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温均匀性调节

合集下载

电阻加热炉炉温均匀性差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电阻加热炉炉温均匀性差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电阻加热炉炉温均匀性差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摘要:电阻加热炉近些年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工业领域中,但由于其功率大、持续工作时间长、使用频次高,属于高耗能设备。

电阻加热炉能够很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加工零部件的工艺质量,但是对于电阻加热炉炉温均匀性还是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在运行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设定好的温度曲线,因为电源事故导致停止加热或者控制精度下降,最后工业加工就不会成功。

所以,以工业电炉为对象,把智能仪表当做控制它的工具,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本文就来探讨电阻加热炉炉温的均匀性差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电阻加热炉;炉温;均匀性差;原因;解决办法1导致电阻加热炉炉温均匀性差的主要原因分析1.1 控制方面温度控制仪是控制电阻加热炉炉膛内部温度的核心仪器,其主要作用是接收热电阻的温度信号,然后再进行比较电阻加热炉炉膛内的实际温度和预期设置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差,测量时控仪能够自动输出相应的功率百分数,而且如果是在电阻加热炉正常工作的状态之下,温控仪是不能自动设定功率输出的百分数。

比如,在电阻加热炉炉膛内,工作人员设定的温度是400℃,工艺产品需要要求设定的温度为960℃的过程中,那么这个时候温控仪就会自动输出功率百分数为100%,这也就相当于三相电流要在电阻加热炉工作区域内功率数的1.7倍。

一旦电阻加热炉温度接近960℃的时候,温控仪的输出才会依次进行降低,从100%到90%,再到80%、70%、60%等,一直降低到10%[1]。

温控仪在保温阶段的输出功率百分数都是间接性输出,假如温控仪正处于加热的过程中,那么电阻加热炉的三相电流表的输出要统一缩减数额,检查好温控仪设定的初始温度是多少。

1.2 发热件损坏如果电阻加热炉是480kW,那么发热体的工作部位主要是在不同的区间工作范围内,每一个范围的功率大约是120kW。

三相电流表和全功率升温阶段的指针摆角频率相符合的过程中,恒温状态的三相电流表都会呈现同样的摆角幅度[2]。

调节炉温措施

调节炉温措施

调节炉温措施引言炉温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在一些特定的生产场景中,对炉温的调节要求更为严格和精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调节炉温的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炉温调节的方法。

1. 炉内空气流动调节炉内空气的流动情况直接影响着炉温的分布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调节炉内空气流动,可以有效地控制炉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炉内空气流动调节措施:1.调节风门开度:可以通过调节炉膛进气口风门的开度来调节炉内空气的供应量,从而控制炉温的高低。

当需要提高炉温时,可以适当增大风门开度,增加燃料的供应量,增加燃烧热量。

相反,当需要降低炉温时,可以适当减小风门开度,限制燃料的供应量。

2.调节鼓风机转速:鼓风机是控制炉内空气流动的重要设备。

通过调节鼓风机的转速,可以改变炉内空气的流速和流量,从而影响炉温的分布和稳定性。

3.安装炉温探头:在炉膛内安装炉温探头,可以实时监测炉内温度的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炉内空气流动,从而实现对炉温的精确控制。

2. 物料进料调节物料的进料速度和方式是影响炉温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当调节物料的进料量和进料方式,可以改变炉内反应时间和反应热量,从而实现对炉温的控制。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物料进料调节措施:1.调节物料进料速度:通过调节物料进料的速度,可以控制炉内物料的停留时间,从而影响燃烧反应的进行和炉温的高低。

当需要提高炉温时,可以适当增加物料进料速度,增加燃料的供应量和燃烧热量。

相反,当需要降低炉温时,可以适当减小物料进料速度,减少燃料的供应量。

2.调节物料进料方式:不同的物料进料方式也会对炉温产生影响。

例如,在一些工业炉中,采用逐批进料的方式可以实现对炉温的精确控制。

通过控制每批物料的进料时间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炉温进行调节。

3. 炉体结构调节炉体的结构和形状对炉温的分布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通过调节炉体的结构和形状,可以改变炉内空气流动和物料燃烧的分布情况,从而实现对炉温的控制。

