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案例格力董明珠的创业成功经历案例

合集下载

董明珠的创业经历

董明珠的创业经历

董明珠的创业经历董明珠卓越的经营才能和管理水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下面让来告诉你董明珠创业经历,希望能帮到你。

董明珠创业经历1954年,董明珠出生于南京一个普通家庭,兄弟姊妹七人,她最小。

儿时的董明珠性格腼腆温顺,总是微笑着听别人说话,几乎别人说什么她都同意,“好啊”、“可以”、“没问题”是她的口头禅。

在人生的第三个本命年,命运把董明珠推向了另一个轨道。

在她看来,这辈子最大的转折点,是丈夫的去世。

“如果不是这件事,我不会走现在这条路。

如果他在,也不会同意我去珠海。

”她说。

丈夫在儿子2岁时病逝。

数年后,董明珠孤身一人来到了珠海,后来加入了格力。

那一年,她36岁,她的儿子东东8岁。

那时的格力还叫海利,是一家投产不久、年产能约2万台的国营空调厂,没有核心技术,只能做空调组装。

她在格力的第一个岗位是销售人员,被安排负责安徽市场。

到合肥的第一件事,是向当地一家拖欠了42万货款的经销商追债。

董明珠锲而不舍天天去找那个经销商,经销商却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每天等到对方下班,董明珠只好一个人回到旅馆。

再后来,那个经销商干脆避而不见,这激起了董明珠的犟脾气,天天去“堵”,终于有一天把他堵在办公室大叫:“你要么还钱,要么退货。

否则从现在开始,你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经过40天的斗智斗勇,饱尝冷落、戏弄和欺骗后,董明珠终于追回了货物。

再后来,格力在淮南的市场被打开了。

在芜湖、铜陵、合肥、安庆,董明珠都打开了局面。

仅仅1992年,董明珠在安徽的销售额就突破1600万元,她一个人的销售量占整个公司的1/8。

董明珠说,那时候很多人会指着她的背影说:“看,那人是富婆。

”董明珠很爱美,极为注重个人形象,这一点从她几乎不重样的衣服打扮中可以看出来。

董明珠一开口,铿锵有力。

“朱洪江(格力创始人)时代过去了,现在是董明珠时代。

”现在,确实是董明珠时代。

自2012年5月25日之后,董明珠独挑大梁,身兼格力董事长、格力电器董事长及总裁三职于一身。

成功女性的励志故事(精选5篇)

成功女性的励志故事(精选5篇)

成功女性的励志故事(精选5篇)做一个女人难,做一个成功的女人更难。

当女人与男人在同一起跑线上时,他(她)们的条件并不均等,因为女人比男人更多了一个沉重的行囊和几千年来形成的有形和无形的重重压力。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功女性的励志故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成功女性的励志故事篇1一位人称“铁娘子”的女性经济风云人物。

她是现任格力集团董事长、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华人女企业家”、“全球商界女强人50强、全球100位最佳CEO”——董明珠。

在2013年12月12日央视举行的第十四届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董明珠荣获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

提起董明珠,竞争对手们是这样形容她的:“董姐走过的路;都长不出草来。

”,可见这位铁娘子的厉害之处。

而格力内部的员工这样评价自己的女上司“说话铿锵有力,做事雷厉风行,即便不化妆,她也比实际年龄看起来年轻许多。

”媒体们则说“这个女子,虽然36岁前的人生平淡无奇,但36岁后的她,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执著走出了一条别人无法复制的路。

”为什么说董明珠的创业故事很励志,因为很少有人像她这样,36岁再从基层业务员做起,而15年时间,她用自己超乎普通女性的能力,升任格力集团CEO。

格力董明珠,职场女性励志故事,2013年度经济人物。

一、大器晚成不失天分董明珠跟那个年代很多人一样,出身也平平,1954年,她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人家,1975年参加工作,当时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

36岁以前,她的生活也是平淡无奇,没有人会想到,36岁以后的董明珠,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执著创造了让人无不佩服的职场传奇。

