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趣味阅读系列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2010.12-...
高中教科研课题:高中英语真实阅读课题研究试验阶段性小结

高中课题申报\高中英语课题申报高中英语真实阅读课题研究试验阶段性小结高中英语真实阅读课题研究试验阶段性小结高一英语课题小组本学期以来,我们高一英语组加入了我校英语教研组已获准参加的“全国中小学英语真实阅读试验”课题的研究。
一. 确立指导思想“明确一个中心,抓牢两个关键”,即要求实验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动态真实原则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抓牢课堂教学改革的两个关键:一是课堂教学的真实性的教学材料的设计与积累,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要充分体现动态真实原则。
我们认为,真实性的课堂教学材料应具备以下特征:(1)具有真实的、明确的教学目的,课文教学要注重技巧训练。
(2)具有真实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教学材料要针对学生的真实水平、真实困难,从不同层次体现循序渐进的发展性原则,注重训练的逐步深化,通过技巧训练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3)具有真实的兴趣性和时效性,所选材料或介绍引入时注重依据学生的真实兴趣,把趣味性与真实性相结合。
二. 我们开展的具体工作本学期以来,我们按照学校开设的阅读课时完成了《高中英语阅读技能》(高一上)Unit1—Unit12(十二个)单元的阅读技能训练,关完成了空间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珍珠港》、《雾都孤儿》三本书的阅读指导。
在每个月末,我们上交了阅读前问卷调查、读前测试成绩统计及分析、学生的阅读心得体会、手抄报展及阅读成绩随测成绩表等。
并认真备课,上好技巧训练课。
在12月份,根据教研组的安排,我们课题小组集思广益,认真研讨,做课件,上好教研组组织的课题研究的交流研讨课。
获得了课题组长的肯定。
也学习了其它老师的优点,认真听取了同行们的意见和好的建议。
三. 我们认为,真实阅读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应具备以下特征:①课堂教学活动应是技能的培养,体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觉得和习得语言的本质—语言运用,而不只是语言知识的传授。
②教师应动态转变角色,按真实要求来组织活动。
③应将课前设计的真实性的教学材料与教学内容良好相融。
高中英语趣味阅读系列研究课题研究阶段计划

《高中英语趣味阅读系列研究》课题研究阶段计划(2012.2-2012.7)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英语课题组执笔:史秀娟一、研究目标本学期主要在前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收集、编写和整理高二年级趣味阅读教学材料,最终形成高二年级阅读课的课堂教学体系,使阅读教学更具有计划性、目标性和针对性,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如通过识别替代词、关联词在语篇中的作用和意图的专项训练,帮助学生把握句子结构,进一步理解作者意图,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各种题材、体裁的文章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通过本学期的课题研究,逐步形成高二年级趣味阅读系列研究的阅读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二、研究方式1.进一步强化对牛津版高二英语阅读教材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编写高二英语趣味阅读相关教材。
2.多听课、多反思、每位课题组老师本学期至少上一节研究课和示范课,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灵活处理课题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每位课题组老师要坚持写教学后记和教学反思,不断反思总结。
4.邀请有关专家实地指导,提高研究成果。
三、工作重点1.进一步更新课题组课题研究文档信息库,使课题材料精细化、全面化、系统化。
具体包括教案、课件、论文、教学反思、个案分析等栏目。
2.继续编写高二英语趣味阅读相关教材。
3.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识别替代词、关联词在语篇中的作用和意图的专项训练,帮助学生把握句子结构,进一步理解作者意图,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各种题材、体裁的文章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四.研究的具体措施和具体安排二月份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讨论本学期课题研究的具体落实。
2.制定新学期课题组课题研究计划,继续编写高二英语趣味阅读系列研究相关教材。
(材料来源:其他版本高二阅读教材、新概念、21世纪报、走遍美国、英语周报、网络美文等)三月份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讨论课题的相关实施问题。
高中英语课题研究个人小结范文

高中英语课题研究个人小结范文**English Version****Reflections on My High School English ResearchProject**As the curtains drew to a close on my high school English research project, I found myself reflecting deeply on the journey that led me here. This project, which spanned several months, was not just an assignment; it wasa personal quest for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The topic I chose to explore was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in Globalization." I was fascinated by the idea of how language, this intangible yet powerful tool of communication, changes and adapts as the world becomes increasingly interconnected. My initial impulse was todelve into the theoretical aspects, delving into academic journals and books to understan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s. However, as I progressed, I realized that a balance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was crucial.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llenges I faced was the vastness of the topic. Globalization is a complexphenomenon, and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within this context is vast and diverse. Narrowing down my focus to a specific aspect was challenging, but ultimately rewarding.I chose to focus on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the English language, specifically in terms of vocabulary and grammar.Conducting the research was both exciting and challenging. I interviewed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o understand how their language usage differed and how it was influenced by globalization. I also analyzed data from various sources, including online corpora and academic