热处理炉炉温均匀性的黑体调控技术

热处理炉炉温均匀性的黑体调控技术
Ⅱ 一 n WEN — n mi Yu We
( i aIds a F r c , ̄ S ̄ gTcnl yC ,bnd ,i un603 , i ) Xh ut l u aeFe u n r n i n ai eho g oC gu S ha ,109 QI n o e c 豫
i hn t ei r g n c e w ti e d sg n e fr a e t e rtr g lt . h n a u mp a u e r nA  ̄ e n o
p 曲l e ih e 蛐c t t e
at ci n o
Ke r s He t a D f s d rdain R o o t g t g F ma e tmp r tr nfmmi ; lc b d Js e t  ̄ y wo d : a y; i u e a it ; r o f r ei ; u c a n e eau e u i o y t B a k o y pc n ; m
s t ie c c n b e e a me r@ e r t n t me t ei e a e e ed f rn a es v rlt so y n mo a n t sd ed s n d v u . h e e i e h e i h g l
过规定值 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采用黑体技 术来调控 炉温均匀性 , 可以使炉 温长期稳定在规定 范围 内。
关键词 : 热射 线 ; 反 射 ; 位 率 ; 温 均 匀性 ; 漫 到 炉 黑体 元 件 ; 控 调
中图分类号 :G 5 . T 15 1 1
[ 文献标识码 】A :
Blc b d g ltn c n lg o a k o y Re u ai g Te h oo y f r He tTr tn r c m p r t r io m iy a e i g Fu na e Te e a u e Un r t a f

炉温均匀性调节

炉温均匀性调节

二、直行温度
2.直行温度的评定
由于火道温度始终随着相邻炭化室的装煤、结焦、出焦而变化,所
以用其昼夜平均温度计算均匀系数K均来表明全炉各炭化室加热的均匀性。
K均

(M

A机 ) (M 2M

Hale Waihona Puke A焦 )式中 M——焦炉燃烧室数(检修炉和缓冲炉除外);
A机、A焦——机、焦侧测温火道温度超过其平均温度 20 ℃(边炉 ±30℃)的个数。
装煤后炉头降温过多,使炉砖开裂变形,需定期测量炉头温度。炉头温 度的平均值与该侧的标准温度差值应小于±150℃。当推焦炉数减少,降 低燃烧室温度时,应保持炉头温度不低于1100℃。炉头温度不能过低, 但也不能过高,若炉头焦过火,会造成摘取炉门后焦炭大量塌落,给推 焦造成困难。 2、小烟道温度为什么不能高于450 ℃? 答:小烟道温度过高,燃烧废气会带有大量热量,造成能量损失。
表3 正常结焦时间、煤气流量、烟道吸力与直行平均温度的关系
炉型和孔数
煤气流量/(m3/h)
烟道吸力/Pa
直行平均温度/℃
65孔大型焦炉
±200~300
±4.7
±2~3
36~42孔大型焦炉
±100
±4.7
±2~3
25孔小型焦炉
±50
±2.9~4.9
±5~7
二、直行温度
(4) 检修时间 检修时,焦炉均已装煤,且大多数处于结焦前期,所以炉温 趋于下降,下降的幅度与检修时间有关,检修时间越长,下降幅度越大。如检修2 小时,炉温下降量约为5~8℃。结焦时间较长时,检修时间也长,炉温波动大, 为减少对直行温度准确性的影响,应将较长的检修时间分段来进行。
温度制度及其调节

