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物理学第六版的答案15振动习题共115页文档

合集下载

普通物理学第六版上册答案

普通物理学第六版上册答案

普通物理学第六版上册答案1.作答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并核对填涂在答题纸上的准考证号等信息。

2.答题内容一律填涂或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共8页,4个大题,29个小题,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各种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秒的是A.人心脏跳动一次B.人正常呼吸一次C.人打一个哈欠D.眼睛迅速眨一次2.对以下四幅与光有关的图片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A.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需要用凹透镜来矫正C.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D.显微镜物镜的作用是使微小的物体成放大的实像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汽化的是A.冰雪遇暖消融B.露珠逐渐消失C.树枝上形成雾凇D.电熨斗冒出白雾4.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拨动琴弦,优美的琴声来自于琴弦的振动C.利用声音的音调可以测量海底的深度D.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5.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

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害物质的气体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6.下列长度单位中,最长的长度单位是A.光年B.千米C.纳米D.微米7.在风驰电掣的列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坐着别动,其所选的参照物是A.铁轨B.路边的树林C.小孩的座位D.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8.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9.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

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B.三角形光斑C.蜡烛的倒立像D.圆形光斑10.很多文学作品含有一定的物理道理,反映了文学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用心体会,下面文学名句与物理解释对应正确的是A.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水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闻声不见人是由于声速比光速快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未改的是音调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听到鹊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11.追踪考察动物种群分布的科学家发现了一大型动物在沙滩上留下的一组较深的脚印,随行的工作人员用蜡块熔化后浇铸成脚印的模型来判断动物的身高、体重等。

普通物理-6

普通物理-6
π A1 A A2 x
Amax=A1+A2
同相
Amin=|A1+A2| 反相
习题6-22
习题6-22: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合振动振幅为 0.20m ,合振动与第一振动相位差为π/6,第一振动振幅为 0.173m。求第二振动振幅及第一、第二振动间的相位差。
A2 A12 A2 2 A1 A cos
x
x=Acos ωt t
T/4 3T/4 T/2 T
0
E
1 2 kA 2
Ep Ek
t
0
(1) Ek、Ep周期性变化的频率为简谐振动的两倍。 (2) 总机械能E=Ek+Ep=常量。
1 (3) Ek E p E 2
§6-4 同方向简谐振动的合成
1、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x1 A1 cos( t 1 )
A
2π/3
-0.05m 3π/2
x A
o
旋转矢量转过Δφ需时 :
5 1 5 t (s) 6 6
§6-2 简 谐 振 动 的 动 力 学
1、简谐振动的动力学方程:
由胡克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f kx ma
d x k 得: a 2 x dt m
周期T :完成一次完全振动所需时间。
T 2

( 单位: s )
频率ν :单位时间内完成完全振动的次数。
2
( 单位: Hz 1 ) s
简谐振动的周期T和频率ν决定于ω。
2 2 T
ω称为圆频率或角频率。
简谐振动的运动方程也可写成:
x A cos( 2 t )
6、简谐振动的矢量表示法:

大学物理答案第15章

大学物理答案第15章

第十五章 机械振动15-1 已知一简谐振动的振幅m 1022-⨯=A ,周期T =0.5s, 初相4/πϕ=.试写出振动方程;并作出该振动的x-t ,v -t ,a-t 曲线.分析 振动方程的基本形式为)cos(ϕω+=t A x .通过作曲线, 进一步了解v 、a表达式的意义以及x 、v 、a 间的相位关系.解 rad/s 4 rad/s 5.022πππω===T振动方程为m)4/4cos(1022ππ+⨯=-t xx15-2 一弹簧支持的椅子构成在太空测量人体失重状态下质量的装置——人体称重器.飞船进入空间轨道时,宇航员坐在椅子上测出振动周期.(1)如m '为宇航员的质量,m 为人体称重器中的有效质量(如椅子等),试证明mkT m -='224π其中T 是振动周期,k 是弹簧的劲度系数;(2)现k =605.6 N/m ,椅子空着时的振动周期T =0.9015 s, 求有效质量m ;(3)在太空,宇航员坐在椅子上, 测出振动周期为2.299s, 求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的质量.分析 当宇宙飞船在空间轨道上绕地球旋转自由运行时,地球对飞船及飞船上所有物体的引力就是使它们作圆周轨道运动的向心力,于是飞船及飞船上所有物体如果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相互之间就不存在作用力,就不能用地面上通常使用的质量或重量测量仪器进行测量.考虑到无外力作用时,弹簧振子振动周期决定于弹簧劲度系数以及物体质量,如果已知弹簧劲度系数,通过测量振动周期可测出物体质量.解 (1) 弹簧振子系统振动周期为km m T +'=π2 (1)宇航员的质量为 m kT m -='224π(2) 椅子空着时,0='m ,由(1)式得kg 66.12kg 6.605142.349015.042222=⨯⨯==πkT m(3) kg 50.68kg 66.12kg 142.34299.26.60542222=-⨯⨯=-='m kT m π15-3 一质量为0.20kg 的质点作简谐振动,其振动方程为 x =0.60cos(5t -π/2), 其中x 以m 为单位, t 以s 为单位.求:(1)质点的初速度;(2)质点在正向位移一半处所受的力.分析 物体振动速度tx d d =v , 物体所受恢复力x m ma F 2ω-==,方向指向平衡位置.解 (1)据已知)2/5(60.0π-=t x ,得t t t A tx 5cos 3)2/5sin(560.0)sin(d d =-⨯-=+-==πϕωωv当t=0时,得 v 0=3 m/s(2) 正向最大位移一半处,x =0.30 m ,所受的力为N 5.1N 3.052.022-=⨯⨯-=-==x m ma F ω方向指向平衡位置.15-4 一物体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幅为0.12m ,周期为2s ,当t =0时,位移为0.06m ,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求(1)该物体的振动方程;(2)t =0.5s 时,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3)在x =-0.06m 处,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时,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以及物体从这一位置回到平衡位置所需的时间.分析 求解振动方程的难点是确定振动物体的初相ϕ.初相取决于计时起点t =0时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确定初相可用三角函数法或旋转矢量法.解 (1) 已知振幅为A = 0.12 m ,角频率为πππω===222Trad/s ,t = 0时初始位置和初速度分别为x 0=A cos ϕ =0.06 (1)v 0=ϕωsin A - >0 (2)从(1)式得2112.006.0cos 0===Ax ϕ得 33ππϕ或-=从(2)式得0sin <ϕ,所以应取3/πϕ-=此外,由t = 0时初始位置和初速度可以确定其旋转矢量如图15-4所示,即3/πϕ-=.振动方程为m)3/cos(12.0ππ-=t x(2) t =0.5s 时, x =)3/cos(12.0ππ-t =0.104 mv m/s188.0)3/sin(12.0-=--=πππt22m/s03.1)3/cos(12.0-=--=πππt a(3) 在1x =-0.06 m 处,物体向x 轴负向运动时,设1t t =,则06.0)3/cos(11-=-=ππt A x m (3)v 1)3/sin(1ππω--=t A < 0 (4)从(3)式得 2112.006.0)3/cos(11-=-==-Ax t ππ解得 ππππππn n t 2322323/1+-+=-或 (n =0,1,2…)又从(4)式得 0)3/sin(1>-ππt 应取 ππππn t 2323/1+=- (n =0,1,2…)故 )12(1+=n tm/s 592.0 m/s 326.0211=-= a v设回到平衡位置时2t t =,则0)3/cos(22=-=ππt A x (5)v 2)3/sin(2ππω--=t A >0 (6)从(5)式得 ππππn t 2233/2+=-或ππππn t 223/2+=- (n =1,2…)从(6)式得 )3/sin(2ππ-t <0 应取 ππππn t 2233/2+=- (n =1,2…)65)12(2++=n t回到平衡位置所需时间 s 83.0s 6512==-=t t t ∆15-5 一个质点作简谐振动,其振动方程为x =0.24cos(πt /2+π/3)m ,其中x 以m 计, t 以s 计.试用旋转矢量法求出质点由初始状态运动到 x =-0.12m, v <0状态所需的最短时间.分析 根据振动方程,当0t =0时旋转矢量A 与Ox 于x =-0.12m, v <0状态时,A 32π,如图15-5所示.因此,从0t 位置转到新位置偏转3/π解 如图15-5所示, t '时刻的相位为πϕ32=A 沿逆时针方向从0t 位置转过角度3/π所需的时间为s 32231=÷ππ15-6 作简谐振动的单摆在一个周期内的几个运动状态如图15-6所示.(1)若以(a )图所示的状态为计时起点;(2)若以(b )图所示的状态为计时起点,问单摆的初相位和其它各图所示状态的相位各为何值?分析 应从本题得出的结论是: 初相与计时起点(即初始条件)有关; 相位与与计时起点无关而与振动物体的瞬时状态有关.解 (1)以图(a )状态为计时起点,t =0时m m cos θϕθθ==得0=ϕ,因此对图(b)有0)cos(=+=ϕωθθt m (1)0)sin(d d <+-=ϕωωθθt tm(2)从(1)式得 2πϕω±=+t从(2)式得 )s i n (ϕω+t >0 所以图(b)的相位应取 2)(πϕω=+t同理,对图(c) πϕω=+)(t 对图(d)3)(πϕω=+t0cos ==ϕθθm (3)0sin d d <-=ϕωθθm t(4)(3)式(4)式联立,解得 2πϕ=同理,对图(c) πϕω=+)(t 对图(d) 23)(πϕω=+t对图(a) 0)(=+ϕωt15-7 一物块在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振幅为0.1m ,在距平衡位置0.06m 处速度为0.4m/s ,(1)求振动周期;(2)当速度为±0.12m/s 时,位移为多少?(3)若有另一物体置于该振动物块之上,当物块运动至端点时正好滑动,问摩擦系数μ为多大?分析 当所讨论问题涉及物体正好要滑动的条件时,由于物体尚未滑动,所受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解 (1)设物块的振动方程为)cos(1.0ϕω+=t x物块位于06.01=x m 时, 速度v 1= 0.4m/s, 即x 1=A )cos(ϕω+t =0.06 m (1) v 1=)sin(ϕωω+-t A =0.4 m/s (2)以上两式平方相加, 代入A =0.1m ,解得 5=ωrad/s 26.12==ωπT s(2)由 v 2=)sin(ϕωω+-t A =±0.12 得 24.0)sin( =+ϕωt971.0)(sin 1)cos(2±=+-±=+ϕωϕωt t 则位移为x 2=0.1)cos(ϕω+t =±9.7×10-2m(3)物块运动至端点时正好物体开始滑动,即最大恢复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物块受力如图15-7所示,因最大静摩擦力mg F μ=f ,最大恢复力A m F 2max ω=,得mg A m μω=226.08.91.05 22=⨯==gA ωμ15-8 一个轻弹簧在60N 的拉力作用下可伸长30cm , 将一物体悬挂在弹簧下端,并在它上面放一小物体,它们的总质量为4kg , 待其静止后再把物体向下拉10cm , 然后释放. 