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 181电缆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电缆防火涂料标准

电缆防火涂料标准1. 引言本标准规定了电缆防火涂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2. 术语和定义2.1 电缆防火涂料:用于提供电缆在火灾情况下的阻燃、隔热和防火扩散功能的涂料。
2.2 抗火时间:电缆防火涂料在火灾情况下有效防护电缆的时间。
3. 技术要求3.1 外观要求电缆防火涂料应无异物、皮脱、麻点、泡孔等缺陷。
3.2 化学性能要求电缆防火涂料应具备耐高温、耐腐蚀、抗紫外线等化学性能。
3.3 物理性能要求3.3.1 抗火性能要求电缆防火涂料应具备一定抗火时间,具体抗火时间按相关防火评级标准确定。
3.3.2 导热性能要求电缆防火涂料应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能有效隔热。
3.3.3 凝固性能要求电缆防火涂料应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凝固,避免外界环境对其影响。
4. 试验方法4.1 外观检验方法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外观检验。
4.2 化学性能试验方法4.2.1 耐高温试验方法将电缆防火涂料样品置于高温环境中,测定其耐高温性能。
4.2.2 耐腐蚀试验方法将电缆防火涂料涂覆于腐蚀性介质中,观察其耐腐蚀性能。
4.2.3 抗紫外线试验方法将电缆防火涂料样品暴露于紫外线环境中,测定其抗紫外线性能。
4.3 物理性能试验方法4.3.1 抗火性能试验方法根据相关防火评级标准,进行防火性能测试。
4.3.2 导热性能试验方法采用热物理性能测试仪器测试电缆防火涂料的导热性能。
4.3.3 凝固性能试验方法观察电缆防火涂料在规定时间内是否能够凝固。
5. 检验规则5.1 随机抽样检验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随机抽样检验。
5.2 检验项目根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对外观、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进行检验。
5.3 检验合格标准检验结果符合技术要求的,判定为合格品;不符合技术要求的,判定为不合格品。
6.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6.1 包装电缆防火涂料应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完好无损。
6.2 标志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商、生产日期等必要信息。
防火封堵

防火封堵1. 概述(1)适用范围本工程应用到的防火封堵材料包括膨胀型防火复合板、凝固型防火泥、非凝固型防火泥、电缆防火涂料、防水防火密封胶、阻火带等。
(1)本技术文件适用于数控机房工程电缆及电缆桥架穿越楼板孔洞、穿墙孔洞;高低压配电柜及控制柜底部电缆开孔;电缆穿管孔;电缆竖井、电缆沟阻火墙、电缆隧道阻火墙等部位电缆敷设后的防火封堵。
以及通风管道穿墙孔、穿楼板孔;水管穿墙孔、楼板孔;PVC排水管穿楼板孔等建筑贯穿孔洞的防火封堵。
包括车站的所有强电、弱电系统的线管、线槽、桥架等与贯穿物的外部防火封堵;各系统的电缆与贯穿物的防火封堵(电缆直接穿孔口的情况);建筑缝隙、孔洞防火封堵;未被使用的孔洞防火封堵。
防火封堵的承包商对消防主管部门的消防验收负责,其封堵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本工程范围内所有的电缆桥架穿越楼板孔洞、穿墙孔封堵;电缆穿管孔、电缆竖井部位电缆敷设后的防火封堵。
b、通风管道穿墙孔、穿楼板孔封堵。
c、水管穿墙孔、楼板孔、PVC排水管穿楼板孔封堵。
d、所有强电、弱电的线管、线槽、桥架等与贯穿物的外部防火封堵。
e、建筑缝隙、孔洞防火封堵;未被使用的孔洞防火封堵。
f、招标人要求的其它孔洞防火封堵。
(2)防火封堵工程的设计、施工应按国家有关标准及国际通用的实际工况UL 检测标准、规范进行,并满足现场条件的要求。
(3)防火封堵材料必须经国家授权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并取得消防产品型式认可或型式检验证书。
