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中国商界铁娘子-名人事迹

合集下载

我的职场榜样500字董明珠

我的职场榜样500字董明珠

我的职场榜样500字董明珠董明珠,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企业家经常在报刊、杂志上看见一些名人名言,例如:“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以克人之心克己,以容己之心容人”还有一句励志的:“没有翻不过的高山,没有走不出的沙漠,更没有超越不了的自我”,这些名言一直激励着我,我好奇:这振奋人心的话到底是出自谁人之口呢?上网一查,原来正是大名鼎鼎的女企业家—董明珠。

董明珠,这个名字又熟悉又陌生,但用一个成语形容她,非巾帼不让须眉莫属!一个娇弱女子,是如何成就出自己的呢?我在网上看了一个关于董明珠的成长故事。

36岁前,她还是一个打工女,没有人会想到36岁以后的董明珠,却用自己的坚韧与执着创造了让人叹服的职场传奇。

1990年,董明珠毅然辞去工作,南下打工。

当时已36岁的她到了格力公司,从一名基层业务员做起。

她坚韧不拔,工作踏实、出色。

有一次,她为了营销与对方死缠烂打40天,终于讨回了42万元债款,让当时的总经理刮目相看。

董明珠有了这段讨债经历后,认为未来做生意,必须选择比较诚信的经销商。

她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用热忱与服务把一些诚信的经销商引了进来。

以诚信为基础,才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她始终这么认为。

在挫折中,董明珠学到了许多,这些磨炼,为她成为营销主管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靠着勤奋与诚信,她又一次创造了格力公司的神话:个人销售额飙升至3650万元!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企业家的创业传奇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正是这样的踏实、诚信,令董明珠步步高升。

1995年,董明珠成为了格力的销售经理。

在工作管理,这位女上司更是要求员工们遵守原则:“上班时间不许吃东西,一经发现,第一次罚50元,第二次罚100元,第三次走人。

”她说,只要违反原则,再小的事都要管。

十年后的20xx年,董明珠从一个打工女蜕变成了格力公司的CEO。

是她的坚韧、诚信、踏实、勤奋成就了她,是她的严格要求成就了今天的格力。

从36岁到51岁,这一段传奇,正如她说的:“没有翻不过的高山,没有走不出的沙漠,更没有超越不了的自我。

格力总裁董明珠的励志故事

格力总裁董明珠的励志故事

格力总裁董明珠的励志故事格力总裁董明珠的励志故事今天本店铺要讲述的这位励志人物、也是职场成功人士,是一位人称“铁娘子”的女性经济风云人物。

她是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是2004年中国十大营销人物之一,“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华人女企业家”、“全球商界女强人50强、全球100位最佳CEO”——董明珠。

在2013年12月12日央视举行的第十四届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董明珠荣获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

是2015年《福布斯》亚洲商界权势女性。

2016年10月18日,董明珠卸任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职务。

继续担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2017年1月10日,董明珠荣获“2016十大经济年度人物”。

2018年6月,荣获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先进个人。

提起董明珠,竞争对手们是这样形容她的:“董姐走过的路;都长不出草来。

”,可见这位铁娘子的厉害之处。

而格力内部的员工这样评价自己的女上司“说话铿锵有力,做事雷厉风行,即便不化妆,她也比实际年龄看起来年轻许多。

”媒体们则说“这个女子,虽然36岁前的人生平淡无奇,但36岁后的她,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执著走出了一条别人无法复制的路。

”带你一起了解这位女强人的女性职场励志故事。

为什么说董明珠的创业故事很励志,因为很少有人像她这样,36岁再从基层业务员做起,而15年时间,她用自己超乎普通女性的能力,升任格力集团CEO。

一、大器晚成不失天分董明珠跟那个年代很多人一样,出身也平平,1954年,她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人家,1975年参加工作,当时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

36岁以前,她的生活也是平淡无奇,没有人会想到,36岁以后的董明珠,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执著创造了让人无不佩服的职场传奇。

