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历史文化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调研报告

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调研报告

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调研报告一、引言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远影响。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我们展开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二、调研目的了解红色文化的现状:调查各地红色文化遗址、纪念馆、主题教育基地等的管理状况,以及相关活动的举办情况。

分析红色文化传承困境:研究红色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资源利用、受众群体、传播手段等方面的挑战。

提出发展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以推动红色文化传承发展。

三、调研方法实地走访:走访了一系列红色文化遗址,包括革命旧址、红军长征路线等,深入了解各地的红色文化资源。

网络调查:通过网络调查,了解各地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相关机构的宣传力度。

专家访谈:与红色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收集他们对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见解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红色文化遗址管理:部分地方的红色文化遗址管理较为完善,但一些基层单位的红色文化遗址管理相对滞后,存在管理不善、资金不足等问题。

主题教育活动:各地主题教育活动较为丰富,但存在活动单一、受众面狭窄的情况,需要更广泛地吸引社会各界参与。

文化产品开发:一些地区在红色文化产品的开发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整体水平不够,需要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的商业价值。

五、发展建议提升管理水平:完善红色文化遗址的管理机制,加大对基层单位的支持力度,确保红色文化资源得到妥善保护和利用。

拓展受众群体:创新主题教育形式,增加互动性,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让红色文化触及更广泛的受众。

加强文化产品开发:鼓励文化企业开发更多富有创意的红色文化产品,提升其艺术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推动数字化传承: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推动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承,通过互联网平台等方式将红色文化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

六、结论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红色调研主题报告(5篇范文)

红色调研主题报告(5篇范文)

红色调研主题报告(5篇范文)【第1篇】关于2023县红色文化资源调研报告范文为深入贯彻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挖掘崇义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资源与市场人才相结合,不断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化产品,根据xx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全市特色文化资源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县对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为深入贯彻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挖掘崇义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资源与市场人才相结合,不断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化产品,根据xx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全市特色文化资源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县对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一)概况崇义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赣南著名的老区县。

崇义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陈毅、邓小平、彭德怀、邓子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崇义这块土地上战斗、工作、生活过,他们领导根据地人民取得了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伟大胜利和成功经验,留下了一批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

崇义人民在历次革命斗争中,不畏牺牲,前仆后继,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据资料统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崇义苏区8万人口,参加红军1万多人,参加赤卫队、洗衣队、支前作战约2.65万多人,有名可查的崇义籍烈士1863人,无名烈士和无名英雄数以千计。

1955年,崇义籍黄志勇被授予中将军衔,兴中、谢振华、余光茂被授予少将军衔,他们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了不朽功勋。

(二)资源分布xx县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分布在思顺、上堡、横水、文英、丰州、麟潭、杰坝、铅厂、长龙等乡镇,以思顺、上堡较为集中。

思顺乡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有王尔琢烈士墓、彭德怀旧居、严坑红军西路军总指挥部旧址、新四军驻思顺通讯站旧址、大王洞后方医院遗址、思顺革命烈士纪念塔以及分布在思顺、长江、上峙等地的的大北军营旧址(军事讲习所)、黄土坳军营旧址(朱范合作会客厅)、莲塘军营旧址、柳树坝练兵场遗址。

红色文化调研报告范文

红色文化调研报告范文

红色文化调研报告范文红色文化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红色文化是指以中国革命历史为主题的文化形式、文化现象以及革命先烈的形象和精神。

红色文化具有浓厚的党性和社会意义,对于弘扬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为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红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

2. 分析红色文化在教育、舆论引导、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发展态势。

3. 探讨红色文化在弘扬革命精神、培养优秀人才等方面的作用。

三、调研方法1. 网络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大众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评价。

2. 实地访谈:采访相关专家、学者、艺术家、教育工作者等,了解他们对于红色文化发展的见解。

3.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书籍、学术论文、政策文件等,对红色文化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梳理。

四、调研结果1.红色文化的认知与评价通过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红色文化有一定的认知,其中认为红色文化具有积极影响力的比例高达70%以上。

同时,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红色文化的代表作品应该是《红楼梦》。

2. 红色文化的发展趋势在实地访谈中,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红色文化在现代社会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不仅在青少年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也在社会舆论引导、文化产业等方面有所贡献。

