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购物中心模式解析及发展探讨

体验式购物中心模式解析及发展探讨
体验式购物中心模式解析及发展探讨

“体验型”购物中心,作为商场同质化时代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在国外早已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地产运营商在付诸实践。然而国内对于何为“体验型”购物中心,开发商们对于这个概念仍处在未知或一知半解,还处于探索阶段。赢商网独家专题此次详细介绍了体验型购物中心兴起的背景,体验式的定义、特点、表现方式、目前打造体验型购物中心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业内对于体验型商业的看法。

·赢盛中国研究:体验式商业模式将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PART 1:体验式商业成新趋势

随着人们消费心态的日渐成熟,互联网购物的兴起,靠巨量铺设国际名牌店和服装店的商业地产发展模式和理念,面临日益狭窄的市场。面对电商的咄咄逼人,实体商业低谷之中不

的时代终将结束,而商场的布局、商家尤其是体验消费型商家的引进及布局、人文设施和服务的改善则日益重

未来的消费者会更愿意为体验、环境、情感和服务买单。越来越多的商业项目注意到这一

,调整业态,增加休闲、餐饮、娱乐,甚至体育场馆、博物馆、儿童游乐设施、博物馆、水族馆、体验式运动城等业态的比重,透过轻松愉悦的购物环境,以实

PART 2:何为体验式购物中心?

PART 3:购物中心“体验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创造体验性的购物环境

借助独具特色的建筑设计,一个商业项目建筑本身就能够吸引人们到达的观光场所的话,商业一定会好运作。另外,体验的基础实际上要先解决便利性和可到达性的问题,在内部要让每个店铺都自然连接起来,没有死角,使顾客的整个购买过程能顺畅实现。同时,通过一些便利的配套服务,融入与项目相关的特色文化理念,打造优雅的内外在环境来达到吸引客户。

A 商场各种硬件设施,如设立育婴

室室、休息室等一些便民措施

B

商场的环境:园林式的景观设

计、绿色植被、流水、恰到好处

的灯光照明等等,增加消费者的

自然感受

C

商场规划:注重各功能区的衔接

与融合,让消费者能轻易找到想

去的店铺;最好采取弧形外廊和

环形动线

D

内部装潢,融入一些特色的文

化,与建筑外形及商业定位完美

配合

典型项目:上海新天地关键词:改造、石窟、文化保留

A 以儿童核心家庭类体验

购物中心和传统百货商场不断上调

以儿童职业体验馆、儿童百货、游乐

场等为主打的儿童业态比例,一方面

是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其惊人的增

长速度。并且儿童业态具有连带消费

多、持续性强、对楼层和位置要求不

高,且易汇聚人气的特点,能为购物

中心带来一大批家庭型消费人群,并

形成持续不断的规律性客群。[详细]

B

以运动娱乐为主的年轻消费体验

如今的购物中心,对于很多人来说

已不再是为购物才去逛,运动、交友、

聚会、看时尚展览、看电影、溜冰、

KTV等,在购物中心都能找到中意的

那个区域。而这针对于年轻人消费习

惯兴起的大型影院、溜冰场、健身房、

KTV、电游城等娱乐休闲业态正在购

物中心不断地开疆扩土,成为购物中

心的主流业态。

C

以餐饮、咖啡为主的商务消费体验

餐饮业态在传统的商业业态中并不

受青睐,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如今餐

饮业已成大型商业地产项目或国内商

业中名副其实的新宠。购物中心的餐

饮比例达到甚至超过20%,可观者到

20%-40%。借力餐饮增加人气,成为

大型商场和购物中心的“主打歌”。特

别是位于商务区的购物中心,时尚的

餐饮品牌、格调清新的咖啡馆让白领

们趋之若鹜。[详细]

典型项目:三里屯太古里(三里屯Village)关键词:古老+时尚=潮流生活方式

,并融入时尚元素。通过几何型的造型和大胆饱满的用色,赋予每幢建筑独特的

画廊和艺

多家独立饮、咖啡厅、酒吧、美容健身、家电数码、儿童业态、家居、艺术展览、画廊、礼品、

PART 4:打造“体验式”购物中心存在的问题

1、缺乏成熟的开发模式和运营经验

目前虽然有很多开发商宣称要打造一个体验型购物中心,也有很多购物中心宣称要转型体验式。但是,多数的仍是处于探索阶段,一方面,国内并没有一套适合国情,行之有效的体验型购物中心的开发模式;另一方面,现在也没有运营的非常成功的体验型购物中心项目;导致的后果就是国内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成熟团队和专业人才。因此,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他们还处于知道要做体验型购物中心,但并不清楚如何去做的状态,这些宣称和调整也就只能停留在口号阶段。2、商场定位不准,品牌认识度不够

有的项目体量过大,靠独立的餐饮休闲等品牌进驻,仍然难填满大体量的商业;招商经理对于各种热门品牌缺乏了解,对于商场定位不清,认为只要是这一类的品牌都行,导致就算有大牌进驻仍是难以带动商场的人气。很多开发商一做综合体就是高端定位,然而高端定位是需要有足够的消费力支撑的。所以,适合周边的品牌和组合才是最合适的。招商阶段,要根据项目的定位来考虑合适的品牌,考虑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人气指数的同时,也要考虑周边人群的定位和流行的趋势,在运营阶段,对于一些经营不好的品牌要及时的调整。

