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技术初级(师)基础知识-试卷6
病理学初级师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初级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凋亡的主要特征是:A. 细胞核缩小B. 细胞膜破裂C. 细胞质浓缩D. 细胞质膨胀答案:C2. 以下哪种病变属于炎症反应?A. 纤维化B. 坏死C. 肉芽肿D. 肿瘤答案:C3. 病理学中,哪种染色方法主要用于显示组织结构?A. HE染色B. 免疫组化染色C. 银染D. 脂肪染色答案:A4. 以下哪种细胞是肿瘤细胞的典型特征?A. 多核巨细胞B. 浆细胞C. 淋巴细胞D. 梭形细胞5. 病理切片中,哪种染色方法可以显示细胞核?A. 普鲁士蓝染色B. 苏木精-伊红染色C. 阿利新蓝染色D. 刚果红染色答案:B6. 以下哪种细胞是炎症反应中常见的细胞?A. 肥大细胞B. 浆细胞C. 淋巴细胞D. 神经胶质细胞答案:C7. 病理学中,哪种类型的坏死是局部性的?A. 凝固性坏死B. 液化性坏死C. 干酪性坏死D. 脂肪性坏死答案:B8. 以下哪种组织是肿瘤的主要成分?A. 纤维组织B. 上皮组织C. 肌肉组织D. 神经组织答案:B9. 以下哪种病变属于退行性变化?B. 肿瘤C. 纤维化D. 坏死答案:C10. 病理学中,哪种染色方法可以显示神经纤维?A. HE染色B. 免疫组化染色C. 银染D. 脂肪染色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答案: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改变、临床和病理过程2. 细胞死亡的两种主要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细胞凋亡、坏死3.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变质、渗出、增生4. 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局部浸润、远处转移、生长失控5. 病理学诊断的金标准是________。
答案:病理组织学检查6. 病理切片的制备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染色。
病理学技术初级(师)专业知识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病理学技术初级(师)专业知识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1.计算机病案管理系统离不开疾病编码,应使用的编码方式是A.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医院的编码B.我们自己设计的编码C.计算机自动编码D.国际疾病肿瘤编码(ICD9)E.WHO编码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病理档案信息资料管理2.活检大体标本的保存期限是A.自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之日起保存1周B.自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之日起保存1~2周C.自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之日起保存2周D.自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之日起保存2~4周E.自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之日起保存4周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病理档案信息资料管理3.细胞凋亡时核DNA双链发生规律性断裂,形成核小体的片段长度是A.100bp左右B.180bp左右C.200bp左右D.500bp左右E.1000bp左右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细胞凋亡检测技术4.关于细胞凋亡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A.细胞皱缩、体积变小B.常常以单个细胞散在发生C.早期细胞不被染料着色D.细胞肿胀、体积增大E.形成凋亡小体正确答案:D解析: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是细胞体积缩小及变形;核浓染及丧失亚形态结构,可见核染色质呈新月形,或核碎裂成大小不等的核碎片。
知识模块:细胞凋亡检测技术5.进行活检和细胞学检查的污染区不包括A.收发室(检材的接受、登记等)B.巨检和取材室C.组织病理学诊断室D.标本放置室E.冷冻切片室正确答案:C解析:组织病理学诊断室属于清洁区。
知识模块:病理实验室基本设施和防护6.尸检准备室的基本设施应包括A.尸检专用器械和柜具B.参与尸检人员使用的隔离衣物和消毒器具C.办公设施D.消毒设施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解析:尸检准备室的基本设施包括尸检专用器械和柜具,参与尸检人员使用的隔离衣物和消毒器具,办公设施,消毒设施等。
