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二十位管理大师PPT课件
全球顶尖管理大师名录

全球顶尖管理大师名录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 现代管理学之父伊戈尔·安索夫-- 战略管理之父迈克尔·波特-- 竞争战略之父,20世纪对全球经济影响力最大的3位人物之一马文·鲍尔-- 现代管理咨询之父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创建人现代欧美企业经营哲学的领导者CEO的精神导师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 B. Crosby);零缺陷之父、世界质量先生、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缺陷的提出者查尔斯·汉迪-- 艺术管理大师,工作场所变革的开拓者加里·哈默尔-- 世界一流的战略大师,当今商界战略管理的领路人彼得·圣吉-- 学习型组织之父,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之一劳伦斯·彼得-- 美国着名的管理学家,现代层级组织学的奠基人,教育哲学博士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 伟大的企业史学家、战略管理领域的奠基者之一艾德佳·沙因-- 企业文化与组织心理学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罗伯特·卡普兰-- 平衡记分卡的创始人,美国平衡记分卡协会主席大卫·诺顿-- 平衡计分卡的创始人平衡计分卡协会的创始人,主席兼CEO阿里·德赫斯-- “学习型组织”概念的首创者之一,长寿公司模式创造者布鲁斯·亨德森-- 波士顿咨询公司创始人波士顿矩阵、经验曲线、三四规则理论的提出者普拉哈拉德--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国际上公认的公司战略和跨国公司管理领域的专家威廉·爱德华兹·戴明-- 质量管理之父大前研一-- 日本战略之父大野耐一-- 着名的丰田生产方式的创始人,“日本复活之父”、“生产管理的教父”肯尼斯·布兰查德-- 管理寓言的鼻祖情景领导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保罗·赫塞-- 全球着名领导力大师情境领导模型的始人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CLS)创始人、主席罗伯特·布莱克-- 管理方格理论的创始人简·莫顿-- 管理方格理论的创始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人性假设理论创始人,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戴维·尤里奇-- 人力资源管理的开拓者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科学管理之父威廉·大内-- Z理论创始人最早提出企业文化概念的人弗兰克·吉尔布雷斯-- 动作研究之父莉莲·吉尔布雷思-- 美国第一个获得心理学博士的妇女,“管理学的第一夫人”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双因素理论的创始人弗雷德·卢桑斯-- 权变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者弗雷德·菲德勒-- 权变管理创始人琼·伍德沃德-- 英国女管理学家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公司生产过程类型的技术型模式开创者爱德华·劳勒-- 人力资源领域最具影响力人物期望激励理论提出者莱曼·波特-- 美国心理学家、行为学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期望激励理论提出者维克托·弗鲁姆-- 期望理论的奠基人国际管理学界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玛丽·帕克·芙丽特-- 管理理论之母,管理预言家马克斯·韦伯-- 组织理论之父亨利·明茨伯格-- 经理角色学派创始人亨利·法约尔-- 现代经营管理之父约瑟夫·朱兰-- 世界着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举世公认的现代质量管理的领军人物,质量领域的“首席建筑师”亨利·劳伦斯·甘特-- 甘特图的发明者,人际关系理论的先驱者之一,科学管理的先驱者之一查尔斯·巴贝奇-- 科学管理的先驱者莫里斯·库克-- 科学管理的早期研究工作者之一,泰罗的亲密合作者卡尔·巴思-- 泰勒的嫡系追随者,科学管理的先驱者雨果·闵斯特伯格-- 工业心理学之父哈罗德·孔茨-- 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现代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海因茨·韦里克--SWOT矩阵的创始人,美国旧金山大学国际管理和行为科学教授威廉·纽曼-- 着名的战略管理研究大师美国管理学会前主席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哈林顿·埃默森-- “科学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传播效率主义的先驱者吉姆·柯林斯-- 着名的管理专家及畅销书作家,影响中国管理十五人之一詹姆斯·钱皮-- 流程再造的大师丹尼尔·戈尔曼-- 情商之父雷格·瑞文斯-- 行动学习法之父全球第一位艺术管理大师吉尔特·霍夫斯塔德-- 文化大师库尔特·勒温-- 场论的创始人,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传播学研究中守门理论的创立者哈罗德·凯利--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归因理论的发展者克里斯·祖克-- 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大师之一,哈佛商学院技术与经营管理和综合管理的双料教授克瑞斯·阿吉里斯-- 