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表检定规程

合集下载

(技术规范标准)热量表技术标准和产品检验方法

(技术规范标准)热量表技术标准和产品检验方法

热量表技术标准和产品检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量表的热量计量原理与主要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与贮存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计算流动介质为水,温度为2~160℃,压力不大于2.5MPa的热量表。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BSEN1434 1997国际法定计量组织的75号国际建议(OLMLR75)GB/T 778.3—1996冷水表第3部分: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JB/T 8802—1998热水表行业规范GB/T9329—1999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3.术语3.1热量表用于测量显示水流过热交换系统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的仪器。

3.2整体热量表由流量传感器、计算仪、配对温度传感器等部件所组成不可分离的热量表。

3.3流量传感器安装在热交换系统中,用于采集水的流量并发出流量信号的部件。

3.4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热交换系统中,用于采集热交换系统入口和出口水的温度并发出温度信号的部件。

3.5计算仪接收来自流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的信号,进行热量计算存储和显示系统所交换的热量值的部件。

3.6配对温度传感器在同一个热量表上,分别用来测量热交换系统的入口和出口温度的两支温度传感器。

3.7温差在热交换系统内的热载体水的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的差值.3.7.1最小温差温差的下限值,在此温差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7.2最大温差温差的上限值,在此温差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流量单位时间通过热量表的热载体水的体积。

3.8.1最小流量热载体水在系统内的最小流量,在此流量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2额定流量热载体水在系统正常连续运行的最大流量,在此流量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3最大流量热载体水在系统内,有限时间(<1小时/天;<200小时/年)内,正常运行的最大流量,在此流量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4累积流量热交换系统内流过的载体水的体积的总和。

热量表使用说明书(DN20~50)

热量表使用说明书(DN20~50)
5. 可根据用户不同的需要添加 M-BUS、RS485、GPRS(无线)模块来实现远程自动抄 表功能,便于集中管理(需预先选定)。
二、 安装尺寸及技术规格
产品外形尺寸
一型
二型
产品技术参数
公称直径 DN(mm)
长(L) 外

宽(W)

高度(H)
寸 螺纹((GH))/法兰
最小流量 q(iG)(m3/h) 常用流量 qp (m3/h) 最大流量 qs (m3/h) 水量最大读数(m3)
3、 月用量查询状态显示:
在显示“热量”处长按按键 3 秒,即进入月用量查询状态。
北京嘉洁能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内容 时间 热量 水量 时间
内容解释 要查询的年月 当月累用热量 当月累用水量 累用时间
单位 XXXX 年 XX 月 kWh m³ h
显示精度 XXXX.XX 1 1 1
备注
当月累计工作 时间
北京嘉洁能科技有限公司
当达到以上验收要求时,热计量系统可以验收使用。
七、常见问题处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现象 不显示
温度异常
热量不计,冷量计 流速为零 流速小
原因
排除方法
积分仪模块坏
更换积分仪
电池缺电
更换电池
温度传感器线断
接好线并注意包扎好
温度传感器坏
更换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接反
拧下传感器对调
2. 配备超声波式流量传感器,在表具内部用超声波对流经表具的液体进行计量,不会 产生任何机械磨损,较低维护费用;
3. 可拆分的积分仪,能在表具周边半径 0.5 米范围内随意安放使用,特别适用于表具 安装空间小,不方便读取数据的场合;

热量表规程

热量表规程

流经热能表的载热液体的最高允许温度 3.3.1.2 温度范围下限
min min
is the lower limit of the temperature range
流经热能表的载热液体的最低允许温度 在此温度下热能表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 3.3.2 温差限 Limits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3.3.2.1 温差 is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热能表在常用流量下运行时
3.3.7 最大允许误差 Maximum permissible error MPE 热能表所允许误差的极限值 3.4 总量检定 对热能表的热量值直接进行检定的方法称为总量检定 3.5 分量检定 将组成热能表的流量传感器的参数 量 温度传感器的参数和积算仪的参数视为热量的分
按照分量或分量组合分别检定的方法称为分量检定
热交换回路中载热液体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之差 3.3.2.2 温差上限
max max
is the upper limit of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热能表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
最大允许温差 3.3.2.3 温差下限
min
在此温差下且在热功率上限值内
min
is the lower limit of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热能表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
100m3/h
qp % E = ± 4 + 4 ∆θ min + 0.05 ∆θ q
注1 注2 表2
对 1 级表 qp q 为流量
流量传感器误差限 Eq 1级
配对温度传感器误差限 E 配对温度传感器的温差误 5% 差应满足:

