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情资料(2015年版)

合集下载

1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1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全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迈出了新的步伐。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全省生产总值亿元,增长%。

财政收入3663亿元,增长%。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市场活力不断激发。

省级政府权力事项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精简%,涉企收费项目减少%。

全年新登记注册企业万户,增长%。

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粮食产量亿斤,增加亿斤,实现“十一连丰”。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

新增授权发明专利增长%。

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达%,提高个百分点。

节能减排年度目标超额完成,PM10平均浓度下降4%。

——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全年民生支出3833亿元,增长%。

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4839元和9916元,增长9%和12%。

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

聚焦重点领域,奋力改革攻坚,在行政体制、国资国企、农村、财税、金融、医药卫生、教育等领域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

突出简政放权,建立并运行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撤销省招标局,省本级公共资源交易由合肥市平台办理;省级卫生计生、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整合顺利完成,县级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职责实现“三合一”。

安徽省情

安徽省情

1、安徽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区,周边与6省接壤(北与山东;东与浙江、江苏;南与江西;西与河南、湖北),是我国煤炭、钢铁、粮棉、油料与水产品的重要产区之一。

2、安徽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域。

淮河流经省内约430千米,长江流经省内约400千米,新安江流经约242千米。

新安江发源于祁门、休宁县,向东南流入钱塘江;大别山脉为长江、淮河的天然分水岭;黄山为长江、新安江分水水源地。

3、三山五岳:“三山”指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五岳”指东岳泰山(山东省)、西岳华山(陕西省)、南岳衡山(湖南省)、北岳恒山(山西省)和中岳嵩山(河南省)。

其中,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莲花峰(1873米)是黄山最高点。

4、1986年3月1日,安徽省六届人大第20次常委会正式批准黄山松为省树,皖杜鹃为省花,灰喜鹊为省鸟。

5、安徽面积约13.9万多平方千米,居全国第22位;人口约7000万,居全国第8位,其中(阜阳市)临泉县人口200多万,为全省人口最多的县,(黄山市)黟县人口约9.6万,为全省人口最少的县。

6、长江、淮河将安徽分为三大自然区域:淮北(皖北)、江淮(皖中)、江南(皖南),其中江淮地区面积最大,江南地区面积最小。

7、安徽人口密度(人数/平方千米)由大到小依次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地带、沿江圩区、皖南山区、皖西山区。

其中淮北平原平均人口密度比全省高出约226人。

8、安徽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老年型社会。

9、安徽人口中,汉族占99.33%,少数民族占约0.67%。

安徽共有少数民族55个,其中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依次为:回族、蒙古族、满族、苗族、彝族、壮族。

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阜阳市、亳州市、滁州市和六安市。

10、安徽于1667年(清朝康熙六年)建省,民国初年,省会设于怀宁(安庆),新中国成立前夕省会设在合肥。

1952年,省会重设合肥到今。

11、安徽地貌类型主要有平原、山地、丘陵、台地、水面等构成。

安徽省2015年各市主要指标统计(三)

安徽省2015年各市主要指标统计(三)

21.1
123.8
13.3
42.5
3.7
工业用电量(亿 比上年增长
1132.8
1.1
130.9
6.1
40.8
-0.1
21.5
3.4
32.8
-0.9
37.4
0.9
58.2
4.2
53.3
-4.8
90.7
4.1
34.4
-9.6
155.3
4.0
117.3
0.9
62.5
-5.5
59.4
1.4
39.1
5.4
62.5
26.6
244463
8.6
63516
-30.7
1进3.出8 口总额相
16.9 4.7 3.3 3.8 11.6 7.4 2.7 9.8 3.4 13.5 17.3 11.9 39.6 5.9 9.4 7.5
250.1
13.0
117.7
30.6
768.1
28.0
228.6
33.6
51.3
-12.7
521.6
25.5
248.5
6.4
438.3
16.4
1371.1
18.2
446.8
22.6
625.2
8.3
85.9
26.2
477.9
5.0
143.3
1.9
《淮北统计年鉴2016》 买年鉴到淘宝店铺【统计年鉴空间】[低调内涵有修养1992];或加

比上年增长
4.3 5.1 -8.9 15.6 24.4 5.2 -2.4 195.8 9.5 -2.2 -26.2 6.0 2.8 -34.6 0.2 6.4 -12.0

(完整版)安徽省情(详细版)

(完整版)安徽省情(详细版)

安徽省情一、省情总介安徽省简称“皖〞,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东连江苏,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东,居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过渡地带。

介于东经114(25'~119(50'、北纬29(25'~34(40'之间,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国土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6%。

全省共有17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15个省辖市,2个行政公署〕,107个县级单位。

安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平原、丘陵、山地相间排列,其中以山地、丘陵为主。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北绵淮北平原,东迤江淮丘陵,西卧大别山脉,南迭皖南群峰。