知识模块:病理实验室基本设施和防护7.病理大体标本制作中对实质性器官的取材,下面的方法正确的是A.肝脏,用长刀沿肝脏短轴切成均匀的若干片,厚约5cmB.肝脏,用长刀沿肝脏短轴切成均匀的若干片,厚1~2cmC.肝脏,用长刀沿肝脏长轴均匀切成若干片,厚1~2cmD.肝脏,用长刀沿肝脏长轴均匀切成若干片,厚约5cmE.肾脏,用刀自肾门向肾外侧切开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病理大体标本制作技术8.原色组织标本制作方法不包括A.凯氏法(Kaiserling法)B.柯氏法C.一氧化碳法D.新鲜标本冷冻、干燥和塑化E.MASSON法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病理大体标本制作技术9.透明大体标本的制作时,标本的装缸和封口下面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标本装缸前需要修整B.标本的支架根据标本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玻璃棒C.标本的支架根据标本的大小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棒D.标本装缸后可用松香蜂蜡封口E.标本装缸后可用玻璃胶封口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病理大体标本制作技术10.用下述哪种单纯固定液固定的组织宜避光保存,以防止蛋白质溶解A.重铬酸钾B.铬酸C.苦味酸D.醋酸E.升汞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组织的取材、固定方法和组织切片技术11.用Bouin固定液固定组织的特点是A.该固定方法适用于标本的长期保存B.细胞核与细胞质均着色鲜明C.细胞核着色鲜明,但细胞质着色较差D.细胞质着色鲜明,但细胞核着色较差E.固定后组织被染成黑色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组织的取材、固定方法和组织切片技术12.PLP液和PLPD液适合于A.富含糖类组织的固定B.富含钙类组织的固定C.富含脂肪组织的固定D.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固定E.软骨组织的固定正确答案:A解析:PLP液即过碘酸盐一赖氨酸多聚甲醛固定液,适合于富含糖类组织的固定。
病理学技术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病理学技术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2型题 2. A3型题 3. A1型题1.实验中需给小鼠口服某药物,现查到人用量为一次静脉(成人体重60kg)300mg,将该药配成5%溶液,试计算一只25g体重小鼠需多少毫升A.0.5mlB.0.4mlC.0.6mlD.0.45mlE.0.65ml正确答案:A解析:计算方法:[(0.3÷60×50×0.025)÷0.05]×4=0.5ml。
知识模块:动物实验技术为研究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需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60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
2.应选择的静脉注射方式为A.耳缘静脉B.股静脉C.尾静脉D.头静脉E.胫前静脉正确答案:C解析:耳缘静脉注射常用于兔,股静脉常用于犬、猴;头静脉、胫前静脉常用于豚鼠。
知识模块:动物实验技术3.造模成功后,实验组以二甲双胍灌胃,大鼠常用灌胃量是A.0.2~0.8mlB.1~4mlC.2~8mlD.10~15mlE.5~10ml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动物实验技术4.治疗12周后,取左心室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应选用的处死方法是A.空气栓塞法B.断头法C.破坏延髓法D.急性失血法E.开放性气胸法正确答案:B解析:空气栓塞法、急性失血法、破坏延髓法和开放性气胸法是犬、兔、猫和豚鼠的处方法。
知识模块:动物实验技术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基本原理是A.补体间的反应B.抗原与抗体间的特异性反应C.受体与配体间的特异性反应D.抗原与抗原间的反应E.抗体与抗体间的反应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免疫细胞化学技术6.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中,按照敏感性从高到低进行排列正确的是A.CSA,PAP,LSABB.LSAB,CSA,PAPC.PAP,LSAB,CSAD.LSAB,PAP,CSAE.CSA,LSAB,PAP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免疫细胞化学技术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用蛋白酶消化的目的是A.增强切片的黏附性B.提高敏感度C.暴露抗原D.