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合集下载

风湿性疾病护理常规

风湿性疾病护理常规

风湿性疾病护理常规一、类风湿关节炎护理常规(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关节疼痛程度,评估患者关节的活动度。

2、评估患者晨僵出现的时间,持续的时间。

3、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

4、了解诊断、治疗和护理要求,选择体位。

(二)护理要点1、急性期患者出现关节肿痛,发热的症状,应卧床休息,限制受累关节活动。

2、保持患者关节的功能体位,避免垂足垂腕等关节畸形。

3、症状控制后,患者要早起进行功能锻炼。

4、对已发生关节畸形的患者,要尽可能的发挥健康肢体的功能。

5、晨僵的患者要注意保暖,手部可戴弹力手套,晨起后鼓励病人进行温水浴,用热水浸泡僵硬的关节。

6、卧床的病人要注意患者的功能体位。

加强皮肤护理。

7、重症病人要加强生活护理,制定护理计划。

指导病人深呼吸,给予翻身、拍背、防止发生肺部疾患。

(三)指导要点1、根据患者自身特点,给予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思想负担。

2、关心安慰病人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疾病。

增强信心,积极配合,加强功能锻炼。

3、指导病人尊重医生,树立尊医行为,按照医嘱服药。

不能自行停药。

停止治疗。

4、讲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

指导患者发现不适及时就医。

(四)注意事项1、患者关节肿痛明显时,及时与医生沟通,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

减轻患者的痛苦。

2、及时满足患者的生活需要。

积极配合患者功能锻炼。

3、用药观察。

糖皮质激素副作用明显,防止出现胃溃疡消化道出血。

(五)出院指导1、饮食指导:宜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蛋白、糖和盐量不要过多。

(因能增加患者的敏感性而使关节疼痛加重),有贫血时增加含铁食物。

2、用药指导:指导病人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定期监测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一旦发现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处理。

自觉遵医嘱用药,不要随便停药、换药、增减剂量,坚持治疗,减少复发。

病情复发时,应及早就医,以免重要脏器受损。

3、康复指导:帮助病人及家属了解疾病的性质、病程和治疗方案。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类风湿关节炎教学目标:1、了解本病病因与发病机制2、熟悉临床表现、诊治要点3、掌握本病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

临床特征为受累关节对称性、慢性炎性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

表现为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当炎症破坏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女性约为男性2~3倍。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感染因子(如支原体、分支杆菌、肠道细菌、EB病毒等)及遗传易感性有关。

当某种感染因子作为抗原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巨噬细胞吞噬,经消化、浓缩后与其细胞膜的HLA-DR4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若此复合物被其T细胞的受体所识别,则该T辅助淋巴细胞被活化,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包括激活B淋巴细胞,使其分化为浆细胞,分泌大量免疫球蛋白,其中有类风湿因子(RF)。

RF可与自身的IgG相结合,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导致Ⅲ型变态反应,造成关节和关节外病变。

细胞因子是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介质,由活化了的细胞所分泌。

细胞因子使巨噬细胞持续被活化,造成慢性病程,同时也产生很多临床表现,如IL-1在引起滑膜炎症、破坏关节软骨和骨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病理改变为:①关节滑膜炎,急性期滑膜充血水肿、细胞浸润,慢性期滑膜增生肥厚,形成绒毛状突起,突向关节腔内或侵入到软骨及软骨下的骨质,绒毛具有破坏性,是造成关节破坏、畸形、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

②血管炎,血管内膜增生引起腔内狭窄或堵塞,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

目前对类风湿关节炎尚缺乏根治的方法,治疗原则以非甾体抗炎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干扰素等药物为主,若药物治疗无效,出现关节功能障碍,可行关节置换和滑膜切除手术。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1.感染史了解病人以往有无病原体(如支原体、分支杆菌、肠道细菌、病毒等)感染,有无关节痛及创伤史,是否有关节以外的表现,如发热、风湿结节、心包炎等。

免疫科风湿性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免疫科风湿性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免疫科风湿性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饮食中应含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过多进食高脂肪食物。

2.定期进行体检: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
能等检查,以及心电图、X线、超声波等影像学检查。

3.科学用药: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用药,不要随意更改或停止
药物。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4.控制炎症反应:免疫科风湿性疾病患者一般伴有炎症反应,应采取
控制炎症的措施,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等,以减轻疼痛和
关节肿胀等症状。

5.管理疼痛:对于疼痛患者,可以使用相关的止痛药物进行缓解。

此外,可以尝试热敷或冷敷来减轻疼痛。

6.应激管理:避免过度的精神和身体应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睡
眠质量。

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

7.适当锻炼:免疫科风湿性疾病患者可以适当进行锻炼,如散步、游泳、瑜伽等,可以帮助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血液循环。

