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案

地理湘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案
地理湘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案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运用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4.运用资料,说明黄土高原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自然地理概况

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

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方案①:歌曲导入:播放歌曲《黄土高坡》,引导:歌曲内容涉及的是我国哪一个地区?你了解这个地区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土高原。

方案②:图片导入:展示几幅黄土高原的典型景观图片,如沟壑纵横的黄土地貌、窑洞等,引导:这些景观属于我国哪一个地区?(黄土高原)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黄土高原的环境与发展状况。方案③:直接导入: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环境与发展状况。今天我们以黄土高原为例,了解跨省区域的环境与发展状况。

【自然地理概况】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展示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图和黄土高原的范围图,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8—64和图8—65,完成下列任务。

(1)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特征。

(2)找出长城、秦岭、乌鞘岭、太行山等地理事物,描述黄土高原的范围。

(3)说一说,黄土高原主要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过渡: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气候特点。

课堂活动:展示几幅黄土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阅读图8—65和P.100“黄土高原的塬、梁、峁”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对照地图上的高度表,说一说,黄土高原的海拔高度有何特征?

(2)对照地形图上的颜色差异和河流流向,描述黄土高原的大致地势特征。

(3)结合教材正文内容,说一说,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有何特征?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P.100“活动”。

(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以7—8月最为严重,其产沙量一般占年产沙量的80%以上,且往往又是几场暴雨造成的。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对当地和河流下游地区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议一议,黄土高原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课堂活动:展示黄土高原过去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加深学生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的了解和理解。

【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想一想,黄土高原地区居民为什么过去以小麦和杂粮(小米)为主食?想一想,山西人喜食醋与当地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课堂活动:阅读P.101“窑洞”材料,根据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说一说,为什么窑洞是当地人们较适宜的居住选择?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P.102“活动2,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独特的传统文化。

过渡:如今,随着时代发展,黄土高原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

教学过程

引导:区域发展包括区域的生态环境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我们首先来了解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8—72、8—73,阅读P.103“高原绿了,农民富了”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说一说,黄土高原的生态发展了哪些变化?

(2)想一想,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改善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何影响?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回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根据原因并结合课文,说一说,黄土高原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来治理水土流失的问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