组织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先驱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创新管理大师,1995年度麦肯锡奖得主肯尼思·安德鲁斯-- SWOT分析法的创始人罗莎贝斯·莫斯·坎特-- 授权和变革管理的先驱罗伯特·欧文-- 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人本管理的先驱拉姆·查兰-- 排名世界第一的管理咨询大师林德尔·厄威克-- 古典管理理论的集大成者梅雷迪思·贝尔宾-- 团队角色理论之父罗伯特·奎恩-- 竞争价值理论模型的提出者罗伯特·坦南鲍姆-- 美国着名企业管理学家,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的提出者沃伦·施密特-- 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的提出者迈克尔·哈默-- 企业再造之父,20世纪90年代四位最杰出的管理思想家之一梅雷迪思·贝尔宾-- 团队角色理论之父诺尔·迪奇-- 世界知名的领导力变革专家,世界最有才华的十个管理大师之一欧内斯特·戴尔-- 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乔治·埃尔顿·梅奥-- 行为科学学派的创始人弗里茨·朱利斯·罗特利斯伯格-- 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早期人际关系理论的归纳总结者切斯特·巴纳德-- 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伦西斯·利克特-- 支持关系理论的创始人罗伯特·沃特曼-- 美国管理学家,《追寻卓越》作者之一弗雷德·菲德勒-- 权变管理创始人美国当代着名心理学和管理专家卢瑟·古利克-- 美国着名的管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 组织行为学的权威,世界上管理学与组织行为学领域最畅销教材的作者斯蒂芬·科维-- 《时代》周刊25位最有影响力的美国人之一,最有影响力的高效率思想大师汤姆·彼得斯-- 享誉世界的经营管理大师,商界教皇,管理领袖中的领袖,后现代企业之父沃伦·本尼斯-- 组织发展理论创始人,领导学大师们的院长约翰·科特-- 领导变革之父野中郁次郎-- 知识创造理论之父,知识管理的拓荒者约翰·阿戴尔-- 世界上第一个领导力专业的教授,世界管理思想和实践作出最多贡献的40位人物之一詹姆斯·赫斯克特-- 哈佛商学院UPS基金企业物流教授,《公司文化与经营业绩》合着者之一斯塔西·亚当斯--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公平理论的创始人戴维·麦克利兰-- 激励理论的巨匠斯金纳-- 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班杜拉--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认知理论之父亚伯拉罕·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克雷顿·奥尔德弗-- ERG需要理论的创始人阿曼德·费根堡姆-- 全面质量控制之父比尔·史密斯-- 六西格玛之父菲利浦·克劳士比-- 零缺陷之父、世界质量先生、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石川馨-- QCC之父、日本式质量管理的集大成者田口玄一-- 享誉全球的质量大师,田口方法的创始人埃尔伍德·斯潘塞·伯法-- 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高登·唐诺森-- 世界最具影响力十大管理大师之一保罗·赫希-- 全球排名第一的凯洛格商学院管理学大师沃特·阿曼德·休哈特-- 统计质量控制(SQC) 之父斯坦利·西肖尔-- 现代管理学的大师之一,组织有效性评价标准的提出者弗里蒙特·卡斯特-- 着名的管理学家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克里斯托弗·A·巴特利特-- 国际企业领域里的泰斗苏曼特拉·戈沙尔-- 国际知名的管理学权威之一,对欧洲管理思想体系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曾仕强-- 中国式管理之父丹尼尔·雷恩-- 管理思想演变研究方面的权威陈明哲-- 美国管理学会战略分会主席拿破仑·希尔-- 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成功大师安东尼·罗宾-- 当今世界第一名成功导师戴尔·卡耐基--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丹尼斯·威特利-- 全美最杰出的演讲家和激励大师之一罗伯特·T·清崎-- 着名财商教育专家,理财的“金牌教练”、"百万富翁的教父"陈安之-- 信心和潜能的激发大师,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营销学家大卫·艾克-- 品牌资产的鼻祖菲利普·科特勒-- 现代营销学之父杰罗姆·麦卡锡-- 4P理论的创始人,二十世纪着名的营销学大师杰克·特劳特-- 定位之父,全球最顶尖的营销战略家凯文·莱恩·凯勒-- 公认的对营销沟通与战略品牌管理进行综合研究的国际先趋者之一莱斯特·伟门-- 直效行销之父斯蒂芬·布朗-- 着名的营销学家唐·E·舒尔茨-- 整合营销传播之父,世界最着名的营销大师之一西奥多·莱维特-- 现代营销学的奠基人之一,营销的营销者阿尔·里斯-- 定位理论的创始人,享誉世界的美国营销大师,20世纪100个最有影响力的公关人物之一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 广告之父,奥美广告公司的创始人,品牌形象理论的提出者吉田秀雄-- 广告鬼才,本广告经营管理大家克劳蒂·哈普金斯-- 科学广告实务的启蒙者。
15位当代管理大师及其思想

当代伟大的管理大师汇总(绩效与人才管理领域)1、管理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Peter Drucker德鲁克(Peter Drucker)是公认排名第一的管理大师,生于1909年的奥地利维也纳,今年已九十几岁的德鲁克,目前仍勤于写作,至今已有33本着作。