热量表测试标准

热量表测试标准

热量表测试标准
《热量表测试标准》
一、目的
为了确保热量表能准确有效地测量空气中的热量,给出了以下详细的测试标准。

二、测试要求
1.测量精度
热量表检测时热量值应符合以下标准:
热量值:读数精度为十分之一度,量程范围:±1000度;
温度:量程范围:最低0°C,最高50°C,读数精度为0.01°C;
湿度:量程范围:最低10%RH,最高90%RH,读数精度为1%RH;
风速:量程范围:最低无风,最高3m/s,读数精度为0.1 m/s; 2.测量范围
测量范围应在室内定义的范围之内,最低可测量到0 °C,最高可测量到50°C,湿度可测量到最低10%RH,最高90%RH,风速可测量到最低无风,最高3m/s。

三、测试方法
1.热量表的设置
首先将热量表置于室内,经过调节达到稳定的环境条件,如温湿度、风速等,接着调整热量表的测量参数,如测量时间、采样频率等,以确保热量表准确测量出环境中的热量。

2.稳定性测试
稳定性检查是测试热量表精度的基础,在测试过程中应对测量设备进行稳定性校准,确保设备精度和可靠性。

3.材料质量检查
材料质量检查是校验热量表的必要程序,详细检查包括热量表本身的外观,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等。

四、测试结果
根据测试的结果,可以得出热量表的准确度,与环境中的实际热量值进行对比,以确保测量准确有效。

能量计热量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能量计热量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能量计热量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简介能量计热量表是一种测量热容量、热传导和其他热动力学参数的实验仪器。

为了确保仪器的安全运行以及延长使用寿命,需要采取合适的操作和保养方法。

安全操作1.操作前准备: 在使用能量计热量表之前,请确保已经检查了电源、电气线、温度传感器和其他有关的设备,确保其工作正常。

2.温度检查: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温度检查以确保测量可靠性,这可以通过在室温下进行温度标定来完成。

在实际使用中,也应该根据需要对温度进行校准。

3.样品选择和准备:为了避免对仪器的损坏或其他问题,使用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初步的检查和处理,确保不含有有害物质、并且是干净的。

4.使用前参数设定: 在测量之前,请根据实际情况对参数进行设定,如样品数量、采样点数、时间分辨率等。

5.稳定性检测: 在使用能量计热量表之前,请确保仪器足够稳定,否则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特别是在低温下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冷却影响。

保养规程1.清洁:维护仪器的干净和整洁非常重要,需要定期对仪器进行外部清洁以保持其良好的外观。

2.保养常规:保养应定期进行,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

保养内容包括检查仪表面板和其它部位的螺丝,接线端子,卡扣,开关等是否松动,并紧拧好;检查设备电缆和连接头是否损坏,若损害则立即更换;检查电气部分是否受潮,若发现,请停止使用并清洗干净。

3.保养时间:保养时间的确立也非常重要,通常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业保养,更换电池等部件,并进行检查和补充润滑剂等保养操作。

4.使用范围:请注意仪器的使用范围以及仪器所允许的最大温度和压力范围等重要事项,以避免在使用时造成损坏或其他问题。

总结能量计热量表是一种重要的科学仪器,在使用和保养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程以确保其使用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

操作前需要进行检查准备,注意设定测量参数和样品选择;保养时需要注意清洁、保养常规和保养时间的问题。

最后,使用范围也是很重要的,要避免在过大的范围内使用导致设备的损坏。

热量表技术标准和产品检验方法

热量表技术标准和产品检验方法

热量表技术标准和产品检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量表的热量计量原理与主要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与贮存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计算流动介质为水,温度为2~160℃,压力不大于2.5MPa的热量表。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BSEN1434 1997国际法定计量组织的75号国际建议(OLMLR75)GB/T 778.3—1996冷水表第3部分: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JB/T 8802—1998热水表行业规范GB/T9329—1999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3.术语3.1热量表用于测量显示水流过热交换系统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的仪器。

3.2整体热量表由流量传感器、计算仪、配对温度传感器等部件所组成不可分离的热量表。

3.3流量传感器安装在热交换系统中,用于采集水的流量并发出流量信号的部件。

3.4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热交换系统中,用于采集热交换系统入口和出口水的温度并发出温度信号的部件。

3.5计算仪接收来自流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的信号,进行热量计算存储和显示系统所交换的热量值的部件。

