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从简单情形找规律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TYYUA162】一、解决问题易错题1、小军做了5个纸船,还有4个没有做,小军一共要做几个纸船?2、小明种了3盆花(图:第一盆3朵,第二盆5朵,第三盆9朵),他要送给小红两盆。
最多送给小红多少朵花最少呢3、红萝卜和白萝卜一共有18个,红萝卜有10个,白萝卜有多少个4、领队的小朋友说:我后面有8个小朋友。
问: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5、一本书有86页,小明看了30页,小红比小明多看了8页。
(1)小红看了多少页?(2)小明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6、一本科技书有78页,小明看了一部分后还剩20页,已看了多少页7、课外活动做游戏的有43个同学,踢足球的比做游戏的少10人同学,踢足球的有多少个同学8、动场上跑步的有45人,跳高的比跑步的多20人,跳高的有多少人9、骆驼能活25年,大象能活80年,大象比骆驼多活几年10、校园里有32棵柏树,48棵柳树,25棵松树。
(1)柏树和柳树共有几棵?(2)松树比柳树少几棵?(3)柏树比松树多几棵?(4)松树和柏树共有几棵?(5)三种树一共有几棵?11、爷爷58岁,小华6岁,爷爷比小华大多少岁?12、二年级有男同学38人,女同学41人,(提出问题并解答)13、小兰今年9岁,妈妈今年36岁,妈妈和小兰相差多少岁14、木工组修理一批桌子,已经修好了38张,还有17张没修,这批桌子有多少张15、小明上午写了6个生字,下午写了5个,小明这一天共写了多少个生字?16、小红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9页,还剩下7页没看,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17、商店卖出了48个西瓜,还剩28个西瓜,商店原来有多少个西瓜?18、儿童乐园有红色和蓝色的碰碰车35辆,其中蓝色的有6辆,红色的有多少辆?19、小亮看一本书,已经看了64页,还有8页没看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20、一年二班有13个男同学,18个女同学,一年二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21、数学小组有18个男同学,9个女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几名?22、商店卖出了48个西瓜,还剩28个西瓜,商店原来有多少个西瓜?23、我付65元买一个书包,找回3元。
北师大版2024年一年级下册 1.3十几减7、6

北师大版2024年一年级下册 1.3十几减7、6一、填一填1.计算12-7时,把12分成10和2,先算10-7=3,再算+=。
2.13-6=想:6加得13,13减6等于。
3.苹果比梨多个,梨比苹果少个。
4.在横线里填“>”“<”或“=”6556 11﹣6 6 57﹣7504243 13﹣9 4 18﹣985.李奶奶养公鸡和母鸡共16只。
其中公鸡有7只,母鸡有只。
6.把下列算式按得数的大小顺序填入横线上。
13-6 17-9 16-7 11-6 11-9>>>>7.18连续减6,依次写出相应的结果、、。
8.树上一共有14只小鸟,飞走只,还剩只。
二、计算题9.口算。
15+5=13﹣9=5+9=6+8=14﹣6=15﹣7=17﹣8=7+4=10.11.□○□=□12.三、解决问题13.一(3)班有13 名同学参加合唱队排练,已经来了6 名,其中有4 名女生。
还有几名学生没有来?14.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摘桃子,一共摘了16个桃子。
猴弟弟摘了7个,猴哥哥摘了多少个?□〇□=□()口答:猴哥哥摘了□个。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3;2;52.【答案】7;7;73.【答案】4;44.【答案】>;<;=;<;=;>5.【答案】96.【答案】16-7;17-9;13-6;11-6;11-97.【答案】12;6;08.【答案】6;89.【答案】15+5=2013-9=45+9=146+8=14 14-6=815-7=817-8=97+4=11 10.【答案】15-6=9(支)11.【答案】解:14-7=712.【答案】解:12-6=6(人)13.【答案】解:13-6=7(名)答:还有7名学生没有来。
14.【答案】解:16-7=9(个)答:猴哥哥摘了9个。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 加法和减法: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
2. 乘法和除法:了解乘法和除法的概念,进行简单的乘除运算。
3. 分数:了解分数的概念,能根据图形进行简单的分数的认识和比较。
4. 顺序数和比较大小:掌握顺序数的概念,能够比较大小并进行排序。
5. 数字的读法和写法:掌握数字的正确读法和写法,能够将数字按照规则排列。
6. 单位换算:了解重量、容量和长度的基本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7. 图形与图形的认识:学会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能够辨别图形的名称和基本形态。
8. 时间的认识:掌握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能够读懂和设置简单的时间。
9. 图表的读取:学会阅读简单的图表和统计图,能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以上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具体的教学内容可能因版本和学校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建议您参考教材和老师的指导。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一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 教学设计

