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大白菜抗病育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统计资料.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摘要:大白菜、辣椒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种类,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白菜、辣椒育种作为国家级研究课题已有20多年的历史,育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品种,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几年,白菜在耐热、耐先期抽薹品种的选育,辣椒在保护地专用品种、适宜出口的品种的选育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打破了进口种子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2]何从亮大白菜挖心栽培技术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编辑部邮箱, 2007年29期

摘要:[目的]探索袖珍白菜和超大白菜生产的新方法。[方法]对莲座前期、莲座中期、莲座后期、结球前期的大白菜分别进行挖心处理,研究挖心对其生长发育、结球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挖心的时间越早,越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及结球和得到较高的单株产量。无论在什么时期进行挖心处理都会对大白菜根、茎、叶的生长发育产生重大影响;莲座前期挖心会出现侧芽易位,使产量降低20%;莲座中期挖心会产生袖珍型单株多球大白菜;莲座后期挖心会使得大白菜严重畸形并失去应用价值;结球前期挖心则会形成增产36%的超大型白菜。[结论]在不同时期挖心处理会使得大白菜出现侧芽易位、多球、严重畸形、超大增产等现象

[3] 田云臣. 基于网络环境的白菜栽培管理决策系统.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1 (2):31-32

摘要:介绍了白菜栽培管理专家系统的系统结构、功能模块及专家系统推理机制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叙述了专家系统推理机的算法设计思路.结果表明系统简单实用,推理效率较高[4] 石纯一,李明树,钱跃良. 农业专家系统入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61-62 摘要:本书共4章,分别介绍了计算机、专家系统的基本知识;蔬菜、玉米、小麦、水稻专家系统,以及建造专家系统所提供的软件环境

[5]于拴仓, 王永健, 郑晓鹰. 大白菜耐热性QTL 定位与分析. 园艺学

报, 2004, 30( 4) : 417~ 420

摘要:应用352个标记位点的大白菜AFLP和RAPD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的方法对控制大白菜耐热性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进行定位和遗传效应研究。用苗期热害指数进行耐热性表型鉴定,共检测到5个耐热性QTL位点,分布于3个连锁群上。ht-1、ht-3和ht-5表现为增效加性效应,ht-2和ht-4表现为减效加性效应。ht-2对大白菜耐热性的遗传贡献率最大,其次是ht-5。发现了与5个QILs紧密连锁的侧连分子标记,它们与QTL间的距离为0.1~2.4cM。这为大白菜耐热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

[6] 张立阳, 张凤兰, 王美, 等. 大白菜永久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园艺学报, 2005, 32( 2) : 249~ 255

摘要:以大白菜高抗TuMV白心株系91-112和高感TuMV桔红心株系T12-19为亲本建立的小孢子培养DH系作为图谱构建群体,构建了包含10个连锁群、406个标记位点的分子连锁图谱,图谱总长度826.3cM,标记间的平均图距为2.0cM,连锁群数目和染色体数相等。每个连锁群上的标记数在7~111个之间,连锁群的长度在26.4—156.1cM的范围内,平均图距在1.0~3.8cM之间。该连锁图谱包括246个AFLP标记、135个RAPD标记、11个SSR标记和12个同工酶标记、1个SCAR标记和1个形态标记

[7] 于拴仓, 王永健, 郑晓鹰. 大白菜部分形态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 遗传学报, 2003, 30( 12 ) : 1 153 ~ 1 160宋晓飞武剑张延国徐东辉李晓楠申书兴王晓武

摘要:应用222个标记位点的大白菜AFLP图谱和一套小孢子培养获得的DH群体,采用Map

QTL4.0 软件对大白菜的11个叶球性状进行QTL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10个连锁群上检测到41个 QTL,其中控制球高,叶重的QTL各2个;控制球重,球茎的QTL各1个;控制球形指数,帮叶比的 QTL各3个;控制外3叶重,肋厚的QTL各6个;控制帮重的QTL8个;控制叶柄宽,球叶数的QTL各 5个。估算了单个QTL的遗传贡献率和增减性效应。

[8] 刘秀村, 张凤兰, 王美, 等. 与大白菜桔红心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 华北农学报, 2003, 18( 4 ) : 70~ 73

摘要:运用RAPD标记,在大白菜的小孢子培养DH系群体中采用BSA法进行了分子标记研究,找到了一个与桔红心球色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OPB01-845,其遗传距离为3.8cM,LOD值为19.05

[9] 汪李平, 向长萍, 王运华. 白菜不同基因型硝酸盐含量差异的研究. 园艺学报, 2004, 31( 1) : 43~ 46

摘要:对硝酸盐含量有明显差异的2个小白菜品种江苏矮脚黄(P1)、上海青(P2)及其杂交一代(F1)、杂交二代(F2)和回交一代(B1、B2)6个群体共计460株进行了硝酸盐含量的检测,并采用联合尺度检验法分析其硝酸盐含量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属于数量性状,其遗传表现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小白菜高硝酸盐含量对低硝酸盐含量性状为部分显性,显性度为0.45。通过对遗传力的估计值计算结果表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广义遗传力为56.1%,狭义遗传力为21.6%,显性作用和环境影响都较大。因此,选育低硝酸盐含量的品种,应注重在高世代(如F5或F6)进行选择,不宜采用个体选择。

