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高明的前世今生
高明红色历史故事

高明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
以下是高明区的红色历史故事:
1. 谭平山和谭植棠的革命历程:谭平山和谭植棠是佛山高明区同族同乡的同学,他们积极参与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并创办了《广东群报》杂志,宣传新文化思想。
谭平山还是中国最早介绍《共产党宣言》的文章的作者之一。
2. 陈铁军:陈铁军是高明人,他与周文雍在广州红花岗就义,他们的刑场婚礼壮烈悲绝、惊天地、泣鬼神,成为我国革命史上的一段动人事迹。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有疑问,建议访问官网查询。
高明的十大邪地

本帖最后由滨崎步于 2011-5-16 09:34 编辑高明的十大邪地一、高明交通局交通局位于中山路尾端位置,当年是在旧车站附近,后来搬到了中山路的新局。
据说设计交通局的人系一个很有玄学水平的人。
当时建好的交通大楼,很多人说交通局就像一付棺材。
这样就可以大杀四方。
在里面工作的人就比较顺利。
但可惜这个设计把四周的克得一塌糊涂。
首先新荣华酒楼、裕昌、到后来的景德楼,出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
后来新荣华还索性倒闭了。
景德楼老板也很信这个,所以用了麒麟放在景德楼的两个角辟邪,可惜作用并不是很大。
周围也经常发生离奇的车祸。
二、高明人民医院后门以前,那些人死了,都会放到医院后面的停尸间,所以很多人忌着这段路,晚上一般很少人走的路。
这里也发生过离奇的车问题,因为旁边有两间修车的,有一天有人开车经过,发觉油门失灵,就驾车进去修车,可惜进去后怎么也发觉不到问题,于是车主打算开车到其他修理地方看看,怎么知道一离开这个范围车子又正常了。
也有朋友停车在附近。
用中控开车,根本开不到,好像被不知道什么干扰着。
最邪还是鬼遮眼。
有天有两个朋友开车经过这里。
前面根本没有任何人的,怎么知道突然撞上了东西,然后落车一看才知道撞了人。
之前两个人是一直看着路况开车的,为什么突然撞了人,这个真系迷,更加谜题的是当时的车速只有20公里。
但车头大凹,挡风玻璃全碎了。
三、永利拖车场在国税局隔离,有一个拖车场,是用来停放那些违规车的,当然这里停了不少带着亡魂的车。
一般这里存放的都是事故车,普通人没有交警证明是不能进入去的,有一个晚上,雾气很大,我从国税隔离条路经过,那时候因为有朋友的车被扣了,所以看了一看里面,不看没事,但看了,发现了朋友的车上竟然有一个儿童在驾驶座,两手爬着玻璃望住外面,然后我吃惊的揉一下眼,此时车子也没有那个小孩了,我以为是幻觉吧,我一直没有跟朋友说起,不过,到朋友拿了车之后,竟然一个月发生了两次撞人意外,两次他都跟老婆开车出去,但两个人好像又是鬼遮眼,竟然看不到,幸运的是没有出现人亡。
佛山的由来

后来年代久远,经过多次返修,为纪念这一佛山初地,在重修时,乡人特别在底前状卜,嵌上两块石块, 一块刻着“佛山初地”,另一块刻着“牧唱遗风” (古代佛山有八景,其中一景就叫“塔坡牧唱”)。另外,在庙前的水井上安上一块石牓,刻有“佛山、贞观二年”等字样。
这些石刻的历史文物,在解放后已被佛山市博物馆拆去祖庙保存起来了。
明洪武二十四年,乡人再重建寺宇,但这时塔坡岗附近,已逐渐有居民建筑房舍聚居,不便于建筑佛寺,击择地于郊重建(旧名石阁,现郊区环市公社朝东生产大队所属范围,即佛山地委党校现址的一部分),命名为塔坡古寺。到清光绪年间,寺僧勤安入京作法事,为慈德太后祝寿,得御赐佛经一批,勤安又在京募捐扩建佛寺,在寺内增建藏经楼贮藏这批佛经,所以塔坡古寺又称为经堂古寺。至于原来的塔坡寺,由乡人在此改建为古庙。供奉东岳大帝神象,改名为塔坡庙。
佛山古称季华乡。东晋隆安二年(公元三九八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昆耶舍尊者航海东来,在境内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寺传授佛教。他回国后,随着时间推移,寺宇倒塌。至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乡人在塔坡出上掘地,得铜佛三等,就在岗上重建寺,供奉三尊铜佛。从此把季华乡改名为佛山,这是佛山得名的由来,所以佛山有这样一句传统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到元末,这寺毁于战火。
佛山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西接肇庆,南连珠海,北通清远,毗邻港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四季常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22.1°C,降雨量1600-2000毫米。自然资源主要有陶土、岩石、玻璃砂、稀有金属和塘鱼、水稻、甘蔗及品种繁多的水果、花卉等。现为地级城市,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五个区,总面积3813.64平方公里,目前市区(即禅城区)面积1
高明发展前景

