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动力学

合集下载

河流动力学第一章

河流动力学第一章

5
4 大运河
《国语·越语上》说:“广运百里”。韦昭注:“东西 为广,南北为运”。即大运河是以人工开山凿渠, 连通天然水系修建的南北向的运输航道。
京杭大运河,比苏伊士运河长九倍,是世界上里 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北起北京(涿 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 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 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km,开凿到现在已有 2500多年的历史。
河流动力学
主讲教师:孙雪岚
教材
书 名:河流动力学概论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列教材)
编 著:邵学军 王兴奎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
河流动力学是研究河流泥沙运动及河床演变规律的 专门学科,研究对象是天然冲积河流。
研究内容:
泥沙运动学:泥沙在水流中的输运过程和挟沙水流的 运动规律;
河床演变学:在水流和泥沙运动的作用下冲积河流形 态的变化规律。
§1.2 著名水利工程
为了更好地利用水利资源,减少水旱灾害,远 古的人们就开始了兴修水利工程。
在水利建设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成功的典范, 如都江堰、灵渠、郑国渠和大运河等;也有大量 失败的经验教训,如鲧的筑坝挡水失败、三门峡 水库运行初期的严重淤积等。本节对古代有重大 影响的水利工程做一简单介绍。
1 都江堰
阻水溢洪滚水坝,关键在“水浸松木千年 在”。秦人将松木纵横交错排叉式的夯实插放在 坝底,其四围再铺以用铸铁件铆住的巨型条石, 形成整体。2000多年来任凭洪水冲刷,大坝巍 然屹立。
4
灵渠一些地段滩陡、流急、水浅,航行困 难。为解决这个问题,古人在水流较急或渠 水较浅的地方,设立了陡门,把渠道划分成 若干段,装上闸门,打开两段之间的闸门, 两段的水位就能升、降到同一水平,便于船 只航行。灵渠最多时有陡门36座,因此又有 “陡河”之称。1986年11月,世界大坝委员 会的专家到灵渠考察,称赞“灵渠是世界古 代水利建筑的明珠,陡门是世界船闸之父。”

流体的河流和河流动力学

流体的河流和河流动力学

流体的河流和河流动力学河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水资源之一,其运动与性质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工程和环境领域。

本文将介绍流体的河流和河流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河流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河流是指地球表面流动的水流,是由降雨、融雪等形成的地表径流通过河床流动而形成的。

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河道结构:河流由上游、中游和下游组成,河道的横截面形状呈现渐变特征,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加深、加宽。

2. 水动力特性:河流的运动受到重力、惯性力和阻力等力的作用,这些力共同决定了河流的速度和流向。

3. 流量变化:河流的流量会随着降雨、融雪等气候、水文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对于排洪、灌溉和发电等工程项目具有重要影响。

二、河流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河流动力学是研究河流运动和河床演变的学科,它基于一系列基本原理来解释和预测河流行为。

1. 质量守恒原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河流的流量在河道各断面上应该保持相等,即入流量等于出流量。

2. 动量方程:动量方程描述了河流中动量的变化,其中包括重力、惯性力和阻力的作用。

通过求解动量方程,可以计算河流的流速和流向。

3. 河床稳定性:河床稳定性是指河床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稳定的能力。

通过研究河床稳定性,可以预测河流的河床演变过程,为河流治理和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三、河流动力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1. 河流管理与防洪:通过研究河流动力学,可以预测洪水的发生和河流的流量变化,为防洪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同时,了解河流的动力学特性,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河流资源,提高防洪能力。

2. 水利工程设计:水利工程设计需要考虑河流的水动力特性,包括流速、流量和河床稳定性等。

通过河流动力学的分析和计算,可以优化水利工程的布置和设计,提高工程的效益和安全性。

3. 河道演变研究:河道演变是河流动力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了解河流的演变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河流变化,为河流治理和河道保护提供参考。

