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跨栏跑教案

合集下载

中学跨栏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中学跨栏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跨栏的基本技术动作,提高跨栏成绩。

2.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精神。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跨栏的基本技术动作:起跑、起跨腿、摆动腿、过栏、栏间跑。

2. 跨栏训练方法:分解训练、完整训练、模拟训练、比赛训练。

三、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慢跑,让学生充分活动开身体。

2. 学生进行关节、肌肉的拉伸练习,提高身体柔韧性。

3. 教师讲解本节课的注意事项,强调安全。

(二)基本技术动作教学1. 起跑技术:讲解起跑姿势、起跑动作要领,让学生进行起跑练习。

2. 起跨腿技术:讲解起跨腿动作要领,让学生进行起跨腿练习。

3. 摆动腿技术:讲解摆动腿动作要领,让学生进行摆动腿练习。

4. 过栏技术:讲解过栏动作要领,让学生进行过栏练习。

5. 栏间跑技术:讲解栏间跑动作要领,让学生进行栏间跑练习。

(三)训练方法教学1. 分解训练:将跨栏技术动作分解成若干个环节,让学生逐一练习。

2. 完整训练:让学生完整地完成跨栏技术动作,提高动作连贯性。

3. 模拟训练:模拟比赛环境,让学生进行跨栏练习,提高比赛适应能力。

4. 比赛训练:组织学生进行跨栏比赛,检验训练效果。

(四)身体素质练习1. 短跑练习:提高学生的爆发力、速度。

2. 跳跃练习:提高学生的弹跳力、协调性。

3. 力量练习:提高学生的肌肉力量、耐力。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自身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跨栏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训练中的表现,如态度、纪律等。

3. 学生在比赛中的成绩。

五、教学资源1. 跨栏场地、器材。

2. 教学视频、图片等辅助教学资源。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高中跨栏跑栏间跑技术教案

高中跨栏跑栏间跑技术教案

高中跨栏跑栏间跑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跨栏跑栏间跑的基本技术要领。

2. 提高学生的跨栏跑速度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比赛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跨栏跑栏间跑技术动作讲解与实践。

2. 跨栏跑训练方法与指导。

3. 跨栏跑比赛实践与总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跨栏跑栏间跑技术的掌握。

2. 教学难点:跨栏跑速度和协调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

2.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3. 比赛法:学生进行跨栏跑比赛,提高竞技水平。

五、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慢跑热身,活动关节,拉伸肌肉。

2. 技术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跨栏跑栏间跑技术要领,并进行示范。

3. 实践训练:学生分组进行跨栏跑栏间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比赛实践:学生进行跨栏跑比赛,教师点评并总结。

5. 结束放松:慢跑放松,活动关节,拉伸肌肉。

教案剩余章节待您提供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跨栏跑栏间跑技术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的跨栏跑速度和协调能力。

3. 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比赛精神。

七、教学资源1. 跨栏设备:栏架、栏板。

2. 测量工具:计时器、测量尺。

3. 训练场地:田径场、足球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跨栏跑栏间跑技术讲解与示范。

2. 第二课时:跨栏跑训练方法与指导。

3. 第三课时:跨栏跑比赛实践与总结。

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十、课后反思与拓展1. 教师课后反思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2. 学生进行课后拓展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3.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比赛,提高竞技水平。

教案剩余章节已为您编写完毕。

请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祝您教学顺利!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和说明:教学目标应具体、可测量,包括技术掌握、速度提升、协调能力增强等方面。

跨栏跑教学教案初中

跨栏跑教学教案初中

跨栏跑教学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跨栏跑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跨栏跑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果断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跨栏跑技术教学2. 跨栏跑接力比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跨栏跑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2. 教学难点:跨栏跑技术的细节处理和接力棒的传递。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1.2 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高抬腿、摆臂等。

2. 技术教学(15分钟)2.1 讲解跨栏跑的动作要领,强调跨栏跑的技术细节。

2.2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2.3 示范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2.4 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指导学生正确掌握跨栏跑技术。

3. 实践训练(10分钟)3.1 学生进行跨栏跑的实践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3.2 设置不同高度的栏架,让学生适应不同难度的跨栏跑。

3.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跨栏跑的能力。

4. 接力比赛(10分钟)4.1 学生分组进行跨栏跑接力比赛。

4.2 强调接力棒的传递技巧,提醒学生注意交接棒的稳定。

4.3 进行比赛,让学生体验竞技乐趣。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5.1 教师点评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不足。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5.3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课后加强跨栏跑的训练。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跨栏跑技术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技术细节。

2. 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关注学生在接力比赛中的表现。

3.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改进方向。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技术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栏架高度,增加训练难度;对于技术掌握较差的学生,要加强基础训练,提高跨栏跑的基本功。

2. 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训练,提高接力比赛的配合度。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和比赛能力。

跨栏跑-人教版九年级教案

跨栏跑-人教版九年级教案

跨栏跑-人教版九年级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跨栏跑项目的规则和基本技术要求。

2.能较好地掌握跨栏跑的跑姿、转身、落地等关键技能。

3.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跨栏跑赛跑的比赛任务。

4.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并增强学生的体魄和身体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主要难点:学生掌握跨栏跑的关键技术要领,形成良好的跑姿和跑步姿态,以保证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能够快速通过每道栏杆。