提高炉头温度均匀性

提高炉头温度均匀性
提高炉头温度均匀性
小组名称:调火班QC小组 发 表 人:李光波 发表时间:二○一二年九月
泰山钢铁
泰山焦化有限公司
提高炉头温度均匀性 调火班QC小组 课题类型: 注册编号 攻关型 TGQC-12-120
1、 小 组 概 况
课题名称: 小组名称: 小组荣誉:
获山东省优秀QC成果奖、班组获山东省优秀QC班组
泰山焦化有限公司
确认七
废气陀测量记录 序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机侧 165 175 175 175 176 176 176 176 176 176 174 176 177 177 177 177 176 176 176 176 176 176 176 176 176 176 176 176 176 178 178 178 焦侧 175 176 177 178 179 170 175 175 175 175 175 172 175 175 175 175
13
查阅记录
误时有对出焦 号进行处理记 录
小孔板排列合 理。
刘 军
2.25
14
现场检查
王振波
2.25
制表人:李光波
泰山钢铁
五、要因确认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确认标准
泰山焦化有限公司
序 号 15
末端原因
负责人
完成时间
牛舌砖排列 不合理
蓄顶吸力不 稳定 集气道压力 过小 入炉煤水分 过小 入炉煤水分 过大 入炉煤水分 不均匀
本次课题活动日期:2012年1月~2012年8月;活动频次:2次/月 小组成员简介 序号 1 2 姓名 孟凡秋 李光波 性别 男 男 年龄 33 35 文化程度 大专 大专 职务 组长 组员

热处理炉炉温均匀性测试方法及结果评定

热处理炉炉温均匀性测试方法及结果评定

热处理炉炉温均匀性测试方法及结果评定关键字:炉温均匀性有效工作区炉温均匀性是指炉子有效加热区在一定时间内不同位置的温度相对于工艺设定温度的偏离程度,即各测试点温度相对于设定温度的最大温度偏差。

1、炉温均匀性测试的目的通过对热处理炉进行温场测试,确定出热处理炉的有效工作区(即满足热处理炉工艺和温度均匀性要求的允许装料空间)。

为制定热处理工艺提供依据,对提高热处理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炉温均匀性测试时机热处理炉炉温均匀性测试通常分为初始测试和周期测试,新添置的炉子正式投产前应进行有效工作区的初始测试,确定合格的工作区、工作温度范围和炉子等级;热处理炉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较大的维修、变化或调整也应进行初始测试。

测试温度包括合格工作温度范围的最低和最高温度。

周期测试是根据炉子等级按规定的周期定期测试,测试温度是合格工作温度范围内的任意温度,一般可选择常用温度点进行测试。

3、炉温均匀性测试方法及实施条件热处理炉炉温均匀性测试一般为空载测试,必要时也可装载测试。

装载测试时,可采用额定装炉量、额定装炉量的50%或工艺常用装炉量,一般应不少于额定装炉量的50%。

测试过程中炉子应保持正常生产时的工作状态,包括以常用升温速率升温、气氛炉保持在正常用气量和压力、循环风扇正常运行等。

4、炉温均匀性测试系统炉温均匀性测试系统通常由温度传感器、补偿导线、测试系统及测温架等组成。

4.1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主要有贵金属和廉金属热电偶。

贵金属热电偶分度号为B、R、S,常用类型为S 型,工作温度范围(0~1600)℃;廉金属热电偶分度号为N、K、E、J、T等,常用类型为K、N型,工作温度范围(0~1300)℃。

N和K型热电偶由于使用温度范围宽,线性度好,热电动势较大,灵敏度较高,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好,抗氧化性能强,价格便宜等有优点,通常被广泛采用。

但由于N型热电偶克服了K型热电偶在(300~500)℃的镍铬合金的晶格短程有序而引起的热电动势不稳定以及800℃左右由于镍铬合金发生择优氧化引起的热电动势不稳定等不足,故一般选用N型热电偶。