淮北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一局部。

江淮丘陵横亘于江淮地区中部。

大别山区,婉蜒于鄂豫皖边境,其中主峰天柱山海拔1488米,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

皖南山区位于安徽南部,以黄山、九华山为主。

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米,为省内最顶峰。

沿江平原属长江中下游平原。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淮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四季清楚、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安徽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湖泊众多,水域辽阔。

长江自江西湖口进入安徽境内,流经安徽中南部,至和县乌江进入江苏省境,全长416公里,俗称“皖江〞。

长江流域在安徽境内面积6.6平方公里。

其中,巢湖水面784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淮河自洪河口进入安徽境内,流经安徽北部,至嘉山县洪山头入江苏洪泽湖,长430公里,在安徽流域面积6.69万平方公里。

新安江源出休宁、祁门的两条支流,在屯溪合流后称新安江,向东流经歙县街口,注入浙江新安江水库,总长194.3公里,流域面积6500平方公里。

安徽矿产资源品种多,分布广,产量大,且资源配套情况好,矿产分布相对集中,伴生、共生矿产多,在全国尤其是在华东地区十分突出。

目前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5种,已探明储量的达67种。

安徽省情(详细版)

安徽省情(详细版)

安徽省情一、省情总介安徽省简称“皖”,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东连江苏,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东,居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过渡地带。

介于东经114(25'~119(50'、北纬29(25'~34(40'之间,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国土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6%。

全省共有17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15个省辖市,2个行政公署),107个县级单位。

安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平原、丘陵、山地相间排列,其中以山地、丘陵为主。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北绵淮北平原,东迤江淮丘陵,西卧大别山脉,南迭皖南群峰。

淮北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江淮丘陵横亘于江淮地区中部。

大别山区,婉蜒于鄂豫皖边境,其中主峰天柱山海拔1488米,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

皖南山区位于安徽南部,以黄山、九华山为主。

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米,为省内最高峰。

沿江平原属长江中下游平原。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淮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安徽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湖泊众多,水域辽阔。

长江自江西湖口进入安徽境内,流经安徽中南部,至和县乌江进入江苏省境,全长416公里,俗称“皖江”。

长江流域在安徽境内面积6.6平方公里。

其中,巢湖水面784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淮河自洪河口进入安徽境内,流经安徽北部,至嘉山县洪山头入江苏洪泽湖,长430公里,在安徽流域面积6.69万平方公里。

新安江源出休宁、祁门的两条支流,在屯溪合流后称新安江,向东流经歙县街口,注入浙江新安江水库,总长194.3公里,流域面积6500平方公里。

安徽矿产资源品种多,分布广,产量大,且资源配套情况好,矿产分布相对集中,伴生、共生矿产多,在全国尤其是在华东地区十分突出。

目前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5种,已探明储量的达67种。

安徽省情精华版

安徽省情精华版

安徽省情第一章安徽概况1、安徽省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大体位于东经114°54′至119°37′、北纬29°41′至34°38′。

2、安徽省周边与6个省为邻,北与山东接壤,东与江苏、浙江相邻,南与江西相接,西与河南、湖北交界。

3、安徽省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

4、长江流经安徽省境内约416公里;淮河流经安徽省境内约430公里;新安江流经安徽省境内242公里。

5、皖南主要河流新安江,源出本省休宁、祁门县境,向东南流入钱塘江。

6、黄山为我国著名风景旅游胜地,其三大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

7、1986年3月1日,安徽省人大六届二十次常委会正式批准:黄山松为安徽省省树,皖杜鹃为安徽省省花,灰喜鹊为安徽省省鸟。

8、安徽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的1.45﹪,在华东第3位,全国居第22位。

9、截至2010年末,安徽省户籍人口总数已达到686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4.97﹪,居全国第8位。

常住人口5950.1万人,其中阜阳第一,合肥第二。

10、安徽省现有少数民族55个,其中回族人口最多,其次是蒙古族。

11、安徽省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阜阳市、亳州市、滁州市、六安市。

12、康熙六年(1667),安徽省正式建省。

13、解放前夕,安徽省会设合肥。

后分设皖北(合肥)、皖南(芜湖)行署,1952年撤销皖北、皖南行署,恢复安徽省,省会设合肥市。

14、至2011年,安徽为16个省辖市(地级市)、6个县级市、56个县。

第二章自然环境1、安徽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主要有平原、山地、丘陵、台地等构成,其中以平原为主,占49.9﹪。

2、安徽省的平原,主要分布于淮北、沿淮和沿江地区,主要有:淮河中游平原、沿江平原。

3、沿江平原中的芜湖,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

4、安徽省的山地,主要分布于皖南和皖西,主要有:皖南山地、皖西山地。

安徽省情(精华版)

