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版-第七章 络合滴定法-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第七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习题参考答案第七章滴定分析法习题解答1.以甲基橙为指示剂,Na2CO3为标准物质,校准HCl溶液的浓度。

如果称取Na2CO3,取Na2CO3 0 1317g,溶解于水中,用HCl溶液滴定,共用23.83ml HCl去除溶液,并尝试寻找HCl溶液的浓度。

解:na2co3+2hcl===2nacl+co2+h2ochcl0。

1317? 2.1.106? 0.1043mol?L323.83? 102.使用草酸(h2c2o42h2o)作为标准物质校准浓度约为0.1mol-1的NaOH标准溶液。

如果滴定过程中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在20~30L范围内,草酸的质量范围是多少?解:2naoh+h2c2o4===na2c2o4+2h2omh2c2o42h2o(1)?20? 10-3? 0.1? 1.126? 0.126g21mh2c2o42h2o(2)?30? 10-3?0.1?? 126? 0.189g23.下列数据各几位有效数字?(1) 7.655(2)6.023×1023(3)4.8×10-10(4)pka=7.20(5)0.01023(6)51.14答:(1)四位(2)四位(3)两位(4)两位(5)四位(6)四位4.应用有效数字规则计算以下公式。

(1)2.3-0.254+789.10=791.75.4?4.32?10-4(2)=4.2-32.354?2.34?10(3)(1.276×4.17)+(1.7×10-4)-(2.176×10-3×1.30×10-2)=5.32-(4)(51.0×4.03×104)+(2.512×2.034×10-3)=0.02565.使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校准NaOH溶液浓度时,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以下错误,请尝试解释在每种情况下测量的NaOH溶液浓度是否过大或过小。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计算在H2SO4介质中,H+浓度分别为1 mol·L-1和mol·L-1的溶液中VO2+/VO2+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已知= V)根据Hg22+/Hg和Hg2Cl2的溶度积计算Hg2Cl2/Hg。

如果溶液中Cl-浓度为mol·L-1,Hg2Cl2/Hg电对的电位为多少找出以下半反应的条件电极电位。

已知=,pH=7,抗坏血酸p K a1=,p K a2=。

在1 溶液中用Fe3+溶液滴定Sn2+时,计算:(1) 此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2) 滴定的电位突跃范围。

在此滴定中应选用什么指示剂用所选指示剂时滴定终点是否和化学计量点一致计算pH = ,c NH 3= 的溶液中Zn2+/Zn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已知锌氨配离子的各级累积稳定常数为:lg 1 =, lg 2 =, lg 3 =, lg 4 = ;NH4+的离解常数为K a =。

在酸性溶液中用高锰酸钾法测定Fe2+时,KMnO4溶液的浓度是mol·L-1,求用(1)Fe;(2) Fe2O3;(3)表示的滴定度。

称取软锰矿试样0.5000 g,在酸性溶液中将试样与0.6700 g纯Na2C2O4充分反应,最后以mol·L-1 KMnO4溶液滴定剩余的Na2C2O4,至终点时消耗mL。

计算试样中MnO2的质量分数。

称取褐铁矿试样0.4000g,用HCl溶解后,将Fe3+还原为Fe2+,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

若所用K2Cr2O7溶液的体积(以mL为单位)与试样中Fe2O3的质量分数相等。

求K2Cr2O7溶液对铁的滴定度。

盐酸羟氨(NH2OH·HCl)可用溴酸钾法和碘量法测定。

量取mL KBrO3溶液与KI反应,析出的I2用溶液滴定,需用mL。

1 mL KBrO3溶液相当于多少毫克的NH2OH·HCl称取含KI之试样1.000g溶于水。

第七章 络合滴定法答案

第七章 络合滴定法答案

第七章络合滴定法练习题参考答案1. EDTA二钠盐的水溶液的pH的最简式是(pH = (p K a4 + p K a5) /2)(EDTA相当于六元酸)2. 络合滴定中一般不使用EDTA而用EDTA二钠盐(Na2H2Y), 这是由于(EDTA 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而Na2H2Y的溶解度较大); 当在强酸性溶液中(pH<1), EDTA为六元酸, 这是因为(两个N原子接受了两个质子)。

