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交通工程是研究什么问题的学科?A. 道路设计和建设B. 物流管理C. 交通流动和运输规划D. 车辆工程与技术正确答案:C2.交通工程师主要关注以下哪个方面?A. 道路交通安全B. 环保交通方式C. 交通设备维护D. 救援服务正确答案:A3.下面哪个是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A. 提高交通效率B. 减少交通拥堵C. 保障交通安全D. 满足公众需求正确答案:D4.交通需求是指什么?A. 人们对交通的消费需求B. 人们使用交通服务的需求C. 人们对交通设备的需求D. 人们对交通政策的需求正确答案:B5.交通工程中的交通量指什么?A.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路段的车辆数量B. 道路上的行人流量C. 车辆运行速度D. 交通信号灯的个数正确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1.交通工程中,最常用的交通流量单位是______。

正确答案:车辆/小时2.交通工程中的“V/C比”是指______。

正确答案:交通流量与道路容量的比值3.道路交通中最基本的交通流模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自由流4.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交通流量大于道路容量5.交通安全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__。

正确答案:人的行为因素第三部分:简答题1.请简要解释什么是交通工程。

答:交通工程是研究交通流动和运输规划、道路设计和建设、交通设备运行维护等问题的学科。

它涉及了交通流量、交通设施、交通安全等方面,旨在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保障交通安全,满足公众对交通服务的需求。

2.请简要解释交通需求是什么。

答:交通需求指的是人们对交通服务的需求,即人们使用交通服务的需求。

交通需求主要包括对交通流量和流量结构的需求,可以通过调查和分析来得到。

3.请简要解释交通量和交通流量的区别。

答: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路段的车辆数量,通常以车辆/小时作为单位。

而交通流量是指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流动的情况,包括车辆的密度、速度、流量等参数。

长安大学《交通工程》课后习题-

长安大学《交通工程》课后习题-

12.对某公路段上一紧接行驶的车队作垂直正投影的空中摄影,摄影范围相当于
路段长度 150 米,拍摄某一张照片后,隔 3 秒钟再摄第二张、两张照片摄得
车辆位置如下表,试计算:
a、摄第一张照片后 3 秒钟时,150 米路段内车流密度及空间平均车速?
b、在拍摄地点、断面上 10 秒内的交通流量及时间平均车速?
4. 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的类型如何选定?如何设置?
5. 地点车速调查有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什么有缺点?要注意哪些事项?
6. 交叉口的交通调查包括哪些项目?各要调查什么内容?
7. 什么叫延误?如何调查交叉口的停车延误?
8. 如何进行密度调查?用出入量法调查交通密度时,如何测定初期密度值?
9. 何谓车辆换算系数?路段和交叉口该系数是否相同?你认为应如何求算较合
8∶45- 8∶50
8∶50- 8∶55
8∶55- 9∶00
5 分钟交
115
106
104
118
110
107
通量
17.下表 2 是高速公路观测的交通量,计算:
a、小时交通量 b、5 分钟高峰流率 c、15 分钟高峰流率 d、15 分钟高峰小
时系数
表2
统计时间
5 分钟交通量
5∶00-5∶05
201
5∶05-5∶10
2
1
9
2.73
41
0
0
10
2.41
31
1
0
11
2.80
35
0
1
12
2.48
38
0
1
求该路车流流量及平均车速。
18.测试车在长 1500 米的路段上,往返行驶 12 次,观测数据列于下表,试求道

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交通⼯程复习资料第⼀章绪论1、交通⼯程学:交通⼯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建⽴交通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效、快捷、舒适的⼀门技术科学。

(构成要素:⼈、车、路;⼿段:探讨、规律;建⽴:法律、法规;⽬的:安全、快捷、⾼效)2、交通⼯程发展:①步⾏时代;②马车时代;③汽车时代;④⾼速公路时代;⑤智能运输时代。

3、交通⼯程学科的建⽴与发展:①基础理论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40年代末);②交通规划理论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③交通管理技术形成阶段(20世纪70年代~90年代);④智能化交通系统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

4、交通⼯程学科的外延(相关学科):①社会科学⽅⾯;②⾃然科学⽅⾯;③⼯程设计⽅⾯。

5、交通⼯程学的性质:是⼀门兼有⾃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6、交通⼯程学科的特点:①系统性;②综合性;③交叉性或复合性;④社会性;⑤前瞻性;⑥动态性。

