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7.3《图形的平移》
7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精品教案.3 图形的平移

7.3 图形的平移【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2、利用平移设计图案,认识并欣赏平移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经历探索平移基本性质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学习重点】认知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学习难点】在作图中能充分领悟平移的方向与平移的距离【情境创设】1、游乐场内的“跳楼机”和”摩天轮”这两顶运动中,哪项运动属于物体的平移?哪项运动属于物体的旋转?2、如图:电梯内的人等等,都在沿着某一方向平行移动.你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课堂导学】1.下列五幅图案中,⑵、⑶、⑷、⑸中,可以由(1)图案平移得到的是()A.⑵B.⑶C.⑷D.⑸2.(1)在右图中,画出线段AB向左平移4格得到的线段A'B',再画出线段A'B'向上平移3格得到的线段A″B″.(2)画出连接对应点的线段AA″、BB″.你能发现线段AA″与BB″之间的关系吗?3. (1)怎样平移下图中的四边形ABCD可以得到四边形A'B'C'D'?(2)画出连接对应点的线段AA'、BB'、CC'、DD'.你能发现线段之间的关系吗?结论:1.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________________移动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2.平移的性质:(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2)图形经过平移,连接__________________所得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讲解】例1.下图中的4个小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边长1.8CM。
你能通过平移三角形ABC 得到其他三角形吗?如果能,请画出平移的方向,并说出平移的距离。
例2、平移下图中的三角形ABC,使顶点A移到A′的位置,画出平移后得到的三角形.'A【课堂检测】1. 在以下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① 在荡秋千的小朋友; ② 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 ④ 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 如图,O 是长方形的对角线AC 的中点,OE ⊥AB ,OF ⊥BC ,垂足分别为E 、F ,若AC=3cm ,则将△OFC 沿CA 方向平移______cm 可以得到三角形AEO 。
七年级数学下7.3图形的平移(1)学教案苏科版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7.3图形的平移(1)一、教为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2.利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1.同学们去过游乐场吗?有没有坐过游乐场内的“小火车”和“摩天轮”?在这两项运动中,哪项运动属于物体的平移?啊项运动属于物体旋转?2.手扶电梯上的人、传递带上的物品……都在沿着某一方向平行移动。
①手扶电梯上的人、传递带上的物品……在沿着某一直线平行移动时,其形状,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②你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二)探索活动1.活动一:①把图中7—15中的三角形ABC向右平行移动6格画出所得到的三角形A'B'C'。
②度量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B'C'的边,角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③(1)图7—16上是按照什么规律画出来的?(2)请按照这个规律继续画下去。
2. 探索结论: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平移不改变图形的。
(“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就是“将图形上所有点按照同一方向移动同样距离”)3.举出生活中利用平移的例子:。
4.活动二:探究、交流课本中的“议一议”(见课本P17)(三)例题点睛:例1、观察图7—5中的图案,请回答:(1)这个图有什么特点?(2)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而成?(3)在平移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四)练习:P18T1、2你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P21T1、2三、巩固练习:1.将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得到三角形A'B'C',如果∠BAC=60°,AB=5cm,那么∠B'A'C',A'B'=。
2.如图,O是长方形的对角线AC的中点,OE⊥AB,OF⊥BC,垂足分别为E、F。
若AC=3cm,则将△OFC沿CA方向平移cm可以得到三角形AEO。
3.如图,是由8个边长均为2cm的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cm2。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3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2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3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7.3 图形的平移》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让学生初步接触图形变换,理解平移的性质和特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图形的平移规律,会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平移知识。
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将围绕平移的定义、平移的性质和应用展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变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平移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各不相同,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提高他们对平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平移的定义,理解平移的性质。
2.能够识别和描述简单的图形平移。
3.能够运用平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移的定义,平移的性质。
2.难点: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性质,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几何图形和图片。
2.准备平移的动画或视频资料。
3.准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平移的概念,例如:“将一个正方形沿着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平移。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平移的定义和特点。
2. 呈现(10分钟)通过动画或视频资料,展示各种平移现象,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平移的性质。
同时,板书平移的定义和性质。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图形,进行实际的平移操作。
学生可以动手剪下图形,尝试不同的平移方向和距离,观察平移后的图形变化。
4. 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平移的练习题,巩固对平移的理解。
教师可提供答案,并进行讲解。
5. 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平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建筑设计、艺术创作等。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7.3《图形的平移》

7.3 图形的平移 班级: 学号: 姓名:一、【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知道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
