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三沟式氧化沟工艺设计

合集下载

三沟氧化沟课程设计计算

三沟氧化沟课程设计计算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1.1 设计题目35000m3/d生活污水处理中氧化沟设备设计1.2 原始资料1. 处理流量Q=35000m3/d2. 水质情况:BOD5=300mg/L CODcr=500 mg/L SS=250 mg/L pH=6-9 氨氮=40 mg /L总磷8mg/L 1.3 出水要求BOD5=10mg/L CODcr=60 mg/L SS=30 mg/L pH=6-9 氨氮=8 mg /L总磷0.5 mg/L设计说明书2.1 设计原始资料2.1.1 设计题目35000m3/d生活污水处理中氧化沟设备设计2.1.2 原始资料处理流量Q=35000m3/d2.1.3 水质情况:BOD5=300mg/L CODcr=500 mg/L SS=250 mg/L pH=6-9 氨氮=40 mg /L总磷8mg/L 2.1.4 出水要求BOD 5=10mg/L COD cr =60 mg/L SS=30 mg/L pH=6-9 氨氮=8 mg /L总磷0.5 mg/L2.2 工艺的确定第三章 设计计算3.1 原始设计参数Q=35000m 3/d水质指标 BOD 5 COD c r SSpH 氨氮 总磷 进水水质 300 mg/L 500 mg/L 250 mg/L6-9 40 mg/L 8 mg/L 出水水质10mg/L 60 mg/L 30 mg/L 6-9 8 mg /L 0.5 mg/L3.2 选取设计参数污泥产率Y=0.6;内源代谢系数k d =0.045;假设科生物降解的MLVSS 比例f b =0.68假设混合液中50%为挥发性的;曝气器形式采用曝气转刷;曝气器动力效率=1.8kgO 2/(kW ·h);反应器中溶解氧浓度=2.0 mg/L ;α=0.90, β=0.97;3.3 去除 BOD5 的设计计算3.3.1 计算污泥龄d 2568.0045.077.0 f k 77.0b d c =⨯=⋅=θ 3.3.2 计算出水BOD5 和去除率7.3045.02516.0038.01k 1Y k'1d c e =+⨯=+=)()θ(S mg/L ; 出水SS 要求小于30mg/L ,假设可达SS=20mg/L则MLVSS 贡献的 6.8mg/L 200.50.68 BOD 5=⨯⨯=;则总水BOD 5 =3.6+6.8=10.4mg/L ,可达到标准;BOD 5 去除率%5.96%1003004.10-300=⨯= 则去除量=1036010350004-3003-=⨯⨯)(kg/d 。

污水厂三槽氧化沟工艺

污水厂三槽氧化沟工艺

深圳滨河污水厂三槽氧化沟工艺深圳市滨河污水处理厂(以下简称为滨河厂),占地面积13.60hm2,日处理能力30×104t,是深圳市主要污水处理厂之一。

工程服务面积27.5km2(含罗湖及福田两区的部分地区)、人口约45万人。

滨河厂以处理生活污水为主,达标后出水就近排入深圳河。

整个工程分三期建成,一、二期各25×104t/d(1988年投产),三期25×104 t/d,1996年系统建成投入运行。

滨河三期工程具有处理规模大、占地面积小、主要设备自控系统较为先进、基建费用低等特点。

三期污水处理流程见图1。

1.三期工程工艺流程的选择①由于城市建设和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和污水量不断增加,深圳水体污染加剧,深圳河(湾)水质日趋恶化。

因此,三期工程的处理标准比一、≤10mg/L,并增加二期(常规活性污泥法)高,要求出水SS≤10mg/L,BOD5了除磷脱氮的要求。

为适应规模比较大、处理标准高、建设用地紧的情况,设计单位做了4个方案,综合各方案的优点确定其主体工艺为AB法,B段三槽交替氧化沟具有除磷脱氮的功能。

② AB法是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分为二段串联,各自形成自己的生物优势。

A段以极高的有机负荷和很短的泥龄运行,充分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初期的吸附降解作用,约0.5h内去除大量有机物。

