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的性质》教案设计

《矩形的性质》教案设计
《矩形的性质》教案设计

《矩形的性质》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3.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矩形的性质.

2.难点:矩形的性质的灵活应用.

3.难点的突破方法:

矩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从定义出发,首先应该肯定,矩形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个角是直角.因此在教学在我们采用运动方式探索矩形的概念及性质,如用多媒体或教具演示,从平行四边形到矩形的演变过程,得到矩形的概念,并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通过教学还要使学生明确:(1)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2)矩形只比平行四边形多一个条件:“有一个角是直角”,不能用“四个角都是直角的行四边形是矩形”来定义矩形;(3)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共性),还具有它自己特殊的性质(个性).

从边、角、对角线方面(可继续演示教具),让学生观察或度量猜想矩形的特殊性质.

(1)边:对边与平行四边形性质相同,邻边互相垂直(与性质1等价);

(2)角:四个角是直角(性质1);

(3)对角钱:相等且互相平分(性质2).

引导学生利用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矩形的概念以及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规范证明两条性质及推论.并指出:推论叙述了直角三角形中线段的倍分关系,是直角三角形很重要的一条性质,在求线段长或求线段倍分关系时,常用到这个结论.

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把矩形分成四个等腰三角形,即△AOB,△BOC,△COD和△DOA.让学生证明后熟记这个结论,以便在复杂图形中尽快找到解题的思路.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是教材P104的例1,它是矩形性质的直接运用,它除了用以巩固所学的矩形性质外,对计算题的格式也起了一个示范作用.例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中通过例2的讲解是想让学生了解:(1)因为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因此矩形中的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一个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到两直角边、斜边及斜边上的高的一个基本关系式.并能通过例2、例3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解决有关矩形方面的一些计算题目与证明题的方法.

四、课堂引入

1.展示生活中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实际应用图片(推拉门,活动衣架,篱笆、井架等),想一想:这里面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

2.思考:拿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轻轻拉动一个点,观察不管怎么拉,它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动画演示拉动过程如图)

3.再次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过程,当移动到一个角是直角时停止,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图形?(小学学过的长方形)引出本课题及矩形定义.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 矩形是我们最常见的图形之一,例如书桌面、教科书的封面等都有矩形形象.

【探究】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作出对角线),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① 随着∠α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② 当∠α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此时它的其他内角是什么样的角?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操作,思考、交流、归纳后得到矩形的性质.

矩形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性质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点O ,由性质2

有AO=BO=CO=DO=21AC=21BD .因此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五、例习题分析

例1(教材P104例1)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

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

长.

分析:因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具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特殊性质,根据矩形的这个特性和已知,可得△OAB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对角线的长度可求.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与BD相等且互相平分.

∴OA=OB.

又∠AOB=60°,

∴△OAB是等边三角形.

∴矩形的对角线长AC=BD = 2OA=2×4=8(cm).

例2(补充)已知:如图,矩形ABCD,AB长8 cm ,

对角线比AD边长4 cm.求AD的长及点A到BD的距离

AE的长.

分析:(1)因为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

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此题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这是几何计算题中常用的方法.

略解:设AD=xcm,则对角线长(x+4)cm,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2

2)4

2

x,解得x=6.则AD=6cm.

+x

8+

=

(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一个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到两直角边、斜边及斜边上的高的一个基本关系式:AE×DB=AD×AB,解得AE =4.8cm.

例3(补充)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E是BC上一点,DF⊥AE于F,若AE=BC.求证:CE=EF.

分析:CE、EF分别是BC,AE等线段上的一部分,若AF=BE,则问题解决,而证明AF=BE,只要证明△ABE≌△DFA即可,在矩形中容易构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B=90°,且AD∥BC.∴∠1=∠2.

∵DF⊥AE,∴∠AFD=90°.

∴∠B=∠AFD.又AD=AE,

∴△ABE≌△DFA(AAS).

∴AF=BE.

∴EF=EC.

此题还可以连接DE,证明△DEF≌△DEC,得到EF=EC.

六、随堂练习

1.(填空)

(1)矩形的定义中有两个条件:一是,二是.

(2)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与一边的夹角为30°,则矩形两条对角线相交所得的四个角的度数分别为、、、.(3)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0cm,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120°,则矩形的边长分别为cm,cm,cm,cm.2.(选择)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D)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对角线把矩形分成的三角形中全等三角形

一共有().

(A)2对(B)4对(C)6对(D)8对

3.已知:如图,O是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AE

平分∠BAD,∠AOD=120°,求∠AEO的度数.

七、课后练习

1.(选择)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对角线

长为15cm,较短边的长为().

(A)12cm (B)10cm (C)7.5cm (D)5cm

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2AC,求

∠A、∠B的度数.

3.已知:矩形ABCD中,BC=2AB,E是BC的中点,求证:EA⊥ED.4.如图,矩形ABCD中,AB=2BC,且AB=AE,求证:∠CBE的度数.

《矩形》教学设计

数学系王晓晶

E-mail:wangxj315@https://www.360docs.net/doc/4013154863.html,

电话:13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所用教材: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几何第二册§4.5 P147-148(两课时)

本课要研究的是矩形的概念及性质和判定,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和判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因为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后继课要学的正方形又是特殊的矩形,所以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又是后面学习正方形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另外,本节课的内容还渗透着转化、对比的数学思想,重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因此,这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对学生能力培养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矩形

(2)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3)能说出矩形的性质及推论

(4)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

(5)能综合运用矩形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能力目标:

(1)会运用矩形的性质及推论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会运用矩形的判定定理解决有关问题

(2)会观察、会比较、会分析、会归纳

3、德育目标:初步具有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情感目标:养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及依据:

重点:矩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定理

难点: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关键:加强概念教学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依据: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的内容和初二学生的特点以及目标教学的要求,采用边启发、边分析、边推理,层层设疑,讲练结合的要求。通过演示平行四边形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力求做到“三让”,即能让学生想的尽量让学生想,能让学生做的尽量让学生做,能让学生说的尽量说,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得到充分体现。学生通过“想、做、说”的一系列活动,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其动脑、动手、动口,积极思维,进行“探究式学习”使能力得到锻炼。

(二)教学手段:为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三)教具:三角板,平行四边形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

三、教材处理:

(一)学生状况分析:

1、知识方面:学生已掌握了四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等知识。

2、方法方面:学生已积累了学习特殊四边形性质的方法,即按“角、边、对角线”的思路进行学习。

3、思维方面:学生的思维还依赖于具体、形象、易模仿的特点,因此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加强。

4、对策:

(1)注意问题情境的教学。

(2)使用启发诱导的方法。

(3)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教材处理:基本按照教材的意图讲授,适当补充练习

四、教学过程及设计:

第一课时

(一)用运动方式探索矩形的概念及性质

1.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及边、角、对角线方面的性质.