2、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1.理解平移的概念2.学会初步应用平移的性质三、【自主学习】1、什么叫平移?2、如右图,小船经过平移到了新的位置,你发现缺少了什么吗?请补上.3、在以下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 )① 在挡秋千的小朋友; ② 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 ④ 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四、【合作探究】1、把图中的三角形ABC 向右平移6个格子,再向上平移2格,画出所得的三角形'''C B A 。
(1)度量三角形ABC 与三角形'''C B A 的边、角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由此可知平移的特征:(2)画出连接对应点的线段AA ′、BB ′、CC ′.你能发现线段AA ′、BB ′、CC ′之间的关系吗?由此可得出平移的基本性质:2、如图,平移三角形ABC ,使顶点A 移到点D 的位置,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BC A五、【达标巩固】1、如图,三角形DEF 是由ABC 平移得到的.如果AB=4cm ,AC=3cm ,EF=5cm ,那么三角形DEF 的周长是 .第1题 第2题2、先将方格纸中的图形向左平移5格,然后再向下平移3格.3、两个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 到点C 的方向平移到△DEF 的位置,AB=10,DH=4,平移距离为6,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板书设计:7.3 图形的平移HFE D C B A FE DA B C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特征: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教学后记:。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3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3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3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7.3 图形的平移》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一章,主要介绍图形的平移变换。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轴对称、中心对称和几何图形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平移的定义,掌握平移的性质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的基本知识和空间想象力,但是对于图形的平移变换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变换的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平移的定义,掌握平移的性质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移的定义和性质。
2.难点:平移的应用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探索平移的性质。
2.实践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平移的过程,加深对平移的理解。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几何图形模型、幻灯片、黑板。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尺子、橡皮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之前学习过的图形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会发生什么变化?从而引出平移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用幻灯片或黑板展示一些平移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是否影响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引导学生总结出平移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图形,进行平移变换,并观察平移前后的变化。
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总结出平移的性质。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平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教学设计:7.3图形的平移

课题7.3图形的平移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平移的概念及平移的不变性2、能够根据题目要求做出已知图形的平移后图形过程与方法:经历操作、观察、说理、交流等活动,发展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操作、观察、说理、交流等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习重点能够根据题目要求做出已知图形的平移后图形学习难点能够根据题目要求做出已知图形的平移后图形教学流程教师点拔预习导航1、大家说说这三幅图中画的分别是什么,它们是怎样运动的?2、手扶电梯的人、传送带上的物品等等,都在沿着某一方向平行移动.你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答:如帆船在水中航行,大雁在空中飞行等等合作一、新知探究:1)如右所示,将点A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A探究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将此点记为A/2)连结AA/3)将线段AA/向右平移三格,将所得的新线段记为BB/分析:1)在解决此问题时我们先从点A出发,向右数两格,此时所得的交点,即为A向右平移两格后的点。
用同样方法我们可以得到向上平移一格后的新点A/2)略3)平移线段AA/的方法分为三步:①先将A向右平移三格得到B②再将A/向右平移三格得到B/③连结BB/小结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我们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二、例题分析如图7-15中的三角形ABC向右平行移动6格,画出所得到的三角形'''CBA.度量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BA的边、角的大小,有什么发现?注:①我们将△ABC向右平移6格,这种操作就称为平移△ABC②平移由两个方面所决定:平移的方向与平移的距离AA'B'BA·B·C③某图形平移后所得的图形称为此图形的对应图形如例1中线段BB/就是线段AA/的对应线段而△A/B/C/就是△ABC的对应三角形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度量,归纳得出△ABC与△A/B/C/各个边相等,各个角也相等教师总结归纳: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与形状如:△A/B/C/是由△ABC平移得到的,而这两个三角形形状大小均一样又如,线段BB/是由线段AA/平移得到的,两条线段长度相等三、展示交流:1 在平面内,将线段AB沿某个方向平移距离为a㎝,那么图形上的每个点都沿此方向移动了㎝,平移不改变线段的长度和的大小2 请画出将方格中的阴影部分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2格后的图案3、下列五幅图案中,⑵、⑶、⑷、⑸中的哪个图案可以四、提炼总结总结:平移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决定。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导学案:§7.3图形的平移(新)

《§7.3图形的平移》 学导单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_【学习目标】:1.通过预习认识图形的平移,探索图形的平移的基本性质.2、了解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的概念,小组合作、会画平移图形.【学习重点】图形的平移的概念及基本性质.【旧知回顾】小学我们已经学习平移,请你例举生活中的平移实例.【活动探究一】将ABC ∆沿平移后得到了A B C '''∆(如图)(1)、平移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例题1:图中的4个小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边长都是1.2厘米,三角形ABC 可以平移到图中哪几个三角形的位置?分别说出三角形ABC 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学法指导:找出关键点对应点)【活动探究二】根据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A 1、在下图中画出线段AB 向左平移3格得到线段CD,再画出线段CD 向上平移2格得到的线段EF.观察前后两条相等的形状与大小。
