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汇总
药房药师知识点总结归纳

药房药师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药学知识1. 药物分类:根据治疗疾病的不同,药物可分为止痛药、抗生素、抗病毒药等;2. 药物剂型:药物剂型有片剂、胶囊、口服液、注射剂等;3. 药代动力学:针对不同群体的药物代谢和排泄情况进行分析,以便确定用药剂量;4. 药物相互作用: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免因此造成不良后果。
二、药品知识1. 药品常识:了解各类药品的基本信息,例如适应症、不良反应等;2. 用药指导: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情况进行用药指导;3. 药品储存:了解药品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限,防止药品受损造成不良后果;4. 药品溶解:了解不同药品的稀释和溶解方法,以保证药品的使用效果。
三、用药指导1. 给药途径:了解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吸收和代谢的影响;2. 用药时机:掌握不同药物的最佳用药时机;3.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和情况调整药物剂量;4. 用药禁忌:掌握不同药物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四、药品合理使用1. 避免滥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2. 避免滥用止痛药:遵照医嘱合理使用止痛药,避免成瘾和依赖的产生;3. 药品搭配:避免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产生不良后果;4. 药物溶解:根据药品特点进行药物的稀释和溶解,以确保用药安全。
五、药品安全1. 药品存放:药品及相关物品建议放在医务人员可以看到的地方,并与其他物品分开存放,避免混淆。
2. 药品标签:确保药品的标签清晰易懂,减少误用;3. 药品审查:在配药时要进行仔细审查,防止发生错误;4. 用药监测: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纠正用药错误。
六、患者服务1. 药品知识宣传:向患者普及药品知识,增强用药安全意识;2. 用药咨询:耐心解答患者对药品的疑问,提供用药指导;3. 药物监测: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纠正用药错误;4. 药品回收:回收过期或者不需要的药品,以保证药品的安全使用。
七、药学知识更新1. 遵循最新指南:及时了解最新的医学指南和药学信息,更新药品知识;2. 不断学习:参加各类药学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药学知识水平;3. 专业评估:根据最新的药学信息对药品的使用进行评估和审核;4. 药品安全意识:提升对药品安全的认识,及时预防和应对药品安全事件。
执业药师考试重点知识

以下是执业药师考试的一些重点知识:
1. 药学基础知识 - 药理学: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物代谢和排泄等。 - 药剂学:药物的制剂、剂型和药物配方等。 - 药物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合成方法和药物分析等。 - 药物毒理学: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等。
2. 药物治疗学 - 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执业药师考试重点知识
-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 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药物的副作用、毒性和不良反应等。 - 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并进 行调整。
3. 药学管理与临床实践 - 药物管理和合理用药:药物采购、存储、配送和使用的管理,以及合理用药的指导和监 督。 - 药物信息与药物咨询:提供患者பைடு நூலகம்医疗团队关于药物的信息和咨询服务。
5. 临床药学实践 - 临床药学服务:参与多学科团队,提供患者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和监测。
执业药师考试重点知识
- 药物治疗指导与药物咨询: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关于药物治疗的指导和咨询。
这些是执业药师考试的一些重点知识领域。具体考试内容和要求可能会因国家和考试机构 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议您查阅相关的官方资料和考试指南以获取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同时 ,参加培训课程和模拟考试也是备考的有效方式。
执业药师考试重点知识
- 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监测: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并进行监测 和评估。
