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政治课件:法不可违共53页
合集下载
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 》精品课件

(1)以上的违法行为是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2)你身边还有哪些行政违法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
酒驾;逆行;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探究与分享P49
4.身边违法行为有哪些?
①
①
行政违法行为
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等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制假售假,行为恶劣
危害
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后果
有期徒刑、罚金
注意啦!刑事责任包括:有期徒刑、罚金等。(下节课我们会重点讲解)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社会危害性
举例
民事违法行为
民事法律法规
民事责任
相对轻微
捡到他人财物据为己有、没履行合同义务、欠债不还、盗用他人照片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法律法规
实战演练:根据所违法的法律以下案例各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2.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5盏,违法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
1. 王某与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王某一怒之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刑事违法行为
3.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
新闻一:近日,江苏沭阳17岁女子梁某因不佩戴口罩强行进入步行街,并采取打耳光、脚踹等方式多次殴打防疫工作人员被行政拘留七日并处二百元罚款。
01
投放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02
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03
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
04
殴打他人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精品课件(共35张PPT)

破坏铁路封闭网
想一想,你自己或者 身边人做过这些事情吗?
殴打他人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相关规定:
违 反 治 安 管 理 的 行 为
1、扰乱公共秩序
2、妨害公共安全
3、侵犯他人人身权利 4、侵犯公私财物
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行政违法行为(性质)
处罚种类:警告、二百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民事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 (根据其违 反的法律)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根 据 民事违法行为 对 一般违法行为 社 违法行为 会 (根据其 行政违法行为 的 违反的法 危 律) 严重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害 (犯罪行为) 程 度
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后果 (法律责任) 承担民事责任 受行政制裁 受刑罚处罚
购置财产
民事活动
签订合同
劳动就业
经营创业
结婚
李小璐状告医美平台侵犯了她的什么权利?
民事侵权行为
合同违约行为
相关链接
物权 债权 继承权 生命权 健康权
财产权
民事
权利
人身权
姓名权 肖像权 名誉权 隐私权 婚姻自主权
行为提升:远离违法行为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 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 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 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 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 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我国刑法规定,抢劫 他人财物的应判处刑罚。
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 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 的行为。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学课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 违教学 课件
2.什么是违法行为?(重点)
①含义: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 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 行为。P48-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 违教学 课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 违教学 课件
②违法行为的类型:
P48-2
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承担民事
材料三:胡某醉酒后闯入一商铺,持枪将店主吴某、蔡某夫妇击伤, 致使怀孕的蔡某抢救无效死亡。 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胡某死刑, 剥答夺:政(治1)权材利料终一身中。王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受到了行政处罚;
(材1)料材二料中中李的某三的种行行为为是分民别事属违于法哪行种为类,型承的担违民法事行责为任?分;别承担什么 法材律料责三任中? 胡某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受到了刑罚处罚。 (2)胡对某社的会行危为害与程王度某不、同李,某违的反行的为法有律不什同么,区受别到?的处罚不同。 (3)(从3上)述知案识例要中点,:我如们何应做得到出遵什章么守启法示??P51
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违
法
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
行
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
为
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 刑事违法行为 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 违教学 课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 违教学 课件
阅读课本47页探究与分享,完成以下表格。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 违教学 课件
1.法律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规范?(法律的规范作用) (考点)
①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指引作用
②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课件(共23张PPT)

我国的民法通则第 七十九条规定,拾 得遗失物,应当归 还失主。
情景二: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 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 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苏某向人民 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 表,否则赔偿苏某损失350元。
其行为违反了
民法通则的有 关规定,是违 法行为。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 不可违 》课件(共23张 PPT)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 不可违 》课件(共23张 PPT)
判一判
以下三种行为属于种违法行为吗?