3.直接与金属离子配位的EDTA型体为(D)(A)H6Y2+(B)H4Y (C)H2Y2-(D)Y4-4. 指出下列EDTA络合物的颜色(填A,B,C,D)(1) CuY2- ___ D _____ (A)无色(2) MnY2- __ B ______ (B)紫红色(3) FeY-___C _____ (C)黄色(4) ZnY2- ___ A ____ (D)蓝色5.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络合比是(A)(A)1:1 (B)2:1 (C)1:3 (D)1:26. 金属离子M与络合剂L形成逐级络合物, 溶液中各种存在型体的分布系数与络合剂的平衡浓度(有关); 与金属离子的总浓度(无关)。

(答有关或无关)7. 已知乙酰丙酮(L)与Al3+络合物的lgβ1-lgβ3分别是8.6、15.5和21.3, 则AlL3为主要形式时的pL范围是(pL < 5.8),pL为10.0时铝的主要形式是(Al3+),则[AlL]与[AlL2]相等时的pL值为(6.9)8. 磺基水杨酸(L)与Cu2+络合物的lgβ1为9.5, lgβ2为16.5, [CuL]达最大的pL为( D)(A) 9.5 (B) 16.5 (C) 7.0 (D) 8.39.αM(L)=1表示(A)(A)M与L没有副反应(B)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C)M的副反应较小(D)[M]=[L]10. 若络合滴定反应为M + Y = MYL│ │H+ML H i Y(i=1~6)则酸效应系数αY(H)的定义式为(αY(H)=[Y']/[Y]),[Y']=([Y']=[Y]+∑[H i Y])c(Y)=([Y]+∑[H i Y]+[MY]或c(Y)=[Y']+[MY])。

第七章---络合滴定法-习题解答Word版

第七章---络合滴定法-习题解答Word版

第七章 络合滴定法1. 填空:。

用浓度为进行计算。

标准溶液常=,可通过公式为,其水溶液的二钠盐,分子式为采用一般表示。

配制标准溶液时,用符号乙二胺四乙酸是是一种氨羧合剂,名称)(-1a5a4222L mol 02.02)p (p pH 4.4pH O 2H `Y H Na EDTA EDTA EDTA 1⋅+•K K (2)一般情况下水溶液中的EDTA 总是以Y 4-、HY 3-等7种型体存在,其中以Y 4-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最稳定,但仅在pH >10.26时EDTA 才主要以此种型体存在。

除个别金属离子外,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时,络合比都是1∶1。

式为程度,其计算络合滴定主反应进行的在副反应存在下,它表示条件形成常数称) (Y M MY MY 3ααK K '一定时,。

在,减小的络合作用常能增大;愈小愈大,其中酸度越高,,和、的因素有。

影响越高度越大,络合滴定的准确时,一定小的重要依据。

在△完全程度和滴定误差大值是判断络合滴定反应) (。

愈大愈大,突跃一定时, ;在条件常数越大越大,突跃的条件下,。

在金属离子浓度一定和跃的大小取决于)络合滴定曲线滴定突 (MY MY M MY Y Y M MY MY MY MY M MY MY MY M K K M K lg K K K M p K 5c K K K c 4'''''''''''αααα 终点误差的大小由△p M′的大小决定,而误差的正负由△p M′的正负决定。

(6) 在[H+]一定时,EDTA 酸效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2. 答;由于多数金属离子的配位数为四和六。

Cu 2+、Zn 2+、Cd 2+、Ni 2+等离子均能与NH 3形成络合物,络合速度慢,且络合比复杂,以氨水为滴定剂滴定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不高。

不能按照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完成,无法判断滴定终点。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浓度分别为1mol·L-1和0.1mol·L-1的溶液中6.1计算在H2SO4介质中,H+/VO2+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已知=1.00V)VO22+-浓度为0.0106.2根据Hg2/Hg和Hg2Cl2的溶度积计算Hg2Cl2/Hg。

如果溶液中Cl -1mol·L,Hg2Cl2/Hg电对的电位为多少?6.2找出以下半反应的条件电极电位。

已知=0.390V,pH=7,抗坏血酸pKa1=4.10,pKa2=11.79。

6.3在1mol.L-1HCl溶液中用Fe3+溶液滴定Sn2+时,计算:(1)此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2)滴定的电位突跃范围。