- 药物不良事件的监测和报告:对药物不良事件进行监测、报告和分析。
4. 药物法律法规与伦理 - 药物法律法规:药品管理法规、药物广告法规、处方药管理等。 - 药物伦理:药物研究的伦理原则、患者隐私保护等。
执业药师专业知识一

执业药师专业知识一
1. 药剂学基础知识:药物的分类、性质、作用机制、药品的制备、储存和质量控制等。
2. 药物代谢和排泄: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药物的消除途径、药物代谢酶及其影响因素等。
3. 药物剂量和用药方案:药物剂量的计算方法、用药方案的制定、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和毒性等。
4. 临床药学知识: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适应症、禁忌症、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等。
5. 药理学知识: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在体内的药效学、药物的作用部位及其生理学作用等。
6.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分类、生长、繁殖和致病机制等。
7. 药物治疗学知识:各种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药物的疗效评价、药物的调整和监测等。
8. 药物学理论知识:药物学基本理论、药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等。
9. 临床实践技能:药物配制、药物的质量控制、药品管理、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等。
10. 药学伦理学:药物研究和应用中的伦理问题、药物的合理使用和滥用、药品的评价和监管等。
- 1 -。
执业药师知识点总结归纳

执业药师知识点总结归纳作为执业药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才能确保合理用药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下面将对执业药师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包括药学知识、临床用药、药物治疗和用药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一、药学知识1. 药理学知识:执业药师需要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学原理和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分布、排泄等过程,以及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等内容。
2. 药物化学知识:包括药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3. 药剂学知识:包括药物的制剂、保存、给药方式、稀释、配伍等知识。
4. 药物分析学知识:对药物的质量分析、定性定量分析、分离纯化等有一定的了解。
5. 药物毒理学知识:包括毒物的种类、作用机制、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等内容。
二、临床用药1. 疾病诊断和治疗原则:了解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包括感染性疾病、慢性疾病、肿瘤等。
2. 用药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合理制定用药方案,选择适当的药物和给药方式。
3. 药物剂量计算:了解各种药物的剂量计算方法、单位转换和用药规范,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4. 药理治疗方案:掌握各种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案,包括选择药物、用药剂量、疗程等内容。
5. 用药监测与评估:对患者的用药效果、不良反应和药物浓度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三、药物治疗1. 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了解药物的药效、毒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合理用药建议。
2. 临床新药应用:了解新药的研发进展、临床试验结果和上市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新药的合理应用建议。
3. 药物配伍与稀释:掌握各种药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和合理稀释方法,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4. 中药和外用药物:了解中药的使用原则和副作用,以及各种外用药物的作用特点和使用方法。
5. 药物储藏和运输:对药物的储藏条件、保存方法和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一定的了解,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执业药师知识点归纳总结