3.6配对温度传感器在同一个热量表上,分别用来测量热交换系统的入口和出口温度的两支温度传感器。

3.7温差在热交换系统内的热载体水的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的差值.3.7.1最小温差温差的下限值,在此温差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7.2最大温差温差的上限值,在此温差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流量单位时间通过热量表的热载体水的体积。

3.8.1最小流量热载体水在系统内的最小流量,在此流量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2额定流量热载体水在系统正常连续运行的最大流量,在此流量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3最大流量热载体水在系统内,有限时间(<1小时/天;<200小时/年)内,正常运行的最大流量,在此流量时,热量表不得超过误差界限。

3.8.4累积流量热交换系统内流过的载体水的体积的总和。

热能表检定装置标准

热能表检定装置标准

JJG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20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能表检定装置Heat Meters Calibration Facility2008--×××--××发布2008--×××--××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热能表检定规程V 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Heat Meters Calibration Facility本规程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8年XX月XX日批准,并自2008年XX月XX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流量容量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院山东省德鲁计量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镇海明泰设备成套厂河南新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规程委托全国流量容量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王东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朱永宏(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卜占成(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院)史振东(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谷祖康(山东省德鲁计量科技有限公司)张祖明(浙江镇海明泰设备成套厂)费占波(河南新天科技有限公司)曾益民(北京三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录1 范围(1)2 引用文献(1)3 术语与定义(1)4 概述(3)5 计量性能要求(3)6 通用技术要求(4)7 计量器具控制(5)7.1 检定条件(5)7.2 检定项目(5)7.3 检定方法(5)7.4 装置的不确定度(7)7.5 检定结果的处理(8)7.6 检定周期(9)附录A 检定证书的内页格式(10)热能表检定装置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对工作在传热介质为水、温度不高于95℃的热交换系统中的热能表,实施检定、型式评价实验的热能表检定装置的首次检定和后续检定。

关于热量表的检定技术及装置

关于热量表的检定技术及装置

——使用半年后一个1周的跟踪过程。 此外,在丹佛斯公司的方案中,还提到应 该按照EN45001标准操作质量系统。他们认 为:应该有一个特殊的训练,使实验室能够使 用质量手册,并可以按照EN45001标准操作 质量系统。这个训练应该在使用校准系统6 个月后进行。质量手册是得到中国权威热量 仪表校准实验室鉴定的基础。
一3一
万 方数据
堕垫堡垫
垫塑:兰塑 从一个控制面版上的电子操作 同时进行多个热量表校准 完全自动操作 称量水柜的开始/停止流量扩到80m3/h 即使校准系统设计简单,关键部件也必 须使用高精度级别的。
测量原则
二、关于建立检定系统 国家标准JJG225—2001《热能表检定规 程》中,对热量表的检定,从检定条件(包括环 境和设备)、项目、方法及结果的处理,都有着 明确的原则规定,是热量表生产企业建立检 定系统的依据。 作者对热量表检定工作关注已久。1998 年lo月在杭州曾与欧洲著名热计量仪表设
一6一
1.每一个热量表的生产企业,都必须重视 产品检定的工作。如果说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 生命,那么“检定”正是产品质量的保证。 2.在我国,热量表作为一个新的产品,行 业标准和检定规程公布实施还只有不过两、三 年的经验。因此,企业建立的检定系统装置,需 要不断地、及时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以适合 检定规程的要求。这将需要持续地努力,需要 一段可能不会太短的改进提高的过程。 3.我们特别强调重视检定工作,因为这不 仅仅是一个企业的产品市场能占有多大,效益 能取得多少的问题。如果中国的热量表生产企 业不能通过认真的检定工作以确保产品的质 量,它所产生的消极的社会影响,存在着使热 计量仪表这一新兴产业夭折的危险。众所周 知,中国国民对进口,特别是欧洲产品质量的 信任度一向很高。中国市场上进口的热量表主 要正是来自欧洲许多著名公司,他们正以30 多年积累的经验,加上针对中国的特点。不断 地在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中国的需要。如果我 们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而进口产品再打出 “价格”这张底牌,这前景将很难预料。 我们衷心地祝愿中国热计量仪表产业健 康地成长,在社会和政策条件进一步成熟时, 在中国的热计量仪表大赛场上,“主场”取胜, 获得应有的发展和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量表检定规程引言本规程参照采用国际建议OIML R75-2002热量表和欧洲标准EN1434-2007热量表。