2. 规范及标准主要技术规程及规范如下:GB_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462一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CECS 154:2003 《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GB50217-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DL5027-1993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GJ154-2000 《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验收标准》GB9978-88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G23864-2009 《防火封堵材料》GA181-1998 《电缆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GB/T2951.23-1994 《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弯曲试验》3. 防火封堵材料基本要求(1)耐火性能:满足 GB23864-2009 型式检测认可,同时满足实际工况下规范要求的防火时效,不低于被贯穿物耐火极限,防火封堵板材(主材)防火等级须不低于A2 等级,并应提供国内型式检验报告及型式认可证书,特殊情况可提供国际相应的防火测试报告。
《电缆防火封堵标准》及条文说明

Q/GDW电缆防火封堵标准江苏省电力公司发布Q/GDW-10-J266-2010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电缆防火封堵设计 (2)5电缆防火封堵施工 (6)6电缆防火封堵工程的验收 (8)7电缆防火封堵的维护管理 (10)附录A(规范性附录)各类电缆防火封堵组件形式图例 (11)条文说明 (21)IQ/GDW-10-J266-2010II前言为规范公司生产、办公场所和设施电缆防火封堵的材料、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管理,避免或减少电缆火灾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火灾亦能有效地遏制因电缆延燃而扩大事故范围,做到安全、经济、适用,结合公司特点和技术要求,在《江苏省电力公司电缆防火封堵标准》(2000年版)基础上结合新的消防法律法规、国家技术标准进行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原《江苏省电力公司电缆防火封堵标准》(Q/GDW-10-J266-2000,苏电保〔2000〕822号)同时废止。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规则符合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DL/T 600-2001《电力行业标准编写基本规定》的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江苏省电力公司安全监察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安全监察部、南京供电公司、苏州供电公司、徐州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志权、郑金平、郭鹏宇、周法兴、张军宁、周宪斌、施文勇。
Q/GDW-10-J266-2010电缆防火封堵标准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办公场所和设施(变电站、供电隧道、电力调度大楼、办公楼等)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电缆防火封堵的设计、材料选用、安装施工、工程验收和维护管理。
电缆防火封堵除应遵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公安消防部门及电力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的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电缆防火涂料执行标准

电缆防火涂料执行标准电缆防火涂料(Cable fireproof coating)是一种用于提高电缆耐火性能的涂料材料。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电缆,如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和控制电缆等,以提供额外的防火保护。
电缆防火涂料的执行标准通常由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标准机构制定,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能够满足相关需求。
对于电缆防火涂料的执行标准,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参考内容:1. 材料指标和物理性能要求: 标准可能要求电缆防火涂料具有一定的粘结力、耐热性、抗高温燃烧和耐化学性能等。
涂料可能需要能够抵御火焰和火灾气体的侵袭,以减少火灾蔓延的风险。
2. 防火性能测试方法: 标准可能要求进行一系列的防火性能测试,以评估电缆防火涂料在真实火灾情况下的表现。