问(1)此小物体是停在振动物体上还是离开它? (2)如果使放在振动物体上的小物体与振动物体分离, 则振幅A 需满足什么条件? 二者在何位置开始分离?分析 根据胡克定律,由弹簧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量可以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当两物体脱离接触时,它们之间的正压力等于零,以此为条件可以判断小物体是否停在振动物体上. 解 (1) 根据胡克定律,得N/m 200N/m 3.060Δ===lF k由定义得 rad/s50rad/s 4200===mk ω弹簧、物体和小物体组成一个弹簧振子系统,把物体下拉10cm 后释放,故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A =0.1m .设小物体质量为m ,小物体随系统一起运动,最大加速度为A a 2ω=,小物体受力情况如图15-8所示,当达最高点时,所受物体的正压力有最小值,即Am ma F mg N 2ω==+ (1)当A =0.1m 时,得 N 2.192=-=-=kA mg A m mg F N ω 即F N > 0 ,因而小物体仍停留在振动物体上.(2) 两物体脱离接触条件为0N =F ,代入(1)式得m196.0m 508.92==='ωgA即振幅大于0.196m ,两物体将在平衡位置上方分离,分离的位置即在0.196m 处.15-9 如图15-9(a )所示,在一个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固连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质量忽略不计的弹簧,弹簧与质量为m 的重物相连,求重物作简谐振动的平衡位置和周期.分析 平衡位置是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的位置. 在建立振动方程时,一般都把取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放在斜面上的弹簧振子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所受弹簧的弹性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 弹簧和物体组成一个弹簧振子系统.物体受力情况如图15-9(b )所示.设在平衡位置弹簧的伸长量为0x ,有0sin 0=-kx mg θ 解得 k mg x θsin 0=即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长度为0x L +. 根据定义,弹簧振子系统作简谐振动的角频率为mk =ω周期为 km T π2=15-10 如图15-10(a)所示,密度计玻璃管的直径为d ,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在竖直方向轻轻推一下,任其自由振动,试证明:若不计液体的沾滞阻力,密度计的运动是简谐振动;设密度计的质量为m , 试求振动周期.分析 若物体运动为简谐振动,应该具有如下特征:物体所受合外力与位移成正比而方向相反,即加速度与位移成正比而方向相反;或者位移是时间的余弦F F(a) (b)图15-9函数或正弦函数.解 密度计受力分析如图15-10(b)所示.设密度计截面积为S , 当处于平衡状态时,设浸入水中部分高度为h , 浮力则为ghS F ρ=B ,有0=-ghS mg ρ(1) 取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向下为x 轴正向,当密度计向下位移为x 时,有22d d )(t xm S x h g mg =+-ρ (2) 由(1)和(2)式得gxS t x m ρ-=22d d 即加速度与位移成正比而方向相反,因此运动为简谐振动,且有g m dT mg d mgS ρππρρω4 2===15-11 如图15-11,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上端与质量为m 的平板相连,下端与地固连.另一质量为m '的物体,从h 高处自由落下,与平板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后一起运动. 若以平板开始运动为计时起点,取向下为坐标正向,求振动的周期,振幅和初相位.分析 m '与m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后一起运动,与轻弹簧组成振动系统, 平衡位置是(m '+ m )所受合外力为零的位置,并选取为坐标原点.以发生碰撞后平板开始运动为计时起点,此时平板m 的坐标就是系统的初位移0x ,碰后(m '+ m )的共同速度v 0就是系统的初速度,而且可以依据碰撞中动量守恒求出.解 m '自由下落, 以gh 2的速度与m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设碰后m '+ m 的共同速度为v 0,方向向下,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得)(2m m gh m +'='v 0v 0mm gh m +''=2m '、m和弹簧组成振动系统,设m '+m 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 ∆,此位置是系统的平衡位置,则有0Δ)(=-+'x k g m m (1)取系统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向下为x 轴正向,当m '+m 位移为x 时,有d d )()()(22tx m m x x k g m m +'=+-+'∆ (2)由(1)和(2)式得0d d 22=+'+x mm k t x且有 km m T mm k +'=+'=πω2取m '与m 相碰的瞬间为振动的初始时刻t =0,有mm gh m kmg x +''=-=2 00v即 kmg A x -==ϕcos 0 (3)mm gh m A +''=-=2sin 0ϕωv (4)(3)与(4)式联立,得振动的周期和初相位分别为)(212020gm m kh kg m x A +'+'=⎪⎭⎫ ⎝⎛+=ωvgm m kh mm x )(2tan 0+''=-=ωϕv又因ϕ , 0 , 000><v x 在第三象限,则)(2 tanarc πϕ++''=gm m kh mm15-12 弹簧下端挂一物体后,弹簧伸长量为2108.9-⨯m , 若令物体上下振动,(1)求振动周期;(2)使其在平衡位置上方0.1m 处由静止开始运动,求振幅、初相及振动方程.(3)使其在平衡位置以0.8m/s 向上的初速度开始运动,求振幅、初相及振动方程.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同一系统在不同初始条件下的振动方程不同. 解 (1)设挂上物体达平衡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 根据胡克定律和平衡条件有mgx k =∆由定义得 10===xgmk ∆ω rad/s 63.02==gx T ∆πs(2)如图15-12所示,取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 向上为x 轴正向.