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口径不大于200mm的热量表的首次检定和后续检定。

其他口径热量表可参考本规程检定。

2 引用文献本规程引用下列文献JJG643-2003 标准表法流量标准装置JJG 164-2000 液体流量标准装置JJF 1004-2004 流量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OIML R75-2002 Heat meters (热量表)EN 1434-2007 Heat meters(热量表)IEC 60751:2008 Industrial platinium resistance thermometer and platinium temperature sensors (工业铂电阻温度计和铂温度传感器)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 术语与定义3.1 热量表Heat meter热量表是测量和显示载热液体经热交换设备所吸收(供冷系统)或释放(供热系统)热能量的仪表。

3.1.1组合式热量表Combined heat meter由独立的流量传感器、配对温度传感器和计算器组合而成的热量表。

3.1.2一体式热量表Complete heat meter由流量传感器、配对温度传感器和计算器组成,而组成后全部或部分不可分开的热量表。

3.2 热量表的组成部件Sub-assemblies of a heat meter本条款包括流量传感器、配对温度传感器和计算器等术语。

3.2.1 流量传感器Flow sensor在热交换系统中用于产生并可发出载热液体的流量信号的部件,该信号是载热液体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的函数。

3.2.2配对温度传感器Temperature sensor pair用于采集载热液体在热交换系统的入口和出口的温度信号的部件。

3.2.3计算器Calculator用于接收流量和温度的信号,并进行计算、累积、存储和显示热交换系统中所交换的热量的热量表部件。

3.3 标称运行条件Rated operating conditions本条款包括温度范围限、温差限、流量限、热功率上限、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和最大压损等术语。

3.3.1温度范围限Limits of temperature range本条款包括温度范围上限和温度范围下限等术语。

3.3.1.1温度范围上限(θmax) Upper limit of the temperature range流经热量表的载热液体的最高允许温度,热量表在此温度下运行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

3.3.1.2温度范围下限(θmin) Lower limit of the temperature range流经热量表的载热液体的最低允许温度,热量表在此温度下运行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

3.3.2温差限Limits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本条款包括温差、温差上限和温差下限等术语。

3.3.2.1温差(△θ) Temperature difference热交换系统中载热液体的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之差。

3.3.2.2温差上限(△θmax) Upper limit of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最大允许温差,热量表在此温差和热功率上限内运行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

3.3.2.3温差下限(△θmin) Lower limit of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最小允许温差,热量表在此温差运行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

3.3.3流量限Limit of flow-rate3.3.3.1流量上限(q s) Upper limit of the flow-rate热量表的最大流量,在此流量下短期运行(<1h/天及<200h/年)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

3.3.3.2常用流量(或额定流量)(q p) Permanent flow-rate热量表的最大流量,在此流量下连续运行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

3.3.3.3最小流量(q i) Lower limit of the flow-rate热量表的最小流量,在此流量下连续运行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

3.3.4热功率上限Upper limit of the thermal power热量表的最大热功率,在此热功率下运行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

3.3.5最大允许工作压力Maximum admissible working pressure(MAP)热量表在其上限温度下运行可持久承受的最大正压力。

3.3.6最大压损(△p) Maximum pressure loss热量表在额定流量下运行时,载热液体流过热量表允许产生的压力降低值。

3.4 总量检定Complete verification对热量表的热量值直接进行测量并同时测量分量值的检定方法称为总量检定。

3.5 分量组合检定Combined verification将热量表的流量计单独检定,温度传感器与计算器组合检定的方法称为分量组合检定。

4 概述4.1 工作原理热量表计量的热量值由流经热量表中载热液体的质量和其流经热交换系统的入口和出口的温度差对应的焓差经过计算得到。

热量表主要由流量传感器、配对温度传感器和计算器组成。

其中,流量传感器给出载热液体的体积(或质量),配对温度传感器给出温差值及温度,计算器将输入的流量和温度信号经过计算处理后,显示出载热液体在热交换系统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值。

热量表按结构类型一般可分为一体式热量表和组合式热量表。

4.2热量的计算公式热量的计算公式为:⎰⋅∆⋅=tmdt hqQ (1)式中:Q——释放(或吸收)的热量,kJq m——流经热量表中载热液体的质量流量,kg/s△h——热交换系统中入口温度(或出口)与出口温度(或入口)对应的载热液体的比焓值差,kJ/kg, 水的比焓值和密度表见附录B。

