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水物理化学性质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甲醇溶于水实验报告

甲醇溶于水实验报告

甲醇溶于水实验报告引言甲醇(化学式:CH3OH),又称甲酒,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无色液体。

甲醇溶于水时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因此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甲醇在水中的溶解性质。

实验目的1. 观察甲醇在不同温度下溶解于水的现象;2. 研究甲醇与水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3. 探究溶解度曲线的形态。

实验装置与药品实验装置:温度控制器、烧杯、滴定管、撇渣器等;实验药品:甲醇,蒸馏水。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洁实验器材,准备标定好的烧杯;2. 添加蒸馏水:取一定量的蒸馏水倒入一个标定好的烧杯中;3. 加热:将装有蒸馏水的烧杯放入预先设定好的温度控制器中,加热至设定温度;4. 添加甲醇:将约定量的甲醇滴加入温度控制器中的蒸馏水中,并持续搅拌;5. 观察:观察甲醇溶解于水中的现象,记录溶解度数据;6. 测量:在不同温度下重复步骤3-5,记录溶解度数据;7. 处理实验结果:整理并绘制溶解度-温度曲线。

实验结果实验数据:<table><tr><th>温度()</th><th>甲醇溶解度(g/100g水)</th> </tr><tr><td>20</td><td>16</td></tr><tr><td>40</td><td>29</td></tr><tr><td>60</td><td>44</td></tr><tr><td>80</td><td>55</td></tr><tr><td>100</td><td>65</td></tr></table>实验曲线:![溶解度-温度曲线](实验讨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甲醇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提高而增加。

甲醇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甲醇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甲醇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甲醇,也称甲基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着淡淡的酒精味道。

它的分子式为CH3OH,属于醇类化合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作为最简单的醇化合物,甲醇有着许多比较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下面就来具体了解一下甲醇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一、化学性质1.甲醇的酸碱性甲醇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和一个羟基,它可以和强碱反应,生成又大又软的结晶体。

与弱酸反应时,甲醇会表现出中度的酸性。

在强酸存在时,甲醇则表现出酸性更加明显。

2.甲醇与酸的反应甲醇会和强酸反应,生成甲酯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H3OH + HCl → CH3Cl + H2O甲醇也可以和弱酸作用反应,生成甲酸。

3.甲醇与氧化剂的反应甲醇和氧化剂作用时,会发生氧化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甲醇分子会捐出一个氢离子,转变为甲醛,再丢掉两个氢离子,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因此,甲醇可以作为还原剂,很好地用于分析化学和在燃料电池中产生电力。

二、物理性质1.甲醇的溶解性甲醇在水中有很高的溶解度,是一种可混合的有机溶剂。

在常温下,甲醇可以溶解许多极性小分子,如氯化钠和氯化钾等。

但是,如果要溶解极性大的物质,甲醇的溶解度会降低。

2.甲醇的密度和折射率甲醇在常温下的密度是0.79克/立方厘米,比水轻。

它的折射率在常温下为1.329,比水的折射率略高一些。

3.甲醇的沸点和凝固点甲醇的沸点是64.7℃,比水低。

当然,它的凝固点也比水低得多,只有-97.6℃。

这些性质都使得甲醇具有独特的溶剂特性。

总结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它优异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甲醇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介绍,可以看出甲醇具有很多独特的特性,这些特性为科学家们研究它的应用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线索。

甲醇实习报告(共5篇)

甲醇实习报告(共5篇)

甲醇实习报告(共5篇)第一篇:甲醇的物理性质及制备方法甲醇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有毒的液体,分子式为 CH3OH。

它的密度约为 0.79g/cm3,沸点为64.7℃,燃点为11℃,易燃,且可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