此外,红色文化正逐渐走向多元化和创新化的发展模式。

3. 红色文化的作用与挑战红色文化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革命先烈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红色文化也面临着需要与时俱进、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挑战。

如何在传承红色文化的同时,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是一个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五、调研建议1.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承教育,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活动。

2.鼓励和支持红色文化的创新,培养一批具有红色文化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的艺术家和作家。

3.与社会各界合作,推动红色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弘扬革命精神。

红色文化调研报告

红色文化调研报告

红色文化调研报告红色文化是指中国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所创造的一批有着革命色彩的文化内容和创作形式。

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特征的文化现象,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的特点和传承情况,本文进行了一次红色文化调研。

第一部分:红色文化的特点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特点。

红色文化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以革命、进步为主题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革命时期创作的文化内容自然以革命、进步为主题,弘扬进步态度,成为红色文化的一大特点。

比如各种革命文艺作品,大多以描述革命斗争、倡导革命精神为主。

2. 充满激情和热血红色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那个时期的人们充满着革命热情和理想的追求,这种情感在红色文化中得到了充分表达。

比如李宗仁率部反蒋,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这些场景都充满着激情和热血。

3. 推崇英雄和群体红色文化中有不少英雄人物,比如红军指挥员周恩来、毛泽东等,他们勇毅坚韧的形象成为红色文化的代表。

同时,在红色文化中也强调了团结和群体的重要性,这与革命时期强调群众力量的思想有关。

第二部分:红色文化的传承方式红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传承红色文化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我国,红色文化主要有以下几种传承方式:1. 地方性红色文化节庆活动各地方通过举办一系列地方性的红色文化节、主题活动等方式,传承红色文化。

如湖南的峰回路转红色旅游节、井冈山的红色旅游、瑞安的红色文化节等等。

2. 文物类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我国,许多红色文化遗产,如遵义会议旧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非常重要的革命历史遗址都得到了保护,在这些遗址开展的相关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3. 教育类红色文化遗产的传承红色文化遗产也应当在教育中进行传承,通过教育的方式,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各地组织了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苏区精神、红色文化、保卫世界和平等主题。

关于红色文化的调研报告

关于红色文化的调研报告

关于红色文化的调研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调研报告一、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红色文化起源于中国古代文化,早在古代的典故、神话、历史中,红色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中国,红色是吉祥、喜庆和祥和的象征,人们在喜庆的场合常常使用红色来增添气氛。

红色还代表了血与火的革命精神,正是这种革命精神,激发了无数先烈的英勇奋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红色文化的现代意义在现代社会中,红色文化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

红色文化在当代社会中,承载了太多的情感、信仰和价值观念,成为了人们共同认同的文化符号。

红色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形态,更是一种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它在传播中国文化、凝聚人心、传承传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红色文化的影响力红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红色文化不仅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更激励着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红色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在文化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且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红色文化的发展方向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红色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我们应该不断激发人们的文化自信心,强化文化创新,加强文化教育,推动红色文化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红色文化将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广泛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传承红色文化,不断探索其新的发展方向,为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做出努力。

相信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红色文化必将在中国大地上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为灿烂的贡献。

【字数:545】第二篇示例:关于红色文化的调研报告一、引言红色文化是指以红色为主色调的文化形态,它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旗帜颜色。

关于红色文化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关于红色文化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关于红色文化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引言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为了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状况,我们进行了此次社会实践调研。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红色文化在不同群体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探究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红色文化的更好传承与发展。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设计了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社会群体的问卷,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地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____份。

同时,我们还对一些红色文化遗址、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实地访谈,并查阅了大量有关红色文化的文献资料。

四、调研结果(一)红色文化的认知度1、大部分受访者对红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程度参差不齐。

其中,中老年人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相对较深,而年轻人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相对较浅。

2、对于红色文化的具体内容,如革命历史事件、英雄人物事迹等,受访者的知晓率较高,但对于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二)红色文化的影响力1、多数受访者认为红色文化对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激发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2、在社会层面,红色文化对于凝聚民族精神、推动社会进步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1、学校和家庭在红色文化教育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教育方式和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丰富。