电影院喧哗
拾到东西私留
抢劫
违反行政法律法规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 不可违 》课件(共23张 PPT)
行政违法行为
违反民事法律法规 民事违法行为
违反刑法 刑事违法行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宋代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体会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文化的繁荣;通过了解宋朝传统节庆习俗,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培养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以及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宋代市民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 不可违 》课件(共23张 PPT)
我国刑法规定了对 抢劫等四百多种罪 的处罚。
情景三: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 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 得赃款4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 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 刑。
其行为违反了
刑法的有关规 定,是违法犯 罪行为。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 不可违 》课件(共23张 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法不可违课件(共42张PPT)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拾得遗失物,应当 诗歌的格式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除了要按内容分行来写或按句分行来写之外,还要注意语言的组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那么,运用场面描写,再现生活,要注意什么呢? 1.《为人生蓄势》:为人生蓄势,要有足够的勇气;为人生蓄势,要有坚强的信念;为人生蓄势,要有恒久的耐心。 ①举例印证了中国民间口头文化语言的美妙。②与下文对属于书面文化的唐诗意境的分析一起,共同强调语言应该具有暗示性,能向读者传达丰富的意蕴。
3.(2)从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期加徒刑来刑包看、括无罚,期金徒、违刑没、收法死财刑产行。、剥附
为可以分为:
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等。
思考:违法与犯罪是什么关系?
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1
王某与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王某一怒之 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刑事违 法行为
2
李某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4、5盏,被公安机关处 于200元罚款。
苏某限期归还手表。 在日常生活中留意新鲜事物,不断积累、沉淀经验,寻找灵感,不断地修改,方能写出至情至美的诗歌。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 并序》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并序》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三、事件性材料,“抓手”即是揭示因果的语句 (3)托物法:这是一种把讽刺对象托比于某物,使讽刺对象具体化、形象化的手法。
①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线、殴打他人等行为
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有一个留学生,在乘坐的飞机上,笑嘻嘻 地递给空中小姐一张纸条,写着:“我身上有 炸弹,我要劫机。”空姐笑了笑,取走了纸条。 当飞机降落时,地面上许多警卫人员荷枪实弹 把飞机层层包围。虽然那个学生大喊:“我只 是开个玩笑,周围的人都知道,他们可以作 证。”但是没有用。他被押上警车,并要面对 法律的裁决。
拾得遗失物,应当 诗歌的格式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除了要按内容分行来写或按句分行来写之外,还要注意语言的组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那么,运用场面描写,再现生活,要注意什么呢? 1.《为人生蓄势》:为人生蓄势,要有足够的勇气;为人生蓄势,要有坚强的信念;为人生蓄势,要有恒久的耐心。 ①举例印证了中国民间口头文化语言的美妙。②与下文对属于书面文化的唐诗意境的分析一起,共同强调语言应该具有暗示性,能向读者传达丰富的意蕴。
3.(2)从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期加徒刑来刑包看、括无罚,期金徒、违刑没、收法死财刑产行。、剥附
为可以分为:
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等。
思考:违法与犯罪是什么关系?
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1
王某与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王某一怒之 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刑事违 法行为
2
李某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4、5盏,被公安机关处 于200元罚款。
苏某限期归还手表。 在日常生活中留意新鲜事物,不断积累、沉淀经验,寻找灵感,不断地修改,方能写出至情至美的诗歌。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 并序》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并序》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三、事件性材料,“抓手”即是揭示因果的语句 (3)托物法:这是一种把讽刺对象托比于某物,使讽刺对象具体化、形象化的手法。
①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线、殴打他人等行为
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有一个留学生,在乘坐的飞机上,笑嘻嘻 地递给空中小姐一张纸条,写着:“我身上有 炸弹,我要劫机。”空姐笑了笑,取走了纸条。 当飞机降落时,地面上许多警卫人员荷枪实弹 把飞机层层包围。虽然那个学生大喊:“我只 是开个玩笑,周围的人都知道,他们可以作 证。”但是没有用。他被押上警车,并要面对 法律的裁决。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精美课件(共29张PPT)

实例 捡到他人手机据为 己有 不让子女上学 没依法履行合同义 务 谎报险情 破坏铁 路网 殴打他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法
相对轻微 (一般违法)
受行政制裁 (行政处分) (行政处罚)
刑事违法行为
刑法
最严重(犯罪)
刑事处罚
杀人、抢劫、故意 伤害致人重伤、吸 毒
新知探究
请找出以上三类违法行为的相同点
法不可违
自己怎么做?认识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名言警句 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知法是金山,守法是银山,公平正义是靠山
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拜伦(英)
有法必然治国,无法必然乱国;法有权威则治,法无权威则乱。不 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知识梳理
我国刑法规定了对抢劫等四百多种罪的处罚。
合作探究
通过上面图片和材料的分析,我们来完成下面的表格: 情景 一 二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所属违法类别
较轻
行政制裁
民事责任 刑事处罚
行政违法
民事违法 刑事违法
三
内容 名称
不同点
违反的法律 民法 社会危害性 相对轻微 (一般违法) 法律后果 民事责任
一、违法行为可以划分为哪些类?