3、打着环境、文化、文艺等招牌,真正“体验”感不多

随着“体验”成零售新趋势,很多的购物中心都极大的放大这一点,建家纪念馆,引进艺术展、招进几家咖啡厅、书店,中庭多了些花花草草就号称打造体验型购物中心的项目数不胜数。这些打着文化、环境、文艺招牌的商场,表面看上去氛围十足,可实际上顾客在消费过程中参与感有限,体验不足,对商场的印象也就大打折扣。环境、气氛都只是体验型购物中心的必要条件,真正通过营造的环境、商场情景、氛围,能让消费者参与4、对于体验业态概念认识不清

目前很多项目在招商上对体验业态概念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餐馆、休闲、娱乐必然是体验业态,导致了新开的一些购物中心中,商品和商铺组合同质化严重,招商策略基本是百货、超市、电影院作主力店,再加上服装快时尚、珠宝店、体育用品店、餐饮、儿童业态等等。每个购物中心都争相引进这些品牌,商场的特色更少了。而往往一些品牌根据自身品牌特色,融入品牌文化与顾客进行互动,增加购物服务的附加值,这类也可以

PART 5:各方评说”体验式“

1912集团总裁陈俊

未来有竞争力的商业地产模式是BLOX,即融合了街区(BLOCK)特点和购物中心(BOX)的优势。“在购物中心买东西,万城千篇一律。但我特别看中的就是…场所精神?,在一个地方不仅能把所有的休闲需求解决,还能欣赏到艺术,体验到建

筑风格带来的独特感,这种体验很珍贵。把情感植入,也应该是同质化竞争中的一种出路。”

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

之前竞争不激烈的时候,商家把商业房地产仅仅理解为“商业”,忘记了在“场所精神”上给消费者提供服务。商业地产不能只会做房东、不会做体验,“让顾客有愉悦的体验感”是中国商业地产进入“加速上行阶段”和同质化竞争后的一种改良方

式。

湖北福星惠誉不动产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夏珊

体验式就是为了解决同质化和差异化有效的途径,但是在我们做体验式的方向的时候,其实要投入的成本,一个金钱成本、一个时间成本都是很高,比如说为了营造一个比较好的体验式购物感受,主题型或者生态型的购物中心,要有一

定时间让消费者慢慢感受,体验,才能真正从实际利益上慢慢有回报,所以成本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广州连城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邓国坚过多体验业态会削减购物中心的整体租金收益。购物中心体验业态的占比要根据所在商圈和项目定位的目标消费群体

消费习惯来定,并非越多越好。体验业态精髓在于能为消费者带来高附加值的感受,如果餐馆仅提供流水线的饭菜,它

就不是体验业态;相反,被普遍认为零售业态的服装专柜,如果能根据不同人穿着习惯、不同场合穿着要求,提供搭配

建议,融入品牌文化与消费者互动,就是体验业态。

体验式营销

体验式营销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前言体验式营销其实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在市场竞争激烈、市场营销程度较高的行 业,早就已经普及了。例如:美容行业、保险行业、保健品行业、电脑行业等。体 验式营销随处可见,目前正被各行业广泛运用。早在几年前,摩托罗拉就在广州天 河城这个寸土寸金的购物中心开设了“体验中心”,让消费者可以尽情体验摩托罗 拉产品的魅力,如今汽车用品行业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它,我们也可以到汽车用品的 产品展示中心去感受这种服务。显而易见,这种营销模式能为企业带来好的效益, 追求进步发展的企业当然非常关心如何利用这种营销模式,开展体验式营销也可以 有多种多样的做法,而我们最关心的是什么做法最有成效,要如何去开展。因此本 刊结合实例对这种营销模式如何在汽车用品行业运用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体验式营销 体验式营销兴起 体验式营销的兴起有一个大社会环境,那就是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要解释体 验式营销还要从体验经济说起。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演进的过程随着消费型态的 改变,已从过去之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转变至“体验式经济”时代。 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经济学家分析,社会的生产及消费行为有了巨大变化。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影响深远,其中最主要的方面在于企业的营销观念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逐渐认识到“以客户为中心”或者“以市场为导向” 的重要性,同时营销学者们也将此作为“营销观念”的中心思想。但实际上,现在 通行的营销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以产品为导向”的范畴,离“以客户为导向” 距离尚远。与注重产品特色与功效的传统营销相比,体验营销更注重客户的体验。 这些体验产生于客户先前经历对其感觉、内心和思想的触动,并将企业和品牌与客

购物中心的经营模式与发展

中国购物中心的经营模式与发展 购物中心(也叫shopping mall)作为一种新兴复合型商业零售业态,它是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乃至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一站式”大型商业体,包括百货店、大卖场、连锁品牌店以及中西餐饮、影城、歌剧院等在的超级商业中心,具有规模庞大、功能齐全的特征。购物中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转变的必然结果,并且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而不断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 购物中心是现代城市商业文明的商业文化体验主题乐园、都市文化商业核心。购物中心的业态有其特有的个性,具备以下特点:1、多业态的集合体,购物中心本身集聚了商业的所有业态。2、多功能的集合体,购物中心不仅仅是购物,还包括旅游、休闲、健身、娱乐多功能于一体。3、体验式购物,购物中心有优美的购物环境,不是一般的纯购物商场,是多元化消费模式的延伸。 从零散的商店或者说马路商业形态,到百货公司、自助超市的经营形态,再到集生活消费用品、文化体育娱乐消费服务于一体的区域性大型购物中心,零售业态的每一步改变都是为了适应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如今,市民进入购物中心,所有的购物计划都能在这里完成,购物中心提供的休息、娱乐等场所也免除了消费者购物后的劳累。目前,已有54家大型购物中心,2007年总营业额达440亿元,同比增长44.1%;占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比重也逐年上升,由原来的8%上升到现在的10%。