第⼆章交通特性分析1、驾驶⼈的交通特性:⑴驾驶⼈的职责和要求,⑵驾驶⼈的反应操作过程,⑶驾驶⼈的⽣理、⼼理特性:①视觉特性:视⼒、视野、⾊感;②反应特性;③驾驶⼈的⼼理特点和个性特点。

2、乘客的交通特性:①乘客的交通需求⼼理;②乘车反应;③社会影响。

3、道路交通特性:⑴道路⽹体系;⑵道路⽹布局;⑶道路⽹密度。

4、车辆交通特性:①设计车辆尺⼨;②动⼒性能:最⾼车速,加速度或加速时间,最⼤爬坡能⼒;③制动性能: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度,制动效能的稳定性,制动时汽车的⽅向稳定性;④快速公交车辆特性。

5、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地点、某⼀断⾯或某⼀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按交通类型分,有机动车交通量、⾮机动车交通量和⾏⼈交通量,⼀般不加说明则指机动车交通量,且指来往两个⽅向的车辆数。

6、平均交通量(ADT)以辆/d为单位,表达式为:(1)年平均⽇交通量(AADT)(2)⽉平均⽇交通量(MADT)(3)周平均⽇交通量(WADT)7、交通量的时间分布:⑴⽉变化:⼀年内各⽉的交通量变化成为⽉变化;⽉变化系数:⽽年平均⽇交通量与⽉平均⽇交通量之⽐称为交通量的⽉变化系数(或称为⽉不均衡系数,⽉换算系数),公式:⑵周变化:指⼀周内各天的交通量变化,⼜称⽇变化;周变化系数:年平均⽇交通量除以某周⽇的平均交通量。

长安大学考博2206交通运输工程学(新知识点)

长安大学考博2206交通运输工程学(新知识点)

长安大学2206交通运输工程学(新知识点)参考书籍:交通运输工程学沈志云,邓学钧著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依据多层次、网络化的货运站场体系集散货源,使用技术先进、结构合理的车辆载运货物,利用高效的通信信息技术作为管理手段,通过科学有效的运输组织,实现组织、运输装备、通信信息和运输组织。

快运货物时系统服务的对象,道路运输作为公路快速货物运输的基础条件,其余5个为公路快速货运实体内容,战场设施是网络系统的节点,货运枢纽是中心,综合不同层次的货运战场和货物要经过分拣拼装的环节才能完成的运输组织方式2整车快运,指从接货承运到送达收货人的整个运送过程,货物不需要经过分拣装运的运输组织方式。

1客流量大,具备高密度发车的前提条件。

2具备良好的道路通行条件3高速客运4一般公路客运企业直接参与高速公路客运。

“一车一经营主体”2自由模式:高速公路客运经营权公开拍卖。

3集约化经营模式:专门组建有一定规模且实施集约化经营管理发达的售票系统:提高上座率2便利的疏导系统:站点选择要好,便于旅客换乘3标准规范的软服务体系:包括候车、上车、下车、途中、出站等服务环节4公路快速客运系统其他要素的配置:①站场配置:②运力配置:③投资配置:④经营主体配置:⑤管理系统配置:主要涉及运输市场管理的政策及措施。

改善交通运输的用能结构,优化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式。

目前城市中主要的低碳交通方式以公交、地铁、轻轨等方式为主,目的使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运输系统最终减少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代表的高碳能源的高强度消耗。

低碳化交通运输发展是力求不断“减碳”的过程。

由于运输工具必须依赖能耗,除非使用洁净能源(如太阳能等),否则交通运输难以实现无碳化,只能是不断低碳化的发展过程。

2重视减排,尤其是运输工具的尾气排放“节能”和“减排”都是交通运输低碳化的重要途径,既要重视“节能”,更要把“减排”上升到应有的高度。

3体系化低碳交通运输是一个体系化的概念,无论是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建设、维护、运营、运输,还是交通工具的生产、使用、维护,乃至相关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人们的出行方式或运输消费模式等,都需要用“低碳化”的理念予以改造和优化。

长安大学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长安大学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设计小时交通量:工程上为了保证道路在规划期内满足大多数小时车流能够顺利通过,不造成严重堵塞,同时避免建成后车流量很低,投资效益不高,规定要选择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3.行驶车速: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要的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用于评价路段的线形的顺适性和通行能力分析,也可用于计算道路使用者的成本效益分析。