使底物容易显色E.缩短染色时间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免疫细胞化学技术8.关于非特异性染色的说法错误的是A.表现为弥漫均匀的背景染色B.出现在组织边缘、胶原纤维及血浆渗出处,坏死组织及固定不良的组织中心处C.一片细胞内染色强度较一致,无深浅及多少之分D.切片中的刀痕及皱褶区域也容易出现非特异性染色E.着色细胞数量极少时,多为非特异性染色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免疫细胞化学技术9.用已知的荧光抗原标记物检查相应抗体的方法称A.荧光法B.荧光抗体法C.荧光抗原法D.荧光抗体抗原法E.荧光抗原抗体法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免疫细胞化学技术10.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的封固剂是A.中性树胶B.PBS缓冲液C.缓冲甘油D.多聚赖氨酸E.甘油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免疫细胞化学技术11.不能用于标记抗体的酶是A.辣根过氧化物酶B.碱性磷酸酶C.酸性磷酸酶D.胰蛋白酶E.葡萄糖氧化酶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免疫细胞化学技术12.SABC法的基本原理是A.链霉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生物素化酶混合后,形成链霉亲和素一生物素一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生物素标记抗体结合B.链霉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卵白素化酶混合后,形成链霉亲和素一卵白素一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卵白素标记抗体结合C.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生物素化酶混合后,形成亲和素一生物素一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生物素标记抗体结合D.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卵白素化酶混合后,形成亲和素一卵白素一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卵白素标记抗体结合E.链霉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混合后,形成链霉亲和素一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生物素标记抗体结合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免疫细胞化学技术13.SPA用于PAP法时,下列试剂不需要的是A.第一抗体B.第二抗体C.SPAD.PAP复合物E.DAB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免疫细胞化学技术14.下列关于异硫氰酸荧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大吸收波长是520~560nmB.最大发射光谱为490mmC.呈现黄绿色荧光D.呈现红色荧光E.性质不稳定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免疫细胞化学技术15.免疫酶化学组织的固定不同于其他组织学技术的是A.使构成组织细胞成分的蛋白质等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B.保持细胞与生活时的形态相似C.保存组织抗原的免疫活性D.有利于切片E.便于区分不同的组织成分正确答案:C解析:只有保存组织抗原的免疫活性才能正确地判断抗原物质在组织细胞内的位置,才能得到理想的ICC染色效果。
病理学技术初级(师)专业实践能力-试卷6

16.不符合透射电镜取材要求的是 【score:2 分】
【A】动作迅速 【B】取材的组织体积要大,以便观察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C】机械损伤小 【D】最好在低温(0~4℃)下进行 【E】及时固定 本题思路:取材组织体积要小,一般不超过 1mm× 1mm×1mm。因为固定剂的渗透能力较弱,组织块如果 太大,块的内部将不能得到良好的固定。 17.下列有关超薄切片前的准备工作不包括 【score:2 分】 【A】修块 【B】切厚片(半薄切片) 【C】正染色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制刀 【E】载网和支持膜 本题思路:
本题思路:封固剂常用缓冲甘油,无自发荧光,无色 透明,荧光的亮度在 pH8.5~9.5 时较亮,不易很 快褪去。 12.大鼠的正确抓法是 【score:2 分】
【A】左手拇、示指插入大鼠腋下,固定于右手掌 间