作为一种最先进的零售模式,购物中心已逐步成为引领中国未来零售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专业化能力和产业化程度取得了相当快的进展。然而,03年以来,在购物中心持续不断的开发热潮中,有关商业地产银行不良贷款、土地市场不规以及商户纠纷方面的报道不时见诸媒体,使人们对购物中心的经营模式和盈利能力产生迷茫和困惑。 一、中国购物中心近年来的发展,大致上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商业改造和百货业建设; 第二个时期是90年代中期大型超市和卖场的兴起,目前国的零售业大多为这一业态,即以百货商场、超市、连锁店及小店铺为主,基本上停留在购物这一简单需求上。而如今的消费者工作繁忙之余,不仅要求购物方便,还希望在购物的同时进行休闲、娱乐活动,以节省时间。 显然这些需求在传统的零售模式中难以得到满足。为了迎合这种“一次性购足,休闲购物”的消费主流,继百货、连锁经营、仓储式货场这几大变革后,中国的购物中心迈进第三个时期---Shopping Mall(超级购物中心)时代。这种全新的商业形式一经推出,立即引发了国零售业的强烈反响,日益成为现代商业的主流。 国的MALL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铜锣湾广场、天河城、新世界中心、正大广场等的陆续开业,国逐渐形成了一批规模面积较大、业态复合度较高的Shopping Mall。其中一部分购物中心,经过几年的合理规划与经营,开始进入到持续经营,稳健发展的阶段。如的天河城广场,2004年租金比开业

体验式商业业态的运营要点及案例

体验式商业业态的运营 要点及案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体验式商业业态运营要点和案例借鉴 细数国内体验式商业项目,虽然K11、侨福芳草地、大悦城等已在“体验”实践上做得有模有样,但国内大部分项目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如何做好体验式商业项目体验式商业有哪些成功要点我们可以从那些成功案例中借鉴什么本次专题从生活体验式购物中心、儿童体验主题案例、艺术体验购物中心以及体验式购物中心升级策略四大方面进行成功经验分享。 一. 你是否真的理解什么叫“体验式商业” 1.概念 所谓“体验式商业”,是区别于传统商业的以零售为主的业态组合形式,其更注重消费者的参与、体验和感受,并对空间和环境的要求也更注重体验性。 体验式商业最常见的载体是购物中心,因为购物中心在建筑设计、空间品质、业态组合和经营模式上,更易于实现“体验式”的要求。体验式消费主要是人体三方面感官的参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 视觉(听觉):指消费现场的各种新奇的建筑形态、装潢布置、产品陈列等对消费者视觉的冲击(或某种声音引起人的注意),从而触动消费者内心,引起愉悦感受。 触觉:主要是指消费者在卖场消费过程中的参与行为。 味觉:指商业物业里的美食体验。 2.发展模式 3.7大主要特征

“体验式商业”特征1:注重定位的精准性 体验型业态主要包括:餐饮、电影院、冰场、健身会馆、电玩城、KTV、美容美体、儿童体验、儿童游艺。 “体验式商业”特征2:关注功能的便利性 任何业态的选择和引入,都基于项目合理的业态组合定位,以及对潜在目标消费群消费喜好的准确把握,商业业态功能对区域消费者的便利性体验式商业需关注的基本点。 “体验式商业”特征3:关注业态的协同性 商业场所的产品计划,是消费者进入的充分理由,包括:消费层分类/分析、业态分布的分析、业态分布的分区、产品调整计划。 统一运营要求各商户统一经营管理,是商业场所的各项服务功能符合目标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在市场树立良好的、独特的形象。 “体验式商业”特征4:关注经营的特色性 商业的经营特色能够有效吸引消费者,也是吸引消费者定性消费的主要卖点之一; 鲜明的形象主题,使商场在商品同质化严重的商业市场内获得形象和档次的提升。 “体验式商业”特征5:关注场所的感染力 体验不仅仅是餐饮、休闲、娱乐,而是与场所整体汇聚起感染能量。 “体验式商业”特征6:场所理念与消费者价值的融合 “体验式商业”特征7:关注消费的文化性 4.体验化元素有哪些 二、体验式商业成功案例解析 1、生活体验购物中心(LSC)案例借鉴 生活体验购物中心(Lifestyle Shopping Center,简称LSC)一般位于密度较高的住宅区域,迎合本商圈中消费顾客对零售的需求及对休闲方式的追求,具有露天开放及良好环境的特征;在业态上,主要有高端的全国性连锁专卖店,或以时装为主的百货主力店,多业态集合,以休闲为目的,