经A段处理后的污水进入B段,B段是在较低的有机负荷和较长的泥龄状态下运行,经过有机物的分解、硝化、反硝化,达到出水要求。

AB法具有处理时间短、去除效率高等特点。

A段由曝气池、中间沉淀池及回流污泥泵房组成。

B段采用三槽式氧化沟工艺。

2.三槽式氧化沟运行及基本原理三槽式氧化沟是带有沉淀功能的氧化沟,同建在一起的三个氧化沟组成一个单元。

在每个氧化沟中均布置有一定数量的转刷,以达到曝气和环流的要求。

三个氧化沟通过配水井相互连通,该配水井有三个自动控制的出水堰,可调节进入每沟的流量。

基本运作方式分为六个阶段:阶段A:通过调节配水井堰门,污水进入第一沟,沟内转刷以低速运行,仅沟内污泥在悬浮状态下环流,所供氧量则不足以使沟内有机物氧化。

污水处理厂三沟式氧化沟工艺设计

污水处理厂三沟式氧化沟工艺设计

制作目录1概况 51.1污水厂设计污水量 51.2设计水质 51.3水文、气象、工程资料 51.3.1水文资料 61.3.2 气象资料 61.3.3 工程地质资料 61.3.4 污水进厂干管资料 61.3.5其它 62 城市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72.1 确定处理方案的原则72.2 常见的水处理方案工艺对比 72.2.1 我国污水处理工艺的现状72.2.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方案的介绍与比较92.3 具体工艺流程的确定162.4 主要构筑物的选择 162.4.1 格栅172.4.2 进水闸井172.4.3 污水泵房172.4.4 沉砂池182.4.5 氧化沟192.4.6 消毒202.4.7计量设施202.4.8 浓缩池202.4.9污泥脱水213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一)213.1 进水闸井的设计213.1.1 污水厂进水管的设计213.1.2 进水闸井工艺设计223.1.3 启闭机的选择223.2 进水格栅间的设计233.2.1 设计参数233.2.2 中格栅的设计计算243.2.3 格栅选择283.3 细格栅的设计 283.3.1 设计参数283.3.2 细格栅的设计计算293.3.3 格栅的选择313.4 污水泵房的设计313.4.1 一般规定313.4.2 选泵参数计算323.4.3 选泵333.4.4 吸、压水管路实际水头损失的计算333.4.5 集水池353.4.6 水泵机组基础的确定和污水泵站的布置35 3.4.7 泵房高度的确定363.4.8 泵房附属设施及尺寸的确定374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二)394.1 沉砂池394.1.1 沉砂池的类型394.1.2 曝气沉砂池的394.2 氧化沟² 434.2.1 概述434.2.2 设计参数464.2.3 设计计算474.3 消毒 534.3.1 消毒的注意事项534.3.2 液氯消毒的设计计算534.3.3 加氯机的选择534.3.4 氯瓶的选择544.3.5 加氯间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544.4 接触池544.4.1 设计参数544.4.2 .设计计算554.5 计量槽554.5.1 设计参数554.5.2 设计计算564.5.3 计量槽的选择575 污泥系统处理工艺设计575.1 工艺流程的选择575.1.1 概述575.1.2 处理工艺流程选择585.1.3 污泥处理流程585.2 污泥泵房 585.2.1 剩余污泥量585.2.2 选污泥泵585.2.3 污泥泵房集泥池595.2.4 泵房的布置595.3 浓缩池的设计 595.3.1概述595.3.2 设计参数595.3.3 设计计算595.4 贮泥池及提升污泥泵615.4.1 贮泥池615.4.2 污泥泵的选择615.5 污泥脱水机房 625.5.1概述625.5.2 选择压滤机625.5.3 脱水机房的布置636 构筑物的计算636.1 鼓风机房 636.1.1 概述636.1.2 鼓风机房的布置646.2 配水井的计算 646.3 厂内给水排水以及道路 647 污水厂总体布置657.1概述657.2 平面布置 667.2.1 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667.2.2 布置方式667.2.3 平面布置的内容667.3 高程布置 667.3.1水处理厂高程布置考虑事项67 7.3.2污水厂高程布置677.3.3 构筑物间的确定677.3.4计算方法697.4 平面布置 717.5 厂区竖向布置 718 电仪表与供热系统设计728.1 变配电系统728.2 仪表的设计738.2.1 设计原则738.2.2 监测内容738.2.3 供热系统的设计739 工程概预算及运行管理73 9.1定员739.1.1 定员原则739.1.2 污水厂人数定员749.2 工程概算 749.2.1 概述749.2.2 水厂的工程造价749.2.3 污水处理成本计算76 9.3 安全措施 769.4 污水厂运行管理779.5 污水厂运行中注意事项 771概况1.1污水厂设计污水量已知平均流量Q=8万吨/天=80,000 m3/d=925.926L/s=0.926m3/s 已知总变化系数K z=1.2,则:最高日污水量:Q d=Q×K d=80000×1.2=9.6×105m3/d=1094.02L/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Q h=Q×K z=80000×1.3 =1203.704L/s=1.204 m3/s详细情况如表1-1所示:表1-1 污水水量计算1.2设计水质进出水水质如表1-2所示:表1-2 污水厂进出水水质1.3水文、气象、工程资料1.3.1水文资料(1)排入水体河流最小流量29.5 m3/h,流速0.6m/s,水位标高282m;(2)河流最高水位时流量45 m3/h,流速0.75m/s,水位标高284m;(3)河流常水位时流量37m3/h,流速0.65m/s,水位标高283m;1.3.2 气象资料(1)气温:年平均13℃,夏季平均33℃,冬季平均-6℃;(2)年平均降雨量:630mm;(3)年平均冰冻期60天。