执业药师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药学基础知识1.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机理和药效学的学科。
执业药师需要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知识,以便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合理用药指导和监测。
2. 药物化学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和合成方法的科学。
执业药师需要了解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以及药物的合成原理,以便进行药物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3. 药剂学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配方、制备和生产工艺的学科。
执业药师需要掌握药物的配方制备、药品的储存和保存以及药品的制剂质量控制等知识,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4. 药品毒理学药品毒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有害作用和毒理机制的学科。
执业药师需要了解药物的毒理学特性,以便进行药品的风险评估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
5. 药物分析学药物分析学是研究药物质量分析和控制方法的学科。
执业药师需要了解药物的质量分析方法、药品的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以确保药物质量的合格性。
二、临床药学知识1. 临床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物治疗学是研究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和评价的学科。
执业药师需要了解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及药物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用药原则和指导。
2. 药物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是研究药物在人群中使用情况及其与健康相关的问题的学科。
执业药师需要了解药物的使用情况、药物的滥用和不良反应情况,以便进行监测和干预。
3. 药物治疗监测药物治疗监测是指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评估的过程。
执业药师需要掌握药物治疗监测的方法和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治疗失效情况。
4. 临床药学指导临床药学指导是指对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药物合理用药指导和教育的过程。
执业药师需要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剂量和用法,以便进行合理用药指导和教育。
5. 药物治疗方案评估药物治疗方案评估是指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的过程。
执业药师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史和药物治疗方案,以便进行合理用药评估和调整。
执业药师考试四科重点归纳

执业药师考试四科重点归纳执业药师考试是医药行业中的重要考试之一,对于想要从事药学相关工作的人来说,通过考试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是至关重要的。
执业药师考试包括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学专业知识(二)、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这四科。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归纳一下这四科的重点内容。
一、药学专业知识(一)这一科目主要包括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等内容。
药剂学方面,重点要掌握各种剂型的特点、制备方法和质量要求。
比如片剂的制备工艺、胶囊剂的分类和特点、注射剂的质量要求等。
同时,对于新剂型如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等也要有深入的了解。
药物化学部分,需要熟悉各类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构效关系等。
常见药物的合成路线、结构改造和作用机制也是重点。
例如,抗生素类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解热镇痛药等。
药理学是重中之重,要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
