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汇总——世界地理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地理知识复习

地图的阅读和使用
地图是一种以图形表示 地理信息的工具,包括 地形图、政区图、交通 图等。
阅读地图时需要了解地 图的比例尺、方向、图 例等基本要素。
使用地图可以了解地理 事物的分布、特征、相 互关系等,帮助人们更 好地理解地理环境。
在地图上可以标注地名 、高程等信息,帮助人 们更好地了解地形的变 化。
答案:地球的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答案:季风气候是指在不同季节里,风向和降水明显变 化的气候类型。例如,中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吹 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答案:地形地貌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如平原地区适 合发展农业,山区适合发展林业,沿海地区适合发展渔 业等。
学习方法和技巧
02
世界地理
世界地形地貌
01
02
03
04
五大洲
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 南美洲。
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 冰洋。
世界地形地貌类型
高原、山地、平原、盆地等。
世界著名地貌景观
喜马拉雅山脉、亚马逊雨林、 撒哈拉沙漠等。
世界气候带和自然景观
01
02
03
04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植被茂盛,动 物种类繁多。
文化传承
旅游过程中,了解目的地的地理环 境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可以更 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地理在环境问题中的应用
01
02
03
环境保护
地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 好地了解环境污染、生态 破坏等问题,提出针对性 的解决方案,保护环境。
自然灾害防治
通过地理知识,我们可以 更好地预测和防治自然灾 害,如地震、洪水等,减 少灾害损失。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梳理

我国 最北端 领土 的四 最南端 至点 最西端 最东端
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 上 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15个陆上相邻国家: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 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伯尔、锡 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逆时针方向) 6个隔海相望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度尼西亚 海 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陆 太平洋;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位 濒临海洋 置 主要岛屿 台湾岛(最大)、海南岛(中国第二)
8、我国南北差异
区 域 内 容 生活习 惯差异 民居特色 饮食习惯 交通工具 气温带 1月均温 气 气 候 温 差 降 异 水 农业生 产 差 异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年降水量 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经济作物 耕地类型\耕作制度 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 北方(秦岭—淮河以北) 注重防寒保暖 喜吃面食 陆路交通 温带气候,比较干燥 低于00 c(<00c) 南北温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 少于800毫米(<800mm)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小麦、玉米 花生、大豆、甜菜 旱地\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冰,不利 于航运 南方地区多丘陵 煤、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水资 源短缺 水稻 油菜、甘蔗、橡胶、油棕 水田\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河湖众多,水量大,冬季普遍 不结冰,便于航运 北方地区多平原 煤、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 水资源丰富 多于800毫米(>800mm) 南方(秦岭—淮河以南) 注重通风、散热、防雨 喜吃米饭 公路、铁路和水运 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比较湿润 高于00 c(>00c)
初中地理与历史知识点汇总

初中地理与历史知识点汇总地理与历史是初中阶段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世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判断力。
掌握地理与历史知识点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初中地理和历史知识点进行汇总。
【地理知识点汇总】1. 大地理环境:地球的基本构造、地球的运动、气候与气象等。
2. 自然环境:地球的层次结构、板块构造与地震、火山与地热、河流与湖泊、山脉与高原、世界自然地理区划等。
3. 人文环境:人口与人口问题、城市与乡村、交通与通信、工业与能源等。
4. 社会环境:区域发展差异、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
5. 中国地理:中国地理环境总体特征、主要地理区域、重要交通干线、主要生态问题等。
6. 世界地理:主要大洲与大洋、重要山脉与河流、主要气候带、世界经济区与交通干线等。
7. 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地图的制作与使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
【历史知识点汇总】1. 中国古代:夏、商、周的历史、秦、汉、三国与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
2. 世界古代: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的历史。
3. 中国近现代:清末民初的历史、中共建党与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
4. 世界近现代:世界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与冷战后国际格局、当代国际问题等。
5. 历史人物:中国古代、近现代、世界著名历史人物。
6. 东方古代文明:印度、波斯、阿拉伯等东方古代文明的历史。
以上是初中地理和历史知识点的大致汇总。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对世界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掌握这些知识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基础,为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管是地理还是历史,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与时俱进,关注最新的地理与历史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善于整理知识,充分掌握地理和历史的相关知识点,为自己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历史与社会七上第三、四单元地理知识集锦