1990年,董明珠毅然辞去工作,南下打工。

当时已经36岁的她,到了格力公司,要从一名基层业务员做起。

不知营销为何物的董明珠却凭借坚毅和死缠烂打,40天追讨回前任留下的42万元债款,令当时的总经理朱江洪刮目相看,成为营销界茶余饭后的经典励志故事。

董明珠:一个很有故事的铁娘子

董明珠:一个很有故事的铁娘子

董明珠:一个很有故事的铁娘子作者:初霁来源:《醒狮国学》2019年第04期商人,一个古老的职业,繁荣的商业往往對社会进步有着重大贡献。

古往今来,一位位传奇的商业精英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故事、经验和思考。

即使是重农抑商的古代中国,对于商人,也并未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君不见《史记》中还有洋洋洒洒《货殖列传》一篇。

在这些名留青史的富商巨贾中,女性而富甲天下的就更是凤毛麟角。

其中滥觞者,便是名为“清”的蜀中寡妇人,史称巴清。

随着时代发展,女性地位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巴清”们跃上人们的视线,而中国空调行业举足轻重的“格力”品牌董事长——董明珠,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董明珠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没有格力没有我,当然没有我也没有格力。

可以说是她创造出了现在这个辉煌的格力集团,也是格力,造就出了今天的她。

前两年爆出的《关于董明珠同志免职的通知》让她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也让这个传奇女强人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作为一个从基层业务员一路直升的董事长,她无疑鼓舞了无数奔跑在追梦路上的年轻人,她将奇迹,变成了一个切实可争取的目标,也让许多拥有野心的工作者拥有了信心和动力——只要能力足够强,总有一天,我也能达到事业的顶峰。

一直以来,董明珠都以一个强悍、果敢的女企业家形象示人,她的成功史已被当做典范而一次次的被讲起,她强大的业务能力也是行业内传奇神话一样的存在,得到的奖章更是数不胜数:2004年中国十大营销人物之一、2015年《福布斯》亚洲商界权势女性、登上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强人榜”等等。

但这些,对于董明珠来说,只是别人对自己能力的认可罢了,对于自己的定位,她很明确的说过:“我最棒的事情,是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

如果说我能够成功,从来没有认为这个总经理的职务是身份象征,它只是我的一个责任,要履行更多的职责,对我来说不是一个光环,而是一个负担”,保持初心,就是她最宝贵的品质。

从业29年,她一直恪守自己的职责,从小职员开始,全心全意为了格力的切身利益去奋斗,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

董明珠职场励志故事8则

董明珠职场励志故事8则

董明珠职场励志故事8则董明珠,人称“铁娘子”的女性经济风云人物。

她是现任格力集团董事长、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华人女企业家”、“全球商界女强人50强、全球100位最佳CEO”。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董明珠职场励志故事,欢迎阅读收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董明珠职场励志故事:36岁再从基层业务员做起董明珠原有一份在当年看来稳定的工作,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有干部身份。

丈夫因病去世之后,董明珠独自带着儿子生活,90年,她毅然辞去工作,将儿子留给奶奶照顾,自己南下打工。

36岁从格力一名基层业务员做起,不知营销为何物的董明珠却凭借坚毅和死缠烂打,40天追讨回前任留下的42万元债款,令当时的总经理朱江洪刮目相看,成为营销界茶余饭后的经典故事。

传奇从这里起航。

靠着勤奋和诚恳,董明珠不断创造着格力公司的销售神话,她的个人销售额,曾上窜至3650万元。

董明珠职场励志故事:15年升任格力总经理虽然从国家单位中跳出来打工,但董明珠的打工经历却也有老一辈国企人坚持到底的精神,除了初期打工时在深圳短暂的调整,董明珠进入格力后就不曾跳槽过,15年的时间从一名基层业务员成长为格力的总经理,从05年至今,她一直担任着格力的副董事长、总裁职务。

自从董明珠出任总经理后,她和董事长朱江洪,创造了我国商界独一无二的奇迹。

在她的领导下,格力电器从1995年至2005年,连续11年空调产销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

2003年以后,销售额每年均以30%的速度增长,净利润保持15%以上的增幅!董明珠职场励志故事:从来没有失误也从不认错的领导者董明珠是一个直截了当的人,她不会考虑对方的感受,不管任何场合,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她都会很直率说出来。