归纳:探索平移的性质1A 例2:如上图,△DEF 平移后得到△ABC ,已知∠B=40°、∠D=75°、AB=2cm , 则∠DFE 的度数是 ,DE 的长是 。
22m30m【活动探究三】:B2、四边形ABCD经过平移可以得右边的四边形A′B′C′D′,并在图中标出对应字母位置,连接对应点,你能发现各组对应点的连线之间的关系(位置、大小)吗?归纳:探索平移的性质2B例题3:平移图形中的三角形ABC,使点A移到A’的位置,画出平移后所得的三角形。
A例题4:如下图,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的方格纸中,△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纸格点上.(1)将△ABC经过平移后得到△A′B′C′,图中标出了点B的对应点B',补全△A′B′C′;(2)若连接AA′,BB′,则这两条线段之间的关系是;拓展:C(3)△ABC的面积为;(4)在图中画出△A′B′C′的高A′D;【拓展提高】B1.如图:长方形ABCD中,BC=10,AB=8,则图中五个长方形的周长之和为.B 2.某中学校园内有一块长30m,宽22m的草坪,中间有两条宽2m的小路,把草坪分成了4块,如图所示,则草坪的面积.C3.如图,由2个边长为6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你能用平移的方法很快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吗?.B′试试看平移前的图形与平移后的图形之间有何联系?《§7.3图形的平移》课堂检测单1.(A)下列现象:①手扶电梯的人,②飞机在地面上沿直线滑行,③风车的转动,④冷水加热过程中气泡的上升⑤鼠标拖动的图片其中属于平移的是()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③D、③④2.(A)如图,O是长方形的对角线AC的中点,OE⊥AB,OF⊥BC,垂足分别为E、F,若AC=3cm,则将△OFC沿CA方向平移______cm可以得到三角形AEO。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7.3 图形的平移_教学设计_教案(课件免费下载)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能从具体实例中分析出平移现象的共性,直观认识平移,并通过抽象、归纳出平移的概念;2.借助实验或者说理概括出平移的基本性质;3.会进行简单的平移画图,并能够说出画图的依据;4.巧妙应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并体会图形平移的性质,并会画简单图形的平移图教学难点:理解决定平移的三个主要因素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活动内容:1.章前导语,引出学习目标.2.观看两段视频,体会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提出问题:这些物体的运动过程有什么共同点?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平移现象;并体会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二)探索平移定义活动内容:1.以推拉门为例探索平移,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得出结论:(1)在推拉门平移的过程中,如果A点向右平移40cm,那么B、C两点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多少距离?其它部位呢?(2)在上面的过程中,运动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依据所给问题,自主探索,形成对平移运动的直观认识,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平移的定义:在平移过程中图形上每个点都向同一个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引导学生得出平移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注意:平移三要素:原位置——运动方向——运动距离2. 提出问题:你能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的例子吗?3.给出对应练习,加深平移的定义的理解和应用.(1)下列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①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行驶②冷水受热过程中小气泡上升变成大气泡③人随电梯上升④钟摆的摆动⑤飞机起飞前在直线跑道上滑动(2)下面 2,3,4,5 幅图中那幅图是由1平移得到的?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出平移现象的共性,直观认识平移,并通过抽象、归纳出平移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学生举例说平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数学应用意识.(三)探索平移性质活动内容:1. 用多媒体演示图形的平移过程,让学生通过对图形平移现象的观察,探索平移的性质.ΔABC经过平移得到的ΔDEF, 经过平移,点A、B、C分别平移到了点D、E、F(1)找出图中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2)在上图中,对应点连接的线段有怎样的位置、数量关系?(3)每对对应线段之间有怎样的位置、数量关系?(4)每对对应角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问题(1)比较简单,独立完成,问题(2)(3)(4)有一定难度,学生按四人小组,共同探讨完成,并由学生板演性质.平移性质:①全等②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③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④对应角相等学生分析性质探索过程,并用符号语言叙述.2.给出对应练习,加深平移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和应用.(1)如图,△DEF是由△ABC平移2cm后得到的,若BC=5cm,EF=_______cm,EC=______cm(2)△ABC平移到ΔA′B′C′则图中与线段AA’平行且相等的线段有; 若AB=5cm, B’C’=4cm, ∠ABC=50°,BC=______cm,A’B’=______cm, ∠A’B’C’=_____°.(3)如图,在ΔABC中,∠C=90°,∠ABC=30°,AB=4,将ΔABC沿射线PQ的方向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ΔA′B′C′,则①∠B′A′C′的度数为;②A′C′的长为;③四边形ABB′A′的周长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 图形的平移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知道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
2、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
1.理解平移的概念
2.学会初步应用平移的性质
三、【自主学习】
1、什么叫平移?
2、如右图,小船经过平移到了新的位置,你发现
缺少了什么吗?请补上.
3、在以下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 )
① 在挡秋千的小朋友; ② 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
③ 钟摆的摆动; ④ 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四、【合作探究】
1、把图中的三角形ABC 向右平移6个格子,再向上平移2格,画出所得的三角形'''C B A 。
(1)度量三角形ABC 与三角形'
''C B A 的边、角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由此可知平移的特征:
(2)画出连接对应点的线段AA ′、BB ′、CC ′.你能发现线段AA ′、BB ′、CC ′之间的关系吗?
由此可得出平移的基本性质:
2、如图,平移三角形ABC ,使顶点A 移到点D 的位置,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B
C A
五、【达标巩固】
1、如图,三角形DEF 是由ABC 平移得到的.如果AB=4cm ,AC=3cm ,EF=5cm ,那么三角形DEF 的周长是 .
第1题 第2题
2、先将方格纸中的图形向左平移5格,然后再向下平移3格.
3、两个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 到点C 的方向平移到△DEF 的位置,AB=10,DH=4,平移距离为6,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板书设计:
7.3 图形的平移
H
F
E D C B A F
E D
A B C
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特征: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
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