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研报告
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研【25页】

正高级1-3次/月(%)
副高级 中级4-6次/月(%)
师级/助理7次/月以上(%)
工作学习无止境,医生生活质量堪忧
案例:业余时间只能补觉、带孩子、料理家务、看文献、做科研、写文章、写标书。感觉像 是被拴在磨上的驴,既没有休息也没有自我。----知乎TNT TNT
饮食不规律
工作加班留宿多,吃饭难有规律时间医生除了门诊和手术之外,还要花很多时间写病历和论文。而接诊和手术的时间都十分不固定,因此吃饭的时间也随之无 法固定。调研数据显示,仅有16.6%的医生认为自己可以规律饮食,选择经常无法规律用餐的医生有32.8%。另一方面, 不规律的用餐习惯使得医生青睐外卖类APP。这些也进一步导致了医生多患有肠胃类疾病。
有压力 97.1%
无压力 2.9%
付出≠回报,身心俱疲选离职
数据: 2005到2015年,我国25-34岁医生比例从31.3%降至22.6%,60岁以上医生比例从 2.5%增加至11.6%。---《The Lancet》
薪资水平低
15.4%
28.0%
28.2%
15.4%
8.5%
4.5%
3000元及以下
37.6%
29.1%
22.0%
11.3%
2017年中国医生群体学习时间调查
0.5-1小时/天之间
1-2小时/天之间
0.5小时/天以下
2小时/天以上
30.6%
67.4%
70.2%
60.9%
61.1%
25.6%
28.8%
34.8%
8.3%
7.0%
1.0%
4.3%
2017年中国69.4%的正高级医生表示 每月参加会议在4次以上
医生职业调查报告_共10篇.doc

★医生职业调查报告_共10篇范文一:【爱爱医独家】医生第二职业调查报告02【爱爱医独家】医生第二职业调查报告“就业难、收入低、社会压力大”是近年来大家一直议论的焦点话题。
针对医生“收入低”的问题,爱爱医组织发起了关于医生第二职业的调查,了解我国各阶层医生的收入情况及医生对第二职业理解和认可度。
这次调查共有1268人参与,其中有效问卷750份。
以下为调查报告的具体内容:1.医生的工作情况在75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76.4%(573人)在医院工作,14.1%(106人)有自己的诊所、药店,另有2.8%(21人)曾经在医院上班现已改行,2.1%(16人)是医学生,4.5%(34人)选择了其他。
此次数据调查样本涵盖不同医院等级(三级、二级、二级以下、卫生所、私人诊所)、不同城市(一线、二线、三线及乡镇农村);同时也考虑了医生的不同职称(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图一为此次参与调查人员的工作情况图一:参与调查人员的工作情况2.医生的收入情况随着收入与支出渐渐不成比例的社会压力增加,医生的收入问题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
在爱爱医的本次调查中,50%(375人)的医务人员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况,31.2%(234人)保持收支平衡,仅有14.7%(110人)收入大于支出。
图二为参与调查人员的收入情况。
图二:参与调查人员的收入情况3.医生对第二职业的选择此次调查显示,近65%的医务人员希望获得第二职业,其中,选择药品代理的最高,占19.6%,15.6%选择了医疗器械代理,11.1%选择了一次性医用耗材代理,另外有6.6%和3.6%分别选择了临床试验招募工作者和药品原材料代理。
图三为参与调查人员对第二职业的需求。
图三:参与调查人员对第二职业需求4.医生对代理方式的需求在第二职业的工作方式上,以“代理”最具代表性。
而对于代理的方式,66.8%的参与调查人员认可不交定金(押金),按代理商品销售量拿提成的代理方式,22.8%选择了以较低价格购买商品后自行销售。
中国内地医护人员健康状况堪忧平均寿命低于全国

中国内地医护人员健康状况堪忧平均寿命低于全国37.02%有挫败感2月5日,广州市卫生部门公布的一项对广州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17.4%的广州医生护士曾有过自杀念头。
这份报告显示,广州医生护士中37.02%有挫败感,33.19%对将来觉得气馁,39.83%很多时候感到忧伤,89.91%认为在工作中需要跟难相处的患者打交道,44.28%感觉在工作中绝对需要防范病人对医疗行为提出质疑或追究,若有机会重新择业,近半不愿再选现职。
从结果看,广州医护人员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总体抑郁程度高于一般人群,随着医患矛盾增多,对患者的防范心理较重。
这项调查是2008年广州卫生部门针对12个区84家医院1182名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而做的,其中男性占39.26%,女性占60.74%,平均年龄为35.84岁。
调查还显示,14.93%的广州医生护士对自己缺乏信心,36.45%有内疚感。
63.03%的医护人员感觉自己比以往更容易累,50.38%认为对其他人或事物的兴趣少了,而有13.2%的人则经常或较多时候感觉心情抑郁、不快乐。
据了解,广州医护人员(临床医生占66.38%,护理人员占33.62%)每周平均工作46.4小时,57.68%平均月收入1001—3000元。
61.89%认为社会地位有所降低,21.84%觉得工作压力很大,20.5%感到工作紧张程度很高。
如需重新选择职业,46.13%表示不会再选现职。
这些数字表明,广州医护人员工作负荷重、压力大、强度高、自评社会地位低,职业压力较大,对当前执业环境、收入现状不满意,希望有所改善,对选择医护职业信心不足。
超过1/4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胡大一教授披露中国内地医生群体健康状况不佳,超过1/4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35岁以上男性医生高血压患病率已是健康人群的2倍。
中国乡村医生现状调查