五加与减(二)小兔请客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正确熟练的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法:引导法。
学法:小组交流、集体讨论教具:小黑板学具:小棒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比100多1的数是99。
( )53和35一样大。
(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 )99大于100。
(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39和41的中间是40。
()40+5比50+4小。
()二、创设情景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请你们参加她的生日宴会。
你们愿意参加吗?(板书课题:小兔请客)三、探究新知。
1.瞧,小兔邀请了哪几个好朋友?(出示主题图)小猴是个“数学迷”,他发现每盘都有10个果子,看到这么多的果子,他马上就想提一个数学问题。
你知道小猴子会提什么问题呢?(1)同桌说一说。
(2)指名交流。
2.光会提问题还不行,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说算法和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0+30=50。
30+20=50。
3.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加数,“=”后面的数叫和。
4.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让他回家。
小刺猬望着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在盘子里打了一个滚。
瞧,(出示主题图的右边图)他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小朋友,现在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5.你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决吗?并说出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
答: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内容有:
1.认识图形:学习辨认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培养对图形的感性认识。
2.20以内的加减法:学习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
3.认识钟表:学习认识钟表,包括时针、分针和秒针,并学习时间的计算。
4.人民币的认识:了解人民币的种类、面值和换算,并学习简单的购物计算。
5.100以内的数数与数的组成:学习100以内的数数方法,并了解数的组成,如个位、十位、百位等。
6.长度单位的认识:了解常见的长度单位,如厘米、毫米等,并学习测量物体的长度。
7.找规律: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找出数字、图形或物体的排列规律。
8.统计与概率: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如分类、计数和测量等,并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此外,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还包括一些实践活动和趣味游戏,旨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多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北师大一年级下数学教参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北师大一年级下数学教参](https://img.taocdn.com/s3/m/519d78b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b.png)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北师大一年级下数学教参用不同的方法找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找规律。
教具准备:,水彩笔,涂色卡,雪花片,空白场景图。
教学过程:一、在“猜一猜”中感知规律,导入新课师:请你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1.动画演示:颜色红青排列的苹果(8个)从右往左中速飞过。
一个两个地排列的汉堡包(4组)从右往左中速飞过。
一杯三个地排列的可乐和冰激凌(4组)从右往左中速飞过。
(在出现每组物体后,请学生回答,教师用动画验证,最后全屏显示上述物体,最后一个物体闪动)师:真厉害!全让你们给猜中了,你们为什么这么快就把下一个是什么给猜中的2.揭题:像苹果青红青红有顺序地重复出现,汉堡包一个两个、一个两个地重复出来,可乐、冰激凌一个三个、一个三个地重复出现的就是一种规律。
我们今天就要来找规律。
(板书课题)二、以圣诞节为载体,深层次地感知规律,找规律师:昨天晚上是圣诞节,张老师参加了一个圣诞晚会,那里的会场布置得可漂亮了。
1.多媒体出示图画:请你说说会场里有什么这些东西摆放有什么规律把你发现的秘密在四人小组里悄悄交流一下。
2.汇报结果:(随着学生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3.深入地问,如灯笼有什么规律。
在学生回答一红一紫排列后,电脑依次在每一组之间加条虚线,引导学生发现每两个为一组,并且电脑动画演示灯笼一红一紫逐个闪动。
4.同桌说说其他组排列有什么规律。
5.看到这么漂亮的会场,小客人们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舞。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乐起,画面上出现10个男生女生,有规律地排成一个圆圈,在音乐声中尽情跳舞,音乐停,10个人也停。