4.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是一项综合指标,用以评价道路的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情况,要提高运输效率归根结底是要提高车辆的行驶车速。

5.车流密度:车流密度是指一瞬间内单位道路长度上的车辆的数目:K=N/L6.最佳密度Km:即流量达到最大时的密度,密度小于Km即为稳定交通流量,大于即为强迫交通流量。

7.交通规划:确定交通目标并设计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或行动的过程。

8.服务水平: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9.通行能力: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可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数(辆/H)。

分类:基本通行能力、实际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

10.交通事故的定义: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活动有关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章程的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11. 85%位车速:在该路段形式的所有车辆中,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之下,此速度作为该路段的最高限制车速。

12. 15%位车速: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之下,此速度作为该路段的最低限制车速。

13.行车延误: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员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行车延误分类: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是什么?2.交通工程学主要研究内容?3.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发展?4.简述研究和运用交通工程学在道路运输管理中的作用?第二章1.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它与交通安全有何关系?2.驾驶疲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驾驶疲劳与肇事的关系是什么?3.驾驶员的职业适应性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4.饮酒对驾驶员的驾驶机能有什么影响?酒后驾车对安全行车会带来什么影响?5.生物节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安全行车有什么联系?试计算你自己下月第一天的生物节律状态。

6.根据行人的交通特性,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对行人如何进行管理?7.汽车的行驶方程式是什么?满足汽车行驶的条件有哪些?8.汽车的动力性能指的是什么?9.汽车的制动性能包括哪几个方面?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有何不同?10.汽车的制动性能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11.什么是城市道路的交通特性?12.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分几种?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13.什么是道路的平面线性?其构成要素是什么?如何保证?14.为什么要设置平曲线的超高和加宽?如何设置?15.什么是视距?分几种?如何保证视距?它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16.结合当地事故多发地点的情况,谈谈道路条件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第三章1.哪些参数可以用来衡量交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2.什么是交通量?常见的交通量有哪几种?3.什么是第30位小时交通量?用它作为道路的设计小时交通量有何意义?4.什么是交通量的变化?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5.如何计算、理解K月和K日?如何运用K月和K日推测AADT?6.简答交通量有哪些用途?7.某地三月K月3=0.925,K日3= 1.113,实际观测到该地某道路上2007年3月28日(星期三)的交通量为3558辆,试推算该地此道路2007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8.某测站测得的连续5min时段的交通量统计如表3-6所示,高峰小时交通量为1373veh/h,求5min和15min的高峰小时系数。

(完整版)长安大学考博2206交通运输工程学(复习次重点)

(完整版)长安大学考博2206交通运输工程学(复习次重点)

长安大学2206交通运输工程学(复习次重点)参考书籍:交通运输工程学沈志云,邓学钧著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30位的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之比,分析第30位小时交通量在AADT中所占的比重与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等确定的。

使计算出的设计小时交通量更符合地区特点平均车速。

判定:事故频数法、事故率法、矩阵法、累计频率法、当量事故法、质量控制法以及道路事故鉴别专家系统等。

它是将调查得到的起讫点的出行分布(OD矩阵)按照现有或规划中的路网分配到各条道路上,从而推测各道路上的交通量。

就是把交通阻抗定量化的数学表达式。

广义: 人、车、路3 方面因素对交通出行的阻力作用。

狭义:指车辆出行在道路上所花费的行程时间。

它反映的是交通使用者在选择交通方式时所考虑的各种因素及其重要性辆次/个)=一定时期内,接受停车服务的总车数(辆次)/同期停车场(库)平均总泊位数(个)停车泊位周转率指标值越高,表明停车场的车位利用率越高,平均停车时间缩短,停车场将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止到车辆再次起动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之和。

引道延误:为引道时间与车辆畅行行驶速度越过引道延误段的时间之差。

控制延误:车辆由于交通信号控制设施引起的延误。

评价交叉口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

反映了信号交叉口交通控制、交通设计的合理性,同时也反映了道路使用者的受阻程度和感受的服务质量,以及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现绿波的关键是精确设计相邻交叉口之间的相位差。

干道的通行能力。

参数:周期长度,绿信比,相位差。

制室的集中控制,对范围较小的区域,可以整区集中控制,范围大的区域,可以分区分级控制。

定时脱机式控制系统和感应式联机控制系统。

14.第30小时交通量:将一年中观测得到的8760个小时交通量,从大到小按顺序排列,排在第30为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研究表明,第30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较为稳定。