国际购物中心成长与我国购物中心的发展战略

国际购物中心成长与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战略(二) 二、购物中心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概况 购物中心在世界各国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发展模式上看,欧美购物中心起源早,已进入成熟期,日本、东南亚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大体上于80-90年代兴起,目前已进入了快速成长期,但还是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而我国的内陆地区从总体上刚刚进入起步时期,但由于市场潜力巨大,正逐步为零售业者、地产业者、投资业者所关注和接受。 严格说来,美国是现代大型购物中心的诞生地,其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西尔斯罗巴克(Sears, Robuck & Co)公司所规划建造的许多独立的商店街,它们远离市中心,处于城市边缘地带,具有初步的整体规划,同时附设了免费的停车场,这也是现代购物中心的雏型。而被视为大型购物中心鼻祖的,是土地建筑商人尼克斯于20年代中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所规划兴建的Country Club Plaza, 其目的在于提供住宅区内居民一个可以享受消费服务的场所,具有统一管理的商店承租户、特定而远离道路的停车空间,以及全面统一的管理策略,而这些特色,都成为日后大型购物中心所遵循的基本规范。50年代,西雅图市Northgate购物中心、佛莱明罕市Shoppers World购物中心相继设立,这是最早以百货公司为主要承租户的两个购物中心,其中Northgate是最原始的Mall型购物中心,主要由两条面对面的带状中心组成,中间由一条人行通道连结。 截至目前,美国有大大小小的购物中心43000多个,各种规模一应俱全,其中27000个购物中心不足100000平方英尺,因而只能算作小型购物中心。由此看来,平均每个美国人拥有19平方英尺的零售市场,虽然店面过多,但是在过去的几年中,除了每逢夏季生意会略有减少外,零售业一直红红火火。 我们再来看一看日本购物中心的发展情况。 日本的购物中心以1969年建设的玉川高岛屋为代表,不过那时的购物中心理念,仍未摆脱百货公司的格局,所提供的服务也较为有限并且集中。从70年代初期到中期,经过整体专业规划、景观设计以及经营管理的大型购物中心开始成为主流,其中尤以位于大阪商业区的几个购物中心最具代表。例如千里新城的"谢尔西"购物中心、巴恩环购物中心等,它们特殊的建筑景观,例如挑空广场、庭园、喷泉等,都成为都市外围引人注目的消费人潮集中地。

当下-购物中心如何从转型到创新

当下,购物中心如何从转型到创新! 2015 年,中国商业市场转型之年据相关统计,2015年 中国的社会零售总额已达到24万亿。其中电子商务占8%,虽然占比不大,但其发展趋势稳步向前。到2020年,将会 有更多的销售份额来自于电子商务销售。虽然各方对此存 有很大的争议,但是线上电子商务市场的快速增长,对国 内零售市场冲击已成事实。对于中国实体零售来讲,2015 年是非常困难的一年,众多知名企业纷纷转型,除“抛重 取轻”理念之外,开发商开始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线 上线下融合思维进行转型。2015年,线上虚拟市场与线下 实体的硝烟味越来越稀薄,两者的关系开始从竞争转变为 合作融合,由相互排斥转为共赢“战友”。2016年中国商 业市场创新发展之年经历了2015年的转型发展,中国商业 市场发展走向逐渐明晰。2016年,电商和实体企业将更加 努力,为抢占最好的发展时机,进行创新和融合。1、O2O 打通线上线下隔阂,实体商业的服务平台应进一步创新互 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商业快速进入到全网时代,随之改变的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购物空间立体化(全 渠道购物)、时间碎片化、购物移动化、信息传播社交化, 这四大方面的改变直接颠覆了我国商业地产管理者的思维 和消费者到固定场所购物的习惯。互联网时代来了,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变了,中国的商业市场的发展方式也要随之转变。自2014年电商冲击以来,我国零售商便潜心探索新型零售模式,大力推动服务平台如:大悦城、银泰、王府井等。从各个实体店的O2O线上线下融合发展、APP 软件推出、与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系统联手来看,零售企业可提升自身能力,以方便性、快捷支付体验来赢得消费者关注。2、未来发展趋势:商业+互联网+文化+政策支持2015年一线城市购物中心实际开业率有所下滑,招商难度进一步加剧。我国商业地产领域竞争激烈,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购物中心压力明显增大。面对各方压力,商业运营管理者必须把握三要素:1、互联网优质商业项目的优势固然是成功运营的必要条件。而今天,想要贴近市场,贴近消费者,收获高额回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渠道也很重要。互联网的出现,让管理者欣喜,通过互联网平台不但可以做好产品推广、树立形象,也可在如此开放的平台上积累较多的资源。2、文化时代在进步,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在进步。快消时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会越来越挑剔。产品的文化、体验属性大大提高了产品固有价值,这是区别于电商最宝贵的一点。所以,实体企业必须加大文化价值输入、大力推进体验业态。除出售商品外,必须注重文化、体验、品牌的延伸,用额外价值与消费者保持良好关系。3、政府的扶持无论是城市发展趋向,还是商业

