或选用不当 4. 未注意推拿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证
整理ppt
4
如何减少推拿意外?
整理ppt
30
在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 略》中最早出现了“膏 摩”的记载,由此可见, 在先秦两汉时期推拿疗 法已被广泛运用。
整理ppt
31
《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介绍“救自 溢死”的方法:
将自溢者“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 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 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揉胸上,数动之; 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 屈之,井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 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
推拿学基础

推拿学基础第一篇:推拿学基础推拿学基础一、概述(一)定义:1、推拿学: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研究推拿的理论、手法及其作用于部位或穴位上,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拿学的内容包括:推拿学基础、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小儿推拿学和推拿功法学。
以上五门课程是推拿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目。
2、推拿:是用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和穴位,来治病的一种疗法。
它属于物理性质疗法、外治法的范围。
它具有简单、方便、安全、易学、经济、且无副作用、无痛苦、无损伤,但疗效又好的特点。
它有病治病,无病健身。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药物尤其是化学药物等的副作用的了解,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推拿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关于药物的副作用,古人云:“是药皆有毒”。
即使是补药,长期、过量的服用,亦会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谚语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多运动。
运动分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
对某一个人来说,给他推拿就相当于机体在做被动运动。
所以说推拿亦是祛病延年,养生保健的有效方法之一。
有报道:长期、大量服用人参,后来产生中毒症状。
日本曾报道过:长期、大剂量服用甘草,产生中毒的病例。
(二)名称:推拿古代称按摩、按跷、按蟜、案皖(音完)等。
目前我国南方一般称“推拿”,北方一般称“按摩”,有的地方混称,“推拿”、“按摩”同时存在。
推拿这一名称首见于明代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小儿推拿秘诀》。
按摩这一名称被推拿这个更为明确的概念所取代,可以说:由按摩改称推拿,标志着推拿发展史上的一个很大的飞跃,也是推拿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对于“推拿”这一职业,目前我国市场上很混乱。
从事推拿工作的人很多,但真正系统学习过、了解推拿的人很少,精通推拿的人就更少。
像美容院的按摩、发廊的按摩、盲人按摩、洗浴中心的按摩及足浴城、推拿城、按摩中心等场所,这些地方的推拿从业人员就没有系统学习过推拿,有的只是参加过短期培训,有的根本就没学过,他们不懂中医基础理论、人体解剖、生理等方面的医学知识,以致经常出现推拿造成的伤害,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这大大损害了推拿的社会声誉,影响了推拿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