2、红色文化遗址和博物馆等场所的保护和利用情况较好,但在宣传推广和互动体验方面还有待加强。

3、新媒体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作用逐渐凸显,但存在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传播效果不佳等问题。

五、存在问题(一)红色文化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在学校教育中,红色文化教育往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缺乏独立的课程体系和教材。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孩子的有效引导。

当地红色文化调研报告

当地红色文化调研报告

当地红色文化调研报告一、引言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时期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其历史价值,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等多种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当地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遗址、遗物等物质文化遗产的状况;通过访谈当地居民和专家学者,了解他们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态度。

三、调研结果1. 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当地拥有多处红色文化遗址,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战斗遗址等。

这些遗址记录了当地人民在革命时期的历史贡献和牺牲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2. 红色文化传承良好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在红色文化的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通过举办红色文化节、开展红色旅游、组织红色文化宣讲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红色文化,增强了红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3. 红色文化教育深入人心当地学校和社区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文化遗址、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让青少年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建议与展望1. 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当地政府应加大对红色文化遗址、遗物的保护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确保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2. 推进红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当地政府应将红色文化与旅游、教育等产业进行有机融合,促进产业间的互动发展。

例如,可以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等。

3.提升红色文化传播能力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提高红色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拍摄纪录片、制作红色主题文化产品、开展红色文化线上线下活动等方式,让红色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心。

4.深化红色文化研究鼓励当地高校、研究机构及专家学者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研究,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推动红色文化理论创新。

传承红色文化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传承红色文化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传承红色文化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红色文化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文化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红色文化,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需要,是激励青年一代牢记党的初心使命的需要,也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深入基层,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的具体情况,探索传承红色文化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为推动红色文化传承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对象本次调研主要对象包括:红色文化传承单位(红色文化纪念馆、红色旧址、红色遗址等)、相关专家学者、基层党组织干部和群众。

三、调研内容1. 红色文化传承单位的建设和管理情况,主要包括单位规模、藏品数量、陈列展示、文化活动等方面;2. 红色文化传承单位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宣传手段、宣传内容、受众群体等方面;3. 红色文化传承单位与基层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主要包括合作形式、合作内容、合作效果等方面;4. 群众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主要包括了解程度、参与热情、接受度等方面。

四、调研方法1. 采取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多种方法进行调研;2. 设计问卷,对红色文化传承单位的工作人员和游客进行问卷调查;3. 对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红色文化传承工作的看法和建议;4. 实地观察红色文化传承单位的陈列展示、文化活动等情况。

五、调研结果1. 红色文化传承单位的建设和管理情况经过调研发现,大部分红色文化传承单位规模不大,设施和设备比较简陋。

藏品数量有限,陈列展示方式单一,文化活动较少。

管理人员多为政府聘任,工作积极性不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2. 红色文化传承单位的宣传和教育工作红色文化传承单位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主要通过展览、讲座、书籍等形式进行。

但由于宣传手段较为单一,难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效果有限。

3. 红色文化传承单位与基层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红色文化传承单位与基层党组织的联系不够紧密,合作形式单一,合作内容单一,合作效果不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师大数计院赴贵州省遵义调研小组关于遵义红色文化传承的调研报告学校名称:湖南师范大学团队名称: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赴贵州省遵义调研小组指导老师:李莉(数学与计算机科学院小组人员:聂嘉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20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李燕子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2011级电子商务何贝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2011级计算机科学技术路璐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2012级电子商务实施地点: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南宫山调研时间:7月13日——7月27日摘要遵义是国内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之城。