她也曾说过,“我从来就没有失误过,我从不认错,我永远是对的。

”这份自信与霸气,源自她的每一个决策,都是从公司利益出发,为了公司的发展经过充分论证后做出的决定。

董明珠:智慧“铁娘子”

董明珠:智慧“铁娘子”

董明珠:智慧“铁娘子”作者:张锐来源:《新天地》2014年第04期一个普通的营销人员怎样奇迹般地成为号令8万员工的领军人物?董明珠用实力和能力将一个偏于一隅的小型国企扩身成辐射世界的知名跨国公司。

36岁的“打工妹”30岁时丈夫的突然离世让董明珠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

为了撑起家庭,董明珠决定南下打工。

不过,考虑到儿子只有两岁,董明珠并没有马上起程,而是等到孩子长到8岁时才迈开了南下的步伐。

像许多“打工妹”一样,董明珠将打工的第一站放在了深圳,并很快在一家化工企业找到了一份管理工作。

辞职之前,董明珠就职于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主要从事的就是行政管理工作。

因此,长达10余年的国企工作经历也使董明珠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很快上手。

一次偶然的机会,董明珠来到广东珠海办事,她发现,虽然当时珠海也被划为经济特区,却没有深圳那样的嘈杂,更多的则是井然有序带给人的踏实。

于是,董明珠决定留下来。

工作也很快找到。

当时,珠海一家名为海利空调器厂(格力电器前身)的企业对外招工,董明珠顺利拿到这家企业的入职通知。

偏执的“营销女皇”董明珠进入格力的第一份工作是跑销售,还不知营销为何物的她前往被格力销售人员称为“硬骨头”的安徽市场,面临的第一仗就是向合肥一经销商追讨42万的拖欠货款。

经过40多天的斗智斗勇,她硬是讨回了多年未归的债款。

后来成了营销界的传奇。

拿下了最难啃的“骨头”,董明珠的信心也增强了很多。

不久,芜湖、铜陵、安庆等淮南市场也被董明珠打开,而且仅仅是董明珠来到安徽的第二年,其负责的销售额就突破1600万元,一个人的销售量占整个公司的1/8。

正当董明珠在外干得热火朝天时,格力电器发生大批营销员集体辞职事件,董明珠被火线任命为经营部部长。

新官上任三把火。

为了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她推出了“淡季返利”、“年终返利”等激励举措,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股份制区域性销售公司模式”,以防止批发商开打恶性价格战。

由于固化了与经销商的利益关系,在国内连锁老大国美电器擅自降价并试图运用收窄渠道对格力进行限制时,董明珠果断叫板,并宣布退出国美渠道,自建专卖店进行销售。

董明珠个人简短经历

董明珠个人简短经历

董明珠个人简短经历董明珠,中国著名企业家,现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

她以其坚定的意志和卓越的领导能力,成功将格力电器打造成了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成为了中国制造业的传奇人物。

董明珠出生于江苏省,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坚强的个性。

她在青年时期就表现出了对商业的浓厚兴趣,立志要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她先后考入了南京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取得了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毕业后,董明珠进入了国营企业沈阳二机床厂工作,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

在那里,她展现出了出色的管理才能和商业头脑,很快就获得了领导的赏识。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她离开了沈阳二机床厂,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

1990年,董明珠加入了当时还是一个小厂的格力电器。

在那里,她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很快就获得了公司领导的信任,被提拔为副厂长。

在她的领导下,格力电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中国空调行业的领军企业。

2007年,董明珠正式成为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兼总裁。

她以其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带领格力电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她提出了“产业报国、创新报国”的理念,致力于将格力电器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

在她的领导下,格力电器不仅在空调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还逐步拓展到了家电、通讯等多个领域。

她以其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果断的决策,使格力电器成为了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赢得了无数荣誉和奖项。

董明珠是一位充满魅力的女性企业家,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女性在商业领域同样可以取得非凡的成就。

她的成功不仅仅是对格力电器的成功,更是对中国制造业的成功,对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成功。