甲醇在常温常压下很容易与空气混合,形成易燃性气体。

甲醇的主要制备方法有三种,包括木质素、天然气和合成气法。

1. 木质素法:将蒸馏过得植物木材放入密闭的罐中,通过加热使木材分解并释放出甲醇,再用水蒸汽冷凝收集甲醇。

2. 天然气法:利用自然气的甲烷,通过水汽转化制备甲醇。

该法反应产生的氢气可以用于燃料。

3. 合成气法:将煤等碳质物质燃烧或气化,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为原料,用钴或铁与铬等金属作为催化剂,经过化学反应生成甲醇。

第二篇:甲醇的应用领域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学、医药、染料、香料、燃料等领域。

1. 化学领域:甲醇可以被氧化生成甲醛、甲酸等高附加值产品;甲醇也可以生成甲醚,用作溶剂和燃料等。

2. 医药领域:甲醇可以用于制备多种药物成分;甲醇还可以用作药剂的载体和稀释剂等。

3. 染料和香料领域:甲醇可以用于生产香料和染料,如甲醇基染料。

4. 燃料领域:甲醇的燃烧方式类似于乙醇,可以被用作汽车燃料,甲醇燃料的燃烧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第三篇:甲醇作为燃料的优缺点优点:1. 燃烧效率高:甲醇燃烧时能够迅速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大量热能,因此其燃烧效率很高。

2. 燃烧产物对环境友好:甲醇燃烧后主要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3. 易于生产和储存:甲醇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法进行生产,并且甲醇较易于贮存和运输。

1. 可燃性很强:由于甲醇在常温下易挥发,易燃,因此需要特别的贮存和输送装置,否则造成的火灾风险非常大。

2. 毒性较大:甲醇具有一定毒性,长期接触或大量摄入会有危害人体健康的可能。

3. 价格较高:由于甲醇的制备成本较高,因此价格比传统燃料如汽油、柴油等要贵。

甲醇分析报告

甲醇分析报告

甲醇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对甲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甲醇的物理化学性质、生产和应用领域的研究,我们总结了甲醇在工业和消费市场上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通过分析甲醇的市场趋势和未来发展前景,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参考意见。

1. 引言甲醇,化学式CH3OH,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和化学原料。

它具有低毒性、易挥发和可燃等特性,在制药、涂料和塑料等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报告将从甲醇的性质、生产和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2. 甲醇的物理化学性质甲醇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为0.7918 g/cm3,沸点为64.7℃,熔点为-97.8℃。

它与水混溶,可溶于乙醇、醚和苯等有机溶剂。

甲醇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空气中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 甲醇的生产甲醇的生产主要有合成气法和天然气加氢法。

合成气法是将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

天然气加氢法是通过将天然气进行加氢处理,生成甲醇。

目前,合成气法是甲醇生产的主要方法。

4. 甲醇的应用领域4.1 工业领域甲醇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用作溶剂、萃取剂和合成原料。

甲醇可以与酚醛树脂反应,生成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聚醚酮树脂,用于制备耐高温的合成材料。

此外,甲醇还可以用于制备石油化工催化剂、合成染料和制备塑料。

4.2 消费市场甲醇在消费市场上的应用也很广泛。

它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常用于制备清洁剂、颜料和涂料等。

此外,甲醇还可以用作燃料添加剂,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和抗爆性能。

在医药领域,甲醇可以作为溶剂用于制备药物。

5. 市场趋势和未来发展前景甲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前景。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甲醇被视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和清洁燃料的替代品。

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支持甲醇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了甲醇市场的快速增长。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甲醇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同时,甲醇生产技术也将不断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甲醇可行性研究报告

甲醇可行性研究报告

甲醇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能源危机的愈加凸显,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应用。

甲醇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和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甲醇是一种简单化合物,可由天然气、煤炭、生物质等原料制备而成,能够成为现有石化基础设施的替代品。

因此,研究甲醇的可行性,既可以推进我国的能源变革,也可以缓解全球能源危机。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探讨甲醇的可行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甲醇的化学性质甲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水溶性、易挥发性和易燃性等特点。