1990年,董明珠毅然辞去工作,南下打工。

当时已经36岁的她,到了格力公司,要从一名基层业务员做起。

不知营销为何物的董明珠却凭借坚毅和死缠烂打,40天追讨回前任留下的42万元债款,令当时的总经理朱江洪刮目相看,成为营销界茶余饭后的经典励志故事。

[作文素材]董明珠成功背后的故事

[作文素材]董明珠成功背后的故事

[作文素材]董明珠成功背后的故事董明珠成功背后的故事她是现任格力集团董事长、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华人女企业家”、“全球商界女强人50强、全球100位最佳CEO”――董明珠。

在2021年12月12日央视举行的第十四届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董明珠荣获2021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

提起董明珠,竞争对手们是这样形容她的:“董姐走过的路;都长不出草来。

”,可见这位铁娘子的厉害之处。

而格力内部的员工这样评价自己的女上司“说话铿锵有力,做事雷厉风行,即便不化妆,她也比实际年龄看起来年轻许多。

”媒体们则说“这个女子,虽然36岁前的人生平淡无奇,但36岁后的她,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执著走出了一条别人无法复制的路。

”80后带你一起了解这位女强人的女性职场励志故事。

为什么说董明珠的创业故事很励志,因为很少有人像她这样,36岁再从基层业务员做起,而15年时间,她用自己超乎普通女性的能力,升任格力集团CEO。

一、大器晚成不失天分董明珠跟那个年代很多人一样,出身也平平,1954年,她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人家,1975年参加工作,当时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

36岁以前,她的生活也是平淡无奇,没有人会想到,36岁以后的董明珠,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执著创造了让人无不佩服的职场传奇。

1990年,董明珠毅然辞去工作,南下打工。

当时已经36岁的她,到了格力公司,要从一名基层业务员做起。

不知营销为何物的董明珠却凭借坚毅和死缠烂打,40天追讨回前任留下的42万元债款,令当时的总经理朱江洪刮目相看,成为营销界茶余饭后的经典励志故事。

这位女强人的创业传奇就是从这里开始。

靠着勤奋和诚恳,董明珠不断创造着格力公司的销售神话,她的个人销售额,曾经飙升至3650万元。

二、雷厉风行的女上司1995年,董明珠成为格力的`销售经理,下属们是这样看当时的这位女上司:一个从不按牌理出牌的人,她的“牌理”只有一个:自己的原则,自己认为对的。

董明珠的成长过程

董明珠的成长过程

董明珠的成长过程一、大器晚成不失天分董明珠跟那个年代很多人一样,出身也平平,1954年,她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人家,1975年参加工作,当时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

36 岁以前,她的生活也是平淡无奇,没有人会想到,36岁以后的董明珠,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执著创造了让人无不佩服的职场传奇。

1990 年,董明珠毅然辞去工作,南下打工。

当时已经36岁的她,到了格力公司,要从一名基层业务员做起。

不知营销为何物的董明珠却凭借坚毅和死缠烂打,40天追讨回前任留下的42万元债款,令当时的总经理朱江洪刮目相看,成为营销界茶余饭后的经典励志故事。

这位女强人的创业传奇就是从这里开始。

靠着勤奋和诚恳,董明珠不断创造着格力公司的销售神话,她的个人销售额,曾经飙升至3650了10秒钟,下班铃就响了。

董明珠毫不客气,每人收了50元。

大家目瞪口呆。

董明珠说,只要违犯原则,再小的事,都是大事,都要管到底。

一天,有一个年销售额达1.5亿元的大经销商,来格力厂要求特殊待遇,语气中透着不容商量的傲慢。

董明珠非但没有理他,反而狠狠反击:把他开除出格力经销网。

所有人都在为这位女上司捏一把汗,一个位子还没有坐稳的销售经理,一天之内,竟毫不犹豫地扔掉1.5亿元的年销售额。

董明珠的回答很简单:只要违犯原则,天王老子也给我下马。

女强人的铁腕让经销商们不得不服软。

许多空调厂往往纵容大销售商,允许他们跨地区经营,这样本地小经销商根本竞争不过,也把市场搞乱了。

董明珠这样一做,小经销商可以把规模搞大,也就有了奔头。

三、铁腕解决欠款问题拖欠货款是中国零售批发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这让很多经销商头疼,不信邪的董明珠一年里就把全部问题解决了。