2.复习平行四边形和四边形的关系.

3.用教具演示如图4-29中,从平行四边形到矩形的演变过程,得到矩形的概念,并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分析:

(1)矩形的形成过程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

(2)矩形只比平行四边形多一个条件:“有一个角是直角”,不能用“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来定义矩形.

(3)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共性),还具有它自己特殊的性质(个性).(4)从边、角、对角线方面,让学生观察或度量猜想矩形的特殊性质.

①边:对边与平行四边形性质相同,邻边互相垂直(与性质定理1等价).

②角:四个角是直角(性质定理 1).

③对角钱:相等且互相平分(性质定理2).

4.证明矩形的两条性质定理及推论.

引导学生利用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矩形的概念以及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规范证明两条性质定理及推论.指出:推论叙述了直角三角形中线段的倍分关系,是直角三角形很重要的一条性质.

(二)应用举例

例1已知:如图 4-30,矩形 ABCD,AB长8 cm ,对角线比 AD边长4 cm.求 AD的长及A到BD的距离AE的长.

分析:

(1)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因此矩形中的计算经常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此可以让学生作一个系统的复习,在直角三角形中,

斜边大于直角边

边:勾股定理

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角:两锐角互余.

边角关系: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设AD=xcm, 则对角线长(x+4)cm, 由题意,x2+82=(x+4)2.解得x=6.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一个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公式,可得到两直角边、斜边及

斜边上的高的一个基本关系式: AE ×DB = AD ×AB ,解得 AE = 4.8cm .

例 2如图 4-31(a ),在矩形 ABCD 中,两条对角线交于点 O,∠AOD= 120°, AB = 4.求:(1)矩形对角线长;(2)BC 边的长;

(3)若过O 垂直于BD 的直线交AD 于E ,交BC 于F (图4-31(b )).求证: EF =BF , OF=CF ;(4)如图4-31(c ),若将矩形沿直线MN 折叠,使顶点 B 与D 重合,M ,N 交AD 于M ,交BC 于N .求折痕MN 长.

分析:

(1)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BD 把矩形分成四个等腰三角形,即△AOB,△BOC,△COD 和△DOA.让学生证明后熟记这个结论,以便在复杂图形中尽快找到解题的思路.

(2)由已知∠AOD= 120°及矩形的性质分解出基本图形“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经过计算可解决

(2),(3)题.

(3)第(4)题是用“折叠”方式叙述已知,利用轴对称的知识可以得到:折痕MN 应为对角线BD 的垂直平分钱,即为第(3)题中的EF.根据第(3)题结论:

MN =BC =322NC=BC=338 答:(1)对角线BD=8;(2) BC =34;(3)MN =33

8 例3已知:如图4-32(a ),E 是矩形ABCD 边CB 延长线上一点, CE = CA , F 为AE 中点.求证:BF⊥FD.

证法一:

如图4-32(a),由已知“CE=CA,F为AE中点”,联想到“等腰三角形三合一”的性质.

连结FC,证明∠1+∠2=90,问题转化为证明∠1=∠+3,这可通过△AFD≌△BFC(SAS)来实现.

证法二:

如图4-32(b),由求证“BF⊥FD”联想“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构造以DF为底边上高的等腰三角形,分别延长BF,DA交于G,连结BD,转化为证明△BDG为等腰三角形以及F为GB中点,这可通过△AGF≌△EBF (ASA)及GD=EC=AC=BD来实现。

(三)师生共同小结

1、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如图4-33.指出由平行四边形得到矩形,只需要增加一个条件:一个角是直

角.

2、矩形的概念及性质。

3、矩形中常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

(四)作业

课本第149页2,4题,第160页第2,5题。

补充题:

1.如图4-34,E为矩形ABCD对角线AC上一点,DE⊥AC于E,∠ADE: ∠EDC=2:3,求:∠BDE的度数.(答:18°)

2.如图4-35,折叠矩形ABCD纸片,先折出折痕BD,再折叠使A落在对角线BD上A′位置上,折痕为DG。AB=2,BC=1。求:AG的长。(答5-12)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复习矩形与平行四边形及四边形的从属关系

2、复习矩形

的定义,并指出由平行四边形得到矩形需添加一个独立条件,思考:由四边形得到矩形需要添加几个独立条件?

3、复习矩形的性质,并指出性质定理1可改为“矩形中三个角是直角”这样三个独立条件.

4、在复习提问的同时,逐步完成下图:

5、逆向探索

矩形的判定

方法.

(1)猜想矩

形性质的逆

命题成立。

①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证明猜想,得到两个判定定理.

(3)由矩形和平行四边形及四边形的从属关系将矩形的判定方法分为两类:

①从四边形出发增加三个特定的独立条件;

②从平行四边形出发增加一个特定的独立条件.

(二)应用举例

例1 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2)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4)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5)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S ;(√)

(6)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7)一组邻边垂直,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8)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

说明:

(l )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不满足三个的肯定不是矩形;

(2)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是三个独立条件,但若与定理不同,则需要利用定义和判定定理证明或举反例,才能下结论.

例2已知ABCD 的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AOB 是等边三角形,AB = 4 cm .

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分析:首先根据△AOB 是等边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判定出ABCD 是矩形(如图个4-37),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边长,从而得到面积为 2

316cm

例3 已知:如图4-38在ABCD中,M为BC中点,∠MAD=∠MDA.求证:四边形 ABCD是矩形.

分析:根据定义去证明一个角是直角,由△ABM≌DCM(SSS)即可实现。

例4 已知:如图4-39(a),ABCD的四个内角平分线相交于点E,F,G,H.求证:EG=FH.

分析:要证的EG,FH为四边形EFGH的对角线,因此只需证明四边形EFGH为矩形,而题目可分解出基本图形:如图4-39(b),因此,可选用“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来证明.

练习已知:如图 4-40,在△ABC中,∠C= 90°, CD为中线,延长CD到点E,使得 DE=CD.连结AE,BE,则四边形ACBE为矩形.

(三)师生共同小结

矩形的判定方法分两类:从四边形来判定和从平行四边形来判定.

常用的判定方法有三种:定义和两个判定定理.遇到具体题目,可根据条

件灵活选用恰当的方法.

(四)作业

课本第160页第3 4题,第192页第8题.