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

8.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居住环境的适宜温度和湿度,避免寒
冷和潮湿对病情的不利影响。

9.规律就诊:按医生的要求和治疗计划定期就诊,进行治疗效果的评
估和调整。

定期进行特定检查,如关节X线、超声波等。

10.保持积极心态:免疫科风湿性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大多数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控制和改善。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家人和医生密切合作,可以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风湿免疫疾病护理常规

风湿免疫疾病护理常规

风湿免疫疾病护理常规
风湿免疫疾病是一类由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慢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以下是针对风湿免疫疾病的护理常规:
1.定期遵循医生的治疗计划:按医生的处方进行药物治疗,包括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

遵循治疗计划可以减轻疾病症状,控制疾病进展。

2.注意药物的副作用:某些免疫抑制剂可能对免疫系统有影响,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需要密切关注药物使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告知医生。

3.控制疼痛:针对风湿免疫疾病引起的关节疼痛和肌肉疼痛,可以使用物理疗法、温热敷、理疗等方式减轻疼痛。

4.保持适当的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减轻关节疼痛和僵硬,增强肌肉力量。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低负荷运动,如游泳、太极拳等。

5.维持良好的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的负担,加重疾病症状。

维持适当的体重可以减轻关节的压力。

6.合理膳食: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取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

避免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

7.减轻压力:适当的减压有助于缓解疾病的症状。

可以通过运动、放松技巧、亲友交流等方式减轻心理压力。

8.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对于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9.定期复诊: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了解病情变化。

以上是风湿免疫疾病的护理常规,但具体的护理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

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1. 风湿性疾病:泛指病变累及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膜、肌腱、筋膜、神经等的一组疾病。

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部分病人可发生脏器功能损害,甚至功能衰竭。

2. 晨僵:早晨起床后自觉关节及其周围僵硬感,称为晨僵,日间长时间静止不动也可出现此征象。

晨僵常被作为观察滑膜关节炎症活动性的指标之一,其持续时间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一致,晨僵持续时间1小时以上者意义较大。

3.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具有多系统损害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人血清具有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通过免疫复合物等途径,损害各个系统、脏器和组织。

4. 狼疮脑病:又称为神经精神狼疮,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的损害,可引起多种神经及精神症状。

狼疮脑病提示SLE处于活动期,病情严重且预后不佳。

5. 满堂亮:狼疮性肾炎(LN)病人典型的肾小球免疫病理表现为IgG、IgA,IgM,C34Clq均阳性,称为"满堂亮”。

6. 强直性脊柱炎:是脊柱关节炎常见的临床类型,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可伴发关节外表现。

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是一种慢性自身炎症性疾病。

7.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8. 雷诺现象:指因受寒冷或情绪紧张等刺激后,肢端细动脉痉挛,使手指(足趾)皮肤突然出现苍口,相继出现皮肤变紫本红。

伴有局部发冷、感觉异常和疼痛等短暂的临床现象。

9.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是一组病因未明的、以四肢近端肌无力为主的骨骼肌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

包括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包涵体肌炎、非特异性肌炎和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等。

10. Gottron征:皮肌炎的病人时,膝关节伸侧面和内踝附近、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伸面出现紫红色,连渐融合成斑片右手细山管扩张,色素减退,上覆细小鳞屑,称Gottron征。

11. 技工手:见干皮肌发的病人,手掌和手指纹表现为污黑肮脏状,甲根皱襞可见不规则增厚,甲周呈毛细血管扩张长,其上常见瘀点此征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皮肌炎的诊断。

风湿护理措施

风湿护理措施

风湿护理措施1. 引言风湿性疾病是一类以慢性关节炎和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风湿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不适,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针对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2. 风湿护理措施2.1 促进关节活动风湿性疾病患者常常伴有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的问题。

为了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需要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 定期进行被动活动:可通过按摩、热敷、理疗等手段,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有助于减轻关节僵硬和疼痛感; - 适量的有氧运动:可帮助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从而改善关节的稳定性,减轻关节负荷; - 使用辅助器具:例如手杖、助行器等,帮助患者行走和保持平衡,减少关节的负担。

2.2 心理支持风湿性疾病患者由于长期的疼痛和活动受限,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为了提供心理支持,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 开展心理疏导:通过与患者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抑郁感; - 提供信息教育: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风湿病的知识,让他们了解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方案,增强信心;- 鼓励社交活动:帮助患者参与社交活动,与他人分享经验和感受,增加社交支持。

2.3 疼痛管理风湿性疾病患者常常伴有关节疼痛,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睡眠。

为了有效管理疼痛,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 使用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选择适合的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等进行治疗; - 物理疗法:使用热敷、冷敷、理疗等物理疗法,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 - 心理疏导:通过与患者交流,减轻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缓解疼痛感。