他的新书《21世纪的管理挑战》(Management Challenge for 21st Century),就教企业如何领导变革,而不是被变革牵着鼻子走。
德鲁克在1946年出版了其重要著作《企业的概念》(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该书挑战了当时的企业结构,把“分权”视企业组织的关键。
书中对经营成功的大企业,有细腻而见解独到的分析,到今天仍然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好书。
德鲁克在管理上提出的最重要理念,就是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传统的管理观念里,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扩大利润;但在目标管理观念里,利润的需求只是目标之一,只要顺利完成各个重要目标,利润就会随之而来。
同时,目标管理也对企业的责任有更深更广的认知。
他又认为提升知识工作者生产力的关键,在于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在真正的工作上。
2、后现代企业之父──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1942年生),“后现代公司之父”,在著名咨询公司埃森哲2003年公布的关于商界大师的研究结果中,名列第二位(在迈克·波特之后,德鲁克之前)。
他的叛逆言论和创新思想令他成为“企业最好的朋友和最大的梦魇”(《商业周刊》语)。
1982年与罗勃特.华特曼(Robert H. Waterman, Jr)合着的《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一书而声名大噪,晋升为大师之列。
《福布斯》(Forbes)评选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工商书籍,《追求卓越》排名第一,它更被誉为“优秀企业的管理圣经”。
彼得斯的管理学大师地位无人代替。
古今中外100名著名管理者

古今中外100名著名管理者1 布鲁斯·亨德森布鲁斯1915年4月30日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农场里。
作为他父亲出版社里的一名《圣经》推销员,布鲁斯很早就开始了他的商业生涯,而且开局良好。
他获得了范德比尔特((Vanderbilt))大学的工程学学士学位,并进入了哈佛商学院。
然而1941年他又选择离开学校,加入西屋公司(Westinghouse Corporation),此时离他毕业仅剩90天。
在西屋公司,他成为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之一。
1953年,艾森豪威尔总统挑选他参加五人小组,,负责评估马歇尔计划下的外国对德援助项目。
1959年,布鲁斯离开西屋公司,前往主持阿瑟·D·立特尔(Arthur D.Little)的管理服务社。
1963年,他从波士顿平安储蓄信托公司(Boston Safe Deposit and TrustCompany)的首席执行官那里接受了一项难以想象的挑战,着手建立一支为银行业提供咨询的队伍。
这就是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前身。
他所提出的许多管理理念,如经验曲线、波士顿矩阵,为战略咨询领域奠定了智力基础。
“三四规则理论”最早的发明者也许是布鲁斯·亨德森。
他创造了咨询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2.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全名: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奠基人,“科学管理之父”。
最根本的贡献,是在管理实践和管理问题研究中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试验等手段的近代分析科学方法”。
代表作《计件工资制》(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1912年)。
管理学名人与名着

管理学名人与名著学习管理学,知道并了解与管理学有关的一些名人名著是必要的。
在管理学理论萌芽阶段,亚当·斯密是众所周知的人物,他被称为管理学之父,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创始人之一。
他的主要著作有《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
1773年,《国富论》基本完成,1776年3月出版。
这本书影响了英国、欧洲大陆和美洲,亚当被世人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国富论》对于经济学领域的创立有极大贡献,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
亚当·斯密著作涉及的管理学观点有分工理论: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从事某种专项操作,便于提高技术熟练程度,有利于推动生产工具的改革和技术进步,可以减少工种的变换,有利于劳动时间的节约。
大卫·李嘉图也是萌芽阶段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
14岁随父从事证券交易,21岁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27岁读《国富论》后开始研究经济问题,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其中涉及到的管理学观点有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工资理论:劳动者维持自身生活以及供养家庭的能力,不应取决于其工资的货币数量,而应取决于这笔货币所能购买的实物和必需品的数量,即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科学管理理论阶段,费雷德里克·泰勒是一个在死后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一个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产生的人;一个被列宁推崇备至的人。
