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

CONTENTS
02
城 市 空 间 结构 的分 析结构的划分
政治或者行政上的划分 北京市被划分成为了西城区、 东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丰 台区、石景区等。
按功能区划分 按城市空间的用途划分成各种 区域,如商业区、居住区、工 业区、文化区等。
现代城市功能分区应注意的问题
同一个城市,不同 功能分区并非只有 一个,分区要和城 市规模、性质等因 素密切相关
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定义
•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人口及其活动场所在空间地域上 有条理的分布而形成的格局。
CONTENTS
01
城 市 空 间 结构 的古 典 模型
目 录
(一)伯斯基的“同心环带”模型
1、中心 商业区
2、过渡区 3、工人住宅区 4、中产阶级住宅区 5、通勤者区
(二)霍默· 霍伊特的“扇形”模型
完全单一的功能分 区是不存在的
不同分区之间的边 界并不明显,往往 相互交错
2
郊区
郊区
郊区是环绕在市区周围的 环状地带
郊 区 市区
远 郊
郊区是在解决城市化迅速推进 近郊 导致的市区人口过度集中的问 题中不断得到发展。
谢
谢
观
看
(三)昌西· 哈里斯等的“多核心”模型
(四)以上三种模型的意义
• Bardo和Hartman(1982):“最合理的说法是没有哪种 单一模式能很好地适用于所有城市,但以上三种理论能 够或多或少地在不同的程度上适用于不同的地区。” • 对现实的城市空间结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在城市的 空间结构具有这些古典模型的某些特征。
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市中心形成商业区
市中心交通最好,租金最高; 交通干线交会处,租金次高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美国好莱坞 美国的唐人街
新兴工业园区的建设
连一连
• *济宁市规划局对济宁 城区进行统筹规划 • *北京市中心城区形成 了行政区 • *商业区、住宅区、工 业区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程度不同 • *美国有唐人街,有黑 人区,还有白人区 • *香港等很多发达地区 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 级住宅区
历史因素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政策因素
巩固提高
图中直线为城市道路,曲线为地租等值线,读图完 成以下问题: C
1 2
5
A
B
3
4
(2) 若图中等值线分别是 3000元/平方米, 2200元/平方米, (3) 从图中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可以看出,地租 ( 4 )问题探究:假设你现有资金 20 万,如果买 (1)在图中 A 、 B600 、C元 处选择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1400 元 / 平方 米 , / 平方米 ,则等 值线 1 的 标值是 交通通达度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100 平方米的住房,应选择何处?还要开 50平方米 高低受 和 因素的 并用图标标出。 ,等值线2的标值是 ,等值线3的标值是 ,等值线 的商店或 200 平方米的小工厂呢? 影响。 4的标值是 ,等值线5的标值是 。
上 海
香 港
3、城市的服务范围
(1)、什么是城市的服务范围?
服务范围:是指某种企业或商店接受服务的人口在地 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以及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 域空间上的分布范围。 村地区。范围不固定,且无明确的界线。
(2)、城市为区域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服务?