安徽省情(精华版)

安徽省省情安徽省公务员考试必备1.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黄淮海大平原南部2.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同时与6个省相连,北与山东,东与江苏浙江,南与江西,西与河南湖北3.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4.1986年3月1日,省人大六届二十次常委会批准黄山松为省树,皖杜鹃为省花,灰喜鹊为省鸟5.面积为450*570=13.9万平方公里,第22位,长江,淮河将全省分为淮北(皖北),江淮(皖中),江南(皖南)三大自然区;皖南的黄山(又名黟山)为长江、新安江两大水系的分水源地6.人口6516万,第8位7.“安徽”之名为七府三州之简称,并非人为取“二府首字为名”8.康熙六年(1667年)建省,意义重大,1952年恢复安徽省、省会合肥9.地质结构由:平原、山地、丘陵、台地构成,以平原为主,芜湖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其中最高点莲花峰海拔1873米10.“梅雨”多发生在夏季,淮河是为我国最北冬季不结冰的大河,霜冻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大气降水为水资源唯一的补给源,旱涝为主要自然灾害11.铁矿储量华东之首,铜矿也大12.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处:黄山、九华山(佛教)、天柱山(南岳)、琅邪山、齐云山(道教);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亳州、寿县、歙县、安庆;“天下第一名山”黄山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黟县的西递、宏村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共有二处被列入。

13.农业大省、1979年春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土地大包干,是全国第四个消去宜林荒山和基本全面绿化,“五八”造林绿化。

14.“861行动计划”,从2004年开始实施:八大产业基地、六大基础工程建设(提到“数字安徽、生态安徽、信用安徽”),2020年达3000美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5.“皖电东送”工程;“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16.“十一五”安徽发展战略任务:2006年2月23日,王金山在省十届人代会上第四次会议上提出要求:开展“全面创业行动”,提出“861行动计划”,构建以“马芜铜”为重点的沿江城市群,“两淮一蚌”为突破口,其中首次提出“和谐安徽”,“平安安徽”17.至2005年末,安徽为17个省辖市(地级市)、5个县级市、56个县18.道教名山,齐云山: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和摩岩石刻为世人瞩目;天柱山:“皖山”,汉武帝到此称为“南岳”;佛教名山:九华山19.皖西大别山地区五大水库:佛子岭、梅山、龙河口、响洪甸和磨子潭五大水库20.楚庄王时孙叔敖在寿县建造水利工程---芍坡(安丰塘)全国唯一官方铜冶机构---汉代江南设“铜官”21.文房四宝:“宣纸、宣笔、徽墨、歙砚”21.北宋毕升活字印刷,南宋寿州突火枪22.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

安徽省情基础介绍

安徽省情基础介绍

安徽省情基础介绍1.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黄淮海大平原南部2.同时与 6 个省相连,北与山东,东与江苏浙江,南与江西,西与河南湖北3.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4.黄山松为省树,皖杜鹃为省花,灰喜鹊为省鸟5.面积为 450*570=13.9 万平方公里,第 22 位,长江,淮河将全省分为淮北(皖北),江淮(皖中),江南(皖南)三大自然区;皖南的黄山(又名黟山)为长江、新安江两大水系的分水源地6.“安徽”之名为七府三州之简称,并非人为取“二府首字为名”7.康熙六年(1667 年)建省,意义重大,1952 年恢复安徽省、省会合肥。

8.地质结构由:平原、山地、丘陵、台地构成,以平原为主。

9.芜湖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10.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其中最高点莲花峰海拔 1873 米11.“梅雨”多发生在夏季,淮河是为我国最北冬季不结冰的大河,霜冻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大气降水为水资源唯一的补给源,旱涝为主要自然灾害12.铁矿储量华东之首,铜矿也大13.我国的五大淡水湖为: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其中巢湖位于安徽省,水面面积约为 800 平方公里。

14.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5 处:黄山、九华山(佛教)、天柱山(南岳)、琅邪山、齐云山(道教);15.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4 座:亳州、寿县、歙县、安庆;16.“天下第一名山”黄山1990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黟县的西递、宏村2000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共有二处被列入。

17.农业大省、1979 年春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土地大包干,是全国第四个消去宜林荒山和基本全面绿化,“五八”造林绿化。