初始条件为: t =0时, x 0=0.1m v 0=0,即1.0cos 0==ϕA x (1)0sin 0=-=ϕωA v (2) 由(1)和(2)式联立解得m 1.01.022020==⎪⎭⎫ ⎝⎛+=ωv x A0=ϕ振动方程为 t x 10cos 1.0= m(3) 初始条件为:t =0时,x 0=0 v 0=0.8,即cos 0==ϕA x (3)08.0sin 0>=-=ϕωA v (4)由(3)和(4)式联立解得A =2020⎪⎭⎫ ⎝⎛+ωv x 0.08m从(3)式得 2πϕ=或 23πϕ=从(4)式得 0sin <ϕ 所以取 23πϕ=振动方程为 )2310cos(08.0π+=t x m15-13 如图15-13(a )所示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挂着质量都是1.0kg 的两个物体A 和B .当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2108.9-⨯m , 如果物体B 突然脱落掉下,不计弹簧质量,(1)求物体A 的振动周期;(2)若从物体B 脱落时开始计时,求物体A 的振幅、初相和振动方程.分析 虽然弹簧下悬挂着两物体,但由于物体B 脱落,振动系统实为弹簧和 物体A 组成. 据题意, 物体B 脱落之时t=0,因此物体A 的位置为系统的初始位置,且物体B 从静止状态脱落,系统初速度为0.解 物体B 脱落之前,两个物体A 和B 处于重力和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弹簧伸长量为m 108.9Δ2-⨯=l ,则l k mg Δ2=N/m200N/m 108.98.912Δ22=⨯⨯⨯==-lmg k物体B 脱落后,物体A 和弹簧组成弹簧振子系统,设平衡位置处弹簧伸长量为0l ,则 00=-kl mg (1) 取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向下为x 轴正向,如图15-13(b )所示,当物体A 位移x 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220d d )(tx ml x k mg =-- (2)由(1)和(2)式得22d d tx mkx =-由定义得 rad/s2100.1200===mk ω s44.02==ωπT0=t 时,物体B 脱落,有m 109.4ΔΔ200-⨯==-=-=kmg kmg l l l x即 m 109.4cos 20-⨯==ϕA x (3) 0sin 0=-=ϕωA v (4)(3)和(4) 式联立解得 2220109.4)(-⨯=+=ωv x A m从(3)式0=ϕ,满足(4)式, 所以 0=ϕ振动方程为 t x 210cos 109.42-⨯= m讨论: (1)我们现在是取向下为x 轴正向,如果取向上为正,则初相为π,振动方程有所不同.这就是解题中强调要给出坐标取向的理由.(2)如果A 、B 质量不等,例如A B m m 2=,会有不同的l Δ值,则初始条件0x 不同,将导致振动特征参量的改变.15-14 如图15-14(a )所示,一质量可忽略的盘挂在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之下,一质量为m 的物体自h 高处自由下落至盘中,并与盘粘在一起作简谐振动. 设m =0.1kg ,k =4.9 N/m ,h =0.3m ,若以物体刚落至盘中时为计时起点,求系统的振动方程.解 如图15-14(b), 弹簧、质量为m 的物体和盘组成振动系统.取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 向上为x 轴正向.平衡时弹簧伸长为0l l-,平衡方程为)(0=--l l k mg(1)当盘的位移为x 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220d d )(tx ml x l k mg=-+- (2)由(1)和(2)式,得 22d d tx mkx=-由定义得71.09.4===mk ω rad/s质量为m 的物体与盘相碰时, t =0,弹簧伸长量为m 2.0m 9.48.91.0k0=⨯-=-=mg x相碰时,物体下落速度为gh 2,忽略盘质量,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碰后物与盘的共同速度方向向下,大小为m/s 3.2m/s 3.08.922=⨯⨯==gh v即 x 0=ϕcos A =0.2 m (3)ϕωsin 0A -=v <0 (4)(3)和(4)式联立解得220)(ωv +=x A =0.4 m从(3)式得21cos 0==Ax ϕ,3πϕ±=.从(4)式得0sin >ϕ,所以应取3πϕ=振动方程为 )37cos(4.0π+=t xm15-15 单摆长为l ,小球质量为m ,带有电荷+q ,悬挂在场强大小为E 、方向由左向右的均匀电场中,如图15-15(a )所示.(1)求小球处在平衡位置时悬线与竖直向下方向所成的角;(2)假设单摆对平衡位置的偏角很小,求单摆的周期.分析 由于带电小球受到均匀电场的电场力作用,合外力为零的平衡位置将与铅垂位置有一偏角.解 (1)如图15-15(b )所示, 小球受重力m g 、静电力E q 和张力F T 作用,设平衡位置偏角为0θ,则0cos 0T =-θF mgsin 0T =-qE F θmg qEarctan 0=θ (1) (2)当摆线从平衡位置偏离θ角时,与铅垂位置偏角为)(0θθ+,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切向运动微分方程为2220200d d d )(d )sin()cos(tmltmlmg qE θθθθθθθ=+=+-+ (2)由(1)式可得0tan θmg qE =代入(2)式,得2200d d ]cos )sin(sin )[cos(cos tmlmg θθθθθθθθ=+-+应用三角函数公式,得θθθsin cos d d 022l g t-=当θ很小时,θθ≈sin,得θωθθθ222cos d d -=-=l g t表明角加速度与角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因此小球作简谐振动,并得222222222 cos Eq gm ml T mlEq gm l g +=+==πθω15-16 劲度系数分别为1k 和2k 的两根弹簧串在一起,竖直地悬挂着,下面挂一质量为m 的小球,作成一个在竖直方向振动的弹簧振子.试求其振动周期.分析 这是两根弹簧串联(首尾相连)的问题.处理这类连接体问题仍要用隔离物体法.当两弹簧质量均可忽略时,无论处于运动或静止状态,两弹簧中的弹性力相等,并等于相互作用力. 解 两根串联弹簧和小球组成振动系统. 隔离物体,对小球作受力分析如图15-16所示.取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向下为x 轴正向.设平衡时弹簧1的伸长量为10x ,弹簧2的伸长量为20x ,小球受力平衡方程为101=-x k mg (1)两弹簧连接处相互作用力等大而反向,即0202101=-x k x k (2)小球相对于平衡位置下移x 时,设弹簧1伸长量为1x ,弹簧2伸长量为2x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2211d d tx mx k mg =- (3)两弹簧连接处相互作用力等大而反向,即2211x k x k =,因201021x x x x x ++=+,得 )(20102121x x x k k k x +++=代入(3)式得 22212101d d )(tx mx k k k x k mg =++- (4)由(1)和(4)式,得222121d d tx mx k k k k =+-表明加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且方向相反,因此小球作简谐振动,并得)(2 )(21212121k k k k m T k k m k k +=+=πω15-17 两弹簧劲度系数分别为1k =1N/m , 2k =3N/m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将此二弹簧分别连接到质量为m =0.1kg 的物体的两端,弹簧的其余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柱1P 及2P 上,如图15-17所示.今使物体有一向右初位移m10320-⨯=x ,向右初速度m/s10402-⨯=v ,(1)试证物体作简谐振动;(2)求振动方程(设物体在振动中,两弹簧始终处于被拉伸状态).