例如,可能需要进行火焰传播性能测试、热辐射测试和烟雾生成性能测试等。
3. 施工要求和方法: 标准可能包含了电缆防火涂料的施工要求和方法。
这可能包括涂料的适用方法、施工厚度要求、干燥时间和固化条件等。
这些要求和方法旨在确保涂料能够正确地应用于电缆表面以达到预期的防火效果。
4. 样品选用和测试规则: 标准可能规定了样品的选用方法和测试规则。
这些规则可能包括标本数量、规格和存储条件等。
此外,可能还规定了测试结果的判定标准和规则,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标志和标识要求: 标准可能要求在电缆防火涂料包装上进行标识和标志。
这些标志和标识可能包括产品名称、批次号、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等重要信息,以方便消费者和有关方面进行产品认证和溯源。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执行标准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异。
例如,在中国,电缆防火涂料的执行标准可能由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SAC)或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等机构制定和管理。
而在美国,则可能由ASTM International、UL标准或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等组织制定。
电缆防火涂料的执行标准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它们为生产厂商提供了参考和指导,并为用户提供了可靠和安全的产品。
电缆防火材料技术规范书

技术规范(电缆防火封堵材料)2012年03.材料技术要求3.1 阻火膨胀模块1)连续耐水浸泡>28天。
2)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GB 23864-2009防火封堵材料(阻火模块)的要求。
3)不含卤素、石棉、苯酚等成分。
4)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不会对电缆产生腐蚀现象。
5)在固化时或遇火时不收缩,不脱落,不会释放有毒气体。
6)具有良好的烟密性、气密性、水密性。
7)高抗爆性能,抗压强度不小于5.8Mp。
8)可重复使用,具备30年的使用年限。
9)可防小动物咬。
10)环保无污染。
3.2 防火涂料1)具有显著的耐潮湿、耐腐蚀、耐冻融、抗老化等理化性能和优良的防火性能。
2)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GA181-1998《电缆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3)材料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无刺激性气味,不含卤素成分,对电缆无腐蚀。
4)适用温度-40℃~100℃。
5)即用型,快速固化水溶性,无异味。
3.3 有机防火堵料1)膨胀性防火密封胶材料性能需满足国内技术标准GA161-1997或国际标准UL/BS/DIN/FM。
2)在火的作用下体积膨胀3~5倍。
3)不含有卤素、石棉、游离硅等成分,对电缆无腐蚀。
4)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
5)具有良好的烟密性、水密性、气密性。
6)适用温度-40℃~100℃。
7)抗爆承压100kPa。
8)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3.4 防火涂层板1)需满足国内技术标准GA161-1997或国际标准UL/BS/DIN/FM。
2)不含卤素和挥发性有机溶剂。
3)具有良好的烟密性、气密性。
4)适用温度-40℃~100℃。
5)抗爆承压100kPa。
6)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
消防电缆技术要求一、技术要求:1.1 防火涂料一定要达到防火的有关要求,由于是室内电缆层,要保证无毒、无污染,使用环保产品。
1.2 防火涂料不能破坏电缆的绝缘性能。
1.3 防火涂料施工前应将电缆表面的浮尘、油污、杂物等清理干净,待表面干燥后方可进行防火涂料的施工,喷涂要均匀。
35kV电力电缆

5.2.9.1
电缆截面(mm2)
70
120
150
185
240
300
400
外护套厚度(mm)
3.2
3.4
3.6
3.6
4.0
4.0
4.1
5.2.9.2
5.2.9.3
5.2.10
电缆不圆度应不大于15%
电缆不圆度=(电缆最大外径-电缆最小外径)/ 电缆最大外径×100%
5.2.11
在空气中敷设电缆的防火性能应满足GB/T 18380的要求。电缆用防火阻燃材料产品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0.5