关于商场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于商场发展的几点建议 营运部路璐年底将至,商场面临调整,作为前勤人员通过与商户的日常沟通,以及对万达广场等参观加之平时的学习,再次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建议,共同探讨商场以后的发展。 一、商场的调整,功能区域明确划分 经过一年的营运,部分商户已经萌生退意,据调查整个商场退铺率将达到50﹪,这是一个严重的情况,必须引起重视,招商工作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须储备足够多的商户资源,但同时应注重品牌,选择适合本商场的品牌,整个商场的定位应为中档休闲时尚运动品,牌,同时引进几个流行的销量好的时尚品牌,来带动商场的人气,另外一点要做好整个商场的总体规划,区域划分要相对合理,做到宁缺勿滥。 1.增加招商人员,并且主动出击,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因为商场正处于发展初期,靠等是等不来合适的品牌入住。 2.招商政策要更加灵活,对于不同厂商采取特定的招商政策,加大优惠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好的品牌入驻。 3.取消童装区,增加休闲餐饮区,在一个综合性的购物中心里单独设置童装区不合理,只需保留个别较好的品牌即可,要适当增加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入驻,以此来带动人气。 4.对于同一个业态的品牌,要做好品牌储备,引入良性竞争机制,

对经营不好、品牌较差的可随时调整。 5.商场导视系统建立,建立完备的商场导视系统,尤其是针对于位置相对较僻的商户多方位的增加导视系统,争取做到顾客不迷路,不存在死角的情况,同时导视系统应做到既美观又一目了然。 6.增加各类活动,聚集人气,不间断的举办各种类型的宣传活动,借助活动提高商场的知名度。 7.加强各种节日活动的宣传力度,利用新年、周年庆等节日,推出各种有创新的活动,持续的进行打折、促销、买赠等优惠活动,商场要拿出一部分费用。 8.布置更多的休闲椅等,给消费者提供舒适的休息场所。 9.商场内部广告位的增加,楼梯墙面,消防通道安全门的美化,使商场具有现代艺术气息。 10.开辟专门场地,供一些演出团队或街舞团队免费演出或学习交流。 11.增加各种媒体的宣传,采取广告轰炸策略,提升缤纷五洲商场的知名度。 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商场人气,促进商户销售,商户利益有了保障,正常的商场管理才能有序开展,离开这个前提,盲目的对商场采取强硬管理,只会适得其反。 二、加强团队的建设和管理 正所谓“事在人为,”一个商场运营的好坏与否,关键还在于该管理团队的能力,我们无法复制另一个万达,但我们可以建一个比万达

星巴克体验式营销模式

体验营销成就星巴克传奇星巴克的成功 ? 星巴克――来自美国西雅图派克地市场的一家专卖咖啡豆的商店,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发展成为集咖啡豆、罐装咖啡饮料、咖啡馆、CD和咖啡器具等多方经营为一身的跨国企业。它那墨绿色美人鱼LOGO已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商标,更是顶级浓缩咖啡的象征。究竟是什么成就了星巴克传奇呢?体验式营销咖啡王国传奇的造就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源于其长期以来对人文特质与品质的坚持:采购全球最好的优质高原咖啡豆以提供消费者最佳的咖啡产品,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源于不懈的品味追求,时时处处体贴入微,提供顾客最舒适最优雅的场所。这也是星巴克的独特魅力所在,同时也体现了体验营销的威力,星巴克正是以“体验式营销”的方式带领消费者体验其所塑造的文化。体验营销的定义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这种方式以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产品为平台,以有形产品为载体,生产、经营高质量产品,拉近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体验营销的例子深圳商家开打体验式消费牌“中国最具体验特色的国际购物中心”、“体验特色的豪华车销售模式”“体验式旅游”――继产品经济后,体验经济时代已经来临。近期,深圳商家追着这股国际潮流近期纷纷打出“体验牌”。星巴克不同的营销体验第一,星巴克一个主要的竞争战略就是在咖啡店中同客户进行交流,特别重视同客户之间的沟通。每一个服务员都要接

受一系列培训,如基本销售技巧、咖啡基本知识、咖啡的制作技巧等,要求每一位服务员都能够预感客户的需求。第二,星巴克更擅长咖啡之外的“体验”,如气氛管理、个性化的店内设计、暖色灯光、柔和音乐等。就像麦当劳一直倡导售卖欢乐一样,星巴克把美式文化逐步分解成可以体验的东西。第三,“认真对待每一位顾客,一次只烹调顾客那一杯咖啡。”这句取材自意大利老咖啡馆工艺精神的企业理念,是星巴克快速崛起的秘诀。注重“oneatatime”(当下体验)的观念,强调在工作、生活及休闲娱乐中,用心经营“当下”这一次的生活体验。第四,星巴克还极力强调美国式的消费文化,顾客可以随意谈笑,甚至挪动桌椅,随意组合。这也是星巴克营销风格的一部分。第五,紧张忙碌的生活中,人们都渴望着放松和悠闲。如果你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使他们拥有了一份美妙而娴静的体验,就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提升品牌认知度。星巴克的体验营销味觉体验氛围体验社会体验味觉体验――用最好的咖啡,煮出不同的口味星巴克的咖啡具有一流的纯正口味。为保证星巴克咖啡的质量,星巴克设有专门的采购系统。他们常年旅行在印尼、东非和拉丁美洲一带,与当地的咖啡种植者和出口商交流、沟通,为的是能够购买到世界上最好的咖啡豆。他们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让所有热爱星巴克的人都能品到最纯正的咖啡。星巴克的咖啡品种也是繁多的,既有原味的,也有速溶的;既有意大利口味的,也有拉美口味的,顾客可凭自己的爱好随意选择。氛围体验――星巴克文化渗入人心星巴克吸引消费者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内部幽