t———时间,s5 计量性能要求5.1 示值误差各等级热量表的示值误差应在其最大允许误差范围内。

5.1.1各等级热量表热量值最大允许误差E列在表1中。

注1:对1级表q p≥100m3/h。

注2:q为流量。

5.1.2 各等级热量表分量值的最大允许误差E q、EΔθ、Eθ、E G列在表2中。

注1:对1级表q p ≥ 100m3/h。

注2:分量组合检定的最大允许误差为上述分量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算术相加。

5.2 热量表的温差下限Δθmin不得大于3℃, 冷量表的温差下限Δθmin不得大于2℃。

5.3 流量传感器在额定流量下的最大压损△p不应超过25kPa。

6 通用技术要求6.1 热量表外壳应色泽均匀,无裂纹、无毛刺、无起皮现象,壳体上应用箭头标出载热液体的流动方向。

6.2 热量表应在铭牌或表体的明显部位标明至少如下信息: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及编号、制造厂的商标或名称、口径、型号、编号、流量的测量范围、温度的测量范围、温差的测量范围、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准确度等级、环境等级、制造年月、安装位置(管道入口或出口)、水平安装或垂直安装(如有必要)。

6.3 新制造的热量表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使用中和修理后的热量表应具有上次检定的合格证书。

6.4 影响热量表计量性能的可拆部件应有可靠且有效的封印。

6.5 热量表的材料与结构构成热量表的所有部件应有坚固的结构,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热量表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并能正常工作。

热量表中凡与载热液体直接接触或靠近载热液体处的部件、材料应能耐载热液体和大气的腐蚀或有可靠的保护层。

6.6 固定安装在热量表表体的配对温度传感器应能取出检定,引出线长度不小于1.5米。

6.7 热量表显示要求6.7.1热量表应至少能显示热量,累积流量,载热液体入口温度、出口温度和温差。

热量的显示单位用J或W•h或其十进制倍数。

累积流量的显示单位用m3。

温度和温差的显示单位用℃或K。

显示单位应标在不宜混淆的地方。

6.7.2显示数字的可见高度不应小于4mm。

6.7.3显示分辨力6.7.3.1使用模式时显示分辨力显示分辨力最低要求为:热量:1k W•h或1MJ或1GJ;累积流量:0.01m3;温度:0.1℃;温差:0.1℃。

6.7.3.2检定模式时显示分辨力热量表的热量值的分辨力最低要求为: 0.001kW•h或0.001MJ;热量表的温度和温差的分辨力最低要求为0.01℃;不同口径热量表的累积流量值的分辨力最低要求为:DN15至DN25:0.00001m3;DN32和DN100:0.0001m3;DN125 至DN200:0.001m3;6.7.3.3 检定模式的流量信号模拟要求热量表检定模式中应具备自模拟流量信号功能。

且该功能模拟引入的流量值应不计入使用模式下的累计流量及累计热量值。

注:为描述方便起见, 对于应用于供冷系统的热量表以下称为冷量表。

6.7.4 密封性要求热量表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下运行应密封良好,无泄漏、渗漏或损坏。

7 计量器具控制7.1 计量器具控制的内容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和后续检定。

7.2 检定条件7.2.1检定设备见表3表3. 热量表及冷量表主要检定设备7.2.2检定设备基本要求7.2.2.1水流量标准装置检定介质为清洁水,水中不应含有气泡。

水介质的电导率可能会影响采用电磁感应原理的流量传感器。

水介质的电导率应高于200µS/cm。

检定热量表的装置介质运行温度是(50±5)℃,检定冷量表的装置介质运行温度是(15±5)℃。

检定中热量表的流量传感器的供水压力应不大于被检表的最大允许压力,但应足以克服热量表的压力损失影响。

热量表的供水压力应保持稳定。

尽可能消除水锤、脉动、振动等因素的干扰。

检定过程中选定的流量应保持恒定。

流量的相对变化在低区应不超过±2.5%,在高区应不超过±5%。

7.2.2.2温度传感器检定装置配对温度传感器检定装置的典型设备(对于最小温差为3℃度的热量表)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至少两支)恒温槽(至少两台, 工作区域最大温差0.01℃, 应满足被测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插入深度的要求)电测仪表(配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的准确度为0.01℃)。

可以使用不确定度能够满足要求的其他装置。

7.2.3 环境及外部要求环境条件应满足测温用数字仪表的说明书要求。

环境温度一般为:(15 ~35(40))ºC环境相对湿度一般为(15~85)%;大气压力一般为(86~106)kPa;供电电源:单相电源电压为(187~242)V,三相交流电源电压为(323~418)V,电源频率为(50±1)Hz;外界磁场干扰应小到对热量表及冷量表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7.3 检定项目热量表及冷量表的检定项目列于表4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