五、板书设计意图

整个板面分三部分:

左边上部展示‘平行四边形’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矩形’的直观模型;下部书写定义、定理、推论,使本课知识清晰、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一目了然。

中间部分:留给学生板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右边部分:教师板演例题,力求证题格式严谨,培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中学高中音乐欣赏《喜剧美》教案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中学高中音乐欣赏《喜剧美》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喜剧美音乐,引导学生从音乐风格特别是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语言的描述与暗示(或象征)中,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去感悟它、理解它。并从中体验喜剧美的韵味与愉悦感。 2、能简述喜剧美的基本概念(或内涵)。在分组研讨中,能够对“喜剧美在人们生活中的现实意义”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或简单述说)。 3、会唱《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及《看秧歌》的主题音乐。 4、了解音乐体裁托卡塔及交响组曲。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中体验喜剧美的意蕴。 三、教学难点: 理解音乐喜剧美的本质内涵。 四、教学设计建议: 1 、本课围绕喜剧美共选编了中外十多首不同风格的乐曲。总体容量比较多,建议老师选择适合各种类型班学生的乐曲来欣赏,建议安排一个课时。 2 、本课十多首乐曲不可能都要进行精听。但可重点对其中您熟悉的或者学生感兴趣的乐曲进行精听。在复听的过程中要安排学生唱一唱、哼一哼、做一做、玩一玩,以深化学生的体验与感受。 3 、如果引导学生欣赏、品味纯音乐中的喜剧美,这是音乐鉴赏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建议从音乐风格特别是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等音乐语言的描述与暗示(或象征)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去感悟它、理解它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喜剧表现的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肯定,对假恶丑的批判,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这就是喜剧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的根本意义所在。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音乐的喜剧美是人类乐观主义精神的生动表现。一般美学中的喜剧范畴,主要指讽刺、幽默和滑稽。喜剧引起的审美效果是笑。喜剧的笑不是无聊的笑,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理性批判和犀利的讽刺,激发起人们否定过去的信心和勇气。 美术中的漫画能通过夸张的造型和幽默的内涵,在笑声中揭示某人或某一件事的本质,让人在得到某种启示后产生联想,感受到意犹未尽的含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作品,往往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令人开怀,发人深省。 曲艺中的相声也是这样。大家知道,评价一个相声,最重要的标准是:观众的笑声。 说起讽刺.有的人会感到诧异,音乐是善长抒情的,怎么也搞讽刺?翻开中外音乐史,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2000年前的诗歌总集《诗经?魏风》中,有一首《硕鼠》,歌中唱道:“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它将不劳而获、鱼肉百姓的奴隶主辛辣地讽刺为偷食的耗子。这是一首生动的民间讽刺歌曲。在欧洲,十八世纪,在意大利的滑稽歌剧中,在法国的喜歌剧中,在英国讽刺歌剧中,都广泛运用了音乐讽刺手段。 在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四幕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描写了作为平民的费加罗,同垂涎于他未婚妻苏珊娜的美貌的贵族主人之间的斗争,最后以他的机敏幽默而取得胜利。这部社会性喜剧在大革命前夕的法国,对封建贵族的揭露和讽刺起了很大的作用。莫扎特在创作这部歌剧时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那愚蠢而又放荡的贵族老爷同获得胜利的聪明仆人形成鲜明的对照,并以此作为整个剧情发展和音乐描写的基础。 其后十九世纪初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都用音乐体现了尖锐讽刺的笔触。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一样,都是根据法国喜剧作家博马舍的三部曲写成的。歌剧叙述了作为理发师的费加罗帮助一位美少女脱离贪财好色的监护人的控制,与其情投意合的心上人终成眷属的故事。据说这部歌剧是罗西尼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完成的,是最体现罗西尼音乐天才的作品。这里收录了歌剧中的一个咏叹调《快给本城最忙的杂役让路》中的一段,这一欢快的唱段是剧中的男主角费加罗所唱的咏叹调,是当今许多著名男中音喜爱演唱的曲目。

彼得兔经典故事

彼得兔经典故事 比得兔,又译彼得兔,(英语:Peter Rabbit)是一个虚构的图画小说拟人角色,他的作者是英国女性作家暨插画家碧雅翠丝;波特(Helen Beatrix Potter)。下面由给大家整理了彼得兔经典故事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彼得兔经典故事 从前,有这么四只小兔子,他们的大名是:跳跳,蹬蹬,短尾巴,还有彼得。 他们和兔子妈妈一起,住在一棵高大的无花果树脚下的一个小土包后面。 “好了,亲爱的孩子们,”一天早上,兔子妈妈说道,“现在你们可以到田野上去玩了,不过要记得走小路,千万别跑到蛮哥古里古先生的菜园里去了,你们的爸爸就是在那儿出的事;;他被蛮哥古里古先生捉住,放进一个大馅饼里面去了。” “好了,你们去撒欢吧,别伤着自己。这会儿我还要出一趟门。” 于是,兔子妈妈就提着一个小篮子,夹着一把伞,穿过树林到面包师傅那儿去了。她买了一长条黑面包,还有五个夹葡萄干的小圆面包。 跳跳,蹬蹬和短尾巴,都是很乖的小兔子,他们就沿着小路走到田野上,去采摘黑莓浆果了。

可是,彼得这个淘气包,却立刻就朝着蛮哥古里古先生的菜园跑去,他从关着的大门下面挤了过去! 他先是尝了尝那儿的莴苣和四季豆,接着又啃起了小红萝卜。 不过,吃了太多的萝卜让他觉得有点不舒服,他又想找一些芹菜来换换胃口。 可绕过黄瓜架的尽头,他看见了谁呢?正是蛮哥古里古先生! 蛮哥古里古先生正跪在地上,手脚并用地种着卷心菜,可他一看见彼得就跳了起来,一边追赶他,一边还挥舞着一只钉耙大叫:“站住,小偷!” 彼得从来没受过这样的惊吓,他一路飞奔着逃跑,跑遍了整个菜园,因为他已经忘记了大门是开在哪边。 他在卷心菜的旁边跑丢了一只鞋,另一只鞋也被甩进了土豆地里。 不过,丢了鞋子以后,他甩开四条腿,反而跑得更快了,我猜想,要不是他因为运气不佳,撞到了醋栗丛里,他肯定已经成功地逃之夭夭了。可是,醋栗的枝杈挂住了他夹克衫上面的一颗钮扣;;那可是一件崭新的蓝色夹克衫,钮扣都是黄铜做的。 彼得为自己的厄运感到很丧气,他抽抽搭搭地哭起来。可这哭泣声被几只友善的麻雀听到了,他们叽叽喳喳地飞到彼得身边,劝他再做一番努力。 蛮哥古里古先生带着一个筛网走了过来,他想拿手上的网子“砰”的一下罩在彼得的脑袋上,然而,彼得却及时地挣扎了出来,这一次,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与教案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内容上来区分,教案是原来我们老师备课结果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讲,教案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备学生部分,教材部分,教法部分。教学设计则不同,它首先是把教育、教学本身作为整体系统来考察,使用系统方法来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即把教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实行设计、实施和评价,使之成为具有最优功能的系统。教学系统设计综合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将使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模式化,提供一种实施教学系统设计的可操作的程序与技术。在教学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技术(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形成制定、选择策略的基础;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等)以及评价调控技术(试验、形成性评价、修正、终结性评价等)使解决与人相关的复杂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案逐步形成,并在实施中取得最好的效果。从这个定义中我们能够看出,教学系统设计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原比教案范围要广,目光的着眼点可能会在整个学段的知识体系,或者整个单元,再到某节课。另外,从定义中我们也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技术将使我们从感性的教案设计走向更加理性的技术应用,掌握教学设计的技术将是我们成批量培养优秀教师的一个途径。教学设计与教案是

