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报告2016

合集下载

郑州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报告2016

郑州历史文化街区调研报告2016

2020/5/12
9
基础文献资料收集
跨越式经济目标
2010年为2757亿元,2015年达到1万亿元左右,五年累计完成3万亿元左右,
年均增长30%。 财政总收入,“十一五”末,财政总收入达到643亿元。到 2015年,财政总收入达到1185亿元,年均增长13%。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十 一五”末,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87亿元,年均增长23.2%。到2015年,财政 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10亿元,年均增长13%。 ,跨越式目标,2010年为387亿 元,2015年达到88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8%。 一五”末,市属及以下进出口总额达到45.2亿美元年均增长32.7%。到2015年 市属及以下进出口总额达到138亿美元左右年均增长25%。跨越式目标, 2010 年为45.2亿美元2015年达到160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30%。, “十一五”末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9亿美元五年累计达到65亿美元年均增 长41.5%。到2015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0亿美元左右五年累计达到180 亿美元,年均增长20%。跨越式目标,2010年为19亿美元2015年达到60亿美元 左右五年累计力争突破200亿美元年均增长25%。, “十一五”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756亿元年均增长18.8%。到2015年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长16%。跨越式目标, 2010年为 1756亿元2015年达到4400亿元年均增长18%。
2020/5/12
10
基础文献资料收集
2020/5/12
11
基础文献资料收集
产业结构示意
第一产业3.1% 第一产业56.7% 第一产业40.2%
2020/5/12
12
基础文献资料收集
2020/5/12

文化遗存调研报告

文化遗存调研报告

文化遗存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文化遗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文化传承。

为了了解某一地区的文化遗存情况,本次调研选择了中国的河南省作为文化遗存调研对象。

2. 调研目的通过对河南省的文化遗存调研,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保护和展示文化遗产的措施及效果,以及河南省文化遗存对于公众的影响。

3.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参观、访谈和文献研究。

调研时间为两个月,从xx年xx月到xx年xx月。

调研范围主要包括河南省内的著名文化遗存,如郑州博物馆、洛阳龙门石窟、开封庙会等。

4. 调研结果4.1 历史文化底蕴经调研了解,河南省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省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古代中国的五个古都之一就位于河南省,这使得该地区拥有了许多著名的文化遗存。

洛阳龙门石窟、开封庙会以及郑州的博物馆等,都是该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4.2 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在对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进行访谈和实地参观后,我们发现河南省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成果。

各级政府在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加强文化遗产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使得许多文化遗存能够保留下来并得到合理的利用。

4.3 文化遗存保护措施和效果调研中了解到,河南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文化遗存,如修复工程、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和组织文化遗产展览等。

这些措施对于文化遗存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文化遗存得以保存和传承。

4.4 文化遗存对公众的影响通过访谈和调研,我们了解到河南省的文化遗存对公众影响深远。

一方面,文化遗存的存在使得公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另一方面,文化遗存也为河南省带来了旅游收入和知名度提高,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5. 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为河南省的文化遗存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文化遗存保护的资金投入还不够,加强投入是保护文化遗存的关键。

郑州历史发展主题研究报告

郑州历史发展主题研究报告

郑州历史发展主题研究报告郑州历史发展主题研究报告一、引言自古以来,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和重要的中原地区城市,其历史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

郑州作为一座古老的城市,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对中原地区及整个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次研究报告旨在全面探究郑州历史发展的主要主题,并分析其对城市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二、古代郑州的崛起与繁荣郑州作为一个文化古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

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发现显示当时已有人类在郑州一带活动。

随后,商代时期郑城成为古代商代政治、经济的重要中心。

工艺制作和商业交流的繁荣使得郑州成为黄河流域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周代,郑州成为中原地区最重要的都城之一,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逐渐取代了原先的河南洛阳。

郑州的繁荣还得益于其良好的地理位置,作为一个交通枢纽,在河南地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郑州作为政治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州作为政治中心的地位逐步下降。

自隋唐时期开始,洛阳取代了郑州的地位,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

尽管如此,郑州仍然作为一个重要的行政区域存在。

自明清时期以来,郑州发展为河南的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

尤其是在近代,郑州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要基地,对整个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郑州的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郑州的经济发展迅猛。

郑州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随着中国内外贸易的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推进,郑州逐渐崭露头角。

