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化检验报告解读0001
生化检验报告单怎么看

生化检验报告单怎么看当我们去医院进行生化检验时,医生会给我们一张生化检验报告单。
这个报告单是一份十分重要的医疗文件,它可以告诉我们体内的生化指标是否正常,帮助医生及时诊断和治疗疾病。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化检验报告单的各种指标及其含义却不是很清楚。
那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正确地读懂生化检验报告单。
生化检验报告单一般是由多项指标组成的。
这些指标可以被分成三大类: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和脂质代谢指标。
下面我们逐一来看一下每一类指标。
1.肝功能指标肝是人体中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之一,肝功能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肝功能是否正常。
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等几个项目。
ALT和AST是两个常见指标,它们的正常范围通常在6~40U/L之间。
这两个指标可以反映肝细胞受损的情况,当它们的数值超过正常范围时,就说明肝功能存在问题。
TP、ALB和GLOB这三个指标可以反映肝蛋白合成的情况,它们的正常范围分别为60~80g/L、35~55 g/L和20~40 g/L。
如果其中某一个指标的数值不正常,就需要进一步检查肝功能。
TBIL和DBIL是针对胆红素的两个指标。
TBIL是总胆红素的指标,正常范围在5~21 μmol/L。
如果TBIL过高,表明体内胆红素分解过程中出现问题。
DBIL是直接胆红素的指标,正常范围在0~5 μmol/L。
如果DBIL过高,则说明可能存在胆汁淤积的问题。
2.肾功能指标肾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它主要负责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电解质平衡。
肾功能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肾功能是否正常。
肾功能指标包括尿酸、肌酐、尿素氮等几个项目。
尿酸的正常范围在208~428 μmol/L之间,如果尿酸过高,说明身体缺乏清除尿酸的能力,容易导致痛风等疾病。
肌酐的正常范围在60~110 μmol/L之间,它可以反映肾脏的滤波功能,如果肌酐过高,说明肾脏有问题。
生化检验报告单怎么看

生化检验报告单怎么看生化检验报告单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的存在和发展趋势。
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如何正确地看待和理解生化检验报告单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生化检验报告单的内容和解读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生化检验报告单的内容。
一般来说,生化检验报告单包括血液生化指标、尿液生化指标和其他相关指标。
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人体内各种生化代谢的情况。
尿液生化指标则主要包括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肾脏功能和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
其他相关指标则包括炎症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炎症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情况。
了解了生化检验报告单的内容之后,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解读这些指标。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每个指标的正常范围。
一般来说,生化检验报告单上会标注出每个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参考范围来判断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如果某个指标超出了正常范围,那么就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指标之间的关联性。
有些指标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的,比如肝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因此,在解读生化检验报告单的时候,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不能片面地看待某个指标的异常。
最后,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生化检验报告单只是一个参考指标,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因此,在解读生化检验报告单的时候,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不能盲目地自己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的来说,生化检验报告单的解读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和经验。
因此,当我们拿到自己的生化检验报告单的时候,最好是去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解读,不要自己随意进行诊断和治疗。
教你如何看化验单,临床生化检验标准数值(看懂化验单一直是困扰病患者的事。为此,特提供帮助)