特别是一些常用药物在不同系统中的作用,如心血管系统药物对血压、心率的影响,神经系统药物对中枢神经的作用等。
药物分析则侧重于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应用和注意事项。
比如,色谱法、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二、药学专业知识(二)此科目主要涵盖了临床药物治疗学和临床药理学的知识。
在临床药物治疗学方面,要了解各类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案。
例如,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常见疾病的用药选择和联合用药。
同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个体化治疗。
临床药理学部分,重点是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药物的代谢酶、转运体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也是常考内容。
此外,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的用药特点也需要掌握。
三、药事管理与法规这一科目主要考查对药事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
首先,要熟悉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包括药品的研发、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规定。
例如,药品注册管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
2024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含答案

2024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学问(一)试卷l、含有哇啾酮不母核结构的药物是(1.0分)0 0&<r:Jr✓-:�勹尸:xxY OHH C O O H HN-J lA氨节西林 B. 环丙沙星C.I'-... N02比c�:,�CH,c,��l l�D尼群地平 D. 格列本脉HO丰〉浓昔N\N|。
』三阿N人HN2H参考答案:B2、临床上药物可以配伍运用或联合运用,若运用不当,可能出现配伍禁忌,下列药物配伍或联合运用中,不合理的是(1.0分)A. 磺胺甲口恶嗤与甲氧苇唗联合应用B. 地西洋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滴注C. 硫酸亚铁片与维生素C片同时服用D. 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联合应用E. 氨苇西林溶千5%葡萄糖注射液后在4小时内滴注参考答案:B3、盐酸氯丙嗓注射液与异戊巴比妥钠注射液混合后产生沉淀的缘由是(1.0分)A. 水解B. p H值的变更C. 还原D.氧化E. 聚合参考答案:B4、新药IV期临床试验的目的是(1.0分)A. 在健康志原者中检验受试药的平安性B. 在患者中检验受试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C. 在患者中进行受试药的初步药效学评价D. 扩大试验,在300例患者中评价受试药的有效性、平安性、利益与风险E. 受试新药上市后在社会人群中接着进行平安性和有效性评价参考答案: E5、关千物理化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A. 弱酸性药物在酸性胃液中解离度低,易在胃中汲取参考答案:EA. 水解B. 聚合C. 异构化D. 氧化E. 脱狻盐酸普鲁卡因(N H2-Q-coo C H2C H州(C2出)H C I)在水溶液中易发生降解,降解的过程,首先会在酣键处断开在水溶液中已发生降解,降解的过程,首先会在酣键处断开,分解成对氨基苯甲酸与二乙氨基乙醇;对氨基苯甲酸还可接着发生变更,生成有色物质,同时在肯定条件下又能发生脱狻反应,生成有毒的苯胺41、盐酸普鲁卡因在溶液中发生的第一步降解反应是(1.0分)参考答案: A4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发黄的缘由是(1.0分)参考答案: DA. 解离多重汲取少排泄快B. 解离少重汲取多排泄慢C. 解离多重汲取少排泄慢D. 解离少重汲取少排泄快E. 解离多重汲取多.排泄快43、肾小管中,弱酸在酸性尿液中(1.0分)参考答案: B44、肾小管中,弱酸在碱性尿液中(1.0分)参考答案: A45、肾小管中,弱碱在酸性尿液中(1.0分)参考答案: AA. 胫基B. 硫酕C. 狻酸D. 卤素E. 酰胺46、可氯化成亚枫或砚,使极性增加的官能团是(1.0分)参考答案: B47、有较强的吸电子性,可增加脂溶性及药物作用时间的管能团是(1.0分)参考答案: D48、可与醇类成酕,使脂溶性境大,利千吸引的官能团是(1.0分)参考答案:CA. 甲基化结合反应B. 与硫酸的结合反应C. 与谷胱甘肤的结合反应D. 与葡萄糖醉酸的结合反应E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49、含有甲磺酸酣结构的抗肿瘤药物臼消安,在体内的相代谢反应是(1.0分)参考答案:C50、含有儿茶酚胺结构的肾上腺素,在体内发生C OMT失活代谢反应是(1.0分)参考答案: AA. 3minB.5minC. 15minD. 30minE.60min51、一般片剂的崩解时限是(1.0分)参考答案:C52、泡腾片的崩解时限是(1.0分)参考答案: B53、薄膜包衣片的崩解时限是(10分)参考答案: DA. 分散相乳滴(Zeta)点位降低B. 分散相连续相存在密度差C. 乳化剂类型变更D. 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E. 微生物的作用乳剂属千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执业药师专业知识一重点笔记