在这片土地上,红军书写了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大捷等长征史上光辉的篇章,在中国红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湖南师范大学数计院赴贵州省遵义黔途调研小组以发掘、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为出发点,进行了遵义红色历史文化的传承的问卷调查,走访遵义会址周围的群众了解遵义红色文化的传播情况,并且到遵义会址、红军山、楼上关红色旅游胜地经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政府对红色历史文化保护的相关措施,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遵义的红色历史文化可以更好的的到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遵义、红色历史文化、遵义会议、遵义会址、红色历史文化建设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调研背景 (1)1.2调研目的 (1)1.3调研情况 (2)1.4调研手段 (2)1.4.1问卷调查 (2)1.4.2访谈法 (2)1.4.3文献法 (3)1.4.4实地考察法 (3)1.4.5excel问卷分析 (3)1.5调研问卷的发放情况 (4)第二章数据分析 (4)2.1性别对于遵义红色文化的了解、红色文化传承和政府政策的分析 (5)2.2年龄对于遵义红色文化的了解、红色文化传承和政府政策的分析 (6)2.3政治面貌对遵义红色文化的了解、红色文化传承和政府政策的分析 (8)2.4教育对于遵义红色文化的了解、红色文化传承和政府政策的分析 (11)2.5职业对于遵义红色文化的了解、红色文化传承和政府政策的分析 (13)第三章遵义红色历史文化传承和旅游业...............................................结束语.....................................................................................................小组指导老师评估意见附录 (17)调研问卷 (17)走访资料 (19)第一章绪论1.1调研背景遵义古称播州,位于贵州省北部,南临省城贵阳市,西与四川接壤,北面紧靠重庆,是大西南通江达海的重要通道。

全市面积30762平方公里,人口684万人,遵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因此成为闻名中外的历史名城。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上,是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

毛泽东手书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高悬于会址的大门正中。

会址内的垣门里,是一个青石铺就的天井,天井北侧就是遵义会议会址的主楼。

1935年1月,党中央政治局长征途中,在此举行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胜利地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因此,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不仅要让这个转折点记载在史书中,课本中,更要铭刻在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上。

让遵义的红色历史文化得到好的继承和发扬。

1.2调研目的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此次调研,让人们更加了解遵义的红色历史文化,让红色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也进一步促进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

1.3调研情况调研时间:7月13日到7月27日,为期13天调研地点:贵州省遵义市红黄冈区南宫山调研人员:队长:聂嘉队员:李燕子、何贝婷、路璐1.4调研手段调研的过程中,调研手段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调研手段可以让我们少走歪路,多种多样的调研手段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加真实、准确的数据。

1.4.1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是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必须经过的步骤。

其中,调查问卷设计得合理与否、有效问卷的回收率都直接影响着所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我们通过7月14日——7月18号四天的时间,分别在贵州遵义红花岗区南宫山小学附近的小吃街、遵义市遵义会址附近的商业街、遵义会址内、遵义市红花岗去南宫山附近居民区进行问卷发放,发放出问卷200张,收到有效的问卷183张。

1.4.2访谈法在研究设计阶段,我们初步确定了访谈方案,明确了访谈的目的、访谈对象等。

进入访谈实施阶段,我们还拟定访谈提纲和访谈调查表,充分熟悉访谈的对象,适当的运用一些访谈技巧、以更全面、更准确地收集研究需要的信息。

访谈过程中,除了向访谈对象询问“关于您对遵义市红色历史文化建设的了解程度”以及“您的对红色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建议”之外,还从老一辈的遵义人那里得到一些关于遵义会议的历史故事。

1.4.3文献法在调研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来更好的发掘课题内在的东西。

对信息的充分占有是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

在海量的文献信息面前,我们也迷茫过,徘徊过。

最终我们利用互联网检索,利用专业的网站,利用百度这一搜索引擎在中国知网以“遵义会议”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搜索,了解了遵义会议精神等以遵义会议为中心的相关历史的真相。

1.4.4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之前明确考察的目的,制定好考察计划,之后进行了一系列考察的准备。

为了考察能够顺利经行,首先,在前期制定考察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查阅更多细化的资料,增加对考察对象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准备好考察需要的工具,例如照相机、记录本等一般性考察用具外,还需要准备一些防暑药品。

再次,还和会址所在旅游区的管理人员进行交流。

7月25日在之前对遵义会址及其周边环境的考察之后,全体队员在遵义会址进行实地考察。

1.4.5excel问卷分析调研问卷进行回收和整理之后,我们将数据运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和人工对问卷进行分类分析。

将问卷分为四个部分:文化了解、文化态度、文化传承和文化保护,并按照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职业、等项目进行比对,得出被调查对象对遵义红色历史文化的了解度及其态度,从而更准确的分析红色文化的传承情况,并得出结论。

1.5调研问卷的发放情况本次我们一共发放了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9份,回收率约为99.5%;其中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93%。

第二章数据分析在回收到的问卷中,性别比例男:女为15:16,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显示。