10.5
10.5
10.5
10.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5
10.5
2.2
2.2
2.3
2.3
2.4
2.4
2.5
2.6
2.7
38.0
40.0
42.0
43.0
45.0
47.0
49.0
51.0
55.0
1803
2070
2393
2699
3053
3465
4092
4867
5949
1487
1628
1793
1942
2104
2294
GB/T 3048.13电线电缆冲击电压试验方法
GB/T 3048.14电线电缆直流电压试验方法
GB/T 3953电工圆铜线
GB/T 3956电缆的导体
GB/T 6995.1~5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 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试验要求
GB/T 19666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电缆防火材料技术规范书

技术规范(电缆防火封堵材料)2012年03.材料技术要求3.1 阻火膨胀模块1)连续耐水浸泡>28天。
2)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GB 23864-2009防火封堵材料(阻火模块)的要求。
3)不含卤素、石棉、苯酚等成分。
4)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不会对电缆产生腐蚀现象。
5)在固化时或遇火时不收缩,不脱落,不会释放有毒气体。
6)具有良好的烟密性、气密性、水密性。
7)高抗爆性能,抗压强度不小于5.8Mp。
8)可重复使用,具备30年的使用年限。
9)可防小动物咬。
10)环保无污染。
3.2 防火涂料1)具有显著的耐潮湿、耐腐蚀、耐冻融、抗老化等理化性能和优良的防火性能。
2)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GA181-1998《电缆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3)材料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无刺激性气味,不含卤素成分,对电缆无腐蚀。
4)适用温度-40℃~100℃。
5)即用型,快速固化水溶性,无异味。
3.3 有机防火堵料1)膨胀性防火密封胶材料性能需满足国内技术标准GA161-1997或国际标准UL/BS/DIN/FM。
2)在火的作用下体积膨胀3~5倍。
3)不含有卤素、石棉、游离硅等成分,对电缆无腐蚀。
4)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
5)具有良好的烟密性、水密性、气密性。
6)适用温度-40℃~100℃。
7)抗爆承压100kPa。
8)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3.4 防火涂层板1)需满足国内技术标准GA161-1997或国际标准UL/BS/DIN/FM。
2)不含卤素和挥发性有机溶剂。
3)具有良好的烟密性、气密性。
4)适用温度-40℃~100℃。
5)抗爆承压100kPa。
6)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
消防电缆技术要求一、技术要求:1.1 防火涂料一定要达到防火的有关要求,由于是室内电缆层,要保证无毒、无污染,使用环保产品。
1.2 防火涂料不能破坏电缆的绝缘性能。
1.3 防火涂料施工前应将电缆表面的浮尘、油污、杂物等清理干净,待表面干燥后方可进行防火涂料的施工,喷涂要均匀。
电缆防火涂料详细技术内容

一、前言电缆火灾在世界各地时有发生,而且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世界各国消防部门均在分析研究,试图攻克“电缆火灾”这一科技难题。
封、堵、涂、隔是目前防患电缆火灾的最有效措施。
SFT-1型电缆防火涂料,是以成膜助剂、防火剂、耐火材料等研磨、混合均匀而成。
该产品对电线电缆防火保护效果较好。
它不仅具有所需的耐火极限,而且还具备较高的抗弯强度,在涂刷时,电线电缆表皮需做处理,以便保证SFT-1型电缆防火涂料涂刷的效果,更好地满足了建筑设计规范及电力工程电缆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二、燃烧机理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化学现象,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质、助燃剂(如空气、氧气、氧化剂等)和火源(如火焰或高温作用)。
此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且互相接触方能燃烧,如缺少其中一个条件或者它们之间不能直接接触,燃烧便不能发生或者燃烧立即熄灭。