购物中心体验业态TOP10

购物中心体验业态TOP10 所谓“体验式商业”,是区别于传统商业的以零售为主的业态组合形式,更注重消费者的参与、体验和感受,对空间和环境的要求也更高。 传统百货与购物中心的本质区别是零售类业态的占比从70%-80%降至45%-55%,体验类业态占到占比可达到10%-15%甚至更高。哪些业态属于“体验式”业态呢? 1、电影院 从电影院出现开始到现在,它已然成为购物中心的“标配”之选,电影院的聚客能力和电影院掀起的“圈地时代”不容小觑。 主要功能: 电影院是购物中心中最聚人气、提高留客时间、最有效拉动关联消费及同向人群的业态。 电影院可以提升购物中心形象,并保持购物中心永久的时尚性。 电影院在购物中心有着很强的人流导向性,体现了“喷淋式客流设计”的理念。 电影院有着较强的节奏控制作用,有利于购物中心的人流动线的优化调整和顾客身体与消费心理的调节。 电影院具有极好的心情调节作用,增加了顾客的合理消费行为和愉快的心理体验。 2、真冰场 真冰场自身如果有强大的运营能力和吸客力,必然会给购物中心带来客流量和消费量的提升,故华润集团万象城、龙湖集团天街购物中心、兴隆集团兴隆天地旗下多家购物中心均设置了冰场。 但冰场的承租能力低,物业层高和柱距要求高(溜冰区域内不得出现立柱),设备需要由开发商或运营商承担,故除非面积非常大的大型购物中心或者突出年轻潮流主题的中型购物中心才会引入真冰溜冰场。 冰场和电影院是两个经常对比的业态。一个电影院生意的好坏,跟电影院本身的经营能力一定是有关系的,但是并不是占很大的比重。电影院生意的好坏很大部分跟电影市场是否繁荣关系很密切。而冰场是自己生产产品、推广产品、销售产品,推广费用很高。冰场的好坏和本身的经营能力关系更大!

商场活动策划方案

商场活动策划方案 现阶段,网络购物已成为实体商业广场最大的竞争对手,直接影响实体商店的利益,为此商场进行整合升级,在八一建军节期间,打造以休闲、体验、互动、娱乐四大元素组成的体验式营销模式,将会议展览,商务旅游,文化教育,艺术传媒等诸多元素互为交叉,形成以主题文化休闲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营销模式。引入大型公益性活动及文化巡展、组织各种革命历史题材的主题展览,致力于打造非盈利性的文化互动体验平台,以此拉伸品牌形象,强化品牌的正能量。 一、活动主题 中国人的红色情结与生俱来,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基因中。此次活动将“红色文化”搬进商场,迎合节日喜庆的氛围,围绕“开国大典”的文化主题,开展大型文化巡展活动。 二、活动时间: 8月1日—8月7日(7天) 三、活动气氛布置 合理把握以文化体验为重心,以商业服务为基础,以商品营销为素材的策划理念,为消费者创造商品以外的价值空间和值得体验的真实感受。组织“开国大典”主题展览,强调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在消费决策前便取得认同。 1、商场室内美陈布置方案 ①中庭布置方案:确定以“开国大典”为主题的大型展览,还原开国大典场景,设立长15m,宽6m的天安门城楼模型,摆放伟人蜡像,使人们再次回到全民欢庆的1949年。

②商场DP点布置方案:商场主客流线交叉口、通道入口、扶梯口、楼梯口等增设50组互动式的创意艺术雕塑,使消费者观赏、驻足、拍照,进一步强化整个商场的艺术氛围。 ③商场室外美陈布置方案:在商场室外的正门,摆设三组高6米的大型武器模型,分别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模型、第一颗人造地球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模型及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宇宙飞船“神州一号”的模型。 2、写真、喷绘: 费用预算:6,782元杂费:520元 3、印刷类: ①印刷气氛牌6000张、单色单面157G铜板纸,费用预算:3,560元 四、活动内容 围绕历史题材的“红色文化”主题展览,开展系列大酬宾活动 1、礼动八一:赠送开国元勋纪念章 ①活动时间:8月1日—8月5日 ②活动地点:1-4楼 2幸运礼上礼:赠送开国大典台历 ①活动时间:8月1日—8月3日(3天) ②活动地点:1—4楼 五、活动预算 由于本次活动的展品全部采用租赁模式,计划会在集团提供的资金范围内压缩一半,预计整体在150万内完成所有的店庆布置工作。

体验式购物中心模式

体验式”购物中心模式解析及发展探讨 “体验式”购物中心模式解析及发展探讨“体验型”购物中心,作为商场同质化时代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在国外早已 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地产运营商在付诸实践。然而国内对于何为“体验型”购 物中心,开发商们对于这个概念仍处在未知或一知半解,还处于探索阶段。 赢商网独家专题此次详细介绍了体验型购物中心兴起的背景,体验式的定义、 特点、表现方式、目前打造体验型购物中心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业内对于 体验型商业的看法。