影响炉温均匀性的因素及消除办法

影响炉温均匀性的因素及消除办法

的控制 ,通过 电炉丝加热 后热能量 幅射传导至坩 锅 内 , 部 的 风 扇 供 风 迫 使 炉 气 循 环 , 期 坩 锅 内温 度 顶 以 均 匀 , 使用 风 扇 循 环 供 风 情 况 下 气 流 直 吹 底 部 后 沿 在 坩 锅 壁 反 复 循 环 。 炉 加 热 过 程 中 , 供 给 炉 体 和 工 电 除 件 的热 量 外 ,还 需 要 补 充 炉 体 向 四 周 环 境 散 失 的 热 量, 这便是井式 炉渗碳热平衡 的工作状 况。
收 稿 1期 : 0 3 0 — 7 3 2o— 12
维普资讯
潘 继 宗 : 响炉 温均匀 性 的 因素 及 消除 办法 影
3 7
接接 触 坩 锅 或 离 坩 锅 太 远 均 不 能 正 确 反 映 坩 锅 内温 数 。 炉 温 自动 控 制 中 , 在 由于 时 间 常 数 具 有 的滞 后 性
温均 匀 性 有 较 大影 响 。
试验( 控温仪 ̄X - 0 型 、 WB 11 位式调 节 ) 其一 、 : 用时 间常数 约4 i的热 电偶控制 80 mn 7 ℃的炉温 , 炉膛 内用 5 支铠装热 电偶测试炉温均匀性 , 结果控温仪表显示 的 最 大值84C 最/ 80C, 8 ̄ , b 6  ̄ 波动量 为2 ℃ , 4 铠装 热电偶 在 炉 内测得实 际温度 最大值8 5 ,最小值 8 1 , 9 ̄ C 5  ̄ 不 C 均 匀 性 达 4 ℃ 。 二 、 时 间 常 数 小 于 7 的 铠 装 热 电 4 其 用 s 偶控制 炉温 , 控温仪表所显示 的温度最 大值85 , 7 最 小值 8 8 波动量 为7 铠装 热 电偶 在炉 内测得 实 6 ℃, ℃, 际温度最 ̄ ̄ 8oc 最小值 86 不均匀性为 1℃。 8 ̄, 6 ℃, 4 上述对 比试验结果表明 : 电偶时 间常数在温度 热 控 制 中 的重 要 性 。 通过实践摸索 出减少时 间常数的途径如下 : 1 采用几何 尺寸 较小 的测量 端 , ) 如偶 丝可 由粗 换 细 , 量 端 自然 就 会 减 小 ; 测 2 )减小 测量端 的体积 与辐射换热面积之 比, 如 改 变 测 量 端 的形 状 由 圆形 变 为扁 形 ; 3) 小 传 热 热 阻 , 保 护 管 材 料 导 热 性 能要 好 , 减 如 管壁要簿 , 内径要小 , 尽量减小 管 内空隙 , 在条件许可 时可填充一些传热性能较好 的其它材料 。 还可 以用 电 阻电容 网路进行补偿加快反应 ,当然 能用 带P Ⅲ调节