[10]李德明, 朱祝军, 钱琼秋. 白菜镉积累基因型差异研究. 园艺学报, 2004, 31( 1) : 97 ~ 98

摘要:采用87个白菜品种,于春夏和秋冬两生长季节在镉(Cd)污染土壤中进行植株地上部Cd 积累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镉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春夏季高于秋冬季。

参考文献

[1]石纯一,李明树,钱跃良.农业专家系统入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61-62

[2]李德明,朱祝军,钱琼秋.白菜镉积累基因型差异研究.园艺学报,2004,31(1):97~ 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统计资料.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余德亿;黄鹏;方大琳;姚锦爱;李子贮藏保鲜技术及其应用前景:中国食物与营养 , 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 编辑部邮箱 , 2011年09期

[5]王玉柱;杨丽;阎爱玲;王淑凤;李品种选育研究进展;果树学报 ,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编辑部邮箱 , 2002年05期

[6]程彦星;朱世江;国外李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究与育种进展;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编辑部邮箱 , 1989年04期

[7]周文婷;郝明明;钱文静;何正权;李属植物遗传转化研究现状及展望;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 2011年11期

[8]赵密珍;郭洪;周建涛;郭忠仁;中国李果实生长及其成熟期的生理变化;江苏农业学报 , Jiangsu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 1996年01期

[9]史辉;龙超安;叶祖云;间歇升温和热处理对‘紫李’果实采后生理的影响;亚热带植物科学 , Subtropical PlantScience, 编辑部邮箱 , 2011年03期

[10]吉艳芝;乔振江;张丽娟;毕淑琴;杨丽标;河北省李树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中国农业科技导报,ReviewofChina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编辑部邮箱 , 2006年02期

[11]吕英民;王秀芹;李杏梅鲜果的贮藏保鲜——文献述评;张家口农专学报 , Journal of Zhangjiakou Teachers College, 编辑部邮箱 , 1995年03期

参考文献

[1] 俞孔望.践行生态园林需突破传统观念完善教育体制[N].中国花卉报,2008-09-18.

[2] 西木.尊重自然是园林建设的根本原则[N].中国花卉报,2009-02-26.

[3] 刘志成,曾洪立,张晓佳,等.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4] 李延生. 辽宁树木志[ M ] .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0: 288 -289.

[5]陈俊愉. 国内外花卉育种研究与生产开发的现状与展望[ J] . 广东园林, 1998, ( 2) : 16- 21.

[6]武如春. 让世界园林之母焕发青春[ A] . 海峡两岸花卉发展与研究讨论会论文精选[ C]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4. 63- 66.

[7] 守鸣. 中国花卉突变育种研究进展[ A] . 见: 中国核科技报告[ C]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4.

[8]王熊, 吴敦肃. 建兰类原球茎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扫描电镜观察. 植物生理学报, 1991, 17( 2) : 192~194

[9]谷祝平, 张军, 石红军. 墨兰组织培养中原球茎的形态解剖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21( 4) : 47~50

[10]张丕方, 董崇楣, 李瑶. 虎头兰组织培养中原球茎原形态发生. 复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89, 28( 4) : 434~437

论文引文标注和参考文献格式

论文引文标注和参考文献格式(浙江大学2012 –2013学年春夏学期《当代中国社会建设》课程材料) 引文标注格式 论文中引用的文献的标注方法遵照GB/T 7714-2005,可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采用著者-出版年制。 1、顺序编码制: 1. 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以上标形式放在文献作者或句子的末尾。 2. 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逗号,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号“-”,例如: 王社会[1]指出……,李社会[2-4]认为……,提出了多种理论模型[2, 5, 10-12] 3. 同一文献在论著中被引用多次,只编1个序号,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例如: 张社会等[5]……。 ……… 张社会等[5]指出……。 2、著者-出版年制: 1. 正文引用的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时,各篇文献的标注内容由著者姓氏与出版年构成,并置于“()”内,放在正文中引用了该文献的句子末尾。倘若只标注著者姓氏无法识别该人名时,可标注著者姓名。集体著者著述的文献可标注机关团体名称。倘若正文语句中已提及著者姓名,则在其后的“()”内只须著录出版年。例如:……(张社会, 2006),……张社会(2006)认为……。 2. 引用多著者文献时,对欧美著者只需标注第一个著者的姓,其后附“et al”;对中国著者应标注第一著者的姓名,其后附“等”字,姓名与“等”字之间留1个空