第 1 章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与药物命名(一)药物根源与分类药物主要包含化学合成药物、根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
(二)药物的构造与命名药物的名称包含药物的通用名、化学名和商品名。
通用名也称为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
二、药物剂型与制剂(一)药物剂型与辅料1、制剂与剂型的观点剂型:适合于疾病的诊疗、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一样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制剂:将原料药物依据某种剂型制成必定规格并拥有必定质量标准的详细品种,简称制剂。
制剂名=药物通用名 +剂型名 , 如维生素 C 片、阿莫西林胶囊、鱼肝油胶丸等。
2、剂型的分类分类方式详细剂型形态学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1、胃肠道给药剂型: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
2、给药门路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注射、皮肤、口腔、鼻腔、肺部、眼部、直肠、阴道和尿道。
分别系统真溶液、乳剂、混悬液、气体分别、固体分别、微粒制法不常用,如浸出、无菌作用时间速释、一般缓和控释3、药用辅料药用辅料的作用:赋型、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提升药物稳固性、提升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调理药物作用、增添病人用药的适应性。
药用辅料的分类分类方式详细辅料根源天然物质、半合成物质和全合成物质作用用途60 余种,如溶剂、助溶剂、崩解剂、润滑剂等口服用、注射用、黏膜用、经皮或局部给药用、经鼻或口腔吸入给药用和眼部给药给药门路用等(二)药物稳固性及药品有效期1、药物制剂稳固性变化稳固性变化详细变化方式化学水解、氧化、复原、光解、异构化、聚合、脱羧颗粒结块、结晶生长,乳剂的分层、破碎,胶系统剂的老化,片剂崩解度、溶物理出速度的改变生物药物的酶败分解变质2、影响药物制剂稳固性的要素影响要素详细内容处方要素pH、广义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基质或赋形剂外界要素温度、光芒、空气(氧)、金属离子、湿度和水分、包装资料3、药物制剂稳固化方法:控制温度、调理 pH、改变溶剂、控制水分及湿度、遮光、驱赶氧气、加入抗氧剂或金属离子络合剂、改良剂型或生产工艺、制备稳固的衍生物、加入干燥剂及改良包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二章药物结构与药物作用药物理化性质与药物活性脂水分配系数:用于评价药物亲水性或亲脂性大小的标准P=C org /C wC org表示药物在生物非水相的浓度 Cw表示药物在水中的浓度常用其对数lgP来表示,反映了药物的在两相中溶解情况。
P值越大,则药物的脂溶性越高。
药物的体内过程是在水相和脂相间经多次分配实现的,因此要求药物既具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
即药物要有“适当”的分配系数,也就是有“适度”的亲脂性和亲水性,才能较好发挥药效。
结构非特异性药物,活性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溶解度、分配系数和解离度有关药物的酸碱陛、解离度和pKa对药效的影响酸性药物pK>pH,分子型药物所占比例高;当pK=pH时,非解离型和解离型药物各占一半酸性药物在pH低的胃中有利于吸收;碱性药物在pH高的小肠中有利于吸收;强碱性药物在消化道难吸收药物结构与药物活性药物与作用靶标的结合即生物大分子的作用,其化学本质就是通过一种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就是键合力,如同两个化合物之间的反应,有共价键和非共价键两大类共价键键合是一种不可逆的结合形式,多发生在化学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上非共价键键合是可逆的结合形式,其键合的形式有:范德华力、氢键、疏水键、静电引力、电荷转移复合物、偶极相互作用力等。