电阻加热炉炉温均匀性差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电阻加热炉炉温均匀性差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机械化工
科技风 &'&( 年 ) 月
阻加热炉炉底和炉顶的平均温度差不能超过 $Bc#并且顶部 和底部的电阻加热炉的最大温度差建议最大为 =c"
( 四) 炉门或者台车的密封性能不太强 因为电阻加热炉需要进出料#所以导致电阻加热炉的炉 门和门框之间会存在一系列的运动#有这种摩擦运动就会有 损坏" 大多数电阻加热炉的炉门和炉门框的密封材料都是 耐火材料#由于耐 火 材 料 的 密 度 较 小# 所 以 密 封 性 能 较 差 一 些" 有的时候在台车进出料的过程中#台车就会执行相关的 拖拽活动#进一步产生对地面&炉门产生相应的磨损.3/ " 箱 式电阻加热炉的进出料是根据台车来完成的#但是有的驾驶 员&台车人员的专 业 素 养 不 太 高# 对 于 电 阻 加 热 炉 的 炉 门 以 及炉门框之 间 的 耐 火 材 料 进 行 碰 撞 也 是 经 常 出 现 的 事 情" 因此#为了避免造成电阻加热炉的炉门以及炉门框之间密封 不严密#同时也会 导 致 电 阻 加 热 炉 的 热 量 很 容 易 损 失# 影 响 电阻加热炉的炉门以及炉门框的均匀温度" 面对这类电阻 加热炉的炉门以及炉门框之间的故障#只要细心留神观察# 很容易发现" 三电阻加热炉炉温均匀性差的解决办法 ( 一) 电阻加热炉自身固有故障的处理 电阻加热炉自身故障原因主要包括!电阻加热炉的炉体 保温效果不佳#平均温度差距过大等" 要想有效地对电阻加 热炉的自身故障进行治理#就需要通过大量的修改来完成# 电阻加热炉炉膛内部加热器位置重新定义#重新设定电流的 功率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整体控制电阻加热炉的炉内温度 的均匀性" ( 二) 电阻加热炉炉膛内部加 热 器 损 坏 或 者 线 路 故 障 的 处理 对于电阻加热炉炉膛内部加热器损坏或者线路故障的 问题#主要是根据三相电流表进行检查的" 在检查的过程 中#首先查看三相电流表的电压是否稳定在 (=% 伏特之内# 是否存在缺相的现象" 在三相电流表电压正常的状态下#检 查快速熔断器#怎么检查快速熔断器呢* 就需要使用万用表 来检查#检查结果 快 速 熔 断 器 是 好 的# 紧 接 着 检 查 加 热 器 各 引出棒和电缆电线之间的接头#看看是否发生烧损&烧坏&烧 断的问题.B/ " 基于以上这些都没问题的话#使用万能表检查 三相电流表有没有达到一个均横#如果是三相电流表在均衡 状态#要确认加热 器 是 不 是 出 现 故 障' 如 果 不 是 处 于 一 种 平 衡的状态#那么就可以断定是加热器出现了损坏的问题" 一 旦确认加热器出现断损的故障时候#必须要进行停炉改造# 等到电阻加热炉的问题降到和室内温度一样的时候#就可以 进行焊接" 对于以上的检查全部没有问题之后#再次确认是 不是电阻加 热 炉 的 零 部 件& 元 件 出 现 问 题# 如 果 是# 及 时 断 电#修复元部件就可以" ( 三) 关于炉门和台车密封不严的处理对策分析 对于炉门和炉门框密封不严的问题#可以通过调整炉门 的密封压板来解决#保证炉门的四周密封性能#以及炉门框 之间不存在跑温的问题" 与此同时#由于炉门的耐火材料损 害造成的标准温度不合理的故障#那么就必须要停炉进行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行温度不但要求均匀,而且要求直行温度的平均值应稳定,整个
焦炉炉温的稳定性用K安K表安示:2N