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郑州的现代化建设,加快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东新区等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为郑州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郑州逐渐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门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本投入,加速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五、郑州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尽管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对郑州的历史文化遗产带来了威胁。

古镇和老街巷的拆迁、文化遗址的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

历史调研街区报告

历史调研街区报告

历史调研街区报告历史调研街区报告摘要:本报告对某个历史悠久的街区进行调研,综合了历史文献、口述历史、考古学和建筑调研等多种方法,旨在揭示该街区作为城市历史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提出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一、引言某街区位于城市中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该街区的调研,深入了解其历史沿革、人文特色和建筑风格,以及其在城市发展和社会变迁中的重要地位。

二、历史沿革该街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当时是城市的商业和行政中心,因此有着众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

调研显示,该街区的建筑风格受到多个历史时期的影响,如传统民居、西方殖民地建筑和现代主义建筑等。

三、人文特色通过口述历史调研,我们了解到该街区曾经是艺术家、作家、诗人和政治家的聚集地,他们的创作和影响力不仅影响了该区域的文化氛围,也对整个城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人文特色的活动包括文化艺术展览、文学讲座和音乐会等。

四、建筑调研我们对该街区的建筑进行了详细调研,发现其建筑风格多样,包括传统砖木结构、西方殖民地风格和现代主义风格。

这些建筑的设计和布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氛围,对城市景观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保护与传承由于城市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压力,该街区面临被消除或改建的风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保护历史街区的法律法规,并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和机构的职责。

2. 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活动和媒体报道,提高公众对该街区历史和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增加公众对保护和传承的关注。

3. 建立文物保护机构:成立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负责历史建筑的保护、维修和管理,确保其得到有效的保护并得到传承。

4. 开展文化活动:组织文化、艺术和历史相关的活动,吸引更多的人们参与,增加对该街区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结论:某街区作为城市的重要历史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该街区的历史沿革、人文特色和建筑风格,并提出了保护和传承的建议。

历史街区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历史街区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历史街区建设调研报告范文历史街区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历史街区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方向,我们特组织了一次历史街区建设调研活动。

通过该次调研,我们希望能够提出合理的建议,推动历史街区建设的健康发展,促进城市文化传承和社会经济繁荣。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范围涵盖了本市主要历史街区及相关文化机构。

三、调研结果1. 历史街区保护现状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本市的历史街区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大部分历史建筑得到了保护,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甚至成为了城市的地标。

相关保护政策也在不断完善,例如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资金支持政策。

2. 历史街区保护存在问题然而,调研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历史街区的保护侧重于建筑本身,而忽视了文化内涵的传承和利用。

其次,一些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存在不规范和简单粗暴的现象。

再者,历史街区周边环境和城市规划与历史建筑之间缺乏有机整合,导致历史街区与其他部分的不协调。

3. 历史街区发展方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应更加重视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传承,挖掘历史建筑背后的故事和意义,加强文化教育和旅游推广。

其次,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需符合规范,严禁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并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和评估机制建设。

同时,历史街区周边环境和城市规划要与历史建筑相协调,加强协调机制和规划编制。

四、结论和建议本次调研发现了历史街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如今,历史文化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能,历史街区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希望能够促进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让历史文化照亮城市的未来。

五、参考文献1. XXX,XXX,XXX著,2019,《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研究》,XX出版社。

2. XXX,XXX,XXX著,2020,《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研究述评》,XX杂志,(2):XX-XX。

【备注】以上为模拟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历史街区建设调研报告总结

历史街区建设调研报告总结

历史街区建设调研报告总结历史街区建设调研报告总结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历史街区建设的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通过对多个历史街区的实地考察、采访、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历史街区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

二、历史街区建设的现状1.历史街区建设规模逐年扩大,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历史街区得到保护和改造。

2.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建设主要依赖于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的合作十分重要。

3.历史街区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保护力度不够大、商业化开发过度、建筑物维修困难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规范。

三、历史街区建设的问题和挑战1.保护力度不够:部分历史街区在保护上仍存在不足,一些历史建筑遭到破坏或拆除,需要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2.商业化开发过度:一些历史街区受到过度商业化开发的影响,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受到破坏,需要在开发过程中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

3.缺乏专业人才:历史街区建设需要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如建筑师、文物保护专家、旅游规划师等,而目前专业人才的匮乏导致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难题。