她的做法很简单,也很霸道:凡拖欠货款的经销商一律停止发货,补足款后,先交钱再提货。

不过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她这下捅了马蜂窝,大大小小的经销商纷纷向格力老总朱江洪告状,有的甚至宣称:“有她没我。

”董明珠没有服软,针锋相对的说:“那就有我没他。

董明珠不为人知的创举:格力销售渠道合伙人制的由来与成果

董明珠不为人知的创举:格力销售渠道合伙人制的由来与成果

董明珠不为人知的创举:格力销售渠道合伙人制的由来与成果编者按近两年来,“合伙人制”的概念很火,几乎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

但一般人所理解的合伙人制,仅限于企业内部核心人才之间的合伙。

实际上,合伙人制不仅可以用于解决每一家企业所面临的内部人才招、用、育、留问题,而且还可以用来重塑企业与其经销商或供应商的合作关系。

本文所介绍的格力电器在销售渠道方向推行合伙人制并大获成功的经验,堪称供应链合伙的典范。

遗憾的是,这一当年由朱江洪、董明珠创造的经验,此前一直不为公众所知晓。

在此我们要感谢张诗信、王学敏这两位作者,因为他们在其刚刚面市的《合伙人制度顶层设计》一书中向我们介绍了格力的这一经验。

针对格力的这一经验,两位作者在书中这样饱含深情地写道——“格力电器一直只有极少的销售人员,但在国美、苏宁、京东崛起的过程中,以及伴随着每年都会上演的空调企业之间血雨腥风般的商战,格力不仅能够屹立不倒,而且自1998年以来基本上一直能够稳居于行业第一名的市场地位,是与其所采取的渠道商合伙人制有极大关系的。

”相信格力的这一经验,对那些谋求与供应链伙伴建立更紧密合作关系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格力电器早在1996年就推行了内部合伙人制。

它的内部合伙人制是本书第五章中论述的“精英持股模式”。

许多人都知道,格力电器的现任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女士的个人财富已经达到甚至超过30亿元。

但不为公众所知的是,她的这一财富中的绝大部分,是通过持股计划持有格力电器的股份而得到的。

在此,我们要着重介绍的是格力电器的外部合伙人制——与销售渠道商的合伙。

本书作者之一张诗信曾亲历了格力电器销售渠道合伙人制的起步、发展到成熟的全过程,以及过程中无以数计的腥风、血雨、痛苦、喜悦和希望。

渠道合伙的概况格力电器是以“区域股份制销售公司”模式开启其销售渠道合伙人制模式的。

格力电器的第一家区域股份制销售公司,于1997年12月20日在武汉诞生。

此后两年内,相同模式下的股份制销售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又成立了10家。

董明珠的创业经历

董明珠的创业经历

董明珠的创业经历1954年,董明珠出生于南京一个普通家庭,兄弟姊妹七人,她最小。

儿时的董明珠性格腼腆温顺,总是微笑着听别人说话,几乎别人说什么她都同意,“好啊”、“可以”、“没问题”是她的口头禅。

在人生的第三个本命年,命运把董明珠推向了另一个轨道。

在她看来,这辈子最大的转折点,是丈夫的去世。

“如果不是这件事,我不会走现在这条路。

如果他在,也不会同意我去珠海。

”她说。

丈夫在儿子2岁时病逝。

数年后,董明珠孤身一人来到了珠海,后来加入了格力。

那一年,她36岁,她的儿子东东8岁。

那时的格力还叫海利,是一家投产不久、年产能约2万台的国营空调厂,没有核心技术,只能做空调组装。

她在格力的第一个岗位是销售人员,被安排负责安徽市场。

到合肥的第一件事,是向当地一家拖欠了42万货款的经销商追债。

董明珠锲而不舍天天去找那个经销商,经销商却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每天等到对方下班,董明珠只好一个人回到旅馆。