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内涵是有一定差别的。教案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通常上课使用的教学过程安排计划,一个教案就是一节课的教学计划具体的实施方案,应写得较为具体详细。特别对新教师来说,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包括开头语、各教学层次衔接语、结束语等都要用文字表达好,以免上课时因心理紧张而词不达意。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计划的设计、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学活动的评价与反馈。教学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是教师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广阔天地。教师学习实行教学设计除了了解相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外,主要是通过案例学习来模仿、分析、移植、创新,反复实践、反思、总结,逐步掌握教学设计的技能,提升教学质量。一般来说,教师教学设计应该是教师教案的理性反映,如果说教案着重于写“教什么”,“如何教”的话,则教学设计应该是着重于从教学理论上去叙述“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黄鹤的故事》

教案首页

教案内容 一、边讲故事,边欣赏音乐片段 1.师:老师这有个美丽的传说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想听吗? 师:那么我们就边听故事边欣赏音乐。 师: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发生的地方——美丽的江南水乡,请同学们仔细的欣赏,仔细听听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来表现这美丽的风景。(播放第一片段) 师:在大家的脑袋中有没有浮现出这美丽、宁静、祥和的情景啊。 师:那么这美丽的风景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 师:在轻柔平稳的弦乐颤音背景下,由双簧管、长笛及单簧管先后奏出这一片段,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分别由这三种乐器演奏的旋律。 2.师:好了,故事要正式开始了,主人公老马要出现了,这位老马是一位民间艺人,他非常擅长演奏一种乐器,常常演奏这种乐器为人们驱散忧愁,带来快乐,我们来听听是什么乐器(播放第二片段)师:同学们听出来了吗?什么乐器啊?

生:竹笛 师:对,是竹笛,竹笛听起来音色是怎么的啊? 生:明亮,清脆。 师:竹笛的音色是明亮,清脆悦耳的。老师这就有根竹笛,哪位同学知道竹笛的演奏姿势吗?你知道是吗? 现在呢,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段旋律,你们随着音乐来模仿吹竹笛,想象自己就是老马,在为人们演奏竹笛,带来快乐。 3.师:人们都非常的喜欢老马,有一天老马要走了,乡亲们都非常的舍不得。下面我们来听听老马和乡亲们依依不舍的这段旋律,仔细听听这段旋律是由什么乐器来表现的。(播放第三片段) 师:听出什么乐器来了吗?生:钢琴。 师:同学们听出的钢琴的声音其实是钢片琴的声音,钢片琴的声音与钢琴的声音很相似,所以我们刚刚听到的是钢片琴的声音,还有一种乐器你们听出来了吗?我们再来听一遍。 师:老师告诉大家,是竖琴,竖琴是一种大型的弹拨乐器,大家看一下(看图),竖琴的声音在这里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是教师自己上课用的,主要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及作业、课后反思,教学设计要求与教案不同,除了教师自己用,还要给别人(领导、所谓砖家等)看,所以教学设计的内容要包括: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学情状况)分析,教学目标(制定依据)、重难点(设定依据),教学过程,是重点,要说明更个环节的内容,各环节制定的原则,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反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如何处理等,最后是课堂小节和作业。总之教学设计要写出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与教案之间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发布者:龚梅华发布日期:2011-11-28 教学设计与教案之间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是体现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 教案是体现了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则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教学方法是以讲授式为主,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学设计体现的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但要研究怎么教,还要研究学生怎么学,教学设计是要换位思考,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提高.

1、在概念界定上的区别: 教学设计: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策略手段、制定教学流程、评价教学效果,以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编制教学预案的过程。 教案:又叫课时计划。老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2、在层次分类上也有区别,教学设计可以是单元教学设计、课时设计,一个教学设计可以用几课时来完成,也可以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案原则上是一课时一个教案。 3、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基本栏目也是有区别的,将教学设计和教案的栏目作一个对比,请看图:

《黄鹤的故事》八上

《音诗音画》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聆听《黄鹤的故事》交响童话,了解作曲家以及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 2、欣赏《黄鹤的故事》,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并认识中国民族乐器笛子和西洋乐器竖琴,知道各乐器表现的人物。 3、在聆听《黄鹤的故事》时,能够辨别不同曲段的不同情绪、风格,并能随音乐以动作模仿主奏乐器的演奏。 4、能够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聆听、讨论、表演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对交响诗感兴趣,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交响诗的由来,能够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2、欣赏交响诗“黄鹤的故事”经典片段并熟悉主奏乐器。能够对交响诗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3、通过欣赏,感知各段表现传说戏剧性冲突的音乐,让学生喜欢上交响诗,喜欢民族音乐。 三、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第四单元《音诗音画》。这一单元主要为“交响诗”为主。“交响诗”是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单乐章曲式。黄鹤的故事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写的,是我国作曲家施咏康的作品,曾在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奖,此后曾被一些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演奏。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小时候,同学们都很喜欢听故事,在故事中我们逐渐长大。以前,我们听得是用文字叙述的故事,其实音乐也能为我们讲述故事。(2)教师播放歌曲《丹顶鹤的故事》。通过这首歌,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里面所讲述的故事。这首抒情凄美的歌曲向我们诉说的是一个“仙鹤姑娘”的真实事情。然而,有情有义的仙鹤岂止一只啊?(3)老师曾看过一个关于黄鹤的民间传说,大家想听吗?