在此滴定中应选用什么指示剂?用所选指示剂时滴定终点是否和化学计量点一致?-1 6.4计算pH=10.0,cNH3=0.1mol.L 2+/Zn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忽的溶液中Zn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已知锌氨配离子的各级累积稳定常数为:lg1=2.27,lg2 +的离解常数为K a=10-9.25。

=4.61,lg3=7.01,lg4=9.067;NH42+时,KMnO4溶液的浓度是0.024846.5在酸性溶液中用高锰酸钾法测定Fe-1mol·L,求用(1)Fe;(2)Fe2O3;(3)FeSO4.7H2O表示的滴定度。

6.6称取软锰矿试样0.5000g,在酸性溶液中将试样与0.6700g纯Na2C2O4充分-1KMnO4溶液滴定剩余的Na2C2O4,至终点时消耗反应,最后以0.02000molL·30.0mL。

计算试样中MnO2的质量分数。

3+还原为Fe2+,用K2Cr2O76.8称取褐铁矿试样0.4000g,用HCl溶解后,将Fe 标准溶液滴定。

若所用K2Cr2O7溶液的体积(以mL为单位)与试样中Fe2O3的质量分数相等。

求K2Cr2O7溶液对铁的滴定度。

四版-第七章络合滴定法-习题参考答案.docx

四版-第七章络合滴定法-习题参考答案.docx

第六章络合滴定法习题参考答案HOOC-CH 2X + + /CH2-COO _OOC-CH2^NH_CH2'CH2'^H ^CH 2-COOHNa2H 2Y-2H 2O, 4.4, [FT]二 JK“K* , 0.020 mol/L 。

(2) H 6Y 2+,七,Y 4 , pH>12o 1 : io(3) 条件形成常数,副反应存在下,lg7C ;Y = lg/C MY - \ga M - lg«Y⑷'M 、K MY ° «卜(丫 »越大;C M >越大。

(5)越高。

酸效应、络合效应等,Q Y (II ),愈小;M 与L, Q M , KGApM 或4pM\ ApM 或ApM'的正负或 Q Y (H )= 1 +附[HJ +…+ 陳[用]64.解:A 严与乙酰丙酮(L )络合物lgK 】 = 8.6;览圧=1妙2 — 1前】=15.5 — 8.6=6.9;仗心=1妙3 — 1 妙2=21.3 —15.5 = 5.8(1) AIL3 为主要型体时,[A1L 3]>[A1L 2], % [A 門[L F>02[A 門[L]2[L]>02/03 = 1O ‘8, pL<5.8(2) [A1L] = [A1L2]时,[AP+]”I [L] = [A P+W2[LF[L]=“I /02=1O«9, pL=6.9(3) pL=10.0时,A 产为主要型体。

10. 答:检验水中是否含有金属离子:可加入金属指示剂(不同指示剂需用缓冲溶液控制不 同的酸度),若显红色则存在金属离子。

判断存在哪种离子:Al 3\ Fe 叭C0可选用二甲酚 橙,Ca 2\ 可选用铭黒T :或用EDTA 滴定,若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pH10,钻 黒T ),说明存在Ca*、Mg 2+,若颜色不变,则可能存在A 严、Fe 3\ Cu 2+o11. 答:(1) CaCO3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 时,消耗N DTA 偏大,故CEDTA 偏低;用此EDTA 溶液测定试液屮的Zr?+,由于使用XO 指示剂,应在pH<6.0溶液中测定,此时Ca?+不能 准确测定,故不影响+的测定,由于CEDTA 偏低,因此Zu"的结果偏低。