四、历史街区建设的发展趋势1.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未来的历史街区建设应更加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通过保留历史建筑和传统手工艺等方式,让历史街区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2.加强规范管理:为了保护历史街区的独特性和历史价值,需要加强规范管理,建立相关的标准和制度,确保历史街区能够长期保持其独特性和吸引力。

3.多元化发展:历史街区的发展不应仅仅局限于旅游业,还可以发展文创产业、特色小吃等,以实现多元化发展,增加历史街区的吸引力和经济效益。

五、建议1.加强政府的管理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历史街区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得以保护。

2.加强社会参与:历史街区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可以通过成立相关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等方式,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保护和建设工作。

基于遗址保护背景下的历史文化区规划设计研究——以郑州商城历史文化区规划为例

基于遗址保护背景下的历史文化区规划设计研究——以郑州商城历史文化区规划为例

基于遗址保护背景下的历史文化区规划设计研究——以郑州商城历史文化区规划为例摘要:一座城市的遗址能体现出这座城市的文化竞争力,历史文化区规划影响着遗址的保护、传承与发扬,文章基于历史文化区规划的设计原则和有机更新方式,以郑州商城历史文化区作为研究对象,从规划角度分级管控,对保护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为同类型历史文化区的保护利用提供解决途径。

关键词:遗址保护;历史文化区;可持续发展1.研究背景我国历史悠久,文物遗址数量众多,一座城市的遗址能够体现出一座城市的文化核心竞争力,遗址的价值不容小觑。

因此现在许多城市都积极致力于遗址保护工作,或对遗址进行发掘勘测,保持遗址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这一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主导性,例如北京圆明园西洋楼遗址;或在已发掘遗址上修建遗址展陈博物馆,例如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或是建成遗址公园,注重保护展示遗址和遗址周边环境,重塑历史场景,讲求文化遗址的可观赏性,例如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或是实现历史遗址功能转换,例如上海新天地街区。

在众多保护方法中,要注意保留遗址的历史记忆,保持遗址可读性与文化延续性。

郑州自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亳都以来,3600年城市文化延绵不断,经历王国都城,方国都城,县辖管邑,西辅郑州,直隶州,郑县等一系列历史变迁。

与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并称为八大古都,在1994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商城历史文化区以商城遗址为核心,是郑州的老城区,文化遗址丰富多彩。

随着郑州城市的发展,商城历史文化区原有空间格局和生活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城市的发展,如何保护和发展商城文化遗址,再现商城昔日辉煌是现下的主要问题,因此,商城历史文化区的有机更新刻不容缓。

2.现状问题2.1历史文化区功能业态单一商城历史文化区位于郑州市老城中心区域,人口密度大,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逐渐变成传统旧城与现代生活相矛盾的地区,单一的居住功能与中心区多元功能需求互相矛盾。

历史街区调研报告

历史街区调研报告

历史街区调研报告历史街区调研报告引言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中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历史风貌和建筑的特定区域,代表了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

调研历史街区的目的是了解其发展历程、特点和现状,为保护和利用历史街区提供有益建议。

本报告基于对某城市历史街区的实地调研和相关资料整理,总结了该历史街区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一、历史街区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该历史街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一个传统的商业中心,从中世纪开始形成,并逐渐扩展到现在的规模。

历史街区保留了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包括城市门、宫殿、教堂和住宅等。

这些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社会发展。

此外,历史街区也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商业街区和市场,是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二、历史街区的现状和问题尽管历史街区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但其保护和维护却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历史街区位于市中心,交通拥堵和停车位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此外,一些历史建筑和街区缺乏适当的维护,存在严重的破损和老化问题。

保护和维修历史建筑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投入,这对当地政府和社会资源构成了一定的压力。

最后,一些商业街区和市场在面对现代商业的竞争时,也面临着存活和发展的困境。

三、对历史街区的建议和对策为了保护和利用历史街区,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对策:1.交通改善和管理通过增加公共交通线路和优化停车资源分配,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此外,还可以引入非机动交通工具和步行街,鼓励人们步行或骑行到历史街区。

2.加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加大对历史建筑的维护力度,确保其保存完好。

同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金的投入,支持历史建筑的修复和改造,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需求。

3.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开展历史文化展览和推广活动,提高市民和游客对历史街区的认知和兴趣。