再后来,那个经销商干脆避而不见,这激起了董明珠的犟脾气,天天去“堵”,终于有一天把他堵在办公室大叫:“你要么还钱,要么退货。

否则从现在开始,你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经过40天的斗智斗勇,饱尝冷落、戏弄和欺骗后,董明珠终于追回了货物。

再后来,格力在淮南的市场被打开了。

在芜湖、铜陵、合肥、安庆,董明珠都打开了局面。

仅仅1992年,董明珠在安徽的销售额就突破1600万元,她一个人的销售量占整个公司的1/8。

董明珠说,那时候很多人会指着她的背影说:“看,那人是富婆。

”董明珠很爱美,极为注重个人形象,这一点从她几乎不重样的衣服打扮中可以看出来。

董明珠一开口,铿锵有力。

“朱洪江格力创始人时代过去了,现在是董明珠时代。

”现在,确实是董明珠时代。

自2021年5月25日之后,董明珠独挑大梁,身兼格力董事长、格力电器董事长及总裁三职于一身。

格力正式开启了权力高度集中的“董明珠时代”。

董明珠是一个直截了当的人,她不会考虑对方的感受,不管任何场合、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她都会很直率地说出来。

六个董明珠的故事课件

六个董明珠的故事课件

04
董明珠的管理之道
以身作则
01
董明珠认为管理者的行为和态度 对员工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她 始终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 为团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02
她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对待工 作一丝不苟,这种严谨的工作态 度也影响了团队成员的工作态度 和工作质量。
严格管理
董明珠认为严格管理是必要的,只有 通过明确的规定和制度,才能保证团 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她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并要求团队成员必须遵守,对于违 规行为会及时纠正并严肃处理。
激励员工
董明珠认为激励员工是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让员工感 到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认可和重视,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 性和创造力。
她通过多种方式激励员工,如设立奖励机制、提供晋升机会 、鼓励员工创新等,让员工感到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同 时也为团队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01
格力电器作为中国制造业的代表企业之一,通过技术创新和产
业升级,带动了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发展。
提高国际竞争力
02
格力电器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为中国制造业
赢得了荣誉和市场份额。
培养人才
03
格力电器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中国制造业输送了大批高素
质的人才。
THANKS
感谢观看
六个董明珠的故事 课件
目录
• 董明珠的创业历程 • 董明珠的经营理念 • 董明珠的社会责任 • 董明珠的管理之道 • 董明珠的个人魅力 • 董明珠的未来展望
01
董明珠的创业历程
早期经历
1990年,董明珠加 入格力,成为一名基 层销售人员。
她遇到困难不退缩, 勇于面对挑战,不断 提升自己的能力。

【名人故事】传奇商业女子董明珠

【名人故事】传奇商业女子董明珠

【名人故事】传奇商业女子董明珠董明珠,一个强势的女人! 霸道、泼辣、果断。

对手们这样形容董明珠,她走过的路都不长草…… 可见这样一个女人的成功是累计起来的!2021年2月,国美、格力之争。

年初,国美为抢市场先机,擅自对各国美商场的格力空调进行低价促销。

对此董明珠表现出的态度相当强硬:格力停止向国美供货。

当时执掌国美的当家黄光裕不甘示弱,3月发布了把格力清场、清库存的决定。

由此,双方矛盾骤然升级,关系极具恶化。

在当时来说,国美对于格力的销售占有这很大的比重,在如此情形下,董明珠做出如此决定足见这个女人的强势。

霸气的董明珠,毅然决然的放弃和国美合作!之后,国美拿出50亿人民币买断空调全年40%的销售量,对此“倔强”的董明珠给与国美的回答依然是否定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董明珠用心把消费者的利益真正的摆在第一位。

首先保证产品质量,其次才谈到价格问题。

她说这个时代不存在暴利,只有依靠大规模的订单才能盈利。

她坚持是好产品就一定卖得出去。

了解董明珠:董明珠,1954年生于南京。

毕业于安徽芜湖干部教育学院统计学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系研究生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