格。例如:……(张社会等, 2005)……。 在参考文献表中著录同一著者在同一年出版的多篇文献时,出版年后应用小写字母a, b, c…区别。例如: Kennedy W J, Garrison R E. 1975a. Morphology and genesis of nodular chalks and hardgrounds in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southern England. Sedimentology, 22:311-386. Kennedy W J, Garrison R E. 1975b. Morphology and genesis of nodular phosphates in the Cenomaman of South-east England. Lathaia, 8:339-360. 3. 正文中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著者与出版年, 并在“()”外以上标形式标注引文页码。例如: ……(张社会等, 2005)。 ……… ……张社会等(2005)认为……。 参考文献格式 1、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表是文中引用的有具体文字来源的文献集合,其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遵照GB/T 7714-2005的规定执行。 参考文献表应置于正文后,并另起页。所有被引用文献均要列入参考文献表中,严禁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引文采用顺序编码标注时,参考文献表按编码顺 序排列,引文采用著作-出版年制标注时,参考文献表应按著者字顺和出版年排序。建议根据《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的要求书写参考文献,并按顺序编码制,即按中文引用的顺序将参考文献附于文末。 2. 文献类型、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及其标志代码说明 电子文献类型和载体类型标志是必备的著录项目。非电子文献类型可以省略。 学位论文类型的文献必须明确标注。中文硕士学位论文标注[硕士学位论文],中文博士学位论文标注[博士学位论文],外文学位论文标注[D]。

经济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经济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1]朱俊生.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j].可再生能源,XX,2:3-8. [2]崔民选.XX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XX:204-236. [3]李艳芳.XX.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制度构建与选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133-140. [4]庄幸.XX.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政策设计思路探讨[j].宏观经济研究(9): 37-39. [6]朱晓勤,周敏.XX.可再生能源发电经济激励制度比较研究——以风电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17) :27-28,32. [7]何寅昊,赵媛.XX.国外风电定价方式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建议[j].能源研究与利用(5) :48-50. [8]赵珊珊,张东霞,印永华,申洪.XX.风电的电价政策及风险管理策略[j].电网技术,35 (5) :142-145. [9]俞萍萍.XX.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配额制政策初探[j].统计科学与实践(1): 32-33,60. [10]张正敏等.XX.中国风力发电经济激励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1]郭祥冰.XX.美国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和实践——赴美考察调研报道[j].能源与环境(4): 6-9. [12]顾树华,王白羽.XX.中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的初步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 (si) :27-33. [13]李俊峰,等.XX.中国风力发电价格政策分析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绿色和平和世界风能协会. [14]李俊峰,等.XX.中国风电发展报告XX[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5]李俊峰,等.XX.中国风电发展报告XX[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6]李俊峰,等.XX.中国风电发展报告XX[m].海口:海南出版社. [17]李其谚,叶逗逗.XX.风电定价两难[j].财经(5) :104-106. [18]施鹏飞.XX.对“可再生能源法”关于“风电上网电价”规定的期望与实际[c/ol]. [XX-09-10]. http ://fd8864. 51. net/0001, htm. [19]王凤君.XX.风电招标定价体制遭质疑大批风电投资商撤离内蒙古[n]. 21世纪经济报道,XX-11-3 (020). [20]焦在强,张宏伟.XX.风电上网电价之我见[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4) :33. [21]施鹏飞.XX.风电装机容量迅猛增长,伴随问题不容忽视[j].中国建设动态

