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过敏性休克病例分析
过敏性休克的处理-病例分析 ppt课件

过敏性休克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有无先后顺序?
ppt课件
14
基本原则
① 肾上腺素是首选药物,但不能应用心肺复苏的剂量(如1 mg, iv)来抢救过敏性休克,因为心肺复苏是骤停心律,而 变态反应有灌注心律。在1992, 2000及2005年《心肺复 苏指南》中均有明确叙述,两者剂量不同,切不可混淆, 需遵照国际规范化剂量。关于给药途径,过去一般采用 皮下注射,近年主张肌内注射,它比皮下注射吸收快,皮 下注射需要6~15 min。平时服用β-受体阻断药的患者, 肾上腺素医治无效。 ② 明确一线用药和二线治疗,吸氧、输液和肾上腺素是一 线治疗;而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等是二线用药。 ③ 力争现场抢救。因为过敏性休克是闪电般的过程,发病 急且凶险,但治疗后缓解也很快
ppt课件
9
思考
1、过敏性休克的诊断 2、处理
ppt课件
10
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
过敏性休克大多突然发生,有两大 特点: 1、血压急剧下降到80/50mmHg以下, 出现意识障碍; 2、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出现与过 敏相关的症状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 鉴别诊断: 1、神经迷走血管性晕厥:多发生注射后,尤其伴有 发热、空腹、失水、低血糖时易发生,出现面色苍 白、四肢厥冷、出冷汗、晕厥、低血压、心动过缓 等,然而不会出现荨麻疹、瘙痒、血管性水肿,心 动过速和支气管痉挛。 2、其他类型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 3、遗传性过敏性质:家族史,如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ppt课件
2
术前评估:既往50+年前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 行阑尾切除术;否认高血压、冠心病、气管 炎、哮喘等病史;无过敏史;偶因胃部不适, 口服“胃药”(具体不详);牙齿大部分缺 失;有鼾症史,Mallampati 气道分级Ⅳ;患者 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分级Ⅱ级。
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致过敏性休克1例抢救及护理

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致过敏性休克1例抢救及护理1 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伴右下腹疼痛入院。
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
在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后 2 min 患者突然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四肢厥冷,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心率68 次/min,血压降至70/30 mmHg (1 mmHg=0.1333 kPa)。
考虑利多卡因所致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肾上腺素0.5 mg加5%葡萄糖20 ml 缓慢推注。
调大面罩吸氧量至4 L/min,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非那根25 mg 肌肉注射,患者心率逐渐增至158 次/min,血压上升至155/100mmHg,并出现一过性室性期前收缩。
在准备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患者室性期前收缩消失,多巴胺150 mg(体质量50 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到50 ml,以 5 μg·(kg·min)-1起始量泵入。
根据血压调整剂量。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血压呼吸平稳,继以补液、抗过敏、抗炎等治疗,住院5 d 痊愈出院。
2 讨论2.1 临床抢救利多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和抑制双向作用,血药浓度低时,患者镇静,痛阈提高,能抑制咳嗽反射。
亚中毒剂量时,有抗惊厥作用。
当血药浓度超过5 μg/ml 时,则出现中毒症状,甚致引起惊厥。
血药浓度升高时,可引起心脏传导速度减慢,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下降。
利多卡因致过敏性休克在临床上并不常见。
本例患者在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后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四肢厥冷、血压下降、意识不清,初步考虑为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应迅速脱离致敏原,及时进行抗过敏、扩充血容量、提升血压和确保气道通畅等急救措施,积极防治各类并发症。