董明珠的个人简短经历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但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有梦想,就能创造奇迹”的真理,成为了中国制造业的传奇人物,也成为了无数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的事迹会被更多的人所传颂,成为中国商业史上的一段佳话。

董明珠的个人事迹介绍及人物经历

董明珠的个人事迹介绍及人物经历

董明珠的个人事迹介绍及人物经历董明珠是中国一名成功的女企业家,关于她的个人事迹有哪些介绍呢?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董明珠事迹介绍,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董明珠的人物经历董明珠,1954年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人家。

毕业于安徽省芜湖干部教育学院统计学专业,1975年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

董明珠的丈夫在儿子2岁时病逝,这一事件成为董明珠人生的转折点。

1990年,董明珠来到了珠海并且加入格力。

董明珠在格力工作期间基本没有休过年假。

1992年,董明珠在安徽的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占整个公司的1/8。

随后,被调往几乎没有一丝市场裂缝的南京,并签下了一张200万元的空调单子,一年内,个人销售额上蹿至3650万元。

1994 年底,在格力电器最困难的时候,董明珠接过了经营部长一职。

1994年,格力内部却出现了一次严重危机,部分骨干业务员突然“集体辞职”,董明珠经受住了诱惑,坚持留在格力,被全票推选为公司经营部部长。

1996年,空调业凉夏血战,已升为销售经理的董明珠宁可让出市场也不降价,董明珠带领23名营销业务员奋力迎战国内一些厂家成百上千人的营销队伍。

8月31日,董明珠宣布拿出1亿元利润的2%按销售额比例补贴给每个经销商,促使该年格力销售增长17% ,首次超过春兰。

董明珠自1994年底出任经营部部长以来,领导的格力电器从1995年至2005年,连续11年空调产销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

2002年9月,荣获"中国企业女性风云人物"称号。

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荣获"南粤首届优秀女企业家"荣誉称号。

2004年3月,当选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评选的2003-2004年度“中国十大女性经济人物”。

2004年6月被评为“受MBA 尊敬的十大创新企业家”和2004年11月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营销人物”。

2005年11月,再次荣登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全球5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强人榜。

格力董明珠的励志故事,给职场女性的启示

格力董明珠的励志故事,给职场女性的启示

格力董明珠的励志故事,给职场女性的启示今天要讲述的这位职场成功人士,是一位人称“铁娘子”的女性经济风云人物。

她是现任格力集团董事长、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华人女企业家”、“全球商界女强人50强、全球100位最佳CEO”——董明珠。

在2013年12月12日央视举行的第十四届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董明珠荣获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

提起董明珠,竞争对手们是这样形容她的:“董姐走过的路;都长不出草来。

”,可见这位铁娘子的厉害之处。

而格力内部的员工这样评价自己的女上司“说话铿锵有力,做事雷厉风行,即便不化妆,她也比实际年龄看起来年轻许多。

”媒体们则说“这个女子,虽然36岁前的人生平淡无奇,但36岁后的她,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执著走出了一条别人无法复制的路。

”80后励志网带你一起了解这位女强人的女性职场励志故事。

为什么说董明珠的创业故事很励志,因为很少有人像她这样,36岁再从基层业务员做起,而15年时间,她用自己超乎普通女性的能力,升任格力集团CEO。

一、大器晚成不失天分董明珠跟那个年代很多人一样,出身也平平,1954年,她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人家,1975年参加工作,当时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

36岁以前,她的生活也是平淡无奇,没有人会想到,36岁以后的董明珠,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执著创造了让人无不佩服的职场传奇。

1990年,董明珠毅然辞去工作,南下打工。

当时已经36岁的她,到了格力公司,要从一名基层业务员做起。

不知营销为何物的董明珠却凭借坚毅和死缠烂打,40天追讨回前任留下的42万元债款,令当时的总经理朱江洪刮目相看,成为营销界茶余饭后的经典励志故事。

这位女强人的创业传奇就是从这里开始。

靠着勤奋和诚恳,董明珠不断创造着格力公司的销售神话,她的个人销售额,曾经飙升至3650万元。

二、雷厉风行的女上司1995年,董明珠成为格力的销售经理,下属们是这样看当时的这位女上司:一个从不按牌理出牌的人,她的“牌理”只有一个:自己的原则,自己认为对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明珠:中国商界铁娘子-名人事迹2016年10月17日,格力电器(16.33,0.03,0.18%)合肥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建设。