分析 当物体运动时,两弹簧的形变量大小相同,并等于物体的位移量. 解 以物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如图15-17所示. 设平衡时两弹簧伸长量分别为1l 、2l ,有2211l k l k = (1) 取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向右为x轴正向.当物体向右位移为x 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221122d d )( )(tx mx l k x l k =+-- (2)由(1)和(2)式得2221d d )(-tx mx k k =+由定义,得 r a d /s102rad/s 1.0421==+=mk k ω已知t =0时, m/s 1040 m 1032020--⨯=⨯=v x即 ϕcos 0A x = = m 1032-⨯ (3)v 0= ϕωsin A - >0 (4)(3)和(2)式联立,解得220)(ωv +=x A =2×10-2m从(3)式得23cos 0==Ax ϕ,6πϕ±=,从(4)式得ϕsin <0,则应取6πϕ-=所以振动方程为 m )6102cos(1022π-⨯=-t x15-18 已知某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15-18(a),试求此简谐振动的振动方程.分析 振动曲线是振动物体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从振动曲线上可得出振幅和初始条件.由图15-18(a)可以看出,当t 稍大于零时,物体将向x 轴负向运动,所以物体初速度v 0< 0.由旋转矢量图可以比较容易地确定振动的角频率,即旋转矢量1s 内转过的角度便是角频率.解 由图15-18(a)看出,A = 2 m ,32πϕ=.t =1s 时的位移和速度分别为)cos(1ϕω+=t A x = 0 (1)v 1= )sin(ϕωω+-t A <0 (2)(1)式给出cos )(ϕω+t = 0,得2)(πϕω=+t ,显然满足(2)式,即为1s 时的相位.旋转矢量图如图15-18(b)所示,t =0时的旋转矢量为)0(=t A ,可以看出,1s 内A 沿逆时针方向转过的角度即角频率为rad/s61123ππππω=++=振动方程为 )32611cos(2ππ+=t xm15-19 (1)、(2)两个简谐振动的周期相同,振动曲线如图15-19.求(1)、(2)两个简谐振动的相位差. 分析 根据振动曲线可以判断指定点的相位.若两振动的相位差012>-ϕϕ,通常说,振动2的相位比振动1超前或振动1的相位比振动2落后.解 从图15-19知,振动(1)的初始条件是10cos ϕA x ==0 (1)v 0= 0sin 1>-ϕωA (2)由(1)式得 21πϕ±=由(2)式得 0sin 1<ϕ 则振动(1)的初相应取 21πϕ-=振动(2)的初始条件是20cos ϕA x = =A (3)v 0= 2sin ϕωA -=0 (4)由(3)式得02=ϕ,满足(4)式,即为振动(2)的初相.因两振动的角频率相同, 所以振动(1)与振动(2)相位差为2π-, 且振动(1)比振动(2)相位落后2π.15-20 一质量为0.1kg 的物体作振幅为0.01m 的简谐振动,最大加速度为0.042m/s .试求(1)振动的周期;(2)总的振动能量;(3)物体在何处时,其动能和势能相等?分析 作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系统机械能守恒, 动能和势能都随时间周期变化且相互转换,这是系统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弹性力等保守力作功,外力和非保守内力不作功的条件下才成立的.实际的振动系统起码要受到阻力作用, 因而必定有能量的损耗,系统机械能不守恒.解 (1)由A a m 2ω= 得s 14.3s 04.001.022===ππma A T(2)总振动能量为J102J 01.004.01.02121215-m22⨯=⨯⨯⨯===A maAm E ω(3)设动能和势能相等时, 物体距平衡位置x 远, 则 2P 21kx E =又由 mk E E E ===2k P , 21ω得 m 1007.7m 04.01.001.010235--⨯=⨯⨯⨯==mma EA x15-21 质点作简谐振动,已知振动频率为ν, 则振动动能变化的频率为多少?当其位移为振幅的一半时,其动能为总能量的几分之几?分析 只要大致勾画出k E -t 和x-t 曲线轮廓,便可得出动能变化频率与振动频率间关系.解 振动动能为)]2(2cos 1[41 )2(sin 2122222k t A m t A m E πνωπνω-==所以振动动能变化频率为ν2,k E -t 曲线如图15-21所示.当 A x 21=时, 振动势能为)21(41)2(2122p kA A k E ==此时振动动能为)21(43)21(4121222P k kA kA kA E E E =-=-= 即为总能量的3/4.15-22 两同方向简谐振动,其振动方程分别为)4110cos(106, )4310cos(1052221ππ+⨯=+⨯=--t x t x式中x 以m 为单位,t 以s 为单位.(1)求合振动的振幅和初相;(2)若另有一同方向简谐振动)10cos(10723ϕ+⨯=-t x ,问 ϕ为何值时,合振动 31x x +的振幅为最大; 又 ϕ为何值时,合振动 32x x +的振幅为最小?(3)用旋转矢量法表示(1)、(2)的结果.分析 先体会给出的两个振动方程,哪里体现了同方向?哪里体现了同频率?作两个同方向同频率振动合成,最简单的方法是旋转矢量法(不妨也尝试一下解析法),只要画出了合成矢量,简单的几何关系便给出合振动的振幅及初相.本题的另一部分是讨论振动加强减弱条件,这为后面讨论机械波、光波的干涉加强减弱作舖垫.解 (1)如图15-22,两矢量间夹角为2π所以合振动振幅m 107.81 m106522222221--⨯=⨯+=+=A A A合振动初相8484465 tanarc 0'=+=πϕ(2) 合振动A 再与第三个振动合成.据振动叠加条件, πϕϕk 21±=-时合振动有极大值,即ππϕk 243±=(k =0,1,2…)当πϕϕ)12(1+±=-k 时合振动有极小值, 即ππϕ)12(43+±=k (k =0,1,2…)15-23 有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合振动的振幅为0.2m ,相位与第一振动的相位差为π61,若第一振动的振幅为1103-⨯m ,用旋转矢量法求第二振动的振幅及第一、第二两个振动的相位差.分析 本题与上题相反, 为已知合振动求分振动. 解 作旋转矢量如图15-23所示,由几何关系得m1.030cos 212122=︒-+=AA A A A再由)cos(2122122212ϕϕ-++=A A A A A 解得20)cos(1212πϕϕϕϕ=-=-15-24 示波管的电子束受到两个互相垂直的电场的作用,若电子在两个方向上的位移分别为t A x ωcos =和)cos(ϕω+=t A y .求在0=ϕ、30=ϕ、90=ϕ各种情况下,电子在荧光屏上的轨道方程,并分别说明电子沿轨道的运动方向.分析 这是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简谐振动的合成. 解 轨道方程为)(sin )cos(21221221222212ϕϕϕϕ-=--+A A xy Ay Ax因 A A A ===-2112 ϕϕϕϕϕ2222sin cos 2A xy y x =-+当0=ϕ时,得x=y ,为一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电子沿直线作往返运动.当 30=ϕ时,得 222413Axy y x =-+为一椭圆,且运动方程为)30cos(cos+==t A y t A x ωω当 90=t ω时,电子位于)21,0(A -处,此后瞬间x <0, y <0,电子位于第三象限内,表明电子顺时针转动.当 90=ϕ时,得 222A y x =+ 为一圆.且运动方程为)90cos(cos+==t A y t A x ωω当0=t ω时, 电子位于)0, (A 处, 此后瞬间x >0, y <0,电子位于第四象限内, 表明电子仍顺时针转动.。