药物与受体结合时采取的构象为药效构象影响药效的立体因素有:官能团之间的距离、对映异构、几何异构、构象异构增加亲水性的基团:羟基和巯基( -OH、 -SH) 、醚和硫醚、磺酸基增加亲脂性的基团:羧酸酯-COOR 、烃基、卤素羟基和巯基:增强与受体的结合力,增加水溶性;磺酸基:增加化合物的水溶性和解离度卤素:增加亲脂性,降低解离度;磺胺基:与生物大分子形成氢键,增强与受体结合力药物的手性特征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①对映异构体之间具有等同的药理活性和强度:普罗帕酮、氟卡尼、丙胺卡因②对映异构体之间产生相同的药理活性,但强弱不同:氯苯那敏、萘普生③对映异构体中一个有活性,一个没有活性:甲基多巴、氨己烯酸、氯霉素④对映异构体之间产生相反的活性:哌西那朵、扎考必利、依托唑啉、异丙肾上腺素⑤对映异构体之间产生不同类型的药理活性:丙氧芬、奎宁⑥一种对映体具有药理活性,另一对映体具有毒性作用:丙胺卡因、乙胺丁醇、氯胺酮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物代谢第Ⅰ相生物转化:也称为药物的官能团化反应,是体内的酶对药物分子进行的氧化、还原、水解、羟基化等反应,在药物分子中引入或使药物分子暴露出极性基团,如羟基、羧基、巯基、氨基等。
第Ⅱ相生物转化:是将第Ⅰ相中药物产生的极性基团与体内的内源性成分经共价键结合,生成极性更大、易溶于水和易排出体外的结合物。
主要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甘氨酸或谷胱甘肽结合。
药物结构与第Ⅰ相生物转化的规律①芳环:氧化代谢、羟基化反应,以生成酚的代谢产物为主----苯妥英(代谢失去生物活性)②烯烃和炔烃的药物:生成环氧化合物,转化为一二羟基化合物 ----卡马西平③含饱和碳原子的药物:羟基化与N-去甲基化----地西泮④含卤素的药物:氧化脱卤素反应----氯霉素⑤胺类药物::N-脱烷基化和脱氨反应----普萘洛尔/利多卡因;N-氧化反应/酰化反应⑥含氧的药物醚类:O-脱烷基化反应----可待因、维拉帕米、多巴胺、非那西汀、吲哚美辛醇类和羧酸类:脱氢氧化得到相应的羰基化合物----甲芬那酸酮类:在酶的催化下经还原代谢----美沙酮⑦含硫的药物硫醚的S-氧化反应:阿苯达唑;含硫羰基化合物的氧化脱硫代谢:噻替哌;亚砜类药物的代谢:舒林酸⑧酯和酰胺类药物:水解代谢----普鲁卡因★发生去烃基(脱烷基化)代谢的结构类型是叔胺类、硫醚类、醚类药物结构与第Ⅱ相生物转化的规律极性增加,亲水性增加:①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O-、N-、S-和C-(吗啡)②与硫酸的结合反应③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苯甲酸形成马尿酸)④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极性降低,亲水性降低:①乙酰化结合反应(对乙酰氨基酚、异烟肼、磺胺嘧啶)②甲基化结合反应(儿茶酚的间位羟基形成甲氧基)第三章药物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与临床应用固体制剂按剂型分类: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
按药物释放速度的快慢分类:速释固体制剂(例如速崩片、速溶片、固体分散片等)、缓控释固体制剂(例如渗透泵片、缓释片、缓释胶囊等)和普通固体制剂固体制剂的一般质量要求(都含有微生物限度的检查)1.散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主要包括:粒度、外观均匀度、干燥失重(水分)、装量差异、装量、无菌和微生物限度。
除另有规定外,化学药局部用散剂和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外用散剂及儿科用中药散剂,按单筛分法依法检查,通过七号筛(120目,125μm)的粉末重量不得少于95%;外观应色泽均匀;干燥失重减失重量不得过2.0%.;水分含量不得过9.0%;多剂量包装的装量以及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药典要求;用于烧伤或者创伤局部用散剂应该符合无菌要求。
2. 颗粒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主要包括:粒度、干燥失重、溶化性、装量差异、装量、微生物限度。
除另有规定外,颗粒剂的粒度,不能通过一号筛(2000μm)与能通过五号筛(180μm)的总和不得超过供试量的15%;按药典方法检测,干燥失重减失重量不得过2.0%。
(无外观与均匀度检查)3.片剂的质量检査项目主要包括:外观均匀度、硬度、重量差异(含量均匀度)、崩解时限(溶出度或释放度)、微生物限度等。
4.胶囊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主要包括:水分、装量差异(含量均匀度)、崩解时限(溶出度)、微生物限度。
(无外观检查)散剂【特点】①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②外用时其覆盖面大,且兼具保护、收敛等作用;③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特殊群体如婴幼儿与老人服用;④包装、贮存、运输及携带较方便。
但是,由于散剂的分散度较大,往往对制剂的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挥发性等性质影响较大,故对光、湿、热敏感的药物一般不宜制成散剂颗粒剂仅供口服、几乎无外用【分类】颗粒剂可分为可溶颗粒(通称为颗粒〕、混悬颗粒、泡腾颗粒、肠溶颗粒、缓释颗粒和控释颗粒等【质量要求】(1)含药量小或含剧毒药物的颗粒剂,应根据药物的性质采用适宜方法使药物分散均匀(2)颗粒剂的生物无限度、溶出度、释放度、含量均匀度等应符合要求。
(3)一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颗粒剂照干燥失重测定法测定于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超过2.0%。