中国乡村医生现状调查引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的人口数量众多。
由于历史等原因,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许多农民面临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大力发展乡村医生队伍。
乡村医生作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乡村医生现状的调查,了解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共选择了5个省份的1000个行政村为样本,其中每个省份选取200个行政村。
样本分布较为均匀,涵盖了不同地理区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地区。
数据收集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进行,共收集了1000份问卷和200份访谈记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乡村医生本人及其所在的行政村,访谈记录则主要针对当地的卫生部门和村民。
调查结果1、乡村医生数量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乡村医生数量约为60万人,占全国乡村人口的1.2%。
其中,每个行政村平均有1-2名乡村医生。
然而,部分地区仍存在乡村医生数量不足的情况,尤其是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
2、学历和专业资质调查结果显示,乡村医生的学历水平普遍较低,主要以中专和大专为主,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乡村医生仅占10%。
此外,部分乡村医生缺乏专业的医学背景,不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影响了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
3、服务范围乡村医生的主要服务范围包括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和健康教育等。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医疗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乡村医生的服务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偏远地区的乡村医生往往需要面对服务半径大、交通不便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地村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分析与结论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乡村医生队伍存在一些问题,如数量不足、学历水平低和专业资质欠缺等。
这些问题主要源于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医疗资源不足和社会度不够等因素。
为了改善乡村医生的现状,我们建议政府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乡村医生培养力度,提高其专业能力和学历水平。
【医生职业调查报告范文】_医生的职业调查报告范文

【医生职业调查报告范文】_医生的职业调查报告范文作为医生不仅要有过人的技术和能力,还要有职业道德,现在的医生并不好做,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医生社会职业的调查报告吧。
医生社会职业调查报告一生活中,我们从事的职业各种各样,我们也和各种职业的人打交道。
有这么一些职业,或许看似风光,却承担着旁人不知的辛苦和压力;有这么一些职业,或许不起眼,甚至被别人轻视,然而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却离不开他们。
他们是医生、导游、农民工、出租车司机、清洁工我们为此推出职业生存调查报告系列报道,以更深地了解这些职业背后的酸甜苦辣。
这样,我们或许会对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多一份尊重和关怀,我们的社会会更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我们首期调查的职业对象是医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说从医好,谁解其中味!'这是一位医生借用曹雪芹的诗,表达对自己职业的无奈。
在当下社会,医患纠纷把医生史无前例地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医生遭受的怀疑、责难、谩骂,甚至人身伤害,似乎也是史无前例地多。
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接触医生,但是我们对医生到底有多少了解呢?本期调查,试图让人们深度了解医生及这个行业。
我们希望这个调查能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医生这份职业的艰辛和不易,更希望以此增进对医生的理解、关怀,让医患关系这个当前敏感的词,能够变得温馨一些。
医患关系的改进,需要我们彼此的尊重、了解。
医生到底有多累?曾有人戏言:"如果你的朋友长时间没有和你联系,一种情况是他死了,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他学医;如果你的女性朋友在26岁还没有结婚,一种情况是她喜欢女人,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她学医。
'这句戏言用一种自嘲式的语气,反映了医生长期处在一种身不由己的长期超时工作中。
真实情况是不是如戏言所说?记者走进桂林各大医院实地调查。
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在中国,医生的职称基本分为4个级别: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副高级职称、高级职称。
医生在获得与之相对应的职称后,称之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现在医生的现状分析报告