PART 1:体验式商业成新趋势 一线上零售:阿里要打造体验型电商 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商零售的崛起,让实体零售感受到空前的压力,此刻,当所有的线下零售开始觉悟,要开始走体验型购物之时,阿里已经开始走线上体验型购物之路。阿里集团新任CEO陆兆禧在就职演讲中提到,未来的阿里系电商零售将以核心研究提高用户购物体验,针对性的为单个消费者的购物服务,阿里未来方向是体验型电商。 二线下零售:购物中心纷纷打“体验牌” 随着人们消费心态的日渐成熟,互联网购物的兴起,靠巨量铺设国际名牌店和服装店的商业地产发展模式和理念,面临日益狭窄的市场。面对电商的咄咄逼人,实体商业低谷之中不断审视自身优势,体验消费成为线下商业新的出路。“地段和大牌决定一切”的时代终将结

束,而商场的布局、商家尤其是体验消费型商家的引进及布局、人文设施和服务的改善则日益重要。 未来的消费者会更愿意为体验、环境、情感和服务买单。越来越多的商业项目注意到这一趋势,纷纷开打“体验牌”,调整业态,增加休闲、餐饮、娱乐,甚至体育场馆、博物馆、儿童游乐设施、博物馆、水族馆、体验式运动城等业态的比重,透过轻松愉悦的购物环境,以实现对客流的重新集聚。 PART 2:何为体验式购物中心?

体验式商业业态的运营要点及案例

体验式商业业态运营要点和案例借鉴 细数国体验式商业项目,虽然K11、侨福芳草地、大悦城等已在“体验”实践上做得有模有样,但国大部分项目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如何做好体验式商业项目?体验式商业有哪些成功要点?我们可以从那些成功案例中借鉴什么?本次专题从生活体验式购物中心、儿童体验主题案例、艺术体验购物中心以及体验式购物中心升级策略四大方面进行成功经验分享。 一. 你是否真的理解什么叫“体验式商业”? 1.概念 所谓“体验式商业”,是区别于传统商业的以零售为主的业态组合形式,其更注重消费者的参与、体验和感受,并对空间和环境的要求也更注重体验性。 体验式商业最常见的载体是购物中心,因为购物中心在建筑设计、空间品质、业态组合和经营模式上,更易于实现“体验式”的要求。体验式消费主要是人体三方面感官的参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 视觉(听觉):指消费现场的各种新奇的建筑形态、装潢布置、产品列等对消费者视觉的冲击(或某种声音引起人的注意),从而触动消费者心,引起愉悦感受。 触觉:主要是指消费者在卖场消费过程中的参与行为。 味觉:指商业物业里的美食体验。

2.发展模式 3.7大主要特征 “体验式商业”特征1:注重定位的精准性 体验型业态主要包括:餐饮、电影院、冰场、健身会馆、电玩城、KTV、美容美体、儿童体验、儿童游艺。 “体验式商业”特征2:关注功能的便利性 任何业态的选择和引入,都基于项目合理的业态组合定位,以及对潜在目标消费群消费喜好的准确把握,商业业态功能对区域消费者的便利性体验式商业需关注的基本点。 “体验式商业”特征3:关注业态的协同性 商业场所的产品计划,是消费者进入的充分理由,包括:消费层分类/分析、业态分布的分析、业态分布的分区、产品调整计划。 统一运营要求各商户统一经营管理,是商业场所的各项服务功能符合目标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在市场树立良好的、独特的形象。 “体验式商业”特征4:关注经营的特色性 商业的经营特色能够有效吸引消费者,也是吸引消费者定性消费的主要卖点之一;

对中国购物中心的发展趋势研究(最终版)

对中国购物中心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通过从数量和建筑面积、购物中心的种类两方面来分析中国购物中心的发展现状,然后结合目前的中国国内消费环境以及和电商之间的竞争关系的演变,对中国购物中心的未来发展之路进行研究,得出中国购物中心的未来发展的三大趋势为经营主题化、差异化,运营百货店化、精细化和体验新奇化、智能化。关键字:购物中心趋势发展 目录 1中国购物中心的发展现状分析 (2) 1.1数量与建筑面积 (2) 1.2 购物中心的种类 (2) 1.3发展阶段 (3) 2中国购物中心的发展环境分析 (5) 2.1消费环境 (5) 2.2电商的竞争 (6) 3中国购物中心的发展的趋势分析 (6) 3.1经营方式主题化、差异化 (6) 3.2营运方式百货店化、精细化 (7) 3.3体验形式新奇化、智能化 (7) 4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产生于二十世纪初,五六十年代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盛行,掀起了商业经营方式的新浪潮,并逐渐以其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旅游等综合性经营模式与完美的环境配套设施而风靡欧、美、日及东南亚国家。中国的购物中心建设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最早的项目是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天河城购物中心,随后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相比前几年的高歌猛进、加速扩张,中国购物中心行业在受到电商冲击、商业项目过剩等综合因素影响下,从2015年开始频频出现延期开业、倒闭等令人揪心的现象,不少商业地产集团也开始谨慎扩张或者缩减投资计划,但这并不妨碍中国购物中心业的发展,全国商业地产存量市场依然庞大。 1中国购物中心的发展现状分析 1.1数量与建筑面积 据搜铺网商业地产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6年一季度,全国一二三线城市已开业购物中心3547家(不含港澳台),总建筑面积达3亿多平方米,总经营面积达2亿多平方米。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全球最大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世邦魏理仕发布《2015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报告》,目前,中国购物中心的在建面积位居世界首位,全球购物中心在建量最大的十个城市中有九个在中国。 从开发总量来看,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截止到2016年一季度,已开业购物中心数量达到575家,总计建筑面积达5469.74万平方米,总计经营面积达3401.76万平方米,平均单个购物中心的体量达9.51万平方米;成都、武汉、重庆、苏州等32个二线城市拥有已开业购物中心1505家,总计建筑面积达16070.8万平方米,总计经营面积达10258万平方米,平均单个购物中心的体量达10.6万平方米;南通、常州、泉州等62个三线城市已开业购物中心1469家,总计建筑面积达13744万平方米,总计经营面积达9380.6万平方米,平均单个购物中心的体量达9.35万平方米。 1.2 购物中心的种类 根据国际购物中心协会ICS C对购物中心的分类,按规模对购物中心类型进行分类可分为邻里型购物中心、社区型购物中心、区域型购物中心、超级区域型

