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0高三化学下学期假期作业(2.25)
安徽省毛坦厂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毛坦厂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B .复旦大学研究的能导电、存储的二维材料二硫化钼是一种新型有机功能材料C .中国歼—20上用到的氮化镓材料是当作金属合金材料使用的D .医用双氧水和酒精均可用于伤口清洗,两者消毒原理不相同 2、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煤的干馏B .石油的分馏C .石油裂化D .石油裂解 3、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 金刚石中含有2N A 个C-C 键,1mol SiO 2含有2N A 个Si-O 键B .标况下,将9.2g 甲苯加入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6N AC .在含CO 32-总数为N A 的Na 2CO 3溶液中,Na +总数为2N AD .标准状况下,22.4 L 庚烷中所含的分子数约为N A4、某温度下,向210mL0.1mol /LCuCl 溶液中滴加0.1mol /L 的2Na S 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2lgc Cu+-与2Na S溶液体积()V 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lg20.3=,()-25Ksp ZnS 310=⨯ 22mol /L 。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假期语文作业2.19 Word版含答案

假期语文作业(2月19日)分数:56分时间:56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起火的消息掀起了一阵波澜。
一场大火来势汹汹,有800多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遭严重损毁。
2018年9月,一场持续整晚的大火使巴西国家博物馆几乎毁于一旦。
这些的教训提醒我们,人类历史中的文化古迹有可能会消逝。
文化保护是一场同时间的赛跑,因为随着时间推移,那些的文物都不可避免地日渐老化。
保护,意味着老与新的巧妙结合。
(),使文化记忆得以传承,这是历史的使命,每一代人。
文化保护工作要凝聚社会共识,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合力。
有些损毁或许无法避免,但有没有对保护工作,结果会大不一样。
如果巴黎圣母院在翻新工程伊始,就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火情有所警惕、建立预案,或许我们今天目睹的结果又会是另一番场面。
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限制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活力注入源源不竭。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沉痛留传责无旁贷全力以赴B.沉痛流传义不容辞全神贯注C.沉重流传责无旁贷全神贯注D.沉重留传义不容辞全力以赴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们应最大可能地重新激活文物,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B.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我们应最大可能地重新激活文物C.在未来与过去的往复行进中,文物应最大可能地被我们重新激活D.文物应最大可能地被我们重新激活,在未来与过去的往复行进中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延缓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
B.文化保护虽然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使文化延续的活力源源不竭。
C.文化保护虽然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文物损毁和延缓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六安市毛毯厂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六安市毛毯厂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图,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 一定属于吸热反应B. 一定属于可逆反应C. 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一定属于分解反应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
A.该物质属于分解反应,一般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也有的分解反应如2H2O2=2H2O+O2↑是放热反应,A错误;B.根据图示可知有一部分反应物未参加反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B正确;C.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D.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因此属于分解反应,D正确。
答案选A。
【名师点睛】化学试题的呈现方式形式多样,可采用文字、数据、图表、示意图等多种方式的融合,增加试题信息的广度,考查学生从不同呈现方式中提取有用信息、加工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思考或推理的能力。
这些信息蕴含着解决试题的重要思路、数据和方法,如物质性质、物质形态、反应条件、反应产物、结构特征以及变化趋势等。
这就要求考生通过“现场独立自学”的方式,从中概括抽象出新的知识或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与学过的知识相组合,形成较全面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将这些知识体系进一步应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从而解决问题。
这种试题培养和考查了考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 固体单质A和气体单质B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生成气体C,同温下测得容器内压强不变,且反应后气体C的密度是原气体密度的4倍。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生成的气体C为单质,且B和C的摩尔质量比为1∶4B.生成物C中A的质量分数为75%C.生成物C中A、B的原子个数比为3∶1D.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比为1∶4参考答案:B略3. 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 >c (OH-) >c (H+)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 (OH-)= c(K+)-c(A-)=mol·L-1C.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 +c (HA) >0.1mol·L-1D.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 >c (OH-) =c (H+)参考答案:B4. 下列分析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能与3mol氢气加成的有机物一定含有3mol碳碳双键B.1mol苯酚与1mol苯分别进行硝化反应,消耗等物质的量硝酸C.将6.4g铜片和12.5ml 16mol·L-1浓H2SO4共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一定为0.1molD.等质量烧杯,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硫酸,置于天平左右两托盘上,天平平衡;然后左盘加入mg Na2CO3,右盘加入mg NaHCO3,则指针一定偏向左边参考答案:答案:D5. 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_)=10-12 mol·L-1,则该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是()A.NH3·H2O B.NaHCO3 C.NaOH D.CH3COOH参考答案:答案:A6. 下列A~D 4组,每组有两个反应,其中两个反应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0届高三数学下学期假期作业(2.26)理(PDF)

=π·22-
π·22-1×2×2 42
×2×4=4-1,故选
A.