【B】右手抓住头部,固定于左手掌间 【C】左手抓住头部,固定于左手掌间 【D】左手拇、示指插入大鼠腋下,固定于左手掌 间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右手拇、示指插入大鼠腋下,固定于左手掌 间 本题思路: 13.下列不是给实验小鼠进行编号标记的溶液是 【score:2 分】 【A】3%~5%苦味酸溶液 【B】2%硝酸银溶液 【C】0.5%中性红溶液 【D】甲紫溶液
【D】将辣根过氧化物酶直接标记在第一抗体上 【E】将荧光素直接标记在抗原上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7.下列为荧光补体法的对照实验之一的是 【score:2 分】 【A】抑制实验 【B】吸收实验 【C】凝集实验 【D】不加第一抗体的阴性对照试验 【E】灭活补体对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8.免疫酶组织化学中的阳性对照是指 【score:2 分】 【A】用已知补体阳性的切片做对照与待检标本同 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切片应呈阳性结果 【B】用已知抗体阳性的切片做对照与待检标本同 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切片应呈阳性结果
全国卫生资格考试病理学技术初级师主管技师题库(含答案)

全国卫生资格考试病理学技术初级师主管技师题库(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不是病理学技术的基本操作:A. 切片制作B. 石蜡切片制作C. 冷冻切片制作D. 组织切片制作答案:D2. 在病理学技术中,切片厚度一般为:A. 1-2μmB. 3-5μmC. 6-8μmD. 9-10μm答案:B3. 下列哪种染色方法不常用于病理学诊断:A. HE染色B. 免疫组化染色C. 特殊染色D. PCR技术答案:D4. 下列哪种疾病最适合用冷冻切片技术:A. 乳腺癌B. 肝细胞癌C. 肺腺癌D. 结直肠癌答案:A5. 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下列哪一步骤不需要使用酒精:A. 固定B. 脱水C. 透明化D. 浸蜡答案:A6. 下列哪种抗体常用于检测甲状腺疾病:A. TTF-1B. CK19C. CD56D. CA125答案:A7. 下列哪种疾病最适合用免疫组化技术进行诊断:A.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 结直肠癌D. 非小细胞肺癌答案:C8. 下列哪种染色方法常用于检测细菌感染:A. HE染色B. GMS染色C. ZN染色D. PAS染色答案:B9. 下列哪种疾病最适合用特殊染色技术进行诊断:A. 阿尔茨海默病B. 帕金森病C. 肾小球肾炎D. 乙型肝炎答案:C10. 在病理学技术中,下列哪种试剂可用于抑制背景染色:A. 盐酸B. 硫酸C. 乙二胺D. 丙酮答案:D11. 下列哪种疾病最适合用石蜡切片技术:A. 乳腺癌B. 肝细胞癌C. 肺腺癌D. 结直肠癌答案:B12. 下列哪种抗体常用于检测神经系统疾病:A. CD34B. CD68C. CD56D. GFAP答案:D13. 下列哪种疾病最适合用PCR技术进行诊断:A. 乙型肝炎B. 丙型肝炎C. 艾滋病D. 流感答案:A14. 下列哪种染色方法常用于检测病毒感染:A. HE染色B. GMS染色C. ZN染色D. EB病毒核酸杂交技术答案:D15. 在病理学技术中,下列哪种试剂可用于促进切片脱水:A. 盐酸B. 硫酸C. 乙二胺D. 丙酮答案:B16. 下列哪种疾病最适合用免疫组化技术进行诊断:A.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 结直肠癌D. 非小细胞肺癌答案:C17. 下列哪种抗体常用于检测肺癌:A. CEAB. CA125C. CD56D. TTF-1答案:D18. 下列哪种染色方法常用于检测寄生虫感染:A. HE染色B. GMS染色C. ZN染色D. PAS染色答案:B19. 下列哪种疾病最适合用特殊染色技术进行诊断:A. 阿尔茨海默病B. 帕金森病C. 肾小球肾炎D. 乙型肝炎答案:C20. 在病理学技术中,下列哪种试剂可用于抑制背景染色:A. 盐酸B. 硫酸C. 乙二胺D. 丙酮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病理学技术常用的染色方法有:A. HE染色B. 免疫组化染色C. 特殊染色D. PCR技术答案:ABCD2. 病理学技术常用的切片方法有:A. 石蜡切片B. 冷冻切片C. 组织切片D. 涂片答案:ABC3. 免疫组化技术常用的抗体类型有:A. 标志物抗体B. 分化抗体C. 标记抗体D. 抑制抗体答案:ABC4. 病理学技术常用的脱水剂有:A. 盐酸B. 硫酸C. 乙二胺D. 丙酮答案:BCD5. 病理学技术常用的透明化剂有:A. 盐酸B. 硫酸C. 乙二胺D. 丙酮答案:BCD6. 病理学技术常用的浸蜡剂有:A. 盐酸B. 硫酸C. 乙二胺D. 丙酮答案:BCD7. 病理学技术常用的抗原修复方法有:A. 高压水浴法B. 微波法C. 煮沸法D. 酸碱法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病理学技术的基本操作包括切片制作、染色和显微镜观察。
初级病理技师考试试题

初级病理技师考试试题初级病理技师考试试题病理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异常变化与疾病发展规律。
作为病理学的实践者,病理技师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评估病理技师的专业水平,初级病理技师考试被广泛采用。