(A/机 2N

A/焦
)
式中 N——昼夜直行温度的测定次数;
A/ 焦,A/ 机——机、焦侧平均温度与加热制度所规定的标准温度偏差超
过±7℃的次数。
互动
1、焦炉内的三种传热方式? 答: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互动
1、标准火道的选择依据? 答: 选择时要避开装煤孔、装煤车轨道和纵拉条,一般选机侧中部和焦侧中
部的火道为测温火道。5#、6#焦炉标准火道为8和25立火道。
一、标准温度
焦饼中心温度是确定标准温度的依据。对于标准温度的选择和 确定,一般是根据已投产的焦炉(同类型)的实践资料来确定,然 后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空气过剩系数除可以用仪器测量外,还可以通过观察火焰及时地、 粗略地判断空气过剩系数的大小。生产中,通常较多的是用肉眼来观察 火焰,判断煤气和空气的配合是否恰当,有无“短路”,火嘴有无破裂, 喷嘴有无掉落和砖煤气道有无漏气等情况。根据经验,当用焦炉煤气加 热时,正常火焰是稻黄色,火焰发暗且冒烟,空气少,煤气多,即空气 过剩系数小;火焰发白,短而不稳,空气多,煤气少,即空气过剩系数 大;火焰相对较亮,火道温度高,煤气、空气过剩系数适当。
二、直行温度
(3)空气过剩系数 煤气燃烧总是在一定的空气量的配合下进行的, 炉温的高低不仅与煤气量有关,还与空气过剩系数有关。当空气过剩系 数小时,煤气量相对过多,这部分煤气就会燃烧不完全,使温度降低。 反之,空气过剩系数过大时,使火道底部温度偏高,造成焦饼上下温差 加大,容易使焦饼上部产生生焦。
炉温均匀性调节
主讲:焦学礼
炉温工艺指标
炉头温度: ≥110炉:机、焦侧>1100℃
<110炉:机侧>1050℃,焦侧>1100℃
小烟道温度: <450℃
横排最高温度: <1380℃
单排高低号温差:
≤100℃
单排K20: ≥93%
K日安:
≥75%
K日均:
≥80%
互动
1、为什么炉头温度不能过低或过高? 答:由于炉头火道散热多,温度较低且波动大,为防止炉头焦饼不熟,以及
58-Ⅱ型(450mm)
JN60-87(蓄热室分格) JN60-83 JN43-80 两分下喷 Π BP 奥托 66型
表1 各种类型焦炉的标准温度表
炭化室平 均 宽度/mm
结焦时 间/h
标准温度/℃ 机侧 焦侧
锥度/ mm
450
17
1330 1380
70
1300 1350
70
407
15
1290 1340
50
1285 1335
50
450
17
1300 1350
50
1285 1335
50
450
18
1295 1355
60
450
18
1295 1355
60
450
16
1300 1350
50
420
16
1300 1340
40
407
16
1285 1345
50
450
17
1290 1350
60
350
12
1290 1310
表3 正常结焦时间、煤气流量、烟道吸力与直行平均温度的关系
炉型和孔数
煤气流量/(m3/h)
烟道吸力/Pa
直行平均温度/℃
65孔大型焦炉
±200~300
±4.7
±2~3
36~42孔大型焦炉
±100
±4.7
±2~3
25孔小型焦炉
±50
±2.9~4.9
±5~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直行温度
(4) 检修时间 检修时,焦炉均已装煤,且大多数处于结焦前期,所以炉温 趋于下降,下降的幅度与检修时间有关,检修时间越长,下降幅度越大。如检修2 小时,炉温下降量约为5~8℃。结焦时间较长时,检修时间也长,炉温波动大, 为减少对直行温度准确性的影响,应将较长的检修时间分段来进行。
(1)在规定的结焦时间下,根据实测的焦饼中心温度和焦饼成熟 情况来确定标准温度。实践证明,焦饼中心温度为1000℃±50℃,上 下温差不超过100℃,就可保证焦饼均匀成熟。在生产中,同一结焦 时间内,标准温度每改变10℃,一般焦饼中心温度可相应变化25~ 30℃。
炉型
大型焦炉
58-Ⅱ型(407mm)
温度制度及其调节
焦炉加热调节中一些全炉性的指标,如结焦时间、标准(火道) 温度、机焦侧煤气流量、总管及主管压力、标准蓄热室顶部吸力、 烟道吸力、孔板直径、交换开闭器进风口尺寸等,把这些指标叫做 焦炉的基本加热制度。
一般结焦时间改变,各项指标均要作相应改变,因此对于不同 的结焦时间,应有相应的加热制度。
温度制度及其调节
为使焦炉生产达到稳定、高产、优质、低耗、长寿的目的, 要求各炭化室的焦饼在规定的结焦时间内沿长向和高向均匀 成熟。而为保证焦炭的均匀成熟,需制定并严格执行焦炉加 热制度。
焦炉加热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焦炉操作、 装煤量、入炉煤水分、煤气温度和组成等的变化都会影响焦 饼的均匀成熟度以及生产的稳定性。为此要根据各自的变化, 及时调节炉温。这就要求根据每座焦炉在调整时期所得的实 际数据按照不同的周转时间,制定相应的加热制度,并要严 格执行。
20
测温火 道
号数 8、25 8、25
7、.22 7、22
7、.22 7、22
8、25
8、25
7、22
6.、17
7、22
6、22
3、12
加热煤气种类
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 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 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 焦炉煤气 焦炉煤气 焦炉煤气 焦炉煤气 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 焦炉煤气
一、标准温度
(2)标准温度与焦饼的结焦时间有密切联系,还与加热煤气种 类、炉型、煤料等有关。
二、直行温度
2.直行温度的评定
由于火道温度始终随着相邻炭化室的装煤、结焦、出焦而变化,所
以用其昼夜平均温度计算均匀系数K均来表明全炉各炭化室加热的均匀性。
K均