三沟式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

三沟式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

本科生毕业设计()届设计题目:三沟式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学院:专业: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姓名及职称:三沟式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摘要:三沟式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污水日处理能力为62440m3。

污水主要来源为生活污水、公共建筑污水和工业废水,主要污染物质为SS、BOD、COD 、NH-N,适宜采3用生物法处理。

经过该污水厂的处理,出水指标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78-2002)中的一级B标准。

本设计采用三沟式氧化沟法处理城市污水,其特点是出水水质好,水质较为稳定,处理流程简单,节省占地,脱氮效果好。

设计中分别对污水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中水回用系统进行设计计算,同时对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平面、高程布置,并按要求绘制了厂区平面图、高程图、构筑物平剖面图等图纸。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三沟式氧化沟,中水回用目录1设计概述 (1)1.1设计依据及设计任务 (1)1.1.1设计题目 (1)1.1.2设计原始资料 (1)1.1.3设计内容和要求 (2)1.2设计水量 (3)1.2.1污水来源及状况 (3)1.2.2污水量的计算 (3)1.3设计水质 (4)1.3.1生活污水水质 (4)1.3.2工业污水水质 (4)1.3.3混合污水水质 (4)1.3.4排水水质 (5)1.4设计当量人口数 (6)1.4.1SS当量人口 (6)1.4.2BOD当量人口 (6)2城市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 (6)2.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影响因素 (6)2.2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7)2.2.1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 (7)2.2.2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7)2.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9)2.4主要处理构筑物的比选确定 (9)2.4.1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比选 (9)2.4.2污泥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12)2.4.3中水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13)3污水一级与二级处理系统的设计 (15)3.1进水闸井的设计 (15)3.1.1污水厂进水管的设计 (15)3.1.2 进水闸井工艺设计 (15)3.2格栅的设计 (16)3.2.1中格栅的设计 (16)3.2.2细格栅的设计 (19)3.2.3格栅除污机的选择 (21)3.3污水提升泵房的设计 (22)3.3.1水泵的选择 (22)3.3.2集水池的设计 (23)3.3.3机组和管道的布置 (23)3.3.4泵房高度的确定 (24)3.3.5单管出水井的设计 (24)3.3.6泵房附属设施 (24)3.4 曝气沉砂池的设计 (25)3.4.1设计参数 (25)3.4.2设计计算 (25)3.5三沟式氧化沟的设计 (27)3.5.1设计要点 (27)3.5.2设计参数 (27)3.5.3设计计算 (28)3.6接触池的计算 (33)3.6.1设计参数 (33)3.6.2设计计算 (33)3.7计量设备 (34)3.7.1设计要点 (34)3.7.2设计计算 (35)4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 (35)4.1污泥浓缩池的设计计算 (35)4.1.1设计要点 (35)4.1.2设计计算 (36)4.1.3刮泥设备的选型 (39)4.2贮泥池的设计 (39)4.3污泥脱水机房 (40)5污水回用系统的设计 (40)5.1溶液池的设计 (41)5.1.1设计要点 (41)5.1.2设计参数 (41)5.1.3设计计算 (41)5.2溶解池的设计 (42)5.2.1设计要点 (42)5.2.2设计计算 (42)5.3圆锥形涡流式反应池的设计 (43)5.3.1设计要点 (43)5.3.2设计计算 (43)5.4水力循环沉清池的设计 (45)5.4.1设计说明 (45)5.4.2设计参数 (45)5.4.3设计计算 (46)5.5重力式无阀滤池的设计 (52)5.5.1设计说明 (52)5.5.2设计要点 (52)5.5.3设计参数 (54)5.5.4设计计算 (54)5.6 中水池的设计 (57)5.7紫外线消毒 (57)5.7.1设计说明 (57)5.7.2设计要点 (58)5.7.3设计计算 (58)6污水处理厂的总体布置 (59)6.1平面布置及总平面图 (59)6.1.1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59)6.1.2污水厂平面布置的具体内容 (59)6.2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60)6.2.1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60)6.2.2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60)6.2.3高程计算 (60)参考文献 (66)致谢 (68)1设计概述1.1设计依据及设计任务1.1.1设计题目三沟式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1.1.2设计原始资料(一)排水体制:完全分流制(二)污水量1.城市设计人口 30万人,居住建筑内设有室内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