一、细胞学1. 下列哪种细胞器与细胞的能量代谢有关?A. 核糖体B. 线粒体C. 溶酶体D. 内质网2.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是由什么组成的?A. DNAB. RNAC. 蛋白质D. 糖类3.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凋亡的特征?A. 细胞体积缩小B. DNA断裂C. 线粒体肿胀D. 胞浆固化二、组织学4. 下列哪种组织类型属于上皮组织?A. 肌肉组织B. 结缔组织C. 神经组织D. 骨组织5. 下列哪种细胞类型主要负责骨骼的形成和再生?A. 干细胞B. 脂肪细胞C. 血细胞D. 成骨细胞6. 组织学中,下列哪种染色方法常用于观察细胞核?A. 酸性染色B. 碱性染色C. 特殊染色D. 免疫染色三、病理学7. 下列哪种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A. 糖尿病B. 白血病C. 肺结核D. 心肌梗死8. 下列哪种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B. 糖尿病C. 白血病D. 肺结核9. 病理学中,常用的组织切片染色方法有哪些?A. HE染色B. PAS染色C. Giemsa染色D. 阳性染色四、病理技术10. 组织切片染色前的处理步骤中,下列哪项是必要的?A. 固定B. 冻结C. 包埋D. 切片11. 下列哪种显微镜常用于观察细胞和组织的超微结构?A. 光学显微镜B. 电子显微镜C. 荧光显微镜D. 紫外显微镜12. 病理标本的保存和管理是病理技师的重要职责之一,下列哪种方法是常用的标本保存方法?B. 石蜡包埋C. 酒精固定D. 阳性染色五、质量控制13. 病理学实验室中,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下列哪项是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A. 样本标识B. 仪器校准C. 操作规范D. 数据分析14. 下列哪种指标可以用来评估病理学实验室的工作质量?A. 样本数量B. 报告时间C. 错误率D. 设备价格15. 病理学实验室中,下列哪项是常见的安全措施?A. 佩戴手套B. 使用尖锐器具时戴口罩C. 定期进行消毒D. 禁止进食总结:初级病理技师考试试题涵盖了细胞学、组织学、病理学、病理技术和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病理初级考试题目及答案

病理初级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A. 组织坏死B. 组织增生C. 血管反应D. 细胞凋亡答案:C2. 肿瘤的分级是根据以下哪项进行的?A. 肿瘤的大小B. 肿瘤的深度C. 肿瘤的分化程度D. 肿瘤的转移情况答案:C3. 以下哪项是慢性炎症的典型细胞?A. 淋巴细胞B. 浆细胞C. 巨噬细胞D. 中性粒细胞答案:B4. 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病变是什么?A. 血栓形成B. 纤维化C. 钙化D. 脂肪变性答案:B5. 以下哪项是良性肿瘤的特点?A. 快速生长B. 侵犯周围组织C. 可转移D. 有包膜答案:D6.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在于?A. 细胞凋亡是程序性的B. 细胞坏死是程序性的C. 细胞凋亡是被动的D. 细胞坏死是主动的答案:A7. 以下哪项是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A. 直接蔓延B. 淋巴转移C. 血行转移D. 所有以上答案:D8. 以下哪项是慢性胃炎的常见类型?A. 浅表性胃炎B. 萎缩性胃炎C. 肥厚性胃炎D. 糜烂性胃炎答案:B9. 以下哪项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病理变化?A. 肾小球硬化B. 肾小管坏死C. 新月体形成D. 肾小球纤维化答案:C10. 以下哪项是肝脏疾病中常见的病理变化?A. 脂肪变性B. 纤维化C. 肝硬化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血管反应、细胞反应、组织结构破坏2. 肿瘤的分级是根据肿瘤的________程度进行的。
答案:分化3. 慢性炎症的典型细胞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4. 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病变是________。
答案:纤维化5. 良性肿瘤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生长缓慢、不侵犯周围组织、不转移6.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在于细胞凋亡是________的。
病理学技术基础知识-6