木材、纸张、织物、有机聚合物等固体有机可燃物的燃烧过程,先是有机可燃物在高温或火焰的作用下,受热发生分解,放出可燃气体并同时放出热量。
当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和达到燃点温度时,遇到明火则立即燃烧,当温度达到自燃点后,即使没有明火点燃也能发生燃烧,这种可燃性气体的燃烧是有焰燃烧,其燃烧反应是游离基连锁反应,热分解残留物被加热到600℃后,就发出无焰燃烧。
由于物质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引起其周边的可燃物质发生热分解和燃烧,从而使燃烧不能蔓延扩大。
热量的传播是燃烧蔓延的重要途径,可燃物质的燃烧作用机理概括如下:1、形成泡沫炭化层以阻挡外部热源的作用有些难燃剂,如聚磷酸铵、有机磷酸酯等它们在成炭剂、发泡剂的配合作用下,使涂层受高温作用时,发生膨胀和炭化,形成导热性很小的海绵状的炭化层,从而阻挡了外部火源的作用,达到抑制燃烧蔓延的目的。
2、形成熔融覆盖层以隔绝和空气的接触有些难燃剂,如聚磷酸铵、硼酸盐、硼酸、钨酸盐等,在火焰或高温作用下,可形成不燃性的粘稠熔融体。
该熔融体将物质表面覆盖起来,防止燃烧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A 181电缆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4 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 用于制造电缆防火涂料的原料应预先检验,不宜使用苯类溶剂。
4.1.2 电缆防火涂料的颜色可根据GB/T3181 的规定,也可按用户要求协商确定。
4.1.3 电缆防火涂料可采用刷涂或喷涂方法施工,并能在自然环境下干燥,固化,成膜后表面无明显凹凸。
4.1.4 电缆防火涂料在施工实干后,涂膜应无刺激性气味。
4.2技术性能要求
技术性能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技术性能要求
5 试验方法
5.1试件制备
5.1.1 基材的选择
试验用基材为全塑铝芯电缆,护套的氧指数值应为25.0±0.5,电缆外径为30mm±2mm ,导体为四芯,其截面积为50mm2×3+25mm2×1,电缆表面应平整光滑。
5.1.2 试件数量及长度
试件数量及长度应符合表2 要求。
表2 试件数量及长度
5.1.3 试件的涂覆
试件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刷涂或喷涂,两次涂刷的间隔时间不小于24h,每次涂刷应均匀。
阻燃性试件其一端500mm 的长度不应涂覆电缆防火涂料。
5.1.4 干涂层厚度
电缆防火涂料的干涂层厚度应为1mm±0.1mm。
5.1.5 状态调节
试件经涂刷达到规定的涂层厚度后,应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 5)%的环境条件下调节到
质量恒定(相隔24h 两次称量其质量变化不大于0.5%)
5.1.6 干涂层厚度的测定
距电缆涂刷100mm 处,按400mm 处的间距确定8 个测点,在测点上测量涂刷涂料前电缆的周长和经
涂刷涂料养护干燥后该测点的周长,测量数据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以式(1)计算每个测点的干涂层
厚度。
式中:i――测点号(1~8);
δi――测点出干涂层厚度,mm;
Li――空白电缆实测周长,mm;
L′i――涂刷电缆涂料后实测周长。
干涂层厚度为8 个测点干涂层厚度的平均值。
5.2 试验环境条件
涂料的耐油性,耐盐腐蚀性,抗弯性三项试验应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环境条件
下进行。
5.3 在容器中的状态
启开储存涂料的容器,搅拌试样,观察涂料有无结块,是否均匀。
5.4 细度
GB/T 6753.1 的规定进行试验。
5.5 黏度
按GB/T 1723 的规定进行试验。
5.6 干燥时间
按GB 1728(甲法)的规定进行试验。
5.7 耐油性
5.7.1 经状态调节后的试件,试验前应用1:1 的石蜡和松香的混合物对其浸泡的端头进行封端,封端高
度为3~4mm。
5.7.2 将三个试件封端的一头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机油的玻璃容器中,浸泡深度为试件的 2/3 的长度。
5.7.3 浸泡期间,每隔24h 应观察一次并记录。
浸泡期满,将试件取出,用滤纸吸干试件表面浸液,目视
检查试件,是否有起皱,剥落等现象并予以记录。
起泡试件应在标准环境条件下24h 内涂层能基本恢复。
三个试件中至少有两个试件应满足表1 第5项的规定要求。
5.8 耐盐腐蚀性
5.8.1 试件的封端按第5.7.1 条的规定进行。
5.8.2 将三个试件封端的一头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浓度为3%的氯化钠溶液的玻璃容器中,浸泡深度为试件
2/3 的长度。
5.8.3 浸泡期间,每隔24h 应观察一次并记录。
浸泡期满,将试件取出,用滤纸吸干试件表面浸液,目视
检查试件,是否有起皱、剥落等现象并予以记录。