污水处理厂三沟式氧化沟工艺设计

污水处理厂三沟式氧化沟工艺设计

污水处理厂三沟式氧化沟工艺设计1概况 41.1污水厂设计污水量 41.2设计水质 41.3水文、气象、工程资料 51.3.1水文资料 51.3.2 气象资料 51.3.3 工程地质资料 51.3.4 污水进厂干管资料 51.3.5其它 52 都市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 62.1 确定处理方案的原那么 62.2 常见的水处理方案工艺对比 62.2.1 我国污水处理工艺的现状62.2.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方案的介绍与比较82.3 具体工艺流程的确定152.4 要紧构筑物的选择 152.4.1 格栅152.4.2 进水闸井152.4.3 污水泵房162.4.4 沉砂池172.4.5 氧化沟172.4.6 消毒182.4.7计量设施192.4.8 浓缩池192.4.9污泥脱水193 都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一〕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进水闸井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污水厂进水管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进水闸井工艺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启闭机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进水格栅间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设计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中格栅的设计运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格栅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细格栅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 设计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细格栅的设计运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 格栅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污水泵房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 一样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 选泵参数运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 选泵错误!未定义书签。

3.4.4 吸、压水管路实际水头缺失的运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3.4.5 集水池错误!未定义书签。

3.4.6 水泵机组基础的确定和污水泵站的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3.4.7 泵房高度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3.4.8 泵房附属设施及尺寸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氧化沟工艺)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氧化沟工艺)

前言城市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混合污水。

目前城市污水的排放已造成了对水环境生态系统的严重污染,做好城市污水的处理及再生利用是主要任务之一,解决城市污水对水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修建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是经济发展和水资源保护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污水处理在发达国家已有较成熟的经验。

如英国,德国,芬兰,荷兰等欧洲国家均已投巨资对因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水污染进行治理,日本,新加波,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对污水处理给予了较大投资,特别是新加波并没有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而是采取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使该国不仅在经济上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而且还是一个绿树成荫,蓝天碧水,环境优美的国家。

我国在建国初期只有几个过去由外国租界留下来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集中在上海,日处理量不过几万吨,解放后,城市污水处理厂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六五”期间,发展较为迅速。

截止1985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已在19个省的30多个城市和30多个直辖市建有污水处理厂63座,截止1987年底,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的已有78座。

至1990年,有污水处理石拱的城市56个,省和直辖市增加到21个。

1999年全国建成污水处理地398座,处理率29.65%。

城建系统内187座,处理率16.18%。

目前全国共有17000个建制镇,绝大多数没有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仅达到20%左右。

而且,由于二十几年来,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造成一些中小城镇尤其是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小城镇,污染严重,已经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和健康。