1881年,泰勒开始在米德维尔钢铁厂进行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的研究,进行了著名的“金属切削试验”;1898年后在伯利恒钢铁公司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
他的代表著作有《计件工资制》、《工场管理》、《效率的福音》、《科学管理原理》等。
《科学管理原理》主要思想是工作定额原理、挑选头等工人、标准化原理、计件工资制、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建立专门计划层、职能工长制和例外原则。
世界级大师名单汇总

世界级大师【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 现代管理学之父伊戈尔〃安索夫-- 战略管理之父迈克尔〃波特-- 竞争战略之父,20世纪对全球经济影响力最大的3位人物之一彼得〃圣吉-- 学习型组织之父,当代最杰出的新管理大师之一威廉〃爱德华兹〃戴明-- 质量管理之父大前研一 -- 日本战略之父罗伯特〃布莱克-- 管理方格理论的创始人简〃莫顿-- 管理方格理论的创始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人性假设理论创始人,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双因素理论的创始人弗雷德〃卢桑斯-- 权变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者弗雷德〃菲德勒-- 权变管理创始人爱德华〃劳勒-- 人力资源领域最具影响力人物,期望激励理论提出者莱曼〃波特-- 美国心理学家、行为学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期望激励理论提出者维克托〃弗鲁姆-- 期望理论的奠基人, 国际管理学界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马克斯〃韦伯-- 组织理论之父亨利〃法约尔-- 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劳伦斯〃甘特-- 甘特图的发明者,人际关系理论的先驱者之一,科学管理的先驱者之一莫里斯〃库克-- 科学管理的早期研究工作者之一,泰罗的亲密合作者卡尔〃巴思-- 泰勒的嫡系追随者,科学管理的先驱者哈罗德〃孔茨-- 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现代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海因茨〃韦里克 --SWOT矩阵的创始人,美国旧金山大学国际管理和行为科学教授哈林顿〃埃默森 -- “科学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传播效率主义的先驱者哈罗德〃凯利--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归因理论的发展者肯尼思〃安德鲁斯 -- SWOT分析法的创始人罗伯特〃欧文 -- 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人本管理的先驱迈克尔〃哈默-- 企业再造之父,20世纪90年代四位最杰出的管理思想家之一乔治〃埃尔顿〃梅奥-- 行为科学学派的创始人切斯特〃巴纳德-- 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斯金纳 -- 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亚伯拉罕〃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阿曼德〃费根堡姆-- 全面质量控制之父比尔〃史密斯 -- 六西格玛之父【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 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成功大师安东尼〃罗宾-- 当今世界第一名成功导师戴尔〃卡耐基 --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罗伯特〃T〃清崎-- 著名财商教育专家,理财的“金牌教练”、"百万富翁的教父" (我的財富啟蒙導師!!!)陈安之 -- 信心和潜能的激发大师,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 现代营销学之父杰罗姆〃麦卡锡 -- 4P理论的创始人,二十世纪著名的营销学大师(千萬要記住麥卡錫啊!差點被一些書誤解)【经济学家】艾伦〃格林斯潘 -- 天才的银行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当代经济学的创立者,现代微观经济学体系的奠基人,剑桥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保罗〃萨缪尔森-- 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好像是去年死的那個薩繆爾森?)大卫〃李嘉图 -- 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完成者,古典学派的最后一名代表,最有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富兰克〃奈特-- 20世纪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芝加哥学派创始人(恩,芝加哥學派。
12位管理大师及其思想

12位管理大师及其思想管理的概念是二十世纪的新生事物。
而管理是一种创造的力量,既可提高工作生产力,又可赋予员工成功感。
人们为了追求成功而购买管理大师的忠告、格言,基本上是最近三、四十年来的事情。
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其著作中回忆起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所有管理类书籍还放不满一个小书架」。