总结:本文分析了流体的河流和河流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河流动力学

河流动力学

河流动力学河流动力学(riv e r d ynamic s)研究河流运动发展基本规律的一I丁学科。

水流使河床变化,河床影响水流结构,两者通过泥沙运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经常处于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河流动力学是从水流动力作用出发研究水流和河床泥沙之间的运动及相对平衡的规律,为整治河流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内容包括河道水流结构,泥沙运动规律和河床演变规律等三部分。

水流平面图(river p1ane) 在平面上将河流分成若干流量相等的流束图形。

天然河流中的水流运动是三维问题,不易计算。

实际工程中采用一种近似的方法,假定同一垂线上的流向相同,流速等于瑟线平均流速,仅考虑纵向水流沿纵横两方向的变化,忽ßI各环流作用。

把三维空. 问问题近似地简化成二维平面问题。

水流平面图是将整个水流用合适的流线分成许多流束,使各流束通过的流量相等,各流束宽度、深度和平均流速则不相同。

同时划分出若干与流线正交的横断面线,将河流构成平面上的矩形流网。

通过水流平面图可了解垂线平均流速沿流程和沿断面'f~ 分布及流向的变化。

河床横断面(cross sec t ion ofcha丑丑e1) 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河床,3d 面。

水流方向是指水流动力轴线的方向,当洪水、中水、枯水流的动力轴线不一致时,选取河床横断面的方向也有所不同,应根据需要选定。

若研究防洪问题,应取与洪水的动力轴线垂直的断面为河床横断面,又称"大断面"。

若以航道整治为目的,取与枯水的动力轴线垂直的断而为河床横断面,主要研究枯水河床的边滩、浅滩、深槽等变化。

山区河流的横断面,因受河流下切作用,汩谷往往发育为"V" 形或"U" 形。

平原河流是从冲积层上流过,所经之处地势平坦,河谷宽阔,河床横断面呈抛物线形、不对称的三角形或复式"W" 形。

河床纵剖面(longitudin a l profileof channe1) 沿河流动力轴线所切取的河床剖面。

河流动力学

河流动力学
移动后沉积或在流体中运动的固体颗粒碎屑。 泥沙颗粒是地表岩石在物理、化学作用
下风化、破碎形成的。在上述作用下从流域 内地表进入水系(或大气层),在水力(风 力)作用下经历搬运、沉积后在新的地点成 岩,往复循环。
§ 1-2 研究对象
泥沙运动是地球上物质圈(水圈、大气 圈、岩石圈、生物圈)演化过程的重要环节。
侵蚀特点
范围
水力侵蚀→流水侵蚀和重 力侵蚀(崩塌、滑坡)
重力侵蚀
片蚀、沟蚀、崩岗侵蚀
黄土丘陵区: 渭河南北、三门峡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广东、福建、四川等
湖北、广西、浙江、 安徽等省区
坡面剥蚀—片蚀 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 顺坡耕作时侵蚀更严重 土地退化 生态环境的恶化
四川、湖南、贵州等 云南、金沙江支流 三峡库区、贵州 (半)干旱、半湿润 洞庭湖、黄河三角洲
§1-1 基本概述
三、系统
地表上各种各样的物质运动可以区分成
不同的自然系统来分别进行研究,称为“地 质系统”。如:火山熔岩流动形成的岩浆流、 天然河流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自然系统。
在某个自然系统中存在能量和物质的运
动、转换,称为动态系统。
§1-1 基本概述
系统的边界既可以用天然边界(流域的 分水岭、河流的河床、水面),也可以根据 研究目的人为划分。划定边界后,边界之外 的所有内容(物质、能量)都是外部环境, 而非系统的组成部分。
简介
一、概述 二、泥沙颗粒基本特性 三、床面形态与水流阻力 四、推移质(泥沙的起动与推移) 五、悬移质(水流挟沙力) 六、河道演变(基本原理) 七、河型
第一章 河流动力学概述
最早的人类是沿河流和河谷发展的。 (如尼罗河、黄河、印度河流域文明)从大 禹治水疏导百川、治理江河至举世瞩目的三 峡工程,都利用了河流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河流动力学的研究与发展是人类为谋求生存 而对河流进行治理和利用的,它们之间有着 必然联系。