参考文献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告别短缺经济,人民的需求档次逐步提升,价格影响减弱,没有特色的中小企业在低层次的竞争中很难继续生存。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重新认识自己的比较优势,以此制定合适的营销战略。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山西省中小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从而制定出更好战略选择方案。 关键词: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营销战略 引言:乳品业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除牧区少数兄弟民族有养奶畜、喝其奶、食其肉的习惯,有一定基础的自给性奶业外,作为商品性的奶业不过百余年历史、基础薄弱,起步点很低。新中国成立4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科技的引进和推广,奶业获得了很快的发展。无论在奶畜饲养、畜种改良或乳品加工销售方面,都具有相当的基础和规模,对于满足市场供应,向人们提供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并促进农牧业的良性循环,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纵观我国奶业的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制约发展期(1949—1978年)、快速增长期(1979—1992)、结构调整期(1993—1997)、产业整合期(1998—2002)。目前,我国正处在第四个阶段,经过几年的调整,由于消费增长的拉动,我国奶业逐步进入加速发展的轨道。但在营销战略上我国乳品业还在起步阶段,现在就山西省的中小乳品企业的营销战略作一下简要的分析。 一.山西中小乳品企业过去的发展 小店奶牛场、太原农牧场和金胜奶牛场,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它们三分太原乳品市场。而如今,这些老字号有的只能依靠进小区及摊点零售的渠道销售,有的则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竞争中,彻底地销声匿迹了。平遥聚鑫乳业遭遇的业务员携款出逃事件,折射出山西乳业的一个现状———在面对外来知名品牌的冲击时,本土一些中小企业在艰难地寻找市场空间的同时,不一定输在产品的质量上,却往往因为营销、经营管理等原因,自己砸了招牌,由此而败下阵来。山西的许多小企业都是这样,急于改变现状,却缺乏长远的目光和科学的市场营销管理。 4月8日,绵绵阴雨。介休市街头,人们裹紧了衣服,匆匆而过。此时,介休市政府附近的小广场上,却挤满了人。他们手里都抱着一个小奶箱。一个大红横幅在雨中格外抢眼———“介休市工商局维权退款大会”。“退款事件”的主角是平遥聚鑫乳业。长期以来,介休一直是除了平遥外,聚鑫乳业的第二大消费市场。然而,从正月初二起,聚鑫乳业的订奶户们突然收不到奶了。在等待数日未见动静后,订奶户们纷纷向工商部门投诉。工商介入调查后,事情的原因很快水落石出。聚鑫乳业设在介休的办事处,两个业务员携奶款和奶票存根外逃,至今未归。两个业务员都是十八九岁的孩子,奶款总共不到5000块钱。但是对于小本经营的聚鑫乳业来说,这笔钱并不是个小数目。老板薛某虽然并不愿意出这笔在他看来的“冤枉钱”,但考虑到“厂子日后在介休市的发展”,他还是决定在找到两个业务员之前,先为用户退款。经营管理不善,这是工商部门调查时最深切的感受,薛某也承认这点。钱退赔到每个用户手中,多则60多元,最少的才两元钱。然而带给聚鑫乳业的影响却大大超过了这些。用户退款时,都带来了奶箱,虽然聚鑫乳业一再声明,牛奶质量没有问题,只是管理出现了问题。虽然老订户也承认,聚鑫的牛奶的确不错,但摆在面前的事实是,没有人再愿意订聚鑫乳业的牛奶了。这对聚鑫乳业无疑是很大的打击。这个结果也是订户们不愿意看到的。在拿到退款后,强女士有些无奈:“以后买牛奶就不方便了。” 原来在介休市,大

经济论文参考文献(3篇)

经济论文参考文献(3篇) 经济论文参考文献(一) 《笼罩西方经济的不祥之云债务危机》,《辽宁经济》1986年2期。 《渡过石油冲击阶段的西方经济》,《世界经济研究》1986年2期。 《国际通货体制改革的新动向》,《国外社会科学情报》1986年。 《浅析80年代世界直接投资的形势》,《投资研究》1987年2期。 《日美欧对亚洲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发展战略报》1988年1月29日。 《世界经济集团化的原因及三大经济圈的比较》,《财经论坛》1989年3期。 《论亚太经济圈的若干问题》,论文集《亚太经济合作与辽东半岛对外开放》,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1年出版。 《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经济联合》,《世界经济》1995年6期。 《浅析世界服务贸易》,《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8期。经济论文参考文献(3篇)经济论文参考文献(3篇)。 《90年代前期世界直接投资的回顾与展望》,《世界经济》1996年8期。 《亚太经济联合的进展及主要成员的战略和态度》,《太平洋学报》1996年2期。 《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特点》,《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11期。 《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现状与区域经济圈自由贸易的发展》,《世界经济》1997 年11期。 《APEC框架下的东北亚经济合作与中国的对策》,[日]《亚洲太平洋研究》1998年3月。 《NortheastAsianEcnomicCooperationwithintheAPECFrameworkandChina`sPolicies》,《APCjournaiofAsian-PacificStudies》1998.5。 《APEC为东北亚经济合作创造了有条件》,《世界经济(英文版)》1998。 《国际间企业收买合并的新高潮》,《外国问题研究》2000年3期。经济论文参考文献(3篇)].海口:海南出版社. [17]李其谚,叶逗逗.2006.风电定价两难[J].财经(5) :104-106.

《宏观经济学》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学》参考文献 一、各章参考文献 第一章导论 1、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2、Hall and Tayler, “Macroecnomics”, 2nd Ed., Norton Co., New York, 1988, Chapter 1 3、蔡继明,《宏观经济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章。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 5、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一章。 第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 1、Hall and Tayler, “Macroecnomics”, 2nd Ed., Norton Co., New York, 1988, Chapter 2 2、蔡继明,《宏观经济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章。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 4、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一章。 5、美国商务部,《当今商业概览》,1976年一月号。 第三章经济增长 1、Jones, “An Introduction to Mordern Theories of Economic Growth”, McGraw-Hill Co., New York, 1976 2、Solow, “Technical Change and A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i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7 3、https://www.360docs.net/doc/4013825768.html,/Depts/Economics/Growth/ 4、https://www.360docs.net/doc/4013825768.html,/book/zhengzhi/jjzz/index.html 5、https://www.360docs.net/doc/4013825768.html,/chinese/mingzhu/jingjizhang/jingjizhang.html 第四章失业 1、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2、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兰荣华,《我国当前失业的原因和再就业的措施》,载《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年第7期。 4、屠艳萍、毕金华,《论农村剩余劳动力与社会稳定》,载《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5、https://www.360docs.net/doc/4013825768.html,/fsbr/esbr.html 第五章通货膨胀 1、Gordon, “ Milton Friedman’s Monetary Framework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ondon 1982 2、Ritter and Silber, “Principle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5th Ed, Basic Books Publishers, New York, 1986 3、钟儒刚,《通货紧缩的经济实质》,载《咸宁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 4、于学花,《试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交替换位的条件》,载《烟台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如何 在word文档中加进参考文献的标注