鼓励历史街区内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

4.促进商业和旅游发展通过建立商业协会和旅游推广机构,提升历史街区的商业活力和吸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停车泊位
人均停车场面积
20万个
0.8平方米
__ __
__ __ __ __
人均停车场面积
2016/2/27ຫໍສະໝຸດ 0.8平方米__ __
14
基础文献资料收集
2016/2/27
15
基础文献资料收集
2016/2/27
16
“茶 道
“茶 道
目录
2016/2/27
19
课题来源
课题来源
《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 》 -国家文物局、财政部
2016/2/27
29
研究对象
课题来源
郑州市三大历史街区
研究意义及对象
国内外研究现状
书院街历史文化 街区、
文庙—城隍庙历 史文化街区
德化街—大同路 历史文化街区
研究内容
研究思路与方法
工作方案
论文框架
研究进度
城隍庙: 郑州城隍庙:位于郑州市商城路。该庙始建年代无考。 明、清多次修葺。庙坐北朝南,原占地10亩,由大门、仪门、戏 楼、大殿、后寝宫和东、西廊房组成。大门为悬山式建筑,檐下施 三昂七踩斗拱。戏楼,歇山式高台楼阁,高12米,12条脊纵横斜 插,上下错落,翼角重重,造型别致,小巧玲珑。大殿、寝殿,雕 梁画栋,金碧辉煌。城隍庙是市区内保存最好的建筑群。庙内现存 碑刻很多,是城隍庙历史的重要资料
理论背景
现状背景 1.现状破坏严重 2.少数民族聚集区, 社会结构复杂 3.旧城开发更新 4.紧邻核心商圈,商 业开发价值较高 5.历史街区相对集聚 6.保护现状较差
23
工作方案
论文框架
研究进度
2016/2/27
课题来源
课题来源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方法
工作方案
论文框架 研究进度
2016/2/27
24
-
研究意义及对象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主要任务:深化西安片区和洛阳片区的整体保护工作,重点推进 荆州片区、曲阜片区、郑州片区和成都片区的遗址保护工作,持续 开展长城、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的保护工作,形成规模和联动效应。 十二五”时期大遗址保护项目库的150处重要大遗址中: 河 南: 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遗址、殷 墟、郑韩故城、古城寨城址、北阳平遗址、郑州商代遗址、宋陵、 清凉寺汝窑遗址、邙山陵墓群、三杨庄遗址、城阳城址、仰韶村遗 址、北宋东京城遗址 主要保障: (一)组织保障。(二)经费保障。 (四)人才保障。(三)理论保障。 2014--2015完成大遗址保护的基础工作
2016/2/27 10
基础文献资料收集
2016/2/27
11
基础文献资料收集
产业结构示意
第一产业3.1% 第一产业56.7% 第一产业40.2%
2016/2/27
12
基础文献资料收集
2016/2/27
13
基础文献资料收集
调研交通数据
交通调研指标因子 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万人标准公交台数 中心城区干路、之路网密度 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快速路通车里程 指标数值 30% 20 3万km/平方公里 10平方公里 260平方公里 同类城市 对比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备 注
2016/2/27
9
基础文献资料收集
跨越式经济目标
2010年为2757亿元,2015年达到1万亿元左右,五年累计完成3万亿元左右,
年均增长30%。 财政总收入,“十一五”末,财政总收入达到643亿元。到 2015年,财政总收入达到1185亿元,年均增长13%。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十 一五”末,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87亿元,年均增长23.2%。到2015年,财政 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10亿元,年均增长13%。 ,跨越式目标,2010年为387亿 元,2015年达到88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8%。 进出口总额市属及以下“十 一五”末,市属及以下进出口总额达到45.2亿美元年均增长32.7%。到2015年 市属及以下进出口总额达到138亿美元左右年均增长25%。跨越式目标, 2010 年为45.2亿美元2015年达到160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30%。, 实际利用外资 “十一五”末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9亿美元五年累计达到65亿美元年均增 长41.5%。到2015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0亿美元左右五年累计达到180 亿美元,年均增长20%。跨越式目标,2010年为19亿美元2015年达到60亿美元 左右五年累计力争突破200亿美元年均增长2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十一五”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756亿元年均增长18.8%。到2015年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长16%。跨越式目标, 2010年为 1756亿元2015年达到4400亿元年均增长18%。
27
课题来源 商代遗址考古公园建设规划
课题来源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方法
工作方案 德化街历史文化街区
论文框架 研究进度
文庙--城隍庙历史文化街区
书院街历史文化街区
2016/2/27
28
课题来源 商代遗址考古公园建设规划
课题来源
研究意义及对象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
研究思路与方法
工作方案
论文框架
研究进度
郑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调研总结
作者:汪延洲
学号:12101083300003 专业:城乡规划学
目录
文献资料收集
文献资料收集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
研究思路与方法
工作方案
论文框架
研究进度
2016/2/27
2
基础文献资料收集
基础文献资料
规划体系
规划依据
相关研究成果
2016/2/27
3
规划体系
南阳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相关规划 安阳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相关规划 洛阳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相关规划 开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相关规划