这是在珠海、重庆和巴西之后,格力电器的第4个生产基地。

当天上午,现场锣鼓齐鸣,嘉宾云集,总裁董明珠特意从珠海前来主持开工仪式,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

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董明珠与合肥有着特别的缘分,她是从1992年“合肥追债”开始一步步显露个人才华,也可以说,她的事业是从这里起步。

当天,董明珠从格力生产基地所在的开发区回到市区,看着自己15年前奔波其间的一条条街道陌生而又熟悉,她的心顿时全被抚今追昔所占据,思绪像风一样在过去和现在之间穿梭。

——昔日那个二流的空调小厂,今日超越了国内所有同行,成长为世界第一;当年那个年轻的女业务员,用常人难以理解的勇气和毅力,成为“走过的路不长草”的“商界铁娘子”、“全球商界女强人50强”,和日本记者笔下的“中国阿信”……2016年的确是个丰收年。

这一年,格力电器还获得了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中国世界名牌”。

在欢庆晚会上,一片喜气洋洋中,董明珠登台表演节目,拿起麦克风的瞬间,十多年的酸甜苦辣顿时涌上心头,于是她深情地唱起了这曲《藏起想哭的心》——“就这样站在人群中,紧闭双唇写满坚强,无论你什么时候回头望,你都会看到我笑得像太阳……就这样站在人群中,挺直的肩撑着倔强……藏起想哭的心,对你撒一个真诚的谎,藏起想哭的心,静静的打开从容那扇窗……”演唱的人和台下倾听的人,眼睛中都有亮晶晶的泪光在闪动。

——在这个时刻,大家突然发现,这位“六亲不认”的总裁原来如此纯粹和简单。

公平与和谐是斗争出来的1954年,董明珠出生在古城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

在同学和邻居的眼里,少年时的董明珠是个文静可爱的女孩,总是微笑着听别人说话而很少发言,几乎别人说什么她都同意,“好啊”、“可以”,“没问题”,是那时候她的口头禅。

然而那个时光早已远去,那个时光没有什么需要自己去坚持和斗争;而步入商业世界,纷乱的欲望和真实的利益,无时无刻不在挑战规则和公理,一个有底线和良知的商人,便不得不起身应战。