教你如何看化验单,临床生化检验标准数值(看懂化验单一直是困扰病患者的事。
为此,特提供帮助)教你如何看化验单,临床生化检验标准数值2007年04月08日星期日 20:06在我们工作生活中,入托、入学、招工、调动工作、婚检、甚至出国定居,均需要体检化验;当我们拿到化验报告后,如何理解化验结果呢?现就体检化验项目作个简单介绍:肝功能通常包括:1.肝实质细胞损伤或通透性增加的试验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病毒性肝炎早期、酒精性肝炎常升高。
⑵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意义同ALT。
AST/ALT比值对肝病诊断有一定帮助。
急慢性肝炎时多< 1,肝硬变或肝癌时可>1,矸硬变时可>2,原发性肝癌时可>3。
2.肝实质细胞蛋白合成障碍的试验:⑴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A/G比值: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时,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A/G倒置。
⑵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时增高,但灵敏度不如前者。
3.肝内肝外胆道阻塞试验: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判断黄疸的类型。
体检常选总胆红素。
如患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胆管阻塞、溶血性贫血等疾病时增高。
4.病毒性肝炎标记物检测:目前已发现七种病毒性肝炎。
⑴甲型肝炎,检测项目抗甲型肝炎抗体(抗HAV);⑵乙型肝炎,检测项目乙肝二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⑶丙型肝炎,检测项目抗丙型肝炎抗体(抗HCV);⑷丁型肝炎,检测项目抗丁型肝炎抗体(抗HDV);⑸戊型肝炎,检测项目抗戊型肝炎抗体(抗HEV)。
以上抗体阳性表示曾经或现在感染过相应肝炎病毒(抗HAV、抗HBs,阳性也可能接种过疫苗而产生,对机体有保护性)。
5.甲胎蛋白(AFP)是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指标。
其灵敏度为70%左右。
需注意的是慢性活动性肝炎、妊娠AFP也可增高。
生化检验报告单各项解读

生化检验报告单各项解读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通过对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中化学成分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诊断疾病和评估治疗效果。
生化检验报告单是医生根据患者的检验结果所做出的诊断和治疗建议的重要依据。
因此,了解生化检验报告单各项指标的含义和解读是非常重要的。
1. 血糖(GLU),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是人体内能量的重要来源。
正常情况下,血糖的参考范围为3.9-6.1mmol/L。
血糖偏高可能是由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疾病引起,而血糖偏低则可能是由于胰岛素过多、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原因。
2. 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的功能和健康状况,对肝炎、脂肪肝等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 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肾脏的滤过功能和排泄功能,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 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血液中脂质的含量和代谢情况,对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5. 炎症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炎症反应程度,对感染、风湿性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6. 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血液中的红细胞含量和输送氧气的能力,对贫血、失血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生化检验报告单中的各项指标都是医生了解患者身体健康状况、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因此,患者在收到生化检验报告单后,应及时向医生咨询,了解自己的检验结果,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怎样快速看懂生化检验报告单

怎样快速看懂生化检验报告单生化检验报告单是一份用来评估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文件,通常由医疗机构的实验室提供。
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生化检验报告单上的各种指标和数据可能非常难以理解。
本文将向读者介绍如何快速、简单地阅读生化检验报告单,并解释每个指标的意义。
一、了解常见的化验指标及其意义生化检验报告单通常包含几个部分,包括基本信息、化验项目列表、参考范围、结果解释和结论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验指标及其意义:1、血糖(GLU)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正常的血糖水平通常在3.9-6.1 mmol/L之间。
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可能表明患有糖尿病或低血糖等疾病。