)这10个人是按怎样的规律站的生:跳舞的小朋友是按一男一女这样的规律站的。
生:跳舞的小朋友是按一女一男这样的规律站的。
生:我觉得他们说的都对,如果跳舞的10个小朋友其中两个放开手,男同学带头就是按一男一女这样的规律站的,女同学带头就是按一女一男这样的规律站的。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

第一讲:找规律画图(一)班级:姓名:学号:例1、找规律接着往下画。
例2、画出盒子里串的三颗珠子。
例3、练一练:1、下面的方格中应画几个樱桃?请你画一画。
2、画出盒子里串的六颗珠子。
3、根据规律在横线上画出图形。
4、根据规律在横线上画出图形。
第一讲:找规律画图(一)作业题班级:姓名:学号:例1、找规律接着往下画。
思路导航:可以发现:每幅图中黑点的个数是在有规律的变化着,分别是1个、3个、5个、7个……后一幅图中黑点的个数比前一幅图中黑点的个数多2,所以接下去应画9个黑点和11个黑点。
例2、画出盒子里串的三颗珠子。
例3、练一练:1、最后一幅图要画出多少个点?请你画一画。
2、画出接下来的5颗珠子。
3、画出盒子里所缺的1颗珠子。
4、找规律,接着画图形第一讲:找规律画图(二)班级:姓名:学号:例1看一看,想一想,1、2两个盒子里应放什么图形?再连一连。
例2:根据图形的变化规律想一想接着怎么画?练一练:1、找规律,画一画。
2、找出规律,请你接着画。
3、想一想,接着画。
第一讲:找规律画图(二)作业题班级:姓名:学号:例1看一看,想一想,1、2两个盒子里应放什么图形?再连一连。
例2:根据图形的变化规律想一想接着怎么画?练一练:1、看一看,找规律,先画一画,再填一填。
2、找规律,接着画。
3找规律,请你接着画。
第二讲:找规律填数(一)班级:姓名:学号:例1、按规律填出括号里的数。
① 2、4、6、()10、12、14② 40、35、( )、25、()、()、()例2、按规律填数。
① 1、2、4、5、7、8、10、()、()② 2、3、5、8、12、()、()例3:按规律填数。
① 2、3、5、8、13、()② 15、10、13、10、11、10、()、()、7、10练一练:1、按规律填数。
① 2、5、()、11、14、()② 18、14、()、()、22、按规律填数。
① 1、2、4、7、11、()② 9、8、6、3、( )③ 10、11、13、()、()④ 10、20、40、()、()3、按规律填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说课稿老师们好,今天跟大家交流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这一认识一百以内数的单元,我们将这个单元的主题聚焦在将数数进行到底。
华罗庚先生指出,数源于数,人类对书的最早的诉求就源于数数和记录。
数学生在学前就会数数,不仅能数到几百的,有的甚至都能数到上千的数了,有的孩子感觉自己早就认识数了。
真的是这样吗?进入到小学数学的学习,孩子们还是从数数开始的。
那孩子们还有数数的诉求吗?学生啊数数在学生认识数的过程当中又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继续走进教材。
那在小学阶段,整数的认识主要分了四个阶段,在本阶段之前二十以内数的认识的时候,孩子们凭借在成成长过程当中积累的逐一技术的经验,在数实物、数模型的过程当中不断地体会,自然说是逐一递增的。
那逐渐的由逐一技术感受以实为单位的技术方法,不断地积累数数经验。
到了万以内万以上数的认识的时候,通过数模型来认识更大的技术单位,感受技术单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发展对数结构性的认识。
那一百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不论是人教版、苏教版还是北师大版教材,都主要从这五个方面来认识。
知道。
那一百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当中,数又在哪儿呢?我们继续去看教材。
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在比较大小还有书的顺序之前,安排了三课时的数书活动,苏教版教材安排了一课时的数数活动,其中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在第一节课都是在数数活动当中认识新的技术单位百,而北师大版教材在认识新的技术单位版之前,可专门安排了一节属实务的课呢。
我们回到北师大版教材生活中的数这一单元去看看。
前三节课的数显而易见,那这时要数什么?又会怎样数呢?后面比较数的大小,还有数的顺序当中有数吗?这时的之。
方法背后与前面的这些经验又会有什么样的联系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继续走进学生。
我们给孩子们准备了五十块积木,让他们凭借自己原有的经验数一数积木的数量。
从学生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主动选择的方法是多样的,说明学生是有原始的数数经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简单情形找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感悟“从简单情况开始寻找规律”的策略,面对复杂问题能想
到从最简单的情况想起,依次列举出相关信息,发现规律后再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画图可以直观表达题意,便于分析问题;列表可以将相关信
息依次列举出来,有利于我们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规律。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归纳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PPT课件、实物投影仪
板块一:复习引入(3分)
1、找规律填空。
2、我们回头看看,刚才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呢?(停顿,给时间,耐心等几秒钟)
生:对已知数据进行观察分析找出规律,从而解决问题。
3、过渡:这样的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什么帮助呢?我们来看一看。
板块二:探索尝试(15分)
1、审题:请大家先默读;假如我就是体操队教练,谁来介绍一下这种联络方式?