购物、就医、求学等
(3)、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内容相同 吗? 不相同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同心圆模式:揭示城市土地利用的价值分带
扇形模式示意图
扇形模式:重点考虑放射状交通干线的影响。
★ 三种学说都强调了中心商务区在城市发展和功能分区中的主导作用。
城市形态:
1
4 中等住宅2 批发商业区、轻工业3 低级住宅
5 高级住宅
1 中心商务
多核心模式示意图
3 低级住宅区 1 中心商务区
7 次级商务区 5 高级住宅区
9 郊外工业区
8 郊外住宅区 4 中级住宅区 6 重工业区 2 批发商业区、轻工业区 2 3 4 5 1 中心商务区 2 过渡区 3 工人住宅区 4 高级住宅区 5 通勤居民区
同心圆模式示意图。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概念:每个城市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 外部轮廓形状,这就是城市形态。
2、常见的城市外部形态
平原地区
(1)团块状 (集中式):集中连片分布,如成都市。 优点: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 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便于管理, 节省市政建设的投资。 缺点:易造成环境污染
同一城市中,各类功能区的分布不同 不同城市间,内部各类功能区空间组合不同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几种模式: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同心圆模式
扇型模式
多核心模式
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 看,该城市属于 A、同心圆形 C、多核心模式 D、 条、带状 B、扇形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经济因素 (主要原因)
5.下图是城市地租等高线分布图,该图表示地租立体分 布状况(单位:元/平方米),读图回答: A (1)图中的地租最高峰是_____处,形成原因是: A位于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高,形成地租最高峰 BCDE (2)图中的地租次高峰是____ 处,判断理由是: 地处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干线公路和城乡外围公路交汇处, 通达度相对较高,租金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峰 (3)ADFG四处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ADGF 居住 (4)图中G代表_________用地, 形成原因是: G尽管距离市中心较近,但远离主要公 路,通达度较低,不是商业区和工业 区的最佳区位
读“某城市交通线路分布”图,回答3—4题
3.图中各点按其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C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4.在该城市市中心附近也会出现住宅,原因是 C A.在市中心,住宅的付租水平最高 B.住宅首先选择交通便捷,最繁华的地段 C.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公路,交通不便,租金较低 D.在市中心地理位置好,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
城市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3、社会原因 由于各种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的不 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4、行政原因
大型商场、各种办事机构和大公司总部的办公大楼、大 银行、娱乐设施等多位于城市的中心,构成城市的中心商务 区;在中心商务区的外围,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 等分布相对集中,他们分别构成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主要功能区
中心商务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文化区 行政区
(功能区的概念:城市 中各种功能活动之间发 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 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 呈现出连片分布特点的 城市地域称为功能区。)
一、城市空间结构 误区: 1、城市中的各功能区之间都有明确的界限,每种功能区内 不可能有其他功能。 2、每个城市都有中心商务区、商业区等各种功能区,并且 分化明显。 3、大中小城市都只有一个商业区。
4、高级住宅区位于市中心,接近中心商务区。
5、电子工业等新兴工业运量小,不需要靠近交通便利的地 方。
练习
将下列功能区和工厂对应到图中字母和数字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绿化区 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印刷厂、钢铁厂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经济原因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地租水平 交通的通达程度
地租水平
市中心
环线
环线
与市中心的距离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经济原因
地租水平
商业
住宅 工业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与市中心的距离
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市空间结构 1、概念:是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 况。(城市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区别:城市地域形态:城市的外部轮廓 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的内部组合 城市地域形态:集中团块状、条带状、放射状等。 2、类型: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与规划

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与规划城市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人类活动的中心,也是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城市的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以及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1. 多中心结构城市往往具有多个中心,这些中心在不同的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商业中心是城市的商业活动聚集地,政府中心是行政决策的重要场所,文化中心则是艺术、娱乐和教育的中心。
这些中心相互交织,形成了城市的多中心结构。
2. 功能区划分城市的空间结构往往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区划划分。