1、湄公河平原:位置、河流、跨国家、温度带、气候和特点、农作物、建筑特色、生产方式(P58-60内容及图)2、美国中部大平原:位置、河流、五大湖、山脉、温度带、气候和特点、农作物、生产方式、美国东、西、中部的城市(P61-63内容及图)。
3、秘鲁:位置、山脉、温度带、气候和特点、古文明、原产农作物、放牧牲畜、交通工具、“上帝纤维”(P64-66)4、瑞士:位置、山脉、温度带、气候和特点、资源、著名产业、人的素质(P67-69)5、阿尔卑斯山区:国家、河流、旅游资源(P67)6、日本:位置、主要岛屿、海洋、邻国、首都、渔业状况(P70)7、马赛人的家园:位置、国家、气候及特点、游牧路线、衣食住行、习俗(P76-78)8、澳大利亚:位置、首都和大城市、岛屿和海峡、临海、温度带、地形、河流、气候种类和分布、降水特点、绵羊品种、生产特色(P79-81)9、波斯湾地区:五海三洲之地(P82图3-62三洲、五海、湾、海峡、运河、河流)、气候及特点、重要产油国、石油海峡、欧佩克、石油运输路线(P82-83)10、以色列:地理位置、气候类型与特点、首都、河流湖泊、农作物(P85-87)11、南非: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类型分布与特点、资源、首都、语言和种族、优势产业(P88-91)12、华盛顿:位置、河流、建筑、主要职能与城市地位(P94-96)13、⑴法国:地理位置、气候、河流、海洋、邻国(图册P56)⑵巴黎:位置、河流、发祥地、建筑、博物馆、主要职能与城市地位(P97-100)14、⑴印度:地理位置、气候、海洋、河流、邻国、首都与重要城市(图册P58)⑵班加罗尔:位置、地形、主要职能与城市地位(P101-103)15、⑴韩国:地理位置、气候、海洋、河流、邻国、首都与重要城市(图册P60)⑵蔚山:位置、地形、主要职能与城市地位(P104-106)16、⑴巴西:地理位置、气候、海洋、河流、邻国、重要城市(图册P62)⑵巴西利亚:位置、地形、建筑、主要职能与城市地位(P107-109)17、⑴俄罗斯:地理位置、气候、海洋、河流、邻国、重要城市(图册P64)⑵莫斯科:位置、地形、河流、建筑、主要职能与城市地位(P110-113)。
初中历史地理知识大盘点与梳理

初中历史地理知识大盘点与梳理历史地理知识是初中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了各个历史时期和地理区域的相关知识。
在初中历史地理知识大盘点与梳理中,我们将分别回顾和总结初中历史和地理的关键知识点和核心概念,以便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一、历史知识盘点与梳理1. 世界史知识在初中的世界史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历史时期和事件,如古代文明、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大航海时代等。
这些内容都离不开以下核心概念:- 文明的兴衰:我们学习了古代文明的兴盛与衰落,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
这些文明的兴衰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
- 世界大航海时代:这个时期是欧洲列强探索和征服新大陆的时期。
我们学习了哥伦布的航海、科学革命对欧洲的影响等。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两次战争对整个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学们需要了解这两次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并理解战争对各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 冷战与后冷战时期:冷战时期是西方国家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一次对峙。
我们学习了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核武器竞赛以及后冷战时期的变化。
2. 中国历史知识中国历史悠久且具有独特的特点,同学们需要了解以下核心概念:- 夏、商、周时代:这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我们学习了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文化风貌。
- 秦汉时代: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统一了中国,创办了统一的文字和度量衡制度。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封建王朝,弘扬了儒家思想。
- 隋唐时代: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唐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成就和历史人物。
- 明清时代: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王朝,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同学们需要了解这两个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地理知识盘点与梳理1. 中国地理知识中国地理知识需要了解以下核心概念:- 自然地理: 中国地大物博,地形多样,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河流。
(修改)初一历史社会地理知识要点