普通物理学第六版答案

普通物理学第六版答案

普通物理学第六版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1-14为单项题、15-16题多选题、每题均2分,共32分)1.下列说法符合日常生活的是( )A.中学生高度约2mB.人的正常体温是390CC.人步行速度约10m/sD.物理课本的宽度接近19cm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3.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火车减速进站B.房屋着火C.划破夜空的流星D.骑自行车上学4.关于速度,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5.三个同学同时登一座山,他们登山的平均速度为:甲是3.5km/h,乙是1m/s,丙是每分钟走63m,则谁最先登上山( )A.甲B.乙C.丙D.同时到达6.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7.以下各组中全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A.用超声波清除眼镜片上的垢迹B.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C.医生用超声波为病人除去体内的结石D.B超探病8. 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是( )A雨水是水的升华形成的 B.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9.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了B.湖边垂柳在湖面形成美丽的倒影C.人在路灯下行走,地面上会出现人的影子D.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间隙,在地面形成圆斑1 0.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甲和丁B.甲和丙C.甲和乙D.乙和丁11、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物理第六版习题册参考答案

物理第六版习题册参考答案

练习答案第一章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1.1 走近运动一.填空题1.地面太阳2.4 33.5 时刻时间4.1800米2200米二、选择1.D 2.C 3.A 4.D 5.D三、计算题:1.路程220米,位移100米2.2R A到B πR 0§1.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一、填空题:1.快慢位移位移2.运动位移速率速率3.5m/s4.瞬时瞬时二、选择题:1.B2.C3.B4.D5.C6..A三、计算题:1.(1)汽车在前2秒内通过的路程s1=2m+4m=6m,前3秒内通过的路程s2=2m+4m+6m=12m,则汽车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v1=s/t=6/2=3m/s,(2)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v2=1=s/t=12/3=4m/s,2.(1)由v=st得: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t1=s1/t1=14/20=0.7s;(2)制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s/t=162.3m/s≈6.96m/s;(3)紧急停车全程所用时间t=t1+t2=0.7s+2.3s=3s全程的平均速度v=s/t=303m/s=10m/s。

§1.3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一、填空题:1.加速度 变化2.快慢 变化 大小 方向 矢量3.相同 定正 相反 负4.大5.匀速 减速 匀速二、选择题:1.C2.C3.B4.D5.A三、计算题1.由题意得v 0=0m/s ,末速度v =700m/s ,时间t =0.002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有:a ==700/0.002m/s 2=3.5×105 m/s 22.由题意得v 0=30m/s ,末速度v =0m/s ,时间t =5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有:a ==-30/5m/s 2=-6m/s 23. (1)由表中可知第2 s 末的瞬时速度为s m /2 (2)220/1/112s m s m t v v a t =−=−=(3)v =x t =6.5-5.51 m/s =1 m/s.第二章伽利略与落体运动§2.1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探索一、填空题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20002.意大利阻力相同3.假设推理实验二、问答题:1.静止匀加速直线运动2.阻力不同3.同时落地§2.2 自由落体运动一、填空题:1.重力静止重力加速度 9.8 竖直向下2. √2ℎg3.√2gℎ4.45 小二、选择题1.D2.C3.B4.B5.B三、计算题gt2 =44.1m1.V=gt,t=3s, h=122.下落时间t=2s,一半时间下落高度h=1gt2 =5m2gt2 =80m3.(1)v=gt=40m/s (2)h=12§2.3 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填定题at21.v=v0+at ,x=v0t+122.8.75 63.匀加速直线 1 匀速直线 4 0 匀减速 -4 0二、选择题1.B2.C3.D4.D5.C三、计算题1.v=v0+at t=10s v2-v02=2ax x=110m2.汽车3s内停止运动,当t=2s时X=24m;6秒内位移就是3秒内位移为27m。

大学物理第九章振动学基础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第九章振动学基础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第九章振动学基础习题答案(共7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九章 振动学习题9-1 一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振动系统,按(m) 3ππ8cos 05.0⎪⎭⎫ ⎝⎛+=t x ,的规律做自由振动,试求(1)振动的角频率、周期、振幅、初相、速度最大值和加速度最大值;(2)t=1s ,2s ,10s 等时刻的相位;(3)分别画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解:(1)ω=8πs -1,T=2π/ω=,A=,ϕ0=π/3,m A ω=v ,2m a A ω=(2)π=8π3t φ+ (3)略9-2 一远洋货轮质量为m ,浮在水面时其水平截面积为S 。

设在水面附近货轮的水平截面积近似相等,水的密度为ρ,且不计水的粘滞阻力。

(1)证明货轮在水中做振幅较小的竖直自由运动是谐振动;(2)求振动周期。

解:(1)船处于静止状态时gSh mg ρ=,船振动的一瞬间()F gS h y mg ρ=-++得F gSy ρ=-,令k gS ρ=,即F ky =-,货轮竖直自由运动是谐振动。

(2)ω==2π2T ω==9-3 设地球是一个密度为ρ的均匀球体。

现假定沿直径凿通一条隧道,一质点在隧道内做无摩擦运动。

(1)证明此质点的运动是谐振动;(2)计算其振动周期。

解:以球心为原点建立坐标轴Ox 。

质点距球心x 时所受力为324433x mF G G mx x πρπρ=-=-令43k G m πρ=,则有F kx =-,即质点做谐振动。

(2)ω==2πT ω==9-4 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弹簧振子,振幅A = ×10-2 m ,周期T =。

当t =0时,(1)物体在正方向端点;(2)物体在平衡位置,向负方向运动;(3)物体在x =×10-2m 处,向负方向运动;(4)物体在x =×10-2 m 处,向正方向运动。

求以上各种情况的振动方程。

解:ω=2π/T=4πs -1(1)ϕ0=0,0.02cos4(m)x t π= (2)ϕ0=π/2,0.02cos 4(m)2x t ππ⎛⎫=+ ⎪⎝⎭(3)ϕ0=π/3,0.02cos 4(m)3x t ππ⎛⎫=+ ⎪⎝⎭(4)ϕ0=4π/3,40.02cos 4(m)3x t ππ⎛⎫=+ ⎪⎝⎭9-5 有一弹簧,当其下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时,伸长量为 ×10-2 m 。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课后习题详解 运动的守恒量和守恒定律)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课后习题详解 运动的守恒量和守恒定律)