studies, to identify patterns and trends.One of the most striking observations I made was the increasing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on language evolution. The rise of social media and digital communication platforms has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new vocabulary and language patterns. This was particularly evident in the younger generation, who are more fluent in digital languages than their predecessors.Another significant finding was the increasingdiversity in language usage. As the world becomes more interconnected, there is a growing tendency for languages to borrow words and phrases from other languages. This linguistic borrowing is not just a phenomenon of English; it is happening across various languages, reflecting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global culture.Through this project, I have learned the importance of critical thinking and independent research. I have honed my skills in analyzing data, identifying patterns, and formulating arguments. More importantly, I have realized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the role that language plays in shap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In conclusion, my high school English research project has been an enriching and rewarding experience. It has not only enhanced my knowledge of language and globalization but has also fostered my growth as an independent learner and thinker. I am grateful for the opportunity to delveinto this fascinating topic and hope to continue exploring the vast and fascinating world of linguistics.**Chinese Version****高中英语课题研究个人小结**随着高中英语研究项目的落幕,我深刻反思了整个研究过程。
英语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英语小课题研究阶段总结刘东舟各位领导、老师们:现将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做一下汇报,请予指正。
我们通过英语文化氛围创设研究,感觉有以下收获:1、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通过班级内、校园里显性的英语文化氛围创设,英语课外活动有序、有效的开展,英语角的交叉使用等实践,给学生课堂外开展英语学习提供良好条件。
经过实践和研究,发现学生对英语学习比以前感兴趣了,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和说英语的自信心极大地提高了。
学生建立了初步的语感;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交际语言,从而也提高了英语教学的质量。
学生敢说、能说、想说英语了。
2、有效提升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经过实践和研究,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养成。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所发展了,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所形成了,学生在实际语言运用中还了解了中西方文化差异。
学生对英语已经有了一定的敏感性。
例如他们会自觉地去查找生活中可以发现的英语,各种食品包装袋上印的英文,衣服标签上印的英文,各单位牌子上写的英文等等。
当他们碰到不会读的英语单词时,会主动查英语字典;当他们有什么英语问题时,也能主动地想我询问。
学英语成了学生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一种负担。
3、促进了学生整体英语素质的提高。
英语文化氛围的创设,英语角的建设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
同时还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英语学习较优秀的学生可以在广播上、比赛时展示自己的风采,喜好英语的同学也可以在查找资料、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参与英语活动,这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实用的英语,简单的英语,让学生个体主动和谐的发展了,学生整体的英语素质也提高了,学生不仅在课堂内学英语,更在课堂外用英语。
(二)、思考与讨论1、显性英语文化氛围的创设,英语角的建设轰轰烈烈,热热闹闹。
但校园英语文化氛围创设不能只重视形式,更应讲究实效。
趣味英语的阅读与欣赏对英语学习影响的探究结题报告

趣味英语的阅读与欣赏对英语学习影响的探究结题报告经过一学期的研究,我们的课题《英语歌曲对英语学习影响的探究》顺利结题。
课题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社会世界化的发展,在中国英语已越来越重要重要。
我们希望能找出一种方法,既能让许多的同学有兴趣去学习英语,有能有效地把英语学好,能够有效地把英语能力水平提上去。
因此,我们关注起趣味英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但有些同学却认为英语要背的太多,死板,不太爱学。
在高一下学期的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在英语老师处及网上、书店收集到不同种类、风格,题材的趣味英语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在其中找到一些能够对我们研究性课题有益的地方,了解到英语歌曲一些趣味性英语材料对学习英语的几个好处,并进行一些着重的调查分析。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课题研究,培养他们收集资料和处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使我们的英语成绩更上一层楼。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跨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与他人协作的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
活动步骤(一)第一阶段:成立课题小组,准备开题报告。
在教师指导下,成立课题小组,召开学生活动方案设计讨论会,和学生一起讨论课题背景、研究任务、研究方式、研究计划,准备开题报告。
确定小组研究的内容:1.用2-3周的时间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学生的看法及意见.2.用1-2周的时间对各学校学生进行调查,从而获得事实资料.3.用1周的时间,通过以上资料探讨出趣味英语对提高学习英语的成绩的作用.4.探讨出学习趣味英语对提高英语成绩有一定的帮助.(二)第二阶段:小组成员分工,整理资料。
1.小组成员上网、图书馆查询资料。
2. 小组成员分别开展问卷调查3.收集和整理资料。
4.召开小组成员会议,讨论交流。
(三)第三阶段:召开小组成员会议,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讨论交流。