《标志设计鉴赏》教案

《标志设计鉴赏》教案 【教材分析】 《标志设计赏析》是现代商业美术课中的重要内容,是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知识性与应用性相结合、提高审美能力与掌握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典型课题。其中既有对中国内外优秀标志设计作品的欣赏,又有对标志作品的设计思维和方法的剖析。 【教学目的】 1、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思路和方法 2、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审美原则和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技能。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审美原则和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标志设计的基本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首先让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境,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在无法用文字语言交流的情况下,如何尽快找到想去的地方?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其实答案很简单,你自然会去找能够代表这种地方的图形符号,这样的符号就是我们要讲的标志。 (二)基本知识 1.什么是标志 用一种文字或图形来代表另外一种事物的符号。 标志的这种作用与文字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采用的结绳记事、堆土记事、刻木记事的作用是一致的。 教师明确:结绳记事盛行于原始社会,“先民结绳以明事”,结绳不同,所寓之事即有别。这应当说是标志的雏形。 2.标志的类别

教师提问:现在,我们大家每天可在不同的场合见到一些标志,请仔细回想,你都见到过哪些标志?这些标志各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确实如,标志存在于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适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标志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符号,它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强大的社会功用,成为一个种文化。 (用微机展示一幅图片,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标志) (1)从用途上分: 纪念标志:1979年国际儿童年 城市标志:德国基尔城城徽、联合国标志 会议标志:奥运会标志 商业标志:①代表企业公司形象 ②代表企业产品品牌(简单介绍标志设计及艺术设计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公共图形:贴近生活,服务社会,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如:规范人们行为的交通标志和散见于公共场合的服务性标志 (2)从造型特点上分: 具象型标志(特点:形象自然、生动活泼、有直观趣味感。图例为:德国自然出版社标志 抽象型标志(特点:造型严谨、寓意深刻,是把无形的事物转化为有形的可表意的形象。图例为:南斯拉夫进出口贸易公司标志 字图型标志(特点:运用广泛、传播速度快。图例为:加拿大铁路标志(此处点一句中国铁路路徽的异曲同工之妙) 以上同学们认识了标志的类别,但怎样区分标志设计的优劣,是否需要有一种评判的标准呢?而这种标准也正是标志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在创作中遵循了这些原则,支委会符号人们的一种普遍的审美情感,同时,也才能够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给人以美的愉悦和享受。 3.标志设计的主要原则 简:简明易认,一目了然(采用美国百氏可乐饮料公司标志的五次变革来说明标志设计从繁到简的过程)

《彼得兔的故事》读后感200字三篇

《彼得兔的故事》读后感200字三篇 【第1篇】 星期天,爸爸妈妈帮我买了一本《彼得兔的故事》的书。这本书 的封面上画着五只可爱的兔子。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名叫彼得的兔子,他很淘气也很顽皮,有一天妈妈出门去买面包,临行时再三叮嘱:不 要去蛮哥古里古先生的菜园玩耍,因为他们的爸爸就是在那里出事情的。可是小彼得没有听妈妈的话,他独自一个人来到蛮哥古里古先生 的菜地里,并偷吃了菜地里的红萝卜和蔬菜。被蛮哥古里古先生发觉了,并且遭到了蛮哥古里古先生的追赶,吓的彼得到处乱窜、乱跑, 还丢了掉了他的鞋子和蓝外套。彼的心里非常难过。回到家中他没有 把自己去蛮哥古里古先生的菜地的事情告诉你他妈妈,妈妈以为他又 淘气把自己的衣服和鞋子弄丢了。彼得的没有吃到妈妈买的面包,而 且还生了一场病。 读了这本巜彼得兔的故事》,我觉得每个小孩都要听爸爸妈妈的话,爸爸妈妈不让你去的地方千万别去,因为那里有危险,每一个爸 爸妈妈都不会欺骗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不能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我 们要学会长大了,不能再让爸爸妈妈为我们担心。 【第2篇】 今天晚上我读了《彼得兔》的故事,说的是:在一棵大冷杉树下,住着兔妈妈和她的四个孩子,其中一个就是彼得。有一天,兔妈妈让 四个孩子去摘黑莓,告诫他们可不能去迈克先生的菜园子里,那三个 孩子就按照妈妈的话来做,但是,彼得却不听话,就去了迈克先生的 菜园子里,还吃了迈克先生的好多蔬菜,突然,他看见了迈克先生, 迈克先生也看见了他,迈克先生就想逮住他,最后经过千辛万苦彼得 终于脱险了,但是却弄丢了他的衣服和鞋子。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每个小孩都要听妈妈的话,妈妈不让你去哪里,是因为那里有危险。我们也不能像彼得那样,明知故犯。每个人的妈妈是不会骗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不能不听妈妈的话,不能再让妈妈难过了。 【第3篇】 今天读了《小兔彼得的故事》,这个故事从小兔彼得和它的姐妹们在路边玩耍说起,玩得好好的,可小彼得却很调皮的独自一人去了老麦克葛瑞格先生的菜园,看着嫩嫩的绿油油的蔬菜,小彼得忍不住的偷吃了,正在吃的时候就看见了长长的,挂在枝上的小扁豆,它就忍不住吃了一些,接着看见从地里刚露出红红小脑袋的小萝卜,他又忍不住吃了一些,就在它吃的起劲的时候,突然觉得肚子很不舒服,这时它就想妈妈说肚子不好可以吃点香菜来消消食。但就在它四处寻寻香菜的时候,却很不幸的遇到了菜园主人麦克葛瑞格先生。 因为它偷吃了老麦克的菜,所以彼得心里是又可怕又慌张,居然忘记了大门怎么走,在菜园里乱冲乱撞。在卷心菜地跑丢了一只鞋;在土豆地里,跑丢了另一只鞋;又撞进了一个网子里,衣服的扣子挂在了网子上,这时它可怕又绝望的哭了,几只好心的麻雀听到它的哭声,让它自己努力逃出去,这时它不得不挣脱妈妈刚给它做的新衣,不然就会被老麦克抓住变成香喷喷的烤兔肉了。想到这里它更怕了,一会冲到车子上,一会从窗子舍命跳出去,幸好,老麦克累了,不想再为一只兔子折腾了,就又去地里干活了。彼得趁着老麦克干活时,仓皇的逃出了菜园。虽然它脱险了,可晚上到家却大病了一场,只能吃一勺甘菊煮的药,而它的姐妹们却吃了面包、牛奶和黑莓。 通过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一个道理,做人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不能为了讨便宜而做小偷,到头来吃亏的一定是自己。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一) 一、概念的范畴不同 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这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学进程,内含教学纲要和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种组成部分的时间分配等。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分支,形成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它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再现性和操作性。 课堂教学设计属于微观教学设计的范畴。 二、对应层次不同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三、设计的出发点不同 教案是教材意图和教师意图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依据的一种纯粹的“教”案。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设计是“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程度为依据,教师在设计中既要设计教,更要设计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四、包含的内容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教具的使用,课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 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习重点目标阐明、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分析使用及教学评价等七个元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内容对比 (1)目的与目标 教案中称之为教学目的,多来源于教学大纲的要求,比较抽象,可操作性差,使课程重视了整体性、统一性,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淡漠了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修养。 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可由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制定,教学目标更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2)重难点分析与教学内容分析 教案中的重难点分析主要由教学大纲指出,是教师上课讲解的主要内容和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结合学习者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分析得到的重点和难点常常是媒体设计时所针对解决的对象。 (3)教学进程与新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教案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的过程。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不同的课型教学过程的设计流程不一样。但是一定要体现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一主要特点。 (4)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 教案中的教具使用比较简单,多为模型、挂图等公开发行的教具,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 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媒体的选用和使用,而且注意使用时的最佳作用和最佳时机,有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音乐教案-黄鹤的故事