高明发展前景高明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南端,是一个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的地区。
高明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首先,高明地区的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位置,地处珠江三角洲南端,距离珠海、中山、广州等城市非常近,交通便利。
高明北临南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有利于发展渔业、海洋旅游等产业。
与此同时,高明还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气候条件适宜,农产品丰富。
这些优势为高明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
其次,高明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设了一批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前来投资。
高明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化工、建材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这些产业对外贸易潜力巨大,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高明还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发展。
这些积极的措施为高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高明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高明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具备很强的吸引力。
高明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机构,为企业培养了大批的工程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
同时,高明还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人才,吸纳创新创业人才,提升了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最后,高明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高明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实施绿色环保战略,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高明还加强了环境治理和排污治理,大力推动生态建设和生态旅游。
综上所述,高明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高明的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前来投资。
高明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同时,高明还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优势为高明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和潜力。
可以预见,未来的高明将会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佛山高明的旅游景点

佛山高明的旅游景点
佛山市高明区位于广东省南部,境内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和历史名胜,下面是一些值得推荐的景点:
1. 南风古灶: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代陶瓷窑址,展示了古代陶瓷制作的工艺和文化,也是了解当地陶瓷历史的好去处。
2. 顺德乐从水乡:这是一个小桥流水、古典建筑风貌的古镇,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食,流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
3.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这是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佛教名山,山上有众多的古建筑和寺庙,是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
4. 高明钟楼:这是一座具有明代古建筑风格的钟楼,是高明地标之一,不仅是欣赏古建筑的好地方,也能俯瞰整个高明区的景色。
5. 悦来温泉度假村:这是一座集温泉、酒店、度假村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拥有多个温泉泡池和休闲娱乐设施,是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6. 佛山南庄古建筑群:这里保存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包括南庄官邸、钟楼、祠堂等,来这里可以感受到古代建筑的魅力和历史氛围。
以上是一些值得推荐的旅游景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潭故里景点介绍

三潭故里景点介绍欢迎来到三潭故里,这里是历史与现代的交汇点,是文化与自然的融合。
三潭故里位于佛山高明,这里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个文化名城。
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三潭故里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作为中国南方的历史文化名城,佛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潭故里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向世人展示了佛山的繁荣与辉煌。
在这里,您可以参观“三谭”故居,这里保存了谭平山、谭谦山、谭其彭三人的故居,是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这三座故居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岭南建筑风格的气息。
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他们的生平事迹和革命历程,感受到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此外,明城镇红色文化、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红色旅游资源也位于此地,是进行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除了红色文化,三潭故里还有丰富的非遗文化。
在这里,您可以参观到传统的工艺品制作过程,如剪纸、刺绣、泥塑等。
这些非遗文化项目不仅展示了佛山人民的智慧和技艺,还为游客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文化体验机会。
同时,您还可以品尝到各种地道的佛山美食,如佛山砂锅粥、佛山牛肉粉等。
这些美食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三潭故里,您还可以进行休闲旅游。
这里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好地方。
您可以在榕树公园内散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您还可以在东洲中学体验一下校园生活,回味一下青春的美好。
这些休闲旅游项目可以让您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三潭故里是一个集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非遗传承、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区。
在这里,您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到佛山的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
我们期待您的到来!。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古椰贝丘遗址