1、小组成员根据自己掌握的相关信息与材料,确定研究方向2、召开小组成员会议,讨论交流(四)第四阶段:撰写调查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高中英语趣味阅读系列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英语趣味阅读系列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课题组执笔:史秀娟【摘要】本课题研究始于20XX年10月,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以各类英语趣味阅读文章为基础,通过对高中英语趣味阅读的系列研究,构建一个比较完整而科学合理的高中英语趣味阅读教学体系,使阅读教育更具有趣味性、计划性、目标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并积极探索在新课程环境下高中英语阅读的有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通过课题组成员们两年来的实践和探索研究,对课题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我们可以通过英语趣味阅读这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丰富英语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和阅读速度,从而达到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英语趣味阅读系列研究一、课题研究背景阅读是高中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阅读能力的高低是检验学习者语言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最受重视的项目。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因为高考的压力,教师被迫将尽可能多的知识塞给学生,让学生的英语学习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导致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下降;另一方面教师主要依靠高中英语课本中有限的阅读材料,文章词语数量和内容都很有限,学生不能达到大量语言输入的目的,跟不上时代和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
如何在有限的高中三年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让他们在三年后能从容地面对高考,同时为他们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基于多方面的研究,我们选择了“高中英语趣味阅读系列研究”作为研究课题,以趣味阅读作为新开发的课程资源,将英语阅读与学生兴趣相结合,激发和培养我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外部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其阅读技能,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题研究目标和原则研究目标:1.通过趣味阅读的系列研究,构建一个比较完整而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体系,使阅读教育更具有趣味性、计划性、目标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高中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
高中教科研课题:高中英语阅读技巧及效率的实践研究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课题申报\高中英语课题申报高中英语阅读技巧及效率的实践研究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编号: 202X年的高考试题中,阅读理解能力题占60%,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以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1.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
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
英语阅读技巧,方法与效率2.做好学生应用阅读策略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3.课内拓展延伸资源的开发与应用4.课外阅读资源的的精选与应用。
5.开展课外自主阅读学习的策略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1.调查研究法:通过观察、问卷、测试等手段对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估。
2.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各种理论著作和研究资料,进一步明确课堂效率的内涵及培养方法。
3.个案研究法:对成功的案例进行研究4.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对于当前高中学生来讲,英语成绩的绝对多数成绩与阅读有关。
因此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学习中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但是教学效果在整体上却并不令人满意。
由于学习者学习方法,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原有水平以及教师教学策略等因素的多重影响,还有阅读习惯以及阅读方法的欠缺,导致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并不理想。
目前高中英语阅读中,学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阅读课堂仍然以语言知识点的教授为主,学生养成了逐字逐句、细嚼慢咽的阅读习惯,严重阻碍了学生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难以把握文章的主旨,不能很好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中作者的观点以及写作意图,自主能力减弱,不知道该读些什么、怎样读。
高中英语阅读结题报告

高中英语阅读结题报告第一篇:高中英语阅读结题报告《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2013.7一、课题的提出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它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阅读也是人们获得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手段。
”我们认为学好英语的关键在语感,因为语感是语言的灵魂,而语感的获得又与阅读休憩相关。
因此,要学好英语,有必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我们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感到学生由于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时空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为其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课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开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的,它有如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对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就是要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课程观和学生观,突破接受学习的定势,探索引导学生英语阅读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所谓探究性阅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的一种学习方式。
3.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阅读教学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体现用英语做事的教学思想。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古德曼(K.S.Goodman)在1972年指出:“阅读是对三种相互有关而各有区别的信息,即形符的、句法的和语义的信息,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种形式。
”英语阅读包括了朗读和默读。