日文书不算,全部大约只有七十册,当时,为人敬重的管理大师更是屈指可数。
在人类活动的任何领域,原创性观念的数目都是有限的,管理也不例外。
有人就这么说过,即使在小说和戏剧的世界里,也不过只有几种基本情节而已。
在六十年代,麦克奎格(Douglas MaGregor)提出X理论与Y理论,成为其后十年间最重要的管理理论之一。
正如小说只有少数重要的情节,管理也只有少数重要的课题。
看看二十世纪的管理世界里,有独裁专横的Henry Ford、冷酷无情的Alfred Sloan、高瞻远瞩的Jack Welch和充满传奇的Bill Gates等英雄人物;又留下百战百胜的Disney、重振雄风的Chrysler、一炮而红的Amazon、反败为胜的Continental Airlines。
亦有本田汽车的零库存(JIT)、IBM的基本信念和FedEx的24小时速递承诺等典范制度;更留下Michael Porter的策略规划理论、Edward Deming的质量管理理论和John Naisbitt的趋势预测等理论观点。
当然少不了销书六千万册的Tom Peters,潜能大师Stephen Covey,还有社会变化有较深层思考的Charles Handy。
当然还有最重要且是唯一的殿堂级大师杜拉克(Peter Drucker)。
他们的成就在于奠定管理学的基础,并为管理学的发展界定了方向,开创了一个称为管理的新时代。
笔者认为这一世纪来管理学的范畴由Peter Drucker定下规范,再由Jack Welch用实践去证明一切,所谓殊途同归、百虑一致,过去一百年的商业故事充满智慧力量、洋溢希望、带来憧憬,开拓了不断进步的时代,创造了二十世纪的管理世界。
二十世纪十大经典管理理论

二十世纪十大经典管理理论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903)泰罗(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 美国古典管理学家,主要著作有《科学管理原理》(1911)和《科学管理》(1912)。
科学管理的核心:1、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2、要倡导精神革命,劳资双方利益一致。
实施科学管理的结果是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高效率是雇员和雇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
因此,泰罗认为只有用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才是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科学管理的内容:1、进行动作研究,确定操作规程和动作规范,确定劳动时间定额,完善科学的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
2、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工人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工人在岗位上成长。
3、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使机器、设备、工艺、工具、材料、工作环境尽量标准化。
4、实行计件工资,超额劳动,超额报酬。
5、管理和劳动分离。
科学管理理论应用的成功案例: 利用甘特图表进行计划控制,创建了世界第一条福特汽车流水生产线,实现了机械化的大工业,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出现了高效率、低成本、高工资和高利润的局面。
二、吉尔布勒斯夫妇的动作研究(1907)福兰克·吉尔布勒斯(Frank B. Gilbreth,1868-1924),美国动作研究之父。
吉尔布勒斯夫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心理学博士,被尊称为美国“管理学第一夫人”。
主要著作:《动作研究》(1911),《管理心理学》(1917),《疲劳研究》(1919),《时间研究》(1920)。
他们采用观察、记录和分析的方法进行动作研究,以确定标准工艺动作,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他们制定了生产流程图和程序图,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他们主张,通过动作研究,可以开发工人的自我管理意识; 他们开创疲劳研究先河,对保障工人健康和提高生产率的影响持续至今。
三、韦伯的组织理论(1911)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1920), 德国古典管理理论学家,被尊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现代管理学之父

1、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 • 。 be effective,is the job of the executive To 2、“认识你的时间”,只要你肯,就是一条卓有成效之路。 "Know Thy Time” if he wants to, and be well on the road toward contribution and effectiveness. 3、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Effectiveness can be learned. 4、卓有成效是一种习惯,是不断训练出来的综合体。 Effectiveness is a habit; that is a complex of practices. 5、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为成果负责的人,不管他职位多卑微,他仍属于“高层管 理者”。 The man who focuses on contribution and who takes responsibility for results, no matter how junior, is in the most literal sense of the phrase,“top management”.