2.2 课后习题详解一、复习思考题§2-1 质点系的内力和外力质心质心运动定理2-1-1 一物体能否有质心而无重心?试说明之.答:一物体可能有质心而无重心.(1)质心是表征物体系统质量分布的一个几何点,任何物体都有其质量分布,因此物体都有质心.(2)重心是地球对物体重力的作用点.在失重环境中,物体不受重力作用,重心就没有意义.2-1-2 人体的质心是否固定在体内?能否从体内移到体外?答:(1)质心是从平均意义上来表示物体的质量分布中心.它的位置由物体的质量分布来决定.所以,当物体质量改变时,质心的位置可以不固定.(2)质心可以由体内移到体外.人体在直立时,质心在体内,如果人体弯曲,就可把质心从体内移到体外.2-1-3 有人说:“质心是质量集中之处,因此在质心处必定要有质量”.这话对吗?答:(1)说法不对.(2)质心是描述物体系统质量分布的一个几何点,并非质量集中之处,质心所在处不一定有质量分布.如:质量均匀分布的空心球,其质心在球心,但质量却均匀分布于球面上.§2-2 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2-2-1 能否利用装在小船上的风扇扇动空气使小船前进?答:这是可以的.(1)假定风扇固定在小船上.当风扇不断地向船尾扇动空气时,风扇同时也受到了空气的反作用力.(2)该反作用力是向着船头的、并通过风扇作用于船身.根据动量定理,该力持续作用时会使船向前运动的动量获得增量.(3)当该作用力大于船向前运动时所受的阻力时,小船就可向前运动了.2-2-2 在地面的上空停着一气球,气球下面吊着软梯,梯上站着一个人.当这人沿软梯往上爬时,气球是否运动?答:选择人、气球和软梯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1)当人相对软梯静止时,系统所受合力等于零.系统的动量在垂直方向上等于零并守恒,系统的质心将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不变.(2)当人沿软梯往上爬时,人与软梯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内力,系统所受合外力仍为零,总动量恒定不变.系统的质心位置仍保持不变.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当人沿软梯往上爬时,气球和软梯将向下运动.2-2-3 对于变质量系统,能否应用?为什么?答:(1)变质量系统的问题属于质点系的动力学问题,牛顿第二定律依然适用,但式中mν应理解为质点系的总动量.(2)这类问题的代表是发射中的火箭、下落中的雨滴等问题,其研究对象一般是主体的运动规律,对于运动过程中所吸附或排出的那一部分质量,在变化前后与运动主体有不同的运动速度,所以用来处理主体的运动是不正确的.(3)一般从质点系的动量定理的角度入手,由系统的动量定理可得式中m 为运动主体的质量,为附加物在吸附或排出后相对于运动主体的速度.上式变形得:该式是指主体的动量变化率等于主体所受的外力与单位时间内附加物变化的动量的矢量和.2-2-4 物体m 被放在斜面m'上,如把m 与m'看成一个系统,问在下列何种情形下,系统的水平方向分动量是守恒的?(1)m 与m'间无摩擦,而m'与地面间有摩擦;(2)m 与m'间有摩擦,而m'与地面间无摩擦;(3)两处都没有摩擦;(4)两处都有摩擦.图2-1-1答:如图2-1-1所示,物体与斜面视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进行受力分析:物体与斜面受到重力作用,地面对斜面有支持力,地面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力.其中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和支持力均是系统的内力.当系统在水平方向的合外力为零时,系统的水平方向分动量守恒.讨论如下:(1)m'与地面间有摩擦时,系统在水平方向的合外力不为零,故水平方向的分动量不守恒.(2)m'与地面间无摩擦时,系统的水平方向的分动量守恒.(3)与(2)结论一致,系统的水平方向的分动量守恒.(4)与(1)结论一致,系统的水平方向的分动量不守恒.2-2-5 用锤压钉,很难把钉压入木块,如用锤击钉,钉就很容易进入木块,这是为什么?答:钉子打入木块,主要是钉子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小于钉子所受的作用力.(1)锤压钉子的压力一般不大,当钉子所受的摩擦力大于锤对钉子的压力时,钉子就无法进入木块,,因此难以把钉压入木块.(2)锤击钉子时,具有一定的动量,打击到钉子后,动量变成零.根据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由于打击时间很短,钉子受到平均冲力很大,因此很容易克服木块的阻力而进入木块.2-2-6 如图2-1-2所示,用细线把球挂起来,球下系一同样的细线.拉球下细线,逐渐加大力量,哪段细线先断?为什么?如用较大力量突然拉球下细线,哪段细线先断?为什么?图2-1-2答:任何细线只能承受一定张力,当给予细线的拉力超过它所能承受的极限张力,线就会断掉.如图示的情况:(1)当逐渐加大力量拉球下线时:在任一时刻,线中的张力与拉力达到平衡,而球上面线中的张力等于拉力和球的重力.因此,在渐渐增大拉力的过程中,球上面的线中的张力首先超过其极限张力会先断.(2)当用较大的力量突然拉球下线时:由动量定理可知,作用在线上的拉力就是冲力,由于力的作用时间较短,冲力还未传到球上面的线前,球下面的线就已经断了.2-2-7 有两只船与堤岸的距离相同,为什么从小船跳上岸比较难,而从大船跳上岸却比较容易?答:(1)选择人和船作为一个系统,并将人和船视为质点,忽略水的阻力.人以水平速度跳出时,系统在水平方向的动量分量守恒,即(2)由上式可知,大船没有小船后退厉害,人与小船的作用时间比较短了,在作用力相等时,所得的冲量就比较小了.因此人用同样大的力自小船上前跳的速度比自大船上前跳时的小,所以从小船跳上岸比从大船要困难.§2-3 功 动能 动能定理2-3-1 物体可否只具有机械能而无动量?一物体可否只有动量而无机械能?试举例说明.答:一个物体的动能和动量与相对于某参考系的速度有关;而物体的势能则与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代数和.(1)一物体可能只具有机械能而无动量.如:①静止在离地面h 处的物体,它的动能和动量均为零.不将势能零点选在离地面高h 处时,物体就具有势能.因此,物体具有机械能而无动量.②弹簧振子在水平面内振动,在位移最大处,速度等于零,动能和动量也等于零.如将弹簧的原长处作为弹性势能的零点,那么此时弹簧振子具有弹性势能,其机械能不为零而动量为零.(2)一物体也可能只有动量而无机械能.如:物体离地面h 处自由下落至地面时,物体速度不为零,那么物体具有动量和动能.如将重力势能的零点选定在物体下落处,则到达地面时具有重力势能-mgh .由于开。

大学普通物理--习题答案(程守洙-江之勇主编--第六版)PPT课件

大学普通物理--习题答案(程守洙-江之勇主编--第六版)PPT课件

v0
dt dt
r = r= x 2 + h2
y Ox
hr
x
dr dt
=d
x 2+ dt
h2
=
x dx x 2+h2 dt
=
v0
v =ddrt =ddxt i =
v0 x
x 2+h 2 i
a
=ddvt
=
d 2x dt 2
i
=
.
v
h2 2
0
x3
i
23
结束 目录
1-8 在质点运动中,已知 x = aekt ,
(3)式中 t 以s为单位,x、y以m为单位,
求:质点在t = 4 时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
27
结束 目录
x =3t +5
y=
1 2
t 2+3t
4
解: (1)
r
=
(
3t
+5)
i+
(
1 2
t
2+ 3 t
4) j
(2)
y
=
1 2
(
x
5 3
)2+
3
(
x
5 3
)
4
(3) v =3 i + (t +3) j =3 i + 7 j
与计算结果
不符?
目录
.
L q 36
已知:v = 110km/h = 30.6m/s q = 450
解: x =v t
y
=
1 2
gt
2
Lcosq =v t
L sinq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结束 返回
解:取物体突然停止时的位置作为坐 标的原点(物体的静平衡位置),并以此 时刻作为计时零点。
t =0: x0 =0 v0 =0.25m/s
A=
x2 0
ω +
v2 0 2
=ωv0
ω=
k m
T
T mg = m Aω2
T = mg +m Aω2 = mg +m vω0
= mg +v0 mk
mg
解: x
=
0.5cos(8πt+π3 )
m
ω=8π=25.12 s-1 T =
A =0.5m φ =π3
ω2π=
0.25s
vm=ωA = 8π× 0.15=12.6m/s
am=ω2A = (8π)2× 0.5 =316m/s2
t =1s t =2s
ω( t +φ ) = 8π+ ω( t +φ ) =8π× 2
π +3π3=
25π
=
349π
3
t =10s
ω( t