(M

A机 ) (M 2M

A焦 )
式中 M——焦炉燃烧室数(检修炉和缓冲炉除外);
A机、A焦——机、焦侧测温火道温度超过其平均温度 20 ℃(边炉 ±30℃)的个数。
二、直行温度
(2)加热用煤气的发热值 加热用煤气的发热值与煤气的组成、温度、 压力、湿度等有关。这些因素的不稳定,影响了煤气的发热值的不稳定, 也引发了焦炉炉温的不稳定。例如煤气管道有很长的管线暴露在大气中, 受到春、夏、秋、冬的温差变化,甚至在一天之内,温度变化也可达5~ 10℃,可见直行温度保持恒定是困难的,再加上装煤水分、炉体散热、台 风、大雨等对炉温的影响,更加大了控制炉温的难度。因此必须不断地总 结经验,掌握各种大气变化对炉温变化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争取调 节的主动权,使各种因素对直行温度的影响减到最低。
(3)在任何结焦时间下,确定的标准温度应不超过耐火材料的 极限温度,对硅砖焦炉,由于其荷重软化点为1620℃,所以标准温 度最高不超过1450℃,最低不得低于1100℃。
(4)标准温度与配煤水分有关。一般情况下,配煤水分每波动 1%,焦饼中心温度将变化25~30℃,标准温度则变化6~8℃。
由生产实践经验得出,大型焦炉的结焦时间改变时,标准温度 的变化大致如表2:
一、标准温度
表2 标准温度与结焦时间的关系
结焦时间/h
<14
14~18
18~21
21~25
>25
结焦时间每变1h,标 >40 准温度的变化量/℃
25~30
20~25
10~15
基本不变
结焦时间过短即强化生产时,标准温度显著提高。因炉温较高,容易出 现高温事故,烧坏炉体,并且炭化室、上升管内石墨生长过快,产生焦饼成 熟不均,会造成焦饼难推,焦炭也易碎。所以一般认为炉宽450mm的焦炉结 焦时间不应低于16h,炉宽407mm的焦炉结焦时间不低于14h。
二、直行温度
直行温度是指全炉各燃烧室机、焦侧测温火道(标准火道)所测得 的温度值。直行温度的测量目的是检查焦炉沿长向各燃烧室温度分布 的均匀性和昼夜温度的稳定性。
1.直行温度的测定 焦炉火道温度因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动,为使火道温度满足全 炉各炭化室加热均匀的目的,应定时测量并及时调节,使测量火道温 度符合标准温度值。 测量直行温度时,火道温度在换向后处于下降气流时测量,一般为换 向后下降气流过5min(或10min)后测量(因为在5min之内温度变化太 快)。测量部位在炉底部烧嘴和调节砖间的火砖处。每次测量由交换 机室端的焦侧开始测量,由机侧返回。
互动
1、回炉煤气流量加减200~300立方,标准温度做如何变化? 答:标准温度应变化2~3 ℃。
互动
1、测量注意事项 答:测温时,看火孔盖不得连续打开5个以上,防止因散热造成的测量
误差,测温后应立即盖好。
二、直行温度
两个交换时间内全部测完,测量时间和顺序应固定不变。每隔4h测 量一次,测量速度要均匀,一般每分钟测量6~7个火道。因测各火道温度 时所处时间不同,温度下降值也不同,所以测得的火道温度不能代表火道 的真实温度,各火道温度没有可比性。故比较各火道温度时需先进行校正, 分别校正到换向后20s时的温度。当采用换向后5min开始测量,根据各区 段火道温度在换向期间不同时间的测量,分别校正。当采用换向后10min 开始测量时,由于换向后下降气流火道温度下降缓慢,可一次性校正。为 防止焦炉砌体被烧熔,硅砖焦炉测温点在换向后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 1450℃,因硅砖的荷重软化温度为1620℃左右,再加上火道测温点与最高 温度点(燃烧点)间相差约100~150℃,且火道温度在整个结焦周期内有 波动(波动值约25~30℃),故若有接近1400℃的火道,应及时处理,以 免发生高温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