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2.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经线又称子午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它们都有无数条。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4.0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了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
5.西半球:东经160度——西经20度东半球:东经160度——西经20度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
6.0°纬线是赤道;北纬90°是北极点,南纬90°是南极点,它们是两个地点。
7.地球绕轴转是自转,周期是一天;绕日转是公转,周期是一年,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8.因为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的,在地球上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的。
9.地球自转导致两个后果:一是昼夜交替,二是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10.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66.5度不变导致两个后果:形成了四季和五带。
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11.春分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昼长夜短;北极极昼。
秋分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冬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昼短夜长;南极极昼。
12.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1:1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
千米化厘米加五个零。
13.地图范围越大,实际距离越大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
14.地面某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
高出另外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高度。
15.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
等高线重合是悬崖。
等高线闭合处为山头或盆地。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弯曲是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弯曲是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
16.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历史必备地图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备地图知识点总结一、世界地图知识点1. 七大洲地球表面有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等七大洲。
2. 五大洋地球表面的五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
3. 主要国家和首都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和首都的位置、名称、国界等情况,以及国家间的地理关系,是历史必备地图知识点。
4. 自然地理特征包括世界地理中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荒漠、森林等。
这些地理特征对于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5. 世界地图掌握世界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世界地图的比例尺、经纬度、投影方法等,有助于理解和使用地图。
二、中国地图知识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地处亚洲东部,东南海洋的边缘地带。
与14个国家接壤,总陆地边界为2.17万千米。
2. 中国地形地貌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多种多样,包括高山、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地貌形态。
3. 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中国有长江、黄河、珠江等大型河流,以及洞庭湖、太湖、青海湖等大型淡水湖泊。
4. 中国主要山脉中国有喜马拉雅山脉、秦岭山脉、大崎山脉、祁连山脉等众多山脉。
5.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了解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包括省份名称、省会城市、地理位置等,对于中国历史和地理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6. 中国地图掌握中国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中国地图的比例尺、经纬度、地图投影方法等,有助于理解和使用中国地图。
三、古代地图1. 古代地图了解古代地图的绘制方法、地图内容、地图用途等,对于了解古代社会的地理知识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2. 丝绸之路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和欧洲的重要贸易通道,通过学习古代地图可以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站点、地理环境等情况。
3. 古代地图制图技术古代地图的绘制方式、测绘技术、地图比例尺等内容,可以了解古代地图的制图技术和科学发展情况。
四、地图知识的历史价值1. 地图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性地图是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记录了人类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对于人类社会的形成、迁徙、贸易、军事征战等活动都具有重要作用。
中考地理与历史知识点归纳

中考地理与历史知识点归纳中考地理与历史知识点是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以下是对这两门学科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地理知识点归纳:1. 地球与地图:了解地球的形状、运动,以及地图的种类、比例尺、方向等基本概念。
2. 世界地理:掌握世界各大洲、主要国家的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
3. 中国地理:熟悉中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形地貌、气候类型、河流湖泊、自然资源等。
4. 人口与城市:了解人口分布、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分区等。
5.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掌握自然环境的构成、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开发利用。
6.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成因以及防灾减灾措施。
7.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
历史知识点归纳:1. 中国古代史: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包括夏、商、周、秦、汉等朝代的更迭及其重要事件。
2. 中国近现代史: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包括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
3. 世界古代史: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的发展。
4. 世界近现代史:包括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等重大历史事件。
5. 重要历史人物与思想:了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如孔子、秦始皇、拿破仑、华盛顿等,以及他们的思想和贡献。
6. 历史事件的影响:分析历史事件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7. 历史学习方法: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年代记忆、事件分析、人物评价等。
结束语:通过上述知识点的归纳,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复习中考地理与历史课程。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提高考试成绩,还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与社会》总复习之 地理
【世界政区】
七大洲
七大洲分界线: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
北美南美——巴拿马运河
四大洋 四大洋分界线:太平洋—北冰洋:白令海峡
太平洋—印度洋:马六甲海峡
太平洋—大西洋:德雷克海峡、合恩角 大西洋—印度洋:非洲南端的厄加勒斯角
经过重要纬度
主要海峡:
主要海:中国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波斯湾、红海、加勒比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主要运河: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巴拿巴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加勒比海) 主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