其化学式为CH3OH,分子量为32.04。

2.甲醇的制备途径甲醇的制备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天然气制甲醇:通过对天然气进行蒸汽重整反应和甲醇合成反应,制备甲醇。

(2)煤制甲醇:通过气化、转化、合成等过程,从煤炭中提取甲醇。

(3)生物质制甲醇:利用微生物或酶催化等方法,将生物质转化为甲醇。

3.甲醇的应用领域甲醇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燃料:甲醇可以替代汽油、柴油等传统燃料,用于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动力源。

(2)作为化工原料:甲醇可以作为生产甲醛、聚氨酯、涂料、树脂等化工产品的原料。

(3)作为发电燃料:甲醇可以作为发电机组的燃料,用于发电。

4.甲醇的优点和缺点甲醇作为可再生能源,具有以下优点:(1)来源广泛:甲醇可以由多种原料制备,可以替代非可再生能源。

(2)环保节能:甲醇的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比传统燃料要低,且燃烧效率高。

(3)稳定性好:甲醇的性质稳定,运输和储存方便。

但是甲醇也存在以下缺点:(1)腐蚀性强:甲醇的腐蚀性强,对金属和橡胶有较大的腐蚀作用,对设备的要求较高。

(2)易燃易爆:甲醇具有较强的易燃、易爆性,需要采取安全措施。

(3)成本高:甲醇的制备成本较高,需要大规模生产才能降低成本。

三、研究结论通过对甲醇的化学性质、制备途径、应用领域、优缺点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来源广泛、环保节能、稳定性好等优点,但也存在腐蚀性强、易燃易爆、成本高等缺点。

甲醇物性数据

甲醇物性数据

甲醇物性数据甲醇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化学式为CH3OH,是最简单的醇类化合物之一。

甲醇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于溶剂、燃料和化学原料等领域。

了解甲醇的物性数据对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甲醇的一些常见物性数据:1. 份子结构和性质:- 份子量:32.04 g/mol- 份子式:CH3OH- 结构式:H3C-OH- 熔点:-97.6°C- 沸点:64.7°C- 密度:0.7918 g/cm³- 溶解性:甲醇是一种极性溶剂,可以溶解许多有机和无机物质。

它与水混溶,可以与醚、酮、酯、醇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2. 热物性:- 热容:2.51 J/(g·K)- 热导率:0.20 W/(m·K)- 热膨胀系数:0.0011 1/°C3. 化学性质:- 酸碱性:甲醇具有酸性,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甲醇盐。

- 氧化性:甲醇可以被氧化剂氧气氧化为甲醛和甲酸。

- 可燃性:甲醇是一种易燃液体,其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4. 环境影响:- 生物降解性:甲醇可以被微生物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

- 水体影响:甲醇在水中溶解度高,对水生生物有一定的毒性。

5. 安全注意事项:- 甲醇具有毒性,吸入或者摄入过量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应避免直接接触。

- 甲醇易燃,应远离明火和高温。

- 在使用甲醇时应注意通风,避免其蒸气积聚。

以上是关于甲醇物性数据的一些基本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匡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甲醇,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实验验证和安全操作。

甲醇成分鉴定实验报告(3篇)

甲醇成分鉴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甲醇的物理化学性质。

2. 掌握甲醇的鉴定方法,学会使用各种鉴定试剂。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

二、实验原理甲醇(CH3OH)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在实验中,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可以鉴定甲醇的存在。

本实验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鉴定:1. 甲醛缩合反应:甲醇与苯甲醛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

2. 氧化反应:甲醇在酸性条件下被氧化生成甲酸,甲酸与对苯二酚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显色反应。

3. 银镜反应:甲醇与银氨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银镜反应,生成银镜。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试管、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滴管、试管夹、玻璃棒、锥形瓶、蒸馏装置、冷凝管、烧瓶、电子天平、pH计、移液管、比色皿等。