π·22
π
2.在区间[-1,1]上随机取一个数 x,使 cos πx的值介于 0 到1之间的概率为( A )
2
2
A.1 3
B.2 π
C.1 2
D.2 3
解析 在区间[-1,1]上随机取一个数 x,试验的全部结果构成的区域长度为 2.
∵-1≤x≤1,∴-π≤πx≤π. 22 2
由 0≤cos πx≤1,得π≤πx≤π或-π≤πx≤-π, 2 2 32 2 22 3
∴2≤x≤1 或-1≤x≤-2.
3
3
设事件 A 为“cos πx 的值介于 0 到1之间”,则事件 A 发生对应的区域长度为2.
2
2
3
2 ∴P(A)=3=1.
23
3.在区间[-2,2]上随机取一个数 x,使|x+1|-|x-1|≤1 成立的概率为__5__. 8
(4)在几何概型定义中的区域可以是线段、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 ) 解析 (1)正确.由随机模拟方法及几何概型可知,该说法正确. (2)错误.虽然环境相同,但是因为随机模拟得到的是某一次的频率,所以结果不一定 相等.
(3)正确.由几何概型的定义知,该说法正确.
(4)正确.由几何概型的定义知,该说法正确.
件所占的__图形面积(体积、长度)__”与“试验的基本事件所占的__总面积(总体积、总长
度)__”之比来表示.
3.在几何概型中,事件 A 的概率的计算公式
P(A)=__
构成事件 A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
__.
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
4.几种常见的几何概型
安徽省毛坦厂中学2020届高三9月化学试题及答案(往届)-含答案 师生通用

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O 16 Ag 108 Cl 35.5 Na 23 S 32 N 14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0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启用中陶是一种传统硅酸盐材料B.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中的黄铜是合金C.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该过程中反应的类型为复分解反应D.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中硫指的是硫黄,硝指的是硝酸钾2.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①鸡蛋白溶液;②淀粉溶液;③硫酸钠溶液;④泥水;⑤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至呈红褐色;⑥肥皂水;⑦把氯化钠研磨成直径在1~100nm的颗粒然后分散于水中.A.③⑦B.③④⑦C.②④D.③④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0g D2O分子中所含中子数为10N AB.1 mol N3−含有8N A个电子C.1L 1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 AD.6.72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 A5.pH=1的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中c(Al3+)=0.4mol•L﹣1,c(SO42﹣)=0.8mol•L﹣1,则c(K+)=()A.0.15 mol•L﹣1B.0.2 mol•L﹣1C.0.3 mol•L﹣1D.0.4 mol•L﹣16.在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具有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B.具有同温度、同体积的CO和N2C.具有同体积、同密度的SO2和NO2D.具有同质量、不同密度的O2和O37.在标准状况下,将a L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氨水,溶液的密度为ρ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w=35a/22.4Vρ×100% B.c=1 000a/22.4VC.若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5wD.若上述溶液与0.5V mL同浓度稀盐酸混合,则混合液中c(Cl﹣)>c(NH4+)8.下对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熔融的A12O3能导电,所以它属于电解质B.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它属于电解质C.BaSO4为难溶物,所以它不属于电解质D.纯硫酸不导电,所以它不属于电解质9.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B.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D.醋酸中逐滴加入氨水10.在一种酸性溶液中存在NO3﹣、I﹣、Cl﹣、Fe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溴单质被还原,由此可推知该溶液中()A.一定含有I﹣,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l﹣B.一定含有NO3﹣C.不含有Fe3+,可能含有NO3﹣D.一定含有I﹣、NO3﹣和Cl﹣11.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蕴藏量占世界第一.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①2Sb2S3+3O2+6Fe═Sb4O6+6FeS ②Sb4O6+6C═4Sb+6CO关于反应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Sb2S3、Sb4O6B.反应①中每生成3 mol FeS时,共转移3 mol电子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D.每生成4 mol 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醋酸检验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CaCO3+2H+=Ca2++H2O+CO2↑B.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ClO﹣+SO2+H2O=HClO+HSO3﹣C.