2.主要重点: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比赛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比赛水平。

三、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介绍跨栏跑这一比赛项目的风靡程度及其举办渠道等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技能(10分钟)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详细讲解跨栏跑的基本技术要求,如跨栏姿态、节奏等,要求学生掌握并了解这些技能的重要性。

3. 演示示范(10分钟)让教师对跨栏跑进行演示示范,并解释自己的跑姿、落地方式以及践行要领等细节,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和模仿。

4. 学生演习(40分钟)分组训练,教师逐一检查每个小组的行动,并指出需要改善和提高的事项。

在演讲的过程中,要在现场放置障碍物或标志物,以便学生对跨栏动作的基本步骤进行适当的体验。

5. 强化练习(15分钟)小组内部比赛,要求时间内通过一定数量的障碍物或在短时间内完成跨栏跑赛的比赛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比赛心理素质,提高学生比赛的能力和水平。

四、教学安排整个教学过程需要用到的教学材料:格栏、数据、标尺,同时需要让学生准备好体育器材。

时间安排:整个教学过程大约需要消耗120分钟时间。

五、教学评估根据学生的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和从小组内部比赛中得出的竞技氛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分数评估。

同时,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自己的探索和实践情况,或者是教学者在现场评估出的学生技术水平,而进行相应的加分或减分。

六、教学后记学会跨栏跑的基本技能,需要学生对自己的技能要求进行自我磨合和修正。

要让学生保持积极的态度与自信心,同时重点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自我管理和勤奋的习惯,彻底提升学生对此比赛项目的场上场下的全面素质水平。

水平四(初三)体育《跨栏跑》教学设计及教案

水平四(初三)体育《跨栏跑》教学设计及教案

跨栏跑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师生互动,学生互帮互学,主动参与。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模仿能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跨栏跑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它要求在短时间内,在保持快速跑动的情况下,连续跨越栏架,对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性、节奏感和时空感有较高要求。

教学重点是跨栏步技术的学习。

课堂上进行各种摆动腿和起跨腿的辅助练习,提高学生动作质量,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使学生的跨栏技术更趋合理。

本课通过示范讲解和跨栏步练习,让学生更加了解该项目的技术动作特点,从而掌握方法与技能。

跨栏跑单元教学共设6次课,本次课为第3次课,内容是改进提高跨栏技术(重点摆动腿、起跨腿技术),在学习过程中,采取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练习方式。

2、学生情况分析本班是初三年级的6・10班的A班女生,人数32人。

她们思维敏捷,活泼好动,对所有事物学习都充满了热情,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因此在掌握一般障碍跑的基础上,进行了深一步的学习:学习跨栏技术。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跨栏跑教学使学生理解跨栏跑跨栏技术特点、锻炼价值及其学习方法。

2、技能目标:改进提高跨栏跑跨栏技术(重点摆动腿、起跨腿技术),使全体学生能够掌握自己选择层次的跨栏技术,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跨越障碍的能力及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和敢于挑战的意志品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摆动腿的抬、伸、压,起跨腿的屈膝外展,向前提拉,上体稍前倾。

难点:身体及两腿的协调配合。

课后自评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差异,因此在完成动作的时候,往往伴有成功与失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采用“激励法”,及时地给学生以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调整情绪树立信心。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失误或者失败,如果这个时候得到大家的鼓励与安慰,他一定会增加信心,从失败中学到知识获得成功。

初中教案跨栏

初中教案跨栏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跨栏跑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跨栏跑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敢面对挑战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体能,增强学生的运动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跨栏跑技术教学:包括起跑、起跨、过栏、摆动腿和落地等环节。

2. 跨栏跑训练:包括障碍物训练、速度训练、爆发力训练等。

3. 跨栏跑比赛:组织学生进行跨栏跑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跨栏跑的基本技术,包括起跑、起跨、过栏、摆动腿和落地等环节。

2. 教学难点:跨栏跑的技术要领,特别是起跨和过栏的技术动作。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做好热身准备。

2. 技术教学:讲解跨栏跑的基本技术要领,示范动作,让学生分组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训练环节:组织学生进行障碍物训练、速度训练、爆发力训练等,提高学生的跨栏跑能力。

4. 比赛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跨栏跑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结束部分: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强调跨栏跑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自主进行拉伸放松。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跨栏跑技术的掌握程度:观察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技术水平。

2.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配合和协作,评估学生的团队意识。

3. 学生的运动素质提升:通过对比学生训练前后的体能数据,评估学生的运动素质提升情况。

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调整教学难度和训练强度。

2.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跨栏跑教学水平。

3. 增加跨栏跑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

4. 组织学生参加跨栏跑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兴趣。

5. 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等,直观展示跨栏跑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跨栏跑的基本技术,提高跨栏跑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和勇敢面对挑战的意识,同时提高体能和运动素质。

高中跨栏跑栏间跑技术教案

高中跨栏跑栏间跑技术教案

高中跨栏跑栏间跑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跨栏跑栏间跑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培养学生跨栏跑栏间跑的能力,提高速度和协调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