)
=
8π×10
+
π
3
=
241π
3 返回
x
v a
a~t v~t x~t
o
t
x~t曲线 v~t曲线 a~t曲线
φ =π3
φ
=

6
φ
=

3
结束 返回
15-2 有一个和轻弹簧相联的小球, 沿x 轴作振幅为A的简谐振动,其表式用余 弦函数表示。若t =0 时,球的运动状态为:
=
1 2
π2 t
=

3
t
=
2 3
s
结束 返回
v = ωA sin (π2 t) =
π×
2
0.24×
sinπ3
=-0.326m/s
Ek
=
1 2
mv
2
=
1 2
×10×10-3×(0.326)2
=5.31×10- 4 J
EP
=
1 2
kx
2
=
1 2
mω2x
2
=
1 2
×10×10-3×(π2 )2×(0.12)2
=1.5×104×9.8+0.25 5.78×106×1.5×104
=2.21×105 N
结束 返回
15-7 一落地座钟的钟摆是由长为 l 的轻 杆与半径为 r 的匀质圆盘组成,如图所示, 如摆动的周期为1s,则 r 与 l 间 的 关系如 何?
l
r
结束 返回
解: sinq q
M = mg(l +r )sinq

mg =mam = m Aωm2
Aωm2 = g
ωm =
g A
n
=
1

g A
=
1

9.8
5.0×10-2
=2.2Hz
结束
返回
15-5 在一平板上放质量为m =1.0kg的 物体,平板在竖直方向上下作简谐振动,周 期为T =O.5s,振幅A=O.O2m。试求:
(1)在位移最大时物体对平板的工压力; (2)平板应以多大振幅作振动才能使重物 开始跳离平板。
结束 返回
(1)为使物体和板不发生相对滑动,由最 大静摩擦力带动物体和板一起振动,所以有:
m mg =mam = mω2Am
Am=
mg
ω2
=
0.5×9.8
(2π×2)2
=0.031m
结束 返回
(2)物体作垂直振动时有:
N
mg N =ma 为使物体不脱离板必须满足
N≥0
在极限情况时有: N =0
mg
m
结束 返回
(1)当物体向上有最大位移时有:
N
mg N =mam am= Aω2
= =
m (g 1.0×
Aω2
9.8
)
0.02×(02.π5 )2
=6.64N
o x
当物体向下有最大位移时有:
mg N = mam am= Aω2 N =m ( g+Aω2 )
=1.0(9.8+3.16) =12.96N
(1)x0=-A; (2)过平衡位置向x 正方向运动;
(3)过x=A/2处向 x 负方向运动;
(4)过
A 2
处向 x 正方向运动;
试用矢量图示法确定相应的初相的值,并写
出振动表式。
结束 返回
(1)
(2)
A
x
x
φ =π
φ
=

2
A
(3)
A
(4)
x
φ =π3
φ
=

4
x
A
结束 返回
15-3 一质量为10g的物体作简谐振动, 其振幅为24cm,周期为4.0s,当t =0时, 位移为+24cm。求: (1) t =0.5s时,物体所在位置; (2) t =0.5s时,物体所受力的大小与方向; (3)由起始位量运动x = l2cm处所需的最少
N mg
结束 返回
(2)当物体向上脱离平板时有:
N
mg = m Aω2
o
A
g

2
=
9.8
(4π)2
=0.062m
x
mg
结束 返回
15-6 图示的提升运输设备,重物的质 量为1.5×1O4kg,当重物以速度v = l5 m/min匀速下降时,机器发生故障,钢丝 绳突然被轧住。此时, 钢丝绳相当于劲度系 数 k = 5.78×1O6 N/m 的弹簧。求因重物的 振动而引起钢丝绳内 的最大张力。
15-1 质量为10g的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
系统,按 x = 0.5cos(8πt+π3 ) m
的规律而振动,式中t以s为单位,试求: (1)振动的角频率、周期、振幅、初相、
速度及加速度的最大值; (2)t=1s、2s、10s等时刻的相位各为多
少? (3)分别画出位移、速度、加速度与时间
的关系曲线。
结束 返回
=1.77×10- 4 J
Ek = Ek +Ep =7.08×10- 4 J
结束 返回
15-4 一物体放在水平木板上,此板沿 水平方向作简谐振动,频率为2Hz,物体与 板面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50。问:
(1)要使物体在板上不致滑动,振幅的最 大值为若干?
(2)若令此板改作竖直方向的简谐振动, 振幅为0.05m,要使物体一直保持与板接触 的最大频率是多少?
=0.24 cos0.25π
= 0.24×
2 2
=0.17m
结束 返回
t =0.5s
a=
ω2A
cos
(π×
2
0.5
)
= 14π2× 0.17 = 0.419m/s2
f =ma = 10×10- 3×(-0.419)
= -0.419×10- 3 N
0.12 =0.24 cos(π2 t)
cos(π2 t)
l
mg(l +r )q
q
J = 12mr 2+ m (l +r )2
M
=J
d2q
dt2
mg r
mg(l +r )q =
12mr 2+ m (l +r )2
d2q
dt2
d2q
dt2
+
2 g (l +r ) r 2+ 2 (l +r )2
q
=0
结束 返回
时间; (4)在x=12cm处,物体的速度、动能以及 系统的势能和总能量。
结束 返回
解:A =0.24mω=2TFra bibliotek=24π=
π
2
=1.57s-1
x 0 = A =0.24m t =0 v 0 = 0
φ=0
振动方程为: x =0.24 cosπ2 t
t =0.5s x = 0.24 cos (π2 × 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