2. 药品:甲醇、苯甲醛、浓硫酸、氢氧化钠、对苯二酚、银氨溶液、氯化钠、硝酸、氨水、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甲醛缩合反应(1)取一支试管,加入0.5mL甲醇,加入0.5mL苯甲醛,再加入0.5mL浓硫酸,振荡混合。

(2)将混合液放入水浴中加热至50℃,保持15分钟。

(3)取出混合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2. 氧化反应(1)取一支试管,加入0.5mL甲醇,加入0.5mL浓硫酸,再加入0.5mL氢氧化钠溶液,振荡混合。

(2)将混合液放入水浴中加热至50℃,保持15分钟。

(3)取出混合液,加入0.5mL对苯二酚,振荡混合。

(4)观察混合液颜色变化。

3. 银镜反应(1)取一支试管,加入0.5mL甲醇,加入0.5mL氯化钠溶液,再加入0.5mL硝酸,振荡混合。

(2)将混合液放入水浴中加热至50℃,保持15分钟。

(3)取出混合液,加入0.5mL氨水,振荡混合。

(4)观察混合液是否产生银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甲醛缩合反应:加热后,观察到混合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甲醇与苯甲醛发生了缩合反应。

2. 氧化反应:加热后,观察到混合液颜色变为橙红色,说明甲醇被氧化生成了甲酸,甲酸与对苯二酚发生了显色反应。

浅谈甲醇的质量控制

浅谈甲醇的质量控制

浅谈甲醇的质量控制甲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和医药等领域的重要有机化合物。

它具有低毒、易溶于水、易挥发等特点,因此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甲醇的质量符合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一、甲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H,分子量为32.04 g/mol。

它是一种无色、可燃的液体,在常温下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甲醇的沸点为64.7°C,密度为0.79 g/cm³。

它可以与水混溶,与许多有机溶剂如醚、醇和酯等互溶。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挥发性。

它可以与许多有机物反应,如酯化、醚化、脱水等反应。

此外,甲醇还可以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转化为一些有机物,如甲醛、甲醇酸等。

二、甲醇的质量控制指标1. 外观和气味:甲醇应为无色透明液体,无悬浮物和杂质,并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若出现混浊、有色或异味等异常情况,可能表示甲醇质量存在问题。

2. 相对密度:甲醇的相对密度应在0.791-0.793之间,可通过密度计进行测量。

若相对密度偏离标准范围,可能表示甲醇的纯度存在问题。

3. 含水量:甲醇中的水分含量对其质量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甲醇的含水量应控制在0.1%以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卤素酸和卤素酸盐滴定法、红外光谱法等。

4. 总酸量:甲醇中的总酸量主要由酸性杂质引起,如甲酸、乙酸等。

一般来说,甲醇的总酸量应控制在0.01%以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酸碱滴定法、电位滴定法等。

5. 游离酸量:甲醇中的游离酸量是指除了总酸量以外的酸性物质的含量。

一般来说,甲醇的游离酸量应控制在0.001%以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酸碱滴定法、电位滴定法等。

6. 游离碱量:甲醇中的游离碱量是指除了总碱量以外的碱性物质的含量。

一般来说,甲醇的游离碱量应控制在0.001%以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酸碱滴定法、电位滴定法等。

7. 杂质含量:甲醇中可能存在一些杂质,如重金属离子、有机物残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醇水物理化学性质调研报告
一可燃性
甲醇是极易可燃性液体,遇明火、热源即可燃烧,火焰几乎呈无色(稍显极微弱蓝色)。

1.闪点:11℃;
2.甲醇自燃温度:436℃
3.甲醇空气中甲醇蒸汽含量爆炸上限36.5%,爆炸下限6%;
4.甲醇及甲醇水灭火通常采用干粉或泡沫灭火器,禁止用水灭火。