起泡试件应在标准环境条件下24h 内涂层能基本恢复。
三个试件中至少有两个试件应满足表1第六项的规定要求。
5.9耐湿热性
5.9.1 试件置于温度47℃±2℃,相对湿度(95±3)%的调温调湿箱中持续试验7d。
5.9.2 每隔24h 应观察一次并记录。
浸泡期满,将试件取出,目视检查试件,有无起泡,脱落等现象并予以记录。
三个试件中至少有两个试件应满足表1 第7 项的规定要求。
5.10耐冻融循环性
5.10.1 将试件悬挂于试验架上,试件间距不小于10mm。
然后将挂有试件的试验架置于-20℃±2℃的低温箱中,持续低温试验3h。
5.10.2 经低温试验后的试件,立即放入50℃±2℃的烘箱中,持续恒温3h。
5.10.3 经恒温试验后的试件置于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条件环境下放置18h。
5.10.4 以上第5.10.1 条,第5.10.2 条,第5.10.3 条的试验程序定为一个循环周期。
5.10.5 每进行一次循环后用目视检查涂层是否有起皱、剥落等现象并予以记录。
在规定的循环次数结束后,三个试件中至少有两个试件应满足表1 第8 项的规定要求。
5.11 抗弯性
将试件沿着直径570mm±5mm 的圆柱体匀速地绕一圈,该操作在10~20s 内完成。
将试件恢复原状后反方向按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再将试件恢复原状。
用目视检查试件有无起层、脱落、开裂等现象并予以记录。
三个试件中至少有二个试件应满足表1 第9 项的规定要求。
5.12耐火性
5.12.1 按GB1266
6.5—90 的A 类进行试验,试件安装应符合GB12666.5—90 中第3.3 条的规定,试件未涂刷电缆防火涂料的一端置于梯子下方。
5.12.2 供火时间按A 类电缆试验的规定为40min 。
5.12.3 在燃烧完全停止后(如果在停止供火1h 后试件仍燃烧不止可以将其强行熄灭),除去防火涂料膨胀层,用尖锐物体按压试件表面,如从弹性变为脆性(粉化)则表明试件基材开始炭化。
然后用钢卷尺或直尺测量喷灯喷口的底边至试样基材表面开始炭化处的最大距离,即为试件炭化高度(m)。
6 检测规则
6.1 抽样
样品按GB3186 抽取,被抽取样品批量不少于1t,储存电缆防火涂料样品的容器应符合8.1 条的规定要求。
样品应分装两份,一份密封存放备查,另一份作检查用。
6.2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在容器中的状态,细度黏度,干燥时间,抗弯性,耐油性和耐盐性七项。
6.3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所规定的全部项目。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产品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
b)产品的配方、工艺及原料有较大改变时;
c)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的差异时;
e)正常生产2 年或累计生产量200t 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消防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6.4 判定原则
6.4.1 出厂检验结果均应符合表1 的技术要求,不合格的检验项目允许在同皮样品中抽样进行复验,经复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6.4.2 型式检验的缺陷分类见表1,产品质量合格判定原则为:A=0、B≤1、B +C≤2。
7 标志、使用说明书
7.1 产品的包装标志应符合GB 9750 的规定,应包括以下内容:
a)产品名称、执行产品标准号、商标;
b)生产企业名称、详细地址;
c)产品的种类、规格、型号;
d)产品生产日期、贮存有效期。
7.2 使用说明书
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应按GB 9969.1 的要求编写。
溶剂性电缆防火涂料应特别注明防火安全要求及人员的健康防护措施。
8 包装、贮存、运输
8.1 包装
产品包装桶应贴上产品使用说明书、标志、合格证书,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a)水溶性电缆防火涂料应采用清洁、密封的塑料桶或有塑料内衬制品的容器;
b)溶剂性电缆防火涂料应采用清洁、密封的铁桶,加盖后应用锡封口。
8.2 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雨淋、曝晒,不得重压和倒置,并应有明显的标志。
8.3 贮存
产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防止日光直射的地方,贮存温度在5~40℃,贮存有效期不低于半年。
产品超过有效期使用前应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