例如,住宅区是居民居住的地方,工业区是工厂和企业的集中地,交通枢纽则是交通运输的重要节点。
这种功能区划分使得城市的各个部分都能发挥其最佳的功能,提高了城市的效率和便利性。
3. 空间分异城市的空间结构往往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
高密度的商业区域往往位于市中心,而低密度的住宅区则分布在市中心周边。
这种空间分异既反映了不同功能的需求,也反映了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
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进行有序、科学的规划和设计。
它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规划可以合理利用城市内部的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通过合理规划,可以将商业区域与住宅区域相互配合,减少人们的通勤时间和交通拥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促进社会公平城市规划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减少城市空间结构的不平衡现象。
通过合理规划,可以将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均匀分布在城市各个区域,使得每个居民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服务和便利。
3. 保护自然环境城市规划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通过合理规划,可以保留城市的绿地和自然景观,增加城市的生态功能,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4. 增强城市竞争力城市规划可以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优势。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合理布局和发展的行为,在城市规划中,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空间结构涉及城市内各个区域的布局和空间组织方式,而发展模式则涉及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方向。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
一、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形态和空间组织的总体布局,具体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交通网络、用地分配和功能布局等。
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能够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和生活质量。
1.地理位置:城市的地理位置直接决定了它的发展潜力和自然资源条件。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城市的地理位置,并合理规划城市的功能布局和开发方向。
2.交通网络:交通网络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城市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便捷性。
合理规划和建设交通网络能够提高城市的整体效率,并缓解交通拥堵等问题。
3.用地分配:城市的用地分配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功能布局和人口分布。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根据城市的发展需要和人口需求来合理规划用地,并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设施。
二、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发展模式是指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所呈现的发展特点和走向。
合理的城市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平衡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保护。
1.经济发展: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合理规划和布局产业发展区域,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2.社会公平:城市规划应该关注社会公平,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条件,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合理规划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并提供公共空间和休闲设施,促进社会交流和共享。
3.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的发展必须考虑到环境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合理利用土地和资源,并提供绿色生态空间。
三、城市规划的挑战与展望城市规划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人口增长、土地紧缺、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城市空间结构分类和功能分区

城市空间结构分类和功能分区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在空间上的组织结构和布局。
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城市空间结构分类主要有层次结构、轴向结构、辐向结构和网状结构等。
而城市的功能分区则是按照城市内不同的功能特点来划分的,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区、文化教育区、行政办公区和休闲娱乐区等。
1.层次结构:层次结构是指城市内各种空间元素之间的垂直分层关系。
城市的层次结构一般包括核心区、商业区、住宅区和郊区等。
核心区是城市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集中了大量的商业企业、行政机构和文化设施。
商业区则是城市的商业活动中心,有各种商店、超市和购物中心等。
住宅区主要是供人们居住的地方,有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住宅小区。
郊区则是城市的边缘区域,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般是农田或者未开发的土地。
2.轴向结构:轴向结构是指城市在一些方向上的延伸布局。
城市的轴线是城市内不同功能区域的连线,沿着这条轴线分布着不同的功能区。
例如,城市中心的轴线可能是由商业区、行政办公区和文化教育区等构成。
沿着这条轴线,商业和办公设施集中在中心地带,而住宅区则相对分散在两侧。
3.辐向结构:辐向结构是指城市中心区向外辐射延伸的布局。
辐向结构通常是以城市中心为起点,通过道路、铁路或者其他交通设施向周边地区扩展。
这种布局主要用于大城市和较为发达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有较强的交通、经济和社会活动需求。
辐向结构能够促进交通和信息流动,同时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城市的功能分区:1.居住区:居住区是城市中人们居住的地方,主要包括住宅小区、公寓和别墅等。