针对目前的情况,国家提出至2010年我国平均污水处理率要达到40%,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因此探索适合中小城市的经济适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以较少的投资建成污水处理厂,以较低的运行费用运转污水处理厂,达到消除污染,保护环境是我们目前最紧迫的任务。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4)1.1设计任务 (4)1.2 设计资料 (4)1.2.1、设计规模 (4)1.2.2、污水水质 (4)1.2.3、其它有关资料 (5)二、设计说明书 (6)2.1 工程概况 (6)2.1.1 基本情况 (6)2.2 污水处理厂工艺的选择 (6)2.2.1 污水水质分析 (6)2.2.2 处理工艺的选择 (7)2.2.3 氧化沟工艺的选择 (9)2.2.4 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11)2.2.5 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 (11)2.3 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12)2.3.1污水处理厂总平面设计 (12)2.4 各主要构筑物及设备说明 (13)2.4.1 粗格栅间 (13)2.4.2 污水提升泵房 (14)2.4.3 集水井 (14)2.4.4 曝气沉砂池 (14)2.4.5 厌氧选择池 (15)2.4.6 氧化沟 (15)2.4.7 二沉池 (15)2.4.8 接触池 (15)2.4.9 污泥浓缩池 (16)2.4.10 污泥脱水间 (16)2.4.11 其他建筑物 (16)三、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及附属设备的选型 (17)3.1 设计流量 (17)3.2 溢流井的设计 (17)3.3 粗格栅的设计计算 (17)3.3.2 附属设备的选型 (20)3.4 集水池的设计 (21)3.5 污水提升泵的设计 (21)3.6 细格栅的设计计算 (21)3.6.2 附属设备的选型 (24)3.7 曝气沉砂池的设计 (24)3.7.1 设计说明 (24)3.7.2 设计参数 (24)3.7.3 设计计算 (25)3.7.4 附属设备选型 (26)3.8 厌氧选择池的设计 (27)3.8.1 厌氧池配水井 (27)3.8.2 厌氧选择池 (27)3.9 三沟氧化沟的设计计算 (28)3.9.1 设计参数 (28)3.9.2 设计计算 (28)3.9.3 附属设备的选型 (32)3.10 二沉池配水井 (33)3.10.1 设计参数 (33)3.10.2 设计计算 (33)3.11 辐流式二沉池 (34)3.11.1 设计参数 (34)3.11.2 设计计算 (34)3.11.3 附属设备的选型 (36)3.12 消毒池 (36)3.12.1 设计参数 (36)3.12.2 设计计算 (36)3.13 液氯投配系统 (36)3.13.1 设计参数 (36)3.13.2 设计参数 (37)(1)投加量 (37)3.14 污泥回流泵房 (37)3.15 污泥浓缩池 (38)3.15.1 设计参数 (38)3.15.2 设计计算 (38)3.16 污泥脱水间 (40)四、污水处理厂成本概算 (41)4.1 水厂工程造价 (41)4.1.1 计算依据 (41)4.1.2 单项构筑物工程造价计算 (41)4.2 污水处理成本计算 (42)个人小结 (44)一、设计任务书1.1设计任务1、根据设计原始资料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案及处理工艺流程,包括各处理构筑物型式的选择、污泥的处理及处置方法、处理后废水的出路;2、进行各处理构筑物的工艺设计计算,确定其基本工艺尺寸及主要构造(用单线条画草图并注明主要工艺尺寸);3、进行废水处理厂(站)的总体平面布置(包括各处理构筑物、辅助建筑物平面位置的确定,主要废水和污泥管道的布置),并绘制平面布置图(比例尺1:200~1:500);4、进行各处理构筑物的高程计算并绘制废水处理厂(站)的流程图(比例尺纵向1:50~1:100;横向1:500~1:1000);5、进行废水处理厂(站)初步的工程概算;6、编制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

三沟式 氧化沟处理生活污水

三沟式  氧化沟处理生活污水
煤矿环境保护 COAL M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0,14(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葛秀梅.张玲凤.曹春艳.Gexiumei.Zhanglingfeng.Caochunyan 三槽式氧化沟工艺的调试与运行[期刊论文]-科技信 息(科学·教研)2007(10) 2. 张永.王栋.汪静.达书峰 三沟式氧化沟不同运行工况比较[期刊论文]-中国科技信息2009(16) 3. 杨卫华.韩雪 影响三沟式氧化沟除磷效果的因素[期刊论文]-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8(3) 4. 周淑香.曹国凭.孙锦程.Zhou Shuxiang.Cao Guoping.Sun Jincheng 低有机负荷下三槽式氧化沟运行参数的调整实 践[期刊论文]-环境工程2006,24(4) 5. 吴昊 三沟式氧化沟污泥分布不均的改善[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2001,17(10) 6. 邬素艳.王秋生.肖世全 三沟式氧化沟内积泥问题的技术改造[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2003,19(6) 7. 杜英豪.杨小文 三沟式氧化沟脱氮的运行管理[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2003,19(12) 8. 孙锦程 低有机底物状态下三槽式氧化沟运行模式的探索[会议论文]-2004 9. 王雅昌.高嵩 三沟式氧化沟的活性污泥特性[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2000,16(4) 10. 曹国凭.田泽辉.张树德 对影响三槽氧化沟工艺除磷效果因素的分析[期刊论文]-环境工程2005,23(5)
带式压滤机脱水,脱水后的泥饼存入料仓,定时用
自卸车运至垃圾场或做农肥。滤液和冲洗水及浓缩
池的上清液经收集排至分配井返回氧化沟。
泥水分离 一级处理
泥水分离的主要设施有:格栅、泵房、高效泥
水分离机等,由泥水分离机