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粉中的铝:2Al+2OH﹣+2H2O═2AlO2﹣+3H2↑D.Na2S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S2﹣+2H2O⇌2OH﹣+H2S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沉淀完全Ba2++NH4++Al3++SO42﹣+4OH﹣═Al(OH)3↓+BaSO4↓+NH3.H2OB.向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NaHSO3溶液:HSO3﹣+Ba2++OH﹣=BaSO3↓+H2OC.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D.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S2O32﹣+2Cl2+3H2O═2SO32﹣+4Cl﹣+6H+14.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强酸溶液里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A.MnO4﹣,K+,Na+,SO42﹣B.Na+,K+,HCO3﹣,Cl﹣C.Na+,NH4+,Cl﹣,NO3﹣D.Ba2+,K+,S2﹣,SO42﹣15.下列各澄清溶液中离了能大量共存,且加入(或滴入)X试剂后发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16.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 B.Fe2O3C.FeSO4D.Fe3O417.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NaClO使NH4+完全转化为N2,该反应可表示为2NH4++3ClO﹣═N2+3Cl﹣+2H++3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B.还原性NH4+>Cl﹣C.反应中每生成1 mol N2,转移6 mol电子D.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可以直接排放18.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和O2B.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mol Cl2,转移电子2mol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4﹣>Cl2>Br2>Fe3+19.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K+、Mg2+、Al3+、AlO2﹣、SiO32﹣、SO32﹣、CO32﹣、SO42﹣,某同学为了探究该溶液存在的离子,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气体X和沉淀Y生成,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Z;②将X通入溴水中,溴水无明显变化;③向Z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又有白色沉淀产生。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假期作业2.20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假期作业(2.20)一、实验题1.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氧化铁是重要工业颜料,用废铁屑制备它的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①操作Ⅰ、Ⅱ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
②写出在空气中煅烧Fe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③煅烧如果不充分,产品中将有Fe2+存在,试设计实验检验产品中有无Fe2+______。
(2)有些同学认为KMnO4溶液滴定也能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称取2.850g绿矾(FeSO4·7H2O)产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
①写出酸性KMnO4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已知M(FeSO4·7H2O)=278g/mol]③滴定达到终点时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下列操作会导致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___________。
a.未干燥锥形瓶b.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没有用标准液润洗c.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产生气泡d.量取待测液,视线注视刻度时开始平视、结束俯视2.(1)利用如图装置,进行NH3与金属氧化物M x O y反应生成M、N2、H2O,通过测量生成水的质量来测定M的相对原子质量。
a中试剂是浓氨水。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仪器b中装入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
②按气流方向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填字母,装置可重复使用)。
(2)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0届高三物理下学期假期作业(2.26)(PDF)

物理作业2020年2月26日一.选择题(共7小题, 1-4题为单选,5-7为多选)1.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其连线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甲所示,一个电荷量为2 C,质量为1 kg的小物块从C点静止释放,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B点处为整条图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场强E=2 V/mB.由C到A的过程中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C.由C点到A点的过程中,电势逐渐升高D.AB两点电势差U AB=-5 V2. 在x轴上关于原点对称的a、b两点处固定两个电荷量相等的点电荷,如图所示的E-x图象描绘了x轴上部分区域的电场强度(以x轴正方向为电场强度的正方向)。