但主要是借助视觉进行默读。
默读是最符合实际需要的方式。
默读要求把注意点放在理解语言单位上,速度较快。
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
导致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情感因素,方法与策略因素,智力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英语趣味阅读系列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2010.12-2011.7)
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英语课题组
本学期我们高一英语备课组制定了《高中英语趣味阅读系列研究》的研究课题,本课题实验自2010.12开始准备,并进行实施,经过课题组成员一学期的辛勤工作和对本课题的不断学习与深入研究,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下面就对本学期课题的研究情况作一个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的重点是对教师进行学习培训,转变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科研知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我们利用各种形式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学习:
1.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
2.课例研究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理论学习。
3.优秀课例学习。
通过开展以上的学习,在管理上做到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老师。
让课题组成员深刻理解了课题中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建立科研信心。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1.调查学生的阅读现状及教师的阅读教学现状
自2010年12月课题备案后,课题组就立即进入了课题研究,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课题组进行了《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学生英语阅读情况调查问卷》和《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学生卷的问卷的设置主要包括阅读态度、阅读目的、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过程中的习惯、阅读的技巧和策略(包括生词策略和难句策略)、阅读材料的偏好、阅读障碍和阅读能力的自我评价这几个方面。
教师卷的问卷的设置主要包括英语教师的英语阅读课程资源意识、英语教师对开发利用英语阅读课程资源的效果评价、教师开发利用英语阅读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及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这几个方面。
在回收问卷调查后本课题组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统计,以便对学生的阅读现状和教师的阅读教学现状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为顺利开展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2.搜集资料,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为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课题组成员积极地上网查阅资料,阅读有关高中英语阅读教育的教学杂志,认真学习与课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及时做好学习笔记,并在组内交流探讨。
课题组利用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新课程》《中小学外语教学》等,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并专门指定老师定期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反馈与总结,从而用来指导课题研究实践。
课题实验组长还把收集到的资料汇编成辑,完善了资料的整理,实现了同伴互助,资源共享,便于课题组教师们的系统学习。
3.认真编写高一英语趣味阅读系列研究相关教材
《牛津高中英语》是一套融趣味性,实用性,交际性为一体的崭新教材,但是光靠课本的阅读量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用好牛津教材的同时,开发和利用其他阅读课程资源是非常有必要的。
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初期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认真开发其他阅读课程资源,如《新概念》、《21世纪英文报》、《走遍美国》、网络美文、以及其他版本的高一阅读教材进行精心筛选,选择适合高一学生阅读实际的阅读题材,内容丰富,涵盖历史地理、体育娱乐、旅游、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高学生阅读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
4.抓好常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对照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陈旧、呆板、单调的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没,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课堂教学结构最优化,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研讨氛围浓郁
每次研究课下来,课题组成员都能针对执教老师的教学展开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
对教学的成功之处加以肯定,对不足之处、失败之处诚恳地指出并提出更恰当的建议。
每次活动之中,上课的老师能实事求是地写出上课的得失,听课的老师能认真写好案例评析和学习心得。
正是在这浓浓的研讨氛围中,课题组成员从思想上到教学水平上在不断提高,在教研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
三、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本学期课题研究获得较丰硕的成果:课题组成员6人次在校、市开设公开课或研究课,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辅导10多名学生在“英语周报·卡西欧杯”全国中学生新课程英语语言能力竞赛中获一、二等奖,课题组老师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
在本学期的课题研究中,教师撰写相关研究论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努力方向
在课题开展的一学期来,虽然取得了一部分成绩,但还存在以下以下问题:
1.课题的研究过多的集中在教师这一点上,缺乏学生的参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对英语阅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随意,课题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还有待提高。
3.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对研究资料的积累还不够。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主要的努力方向为:
1.增强课题组教师系统性开发利用英语阅读课程资源的意识。
2.加强学生对英语阅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观能动性。
3.完善趣味阅读课程资源的管理,积累课题实施的研究资料,为今后的阅读教学指明方向。
4.发动课题组教师积极撰写教学后记、心得体会和论文,参加评奖及发表,争取多篇论文在较高级别的评比活动中获奖和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5.让课题研究融入到当前的新课改之中,做到与其同步成长,用实践研究法与调查研究法相结合来攻破英语阅读教学中所遇到的困惑,使我们的的整体研究效率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