2、总胆固醇(TC)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胆固醇的含量。
正常的总胆固醇水平应该低于5.2 mmol/L。
高于这个范围可能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是一种脂肪,在肝脏和脂肪细胞中合成。
正常的甘油三酯水平应该低于1.7 mmol/L。
高于这个范围可能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种不良胆固醇,会在血管内形成斑块,并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正常的LDL-C水平应该低于3.4 mmol/L。
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种良好胆固醇,可以帮助清除血管中的LDL-C。
正常的HDL-C水平应该大于1.0 mmol/L(男性)或1.3 mmol/L(女性)。
6、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是一种酶,在肌肉损伤或心肌梗死时会释放到血液中。
正常的CK水平取决于性别、年龄和体育锻炼等因素。
一般来说,男性的正常范围为55-170 U/L,女性为30-135 U/L。
如果CK水平过高,可能表明肌肉或心脏受损。
7、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包括肝酶、总蛋白、白蛋白和胆红素等。
肝酶是一种酶,它在肝脏中合成并在肝脏受损时释放到血液中。
正常的肝酶水平为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0 U/L,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0 U/L,ALP(碱性磷酸酶)≤150 U/L。
生化检验报告单怎么看

生化检验报告单怎么看生化检验报告单是在医学检验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重要的检验结果报告。
它通常由医学实验室或医院提供,内容包括各项生化指标的测量值,以及相应的参考范围。
对于一般人来说,生化检验报告单上的各项指标可能比较陌生和复杂,不容易理解。
然而,通过正确的理解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化指标,以及如何正确地阅读和解读生化检验报告单。
1. 血液常规指标血液常规指标是生化检验报告单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部分之一。
它主要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项目。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我们的血液状况和机体的基本功能。
例如,血红蛋白含量低可能是贫血的表现,白细胞计数高可能说明免疫系统存在问题。
在认识到这些指标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
2. 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是生化检验报告单中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ALT)等项目。
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负责多种重要物质的合成与代谢。
如果肝脏功能有问题,往往会对人体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例如,ALT指标升高可能意味着肝脏受损。
因此,通过定期检测肝功能,我们可以及早发现肝脏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3. 肾功能指标肾功能是生化检验报告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主要包括尿素氮、血肌酐、尿酸等项目。
肾脏负责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维持体内液体和电解质的平衡。
如果肾功能出现异常,身体很容易出现水肿、尿液颜色异常等问题。
因此,了解自己的肾功能状况,可以及时避免饮食和生活方式对肾脏产生不良影响,保护好自己的肾脏健康。
4. 血脂指标血脂指标主要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项目。
血脂异常是很多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总胆固醇或LDL-C含量过高,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HDL-C则被认为可以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生化检测的临床意义及报告单解读PPT课件

.
25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测定
N, ↑
肝硬化
N,↑ N, ↑ N, ↑ N, ↑ N, ↑ ↑
肝肿瘤
↑↑
↑
胆汁淤积症 ↑ ↑
↑
.
17
.
18
.
19
.
20
肾功能的检测
❖ 血肌酐 ❖ 血尿素氮 ❖ 血尿酸 ❖ 血肌酐清除率 ❖ 血胱抑素C ❖ β2微球蛋白
.
21
血清肌酐测定
❖ 临床意义:①急性肾衰竭,
❖ ②慢性肾衰竭:肾衰竭代偿期血 Cr<178umol/L,
.
33
16 23
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意义
❖ 1. 评价糖尿病控制程度。 ❖ 2.筛查糖尿病。 ❖ 3.预测血管并发症。 ❖ 4.区别糖尿病性高血糖和应激性高血糖
:前者升高,后者正常。
.
34
电解质的测定临床意义
❖ 血清钾升高 : 1、摄入过多:输入大量库存血液,补钾过多 过快,含钾药物的过度使用 2、 排泄障碍:急慢性肾衰、肾上腺皮质功能 减退症、尿毒症、长期大量使用潴钾利尿剂 。 3、细胞内钾的移出;大面积烧伤、重度溶血、 挤压综合症、呼吸障碍、酸中毒、缺氧等。
.