国内相关规划成果收集对比 国外相关规划成果收集
郑州市书院街历史 郑州市老城区传统 北京历史街区公共 街巷空间探析_王大艳.caj街区更新策略研究_李悦.caj 空间更新研究_王冉.caj
20
工作方案
论文框架
研究进度
2016/2/27
课题来源
课题来源
研究意义及对象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
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申报认定工作启动 为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保 护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日前联合下发通知, 决定开展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申报认定工作。 2014年4月底前,申报材料分别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 司和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
研究思路与方法
工作方案
2004 年, 伴着郑州市成为中国八大古都的脚步, 郑州三大 历史街区的恢复工程被郑州市政府列为“郑州商城遗址保 护及环境整治工程”的重点项目进行投资建设。 郑州119个城中村改建项目
论文框架
研究进度
2016/2/27
21
相关规划与法律法规
课题来源
研究意义及对象
国内外研究现状
《郑州十二五规划纲要》 《郑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专项规划相关意见》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考古公园建设规划》清华大学 《郑州商代都城墙体保护方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书院街保护整治详细规划》
郑州市中心城区规 划图.pdf
2016/2/27
6
规划体系
3.相关规划成果收集梳理
同区位相关规划成果收集比对 周边相关规划成果收集对比
30
2016/2/27
课题来源
课题来源
研究意义及对象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
研究思路与方法
工作方案
论文框架
街区内主要文物资源历史遗迹 省级文保单位两处: 文庙:位于郑州市东大街路北,坐北朝南。据民国《郑县志》 记载,郑州文庙创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年),规模 很大。到元初,文庙尚占地37亩,主要建筑有大成殿、东西两 庑、棂星门、泮池、戟门、明伦堂、敬一亭、尊圣阁、土地祠、 东西角门、启圣祠、乡贤祠、金声玉振坊、居仁门、由仁门、 祭器库、乐器库、神厨、育德仓、义仓、射圃厅、宰杀厅、进 德斋、修业斋、存诚斋等,后被大火烧毁。元顺帝至正六年 (1346年)仿原貌重建。明、清两代多次重修,清光绪二十二 年(1896年)复遭大火,虽经重建,但规模已非昔比。棂星门、 泮池等建筑又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仅存大成殿、厢房等 建筑。近年逐步恢复了照壁、灵星门、东西坊、泮池、戟门、 崇圣殿及前后院厢房等建筑,已初具规模,对外开放。
研究内容
研究思路与方法
相关规划 《郑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专项规划》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商代遗址保护利用规划》 《郑州商代都城总体保护规划》 清华大学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考古公园建设规划》清华大学 《郑州商代都城墙体保护方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书院街保护整治详细规划》 相关法规 《郑州商城相关管理规定》 《郑州市古树名木相关管理办法》 《郑州市紫线管理办法》
2016/2/27
4
规划体系
2.专项规划
《郑州十二五规划纲要》 《郑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专项规划相关意见》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考古公园建设规划》清华大学 《郑州商代都城墙体保护方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书院街保护整治详细规划》
郑州市中心城区规 划图.pdf
2016/2/27
5
规划体系
2.相关文件、意见收集
研究进度
2016/2/27
31
课题来源
课题来源
研究意义及对象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
研究思路与方法
工作方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二七纪念塔及纪念堂 分别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和钱塘路。是为纪念京汉铁路总 工会成立及全路工人大罢工而建。1923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京汉铁路工人在郑州举行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军阀吴 佩孚血腥镇压,制造了“二七惨案”,引发了铁路工人全路的 大罢工。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总工会成立大会钱塘路普乐园 旧址修建了二七纪念堂。在汪胜友、司文德烈士牺牲的长春桥 修建了二七广场和二七纪念塔。它们昭示了郑州的光荣革命传 统,如今已成为郑州的标志和象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