2.2 护理2.2.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应设专人护理并做特别记录,每15~30 min 监测生命体征。
准确记录出入量,密切注意患者神志、面色、呼吸、体温变化。
浅析麻醉过程中过敏性休克的治疗

浅析麻醉过程中过敏性休克的治疗在进行日常手术的时候,需要做手术的病人在手术前或者是手术后都需要接受很多种不同种类的药物对其进行治疗。
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麻醉是经常会用到的一项,在进行麻醉的过程中,过敏性休克在麻醉的过程中是一项十分危急并且需要马上对其进行处理的一项。
但是,想要正确的去快速的对其诊断并且及时的进行合理的处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这种困难主要是由于病人在麻醉的过程中,对于生命体征变化原因的判读复杂性给手术医生的诊断及治疗带来的。
本文主要是对于麻醉过程中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的原理及表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于麻醉过程中过敏性休克的治疗措施进行了总结。
标签:麻醉过敏休克治疗措施河南省濮阳市红十字医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科研以及保健、教学等于一身的一所现代化的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在我省濮阳市的市中心,交通十分便利,环境优雅,是患者修养的一个好场所。
该院建于95年,占地面积为60亩,现在已经通过了省卫生厅专家的评审,成为了河南省濮阳市的二级甲等的综合医院。
连年被评为濮阳市卫生工作的先进单位,并且在濮阳市的行风建设综合评比中获得十分优异的名次,现在已经建成为一所现代化的综合医院,主要开展的有:首先,外科。
主要包括:泌尿外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微创外科等很多种类的大中型手术。
其次,内科。
当然,在这些大型的手术当中,都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上述所讲的,在麻醉过程中,出现过敏性休克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所以,该院对于麻醉过程中的过敏性休克有很大的投入,也得到了很多成效,继而不断的对其进行研究。
1 麻醉过程中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原理及表现所谓过敏性休克,是一种I型的超敏反应,也被称作为速发型超敏反应。
是一种变应原再次的进入到患者体内以及肥大的细胞和嗜酸性的细胞还有粒细胞表面存在的IgE抗體这几者之间互相结合,最终引起IgE之间产生桥联,最终导致了这些细胞会自动的释放出介质,从而导致的全身性的一系列表现。
普鲁卡因致过敏性休克一例报告

普鲁卡因致过敏性休克一例报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100034)王薇李坚吴新民普鲁卡因作为局麻药至今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如外科中的封闭治疗,眼科外眼手术,口腔科的浸润麻醉等。
但近年来有普鲁卡因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的报道。
现将我科1例普鲁卡因过敏性休克患者的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因膀胱结石而来我院行经尿道膀胱碎石术。
既往高血压病30余年,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可;间断胸闷、胸痛5年余,平素自服丹参、通心络等药;对沙星类抗生素过敏,青霉素皮试阳性。
术前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
心电图正常;Holter:窦性心律,可见室性早搏17次/24h;未见房性早搏,ST段未见明显改变;胸片双肺纹理稍多,主动脉迂曲,余未见明显异常;UCG:EF71%,心内结构未见异常。
术日患者入室后血压140/78mmHg,脉搏70次/min,神清,呼吸平稳,两肺(-)。
建立静脉通道,输入乳酸林格氏液,准备在腰麻下行经尿道膀胱碎石术,麻醉前患者右侧卧位,消毒铺巾后,在L2~L3间注入2%普鲁卡因2ml局部浸润麻醉,约1min,患者突然感觉脸部发麻、咽喉发痒、脸部及胸部潮红、胸闷气促。
立即使其平卧,面罩吸氧,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全身大汗淋漓,测血压70/30mmHg,心率70次/min,脉搏氧饱和度73%,两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
立即给予面罩加压给氧,考虑到是普鲁卡因引起的过敏反应,小壶给予氢化可的松100mg,静推麻黄碱30mg,收缩压仍是70±mmHg,于是间断静推肾上腺素2mg后,持续静注肾上腺素0.4~0.8ug/kg·min,血压波动于90~180/40~95mmHg,心率100~120次/min,并出现短暂室速。
约10min后全身潮红及症状有所好转,但又有反复,遂又给予地塞米松10mg。