分析化学习题络合滴定法PPT课件

分析化学习题络合滴定法PPT课件
解:查表知lgαY(H)= 0.07; αHg(CN)=1+β1[CN-]+β2[CN-]2+β3[CN-]3+β4[CN-]4
= 1+1018.00×10-2.00+1034.70 ×(10-2.00)2 +1038.53 ×(10-2.00)3+ 1041.51 ×(10-2.00)4 = 1033.55
lgKMgY = 8.7 - 0.45 = 8.25
pMgsp = 1/2(lgKMgY + pcMg,sp )
= 1/2(2.00 + 8.25)= 5.13
ΔpMg = pMgt - pMgsp= 4.1 - 5.13= -1.03
Et
=
10ΔpMg - 10-ΔpMg cM.sp K MgY
αHg = αHg(CN) + αHg(OH) = 1033.55 + 1015.7 1033.55
lgKHgY = lgK HgY - lgαHg - lgαY(H)
= 21.80 - 33.55 - 0.07 = -11.82 KHgY = 10-11.82
4.铬蓝黑R的酸解离常数Ka1=10-7.3,Ka2=10-13.5,它 与镁络合物的形成常数KMgIn=107.6。⑴计算pH=10.0时 的pMgt;⑵以0.02000mol/L EDTA滴定2.0×10-2 mol/L Mg2+,计算终点误差;⑶与书中6-9的结果相比,选择 那种指示剂更合适?
[Hg2+ ] = [Hg] = α Hg(I)
c Hg,sp α Hg(I)
=
0.010 1022.04
=
10-24.04 (mol/L)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法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在1mol/LHCl中,Eφ’Sn4+/Sn2+=0.14V, Eφ’Fe3+/Fe2+=0.68V,计算以Fe3+滴定Sn2+至99.9%、100%、100.1%时的电位分别为多少?()(A) 0.50V、0.41V、0.32V (B) 0.17V、0.32V、0.56V(C) 0.23V、0.41V、0.50V (D) 0.23V、0.32V、0.50V2、对于反应:BrO3- + 6I-+ 6H+ = Br- + 3I2 + 3H2O已知EφBrO3-/Br-=1.44V, EφI2/I-=0.55V, 则此反应平衡常数(25℃)的对数(lgK)为()(A)(1.44-0.55)/0.059 (B)3×(1.44-0.55)/0.059(C)2×6×(1.44-0.55)/0.059 (D)6 ×(1.44-0.55)/0.0593、用碘量法测定矿石中铜的含量,已知含铜约50%,若以0.10mol/L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约25ml,则应称取矿石质量(g)约为(Ar(Cu)=63.50)()(A)1.3(B)0.96 (C)0.64 (D)0.324、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时,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应大于()(A)0.09V (B)0.18V (C)0.27V (D)0.36V5、已知Eφ’Ce4+/Ce3+=1.44V,Eφ’Fe3+/Fe2+=0.68V,则下列反应Ce4++Fe2+=Ce3++Fe3+在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c(Fe3+)/c(Fe2+)值为()(A) 1.08×10-18(B)92.5 (C) 36.2 (D)2.76×1066、MnO4-/Mn2+电对的条件电位与pH关系是()(A)Eφ’= Eφ-0.047pH (B) Eφ’= Eφ-0.094pH(C) Eφ’= Eφ-0.12pH (D) Eφ’= Eφ-0. 47pH7、在含有Fe3+和Fe2+的溶液中,加入下述()溶液,Fe3+/Fe2+电对的电位将降低(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A) 邻二氮菲(B) HCl (C) NH4F (D) H2SO48、测定Fe3+,最好选用下列哪种滴定剂A KMnO4B Ce(SO4)2C K2Cr2O7D KI9、以下物质必须采用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A) K2Cr2O7(B) Na2S2O3(C) Zn (D) H2C2O4·2H2O10、碘量法适宜在以下哪个介质中进行--------------( )(A) pH=2.12 (B) pH=14.12 (C) pH=6.52 (D) pH=1.12二、填空题1、比较下列E φ值的大小并说明原因,E φAgCl/Ag E φAg+/Ag ,因为(E φAgCl/Ag < E φAg+/Ag , 生成 AgCl 沉淀)2、0.0100mol•L -1 Fe 2+溶液用0.0100mol•L -1 Ce 4+溶液滴定一半时,体系的电位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络合滴定法习题参考答案1. 答:(1)乙二胺四乙酸,H 4Y ,NH CH 2CH CH 2NH CH 2CH 2+CH 2COO HOOC OOC COOH 。