大邱庄镇中学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学科:音乐主备:周静审核:王帅 课题:《黄鹤的故事》课型:授新授课时间: 【导学目标】1、通过欣赏让学生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黄鹤的故事》,乐于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 2、在聆听《黄鹤的故事》时,能听辨音乐各主题音乐及演奏乐器和表现作用。 3、通过欣赏了解中国民族乐器笛子和西洋乐器竖琴,知道各乐器表现的人物。【导学重难点】《黄鹤的故事》这首乐曲在大官抢夺和结尾部分表现内容很丰富,教师作为重点挖掘内容。 【学法提示】能用肢体语言来生动的表现音乐,描述音乐。 【导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 T:有没有听过民间故事?都听过那些民间故事? 二、听音乐思考: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你从音乐中仿佛看见了什么景色?(L:聆听引子:江南水乡小镇,人们生活安逸) T:结合学生表述黑板简笔画。 图片揭晓,教师谈话引入故事,再次聆听片段感受:T:音乐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三、谈话导入老马音乐: T:你能听出他吹的是什么乐器吗?(L:聆听老马主题音乐) 介绍笛子:中国最具有特色的民间乐器,属于吹管乐器组,表现力丰富。 T:再次聆听思考老马的笛声:1、选择2、说说老马是怎样一个人?(L再次聆听老马主题) 四、老马要离去,临走时为乡亲们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 (聆听老马离开音乐)思考:老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离开的? 五、T: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欣赏黄鹤舞蹈片段)思考:黄鹤是怎样跳舞的? 你能模仿一下黄鹤的舞姿吗?

全体同学一起跟着视频模仿黄鹤跳舞; T:让我们一起再来听一下黄鹤舞蹈的音乐,思考:音乐可以分为几部分?各有什么变化? 你能听出有哪些乐器演奏的吗? (L完整聆听黄鹤舞蹈的两部分音乐) T:介绍表现黄鹤乐曲——竖琴; 全体跟随音乐的变化表现黄鹤; 六:T:听,乐器在结束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预示着什么?谁能来说一说?T:让我们来仔细听一听到底发生了什么?(聆听官兵的音乐) T: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强烈的音乐节奏有表现了什么? 模仿表演 七、T:黄鹤被大官抓走了……你们听,谁回来了?(播放结尾老马片段) T:这时候黄鹤那边又发生了什么?(聆听结尾片段2大官) T:黄鹤怎么样了?(聆听结尾片段3黄鹤) 八、交响乐知识介绍; 九、《黄鹤的故事》交响诗背景介绍; 十、回忆学过的关于黄鹤楼的诗句、朗诵; 十一、欣赏歌曲《黄鹤楼》找出与《黄鹤的故事》相关联的几句歌词; 说说: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感觉? 十二、教师总结下课; 教学感悟:

标志设计教案

标志设计教案 教材分析: 标志设计这节课属于综合课,不仅要进行标志的欣赏,还要进行标志的设计。由于学生对标志了解较少,缺乏热情,所以在上这节课时首先考虑提供什么样的信息给学生及如何呈现问题。在内容的选择上尽量选他们熟悉的标志,增强他们的熟悉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这节课的重点应放在开发学生的思维,作出好的创意。所以为了解决这点我让学生参阅大量的成功标志案例,分析它们的独到之处,特别是设计是的巧妙构思。这个过程让学生自主分析用自己的知识最大限度的去了解标志,然后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设计标志。对于课上学生较好的作品及时加以展出、应用。以加强对学习成果的肯定,给他们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动力,培养他们的设计意识。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和欣赏各种标志,了解标志的意义特点、表现形式。 2、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并能独立的制作简单的标志。 教学重点: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及方法 教学难点:标志设计的创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㈠教师出示“肯德基”标志。(学生比较熟悉,容易引起学生兴趣) 提问:1、这是什么? 2、看到图形想到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这个图形代表了一个形象,代表了一个商品的品牌,我们通常把它 叫做商标,是标志的一种。此外,我们还看到“麦当劳”、李宁牌运动服及其他的商标。

㈡、提问:除我们经常看到的商标外,你还看到或收集到什么标志? 学生参看自己收集的资料思考回答。 总结:交通标志、公益标志、企业标志…… 二、新授 ㈠、了解标志的含义及表现方法 1、提问:夏镇二中学校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含义? 学生思考回答,并解释含义。 总结:夏镇二中学校的标志有一定的含义,那是不是每个标志都有一定的意义呢? 2、请大家仔细观察教师收集的标志(教师挂出标志)然后告诉我 ①这是什么标志? ②有什么含义? ③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板书。 名称 含义 表现手法 中国联通 …… 抽象 红旗 ……

彼得兔经典故事读后感

彼得兔经典故事读后感 彼得兔的故事是一则童话故事。喜欢读童话故事的你打算写什么读后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彼得兔经典故事读后感,供大家阅读! 彼得兔经典故事读后感1 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很想追上时代的潮流,但我爸爸只是一个修车工,收入不高。我体谅了爸爸的不易,理解了爸爸的艰辛,用给自己买新写的钱为爸爸买了一双新鞋。爸爸非常感动 读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父母爱孩子的心是多么伟大。他们可以为了养孩子在风雨中穿梭,不顾寒冷与危险,把温暖留给孩子。但作为孩子,我们也可以试着理解父母,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文中的孩子,能够放弃追随时尚而去追随父亲的高尚,这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关爱与理解。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尽力去理解父母,帮助他们做些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我们深爱的亲人、深爱我们的亲人献上自己的爱! 彼得兔经典故事读后感2 今天,妈妈在书香宝贝给我借了一本《彼得兔的故事》的书,漂亮的封面画着一只可爱的兔子,让我迫不及待地去阅读它。 故事的主人公是小兔子彼得和它的表哥本杰明。彼得是个淘气的小兔子,有一天,妈妈出门去买面包,临走时交代孩子们不要去麦克