对于该电场中x轴上关于原点对称的c、d两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两点场强相同,c点电势更高B.两点场强相同,d点电势更高C.两点场强不同,两点电势相等,均比O点电势高D.两点场强不同,两点电势相等,均比O点电势低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负极接地,其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C为电容器,、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
在滑动变阻器滑动头P自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压表示数减小B.电流表示数减小C.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增多D.a点的电势降低4.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定值电阻R的阻值也为r,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r。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C.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变小D.定值电阻R消耗的功率先变大后变小5.(多选)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3 V,小灯泡L标有“2 V0.4 W”,开关S接1,当滑动变阻器调到R=4 Ω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
现将开关S接2,小灯泡L和电动机M均正常工作。
则()A.电源内阻为1 ΩB.电动机的内阻为4 ΩC.电动机正常工作电压为1 VD.电源效率约为93.3%6.(多选)如图所示,台秤上放一光滑平板,其左边固定一挡板,一轻质弹簧将挡板和一条形磁铁连接起来,此时台秤读数为F1,现在磁铁上方中心偏左位置固定一导体棒,当导体棒中通以方向如图所示的电流后,台秤读数为F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长度将变长B.弹簧长度将变短C.F1>F2D.F1<F27. (多选)如图所示,轻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的圆形线圈中通有顺时针方向电流I0,线圈的正下方固定有一根足够长的直导线a,线圈静止时导线a垂直于线圈平面。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假期作业(2.26)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假期作业(2.26)1.(13分)氯化亚铜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常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还可用于颜料、防腐等工业,它不溶于H2SO4、HNO3和醇,微溶于水,可溶于浓盐酸和氨水,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成绿色的碱式氯化铜[Cu2(OH)4-n Cl n],随着环境酸度的改变n随之改变。
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CuCl的工艺过程如下:(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
(2)还原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若将(NH4)2SO3换成铁粉也可得到CuCl,写出离子方程式。
(3)析出的CuCl晶体水洗后要立即用无水乙醇洗涤,在真空干燥机内于70℃干燥2h,冷却密封包装。
真空干燥、密封包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PH值减小[Cu2(OH)4-n Cl n]中Cu% ________。
(填字母)A.增大 B.不变 C.不能确定 D.减小(5)如图是各反应物在最佳配比条件下,反应温度对CuCl产率影响。
由图可知,溶液温度控制在60℃时,CuCl产率能达到94%,当温度高于65℃ 时,CuCl产率会下降,从生成物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6)以碳棒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也可得到CuCl,写出电解时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2.(14分)某学生对Na2SO3与AgNO3在不同pH下的反应进行探究。
(1)测得Na2SO3溶液pH=10,AgNO3溶液pH=5,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 。
(2)调节pH,实验记录如下:查阅资料得知:ⅰ.Ag2SO3:白色,难溶于水,溶于过量的Na2SO3溶液。
ⅱ.Ag2O:棕黑色,不溶于水,能和酸反应。
该学生对产生的白色沉淀提出了两种假设:①白色沉淀为Ag2SO3。
②白色沉淀为Ag2SO4,推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假期作业(2.25)说明:前三题为必做题,第4题和第5题为选做题1.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CuO与NH3反应,研究NH3的某种性质并测定其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仪器b中可选择的试剂为______。
(2)实验室中,利用装置A,还可制取的无色气体是______(填字母)。
A.Cl2 B.O2 C.CO2 D.NO2(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现象证明NH3具有______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______。
(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______。