•
第一、古椰位于三水盆地的边缘,地理位置独特。根据 堆积层位及包含物特征,古椰贝丘遗址的遗存可分为早晚 衔接、连续发展的4个阶段,填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新石 器时代晚期到早商以前的考古学编年体系的空白,是一个 新的考古学类型,对于探讨西江、北江、东江古文化遗存 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完善本地区古文化谱系有重要意义。 • 第二、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史前遗址中首次发现了稻 谷,为研究本地区和岭南稻作农业起源提供了新资料。 • 第三、大量的动植物遗存的出土,为岭南首次发现, 为揭示珠江三角洲乃至岭南地区食物的来源、结构,经济 的多样性和古生态环境,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高明古椰遗址震惊考古界 考古专家喜不自胜 :高明古椰贝丘遗址, 成为中国考古界的一座里程碑 。 堪称“广东的河姆渡” 出土稻谷价值珍贵 专家建议建立博物馆
•
时间大约是4000年前,我们所在的珠三角平原仍是一个 古海湾,而在这个海湾的西侧岸上,人类文明之火早已燃 起。这里,生活聚居着一个人类群体,他们已经进入新石 器时代,懂得使用陶制瓶罐,打磨石斧,圈养动物,甚至 还开始人工培植水稻。他们所创造的一切,后世称为“古 椰贝丘遗址”。 古椰遗址东距西江约1.8公里,其东北部为南蓬山, 西南部为圣堂山。西江支流高明河(沧江)经遗址南面流 过。本次发掘区域分别为岗顶、缓坡、坡脚和农田,获取 的信息内容也有区别。岗顶区发现柱洞、灰坑等遗迹单位 89个。缓坡区文化堆积已被大量的近现代墓葬破坏殆尽。 坡脚区堆积最厚的分8层,发现了一处早期的活动面和一 处唐代的路面。
佛山市高明区 沧江中学八(147年初,中国2006年十大考古结果公布, 高明古椰贝丘遗址上榜,成为佛山首个荣 登这一殊荣的考古遗迹。佛山河宕遗址贝 丘文化位于佛山市澜石河宕乡河南村旧墟, 北江支流东平水道从遗址西南流入潭州水 道,西边是一片低矮山岗,东南是一片广 阔的冲积平原。该遗址是一个土墩型新石 器时代晚期的遗址,距今约4000年。 • 时代:新石器时代晚期
广东佛山的历史详解