现在医生的现状分析报告摘要医生作为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职业群体之一,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然而,在当下,医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对现在医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1. 引言医生是人类社会中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其职责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
然而,在当下,医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压力,这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 职业压力医生的职业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2.1 工作量大医生的工作量通常非常大,需要长时间的工作和加班。
尤其在一些基层医院,医生需要负责大量的患者,而资源有限。
2.2 职业风险医生面临着一定的职业风险,比如可能被感染疾病,或在救治患者时遭到暴力伤害。
这会对医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2.3 患者期望患者对医生的期望通常很高,希望能够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医学发展水平和资源不平衡,使得某些疾病的治疗难度增加,无法满足患者的期望。
3. 薪资和待遇医生的薪资和待遇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这使得一部分医生转行或离职。
此外,医生的职业进展路径也相对较为狭窄,晋升慢,这也降低了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4. 解决方案为了改善医生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4.1 加大对医疗资源的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医疗行业的投入力度,提高医疗资源的供给。
这包括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改善医疗设备的更新速度。
4.2 完善医疗保障机制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降低患者负担。
同时,建立起合理的医患沟通机制,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4.3 改善医生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提高医生的薪资水平以及生活待遇,为医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此外,建立起公正、透明的评价体系,激励医生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5. 结论医生作为社会中至关重要的职业之一,其现状尤为重要。
通过加大对医疗资源的投入、完善医患沟通机制和提高医生的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可以改善医生的现状,提高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最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有关乡村医生的调查报告

——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业院系:管理学院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班级:姓名:学号:前言:乡村医生,最初名字叫“赤脚医生”,诞生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
乡村医生前身——赤脚医生是文革中期开始后出现的名词,指一般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一些情况下“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
时至今日,乡村医生仍分布在我国很多的农村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新时期医疗卫生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走近基层,走近他们,关注农村医疗。
一直以来,乡村医生队伍是发展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力军,他们肩负着大量的疾病治疗、卫生预防、计划生育的任务,为民众出诊,深受民众欢迎。
乡村医生曾与乡村民办教师同为乡村间两个受人尊重并且热门的行业,但大力发展中国教育期间,大部分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并且收入、待遇有了很大提高,而乡村医生的情况却与乡村教师差别很大。
在新时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提高,人民对卫生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让优质的医疗资源进入农村,让更多掌握医疗前沿技术的医生走进农村这一问题,由于乡村的大环境以及乡村医生的待遇问题等,这一设想还比较难从全方位实现。
此次调研地点为寿光市营里镇北河村,基于寿光的乡镇乡镇卫生所和医院一体化管理已经10多年,寿光经济发展较快,工人工资、待遇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但乡村医生的待遇并无提升,乡村医生的退休年龄在寿光也有相关规定,为65岁,但实际乡村医生的年龄很多超过这个年龄。
对于乡村医生老有所依这一问题,也进行了相关调查。
调查时间:调查时间分为两段,暑假调查报告就以乡村医生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主题进行的调研,时间为8月5日到8月7日。
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业的相关调查,还是以此主题进行了第二次访谈,时间为10月3日,地点选为原地点,主要对这两个月有无变化进行访谈。
访谈中得知五位乡村医生中一位以为因年龄过大(70)岁而被建议退休。
调查地址:寿光市营里镇北河村(分为两个乡村卫生所,5位乡村医生)调查人:调查方法:文献法、访谈法、网络查询调查对象:乡村医生调查目的:了解当前农村医疗卫生现状,从书本走向社会大家庭,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当前我国乡村医疗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了解村民的需求以及乡村医生面临的农村医疗卫生方面以及个人职业生存发展方面的问题。
医务工作者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医务工作者工作现状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医务工作人员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们承担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崇高使命,他们治愈着别人的伤痛甚至从死亡线上拉回无数生命,他们有着一个美丽的名字“白衣天使”!感谢他们辛苦的付出,为我们带来了健康和快乐!他们也同样值得我们关注!2013年7月初,调研小分队对宁波市第三人民医院、李惠利医院、宁波市第六人民医院、鄞州区第二人民医院,鄞州区明州医院等五家医院的部分医务人员进行了抽样调研。
调研方式为发放调研问卷,问卷由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员发放。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
问卷对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医患关系的认识以及最大的梦想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希望通过问卷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现状、医患矛盾的原因,同时也了解他们的最大梦想。
二、问卷分析问卷对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时间、工作压力和环境、工作满意度、医患问题等主要工作现状进行调研。
收回的有效100份问卷中,男性占51%,女性占49%,其中20岁以下占3%,20-25岁占29%,26-30岁占34%,31-40岁占22%,41-50岁占7%,51-60岁占4%。
(一)被访医务工作者的基本信息业务性质所占百分比职称所占百分比医疗防疫人员34% 初级54%药剂人员14% 中级32%护理人员40% 副高级7%其他技术人员12% 高级7%在100份问卷中,被访者大部分工作年限在10年内,共占到了69%。
其中工作年限5年以内的共占到了47%,这主要是因为受访者中护理人员占到了40%,他们相对比较年轻,工作年限比较短。
同时,受访者中初级职称比例高达54%,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
相比护理人员,受访者中医疗防疫人员(即俗称的医生)、药剂和其他技术人员,相对工作年限比较长、职称也基本为中级及以上。
在调研时,实践队员也访问到一些护理人员,他们全都为女性,她们表示,护理人员在医院里,相对其他岗位,合同工比较多、人员流动也比较大,有的还没有来得及评定高一级的职称就调离或者离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