目标管理
1954年,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为 MBO),它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 并已成为当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也许是它使得一位经理人能 控制自己的成就。自我控制意味着更强的激励: 一种要做得最好而不是敷衍了事的愿望。它意味 着更高的成就目标和更广阔的眼界。目标管理的 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它使得我们能用自我控制的管 理来代替由别人统治的管理。
深远影响
• “德鲁克先生的渊博知识、深刻思想不仅影响了学术界,也影响了企 业界。可以说,没有一个著名学者和成功的商界领袖不从他那里汲取 养分。”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 赵曙明 • “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感谢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 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 德鲁克比 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 韦尔奇 • “在 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 ——微软总裁 比尔· 盖茨 • “德鲁克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狂热追 求时髦思想的人群中独树一帜。” ——英特尔主席 安迪· 格导特质论的主要流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
“管理界的普遍看法”是,管理者是在对可获得的所有信 息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决定的理性人物。明茨伯格发 现,决定都是很快作出的——往往是在行动过程中,通常是 根据直觉和经验,而不是根据深思熟虑的分析。
根据他的观察,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有一半的事务每一 件的处理时间不到10分钟,只有10%需要的时间超过1小时。
.
2
德鲁克的作品摈弃了管理和组织的正规理论,他主张管 理者不要谋求管理过程,而要力争管理结果,强调结果而 非职能。在他看来,管理者应该成为组织运转的核心,而 不是自上而下控制组织的主管。
在德鲁克看来,给企业注入生机、保持企业运转的正是 经理。他说:“企业只能按照经理的意愿决策、执行和运 转。”
.
8
科特勒对市场营销和管理的贡献大致分为三方面:
首先,他提升了营销的重要性,将它从一个次要行为 转变为一个更为“重要”的生产活动。
第二,他延续了彼得·德鲁克开创的一个趋势,把重点 从价格和分配转移到一个更大的领域,即满足消费者需 要和一种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利润。
第三,他将营销的概念从单纯销售扩大到一个更笼统 的传播和交换的过程。他还展示了营销如何能延伸并应 用到慈善团体、政治党派和很多其他非商业情况。
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根据企业和环境的需要而制定战 略。在这方面,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相互依存的。他把制 定战略的艺术比作制陶,把管理者比作陶工,他们删作物 件的形状在他们手中变化。
.
7
科特勒:营销界第一人(3)
科特勒1931年出生于芝加哥,在芝加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 院学习,并同米尔顿·弗里德曼和保罗·萨缪尔森共过事。
二十位管理大师
.
1
德鲁克:管理艺术大师(1)
彼得·德鲁克是世界上最具权威的管理大师。
德鲁克1909年生于维也纳。在德国上完大学,他成了 一个金融记者。后去了伦敦,成了一位银行家。1937年 到美国纽约大学。退休后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至今他已 经编写了35本书并为报刊杂志撰写了多篇文章。
德鲁克兴趣广泛。20世纪50至70年代,他写了一系列 管理书籍,这可以说是他的经典作品。从20世纪70年代 末期开始,他又对技术和社会变革对于管理和商业的影响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管理者有更重要的任务:开创市场。德鲁克强调管理者 需要考虑的是客户的需求和动机,而不仅仅是价格和营销 问题。
.