如何在word文档中加进参考文献的标注? 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至今我也没找到让Word自动加中括号的要领,须要手动添加中括号。 在文档中须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须要打造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 不要以为已经完成了,我们离成功还差一步。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处理的要领似乎有点笨拙。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须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配置好格式。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执行自动编号。 到这里,我们离完美还差一点点。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须要的。当然,可以通过配置打印页码范围的要领不打印最后几页。这里有另外一种要领,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 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潜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同样的要领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配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边框】,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配置为“无”,运用范围为“本节”;【边框】选项卡的边框配置为

项目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苏伟伦主编:《项目策划与运用》,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2] [美]詹姆斯.刘易斯:《项目经理案头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戚安邦主编:《项目管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4]Health and Safety Executive, Five steps to Risk Assessment, UK, 1999。 [5] [美]Harold Kerzner 著:《应用项目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6] [美]罗伯特.威索基等著:《有效的项目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7]PMI Standard Committee, 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PMI, 2004. [8]白思俊主编:《现代项目管理》上中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9] [美]斯坦利.波特尼著:《如何做好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10]PMI Standard Committee, Project Management Book, PMI, 2000. [11]韩力军,张灿,从管理理论看管理的发展趋势,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3。 [12] [美] Mike Peterson:《步步为“赢”管理项目》,世界商业评论杂志,2005。 [13]白思俊主编:《项目管理案例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4] [美]米尔顿.罗西瑙著:《成功的项目管理》(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5]邱菀华杨敏著:《项目价值管理理论与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 刘曼红,风险投资探析,金融研究,1998.10:39-46 [2] 刘志迎,汪莹,风险投资理论研究综述,中国科技产业,2001.12:53-56 [3] 张志军,杨利红,我国风险投资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科技创业月 刊,2007.11 [4] 谢胜强,陈盈盈,我国风险投资法律制度建设的问题和对策研究,科学管理 研究,2007.25(6):69-72 [5] 熊晓鸽,20%投资为何失败团队是最大风险,投资与营销:4-5 [6] 刘曼红,风险投资的第三要素---人,人,人,中国科技信息,2000.19:24-34 [7] 周晓,风险投资项目团队气氛与团队绩效的关系研究,[学位论文],广州, 暨南大学 [8] 王鸿杰,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团队的绩效评价研究,[学位论文],天津,天津 商学院

经济法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

经济法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 经济法论文参考文献精选1篇 《经济法》,杨紫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及修订最新版 《经济法学》,李昌麒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高等政法院校法学主干课程教材)1999版及修订最新版 《经济法原理》,王保树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及修订最新版 《经济法学》,漆多俊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及修订最新版 《经济法》,潘静成,刘文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及修订最新版 《经济法教程》,顾功耘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经济法学理与案例分析》陈大刚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新编经济法教程》陈大刚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经济法学》侯怀霞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经济法总论》,史际春,邓峰著,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 《中国经济法诸论》,法律出版社1987年第1版 《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王全兴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 《经济法的法学与经济学分析》,吕忠梅,刘大洪著,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年 《经济法基础理论》,漆多俊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及修订各版 《欧共体竞争法》,王晓晔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与完善》,孔祥俊著,法律出版社1998年 《反垄断法研究》,曹士兵著,法律出版社1996年 《税法原理》,张守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金融监管法论》,张忠军著,法律出版社1998年 《法经济学视野中的经济法研究》,刘大洪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

《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吴锦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经济法论丛》,漆多俊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 《经济法学评论》,史际春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 《经济法研究》,杨紫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经济法论丛》,徐杰主编,法律出版社 《财税法论丛》,刘剑文主编,法律出版社 各类报刊杂志,网站有关经济法的论文 《经济法概论》,(日)金泽良雄著,满达人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版 《经济法》,(法)阿莱克西、雅克曼,居伊、施朗斯著,宇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经济法理论》,(苏)B、B、拉普捷夫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民法室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 《德国经济行政法》,罗尔夫、斯特博著,苏颖霞,陈少康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管制与市场》,[美]丹尼尔、F、史普博著,余晖等译,上海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德]马克斯、韦伯著,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经济法的挑战》,苏永钦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公平交易法新论》,赖源河编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 《日本税法》,[日]金子宏著,战宪斌,郑林银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 《法和经济学》,[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著,张军等译,上海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法律的经济分析》上,下册,[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反托拉斯法》(第二版),[美]波斯纳著,孙秋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经济学论文范文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名称中国矿业城市转型的现实问题及发 展趋势 学生姓名康丽姣学号 0611154 系(部)经济系 专业年级 06经济学 指导教师宋希 撰写时间 2010.05.15