50000m3_d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三沟式氧化沟法)

50000m3_d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三沟式氧化沟法)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题目:50000m3/d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三沟式氧化沟法)2014年12月31日至2015年1月13日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4)第二章第二章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 (7)2.1活性污泥法处理方案的确定 (7)2.2工艺流程的确定 (12)第三章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3)3.1污水水质有关计算 (13)3.2闸井及集水池 (14)3.3格栅 (15)3.4污水泵房 (20)3.5沉砂池 (21)3.6配水井 (25)3.7三沟式氧化沟 (25)3.8消毒剂 (33)3.9 接触池 (35)第四章污泥脱水工艺流程的选择 (37)4.1 污泥处理工艺流程选择 (37)4.2污泥泵房的设计计算 (37)4.3 污泥浓缩池的选择及设计计算 (39)4.4贮泥池及提升污泥泵 (40)4.5 污泥脱水机房 (41)4.6鼓风机房 (43)4.7厂内给水排水以及道路 (43)第五章污水厂总体布置 (45)5.1 污水厂的平面布置 (45)5.2 高程布置 (46)5.3高程布置计算 (47)第六章电仪表与供热系统设计 (50)6.1 变配电系统 (50)6.2 仪表的设计 (50)第七章工程概预算及运行管理 (51)7.1定员 (51)7.2 工程概算 (51)7.3 安全措施 (54)7.4 污水厂运行管理 (54)7.5 污水厂运行中注意事项 (54)总结致谢参考文献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50000m3/d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三沟式氧化沟法)二、原始资料1. 设计规模Q=50000m3/d2. 水质情况:BOD5=300mg/L CODCr=600 mg/L SS=250 mg/L 氨氮=40 mg/L磷酸盐(以P计)=10 mg/L pH=6~93.气象与水文资料:风向:多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为每年2370mm;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1800mm;地下水水位,地面下6~7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OD5
SS
NH3-N
பைடு நூலகம்TP
进水
360
170
240
32
4.5
出水
≤100
≤30
≤30
≤25
≤3
1.3水文、气象、工程资料
1.3.1水文资料
(1)排入水体河流最小流量29.5 m3/h,流速0.6m/s,水位标高282m;
(2)河流最高水位时流量45 m3/h,流速0.75m/s,水位标高284m;
(3)河流常水位时流量37m3/h,流速0.65m/s,水位标高283m;
因为:
(1)对地下水源有污染危险;
(2)做不到终年昼夜对污水的处理;
(3)没有也不可能修建储存几个月污水量的大容量调节池,非灌溉季节的排放问题无法解决;
综上所述,以自然生物净化为主的人工生物净化与自然生物净化相结合的路线,本工程不具备采用的条件,当然也就不宜采用。
人工净化就是人为的创造条件,使微生物大量繁殖,提高微生物净化的效率,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其中以活性污泥法采用较为普遍,是目前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的主体工艺。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净化,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资料,运行可靠,处理所效果好,但是也存在能耗较多和费用高等特点,所以对其流程改革更新后,出现了A-B工艺,氧化沟法,SBR间歇活性污泥法,A/O脱氮工艺,A2/O同步脱氮工艺等常用工艺,它们各自具有相对不同的优点。结合本工艺的具体情况,在已排除了前述三个技术路线之后,我认为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或对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改造的人工生物净化技术路线是比较合适,可行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2.2常见的水处理方案工艺对比
2.2.1我国污水处理工艺的现状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随着水污染控制与环境治理的实践,在吸取国外技术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的特点,逐步改进提高,初步形成了一些适用的技术路线,主要如下:
(1)对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改造或予以取代后的人工生物净化技术路线;
(2)以自然生物净化为主的人工生物净化与自然生物净化相结合的技术路线;
土地法处理,就是按照要求对污水达到处理的同时,达到对控制渗流污染的要求,有计划的将污水排放到大面积的土地上下渗,利用土壤的过滤、吸附、分解以及土壤微生物的代谢能力等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作用,使污水达到净化。这种方法有利于污水中水肥资源的利用和土壤微粒结构的改善,但是,这种处理需要广阔的土地面积,而且要注意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在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不足的情况下,土地法处理必须与污水灌溉合理的结合,污水灌溉在农业增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这只是对污水的灌溉利用和污水的土地利用处理还有一定差距。
王者天下
建设家园
海纳百川
制作
1概 况
1.1污水厂设计污水量
已知平均流量Q=8万吨/天=80,000 m3/d=925.926L/s=0.926m3/s
已知总变化系数Kz=1.2,
则:
最高日污水量:
Qd=Q×Kd=80000×1.2=9.6×105m3/d=1094.02L/s
最高日最高时污水量:
Qh=Q×Kz=80000×1.3 =1203.704L/s=1.204 m3/s
主要表现在:
(1)污水灌溉按土地处理污水的要求控制水量、水质,有些地下水以及其它水源、水体造成污染;
(2)由于灌溉季节性变化和灌溉面积的限制,不能做到终年昼夜对污水的处理;
(3)没有经过严格水质控制的灌溉,往往会造成对粮食作物,特别是对蔬菜作物的使用质量的影响,这主要来自一些重金属的污染;
所以,污水灌溉作为对适当处理获得城市污水的有效利用,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但作为对污水的完善土地处理,从而取代其它的污水处理措施,在本工艺的具体条件下,不现实或者不可行。
1.3.2气象资料
(1)气温:年平均13℃,夏季平均33℃,冬季平均-6℃;
(2)年平均降雨量:630mm;
(3)年平均冰冻期60天。
1.3.3工程地质资料
(1)地坪标高285.10m;
(2)土壤承载力:13.8吨/立方米;
(3)设计地震烈度:7级;
(3)地下水深度:-9.4米;
(5)土壤冰冻深度:60cm。
详细情况如表1-1所示:
表1-1污水水量计算
项目
设计水量
m3/d
m3/h
L/s
平均日污水量
80000
3333
925.926
最大日污水量
102400
4267
1185.185
最大时污水量
104000
4333
1203.704
1.2设计水质
进出水水质如表1-2所示:
表1-2污水厂进出水水质
单位:mg/L
CODCr
(3)以渗水扩散排放为主,处理为辅的技术路线;
(4)以回用为目的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路线,结合该污水处理工程的具体情况分析进行选择。
首先,3和4这两条技术路线对于自然环境条件因素要求较高,从而不可取,所以应选择1和2这两条路线,尤其以2这种路线应予以推广。因为随着环境的状况日趋严峻,用水的问题越发突出,从而对雨水的合理使用必将是大家特别重视的课题,所以,下面着重分析以自然生物净化为主与人工生物净化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和对传统活性污泥法进行改造或予以取代后的人工生物净化技术路线。
(2)污水厂的处理布局合理,建设投资少,占地少;
(3)要求节能和污水资源化,并且最大限度的处理水能回用;
(4)提高自动化的程度,为科学管理创造条件;
(5)为确保处理效果,采用成熟可靠的工艺流程和处理构筑物;
(6)污水采用季节性消毒;
(7)提高管理水平和保证运转中最佳经济效果;
(8)查阅相关的资料确定其方案。
1.3.4污水进厂干管资料
进水干管内底标高(进水泵房处)279.413m,水面标高280.260m。
1.3.5其它
(1)厂区平均地面坡度0.5%,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2)厂区征地面积为东西长186米,南北长128米。
2城市污水处理方案的确定
2.1确定处理方案的原则
确定污水处理方案的原则:
(1)城市污水处理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要求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出水水质好;
人工生物净化与自然生物净化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于大规模污水处理厂来说,主要是氧化塘处理和土地法处理,它们都具有运行费用低,外加能源消耗少和管理简单的优点,在我国一些城市也被因地制宜的采用。
氧化塘一般分好氧氧化塘、厌氧氧化塘、兼性氧化塘,它们所需要的停留时间都很长,一般需要几天到几十天,占地面积很大,而且对周围环境卫生的影响较大,需要慎重考虑,所以,在没有低洼地可利用的情况下,若购置占用大量的良田,平地筑塘是很不经济的,据本工程的情况不宜采用氧化塘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