病理学技术基础知识-6(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总题数:50,分数:50.00)1.下列不属于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的是A.肥大 B.增生 C.萎缩D.变性 E.化生(分数:1.00)A.B.C.D. √E.解析:2.关于坏死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核改变总是首先发生核浓缩B.胞质内嗜酸性物质增多,红染C.组织、细胞轮廓立即消失D.损伤不能再恢复E.组织坏死后1小时,光镜下就能见到其形态改变(分数:1.00)A.B.C.D. √E.解析:坏死出现则损伤不可恢复。
核的变化依据损伤因子强弱可表现为:损伤因子较弱时,核的改变可顺序发生: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损伤因子强烈时,可先发生染色质边集后即进入核碎裂,也可由正常的核迅速发生溶解。
坏死细胞胞质红染是由于胞质嗜碱性物质核蛋白体减少或丧失而致。
在凝固性坏死,组织细胞轮廓并不立即消失,而是较长时间的保存。
坏死的形态学改变通常在组织、细胞死亡后数小时至10小时以上才出现。
3.关于水样变性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细胞膜损伤、钠泵功能障碍所致B.变性细胞胞质疏松并逐渐透明C.核稍大,并淡染D.HE染色容易与脂肪变性相鉴别E.属于轻、中度的细胞损伤(分数:1.00)A.B.C.D. √E.解析:脂肪变性的细胞在HE染色时,由于脂肪可被有机溶剂溶解,因而脂滴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近圆形空泡,与水样变性时的空泡不易区别,需对脂肪进行苏丹Ⅲ或锇酸染色来区别。
4.下述描述中,属于完全再生的是A.动脉吻合口愈合 B.骨折愈合再建C.剖腹手术切口愈合D.肠吻合口愈合E.胃溃疡愈合(分数:1.00)A.B. √C.D.E.解析:骨折愈合后,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再建后,可完全恢复骨折部位的结构和功能,属于完全性再生。
5.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体积缩小称A.脂肪变性 B.水样变性C.黏液变性 D.萎缩E.坏死(分数:1.00)A.B.C.D. √E.解析:6.组织损伤后,由其邻近的健康细胞分裂增生完成修复的过程是A.化生 B.机化 C.分化D.再生 E.增生(分数:1.00)A.B.C.D. √E.解析:7.下列不属于完全再生的是A.所有的生理性再生 B.骨折的修复C.黏膜溃疡愈合后D.皮肤附属器完全被破坏后E.断裂的肌腱经手术缝合后(分数:1.00)A.B.C.D. √E.解析:皮肤附属器如遭完全破坏,则不能完全再生,也形成瘢痕修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年龄 【E】出血的部位、速度和数量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本题思路: 7.下述关于急性炎症时白细胞渗出的描述中,错误的 是 【score:2 分】 【A】在炎症反应中,中性粒细胞进入边流、附壁 【B】内皮细胞收缩,使中性粒细胞从间隙漏 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中性粒细胞通过伸出伪足,逐渐从内皮细胞 间隙游出血管 【D】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中性粒细胞到达炎症 部位 【E】补体 C3、C5 是重要的炎症介质 本题思路:白细胞的渗出是由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中性粒细胞和其他白细胞靠边、附壁,并借阿米巴运 动伸出伪足,通过内皮细胞的间隙游出血管,在趋化 因子的作用下,到达炎症部位。在这一过程中,白细 胞游出血管是一种主动活动,不是被动的漏出。
8.在炎症中,下列不属于血道扩散的是 【score:2 分】
【A】微生物沿淋巴管蔓延至淋巴结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B】微生物的毒性产物被吸收入血 【C】微生物入血,但未产生毒素 【D】微生物人血,并繁殖、产生毒素 【E】化脓性细菌入血,并繁殖,产生多发性小脓 肿 本题思路:微生物沿淋巴管蔓延至淋巴结属于淋巴道 扩散。 9.恶性肿瘤细胞异型性表现,不包括 【score:2 分】 【A】肿瘤细胞一般比对应正常细胞大 【B】瘤巨细胞形成 【C】形态多形性 【D】某些肿瘤细胞小而一致,表明肿瘤分化好、 恶性度低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细胞质多呈嗜碱性
产生的裂隙,形成迷路状并互相沟通,使血栓上下游 的血流得以部分沟通,称为再通,但不可能再恢复正 常血液循环。 5.潜水员从海底升到水面过快时易发生 【score:2 分】
【A】肺气肿 【B】肺水肿 【C】氮气栓塞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左心衰竭 【E】昏迷休克 本题思路:潜水员由海底迅速上升到海面,由于大气 压力突然降低,原来溶解在血液、组织液和脂肪组织 内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很快游离,氧气、二氧化 碳可很快再溶入体液中被吸收,而氮气在体液内溶解 迟缓,于是形成氮气栓塞。 6.出血的后果主要取决于 【score:2 分】 【A】出血的类型 【B】出血的发生机制 【C】机体抵抗力