目录(格式要准确)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4) Key words (4) 引言 (5) 一、矿业城市的含义及我国矿业城市的发展历史 (5) (一)、矿业城市的含义 (5) (二)、我国矿业城市的发展历程 (5) 二、我国矿业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6) (一)我国矿业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 (二)矿业城市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9) (三)矿业城市转型的必然性 (9) 三、矿业城市转型的途径及发展趋势 (10) (一)国外矿业城市转型实例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10) (二)我国矿业城市转型的对策及发展趋势 (10) (三)实例研究 (12) 四、结语 (13) 注释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中国矿业城市转型的现实问题及发展趋势 摘要 矿业城市的转型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其兴起和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任何城市的矿产资源都要经历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所组成的生命周期,因此矿业城市必然面临着因资源枯竭而带来的产业转型。本文对我国矿业城市在转型中面临的社会、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具体从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等几个角度系统分析了矿业城市的产业转型问题。通过对矿业城市面临的问题的研究,结合国外矿业城市转型的经验,提出我国矿业城市的转型的最佳途径,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矿业城市;产业结构;产业转型;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

计算机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计算机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WTT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王琨. Linux操作系统下的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 [2]陆海波. 智能型掌上电脑(PDA)的研究与开发[D].电子 科技大学,2001. [3]高玉金. WINDOWS环境下并行容错局域网的研究及实现[D].燕山大学,2000. [4]陈军. 分布式存储环境下并行计算可扩展性的研究与应用 [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0. [5]王霜. 瓦楞纸箱CAD系统开发[D].四川大学,2000. [6]王茂均. 织带机智能监测管理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 [7]郭朝华. 多处理器并行的星上计算机系统设计[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0. [8]刘胜. 拖拉机作业机组仿真试验台自动变速控制系统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 [9]陈新昌. 冷藏、保温汽车静态降温调温性能测试系统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0.

[10]毛鹏军. 智能化温室环境参数微机监控系统的设计研究 [D].河南农业大学,2000. [11]史志存. 电子鼻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00. [12]孟笛. 复合材料加筋板壳结构稳定性设计的可视化研究和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0. [13]刘鹏民. 涡街电磁流量计机理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化工大学,2000. [14]付岩. 通用脚本语言GSCRIPT设计与应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0. [15]石争浩. 《计算机组成原理》CAI及其多媒体课件实现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 [16]姚彤. 农机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东北农业大学,2000. [17]吕康娟.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 [18]邱建民. 北工大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D].北京工业大学,2000. [19]刘春明. 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装置实用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 [20]刘力力.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测与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0.

论文参考文献

[1]祈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竞争力报告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熊澄宇.文化产业研究——战略与对策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金泓.应用发展经济学通论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张冉燃.中央力推文化体制改革 [J].瞭望新闻周刊,2006(17) [5]欧阳坚.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6]孙慧英.浅析我国文化产业相关研究的区域差异 [M].新闻界,2009 [7]中国文化产业年鉴编辑部.中国文化产业年鉴(2010)[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8]孙林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M].社会科学家,2009(9) [9]张志勇.我国文化产业30年发展情况及对策思考 [M].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9(5) [10]谭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M].大连海事大学,2008 [11]龚佳元.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基于迪斯尼公司个案的启示 [M].上海师范大学,2009 [12]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文化蓝皮书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3]马萱.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4]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 [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5]林日葵.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与典型案例分析 [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9 [16]唐晋,谈火生.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软实力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17]张今.中国文化产业合同案例精选与评析 [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18]胡惠林,陈昕.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3卷) [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9]蒋晓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论 [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20]钟晓毅.三十年突破和谐广东的文化品牌建设 [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21]谢名家,刘景泉.文化经济论:兼述文化产业国家战略 [M].广东省出版集团,2009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包昌火,赵刚,李艳. 竞争情报的崛起——为纪念中国竞争情报专业组织成立10 周年 而作.情报学报,2005(1):1-17. [2]吴晓伟,陶仁泉,谢春讯. 我国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商业研究,2004 (17):16-18. [3]https://www.360docs.net/doc/4013825768.html,. [4]包昌火,谢新洲编著.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竞争情报丛书,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 B.Ettore. Managing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Management Review, 1995(10):15-19 [6]王知津编著.竞争情报.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7]缪其浩编著. 市场竞争与竞争情报.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6. [8]包昌火,谢新洲,吴淑燕等. 竞争情报战略——评美国企业的竞争情报活动.情报学报, 2003(6):735-748. [9]包昌火,李艳王,秀玲.人际情报网络.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129-141. [10]Coleman, J.S.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1]Burt R S.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2]Granovetter M S.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1973 ,(6): 1360~1380. [13]Nan L. Social Capital :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1. [14]Watts D J , Strogatz S. Collective Dynamics of“Small world”Networks. Nature , 1998 , 393 (6684) : 440~442 [15]罗家德. 社会网分析讲义.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6]普赖斯科特J E. 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力. 见: 竞争情报丛书.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1. 1~18 [17]包昌火. 加强竞争情报工作, 提高我国企业竞争能力. 中国信息导报, 1998 (11) : 33~36 [18]胡星光等. 竞争情报解决方案———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和竞争情报技能. 北京: 兵器工 业出版社, 2002 [19]包昌火等.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见: 竞争情报丛书.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20]包昌火,谢新洲,申宁. 人际网络分析. 情报学报,2003,3:365-374 [21]吴晓伟,徐福缘.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工程论. 情报学报,2006,4:407-419. [22]吴晓伟,徐福缘. 人际网络结构特征对竞争情报工作的启示.情报学报,2005,6:754-760. [23]胡蓉, 邓小昭. 基于结构洞理论的个人人际网络分析系统研究. 情报学报, 24 (4) : 485-489 [24]包昌火,李艳. 情报缺失的中国情报学. 情报学报,2007,1:29-34 [25]Robert A. Hannem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Network Methods.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3825768.html,/ [26]Scott, J. .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 Handbook. Sage Publication, 2000. [27]刘军. 社会网络分析导论.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8]Freeman L C. Centrality in Networks : I. Conceptual Classification Social Networks , 1979 :