Na 2H 2Y·2H 2O ,4.4,54a a ]H [K K =+,0.020 mol/L 。

(2)H 6Y 2+,七,Y 4-,pH>12。

1︰1。

(3)条件形成常数,副反应存在下,Y M MY MYlg lg lg lg αα--='K K (4)MYM K c '、。

MY K ',越大;M c ,越大。

(5)越高。

酸效应、络合效应等,Y(H)α,愈小;M 与L ,M α,MYK ' M p ΔpM 或'∆,的正负M p ΔpM 或'∆(6)6216211a a a a a a a 56Y(H)][H ][H K K K K K K K ΛΛΛ+++=++α 或6H 6H 1Y(H)][H ][H 1+++++=ββΛα4. 解:Al 3+与乙酰丙酮(L)络合物lg K 1=8.6;lg K 2=lg β2-lg β1=15.5-8.6=6.9;lg K 3=lg β3-lg β2=21.3-15.5=5.8(1)AlL 3为主要型体时,[AlL 3]>[AlL 2],β3 [Al 3+] [L]3>β2 [Al 3+] [L]2[L]>β2/β3=10-5.8,pL <5.8(2)[AlL]=[AlL 2]时,[Al 3+]β1[L]=[Al 3+]β2[L]2[L]=β1/β2=10-6.9,pL =6.9(3)pL =10.0时,Al 3+为主要型体。

10. 答:检验水中是否含有金属离子:可加入金属指示剂(不同指示剂需用缓冲溶液控制不同的酸度),若显红色则存在金属离子。

判断存在哪种离子:Al 3+、Fe 3+、Cu 2+可选用二甲酚橙,Ca 2+、Mg 2+可选用铬黒T ;或用EDTA 滴定,若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pH10,铬黒T ),说明存在Ca 2+、Mg 2+,若颜色不变,则可能存在Al 3+、Fe 3+、Cu 2+。

11. 答:(1)CaCO 3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 时,消耗V EDTA 偏大,故c EDTA 偏低;用此EDTA 溶液测定试液中的Zn 2+,由于使用XO 指示剂,应在pH <6.0溶液中测定,此时Ca 2+不能准确测定,故不影响Zn 2+的测定,由于c EDTA 偏低,因此Zn 2+的结果偏低。

(2)Zn 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 时,由于使用XO 指示剂,应在pH <6.0溶液中标定,此时Ca 2+不能准确测定,故不影响EDTA 浓度的标定;用此EDTA 溶液测定试液中的Ca 2+、Mg 2+合量,使消耗V EDTA 偏大,故Ca 2+、Mg 2+合量偏高。

(3)CaCO 3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 时,消耗V EDTA 偏大,故c EDTA 偏低;用此EDTA 溶液测定试液中的Ca 2+、Mg 2+合量,使消耗V EDTA 偏大,但由于c EDTA 偏低,故Ca 2+、Mg 2+合量基本无影响。

说明络合滴定中标定和测定条件一致可以减小误差。

12. 答:pH5.5时,Ca 2+不能被EDTA 准确测定,测定试液中的Zn 2+时,消耗V EDTA 不变; pH10(氨性缓冲溶液)时,Ca 2+也能被EDTA 准确测定,测定试液中的Zn 2+时,消耗V EDTA 偏大,产生的误差大。

14. 解:1556.14661Al 1075.210]F []F [113----⨯==+++=+ββδΛ +2AlF δ=δAl 3+β1[F -]=10-14.56×106.13×0.10=10-9.43+2AlF δ=δAl 3+β2[F -]2=10-14.56×1011.15×0.102=10-5.413AlF δ=δAl 3+β3[F -]3=10-14.56×1015.00×0.103=10-2.56-4AlF δ=δAl 3+β4[F -]4=10-14.56×1017.75×0.104=10-0.81-25AlF δ=δAl 3+β5[F -]5=10-14.56×1019.37×0.105=10-0.19 -36AlF δ=δAl 3+β6[F -]6=10-14.56×1019.84×0.106=10-0.72∴-25AlF 是主要型体,-+=-253AlF Al 25][AlF δc =0.010×10-0.19 =6.5×10-3 mol ·L -118. 解:45a H 1242106.1104.611H O C 2⨯=⨯==--+-K β 552a a H 2107.2104.6109.51121⨯=⨯⨯⨯==--K K β 32H 2H 1)(H O C 103.4][H ][H 1242⨯=++=++-ββα 63.3lg (H)O C 242=-α 或根据分布分数计算。