12
肝胆疾病的临床酶学
❖ 反映肝实质细胞损伤的酶:ALT、AST、 LDH
❖ 反映胆汁淤积为主的酶类:ALP、GGT、 5’NT
生化报告单怎么看

生化报告单怎么看生化报告单是医生给患者进行体检后所出的一份报告,是反映人体生化指标的重要依据。
对于一些看似复杂的指标和数值,很多人可能难以理解和解读。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讲解生化报告单的解读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一、血常规指标血常规是常见的一项体检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多个指标。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主要反映贫血程度;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则可以反映机体免疫和炎症状况;血小板计数是评价血液凝固功能的指标。
通过这些指标的检测,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自身身体的一些基本情况,如果有异常,则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二、血糖指标血糖是人体代谢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正常值范围是在3.9-6.1 mmol/L之间。
高血糖可能是糖尿病的信号之一,而低血糖则可能是甲亢、胰岛瘤等疾病的表现。
血糖的异常对身体健康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如果发现血糖异常,建议尽早到医院就医。
三、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是反映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主要通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等指标来评估。
高ALT和AST可能是肝细胞损伤的表现,高TBIL则可能暗示胆道梗阻。
了解肝功能的指标变化可以及早发现肝脏疾病。
四、肾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了解到肾脏对废物代谢和水电解质平衡的处理情况。
如果肾功能指标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暗示肾脏发生了异常,建议及时就医。
五、血脂指标血脂指标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
高血脂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低HDL-C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了解血脂指标有助于提前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保持心血管健康。
六、电解质和炎症指标电解质和炎症指标是体现人体内部环境平衡和炎症状态的重要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生化检验报告解读、八、亠刖言一张检验报告单上有诸多项目,对每个项目的参考值与临床意义医护人员有时记的不十分清楚,需要马上解读给患者及家属时,往往不是十分确切,老医生带领年轻医生在教学查病中解释不可能十分全面,患者及家属道听途说,在诸多医护人员的解释下,尚不了解确切含义。
我们在临床实践工作中痛感缺乏一本以临床检验报告单为出发点来解读每个检验项目的资料,以便顺捷、准确地解释每个项目的临床意义,因而结合本科实际,收集、整理出2011年最新临床检验报告解读,以盼能给您工作带来些许方便。
肝脏疾病的生化检验一、肝功能试验1. 判断有无黄疸及黄疸的程度总胆红素(TBIL)> 17.1uml/L表示有黄疸,TBIL17・1〜34.21uml/L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34.2〜171uml/L为中度黄疸,342uml/L以上为重度黄疸。
(1)协助鉴别黄疸类型;溶血性黄疸多为轻度黄疸,多数v85.5uml/L,直接胆红素(DBIL )增高明显,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之比(DBIL/IDBIL )V 0.2;肝细胞性黄疸多为轻、中度黄疸,总胆红素(TBIL )>17.1uml/L-171umol/L,DBIL、IDBIL 均增高,DBIL/IDBIL比值0.2〜0.5;梗阻性黄疸多为中度、重度黄疸,TBIL明显增高,不完全性梗阻为171uml/L〜342uml/L,完全性梗阻常〉342uml/L ,以DBIL 增高明显,DBIL/IDBIL > 0.5。
(2)TBIL测定对于肝细胞的损害不是一个灵敏的指标,但在肝脏疾病中胆红素浓度明显升高常反映有严重的肝细胞损害。
病毒性肝炎时,血清胆红素愈高,肝细胞损害往往愈严重,病程亦愈长。
但也存在此种情况,如爆发肝炎时,TBIL仅中度升高,少数亚急性肝炎病则无黄疸出现。
急性酒精性肝炎时如TBIL >85.5uml/L,提示预后不良。
胆汁淤积性肝炎虽肝细胞损害较轻,TBIL水平却可甚高。
婴幼儿TBIL超过342 umol/L通常伴有脑损害(脑性核黄疸)。