3
德鲁克还强调了管理者的责任,他将其分为三部分: 取得经济成绩、富有成效地工作和管理企业对所处环境 的社会影响。第三部分尤其重要。德鲁克说,增强企业 的社会责任感是商业成功所必须付出的代价的一部分。
.
9
科特勒营销理念的核心是:相信营销不仅仅是一个商业 交易的问题,它还涉及社会价值观。营销是一种社会行为。
科特勒说,营销最精明的形式,是确定目标市场的需求 和兴趣,是一种保护或提高消费者或社会福利的方式。这 种方法的结果之一是将合乎道德的行为同利润动机以及满 足消费者需求结合了起来。
.
10
科特勒强调,理解消费者如何及为什么作出购买决定很必 要。人们会估计一种产品购买之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价值。 如果它达到了,人们便会感到满意并再次购买这一产品。
明茨伯格认为,管理不是寻求可能最佳的解决办法,而是 寻找力所能及的最佳办法。由于公司都有各自的文化和需要, 管理一个企业,可能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正确”方式。
.
6
理论上认为,战略是高层管理者冷静地考虑并制定战略。 明茨伯格则认为,战略制定是临时性的,是根据直觉,而 没有固定的程式和计划。“战略计划”概念变成了一个矛 盾的说法。
戈沙尔称,与集权化和等级森严的结构不同,跨国公司 实行网络化运作,其“遍布全球的越来越专业化的基地” 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协调运作。
他们理论体系的核心是要求经理人具备一种心态,使他 们能够跨越国界工作,整合各地的队伍和资源,以实现 战略目标。
.
13
到90年代中期,戈沙尔与巴特莱特又出版了《个人化 公司》一书,他们不再强迫员工遵循严格的规章制度, 而是对机构本身进行调整,使其适应员工的才干和能力: 这完全可以称得上“个人化公司”。
科特勒认为,为了使市场有效,公司不仅必须以充足的资 源提供营销功能,还必须将营销置于其战略核心。整个公司 应该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并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做好准备。
.
11
戈沙尔:个人化的捍卫者(4)
苏曼特拉·戈沙尔是国际上最知名的管理学权威之一。上 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了“跨国公司”的概念,并提出一 种新的国际商业战略和机构模式。
戈沙尔1948年出生于加尔各答,曾在印度石油公司工作, 后来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1988年以后他到欧 洲工作,先在法国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1994年又到了伦 敦商学院。
他被认为是对欧洲管理思想体系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
12
1989年出版的《跨越边界的管理》提出,老式的多国 公司和全球公司在全球效率和本地响应性的呼声推动下 已经不得不改革了。面对全球化和本地化的选择,公司 只能同时接受这两种策略。
1962年研究方向转为营销学,撰写的教科书《市场营销管 理》1967年第一次出版,后又多次再版,成为全世界学生 阅读的经典科目。他被美国销售业协会描述为有史以来最具 影响力的营销人员。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营销远不止是销售,它应该是一种使 消费者和公司共同受益的社会行为。在科特勒看来,满足消 费者需求在任何管理的优先次序中都必须居首位。
通过这样做,这些公司“释放了被企业束缚的人质”, 让个人能有创新和为公司增添价值的空间。
戈沙尔说,目标比战略或体制更为重要。让机构的每个 成员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是机构变革的关键。
德鲁克视管理为一门艺术,而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 门科学。他的这一看法,加上简洁精辟的写作风格和一 针见血的论述能力,使得他在任何时候都是最受欢迎的 管理学作家。
பைடு நூலகம்
.
4
明茨伯格:伟大的离经叛道者(2)
亨利·明茨伯格乐于抨击过去在商界和管理界奉为圣典的 概念,故有“管理领域伟大的离经叛道者”之称。 明茨伯格1939年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1968年获得麻 省理工学院博土学位,后进麦基尔大学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