19. 解:查表得:lg K CdY =16.46, lg K MgY = 8.7, pH =5.5时,lg αY(H)=5.51由于K MgY <K CdY ∴ [Mg 2+]=1.0×10-2 mol ·L -1αY(Mg)=1+K MgY [Mg 2+]=1+108.7×1.0×10-2=106.7 αY =αY(Mg)+αY(H) -1=106.7+105.51=106.7320. 解:查表得:pH =10.0时,lg αY(H)=0.45(1))Zn(NH 3α=1+β1[NH 3]+β2[NH 3]2+β3[NH 3]3+β4[NH 3]4=1+10 2.27×0.1+10 4.61×0.12+10 7.01×0.13+10 9.06×0.14=105.10αZn(CN)=1+β4[CN -]4=1+1016.7×(10-3)4=104.725.54.27.410.5Zn(OH)Zn(CN))Zn(NH Zn 10210101023=-++=-++=αααα lg K ′ZnY =lg K ZnY -lg αZn -lg αY(H)=16.50-5.25-0.45=10.80(2)40.6)80.1000.2(21)lg p (21n pZ ZnY sp Zn,sp =+='+='K c [Zn ′]sp =10-6.40 mol ·L -1[Zn 2+]sp =[Zn ′]sp /αZn =10-6.40 / 105.25=10-11.65 mol ·L -121. 解:lg c Zn,sp K ′ZnY =lg 0.01000×1010.80=8.80>6 能用EDTA 准确测定。

查得pH =10.0时,pZn ep =pZn t =12.2(EBT )pZn ′ep =pZn ep -lg αZn =12.2-5.25=6.95 与pZn ′sp =6.40接近,所以选择EBT 作指示剂合适。

22.解:查得pH =11.00时, lg αHg(OH)=15.9,lg αY(H)=0.07αHg(CN)=1+β1[CN -]+β2[CN -]2+β3[CN -]3+β4[CN -]4 =1+1018.00×0.01+1034.7×0.012+1038.53×0.013+1041.51×0.014=1033.55αHg =αHg(CN)+αHg(OH)-1=1033.55+1015.9-1=1033.55lg K ′HgY = lg K HgY -lg αHg -lg αY(H)=21.80-33.55-0.07=-11.8223.解:查得pH =9.0时,lg αY(H)=1.28lg K ′MgY =lg K MgY -lg αY(H)=8.70-1.28 =7.42[MgY]=0.010/2=0.0050 mol ·L -1 1L mol 0050.02010.0020.0]Y [-⋅=-='VV V ]Y ][[Mg [MgY ]2MgY '='+K [Mg 2+]=1/ K ′MgY =10-7.42 mol ·L -124.解:pH = 2.0时,lg αY(H)=13.51lg K ′FeY =lg K FeY -lg αY(H)=25.10-13.51 =11.59(1)V EDTA =19.98 mL 时,[Fe 3+]=0.020×0.02/39.98=1.0×10-5 mol ·L -1,pFe = 5.00(2)V EDTA =20.00 mL 时,80.6)59.1100.2(21)lg p (21pFe FeY sp Fe,sp =+='+=K c (3)V EDTA =20.02 mL 时,59.802.000.20lg 59.11lg lg pFe Fe Y Fe FeY =+=-+'=V V V K (4)V EDTA =40.00 mL 时,59.1100.2000.20lg 59.11lg lg pFe Fe Y Fe FeY=+=-+'=V V V K26.解:(1) 5.135.13a H 11010112===-K β 8.205.133.7a a H 21010101121=⨯==--K K β 5.32H 2H 1)In(H 10][H ][H 1=++=++ββαpMg t =lg K ′MgIn =lg K MgIn -lg αIn(H)=7.6-3.5=4.1(2) 查得lg K MgY =8.7 pH = 10.0时,lg αY(H)=0.45c Mg, sp =0.020 mol ·L -1 由于Mg 2+无副反应,Y 只存在酸效应故lg K ′MgY =lg K MgY -lg αY(H)=8.70-0.45=8.2513.5)25.800.2(21)lg p (21pMg MgY sp Mg,sp =+='+=K c pMg ep =pMg t =4.1 ΔpMg =pMg ep -pMg sp =4.1-5.13=-1.03%8.0%1001001MgYsp Mg,ΔpMgΔpMg t -=⨯'-=-K c E (3)选择EBT 指示剂更合适(E t =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