血气分析:pH7.523,P a CO228.8mmHg,P a O2132.4mmHg,BE1.5mmol/L,K+3.46mmol/L。
病例讨论 过敏性休克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病例讨论过敏性休克病史简介董,男,25岁,以“颈椎疼痛10天,头晕5天”为主诉入院病史:患者12月27日自感颈椎疼痛,以“颈椎病”于当地医院行头CT检查,见颅内占位性病变,未做治疗。
患者12月29日于沈阳军区总医院行头CT检查提示:左侧小脑幕上占位性病变,考虑脑膜瘤。
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病来无发热,无头痛,无意识障碍,无复视,无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无肢体活动不灵。
精神状态可,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体格检查:T:36.8℃,P:70次/分,R:20次/分,BP:128/90mmHg。
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瘀点瘀斑。
浅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肺部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足背动脉搏动良好。
专科查体:神志清醒,查体合作,言语5,发音5。
双眼视力:1.0。
双眼视野:无缺损。
双侧瞳孔:直径3.0 mm,形态正圆,对光反射敏感。
双侧瞳孔调节反射均缩小(阳性);辐辏反射双眼球会聚。
双眼向各方向运动充分,无眼震。
伸舌居中。
颈强阴性。
四肢肌力Ⅴ级。
Babinski征(L:-,R:-)。
辅助检查:头CT示:未左侧小脑幕上见一类圆形等/稍低信号;边界清楚。
过敏性休克病例分析

过敏性休克病例分析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它发生在被暴露于特定物质后,身体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
这种异常反应导致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最终导致血压骤降和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在严重情况下,过敏性休克可能导致死亡。
在分析过敏性休克病例时,有几个关键方面需要考虑:患者的病史、过敏原的种类和暴露途径、症状的严重程度、治疗过程以及病例的结局。
首先,患者的病史对于确定是否患有过敏性休克至关重要。
许多过敏性休克病例发生在第一次接触可能致敏的物质后的几分钟内,这意味着患者之前可能没有对该物质产生过敏反应。
然而,也有些病例是在多次接触后才出现过敏反应的,这可能是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在多次接触后变得敏感。
其次,过敏原的种类和暴露途径对于指导治疗也非常重要。
常见的过敏原包括食物、药物、昆虫咬伤或蛰咬、植物花粉等。
不同的过敏原可能导致不同严重程度的过敏反应,这需要在治疗过程中给予不同的注意。
症状的严重程度是评估病例的关键指标之一、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可能包括皮肤瘙痒、呼吸困难、喉咙肿胀、心率增快、血压骤降等。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给予适当的药物(如肾上腺素或抗组胺药)来紧急处理。
治疗过程是评估过敏性休克病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出现过敏反应后,急救人员应立即采取行动,评估患者的症状并尽快给予治疗。
治疗可能包括注射肾上腺素、抗组胺药或其他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血液循环。
最后,病例的结局也是一个关键指标。
大多数过敏性休克病例在得到及时治疗后能够恢复,而在一些严重病例中,可能会导致死亡。
因此,评估病例的结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并改进过敏性休克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过敏性休克病例的分析需要考虑患者的病史、过敏原种类和暴露途径、症状的严重程度、治疗过程以及病例的结局。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并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来降低发病率和改善病例结局。
过敏性休克病例分析ppt课件

病例介绍
➢ 患者女性, 55岁,体重58kg
➢ 术前诊断为“胆囊结石”,拟于全麻下行腹腔 镜下胆囊切除术
➢ 心电图示:II导 、avF导 S-T段弓背向上抬高 0.05mv,其余各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病史:糖尿病病史3ASA分级Ⅱ级
➢ 过敏史:对阿司匹林过敏(鼻塞)
麻醉经过
病例介绍
➢ (13:50)入室:常规监测,静输 LR
➢ 听诊双肺呼吸音“遥远”,胃部无气泡音,手控挤 压呼吸囊阻力甚大
面临问题 ??
病例介绍
诱导后血压剧降至不 能测出
HR 60~80bpm 手控呼吸阻力甚大 双肺呼吸音“遥远” SpO2测不出
➢ 循环改变 原因?诊断?
➢ 气道改变 原因?诊断?
➢ 二者之间的关系? ➢ 如何处理?