佛山历史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
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已成为颇具规模的农渔业民聚居村落,乡人称为“季华乡”。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内的塔坡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遂立石榜称“佛山”而得名。
宋朝元丰年间推行保甲制度,乡分都堡,佛山堡为季华乡之首。
明清年间,佛山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和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的“四大名镇”。
明清时代,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和农业都十分繁荣,已成为陶瓷、丝织产品出口的重要基地。
清道光年间,佛山有220多行手工业、70多行商业和服务业,丝织工人17000人,棉织工人约50000人。
全国18行省均在佛山设有商务会馆,外国人也设有23家洋馆。
专业街市遍布全镇28铺。
城内有6圩12市,620条大小街巷,20多座桥梁,60多处渡口。
商务云集,百货充盈,其商业繁盛超过广州。
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并称为我国“四大名镇”。
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为“天下四大聚”。
清雍正十年(1732年),佛山从南海县分出,设“佛山直隶厅”,直隶广州府。
雍正十二年,改设广州府同知于佛山,为广州府佛山分府,行政上仍属于南海县。
民国元年(1912年),佛山正式改镇建制,南海县署也从广州迁至佛山。
1925年,国民政府将佛山从南海县分出,成立佛山市。
1927年又撤消佛山市建制,重新划为南海县属一镇。
1941年,设立佛山特别区,下辖佛山、富福、汾文三镇。
1946年,佛山三镇合并重组为佛山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是于1949年10月31日,由南海县析佛山镇置佛山市。
后又于1950年7月1日改市为镇,重归南海县管辖。
再于1951年6月26日设立佛山市(指现祖庙街道);1956年设立佛山专区,辖佛山、江门、石岐3市和中山等13县;1970年佛山专区更名为佛山地区,辖佛山、江门2市和中山等12县;1983年6月开始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辖中山等5县。
1999年,撤销管理区办事处,设立村委会工作;同时调整了部分居委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山高明的前世今生——历史
——Youth
盘古开天,有女娲造人之悠久,今有高明古椰贝丘遗址的发现,可想而知高明历史之久远。
高明本意:高爽明亮,取高明二字谓之“高明”。
高明古时候分别隶属于南海郡、广州府、肇庆府高要县,并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置县,县治设在今高明区明城镇。
讲到高明也蛮高明的,引述前高明区委书记、现江门市长邓伟根先生:选择高明,高明选择。
盖源于高明古有“文风甲郡”、“彦硕辈出”等美誉,高明曾出现过:岭南诗人区大相、中国第一位华人牧师梁发、亚洲狮王夏国璋、中国革命三谭(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国民革命军中将军医总监陈汝棠等等。
在今天,在占国土面积万分之一、人口仅有42万的高明走出了三位高考总分广东省状元,历史、英语、地理各一位省单科状元。
这这就是佛山高明的一部分“威水史”(辉煌史)。
——前述高明是佛山市辖区,位于大佛山地区西翼,是大佛山通往粤西的大关口,也可以称为佛山的西关、佛山后花园。
我们佛山的历史都为世人所熟悉:黄飞鸿、康有为、叶问,行通济、佛山飘色,佛山祖庙、西樵山、梁园、清晖园,佛山武术(永春)、佛山醒狮等等,我就不多说,具体叙述我们高明的“古仔”(故事)。
高明给予我为之深刻的便是:她是广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四大革命老区之一。
随着200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纪念馆在高明合水圩的落成,与之前落成的合水革命烈士陵园、陈汝棠纪念堂、抗日救亡进步组织力社总部“宝贤义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总部旧址——三进式阮氏大宗祠等等都无不彰显高明之光荣革命传统!
曾几何时,我阿公给我叙述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三大团团长黄仕聪烈士的故事:1945年10月,团长奉命率领三团向云雾山根据地转移,因患了肝炎和脚疾,经组织批准,带领我等几位手枪队员撤回高明,在途中不幸走散,碰上国民党反动派新兴县森村反动自卫队不幸被捕,被押往在江门的六十四军军部,在押审中,国军六十四军军长张弛亲自采取贿赂、鞭打等手段逼他讲出部队所在地,最后张弛看到奈何他不了,无耻之人就找个借口(理由)及伪造白皮书将团长送上刑场,其实也是为了引诱部队去救团长,后来团长就在江门就义,当其时我们就在法场并打算“劫之”,一路上团长昂首挺胸、神色凛然高唱《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群众见状无不流泪,并用眼示意,与之同时我们也无能为力、也要服从命令、也要保存有生力量,后来部队主力在副团长阮贞元领导下辗转到了东江纵队、香港等地。
在黄仕聪先生31年的生涯中可谓可歌可泣,民国三年,
黄仕聪先生出生在高明更合镇平塘村;民国二十五年,22岁的他成为中共党员,翌年,他积极支持高明三小驱赶反动文人接任校长的斗争,率领几百学生、当地群众上街游行示威,同时组织请愿团向西江督察专员公署和当时高明政府请愿,经过两个月斗争,当时高明县政府被迫同意由进步人士担任三小校长。
民国三十三年,作为总指挥的黄仕聪率领上万人起义军“倒钟”。
伴随着革命光荣传统的东风,今天高明的发展不断前行,创造不断。
高明随着有轨电车的开建,佛山地铁2号西延线的推进,广州第二机场选址在此的逐步确定,珠江——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落实,作为西江经济带桥头堡的高明的明天必将成为那位前书记、西江经济带理论开创者(西江论坛创始人)邓伟根先生所曰那样:选择高明,高明选择。
笔者认为高明到那时也是大佛山真真正正的大西关。
高明人,你应该更自信;中国人,你应该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