居住区一般需要配备相应的生活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如商店、学校、医院等。
2.商业区:商业区是城市的商业中心,集中了各种商业服务设施,如商场、超市、百货公司等。
商业区一般交通便利,消费氛围浓厚。
3.工业区:工业区是城市的工业生产基地,集中了各种工业企业和生产设施。
工业区需要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环境条件,以支持工业生产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区体系( 住区体系(the galaxy of settlements) ) 在分散化过程中老城中心和新中心被 疏散到小的城市单元中, 疏散到小的城市单元中,每个城市单元具 有中低密度,有密度较高的中心核, 有中低密度,有密度较高的中心核,由交 通网络相互连接
线性城市(the linear city) 线性城市( city)
人 天 650000 /
人 天 870000 /
人 天 70000 / 970000 / 从其他地区 人 天
每天369 万人通勤,远至65公里 每天369万人通勤,远至65公里 369 万人通勤 65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巴黎地铁线路图
纽约地铁线路图
北京地铁线路图
伦敦: 伦敦:2003年2月,在中心区 平方公里范 年 月 在中心区21平方公里范 围内实施拥挤收费。2005年7月,收费费率 围内实施拥挤收费。 年 月 由原来的每天5英镑提高到 英镑。 英镑提高到8英镑 由原来的每天 英镑提高到 英镑。2007年2 年 收费区域“西扩” 平方公里)。 月,收费区域“西扩”(19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新加坡:汽车配额系统, 新加坡:汽车配额系统,进入限制区收费制 中国: 让汽车进家庭”战略? 中国:“让汽车进家庭”战略? 在香港,公交的出行率占90%,所占城 在香港,公交的出行率占 , 市道路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一。 市道路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一。
紧凑型多中心城市
城市空间发展走向分散,出现了众多郊区次中心, 城市空间发展走向分散,出现了众多郊区次中心, 但仍保持较紧凑的城市用地布局和较强大的市中心 规划模式:中心区、环状放射式道路、 规划模式:中心区、环状放射式道路、封闭绿带加 卫星城
区域视角 新城建设 绿带控制
P.艾伯克龙比主持制订的大伦敦地区规划(1944) P.艾伯克龙比主持制订的大伦敦地区规划(1944) 艾伯克龙比主持制订的大伦敦地区规划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四阶段模式
①生产者服务业在中心城(CBD) 生产者服务业在中心城 的高度集聚; 的高度集聚; ②开始出现了生产者服务业在郊 区试探性的随意分散; 区试探性的随意分散; ③生产者服务业的郊区分散开 始在空间上较为明确, 始在空间上较为明确,同时出 于对集聚经济的需求, 于对集聚经济的需求,在郊区 的主要交通节点上开始集聚; 的主要交通节点上开始集聚; ④伴随郊区化的推进,生产者 伴随郊区化的推进, 服务业在郊区形成的集聚地进 一步巩固, 一步巩固,同时与中心城形成 一定的功能分工, 一定的功能分工,中心城的生 产者服务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产者服务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城市地域结构理论
古典生态学模型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现代城市结构划分理论
Taaffe的城市理想化结构 Taaffe的城市理想化结构
Russwurm的区域城市结构模式 Russwurm的区域城市结构模式
城市形态的结构模式
凯文. 凯文.林奇 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
核心城市
极端紧凑, 极端紧凑,城市功能集中在连续的城 市地区中, 市地区中,城市中心具有很高的密度
大巴黎规划( 大巴黎规划(1965) )
提出在全国各大区间 平衡生产力的布局以 疏散巴黎的压力 在巴黎城市外围建设 两条平行长廊和五个 开发区来转移过于集 中的功能
莫斯科总体规划( 莫斯科总体规划(1971) ) 市区从单一中心变成多中心, 市区从单一中心变成多中心, 划分为8个规划片 个规划片, 划分为 个规划片,各配高级服务 设施和公共机构。 设施和公共机构。为居民就地居 住和工作创造条件。 住和工作创造条件。以此来保存 珍贵的古建筑和历史形成的城市 格局。 格局。 为保证居民就近休憩, 为保证居民就近休憩,接触自 向市区输送新鲜空气, 然,向市区输送新鲜空气,各边 缘片都安排了大块楔形绿地。 缘片都安排了大块楔形绿地。 全市兴建一套井字形高速道路 和穿越市中心的地下通道的道路 系統。 系統。
Proportion of Workers in Tokyo Metropolis by Place of Residence
Population Commuting into Tokyo Metropolis by Prefecture (2000)
人 天 1050000 /
人 天 80000 /
人
亚洲、 亚洲、欧 洲和美国 9座城市 座城市 密度分布 轮廓比较
口
亚特兰大与巴塞罗那的比较
亚特兰大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大于巴塞罗那28倍 亚特兰大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大于巴塞罗那 倍; 巴塞罗那的地铁只有99公里长, 巴塞罗那的地铁只有 公里长,其站点却能在步 公里长 行距离内服务60%的城市人口; 的城市人口; 行距离内服务 的城市人口 若要达到同样的地铁服务水平,亚特兰大需要 若要达到同样的地铁服务水平, 3400 公里长的地铁系统; 公里长的地铁系统; 人口密度越低,提供公交服务便越昂贵。 人口密度越低,提供公交服务便越昂贵。
发展目标
现代产业基地,建设适宜 创业发展,适宜居住生 活,适宜投资的新城。
资料来源:广州新城建设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吴志勇,吕萌丽)
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新城建设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以交通规划建设为例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以交通规划建设为例
新城建设的误区
京都与 的千页 神奈川、埼玉三县构 县构成 东京都与周边的千页、神奈川、埼玉三县构成 京都会区 每天约 会区, 人到东京上班, 东京都会区,每天约有数百万人到东京上班,是 京都会区 会区的 大特色。 东京都会区的一大特色。
1993年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建 2004 设,2005年整合 南拓轴节点,港口,南沙区所 南拓轴节点,相对靠 在地 近中心城区 797 km²(575) 100万人 14.2万人 20万人 政府主导,中央政策 支持,国际投资为主 开发区管委会、区政府 43.30 km² 35~40万人 20万人 - 政府统筹、大学主体 运行和社会参与
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低密度支撑的多中心城市无法发展切实可行的公 交体系; 交体系; 高密度支撑的单中心城市无法依靠私人汽作为进 入城市中心的主要工具。 入城市中心的主要工具。 完全集中的核心城市和分散化的住区体系( 完全集中的核心城市和分散化的住区体系(分散 型多中心城市) 型多中心城市)不是城市形态的理想选择 适度分散化集中的城市有:小型核心城市, 适度分散化集中的城市有:小型核心城市,星型 城市,卫星城市, 城市,卫星城市,线性城市 区域城市或组合城市模式是最适合的城市模式
城市理想? 城市理想?