河流动力学及泥沙

河流动力学及泥沙

河流动力学及泥沙汇报人:日期:•河流动力学概述•河流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泥沙的基本性质•河流泥沙运动的基本规律•河流泥沙问题的解决策略与案例分析•河流动力学及泥沙研究的前沿与展望01河流动力学概述河流动力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河流动力学的定义河流动力学是研究河流运动规律和物理机制的科学,它涉及到水文学、气象学、地貌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河流的流速、流量、水位、水深、泥沙输移、河床演变等,以及由这些要素组成的流域水沙循环系统的宏观过程和微观机制。

河流动力学的重要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河流动力学的发展历程起源发展现状02河流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动量方程描述水流中单位时间内动量守恒的原理。

能量方程描述水流中单位时间内能量守恒的原理。

连续方程水流运动的基本方程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通常用立方米/秒或加仑/秒为单位表示。

河流水位与流量流量水位流速流态河流的流速与流态阻力水流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阻力、涡旋阻力等。

能量消耗水流运动中能量损失的大小,通常用能量方程计算。

河流的阻力与能量消耗03泥沙的基本性质根据泥沙的组成、搬运方式和沉积特点,可分为无机泥沙、有机泥沙和生物碎屑等。

特性泥沙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如粒径、形状、密度、硬度、耐磨性等,这些特性影响其搬运、沉积和地貌形成的过程。

分类泥沙的分类与特性VS泥沙的搬运与输移搬运方式输移过程泥沙的沉积与地貌形成沉积类型地貌形成04河流泥沙运动的基本规律泥沙颗粒的碰撞与粘附泥沙颗粒的离散与聚集牛顿力学模型泥沙运动的力学模型01阻力与浮力的计算公式02阻力系数与浮力系数的确定03阻力与浮力对泥沙运动的影响泥沙运动的阻力与浮力床面形态的分类与特征水沙平衡的概念及建立床面形态对河流动力学行为的影响010203泥沙运动的床面形态与水沙平衡05河流泥沙问题的解决策略与案例分析03植物防护01河道整治02疏浚与清淤河流治理与泥沙控制的一般方法水库淤积由于入库水流携带的泥沙超过了水库的调节能力,导致水库淤积。

《河流动力学》课件

《河流动力学》课件
同时,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河流动力学的数据分析和模拟预测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未来,河流动力学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地形特征对河流的影响
地形特征决定了河流的基本特点,如流向、流速、泥沙运动等,也影响了河流的开发和治理方式。
包括径流量、流量、水位等,受到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河流水量
包括水的清澈度、污染状况等,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水质状况
河流水量和水质状况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如灌溉、航运、发电等。
河流的演变与变化
河谷的形成与演化
河谷的形成是由于水流侵蚀和沉积作用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河谷的形态和规模会发生变化。
河流的裁弯取直
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河流会不断裁弯取直,改变河道形态,以保持稳定的流向。
河流的发育阶段
从源头开始,经历上游、中游、下游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地貌特征和演变特点。
特点
A
B
C
D
河流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动力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和保护地球生态系统。
河流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河流动力学的研究有助于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河流是自然灾害的重要来源之一,河流动力学的研究有助于预测和防范自然灾害。
02
CHAPTER
河流的分类与特征
河流的分类标准
按河流的流域面积、河流水量、河流流向、流域地形等标准进行分类。
水文循环是影响河流变化的重要因素,降雨、蒸发、径流等环节都会对河流产生影响。
水文循环
气候变化
地质构造
气候变化如气温、降水等的变化会影响水文循环,进而影响河流的演变。