瑞革先生的菜园里,因为他们的爸爸就是在那里出事的。可是彼得没有听妈妈的话,偷偷离开它的姐姐们一个人来到菜园,还偷吃了菜园里的红萝卜和蔬菜,被麦克瑞革先生发现了,遭到了他的拼命追赶,彼得吓得到处乱窜,途中丢了它的鞋子和妈妈刚给它做的蓝外套。彼得非常难过,好不容易回到了家,它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妈妈,妈妈也很纳闷它的衣服和鞋子哪去了,彼得睡了,它也没有吃到它最爱的面包。 后来彼得遇到它的表哥本杰明,它带着彼得重新来到菜园里把彼得的衣服和鞋子从稻草人身上拿下来,并且还偷了一些洋葱,可是一路彼得并没有因为找到了它的衣服和鞋子而高兴,它只想快点回家,告诉妈妈自己做错了,得到妈妈的原谅。 书中彼得,好像有我们的影子,它淘气会不听大人的话而遇到危险,事后又因为害怕不告诉父母,我觉得这样不好,因为父母把经验告诉我们了让我们远离危险就不能再去铤而走险,即便遇到也不能慌张而应冷静下来找找解决办法,总之,这本书是教会我们要听大人的话。 彼得兔经典故事读后感3 这本书放在书架上很久,一直没有写心得,我一直在想怎么来写对这本书的感觉呢,她给我的感觉差不多是一波三折,从欣喜到不明白到心有感悟。刚拿到书时,小小的书,特别方便带在包里,我一直都很喜欢这种可以随身带着的书,现在很多书都属于超大的,儿童绘本也是,成人书也是,当然我也不否认对超大书的喜爱,只是太不方便随身带了,而小点和我有着同样的习惯,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新人音版上)第五课第一课时神奇的童话 第五课神奇的童话 教学目标: 1、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洛列莱》、《魔法师的弟子》和《黄鹤的故事》。乐于主动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知道法国作曲家迪卡斯。 2、能以叙述的口吻、平静的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列莱》。能运用不完全小节的知识划分乐句,标记换气记号。 3、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能听辨《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的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与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4、能依据《三个小和尚》的故事,集体创编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 1、用正确的发音方法和略带忧伤的心情演唱歌曲。 2、聆听乐曲,能听辨主题音乐及音色。

3、创编音乐短剧。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学生自由说说自己所喜欢的古希腊神话人物。 2、导入新课。 二、教授新课 1、播放歌曲《洛列莱》,学生初听,感受歌曲带给大家安静、略带忧伤的情绪。 2、简介歌曲的背景资料: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动人的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儿子奥尔菲斯,他美丽的歌声能使猛兽俯首、顽石让路。一次,他率船在蓬托斯海航行,遇上两座浮动的岩礁。多少年来,这岩礁上的女妖用迷人的歌声诱惑来往船只上的船员,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寻声而去,结果船撞在岩礁上粉身碎骨,人也随船葬身海底。奥尔菲斯知道这个危险,当歌声刚一传来,他便用棉球堵住了船员们的耳朵,又把自己的身子让人们捆绑在桅杆上,使之无法寻声而去。奥尔菲斯弹着里拉琴,高声歌唱,终于带船队闯过了险境。 3、让学生跟着音乐默唱歌谱。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简案与详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对学习行为目标、学生学习特征分析,学生学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选择策略手段、制定教学流程、评价教学效果、以达到课堂最优化的编制教学预案的过程。 教案——堂教学的实施方案,即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教案一般有表格式、描述式、画图式和画图加表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体现怎么设计。 一、教案和教学设计的相同之处 1、两者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确定,都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制定。 2、计划性:它们都是根据一堂课涉及的所有因素而设计的教学内容。为了保证教学目的的完成,一般老师都对教材进行过研究和钻研。 3、程序相同:对教材的钻研,确定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选定教学过程的方式、课型、方法、教具、时间等。 二、区别 1、教案和教学设计上存在不同:教案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根据老师安排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思考、模仿等过程。而教学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学情、智力等水平出发,学生学什么,老师教什么。所以两者的设计上刚好相反。教案一般多半以教材、教参为主,而教学设计把教学本身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运用系统方法来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即把课堂教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使之成为具有最优,不但使学生学会所要求的知识,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目标和价值观得到丰富。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2、指导思想不同教案是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使学生要掌握的所学知识,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导致的后果是便于学生的知识增长,但是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缺乏,很多学生缺乏创造力、思维不活跃、模仿能力强,不能体现现在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堂教学设计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重视学

六年级上册教案8

第五课神奇的童话 ] 教学内容: 一、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 二、表演《洛列莱》 三、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一、乐于主动了解本课所选作品的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 二、能以叙述的口吻、平静的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列莱》。 三、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能听辨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及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四、能依据《三个小和尚》的故事,集体编创并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承担任务。 教材分析: 《洛列莱》是与海涅同时代作曲家西尔歇用海涅的同名诗,铺成的一首叙事歌。已成为德国最著名的一首艺术歌曲。 《魔法师的弟子》又译《小巫师》。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 《黄鹤的故事》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改写的。 教具准备:

音乐教材、手风琴、电教媒体、录音机等。 第一课时 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学要点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准备上课 二、演唱《洛列莱》1、师简介歌曲背景。 2、师讲个故事。 3、播放歌曲范唱。 4、师弹琴。 5、师生小结。 1、了解歌曲背景。 2、听师讲故事。 3、聆听歌曲范唱。 4、1)随琴声有感情的读歌词。 2)轻声试唱歌谱。 3)唱词。 4)完整演唱。 5)有感情的演唱。

5、师生小结。歌曲是c大调的,带变化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的一首歌。曲调带有很浓厚的德国民歌特色,朴实无华。 三、下课。师弹琴向生再见。 第二课时 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学要点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准备上课 二、聆听《魔法师的弟子》1、师简介乐曲背景。 2、师讲故事。 3、播放乐曲。 4、师请生谈感受。 5、再次播放乐曲,问;主题在全曲中出现了几次主题每次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6、师生小结。1、了解乐曲背景。 2、生听故事。 3、初听乐曲。 4、生谈感受。 5、再次聆听乐曲,并答问。