1975年参加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干部身份。

1984年,家庭出现意外,丈夫因病去世,此时儿子仅两岁。

要强的她坚强面对,对生活依然充满着憧憬和希望,想出去闯一闯。

1990年,36岁的她毅然辞掉南京的工作,南下广东打工,儿子此时8岁,留给婆婆照看。

一次偶然的机会,应聘到当时名为海利空调器厂的格力电器,成了一名基层业务员。

一开始不知营销为何物,凭借坚毅和"难缠",连续40天追讨前任留下的42万元债款,成为营销界茶余饭后的经典故事。

1992年,董明珠在安徽的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占整个公司的1/8。

随后,被调往几乎没有一丝市场裂缝的南京。

隆冬季节,神话般签下了一张200万元的空调订单。

一年内,个人销售额上蹿至3650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力董明珠的创业成功经历案例
今天要讲述的这位职场成功人士,是一位人称“铁娘子”的女性经济风云人物。

她是现任格力集团董事长、格力电器董事
长兼总裁,“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华人女企业家”、“全球商
界女强人50强、全球100位最佳CEO”——董明珠。

在2013年
12月12日央视举行的第十四届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董明珠荣获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

提起董明珠,竞争对手们是这样形容她的:“董姐走过
的路;都长不出草来。

”,可见这位铁娘子的厉害之处。

而格力
内部的员工这样评价自己的女上司“说话铿锵有力,做事雷厉风行,即便不化妆,她也比实际年龄看起来年轻许多。

”媒体们则
说“这个女子,虽然36岁前的人生平淡无奇,但36岁后的她,
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执著走出了一条别人无法复制的路。

”80后带
你一起了解这位女强人的女性职场励志故事。

为什么说董明珠的创业故事很励志,因为很少有人像她
这样,36岁再从基层业务员做起,而15年时间,她用自己超乎普通女性的能力,升任格力集团CEO。

一、大器晚成不失天分
董明珠跟那个年代很多人一样,出身也平平,1954年,
她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人家,1975年参加工作,当时在南京
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

36岁以前,她的生活也是平淡
无奇,没有人会想到,36岁以后的董明珠,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执
著创造了让人无不佩服的职场传奇。

1990年,董明珠毅然辞去工作,南下打工。

当时已经36
岁的她,到了格力公司,要从一名基层业务员做起。

不知营销为
何物的董明珠却凭借坚毅和死缠烂打,40天追讨回前任留下的42
万元债款,令当时的总经理朱江洪刮目相看,成为营销界茶余饭
后的经典励志故事。

这位女强人的创业传奇就是从这里开始。


着勤奋和诚恳,董明珠不断创造着格力公司的销售神话,她的个
人销售额,曾经飙升至3650万元。

二、雷厉风行的女上司
1995年,董明珠成为格力的销售经理,下属们是这样看
当时的这位女上司:一个从不按牌理出牌的人,她的“牌理”只
有一个:自己的原则,自己认为对的。

董明珠上任后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在隆冬时分积压了19000套空调。

对此,大家通常的做法是每台降价300元卖出了事。

董明珠说:“不行,正常产品降价有损形象。

”她出人意料的做
法是把积压空调分摊给每个经销商。

销售员没想到新官上任的三
把火会烧到自己身上,而且烧个没完。

生活细节上,这位铁娘子还做了这样一个规定“上班时
间不许吃东西,一经发现,第一次罚五十,第二次罚一百,第三
次走人”。

当所有人以为这也就说说而已的时候,一天,董明珠
走进办公室,发现8名员工正在吃东西,仅过了10秒钟,下班铃
就响了。

董明珠毫不客气,每人收了50元。

大家目瞪口呆。

董明
珠说,只要违犯原则,再小的事,都是大事,都要管到底。

一天,有一个年销售额达1.5亿元的大经销商,来格力
厂要求特殊待遇,语气中透着不容商量的傲慢。

董明珠非但没有
理他,反而狠狠反击:把他开除出格力经销网。

所有人都在为这
位女上司捏一把汗,一个位子还没有坐稳的销售经理,一天之内,
竟毫不犹豫地扔掉1.5亿元的年销售额。

董明珠的回答很简单:
只要违犯原则,天王老子也给我下马。

女强人的铁腕让经销商们不得不服软。

许多空调厂往往
纵容大销售商,允许他们跨地区经营,这样本地小经销商根本竞
争不过,也把市场搞乱了。

董明珠这样一做,小经销商可以把规
模搞大,也就有了奔头。

三、铁腕解决欠款问题
拖欠货款是中国零售批发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这让很
多经销商头疼,不信邪的董明珠一年里就把全部问题解决了。