分隔带、隔离墩及其他设施和方法,对行人与各种不同车型、不同方法、不同速度及不同运动状态的交通流进行引导、隔离和规制,使交通实体像渠内水流一样顺着一定的方向和线路,互不干扰地安全而有序地运行,以达到分离和规制交通流的目的1)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具体实践。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1、关于区域控制系统,正确的说法是A.SCOOT是澳大利亚开发的B.SCATS是英国开发的C.TRANSYT是定时控制系统D.SCATS是实时控制系统【答案】C2、下面哪个不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基本参数A.时差B.周期时间C.绿灯时间D.相位【答案】C3、我国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分级表,对一级服务水平的高速公路,每车道的最大服务流量规定为()。

A.600pcu/hB.800pcu/hC.1000pcu/hD.1200pcu/h【答案】B4、下列方法中哪一种方法不是交通量调查的常用方法()。

A.人工观测法B.有线电视监控法C.车辆感应器测定法D.试验车法【答案】B5、下列不属于交通标志的要素的是()A.数字B.形状C.符号D.色彩【答案】A6、下面哪个不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基本参数A.时差B.周期时间C.绿灯时间D.相位【答案】C7、关于车流波及波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速为正,则波沿道路后退B.波速为正,则波沿道路前进C.所有车流波都沿道路前进D.所有车流波都沿道路后退【答案】A8、下面哪一种概率统计模型不能用来描述车辆到达数的分布()。

A.二项分布B.负指数分布C.泊松分布D.负二项分布【答案】B9、某年某道路路段发生了35起交通事故,其长度为20公里,平均交通量为5000辆/日,则该路段事故率为A.97.22(次/HMVK)B.95.89(次/HMVK)C.9.589(次/HMVK)D.100(次/HMVK)【答案】B10、设M/M/1系统的利用系数为ρ,则说法准确的为()A.ρ可以小于0B.ρ>1,则系统稳定C.ρ<1,则系统不稳定D.ρ>1,则系统不稳定【答案】D11、下列方法中可用于交通分布预测的方法是()。

A.回归分析法B.重力模型法C.变量分析法D.数字模拟法【答案】B12、停车场的出入口设置时,当停车车位数大于500个时,应设置的出口数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 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 设计小时交通量:工程上为了保证道路在规划期内满足大多数小时车流能够顺利通过,不造成严重堵塞,同时避免建成后车流量很低,投资效益不高,规定要选择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3. 行驶车速: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要的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用于评价路段的线形的顺适性和通行能力分析,也可用于计算道路使用者的成本效益分析。

4. 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是一项综合指标,用以评价道路的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情况,要提高运输效率归根结底是要提高车辆的行驶车速。

5. 车流密度:车流密度是指一瞬间内单位道路长度上的车辆的数目: K二N/L
6. 最佳密度Km即流量达到最大时的密度,密度小于Km即为稳
定交通流量,大于即为强迫交通流量。

7. 交通规划:确定交通目标并设计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或行动的过程。

8. 服务水平: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9. 通行能力: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可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数(辆/H)。

分类:基本通行能力、实际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

10. 交通事故的定义: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活动有关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章程的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11.85%位车速:在该路段形式的所有车辆中,有85%勺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之下,此速度作为该路段的最高限制车速。

12. 15%位车速:有15%勺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之下,此速度作为该路段的最低限制车速。

13. 行车延误: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员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行车延误分
类: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

14. 交通调查:是一种用客观的手段,测定道路交通流以及与其有关的现象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掌握交通流的规律的工作过程。

15. 跟驰理论:运用动力学的方法,研究在无法超越的单一车道上车辆排队行驶时,后车跟随前车的行驶状态,并且借用数学模型表达的一种理论。

16. 交通工程:是研究道路交通中人,车,路及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研究交通规划、设计、管理和控制的理论、方法及有关设施、设备及法律、法规学,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舒适和快捷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17. 高峰小时交通量: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称为交通小时交通量。

18. 高峰小时系数PHE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19. 排队论:是研究“服务”系统因“需求”拥挤而产生等待行列(即排队)的现象,以及合理协调“需求”与“服务”关系的一种数学理论。