后现代主义城市, 世纪城市的样板 世纪城市的样板? 后现代主义城市,21世纪城市的样板?
“Rethinking Los Angeles”,Greg Hise, 1996 , 美国洛杉矶地区:未来的人居环境? 美国洛杉矶地区:未来的人居环境?
分散型多中心城市的优缺点
优点 城市密度降低而创造了良好的生活与居住环境 整个大城市地区的生活经济得以均衡发展 缺点 土地利用浪费 交通难以组织
芝 加 哥 地 区 的 城 市 扩 张
现代西方大都市区空间发展的特征
空间规模越来越大 群体化和区域化:城市连绵区(集合城市) 群体化和区域化:城市连绵区(集合城市) 集中型和分散型城市化 单中心- 单中心-多中心
两种类型
分散型多中心城市: 分散型多中心城市:美国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的 大城市 紧凑型多中心城市 :巴黎、东京、伦敦、香港 巴黎、东京、伦敦、
作业: 作业:
1. 研究××城市的性质 研究×× ××城市的性质 2. 研究××城市的地域空间结构 研究×× ××城市的地域空间结构
星型城市( star) 星型城市(urban star) 高密度和混合功能的主要中心, 高密度和混合功能的主要中心,从中心出发呈放 射状的交通路线是公交系统和主要的机动车交通路线 , 放射的手指以中等密度伸展
卫星城市( 卫星城市(the satellite city) )
卫星城市通常成组地在一定距离外环绕一个中 心城市, 心城市,使中心城市的增长不集中在连续的开发 地带, 地带,而是被引入到卫星城中
分散型多中心城市
在郊区化过程中逐渐形成郊区邻里中心, 在郊区化过程中逐渐形成郊区邻里中心,成为多中 心甚至无中心城市
洛杉矶都会区总人口为952万人,面积 万人, 洛杉矶都会区总人口为 万人 平方公里, 为 10,51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 平 平方公里 方公里 905 人 核心城市(洛杉矶市 总人口为 369 万人 核心城市 洛杉矶市)总人口为 洛杉矶市 面积为1,214 平方公 里,人口密度每 ,面积为 平方公里 3,040 人。 市中心就业人口占整 个洛杉矶都会区 就业人口的比例不到 6% 分散、低密度、多种族、 分散、低密度、多种族、多元文化
城市的空间结构
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回顾 国内外大城市空间发展的实践 问题与讨论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城市结构: 经济结构; 社会结构; 政治结构; 空间结构等。 空间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在 土地使用上的反映。
城市形态是“城市整体 和内部各组成部分在 空间地域的分布状 态。”
通常指城市建成区的平 面形状、内部功能结 构和道路系统的结构 与形态。
大学城管委会、区政府 -
港口和现代物流为龙头,临港 以教育产业为基础、 产业,装备工业和高新技术产 教学、科研为核心, 业为重点,以造船、钢铁、石 高新技术产业为方向 化和汽车工业为骨干,并大力 发展以区域性综合服务为主导 的第三产业 最适宜创业发展的产业与流 通基地,最适宜生活居住的 充满创意与活力的现代化海 滨新城。 国家一流大学园区, 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 养、科学研究和交流 中心。
106
图例
商品房项目
广 广 花 清 道 高 速 路 公 路 路 路
广
国 新 广 沙 从 和 太 同
外环高速公路 对外公路 外环内主要道路 市区与郊区分界线 商品房集中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