的做法很简单,也很霸道:凡拖欠货款的经销商一律停止发货,
补足款后,先交钱再提货。

不过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她这下捅了马蜂窝,大
大小小的经销商纷纷向格力老总朱江洪告状,有的甚至宣称:
“有她没我。

”董明珠没有服软,针锋相对的说:“那就有我没他。

”朱江洪劝董明珠:“是不是可以补完款,先发货再收钱?”董明珠微微一笑说:“好啊。

”结果款一到账,货却把住不发。

董明珠说:“要货?先拿钱来。

”董明珠振振有词:“就算别人
全这样,我格力也偏偏不。

”即使100次撞墙头破血流,董明珠
也要撞10l次。

欠款这堵破墙一定要倒。

董明珠的强硬带来的效果是:1997年、1998年格力没有
l分钱的应收账款,也没有l分钱三角债。

此后,大家都相信董姐,不划款,你拿不到一个货;只要划款过去,从不拖欠货的。

董姐
办事,服气,放心!
四、职场女人的励志奋斗精神
年轻的时候董明珠每天只睡5个钟头,据说现在董明珠
也往往是在睡眠或打盹时想问题,一有什么想法,半夜一两点,
董明珠会跳起来,拿起本子就记下来,甚至半夜打电话给老总。

正是她的这种奋斗精神,许多营销绝招就是这样诞生的。

1995年,董明珠发明了“淡季返利”,即依据经销商淡
季投入资金数量,给予相应利益返还。

这样把“钱—货”关系,
变成“钱—利”关系,既解决了制造商淡季生产资金短缺,又缓
解了旺季供货压力。

1995年格力淡季回款比上年增加3.4倍,达
11亿元,为1996年与春兰总决战做好了市场准备。

1995年,格力叉发明“年终返利”,将7000万元利润还给经销商。

1996年,空调淡季,格力靠淡季返利拿回了15亿元回款。

在淡季价格战中,各个品牌只得纷纷降价,甚至零售价低于批发价,批发价低于出厂价,大伤元气。

董明珠规定格力l分钱也不
能降。

到了8月31号,格力却宣布拿出l亿元利润的2%按销售额比例补贴给每个经销商。

这样在空调业最困难的1996年,格力销
售增长17%,第一次超过春兰。

格力不仅把缩小营销队伍省下的钱补给了经销商,1997
年还拿出2.5亿元返还经销商。

董明珠认为:只有经销格力赚钱,才能长治久安。

她不
仅将紧俏空调品种平均分配,避免大经销商垄断货源,扰乱市场,还推出了空调机身份证,使每台空调在营销部备案。

一般来说,空调9到3月份是淡季,4到8月份是旺季,淡旺季有不同的价格,淡季比旺季低2个万分点。

一般厂家都在
挖空心思想把旺季从4月提前到3月,以获得更大利润。

1998年,董明珠却突发奇想,在朱总支持下宣布把淡季延长一个月。

4月继续实行3月淡季价。

格力到手的钱不要。

等其它厂回过神来,众多大经销商已纷纷划款给格力抢买格力产品,有厂家长叹:“董明珠也真狠—这么多年,我们从没想到过这一招。


就这样,15年的时间里,董明珠从一名基层业务员成长为格力的总经理,从05年至今,她一直担任着格力的副董事长、总裁职务。

自从董明珠出任总经理后,她和董事长朱江洪,创造了我国商界独一无二的奇迹。

在她的领导下,格力电器从1995年至2005年,连续11年空调产销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

2003年以后,销售额每年均以30%的速度增长,净利润保持15%以上的增幅!
[格力董明珠的创业成功经历案例]相关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