新生儿溶血症时检测胆红素有助于了解疾病严重程度,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血清中TBIL升高主要见于:溶血性黄疸,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异型输血、严重疟疾、蚕豆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肝细胞性黄疸,如急性或慢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肝癌、中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等;阻塞性黄疸,如总胆管结石,总胆管或肝胆管癌、胰头癌、壶腹癌、急性或慢性胰腺炎、十二指肠球后溃疡、胆汁淤积性肝炎、妊娠特发性黄疸、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如迪宾-约翰逊病、罗托尔综合征、吉尔伯特-靳雷博莱特综合征、克星格勒- 纳贾综合征。
2. 血清总胆汁酸血清总胆汁酸(TBA )增高见于肝细胞损害,如胆汁淤积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酒精性肝病时,尤其是肝硬化时TB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指标。
肝病越重,TBA越高。
TBA测定特别适用于可疑有肝病但其它生化检查指标尚正常或轻度异常的患者诊断。
TBA测定对急性肝炎早期诊断的价值与ALT和AST测定相同。
ALT和AST随肝细胞损害的控制很快转为正常,空腹TBA测定也随肝功能的恢复逐渐转为正常,而餐后TBA测定恢复缓慢。
TBA持续较高水平的患者往往慢性归转。
慢性活动性肝炎的TBA增高幅度较大,慢性肝炎患者如TBA >20 umol/L应考虑活动的存在。
另外,进食后TBA 可一过性增高,此为生理现象。
血清TBA测定对肝外胆管阻塞和肝内胆汁淤积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
包括胆管阻塞,胆汁淤积肝硬化、新生儿胆汁淤积、妊娠胆汁淤积,血清TBA均可显著增高。
TBA测定可用来区别高胆红素血症和胆汁淤积,TBA 正常而胆红素升高可视为高胆红素血症;反之则视为胆汁淤积,两者均升高则考虑为胆汁淤积性黄疸。
3. 蛋白代谢测定项目(1)血清总蛋白(TP)为血清蛋白质的总和,是多种蛋白的混合液,包括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 )。
两者的增减必然伴随TP的变化,所以临床一般同时测定TP、ALB , 用TP浓度减去ALB浓度既为GLOb的浓度。
血清TP浓度增高见于:①血清蛋白质合成增加,大多发生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此时主要是球蛋白的增加,其量可超过50g/L,总蛋白则可超过100g/L。
②血清中水分减少,使蛋白质浓度相对增高。
凡体内水分的排出大于摄入时,均可引起血浆浓缩,尤其是急性失水时(如呕吐、腹泻、咼热等)变化更为显著,血清总蛋白浓度有时可咼达100〜150g/L。
又如休克时,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变化,血浆也可发生浓缩;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由于钠的丢失而致继发性水分丢失,血浆也可出现浓缩现象,血浆的浓缩使TP相应增高。
血清TP浓度降低:①血浆中水分增加,血浆被稀释。
女口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
②营养不良和消耗增加。
长期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或慢性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吸收不良,使体内缺乏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或因长期患消耗性疾病,如严重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恶性肿瘤等,均可造成血清总蛋白的浓度降低。
③合成障碍,主要是肝脏功能障碍。
肝脏功能严重损害时,蛋白质的合成减少,以白蛋白的下降较为显著。
④蛋白质丢失。
严重烫伤时,大量血浆渗出,或大出血时,大量血液的丢失;肾病综合症时,尿液中长期丢失蛋白质;溃疡性结肠炎可以从粪便中长期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质,这些均可使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
血清TP浓度也会因生理原因而产生波动,如健康成人静卧时比直立走动低3~5g/L ;新生儿可以比成年人低5~8g/L ;而60岁以上老年人比成年人低2g/L.(2) 血清ALB在肝脏合成。
血清ALB浓度增高常由于严重失水,血浆浓缩所致,并非蛋白质绝对量增加。
临床上尚未发现单纯白蛋白浓度增高的疾病。
血清ALB浓度降低的原因与总蛋白浓度降低的原因相同。
但有时总蛋白的浓度接近正常,而ALB的浓度降低,同时伴有球蛋白浓度的增高。
急性ALB浓度降低,主要由于急性大量出血或严重烫伤时血浆大量丢失。
慢性ALB 浓度降低主要由于肝脏合成ALB功能障碍,腹水形成时ALB丢失和肾病时ALB丢失。
严重时,ALB浓度可低于10g/L。
ALB浓度低于20g/L时,由于胶体渗透压的下降,常可见到水肿等现象。
妊娠时,尤其是妊娠晚期,由于体内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增加,同时又伴有血浆容量增高,血清ALB可明显下降,但分娩后可迅速恢复正常。