(6)实验完毕,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mg,装置F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用含m、n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2.工业上利用软锰矿浆烟气脱硫吸收液制取电解锰,并利用阳极液制备高纯碳酸锰、回收硫酸铵的工艺流程如下(软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O2,还含有硅、铁、铝的氧化物和少量重金属化合物等杂质):(1)一定温度下,“脱硫浸锰”主要产物为Mn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2”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重金属”时使用(NH4)2S而不使用Na2S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时用惰性电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0℃碳化”得到高纯碳酸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碳化”时加入过量NH4HCO3,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种)。
(6)已知:25℃时,K W =1.0×10-14,K b (NH 3·H 2O)=1.75×10-5。
在(NH 4)2SO 4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NH 4++H 2ONH 3·H 2O+H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CO 、NO x 、2SO 等的处理方法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
(1)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 和CO 转变成2CO 和2N ,其反应为:222NO(g)2CO(g)2CO (g)N (g)++€催化剂-1ΔH=-746.8kJ mol ⋅①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该反应的影响,进行下表三组实验,测得不同时刻NO 的浓度(c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1所示。
1、2、3代表的实验编号依次是________。
(已知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实验温度NO 初始浓度O 初始浓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催化剂用量编号(℃) 实验编号 温度 (℃) NO 初始浓度 ()1mol L -⋅ CO 初始浓度 ()1mol L -⋅ 催化剂比表面积 ()21mg -⋅ 催化剂用量 (g ) Ⅰ 280 31.2010-⨯35.8010-⨯ 82 50 Ⅱ 280 31.2010-⨯ 35.8010-⨯ 124 50Ⅲ350 31.2010-⨯ 35.8010-⨯ 124 50②图2表示NO 的平衡转化率(a )随温度、压强变化的示意图。
X 表示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Y 表示的是________,且Y 1________Y 2(填“>”或“<”)。
(2)一定温度下,将2NO 与2SO 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23NO (g)SO (g)SO (g)NO(g)++€,达到平衡时3SO 的体积分数为25%。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3)利用原电池反应可实现2NO 的无害化,总反应为23226NO 8NH 7N 12H O ++,电解质溶液为碱性。
工作一段时间后,该电池负极区附近溶液pH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4.铁被称为“第一金属”,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
(1)铁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___摄取铁元素的原子光谱。
(2)FeC13的熔点为306℃,沸点为315℃。
由此可知FeC13属于____晶体。
FeSO 4常作净水剂和补铁剂,SO 42-的立体构型是____。
(3)铁氰化钾 K 3[Fe(CN)6]是检验Fe 2+的重要试剂。
①基态N 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
②写出一种与铁氰化钾中配体互为等电子体的极性分子的化学式_____。
③铁氰化钾中,所涉及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④铁氰化钾中,不存在___(填字母标号)。
A .离子键B .σ键C .π键D .氢键E .金属键(4)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二茂铁[(C 5H 5)2Fe]是汽油中的抗震剂。
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Πn m 表示,其中m 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 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66Π ),则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其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
(5)羰基铁[Fe(CO)5]可用作催化剂、汽油抗爆剂等。
1molFe(CO)5分子中含__mol配位键。
(6)某种磁性氮化铁的结构如图所示,N随机排列在Fe构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
其中铁原子周围最近的铁原子个数为___;六棱柱底边长为acm,高为c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该磁性氮化铁的晶体密度为____g/cm3(列出计算式)。
5.有机物J 是我国自主成功研发的一类新药,它属于酯类,分子中除苯环外还含有一个五元环。
合成J的一种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2)D生成 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J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条件下,H自身缩聚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
(4)根据,X的分子式为______。
X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种(已知:碳碳叁键或碳碳双键不能与羟基直接相连)。