【B】两肺下叶 【C】左肺中叶 【D】肺门淋巴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胸膜 本题思路:硅尘进入肺泡后,被巨噬细胞吞噬,然后 进入淋巴系统到达肺门淋巴结。首先引起肺门淋巴结 的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硅结节。随着尘细胞的不断堆 积,造成淋巴管的阻塞及淋巴液的淤滞,逆流至胸膜 下淋巴管,从而引起肺泡间隔和血管、支气管周围尘 细胞聚集,发生纤维化,产生硅结节。 15.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描述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可发生肠上皮化生 【B】可引起胃酸增高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可合并胃溃疡 【D】可引起胃泌素增高 【E】可引起恶性贫血 本题思路:慢性萎缩性胃炎因胃黏膜固有腺体有不同 程度的萎缩、消失,在胃体和胃底部,腺体的壁细胞 和主细胞消失,故胃酸分泌减少。
本题思路: 3.左心衰竭时发生淤血的脏器是 【score:2 分】
【A】脾 【B】脑 【C】肝 【D】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肾 本题思路: 4.下列有关血栓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纤维素血栓易溶解吸收 【B】可形成静脉石 【C】再通可恢复正常循环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可阻塞动脉、静脉 【E】可继发于血管炎 本题思路:血栓形成后可发生机化,机化后的血栓和 血管壁有牢固的黏着,不再有脱落的危险。血栓机化 中所形成的新生内皮细胞,被覆血栓内由于血栓干涸
本题思路:某些恶性肿瘤细胞小而一致,表明肿瘤分 化差、具有明显的幼稚性。 10.淋巴结转移性癌的诊断依据是 【score:2 分】
【A】淋巴结肿大 【B】淋巴结疼痛 【C】淋巴结变硬 【D】淋巴结结构破坏 【E】淋巴结内出现癌巢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 11.下列不属于间叶来源的良性肿瘤是 【score:2 分】 【A】淋巴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脂肪瘤 【C】骨瘤 【D】平滑肌瘤 【E】纤维瘤 本题思路:
病理学技术初级【师】基础知识-试卷 6 (总分:62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1 型题(总题数:27,score:54 分) 1.下述描述中,属于完全再生的是 【score:2 分】
【A】动脉吻合口愈合 【B】骨折愈合再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剖腹手术切口愈合 【D】肠吻合口愈合 【E】胃溃疡愈合 本题思路:骨折愈合后,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再建后, 可完全恢复骨折部位的结构和功能,属于完全性再 生。 2.下列丕垦王肉芽组织的功能的是 【score:2 分】 【A】抗感染 【B】保护创面 【C】填补伤口 【D】机化凝血块 【E】伤口收缩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12.肿瘤最简便的病理学检查方法是 【score:2 分】
【A】脱落细胞学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电镜检查 【C】支气管镜活检 【D】免疫病理学检查 【E】CT、检查 本题思路: 13.下列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变应除外 【score:2 分】 【A】肺小气道慢性炎症 【B】肺毛细血管床减少 【C】左心室肥厚、心腔扩张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D】右心室肥厚、心腔扩张 【E】心肌纤维肥大 本题思路: 14.肺硅沉着症早期病变表现在 【score:尾炎最易引起阑尾穿孔的是 【score:2 分】
【A】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B】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D】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E】慢性阑尾炎 本题思路: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通常发生在阑尾远端, 坏疽处组织变黑、质脆,极易穿孔。 17.最易发生癌变的是 【score:2 分】 【A】门脉性肝硬化 【B】淤血性肝硬化 【C】胆汁性肝硬化 【D】坏死后性肝硬化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血吸虫性肝硬化 本题思路:肝硬化与肝癌关系密切,坏死后性肝硬化 患者多继发于亚急性重型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