18.“861 行动计划”,从2004 年开始实施:八大产业基地、六大基础工程建设(提到“数字安徽、生态安徽、信用安徽”),2020 年达3000 美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9.“皖电东送”工程;“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20.道教名山,齐云山: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和摩岩石刻为世人瞩目;21.天柱山:“皖山”,汉武帝到此称为“南岳”;22.佛教名山:九华山23.皖西大别山地区五大水库:佛子岭、梅山、龙河口、响洪甸和磨子潭五大水库24.楚庄王时孙叔敖在寿县建造水利工程---芍坡(安丰塘)全国唯一官方铜冶机构---汉代江南设“铜官”25.文房四宝:“宣纸、宣笔、徽墨、歙砚”26.北宋毕升活字印刷,南宋寿州突火枪27.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 250 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情(个人总结,已连续命中四年省考省情)
管理提醒:本帖被徽煌执行加亮操作(2009-02-11)
安徽省情
1.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黄淮海大平原南部
2.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同时与6个省相连,北与山东,东与江苏浙江,南与江西,西与河南湖北
3.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
4.1986年3月1日,省人大六届二十次常委会批准黄山松为省树,皖杜鹃为省花,灰喜鹊为省鸟
5.面积为450*570=13.9万平方公里,第22位,长江,淮河将全省分为淮北(皖北),江淮(皖中),江南(皖南)三大自然区;皖南的黄山(又名黟山)为长江、新安江两大水系的分水源地
6.人口6516万,第8位
7.“安徽”之名为七府三州之简称,并非人为取“二府首字为名”
8.康熙六年(1667年)建省,意义重大,1952年恢复安徽省、省会合肥
9.地质结构由:平原、山地、丘陵、台地构成,以平原为主,芜湖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其中最高点莲花峰海拔1873米
10.“梅雨”多发生在夏季,淮河是为我国最北冬季不结冰的大河,霜冻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大气降水为水资源唯一的补给源,旱涝为主要自然灾害
11.铁矿储量华东之首,铜矿也大
12.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处:黄山、九华山(佛教)、天柱山(南岳)、琅邪山、齐云山(道教);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亳州、寿县、歙县、安庆;
“天下第一名山”黄山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黟县的西递、宏村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共有二处被列入。

13.农业大省、1979年春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土地大包干,是全国第四个消去宜林荒山和基本全面绿化,“五八”造林绿化。

14.“861行动计划”,从2004年开始实施:八大产业基地、六大基础工程建设(提到“数字安徽、生态安徽、信用安徽”),2020年达3000美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5.“皖电东送”工程;“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
16.“十一五”安徽发展战略任务:2006年2月23日,王金山在省十届人代会上第四次会议上提出要求:开展“全面创业行动”,提出“861行动计划”,构建以“马芜铜”为重点的沿江城市群,“两淮一蚌”为突破口,其中
首次提出“和谐安徽”,“平安安徽”
17.至2005年末,安徽为17个省辖市(地级市)、5个县级市、56个县
18.道教名山,齐云山: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和摩岩石刻为世人瞩目;
天柱山:“皖山”,汉武帝到此称为“南岳”;
佛教名山:九华山
19.皖西大别山地区五大水库:佛子岭、梅山、龙河口、响洪甸和磨子潭五大水库
20.楚庄王时孙叔敖在寿县建造水利工程---芍坡(安丰塘)
全国唯一官方铜冶机构---汉代江南设“铜官”
21.文房四宝:“宣纸、宣笔、徽墨、歙砚”
21.北宋毕升活字印刷,南宋寿州突火枪
22.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

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
23.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庄子创立了道家学说,老子主要著作有《道德经》,庄子主要著作有《庄子》。

淮南王刘安。

著作《淮南子》并创立了二十四节气历法、豆腐
南宋朱熹创立理学学说;东汉末年由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创立的建安文学;清初桐城人方苞、刘大槐、姚鼐桐城文派,
24。

保存着有"戏曲活化石"之称的"傩戏"和古老的"目连戏";发源于安徽的徽剧则是京剧的前身之一。

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演出《天仙配》、《女附马》;淮河岸花鼓灯最为有名,被誉为"东方芭蕾",
25.最早用全身麻醉的方法施行外科技术的东汉医学家华陀;西汉天文历法创始者刘安;中国珠算的集大成者、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现代美籍物理学家杨振宁;中国两弹元勋、核物理学家邓稼先等;
26.清初新安画派代表人物渐江、查士标、汪之瑞、孙逸;清代小说家、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清代戏剧家、徽剧领袖程长庚;现代著名山水画家黄宾虹;著名学者胡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等;经济方面,主要有清代经济学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的中国人王茂荫等;政治、军事方面,主要有春秋时期政治家、经济学家管仲,三国时期的曹操和周瑜,北宋时期执法如山、为官清廉、被百姓誉为"包青天"的清官包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清朝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创始人李鸿章,中国共产党和新文化运动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等。

(此份省情,乃是我05年考公的时候,化了二个晚上总结出来的。

历经05-08年省考检验,全部命中!原写在草稿纸上,08年,我老婆考公,为方便她看,就搞了个WORD版本。

为感谢QZZN论坛,特上传!) [ 此帖被zxw198209在09-2-9 13:35重新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