二、教学内容1. 跨栏跑栏间跑的基本技术训练。

2. 跨栏跑栏间跑的实战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跨栏跑栏间跑的基本技术要领。

2. 教学难点:跨栏跑栏间跑的技术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技术动作的示范。

2. 实践法:学生进行跨栏跑栏间跑的实践练习。

3. 反馈法:教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进行慢跑和关节活动,充分热身。

2. 技术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跨栏跑栏间跑的技术要领,并进行示范。

3. 实践练习:学生进行跨栏跑栏间跑的实践练习。

4. 点评与指导:教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5. 结束活动: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慢跑和拉伸。

六、教学步骤1.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a. 讲解跨栏跑栏间跑的技术要领,包括起跑、步频、步幅、腾空等。

b. 示范正确的跨栏跑栏间跑技术,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2. 实践练习(15分钟):a. 学生进行跨栏跑栏间跑的实践练习,每人两次。

b. 教师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并进行个别指导。

3.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a.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练习心得和感受。

b.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跨栏跑栏间跑的技术要点。

4. 点评与指导(5分钟):a. 教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b.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跨栏跑栏间跑的技术水平:观察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其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的合作情况和沟通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跨栏跑比赛,检验学生掌握栏间跑技术的实际情况。

初中跨栏跑田径教案

初中跨栏跑田径教案

初中跨栏跑田径教案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内容:1. 学习跨栏跑的基本技术动作;2. 掌握跨栏跑的节奏和步伐;3. 提高学生跨栏跑的速度和稳定性。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跨栏跑的基本技术动作,理解跨栏跑的节奏和步伐;2. 培养学生跨栏跑的速度和稳定性;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体育精神。

教学重点:1. 跨栏跑的基本技术动作;2. 跨栏跑的节奏和步伐。

教学难点:1. 跨栏跑技术的掌握;2. 跨栏跑速度和稳定性的提高。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2. 向学生介绍跨栏跑的基本技术动作和比赛规则;3. 激发学生对跨栏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竞技体育精神。

二、技术教学(15分钟)1. 教师示范跨栏跑的基本技术动作,包括起跑、跨栏、栏间跑和冲刺;2. 学生跟随教师模仿练习,教师个别指导;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实践训练(10分钟)1. 学生进行跨栏跑实践训练,教师观察并指导;2.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提出改进意见;3. 学生根据教师的意见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游戏环节(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跨栏跑游戏,增加学生的练习兴趣;2.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教师担任裁判;3. 学生互相鼓励,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五、总结讲评(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3. 教师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和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掌握了跨栏跑的基本技术动作和比赛规则。

在实践训练环节,学生通过反复练习,逐步提高了跨栏跑的速度和稳定性。

游戏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体育精神。

然而,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对跨栏跑技术的掌握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增加练习时间,加强对学生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跨栏跑技术水平。

同时,注重学生的安全防护,避免运动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白江区大弯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授课教师:罗芬授课年级:高一授课时间:2010.9.21
(5)腹背运动
(5)弓箭步压腿(6)测压腿听老师口令和老师一起
做,动作舒展有力。

组织队形:
×××××××
×××××××
×××××××
×××××××

实践与提高27一、讲述跨栏跑技

技术过程:起
跑、起跑后的加速
跑(起跑过第一
栏)、途中跑(跨栏
步与栏间跑)、终点
跑。

二、跨栏坐姿势练

两人一组坐在
垫子上成折叠腿姿
势,一人做一人从
旁辅助练习。

做完
再交换。

三、学习栏侧过栏
1.攻栏腿栏侧过

动作要点:提膝带
腿,上体前压;下
压积极,膝踝放松;
重心要高,摆臂协
调。

(以垫子为栏
架)
2. 摆动腿栏侧过栏
动作要点:
膝高于踝,以膝
带踝,脚踝外上钩,
大小腿折叠前拉至
正前方下压放脚。

上体、两肩正直,
两眼前看。

(以垫子
为栏架)
教法1:
1. 示范、讲解动作过
程,提出动作要领及要
求。

2. 学生练习
3. 教师个别指导
4. 每项练习后小结动
作要点,强化动作学习
掌握。

(1)行进间单腿摆压腿
练习15米。

(2)行进间双腿交替练
习15米。

(3)原地摆臂练习
10次
(4)上步攻栏练习
10次。

(5)行进间走动攻栏腿
栏侧过栏。

(6)行进间跑动摆动腿
栏侧过栏
(1)行进间单腿摆压腿
练习 15米
(2)行进间双腿交替摆
压腿练习 15
米。

(3)原地摆臂练习
10次
(4)上步攻栏练习
10次。

组织队形:
×××××××
×××××××
×××××××
×××××××

练习队形:
要求:
1. 动作正确规范
2 动作幅度由小到大
3. 注意保持高重心练习
要求:
1.髋关节充分打开、膝踝
动作正确。

2.以膝
领先、折叠提拉动作正确
到位。

3.脚着地位之正
确、身体积极向前。

4.摆
臂及上体动作配合协调。

27
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