所以,董明珠说,“公平与和谐,也是斗争出来的。

”1990年,董明珠辞掉在家乡南京的工作,来到广东闯荡。

她原本在深圳一家化工厂工作,却被珠海的宁静所吸引,应聘来到了当时还叫海利空调器厂的格力电器。

一张照片,为我们忠实地再现了刚到格力的董明珠——油亮的长发披肩,身着一件红色外套,戴着一副眼镜,略施淡妆,一个漂亮清纯的江南女子。

董明珠是一名新业务员。

营销在当时还是一个很新的职业,男的跑业务要能吃能喝能侃,八面逢源;女的要青春貌美,善于“攻关”。

看到董明珠滴酒不沾,在饭桌上只喝水,做事还原则性很强,不会“同流合污”,一些老业务员禁不住为她担心。

1990年的海利是一家刚投产不久的国有小厂,空调产量2万台,销售收入2000万元,其中有相当部分还收不到钱。

空调销售旺季到来时,产品被包装一新拉出去,不用多久,一部分又被丢盔卸甲地拉回来。

在跟着一位老业务员熟悉了几个月的业务后,董明珠被派到安徽开拓市场。

一到安徽,她就发现合肥一家经销商拖欠了42万元的货款,虽然多次催促,仍迟迟不还。

这是前任业务员留下的烂账,董明珠本来可以不管,而且公司当时按照销售额的2%对业务员进行提成,即使她讨回这笔债,自己也得不到一分钱。

但她想,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不能就这样算了。

这家公司的经理姓牛,是位微微发福的中年人,任凭董明珠多次上门,依然爱理不理,自己看报品茶,却连水都不给客人倒一杯。

用尽了各种推诿手段后,他干脆对董明珠避而不见。

董明珠则更犟,天天去“堵”,终于有一天把他堵在了办公室。

她用几乎失控的声音大叫:“你要么还钱,要么退货。

否则,从现在开始,你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

不信咱们走着瞧!”牛经理被董明珠的表情吓坏了,慌忙答应退货。

第二天,格力的货被一件件装上卡车,董明珠坐进驾驶室,车发动了。

为了这些货,董明珠讨了足足40天,其中的艰辛和委屈在心中瞬间汇聚,她忍不住从车窗伸出头,对牛经理大叫:“从今往后,再也不和你这种人做生意!”说着,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从此,先款后货,决不赊账,成了董明珠为自己设立的第一条商规。

在她手中,再也没有出现过一笔应收款。

后来这也成为格力电器在业内独树一帜的规矩。

在当时,整个行业都采用先货后款的代销制。

格力本就默默无闻,董明珠还要坚持先款后货,听到这个条件,经销商往往二话不说,就摆手送客。

在一次次碰钉子之后,她总是鼓舞自己,总有讲诚信的经销商会接受自己的条件,然后依然满面微笑地敲开下一家家电商店的大门。

在安徽淮南一家电器商店,经理是个中年女人,胖胖的,相貌忠厚,却不乏商人的精明,她被董明珠的勤奋和诚恳感动,答应“先进20万元的货试试,好销再多进,不好销就不要了。

”就这样,董明珠做成了第一笔生意。

拿着20万元的支票走出这家商店大门,董明珠眼睛潮乎乎的,她决心一定不能辜负这位大姐的信任。

这一次,她不像其他业务员签了合同就甩手不管了,而是一次次亲自登门,真心实意地站在他们的立场看市场想问题,然后像朋友似的出谋划策。

格力还是个小品牌,没钱打广告,仅仅摆入商店就想畅销很难,久而久之商家也会失去信心。

于是她灵机一动,动员经理发动员工,先把产品推荐给他们的亲戚朋友试用。

口碑是最好的宣传,1992年夏天,这家商店的20万元的空调销售一空,而且又进了一批货。

接着董明珠用这家商店的例子对其他商店“现身说法”,一张张订单又签了下来。

格力在淮南卖了240万元,市场被打开了!经销商也纷纷赞扬董明珠的跟踪服务,说做格力的产品最省心最舒心。

同时,董明珠又在芜湖和铜陵打了两个漂亮仗,在合肥、安庆等城市也找到了可靠的经销商。

1992年,董明珠在安徽的销售额突破了1600万元,一个人的销量占了整个公司的1/8。

从此,董明珠作为一个神奇女子在公司里传扬开来。

好苗子在董明珠崭露头角的时候,格力电器最重要的缔造者、现任董事长朱江洪,一番辗转后,在46岁时终于站在了历史为他安排的位置上。

朱江洪是地道的珠海人,生于1945年,25岁时从华南工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广西百色矿山机械厂,后来成为厂长。

1988年,朱江洪调回珠海,1991年被任命为海利的厂长。

此时,海利是个十足的烂摊子,不仅企业规模小,产品销路不畅,而且产品质量存在严重问题。

1991年,一批刚安装的海利窗机竟然无法启动,一检查,原来是运输过程中空调的铜管都被震断了;还有许多客户投诉海利空调噪声特别大,他们形象地说,晚上开着海利空调,就像飞机在头顶不停地盘旋。

朱江洪技术出身,很快让产品质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为了让产品在市场上有一个崭新的起点,1992年,他和两个助手闭门翻了一整天辞典,想出了一个新的名字——格力。

事实上,董明珠在安徽的旗开得胜,也跟格力空调质量在这一年脱胎换骨的变化有关。

1992秋天,朱江洪看到安徽的销售额为1600万,而富裕得多的江苏却只有300万,于是亲赴华东考察。

朱江洪先到了安徽,他很快发现董明珠是个“好苗子”——和大多数业务员不考虑公司利益,只拨自己的小算盘不同,董明珠不仅有责任心和义务感,更难得的是还很有思想和悟性。

在从合肥赶赴南京的车上,路短话长,董明珠详细向朱江洪介绍了自己的营销感悟。

她说,真正好的营销政策,不仅是把货卖出去、把钱赚回来,还要在厂家和商家之间,形成稳固、诚信的合作关系,共同为社会和消费者创造价值;只有多赢,生意才能做长久,如果不懂得保障他人的利益,最后必然是自己的利益也会失去。