2.4 营养管理风湿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受到损害,容易发生营养不良。

为了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需要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 合理膳食: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均衡饮食,增加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 补充营养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帮助骨骼健康; - 定期监测营养状况:通过定期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风湿性疾病护理PPT课件

风湿性疾病护理PPT课件

些并发症会加重病情并影响同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如定期进行心血管检
查、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03
注意事项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遵守医嘱,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
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有助
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05
风湿性疾病的健康教育
药物治疗教育
1 2
药物治疗的原则与选择
讲解药物治疗的原则、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常 用药物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与处理
介绍药物治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处理方法,提 醒患者注意观察和及时处理。
3
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与效果评估
强调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以及 治疗效果的评估方法。
运动与康复
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如关节活动度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等,以改善关节功能。
适度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等,以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使用关节,以免加重关节损 伤。
03
风湿性疾病的药物治疗与 护理
非甾体抗炎药
总结词
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常用药物,具有抗炎、止痛和退热的作用。
生活方式教育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
介绍适合风湿性疾病患者的饮食原则和营养支持方法,如控制炎 症、减轻关节疼痛等。
运动与康复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 节灵活性和减轻疼痛。
休息与睡眠
强调休息和睡眠对风湿性疾病恢复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合理安排 作息时间。
定期复查与随访
复查项目的选择与意义
风湿性疾病护理ppt 课件

风湿性疾病常见症状的护理

风湿性疾病常见症状的护理

注意保暖
保持室内温暖,避免吹风 穿暖和的衣服,尤其是关节部位 使用热水袋或电热毯等保暖工具 避免在寒冷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
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长时间站 立或久坐,每 隔一段时间要
适当休息
避免过度运动, 适量运动即可
避免提重物, 尽量让物品靠
近身体
避免长时间保 持同一姿势, 经常变换姿势
定期复查
遵从医嘱,按时服药,不擅 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护理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风湿性疾病常见症状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和改善关节功能 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与其它治疗手段结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物理治疗
热敷:缓解关节 疼痛和僵硬
冷敷:减轻炎症 和肿胀
按摩:促进血液 循环和肌肉放松
肉、豆类等
多摄入富含维 生素C的食物, 如柑橘类水果、 草莓、蔬菜等
减少高脂肪食 物的摄入,如 动物内脏、肥
肉等
控制盐的摄入 量,避免过咸
的食物
日常护理建议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坚持适当的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对身体的伤害。
关节肿胀
定义:关节肿胀是指 关节周围组织肿胀、 增厚和炎症反应,是 风湿性疾病的常见症 状之一。
原因:关节肿胀通常 是由于关节内或关节 周围组织的炎症、增 生或积液所致。
表现:关节肿胀表现 为关节周围组织增厚、 肿胀,可伴有疼痛、 僵硬、活动受限等症 状。
护理措施:针对关节 肿胀的护理措施包括 减轻关节负担、保持 关节活动度、进行适 当的康复训练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总分:23.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10,分数:10.00)
1.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出现皮下小结节的特征是
∙A.多出现在躯干部
∙B.多出现在头面部及颈部
∙C.多出现在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
∙D.非对称分布,有压痛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E.其出现与病情是否活动有关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2.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关节呈梭形畸形
∙B.关节上下两端肌肉萎缩
∙C.发病大多缓慢
∙D.非对称性、间断性、游走性关节痛
∙E.可有轻、中度贫血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3.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心血管损害是
∙A.心包炎
∙B.心内膜炎
∙C.心肌炎
∙D.心瓣膜病变
∙E.闭塞性脉管炎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4.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形成骨性强直,主要是因为
∙A.关节囊的炎症
∙B.滑膜的炎症
∙C.肌腱和腱鞘的炎症
∙D.关节面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破坏
∙E.关节上下端肌肉萎缩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5.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对症护理错误的一项是
∙A.经常用清水洗脸保持面部清洁
∙B.红斑可用30℃左右温水湿敷
∙C.面部涂油膏保护皮肤
∙D.晨起、睡前、餐后用消毒液漱口
∙E.口腔溃疡用冰硼散涂敷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6.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有特征性的骨关节改变是
∙A.指关节的梭形畸形
∙B.掌指关节处的尺侧偏向畸形
∙C.对称性、游走性四肢小关节痛
∙D.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均受限制
∙E.鹰嘴突、腕部、踝部有皮下结节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7.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志抗体是
∙A.RF抗体
∙B.抗核抗体(ANA)
∙C.抗双链DNA抗体
∙D.抗Sm抗体
∙E.IgG抗体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8.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护理不当的是
∙A.发热及关节肿痛时应卧床休息
∙B.卧床时取头高位,双膝屈曲以便病人舒服∙C.加强皮肤护理
∙D.保持关节于功能位
∙E.疼痛剧烈时可给与消炎止痛剂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9.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其面部的典型表现为
∙A.荨麻疹
∙B.蝶形红斑
∙C.色素沉着
∙D.斑丘疹
∙E.紫癜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10.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治疗的措施错误的是
∙A.镇痛退热药
∙B.肾上腺皮质激素
∙C.阿司匹林
∙D.免疫抑制剂
∙E.理疗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二、A3型题(总题数:0,分数:0.00)
三、女性患者,20岁,患系统性红斑狼疮1年,有发热和关节肿痛,面部发现紫红色斑块并有少量蛋白尿发生。