河流动力学_总结

河流动力学_总结

河流动力学第一章泥沙特性1、等容粒径:体积与泥沙颗粒相等的球体的直径。

设某一颗泥沙体积为V ,则等容粒径3/1)6(πV D =泥沙粒径可用长轴a ,中轴b ,短轴c 的算术平均值表示)(31c b a D ++= 假设成椭球体,用几何平均值表示3abc D =2、粒配曲线的作法:(图1-1 p6)①通过颗粒分析(包括筛分和水析),求出沙样中各种粒径泥沙的重量②算出小于各种粒径的泥沙总重量③在半对数坐标纸上,将泥沙粒径D 绘于横坐标(对数分格)上,小于该粒径的泥沙在全部沙样中所占重量的百分数p 绘于纵坐标(普通分格)上,绘出的D~p 关系曲线即为所求的粒配曲线。

3、粒配曲线特点曲线坡度越陡,表示沙样内颗粒组成越均匀,反之,不均匀。

4、粒配曲线特征值1)中值粒径50D :是常用的特征值,它表示大于和小于该种粒径的泥沙重量各占沙样总重量的50%,即粒配曲线的纵坐标上找出p=50%,其对应的横坐标即为50D 2)平均粒径50D :是沙样内各泥沙粒径组的加权平均值。

即粒配曲线的纵坐标(p )按其变化情况分成若干组,并在横坐标(D )上定出各组泥沙相应的上、下限粒径min max D D 和 以及各组泥沙在整个沙样中所占重量百分数i p ∆,然后求出各组泥沙的平均粒径32min max min max i min max D D D D D D D D i +++=+=或∑∑==∆∆=n i i n i i im pp D D 11n —为划分组数;2502σe D D m =,其中σ—沙样粒径分配的均方差,9.151.84ln D D =σ 当σ为零时,沙样均匀,50D D m =,一般沙样不均匀,σ总是大于零,因此,通常50D D m >3)分选系数(非均匀系数)25750D D S =,若0S =1,则沙样非常均匀,越>1,则越不均匀。

5、影响泥沙的孔隙率的因素①沙粒的大小 ②均匀度 ③沙粒的形状 ④沉积的情况 ⑤沉积后受力大小 ⑥历时长短泥沙越细,孔隙率越大;泥沙越均匀,孔隙率越大;越接近球体,孔隙率越大。

河流水动力学

河流水动力学

河流水动力学引言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而河流是水在地球表面行使其主导性的物理特性的产物。

河流是地球上水循环的一部分,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理解河流水动力学及其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河流水动力学进行详细探讨。

一、河流的定义与特征河流是水流动在地表上形成的地貌特征,通常由源头、河床、河流网络和出口组成。

河流具有以下特征:1.1 水的流动:河流是由水的流动形成的,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1.2 水力过程:河流主要是由重力和阻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水力过程所驱动的。

1.3 河床:河流的底部被称为河床,通常由沉积物、砾石和沙子等物质组成。

二、河流水的运动方式河流水的运动方式主要有三种:均匀流、变动流和瞬变流。

2.1 均匀流:均匀流是指河流的水深、流速、水面宽度和横截面积在河长方向上保持恒定的流动状态。

2.2 变动流:变动流是指河流的水深、流速、水面宽度和横截面积在河长方向上存在变化的流动状态。

这种流动状态通常发生在曲流、弯道和交汇流等地形处。

2.3 瞬变流:瞬变流是指河流的水深、流速、水面宽度和横截面积发生即时变化的流动状态,通常发生在河流的波浪、白水、瀑布和涡漩等地方。

三、河流水动力学的驱动力河流水动力学是由多种驱动力所控制和影响的。

3.1 重力:重力是驱动河流水运动的主要力量之一。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是由于重力的作用。

3.2 摩擦力:摩擦力是河流水动力学中的另一个重要驱动力。

河床表面的摩擦力阻碍了水流的运动,并使水流变得更加湍急。

3.3 惯性力:惯性力是由于水体受力后继续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

当河流的水动力发生变化时,惯性力会产生反作用力,改变河流的流向和速度。

3.4 表面张力:表面张力是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河流水面能保持平坦和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河流水动力学的影响因素河流水动力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4.1 水量:水量是指河流中的水的总量,是影响河流水动力学的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