制度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3825768.html, 制度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 一、制度经济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企业供应链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制度探析——以制度经济学为视角. 《社会科学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7期.张华平. [2].创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与树立中国制度变革的理论自信.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期.程启智. [3].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家庭农场构建的制度经济学探究. 《生产力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2期.蒲文彬. [4].早期制度经济学对劳动关系的理论探索及其当代启示. 《现代经济探讨》.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5期.陈微波. [5].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方向探讨. 《学术论坛》.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4期.耿海清. [6].制度经济学视阈下的宋代官员、士人经商探因. 《学术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3期.王朝阳. [7].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的制度经济学解析. 《中国土地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4期.朱新华.柴涛修.陈利根. [8].制度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制度何以可能. 《理论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1期.韦倩. [9].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村财乡管”模式改进探析. 《生产力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12期.权丽华.崔治龙.

word中插入参考文献方法及标准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应用方法 利用word插入参考文献 写论文要有参考文献,但是每次写论文,遇到的第一个头疼的问题就是参考文献的插入。虽然以前知道word有很强大的插入参考文献的功能,也转载过别人写的经验总结,但是没有实际用过,现在用到了,把暂时遇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小结一下,没遇到的就等以后再小结吧!希望能给大家节省一些时间。 1..以尾注的方式插入第一个参考文献。 将光标定位于word文档中将要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出现一菜单,选择“尾注”,“文档结尾”,编号格式为“1,2,3”。按“插入”按钮。以后也按照这个方法,不管是在该参考文学的前面还是后面插入,word都会自动更新编号,你就不用再自己一个一个改编号了。 2.给插入的参考文献加中括号。 用word自动插入的参考文献是没有中括号的,参考文献全部写好后要是一个一个加中括号太麻烦。用什么方法呢?按“编辑/查找",在查找栏中输入"^e",再替换为:"[^&]"。(交叉引用时插入的第N(N>2)次上标并不能被替换,此时查找栏中应输入"^#"(代表“特殊格式”中的“任意数字”),另外,“格式”选项还应选择“字体-上标”)(上述查找方法只能查找到由“交叉引用”产生的上标,第一次插入的上标还是得用"^e"才能查找)这时不管是文章中还是尾注中的参考文献编号都加上了中括号。我用过了!很好用。 3.给尾注中的参考文献编号去除上标标志 你会发现正文和尾注中参考文献都是上标的形式,正文的上标是你想要的,但是尾注中不是你想要的。修改方式和谱图word一样,选中编号,按快捷键"ctrl+shift+=”即可。也可以选中,右击,字体,效果中上标项的勾去掉。(新建“字符”样式即可) 4. 去除“尾注分隔符” 2003版: 参考文献有几页,你会发现每页的参考文献前面都有一条横线,且无法删除。它叫“尾注分隔符”。怎么删除?进入普通视图。按“视图/脚注”,此时编辑界面分为两个部分下面的编辑框是尾注编辑框选择尾注编辑框中的“尾注”下拉框,选择“尾注分隔符”,出现一条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再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也会出现一条横线(这是尾注分页时会出现的很长的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关闭后,再按“视图/页面”切换回来。 2007版: 1. 先“视图”? “普通视图”; 2. 进入“引用”?“脚注”?“显示备注”; 3. 窗口下面出现了“尾注”,点击下拉菜单“所有尾注”那里; 4. 选“尾注分隔符”,删掉那个横线;