图1燃烧中的甲醇水图2 干粉灭火器扑灭燃烧中的甲醇水
图3 燃烧中的甲醇图4 干粉灭火器扑灭燃烧中的甲醇
二挥发性
判断挥发性强弱的依据是物质的沸点,沸点越低,挥发性越弱,反之越强。

1.甲醇沸点:64.7℃,凝固点:-97.8℃。

2.甲醇和水不形成共沸物,对于不同浓度甲醇水的沸点不一样,54%的甲醇水沸点为77.7℃,凝固点:-74℃~-54.3℃。

3.汽油是由多种烷烃混合组成,没有沸点只有沸程,一般为30-205℃,也就是说在30℃时,汽油中最低组分就会发生气化,故在炎热的环境中,汽油就会产生较大的气味。

总结:
在30℃以下(即常温以下),甲醇水和汽油的挥发性都较弱,但由于汽
油最低组分沸点低于甲醇沸点,故汽油挥发性大于甲醇挥发性;
在30-77.7℃,随着温度升高,甲醇水和汽油的挥发性越来越大,达到77.7℃时,汽油中低于77.7℃的组分全部挥发,甲醇水可以全部挥发;
高于77.7℃,甲醇水几乎全部气化。

三毒理
甲醇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

急性中毒症状有:头疼、恶心、胃痛、疲倦、视力模糊以至失明,继而呼吸困难,最终导致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慢性中毒反应为:眩晕、昏睡、头痛、耳鸣、视力减退、消化障碍。

甲醇摄入量超过4克就会出现中毒反应,误服一小杯超过10克就能造成双目失明,饮入量大造成死亡。

致死量为30毫升以上,甲醇在体内不易排出, 会发生蓄积,在体内氧化生成甲醛和甲酸也都有毒性。

在甲醇生产工厂,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空气中允许甲醇浓度为50mg/m³,在有甲醇气的现场工作须戴防毒面具、工厂废水要处理后才能排放,允许含量小于200mg/L的甲醇。

甲醇的中毒机理是,甲醇经人体代谢产生甲醛和甲酸(俗称蚁酸),然后对人体产生伤害。

常见的症状是,先是产生喝醉的感觉,数小时后头痛,恶心,呕吐,以及视线模糊。

严重者会失明,乃至丧命。

失明的原因:甲醇的代谢产物甲酸累积在眼睛部位,破坏视觉神经细胞。

脑神经也会受到破坏,而产生永久性损害。

甲酸进入血液后,会使组织酸性越来越强,损害肾脏导致肾衰竭。

甲醇中毒,通常可以用乙醇解毒法。

其原理是,甲醇本身无毒,而代谢产物有毒,因此可以通过抑制代谢的方法来解毒。

甲醇和乙醇在人体的代谢都是同一种酶,而这种酶和乙醇更具亲和力。

因此,甲醇中毒者,可以通过饮用烈性酒(酒精度通常在60度以上)的方式来缓解甲醇代谢,进而使之排出体外。

而甲醇已经代谢产生的甲酸,可以通过服用小苏打(碳酸氢钠)的方式来中和。

四中毒症状及措施
身体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谢性酸中毒。

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
谵妄,甚至昏迷。

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

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

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

就医。

毒性:属低毒毒性。

急性毒性:LD505628mg/kg(大鼠经口);15800mg/kg(兔经皮);
LC5082776mg/kg,4小时(大鼠吸入);人经口5~10ml,潜伏期8~36小时,致昏迷;人经口15ml,48小时内产生视网膜炎,失明;人经口30~100ml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呼吸衰弱,死亡。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50mg/m³,12小时/天,3个月,在8~10周内可见到气管、支气管粘膜损害,大脑皮质细胞营养障碍等。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啤酒酵母菌12pph。

DNA抑制:人类淋巴细胞300mmol/L。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浓度(TDL0):7500mg/kg(孕7~19天),对新生鼠行为有影响。

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20000ppm(7小时),(孕1~22天),引起肌肉骨骼、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发育异常。

五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六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