(4)除混悬颗粒以及已规定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颗粒剂可不进行溶化性检査外,可溶性颗粒剂应全部溶化或轻微浑浊,泡腾颗粒剂5分钟内颗粒均应完全分散或溶解在水中,均不得有异物。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可溶型、泡腾型颗粒剂应加温开水冲服,切忌放入口中用水送服;混悬型颗粒剂冲服如有部分药物不溶解也应该一并服用;中药颗粒剂不宜用铁质或铝制容器冲服,以免影响疗效。
片剂【特点】(1)以片数为剂量单位,剂量准确、服用方便。
(2)受外界空气、水分、光线等影响较小,化学性质更稳定。
(3)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产量大,售价较低。
(4)种类较多,可满足不同临床医疗需要(5)运输、使用、携带方便。
片剂的缺点:【质量要求】(1)硬度适中,一般认为普通片剂的硬度在50N以上为宜。
(2)脆碎度反映片剂的抗磨损和抗振动能力,小于1%为合格片剂。
(3)符合片重差异的要求,片剂的平均重量(g):<0.30/≥0.30;片重差异限度±7.5 /±5.0。
(4)色泽均匀,外观光洁。
(5)符合崩解度或溶出度的要求,普通片剂的崩解时限是15分钟;分散片、可溶片为3分钟;舌下片、泡腾片为5分钟;薄膜衣片为30分钟;肠溶衣片要求在盐酸溶液中2小时内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现象,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1小时内全部溶解并通过筛网等。
(6)小剂量的药物或作用比较剧烈的药物,应符合含量均匀度的要求。
(7)符合有关卫生学的要求。
【常用辅料】1.稀释剂(填充剂)常用的稀释剂主要有:淀粉、乳糖、糊精(较少单独使用,多与淀粉、蔗糖等合用)、蔗糖(吸湿性强)、预胶化淀粉(又称可压性淀粉)、微晶纤维素(MCC,亦有“干黏合剂”之称)、无机盐类(包括磷酸氢钙、硫酸钙、碳酸钙等,性质稳定)和甘露醇(价格较贵,常用于咀嚼片中,兼有矫味作用)等。
2.润湿剂和黏合剂常用的润湿剂有蒸馏水和乙醇,其中蒸馏水是首选的润湿剂。
黏合剂系指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黏性赋予无黏性或黏性不足的物料以适宜黏性的辅料,常用的黏合剂有淀粉浆、甲基纤维素(MC,水溶性较好)、羟丙纤维素(HPC,可作粉末直接压片黏合剂)、羟丙甲纤维素(HPMC,溶于冷水)、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适用于可压性较差的药物)、乙基纤维素(EC,不溶于水,但溶于乙醇)、聚维酮(PVP,吸湿性强,可溶于水和乙醇)、明胶(可用于口含片)、聚乙二醇(PEG)、糖浆等。
3.崩解剂常用的崩解剂有:干淀粉(适于水不溶性或微溶性药物)、羧甲淀粉钠(CMS-Na,高效崩解剂)、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吸水迅速膨胀)、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交联聚维酮(PVPP)和泡腾崩解剂(碳酸氢钠和枸橼酸组成的混合物)。
4.润滑剂润滑剂(广义)按作用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助流剂、抗黏剂和润滑剂(狭义)。
(1)助流剂:微粉硅胶(2)抗黏剂:防止压片时发生黏冲,保证压片操作顺利进行,改善片剂外观。
(3)润滑剂(狭义):降低物料与模壁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压片与推片等操作顺利进行。
常用的润滑剂(广义)有硬脂酸镁(MS)疏水性、微粉硅胶、滑石粉、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类、十二烷基硫酸镁等。
5.其他辅料(1)着色剂(2)芳香剂和甜味剂【常见问题及原因】1.裂片片剂发生裂开的现象叫作裂片,主要有顶裂和腰裂两种形式。
产生裂片的处方因素有:①物料中细粉太多,压缩时空气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压片后气体膨胀而裂片;②物料的塑性较差,结合力弱。
2.松片片剂硬度不够,稍加触动即散碎的现象称为松片。
主要原因是黏性力差,压缩压力不足等。
3.崩解迟缓影响崩解的主要原因是:①片剂的压力过大,导致内部空隙小,影响水分渗入;②增塑性物料或黏合剂使片剂的结合力过强;③崩解剂性能较差。
4.溶出超限主要原因是:片剂不崩解,颗粒过硬,药物的溶解度差等。
5.含量不均匀主要原因是片重差异超限、药物的混合度差、可溶性成分的迁移等。
小剂量药物更易出现含量不均匀的问题。
★片剂中加入过量的辅料,很可能会造片剂的崩解迟缓的是:硬脂酸镁★在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可作为稳定剂的辅料是酒石酸【包衣】包衣的主要目的如下:①掩盖药物的苦味或不良气味,改善用药顺应性,方便服用;②防潮、避光,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③可用于隔离药物,避免药物间的配伍变化;④改善片剂的外观,提高流动性和美观度;⑤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部位,实现胃溶、肠溶或缓控释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