公开课《标志设计》简案

《标志设计》教案 教材分析: 标志设计这节课属于综合课,不仅要进行标志的欣赏,还要进行标志的设计。由于学生对标志了解较少,缺乏热情,所以在上这节课时首先考虑提供什么样的信息给学生及如何呈现问题。在内容的选择上尽量选他们熟悉的标志,增强他们的熟悉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这节课的重点应放在开发学生的思维,设计出好的创意。所以为了解决这点我让学生参阅大量的成功标志案例,分析它们的独到之处,特别是设计是的巧妙构思。这个过程让学生自主分析用自己的知识最大限度的去了解标志,然后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设计标志。对于课上学生较好的作品及时加以展出、应用。以加强对学习成果的肯定,给他们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动力,培养他们的设计意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和欣赏各种标志,了解标志的意义特点、表现形式。 2、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并能独立的制作简单的标志。 教学重点: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及方法 教学难点:标志设计的创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教师出示“可口可乐”标志。(学生比较熟悉,容易引起学生兴趣) 提问:这是什么?看到图形想到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三、授课内容 (一)讨论分享 提问:除我们经常看到的商标外,你还看到或收集到什么标志? (学生参看自己收集的资料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二)标志的起源 (三)欣赏讨论 提问:(1)、奥运五环标志是什么?有什么含义?表现方法? (2)、那么现在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老师收集的标志然后告诉我 ①这是什么标志? ②有什么含义? ③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教师依次展示标志: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可口可乐标

志、中国共产党党旗、临高乳猪、中国银行标志,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结果进行板书。 (四)标志的特点 根据以上图例师生共同总结标志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板书:标志设计的艺术特点:简洁、优美、有一定的含义(精确快速的传递信息) (五)、了解标志设计的方法、步骤 以设计“绿色食品”标志为例,讲解标志的制作过程,总结标志设计的方法步骤并板书。 1、选题 2、构思 3、构图 4、定稿 5、着色 四、布置作业 给学校的校庆活动、运动会、音乐会、艺术节、讲演比赛、朗诵比赛、故事会、家长会、书法比赛、绘画比赛等活动,小组讨论自由选题设计一个标志;要求形象鲜明,传递信息准确、独特、美观。 五、巡视指导 六、展评 七、总结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联系

教案与教学设计的联系与区别从定义上看: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设计,又叫课时计划,包括教学纲要和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种组成部分的时间分配等。 教学设计是将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教 学问题求解,侧重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解决教学问题,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再现性和操作性。 从对应层次上看: 教学设计把整个具有动态复杂关系的教学系统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显示出“宏观性”,所 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 教案对应的范围非常集中,需要表现为鲜明的“微观性”,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辅助老师 自己上课用的。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从理念上看: 编写教学设计方案应秉持以人为本、基于学习与知识创新的“学习者中心”教学理念。教 学设计就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重视学生的学,要给学生留出自主性、生成性学习的空间,以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为核心目的。 从构成上看: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时间、教学 内容和步骤( 教学进程) 以及教学后记等构成元素,这其中就包含了组织教学、复习、新授、练习巩固、布置作业等五个大致环节。 教学设计可以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学习者有关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 策略与媒体的运用、教学的评价等构成元素。 对比两者的构成因素,会发现对学习者的有关分析是传统的教案所忽略、而教学设计不 可少的。另外,两者的其他构成元素即使看似相通相类,其实是不尽相同的。 1.“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教案用“教学目的”,是由教学大纲确定了的,它规定了 教学任务的上限,教师没有发挥创造的余地,以教师为阐述主体,体现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设计用“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来灵活制定的,设定了教学任务的下限,教师和学生 都有较大的创造发挥余地; “教学目标”以学生为阐述主体,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2.“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内容分析”: 教案是基于“教材中心”的,教师的任务就是 “教 教材”,“教学重点难点”也主要由教学大纲来明示,缺乏适宜的针对性。教学设计是基 于“学习者中心”的,学生的学习问题就是教学设计者应当解决的根本的教学问题,教师的任 务只是“用教材”为学生服务,因而“教学内容的分析”以及教学重点难点,必须结合学习者进 行分析,强调一定的系统性、连续性,尤其是适宜的针对性。 3.“教学工具”和“教学媒体”: 教案需要的教学工具比较简易,主要是黑板、粉笔、挂图、标本、模型等,信息承载和发布功能比较有限。教学设计可选的媒体大为先进,包括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等,扩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它可以与传统教学手段配合使用。 4.“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教案可以选用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为实现既定教学 目的、完成既定教学任务而安排的行为方式。教学设计为实现“三维目标”,在借鉴传统教案 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侧重学法指导、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媒体使用、反馈调控等教学策略,更注重教学的动态生成性和即时灵动性。

2013人教版新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八年级上册音乐课时安排表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 1 制定计划 2 大海啊故乡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 2 3 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欣赏歌曲《七子之歌—澳门》 2 4 音乐欣赏《东方之珠》音乐欣赏《东方之珠》 2 5 《雪绒花》欣赏《天路》 2 6 国庆放假 《阿玛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天》简介 7 2 欣赏《阿玛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天》 8 学习《我的祖国》沃尔塔瓦河 2 9 期中考试复习 10 期中考试 11 黄鹤的故事(节选)黄鹤的故事 2 12 欣赏《黄鹤的故事》《彩云追月》 2 13 《小放驴》《春江花月夜》 2 14 《欢乐颂》广东音乐 2 15 江南丝竹--教学设计绛州鼓乐 2 16 五声调式图解六声调式图解 2 七声调式图解 2 17 欧洲经典音乐主要流派与其风格特点简述 欧洲经典音乐主要流派与其风格特点简述 18 2 中国民族管弦乐与西洋管弦乐比较 19 期末考试复习 20 期末考试 第1课时大海啊故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能运用恰当的艺术处理手段(力度演唱情绪速度)自信有感情的用亲切柔和、充满激情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海的音乐形象,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二、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16册《大海啊,故乡》。三、教学重点: 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四、教学难点: 运用音乐要素分析表现音乐作品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1:老师做一个海鸥式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联想其动物形象然后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提示,我们会联想到海鸥,那海鸥一般生活在那里呢?(大海) 提问2:提起大海,大家都非常兴奋,刚才大家交流的都很好,现在,你能不能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大海? 表现大海宽阔的:一望无边、无边无垠; 表现大海宁静的:风平浪静、鸥水相依; 表现大海气势的:海纳百川、汹涌澎湃;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交流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唱一首与大海有关的歌曲《大海啊,故乡》。在歌曲的时候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力度又是怎么变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