问题
二、本案例中当事人的行为,哪些是民事 违法行为?哪些是行政违法行为?哪些是 行政违法行为?
三、本案例中当事人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 为?哪些是犯罪行为?
说说身边的违法行为
侵犯他人民事权 利,没有依法履 行合同
扰乱公共秩序,妨 碍公共安全,侵犯 人身权利、财产权 利,妨碍社会管 理——违反治安管 理的行为 最常见的行 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法
相对轻微 (一般违法)
受行政制裁 (行政处分) (行政处罚)
刑事违法行为
刑法
最严重(犯罪)
刑事处罚
杀人、抢劫、故意 伤害致人重伤、吸 毒
新知探究
请找出以上三类违法行为的相同点
法不可违
自己怎么做?认识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名言警句 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知法是金山,守法是银山,公平正义是靠山
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拜伦(英)
有法必然治国,无法必然乱国;法有权威则治,法无权威则乱。不 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知识梳理
我国刑法规定了对抢劫等四百多种罪的处罚。
合作探究
通过上面图片和材料的分析,我们来完成下面的表格: 情景 一 二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所属违法类别
较轻
行政制裁
民事责任 刑事处罚
行政违法
民事违法 刑事违法
三
内容 名称
不同点
违反的法律 民法 社会危害性 相对轻微 (一般违法) 法律后果 民事责任
一、违法行为可以划分为哪些类?
问题
二、本案例中当事人的行为,哪些是民事 违法行为?哪些是行政违法行为?哪些是 行政违法行为?
三、本案例中当事人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 为?哪些是犯罪行为?
说说身边的违法行为
侵犯他人民事权 利,没有依法履 行合同
扰乱公共秩序,妨 碍公共安全,侵犯 人身权利、财产权 利,妨碍社会管 理——违反治安管 理的行为 最常见的行 政违法行为
部编本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课件(共18张PPT)

一、法不可违
(一)违法无小事
同学们阅读教材46—47页运用你的经验和探究 与分享。思考,学习和生活中哪些事不能做?如果 做了坏事,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观看下列图片,想一想,哪些行为是民 事违法行为?,哪些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哪些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
这是什么违法行为?
知微知著
这是什么违法行为?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同学们阅读教材49-50页的探究与分享, 了解我们身边的违法行为。
观看下列图片,了解青少年身边发生的 违法行为。
他们做了什么
这位妇女能 卖烟给这个 小孩吗?
传播谣言违法吗?
家庭暴力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想一想
4. 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 什么的行为? 答: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5、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 答: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 合同义务的违法行为。
作 业
1. 什么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3.哪两种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犯罪是 什么违法行为? 4、怎样做遵章守 表 端 庄 同学们在安静的观看演出 会发展成什么行为?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 民可以告官
容留吸毒 是什么行 为? 仪 表 端 庄
抢夺他人财物是什 么行为?
1. 什么是违法行为? 答: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 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答: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 法行为。 3.哪两种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犯罪是什么 违法行为? 答:(1)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一般 违法行为。 (2)犯罪是刑事违法行为。
2017/10/27
15
• •
6、怎样做遵章守法的公民? 答:(1)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 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 (2)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 理的法律规定。 • (3)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 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
(一)违法无小事
同学们阅读教材46—47页运用你的经验和探究 与分享。思考,学习和生活中哪些事不能做?如果 做了坏事,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观看下列图片,想一想,哪些行为是民 事违法行为?,哪些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哪些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
这是什么违法行为?