2、策略:要求6分钟通知多少名同学,你准备怎样解答呢?在本子上试一试。
3、巡视,了解学生完成情况。
(找只画图,画图算错了,正确列表解答,列通知总人数)
4、学生汇报
方案一:
(1)画图。
“已经做完的同学举手,还有几个同学没做完?(稍停顿,再接下去)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请一名只画图的同学,实物投影呈现作品。
)
“给大家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好吗?”学生讲解。
“看懂图的请举手。
图确实直观易懂。
就这样画下去能解决问题吗?”“麻烦,?那你们有好办法吗?”
(2)列表。
列表做正确的学生,用实物投影呈现作品。
“给大家说说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根据学生回答完成图表。
(师生共建,工程浩大,但可以完整展示边画图边整理数据的过程。
)
这位同学的做法与刚才有什么不同?“这位同学边画图边整理数据,从表中发现规律来解决问题。
”
(3)“表的第一列表示什么?第二列呢?除了关注每分新通知的人数,我们还可以关注哪个数量?”根据学生回答,列出每分钟求通知同学人数的式子。
“如果要求第10分钟通知多少名同学,该怎么办?你是根据什么想到的?看来算式将数量关系表达得更清楚明了,有利于我们发现规律。
”“现在可以解决多少分钟的问题。
”
方案二:
(1)没有只画图的人,请画图无表,但是最终人数算为64人的学生呈现作品。
“请这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做法?”
“看懂图的请举手。
图确实直观易懂。
那几们位同学有什么意见呢?”
“看来只画图有可能造成数据的混淆,有什么好主意吗?”
(2)列表做正确的学生,用实物投影呈现作品。
“给大家说说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根据学生回答完成图表。
这位同学的做法与刚才有什么不同?“这位同学边画图边整理数据,从表中发现规律来解决问题。
”
(3)有列出总人数的同学。
“表的第一列表示什么?第二列呢?有一位同学列表时关注的数据与他不同?他列的是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列出每分钟求通知同学人数的式子。
“如果要求第10分钟通知多少名同学,该怎么办?你是根据什么想到的?看来算式将数量关系表达得更清楚明了,有利于我们发现规律。
”“现在可以解决多少分钟的问题。
”
5、聪明人善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方法。
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停顿,给时间思考整理)为什么大家都很自然的从1分钟开始画起、列起呢?
说得好,任何复杂的问题都是由最简单的情形发展变化而来的。
同学们刚才遇到6分钟、100分钟这样复杂的问题,能够做到化繁为简,从1分钟、2分钟这样最简单的情形开始找规律,从而解决问题,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请你用化繁为简的策略解答以下问题。
板块三:练习感悟
1、66666...6×66…67=(5分)
(1)审题
(2)这个问题复杂在哪儿?
6的个数太多,怎样才能化繁为简呢?
(3)根据学生回答投影.
(4)在解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想?
2、小结:你们的话让我想起了华罗庚的爷爷的一句话“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
失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诀窍。
”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以退为进)
我们为什么要化繁为简、退到最简单的情况又是为了什么?从简单情形找规律解决问题。
(板)你们会用这种策略吗?我们再独立尝试一下
得验证一下。
3、练习一(8分)
(1)审题:他们的联络方式与体操队一样吗?假如我是合唱队的教练,谁来介绍我队的联络方式?
(2)策略:你准备怎样解答?与同桌交流你的策略,再做在本子上。
(3)师巡视。
(4)请学生汇报,展示过程。
(5)很多同学已经会从简单情况找规律解决问题了,下面再试一次。
4、切蛋糕。
切1刀最多将蛋糕切成几块。
切两刀呢?切3刀呢?有什么诀窍?切10刀最多
将蛋糕切成多少块?请你从简单情形找规律解答。
(8分)
(1)学生独立解答。
(2)全班汇报。
板块四:全课小结(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