(总题数:2,分数:1.00)
11.对该病人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温水湿敷红斑处
∙B.避免使用肾脏损害药物
∙C.房间内挂厚窗帘遮光
∙D.口腔溃疡的病人可涂锡类散
∙E.多吃香菜、芹菜、无花果等
(分数:0.50)
A.
B.
C.
D.
E. √
解析:
12.对该病人的健康教育不妥的是
∙A.保持心情舒畅及乐观情绪
∙B.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
∙C.遵医嘱服药
∙D.用温水洗脸,忌用各类化妆品
∙E.剪短指甲,防止抓伤皮肤
(分数:0.50)
A.
B.
C.
D.
E. √
解析:
四、B1型题(总题数:0,分数:0.00)
五、A.无对称性的四肢大关节游走痛
B.有对称性的多关节慢性炎症
C.近端指间关节,腕、足、膝、踝等关节炎症常对称分布D.有对称性、无游走性的关节痛
E.膝、髋、踝关节,多为不对称
(总题数:4,分数:2.00)
13.系统性红斑狼疮受累的关节
(分数:0.50)
A.
B.
C. √
D.
E.
解析:
14.风湿性关节炎
(分数:0.50)
A. √
B.
C.
D.
E.
解析:
15.类风湿性关节炎
(分数:0.50)
A.
B. √
C.
D.
E.
解析:
16.强直性脊柱炎易累及
(分数:0.50)
A.
B.
C.
D.
E. √
解析:
六、X型题(总题数:10,分数:10.00)
17.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症状特征有
(分数:1.00)
A.对称性关节炎√
B.侵犯小关节√
C.最基本的病理改变是滑膜炎√
D.后遗关节畸形√
E.关节附近的肌肉萎缩√
解析:
18.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正确的是
(分数:1.00)
A.急性期用红外线照射以减轻疼痛
B.受累关节要保持功能位置√
C.急性期可使关节处于减轻疼痛的位置
D.关节僵直在稳定期中应进行按摩及被动活动√
E.活动期发热应卧床休息√
解析:
19.风湿性疾病的共同特点有
(分数:1.00)
A.多为慢性起病,病程较长√
B.病程中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
C.同一疾病的临床表现有很大个体差异√
D.有复杂的生物化学及免疫学变化√
E.对治疗的个体差异较大√
解析:
20.风湿性疾病疼痛的部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
A.骨关节炎常累及近端指间关节
B.类风湿关节炎多影响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
C.系统性红斑狼疮受累的关节常是近端指间关节√
D.痛风累及少数或单一关节,通常为拇指和第一趾关节√
E.强直型脊柱炎易累及膝、髋、踝关节,多为对称
解析:
21.关于风湿性疾病疼痛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
A.痛风的关节痛固定于少数关节,剧烈难忍√
B.风湿热的关节痛多呈游走性√
C.类风湿所致膝关节痛活动后减轻√
D.骨关节炎所致膝关节痛于活动后缓解√
E.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关节疼痛早起重、晚上轻
解析:
22.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
A.大关节炎√
B.角膜炎、结膜炎、巩膜炎√
C.心包炎√
D.周围神经炎√
E.胸膜炎√
解析:
23.下列哪些提示类风湿活动期
(分数:1.00)
A.关节疼痛和肿胀
B.关节畸形
C.类风湿结节存在√
D.血沉加快√
E.C反应蛋白增高√
解析:
24.类风湿关节炎的特点有
(分数:1.00)
A.多为非对称性肢端小关节的肿胀、疼痛
B.无关节畸形
C.晚期肌肉可萎缩√
D.皮下结节多位于关节的隆突部位√
E.X线片提示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附近骨质疏松√解析:
25.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有关的因素
(分数:1.00)
A.机体易感性√
B.性激素√
C.日光照射√
D.病毒感染√
E.药物作用√
解析:
26.可以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有
(分数:1.00)
A.普鲁卡因酰胺√
B.肼苯达嗪√
C.妥拉苏林
D.阿司匹林
E.氯丙嗪√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