在文化了解上,大多数的被调查者对红色历史文化的了解仅限于对会址的参观、观看遵义会议相关电影电视剧和与他人进行交流上,一半以被调查者对了解遵义的红色历史文化比较感兴趣,觉得红色历史文化的建设很重要。

在文化态度方面,调查者认为在保持文化的纯粹性的基础上,选择性的继承和发展遵义的红色历史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文化传播方面,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红色历史文化的传播的主要问题在于传播的相关途径太少了,较少接触到红色历史文化相关联的东西,我们还是要通过播放电影电视剧,拍摄纪录片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红色文化。

而在文化政策方面,大多数的人没有注意过政府在文化保护方面的政策,但是对红色历史文化的建设还是比较满意的。

2.1性别对于遵义红色文化的了解、红色文化的传承和政府政策的分析性别对于遵义红色文化的了解的影响如图1-1所示。

途中粉色曲线代表女性,蓝色的曲线代表男性。

横轴从左向右代表对文化了解从少到多。

可以看出,男性比女性更加了解遵义的红色历史文化,而这也刚好刚好和男性较女性更加关注历史相吻合。

1-1性别对遵义红色文化的传承的影响如图1-2所示,横轴从左向右表示对遵义红色历史文化的重视程度从低到高。

可以看出,被调查者都很重视红色历史文化的建设,而男性比女性更加重视红色历史文化的建设。

1-2而对于政府政策,性别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如图1-3),图表中1表示完全不了解、2表示基本不了解、3表示了解一点点、4表示了解大部分、5表示完全了解。

男性更加了解政府政策,女性则是基本不了解或者仅仅是了解一点。

这也说明男性比女性更加关注政府的决策。

1-32.2年龄对于遵义红色文化的了解、红色文化的传承和政府政策的分析调查问卷中,年龄比例为11:10:7:3(20岁以下:20到35岁:35到50岁:50岁以上)。

年龄对于遵义红色历史文化的了解如图2-1所示,其中年老的人和青少年较其他两个年龄段的人更加了解遵义的红色文化,这和青少年的教育和长辈们的亲身经历相关联。

2-1年龄对于遵义红色历史文化传承的影响,如图2-2所示,大多数的被调查者对文化传承持支持态度,觉得红色历史文化的建设十分重要。

年龄对于其态度的影响微乎其微。

2-2年龄对于政府政策的影响,如图2-3所示,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对政府政策都基本满意,极少数的被调查者一点也不满意,35到50岁的人基本满意,50岁以上的人一半的调查者基本满意,一半的调查者很满意。

2.3政治面貌对遵义红色文化的了解、红色文化的传承和政府政策的分析在调查过程中,党员有24人,共青团员30人,民主党派6人,群众111人,其他面貌的人为15人。

政治面貌对于红色文化了解的影响如图3-1所示,被调查的党员大部分比较了解遵义的红色历史文化,被调查的大多数共青团员基本了解遵义的红色历史文化,被调查的民主党派人士一部分比较了解,另一部分则是基本不了解遵义的红色历史文化,大多数被调查的群众了解一点遵义的红色历史文化,其他政治面貌的成员了解一点,了解大部分,和完全了解的比例相当。

这说明遵义红色历史文化的了解和政治面貌有关联,团员,党员等起先锋模范作用的人了解的比一般群众要多。

3-1政治面貌对于对红色历史文化传承的影响,如图3-2所示,图示为政治面貌不同的几类被调查者对于遵义红色历史文化建设的重要程度的看法,图中1代表一点也不重要,2代表不太重要,3代表有点重要,4代表很重要。

在这个问题上,各个阶层的人民都觉得红色文化的建设很重要。

3-2而针对政府对红色历史文化建设的措施的了解程度方面,如图3-3所示,从1到5表示对措施的了解程度越来越深,由图可知大多数的被调查者对于政府对于红色历史文化建设方面的举措仅仅是了解一点点,政府还需要在宣传上面花些功夫,而人民群众也要积极主动的去参与红色文化的建设。

3-32.4教育对于遵义红色文化的了解、红色文化的传承和政府政策的分析在回收到的有效问卷中,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15人,文化程度为初中87人,文化程度为高中(含中专)39人,文化程度为大学专科15人,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30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