知微知著
这是什么违法行为?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同学们阅读教材49-50页的探究与分享, 了解我们身边的违法行为。
观看下列图片,了解青少年身边发生的 违法行为。
他们做了什么
这位妇女能 卖烟给这个 小孩吗?
传播谣言违法吗?
家庭暴力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想一想
4. 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 什么的行为? 答: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5、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 答: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 合同义务的违法行为。
作 业
1. 什么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3.哪两种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犯罪是 什么违法行为? 4、怎样做遵章守 表 端 庄 同学们在安静的观看演出 会发展成什么行为?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 民可以告官
容留吸毒 是什么行 为? 仪 表 端 庄
抢夺他人财物是什 么行为?
1. 什么是违法行为? 答: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 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答: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 法行为。 3.哪两种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犯罪是什么 违法行为? 答:(1)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一般 违法行为。 (2)犯罪是刑事违法行为。
2017/10/27
15
• •
6、怎样做遵章守法的公民? 答:(1)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 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 (2)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 理的法律规定。 • (3)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 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 》PPT教学课件

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 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 么。
(2)法律是评价 人们的行为是否合 法有效的准绳。
哪些行为合法,哪 些行为非法
(3)法律是最刚性 的社会规则,不违法 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编造散布涉疫谣言法不容
思考:根据视频内 容思考什么是违法? 违法的行为种类有 哪些?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 法律、法规的规定 ,危害社会的行为 。
随堂练习
3.“每人一次性处罚3万元,5年内不准被招聘或录用为国家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
员管理的工作人员,3年内金融、教育、社保、经商全部冻结,并列入违法人员
黑名单。”近日,吴忠市红寺堡区两位青年因拒服兵役,被部队做出退兵处理后,
C 又受到了严厉的处罚。拒服兵役被罚说明 ( )
①不履行法定义务要受刑罚处罚
课堂笔记
三种违法行为异同
违法行为 的类别
民事 违法 行为
行政 违法 行为
社会危害性
相对轻微
相对轻微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民事法律规范
民事责任
行政法(治安管理处罚
法、交通管理条例、义 行政处分和 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 行政处罚
一般 违法 行为
刑事 违法 行为
最严重
刑法
刑罚处罚
犯罪
相同点:①都有社会危害性;②都是违法行为;③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课后小结 法不可违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出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 会的行为。
违法行为种类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社会和谐的保证:遵章守法 自己怎么做?认识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法律是评价 人们的行为是否合 法有效的准绳。
哪些行为合法,哪 些行为非法
(3)法律是最刚性 的社会规则,不违法 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编造散布涉疫谣言法不容
思考:根据视频内 容思考什么是违法? 违法的行为种类有 哪些?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 法律、法规的规定 ,危害社会的行为 。
随堂练习
3.“每人一次性处罚3万元,5年内不准被招聘或录用为国家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
员管理的工作人员,3年内金融、教育、社保、经商全部冻结,并列入违法人员
黑名单。”近日,吴忠市红寺堡区两位青年因拒服兵役,被部队做出退兵处理后,
C 又受到了严厉的处罚。拒服兵役被罚说明 ( )
①不履行法定义务要受刑罚处罚
课堂笔记
三种违法行为异同
违法行为 的类别
民事 违法 行为
行政 违法 行为
社会危害性
相对轻微
相对轻微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民事法律规范
民事责任
行政法(治安管理处罚
法、交通管理条例、义 行政处分和 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 行政处罚
一般 违法 行为
刑事 违法 行为
最严重
刑法
刑罚处罚
犯罪
相同点:①都有社会危害性;②都是违法行为;③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课后小结 法不可违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出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 会的行为。
违法行为种类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社会和谐的保证:遵章守法 自己怎么做?认识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人教版初中政治课件:法不可违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