这些话说到了朱江洪的心里。

当时,朱江洪雄心勃勃想成就一番事业,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营销短板变得越来越明显。

从这时起,他便格外看重肯吃苦、愿卖力的董明珠,一次次给她机会,而董明珠则每次都用超过期望的业绩,回报这位厚道仁慈的领导的赏识。

不知不觉车到了南京,这里六朝古都,繁华如旧。

可格力在中国最富饶市场上的遭遇让人非常难堪:新品牌“格力”已经启用了一个夏天,江苏市场上却依然摆着“海利”牌产品,在强势品牌春兰、华宝的市场攻势下,毫无还手之力。

朱江洪干脆把江苏市场也交到了董明珠手里,希望她能在这个最火爆的空调市场上为格力打开局面。

1993年,董明珠把格力在江苏的销售额翻了10倍,卖了3650万元。

加上安徽市场,董明珠一个人做了5000万,占了整个公司的1/6! 1994年,格力在江苏销售额又增长到1.6亿元,与春兰、华宝并列三强,董明珠一个人占了总销售额的20%。

就在格力电器蒸蒸日上,开始跻身国内一线品牌的时候,在附近一家刚成立的空调企业高薪诱惑下,格力电器管销售的副总,带着8名销售人员和2名财务人员,突然集体辞职。

消息传来,朱江洪一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他并没有刻意挽留,他知道,有能力的人固然难得,但只有那些在心智上相互理解、欣赏和支持,并能用责任心和使命感时刻抵御诱惑侵袭的人,才能成为相互扶助的事业伙伴。

一人一辈子哪怕只能遇到一个这样的伙伴,也该是多么大的幸运呵!对朱江洪来说,这个人就是董明珠。

1994年10月,董明珠结束了3年的业务员生涯,回到珠海格力电器总部,一个企业甚至整个行业,都将因她而改变。

“珠海二珠”董明珠被重用,还有一个更深刻的原因。

格力电器是家国有控股的企业,关系网和利益网盘根错节,加之当时管理制度不到位,体制弊端日渐显现,随时都可能让众人数年打拼出来的大好局面丧失殆尽。

朱江洪对此心知肚明,可又无可奈何。

他宽厚仁慈,是出了名的好心肠,当时作为经理,他“一不抓钱,二不抓人”,对这些事他不感兴趣,统统交给副总管,自己一心一意抓新产品开发。

于是,扭转管理积弊的重任,被寄托在了能干又“狠得下心”的董明珠身上。

出任主管营销工作的经营部部长,是朱江洪对董明珠的许诺。

但这项任命在公司高层遇到了强大的阻力,一些人只同意让董明珠当副部长。

他们的如意算盘是,董明珠做业务员每年销售提成高达几百万,现在到总部满打满算只能挣几万元,再给她这么一个“小鞋”,她必然赌气不干。

可董明珠对这个“小官”不仅不抱怨,还干得有滋有味。

她工作玩命到每天只睡5小时,就是说梦话的时候,说的也全是格力。

一有什么想法,她半夜也会跳起来,拿起本子记下来,甚至还给同事打电话一起讨论,许多被广为称道的营销绝招就是这么诞生的。

她不但严格要求自己,还要管别人。

在经营部里,迟到早退、喝茶看报吃零食聊天,都是多年的“传统”。

董明珠一上来就抓内勤,把人训得直掉眼泪。

1994年底,董明珠摔断了肋骨住进医院,同事们一起去医院看她,董明珠很感动。

可出院的第一天,她依然不讲情面地对违反纪律者进行批评和罚款。

在董明珠上任时,账册上的应收款高达5000多万元,而且相当部分根本无法追回。

比如济南一家企业明明欠账100多万元,可格力电器竟然拿不出任何有效凭证,而且还蹊跷到无法查出是内部谁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