20.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车辆或行人)数,亦称道路通行能量。

21. 冲突点:指的是在交叉口内,两股车流轨迹线呈交叉形的交会点。

22. 交通规则:确定交通目标与设计、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和行动的过程。

目的:设计一个交通体系,以便为将来的各种用地模式服务。

按交通规划考虑的时限来分:战略规划、综合网规划、近期治理。

23. 起讫点调查(0D调查):目的是为了弄清所研究区域内人和货的交通特性,主要包括居民出行调查、流动人口出行调查、机动车出行调查等。

这些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基本类似,统称起讫点调查。

24. 车头间距: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两连续车辆车头间的距离
25. 车头时距: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两连续车辆的车头到达道路某断面的时间间隔。

26. 月变系数:年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平均日交通量之比。

填空判断:
1.交通工程学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或复合性、社会
性、超前性、动态性。

2.5E 扌旨:engineering , enforcement , education , environment , energy。

3. 交通工程学的产生和发展:基础理论的形成,交通规划理论,
交通管理技术形成,智能化交通时期。

4. 交通调查的主要内容:交通流要素调查,交通出行调查,交通
事故调查,交通环境调查。

5. 交通量调查法:人工观测法,试验车移动法,车辆感应器测定法,仪器自动测定方法,摄影法。

地点车速调查方法:人工测定法,使用测速仪器测定速度,车辆感应器测速方法。

区间车速调查方法:试验车观测法,车牌号对照法,驶入驶出测量法。

交通密度调查方法:出入量法和摄影法。

交叉口延误调查:行车时间调查,停车延误调查
6. 道路交通三要素:人(驾驶人,行人,乘客,居民),车(客车,货车,非机动车)路(公路,城市道路,出入口道路及相关设施)
7. 交通量按交通类型分有: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行
人交通量。

交通量分析的三个方面:1交通量的时间分布特性2交通量空间分布特性3交通量的构成特性。

8 .0.5<Kd(交通量的方向分布系数)<1
9. 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驾驶员、车辆、道路(类型,平面线形)。

10. 交通流三要素:交通量,行车速度,车流密度一一Q=VK
11. 按交通规划考虑的时限来划分:远景或远期战略规划、综合
网络规划,近期治理。

远景或远期规划通常为20-30年,远景规划要展望到30-50年甚至更长的发展时期。

13.OD调查定义:起讫点的调查。

调查方法:①家访调查②发
表调查③路边询问调查④公交车辆出行。

调查包括:①个人出行②车辆出行③货物流通出行。

OD调查工作步骤:①划定调查区域② 确定交通分区③抽样方法④表格设计⑤人员训练⑥实地调查⑦ 精度检验
14. 构成交通事故的因素:人、车、路、后果。

15. 影响车速变化的因素:驾驶员、车辆、道路(类型,平面线性)、交通条件(交通量,交通组成,交通管理)。

16. 排队系统的组成部分:输入过程、排队规则、服务方式
17. 非自由状态行驶的车队特征:制约性、延迟性、传递性
18. 标志的三要素:颜色、图形、符号与文字
19. 出行的基本属性:①每次出行有起讫俩个端点②每次出行有一定目的③每次出行采用或几种交通方式
20. 交通需求管理的策略:①行政管理②技术管理(优先发展策略、限制发展策略、禁止出行策略、经济杠杆策略)
21. 按照交通流运行特征的变化可将快速道路和高速道路分为:基本路段、交织区和匝道及道路连接点三个部分
22. 交叉口延误的调查方法:点样本法和样本追踪法(包括行车时间调查和停车延误调查)
23. 典型的公路布局有:三角型,并列型,放射型,树杈型。

典型的城市道路网布局:棋盘形(方格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形,西安属于棋盘形,兰州属于带型,北京放射环形。

24. 交通量的月变化系数越小则月交通量越大
25. 停车场的分类:①A按停车场地所处位置划分:路边停车场地、路外停车场地②按停车车型划分:机动车停车场、非机动车停车场③按停车设施的功能:专用停车场、配件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④ 按使用性质划分:临时停车场、固定停车场
26.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分类:①城市道路发展战略规划②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③城市道路近期治理规划
27. 单行交通种类:固定式单项交通、定时式单项交通、可逆性单项交通、车种性单项交通
28. 停车实况调查:连续式调查、间歇式调查、询问式调查。

车辆停放方式:平行式、垂直式、斜列式
29. 事故率表示法:①人口事故率法②车辆事故率法③运行事故率法④事故强度
30. 交通规划的基本程序:1组织准备2指定目标3综合调查4 分析预测5制定方案6评价与选择7连续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