初步诊断--过敏性休克
治疗
立即停止给予可疑药物。 稳定循环 o 快速输注电解质溶液,维持有效循环容量。
小剂量肾上腺素是过敏性休克的首选。一般来说,多用 肌肉注射法给药,肌注剂量 0.2~0.5 mg(1:1000), 每 15~20 分钟重复给药一次。给予 2~5µg/kg (0.05~0.1mg )稀释静注,必要时加量重复,继之将 1mg稀释至250ml以1~4µg/min静滴 o 持续静脉输注苯肾、 去甲、血管加压素和胰高血糖素 。
I 级,仅表现为皮肤潮红、出现皮疹、斑丘疹和寻 麻疹;
II 级,皮肤外,低血压、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和胃 肠道症状;
III 级,皮肤症状;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和心律紊 乱;支气管痉挛以及胃肠功能紊乱
IV 级,心脏停搏。
诊断及鉴别诊断
出现可疑临床症状时 全麻应除外全麻过深、肺栓塞、气胸、心包 填塞、气道高敏感(支气管哮喘)和失血性 休克等。 椎管内麻醉应除外全脊麻和局麻药中毒 神经阻滞应排除局麻药过量和局麻药中毒
麻醉休克病例分析报告

麻醉休克病例分析报告1. 引言麻醉休克是一种严重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虽然较低,但一旦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本文对一例麻醉休克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深入了解麻醉休克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以提高对此并发症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2. 病例描述患者X,男性,年龄55岁,体质偏弱。
患者原本因胆结石需行胆囊切除手术,择期安排行全身麻醉。
麻醉中使用丙泊酚、芬太尼、顺硬核松等药物,手术过程顺利。
然而,在手术结束后的恢复室内,患者突发低血压、心动过缓的情况,伴有皮肤苍白、四肢湿冷等症状,急需抢救。
3. 分析3.1 病因分析麻醉休克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多个因素有关:•药物反应:麻醉中使用的药物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等症状。
•易感因素:患者身体较弱,可能对麻醉药物更为敏感,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麻醉操作失误:麻醉过程中操作不当,如药物剂量计算错误、注射速度过快等,可能导致麻醉休克的发生。
3.2 临床表现麻醉休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低血压:患者血压明显下降,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心动过缓:心率减慢,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皮肤改变:患者皮肤苍白、湿冷,血管收缩导致皮肤血流减少。
3.3 治疗方法对于麻醉休克的治疗,应采取以下紧急措施:•全面评估:对患者进行监测和评估,包括血压、心率、呼吸情况等,了解患者病情及变化趋势。
•补液及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情况,慎重选择补液、血管活性药物等治疗方法,以提高血压和循环稳定性。
•氧气辅助:给予患者氧气吸入,提高组织氧供,改善心脏功能。
•寻找病因:分析病例,找出导致麻醉休克的具体病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3.4 预防措施为了减少麻醉休克的发生,以下预防措施应被采取:•详细病史了解:在手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药物敏感情况等,避免使用易导致过敏反应的药物。
•药物剂量控制:严格按照药物剂量计算标准,并仔细核对。
•麻醉操作规范:合理选择麻醉方法,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病学资料
麻醉并发症发生率:
全麻苏醒迟缓44.8/万、气道损伤21.4/万、反流误吸9.6/万、 喉痉挛9.2/万、药物过敏反应6.6/万、牙齿损伤6.2/万、术 后呼吸抑制4.6/万、外周神经损伤4.4/万、术中心衰/肺水 肿3.2/万、围麻醉期心跳骤停2.9/万
流行病学资料
• 澳大利亚和法国,麻醉中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 1/10000和1/20000 ,其中肌松药过敏反应发生率为 1/6500
• 法国研究结果表明,严重过敏反应占麻醉相关死亡率 的3%
• 英国药物监控委员会报道,10%的麻醉相关过敏反应是 致死性的
Dewachter P, Mouton-Faivre C: What investigation after an anaphylactic reaction during anaesthesia? Curr Opin Anaesthesiol 2008; 21:363–8Dewachter, P Mouton-Faivre, C Laxenaire MC. Epidemiology of anesthetic anaphylactoid reactions. Fourth multicenter survey (July 1994-December
Anaesthesiol Scand 2007; 51:655–70
乳胶过敏的高危因素
• 患遗传性过敏症 • 进行多项外科手术的儿童,如脊柱裂 • 患有严重手部皮炎 • 健康护理工作人员 • 对香蕉、栗子、鳄梨过敏 • 长期接触乳胶
抗生素