论文正文和参考文献

一、市场社会主义理论 市场社会主义是西方大约一个多世纪以来倡导和探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与模式的思想理论。 (一)、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含义 正所谓市场社会主义,一般说来,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是一种试图将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按照美国《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释义是:“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或模式),在这种经济体制中,生产资料公有或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规律。”①由此说来,市场社会主义既不同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资本主义”,又区别于以前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社会主义”。这种模式具有生产资料公有或集体所有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但又利用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 (二)、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史 当然,不同的经济学家对市场社会主义的定义是不同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史: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已经跨越了两个世纪。 早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创立的现代福利经济学就奠定了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帕累托认为,市场机制和计划体制均可达到“帕累托最优”。这一思想隐含了一种新的经济理论萌芽,即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不取决于社会制度的性质。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市场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美国学者的论著作中。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提出20年后,即上个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苏联、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用并发展了这一理论。这一时期出现了以南斯拉夫的霍尔瓦特、波兰的布鲁斯和捷克斯洛伐克的锡克等人为代表的市场社会主义。其市场社会主义是伴随着这些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展开的,基本主张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并没有随着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而沉寂。西方有些学者从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失败的动因中,寻找新的视角,对历史进行反思,就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可行性进行新的论证,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从而形成了一股新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潮。90年代后,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仍有很大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东欧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相继解体,西方一些资产阶级政客和右翼学者纷纷宣称“社会主义已彻底失败”,“社会主义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理想中都不复存在了”。②面对这些攻击,西方一些左翼学者给予了坚决反击。同时,这些左翼学者开始重新思考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并在认真总结苏东社会主义制度失败的教训的基础上,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而罗默的《社会主义的未来》一书,则代表了这个时期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 ①冯·来塞斯.社会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② 铁省林,房徳玖.国外马克思主义概论[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1】 [1] 王棣华. 我国管理会计的前瞻与反思[J]. 中国农业会计 , 1997,(10) [2] 吴福林. 让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灿烂”[J]. 辽宁财税 , 2003,(12) [3] 林琤. 浅议我国推行管理会计的途径[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04,(04) [4] 贺德文. 企业需要管理会计[J]. 交通财会 , 1988,(06) [5] 张宗强, 杨素华. 对管理会计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应用的思考[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4,(04) [6] 陈巧媚. 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4,(04) [7] 陈春红, 冯民修, 王剑青. 管理会计发展的策略[J]. 林业财务与会 计 , 2000,(03) [8] 郑玉革. 管理会计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04,(10) [9] 罗魏冰. 管理会计路在何方[J]. 广东审计 , 2002,(10) [10] 李寿文, 徐光华. 对发展我国管理会计的建议[J]. 商业会计 , 1998,(07)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2】 1 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邓红平华中科技大学2010-10-01 博士 2 网络环境下数据库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崔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05-01 硕士 3 论网络会计的影响和应用周述梅西南财经大学 2009-01-01 硕士 4 网络经济时代会计问题研究常辉山西财经大学 2010-05-30 硕士 5 网络技术对会计发展影响的研究李秀丽东北农业大学 2003-06-01 硕士

经济类论文开题报告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状况: 选题意义: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网络购物受到广大消费群体的青睐。购物网站建立在以因特网为支撑的虚拟环境中,与传统的购物方式相比, 其虚拟性大大提升了网络购物在消费者心中的风险性。 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总会进行各种比较,其中,信任因素成为众多因素中最关键的部分。因此,网店商家必须对消费者信任方面给予重视,明确哪些因素影响了消费者的信任,在多大程度上起影响作用。网络商家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消费者的信任感。尤其针对当下,某宝兼职帮助店家刷单行为消费者在众多评价中如何分辨以及如何认知这种行为。本文研究在电子商务 模式下消费者信任因素的影响机制,并对如何增强消费者信任给出对策建议。 研究现状: 叶丽莎,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网络购物个人信息安全现状》中,分析了网络购物中威胁个人信息的渠道分别有;用户登录过程及注册、网页浏览过程、填写订单过程以及网络支付过程。而且分析了网络过程中个人信息受侵的方式以及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提高个人信息安全的主要措施。 彭莎莎、严潮斌,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在《网络购物的伦理环境与网络信任危机》中,分析了网络购物的伦理环境中的信誉度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网络购物中缺少相应的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其中在强化对网络信任危机的治理对策中,重点提出应建立相应的机构及法规。 何海芳,华侨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在《网络购物环境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中,对网络购物环境的现状做了分析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并对数据做了模型分析。 李露,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在《信任,网络购物感知质量与购买决策的中间因素》中指出,缩小消费者在网络中与现实中差距的心理桥梁为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信任度,消费者倾向去选择他们所熟知的质量的商品。那么对于商家来说, 不仅要提高自己的商品质量以确保自身的信誉,更要需要为自己的商品建立品牌效应。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包括四部分: 第一部分,网上购物现状及其趋势。主要介绍我国的网络发展和消费者网上购物的现状、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