(3) 血清GLOB浓度增高,临床上常以丫-球蛋白增高为主。
GLOB增高的原因,除水分丢失的间接原因外,主要有下列因素:①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麻风病等。
②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等。
③多发性骨髓瘤,此时丫-球蛋白增高至20~50g/L。
血清GLOB浓度降低主要是合成减少。
正常婴儿出生后至3岁内,由于肝脏和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GLOB浓度较低,属于生理性低球蛋白血症。
而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制剂有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会导致GLOB的合成减少。
低丫-球蛋白血症或无丫-球蛋白血症,患者血清中丫-球蛋白极度下降或缺如。
如,先天性者,仅见于男性婴儿。
而后天获得性者,可见于男、女两性。
此类患者缺乏体液免疫功能,极易发生难以控制的感染。
(4) 血清ALB与GLOB比值(A/G)反映了ALB与GLOB 浓度变化的关系,临床上用它来衡量慢性肝脏疾病变的严重程度。
当A/G V 1时,称为比例倒置,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特征之一。
4. 血清前白蛋白血清前白蛋(PA)被视为蛋白质的营养状况与肝功能障碍的一个敏感指标,对肝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PA在肝脏合成,各类肝炎、肝硬化致肝功能损害时,由于合成减少,血清PA水平降低。
蛋白消耗性疾病或肾病时,以及妊娠或高雌激素血症时,PA浓度也下降。
PA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作为蛋白质营养状况的指征。
由于它们的半衰期短,对蛋白摄入的改变是敏感的,一旦患者营养不良,PA既迅速下降。
其他营养素的状况也会影响PA浓度,如缺锌时PA降低,短期补锌后,其值既升高。
临床评价营养不良的指标:PA200~400mg/L为正常,100~150mg/L为轻度缺乏,50mg/L~100mg/L,为中度缺乏,V50mg/L,为严重缺乏。
另外,血清PA是一种负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和恶性疾病时其血清水平下降。
手术创伤后24h既可见血清PA水平下降,2~3天时达高峰,其下降可持续1周。
血清PA浓度增高,可见于霍奇金病。
5. 氨基转移酶氨基转移酶是一组促使a-酮酸通过移换氨基转变成氨基酸而发生可逆反应的酶。
与诊断最有关联的氨基转移酶是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ALT是肝脏特异性酶,是反映肝脏损害的一项灵敏指标。
血清值升高表明肝细胞质膜存在渗漏并退化,升高程度与受累细胞的数量有关,因此,酶活性若大于参考值上线的25倍,主要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肝脏灌注急性紊乱和急性中毒性肝坏死(如扑热息痛、四氯化碳等药物所致)。
特别应注意的是,重症肝炎时由于细胞广泛而严重地坏死,肝细胞浆内的ALT已释放殆尽,血中ALT活性逐渐下降,而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二者不在保持平行关系,既出现所谓的“酶胆分离”现象,常是肝坏死的前兆。
AST在肝脏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特别意义,此外,AST仍然被用来监测心肌梗死的进程。
AST活性水平和它的评价与ALT联系可用AST/ALT比率形式,在一般情况下,正常人AST/ALT比率为1.27左右。
肝脏损害时,急性期AST/ALT比率V 1。
0,> 2 表明主要是坏死型的严重肝脏疾病,这种比值经常出现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和酒精性肝损害。
血清氨基转移酶ALT、AST轻度增加的疾病主要包括胰腺炎、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肉芽肿、肿瘤等;中度增加的疾病主要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活动肝炎、肝外胆道梗塞、心肌梗死等;而重度增加的疾病主要包括有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
6. 血清碱性磷酸酶临床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或AKP )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
对于原因不明的高ALP血清水平,还可测定(如肝ALP,骨ALP , 肠ALP,胎盘ALP等同功酶)以协助明确其器官来源。
在健康人群的血清或血浆中测得的ALP几乎全部来自肝脏和骨骼系统。
大约25%的健康人也产生肠ALP,占禁食标本总ALP的10%。
ALP增加可以是生理的,也可以由肝脏和(或)骨骼疾病引起。
生理性ALP升高见于:妊娠期间,从妊娠第四个月开始(胎盘ALP),发育中的儿童(骨ALP),1~12岁的参考值为v 500U/L。
病理性ALP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