• 15%的围术期严重过敏反应是由抗生素所致,近年 来有增加趋势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占围 术期抗生素所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70%以上
• 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具有和青霉素、阿莫西林相同 的侧链。因此,对青霉素、阿莫西林过敏的患者 可能也会对其发生过敏
. Moss J. Allergy to anesthetics.Anesthesiology 2003; 99: 521–3 Clin Exp Allergy 2009; 39:43–61
肌肉松弛药
• 顺式阿曲库铵尽管由于结构的改变认为不会引起 组胺的释放,但在欧洲已有过敏反应病例的报道
• 在法国,罗库溴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起的过敏反应的病例数几乎 与琥珀酰胆碱相似
Anaesthesia. 2009 Feb;64(2):199-211
肌肉松弛药
• 肌松药的皮肤试验敏感性高于95%,可重复性强 • 皮肤试验结果证实肌松药之间交叉反应的关联性为65%。因此,
围术期过敏反应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
病例介绍
• 一般情况
男,83岁,75Kg,因“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静脉血栓”拟在全麻下行“髂静脉溶栓术,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病人一般情况可,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房颤 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输血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术前心电 图、胸片、超声心动图、血常规、肝肾电解质及凝血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讨论
•出现什么问题? •如何处理? •如何避免患者以后出现类似的 问题?
抢救经过
在SPO2降至70%时怀疑病人发生过敏反应,开始实施抢救 ➢ 分次注射肾上腺素150ug共10次 ➢快速补充血容量,泵注肾上腺素 ➢经静脉给予地塞米松10mg,葡萄糖酸钙1g ➢3min后,SPO2开始上升,BP120/70,HR由140逐渐回降至80-
王保国 吴新民 刘文敏 北京地区麻醉学科2005年现况调查报告
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
肌肉松弛药
• 肌松药引起的过敏反应占围术期过敏反应的60%左 右
• 琥珀酰胆碱是最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肌松药 • 美维库铵和阿曲库铵引起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可导
致非过敏性过敏反应
Harper NJ, Dixon T, Dugue P Suspected anaphylactic reactions associated with anaesthesia. Anaesthesia 2009; 64:199–211
• 麻醉诱导
入室后,BP135/80,HR68,SPO298%,常规诱导:纳美芬25ug、依托咪酯20mg、 舒芬太尼30ug、罗库溴铵50mg,同时面罩给氧
• 突发事件
顺利插入7.0#气管导管后,机控呼吸,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气道阻力增大,病人面 部胸部潮红,SPO2由100%降为90%--80%--70%---测不出;血压降为80/50mmHg,; HR150-160bpm
抗生素
• β-内酰胺类药物皮肤试验的特异性为97-99%,而 敏感性仅为50%
6
分型
I. 速发型超敏反应 II. 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
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 自身免疫性溶贫, 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甲亢
III. 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IV. 迟发型超敏反应
接触性皮炎,传染性迟发性超敏反应如,结核病人肺空洞形成、干 酪样坏死和麻风病人皮肤肉芽肿形成
90bpm ➢NaHCO3,甘露醇静滴 ➢病人循环稳定,带管回ICU
概念
• 过敏反应 抗原(或半抗原)再次进入预先致敏的机体 并与其特异性抗体相结合而激发的不良反应,称为过 敏反应
• 围术期过敏反应(Perioperative Anaphylaxis)是围术 期由于肥大细胞和/或嗜碱性粒细胞突然向全身释放大 量介质导致的可能危及生命的急性全身反应。其发生 机制、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和预后变异极大。
如果病人对某一肌松药的皮肤试验阳性,应避免暴露于所有肌松 药 • 如果在麻醉中必须使用肌松药,最好选用皮肤试验阴性药物,但 不能保证不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乳胶
• 很多研究认为乳胶所致的过敏反应占麻醉相关过 敏反应的20%
• 但实际乳胶所引起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皮肤试 验阳性率或IgE试验阳性率,原因可能在于乳胶过 敏的报道很少,或是乳胶手套使用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