A.除苯环外无其他环,且无一O—O—键B.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5)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写出以甲烷和甲苯为原料,合成的路线流程图(其它试剂自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答案(2月25号)1.【解析】【分析】A 装置制取氨气,B 装置干燥氨气,C 为反应装置,D 装置吸收反应产生的水,E 装置防止F 中的水分进入D 装置干扰实验结果,F 装置测量生成氮气的体积。
答案选BC ;2.【分析】由流程可知,“脱硫浸锰”环节:二氧化硫与软锰矿浆作用生成硫酸锰和少量的硫酸铝、硫酸亚铁等,二氧化硅不反应经过滤成为滤渣Ⅰ;氧化环节:双氧水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5~6把铁离子和铝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加硫化铵把重金属转化为沉淀除去;通过电解得到金属锰;在阳极液中加碳酸氢铵得碳酸锰和硫酸铵等,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脱硫浸锰”生成MnSO 4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 2+SO 2=MnSO 4或H 2O +SO 2=H 2SO 3、MnO 2+H 2SO 3=MnSO 4+H 2O ;(2)加入氨水沉淀金属阳离子,“滤渣2”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OH)3、Al(OH)3;(3)“除重金属”时使用(NH 4)2S 而不使用Na 2S 的原因是加Na 2S 会引入钠离子,增大回收的(NH 4)2SO 4中Na +含量;(4)“电解”时用惰性电极,阳极应该是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 2H 2O-4e -=O 2↑+4H+或4OH --4e -=O 2↑+2H 2O ;(5)“50℃碳化”得到高纯碳酸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 2++2HCO 3- MnCO 3↓+CO 2↑+H 2O ;原溶液显酸性,且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故“50℃碳化”时加入过量NH 4HCO 3,可能的原因是NH 4HCO 3与H +反应,防止MnCO 3沉淀溶解损失,以及防止NH 4HCO 3受热分解损失;(6)根据方程式NH 4++H 2O NH 3·H 2O+H +可知反应的平衡常数=+--14103232+-544(H )(NH H O)(OH )(H )(NH H O)10=5.710(NH )(OH )(NH ) 1.7510W b c c c c c K c c c K +--+===⨯⨯⋅⋅。
3.【分析】(1)①根据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及平衡的移动,结合图象和表格来判断; ②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增大压强,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结合反应的焓变分析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设NO 2与SO 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 、2mol ,容器体积为1L ,则NO 2(g )+SO 2(g )⇌SO 3(g )+NO (g )开始 1 2 0 0转化 x xxx平衡 1-x 2-x x x达到平衡时SO 3的体积分数为25%,则100%25%12x x x x x⨯=-+-++ 解得x=0.75mol/L ,结合K 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计算。
(3)正极上是二氧化氮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是氨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结合电极反应分析判断。
【详解】①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平衡状态,由图1可知,反应3的速率最快,反应1的速率比反应2的速率快,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相同,图表中反应Ⅲ的温度最高且催化剂的表面积最大,则反应3为Ⅲ,而Ⅱ与Ⅰ比较温度相同,但Ⅱ催化剂的表面积大,即Ⅱ的反应速率比Ⅰ快,但平衡状态相同,可知反应1为Ⅱ,反应2为Ⅰ,故答案为Ⅱ、Ⅰ、Ⅲ;②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增大压强,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反应焓变△H<0,正反应放热,降低温度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当反应逆向进行时,NO 转化率降低,则可采取的措施有升高温度或降低压强,因此条件为温度,则Y 表示压强,控制温度相同时,压强越大,NO 转化率越高,则Y 1<Y 2,故答案为温度;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左移动,α(NO)降低;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α(NO)增大;压强;<;(2)设NO 2与SO 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 、2mol ,容器体积为1L ,则NO2(g)+SO2(g)⇌SO 3(g)+NO(g)开始 1 2 0 0转化 x xxx平衡 1−x 2−x x x达到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为25%,则100%25%12x x x x x ⨯=-+-++,解得x=0.75mol/L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0.750.75 1.80.25 1.25K ⨯==⨯, 故答案为1.8;(3)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根据电极总反应6NO 2+8NH 3=7N 2+12H 2O ,可知正极上是二氧化氮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2NO 2+8e −+4H 2O=N 2+8OH −,该电池正极区附近溶液pH 增大,故答案为变大; 2NO 2+8e −+4H 2O=N 2+8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