购物中心考察的4大角度

购物中心考察的4大角度 考察角度1:商圈+典型项目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要从商圈的角度去考察典型项目,那么首先必须对项目所在城市概况、商圈分布与特征进行详细的概括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去考察典型项目本身,所得到的考察结果不仅有利于对城市商圈的客观深入了解,更有助于对典型项目的定位、业态、运营等有更深刻的判断和经验获取。那么,考察商圈+典型项目,要点有哪些呢? 1)城市整体情况分析:城市概况、主要经济指标、对外交通情况、市内交通、城市战略定位、城市综合竞争力(其中,对于三四线不太知名的城市来说,需要考察的内容更多,包括人口构成与分布、经济指标、主导产业、城市区域图、商业现状、城市未来规划等) 2)城市商圈整体考察:商圈分布、商圈发展特征、形成原因、商业区域、重点商圈区位鸟瞰图指示各商圈位置,然后介绍商圈等级、主要功能定位、商圈辐射的人群(数量、消费力和消费习惯)、代表商业和在建商业(位置、鸟瞰图和项目基本档案)。 3)单个商圈重点考察:商圈名称、位置、性质(即商圈定位和档次)、代表商业项目、业态、消费人群及年龄结构。

4)典型项目考察:项目交通与区位、定位、规划设计、业态组合、面积、层高、每层商铺数量、装饰风格、商业氛围、品牌特色、业态与商铺布置、主力店介绍、商品陈列、主题特色、运营管理、项目总结。 考察角度2:对项目的全面考察 考察要点: ①基本档案、规划设计概念、项目定位; ②区位分析(包括人车分流、出租车等候点、通畅回路、道路设置); ③外部动线,内部动线; ④项目外观,室内空间、中庭、天顶设计风格、店铺设计; ⑤业态分析(业态分布、现场照片)、各楼层业态组合与品牌、楼层业态布局、特色业态展示、主力店展示与品牌分析。在此基础上,如果可获取到更详细的信息,可详细考察招商情况,包括引进的首店、商家数量、各业态商家数量占比、品牌组合分析、合作经营模式,以及SWOT分析; ⑥节点分析,即考察项目的设计细节与创意,包括建筑外立面、入口门厅、中庭、自动扶梯、电梯间、公共走道、公共卫生间、公共休息区、配套设施,需要通过大量实景照片展示,并配以文字解说与点评,方能勾勒细节优缺点。 考察角度3:同类项目对比考察 案例1:北京西单大悦城等6大项目对比考察

体验式购物中心模式探讨

“体验式”购物中心模式解析及发展探讨 “体验型”购物中心,作为商场同质化时代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在国外早已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地产运营商在付诸实践。然而国内对于何为“体验型”购物中心,开发商们对于这个概念仍处在未知或一知半解,还处于探索阶段。赢商网独家专题此次详细介绍了体验型购物中心兴起的背景,体验式的定义、特点、表现方式、目前打造体验型购物中心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业内对于体验型商业的看法。 体验式商业成新趋势 线上零售:阿里要打造体验型电商 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商零售的崛起,让实体零售感受到空前的压力,此刻,当所有的线下零售开始觉悟,要开始走体验型购物之时,阿里已经开始走线上体验型购物之路。阿里集团新任CEO陆兆禧在就职演讲中提到,未来的阿里系电商零售将以核心研究提高用户购物体验,针对性的为单个消费者的购物服务,阿里未来方向是体验型电商。 线下零售:购物中心纷纷打“体验牌” 随着人们消费心态的日渐成熟,互联网购物的兴起,靠巨量铺设国际名牌店和服装店的商业地产发展模式和理念,面临日益狭窄的市场。面对电商的咄咄逼人,实体商业低谷之中不断审视自身优势,体验消费成为线下商业新的出路。“地段和大牌决定一切”的时代终将结束,而商场的布局、商家尤其是体验消费型商家的引进及布局、人文设施和服务的改善则日益重要。 未来的消费者会更愿意为体验、环境、情感和服务买单。越来越多的商业项目注意到这一趋势,纷纷开打“体验牌”,调整业态,增加休闲、餐饮、娱乐,甚至体育场馆、博物馆、儿童游乐设施、博物馆、水族馆、体验式运动城等业态的比重,透过轻松愉悦的购物环境,以实现对客流的重新集聚。 何为体验式购物中心? 所谓体验式购物中心:就是一种以休闲娱乐为主,购物为辅的城市购物中心,一般位于城市次中心区,大型居住社区或者都市游憩区等位置,体量一般较大,它强调从生活情境出发,塑造人们的感官体验及心理认同,通过环境、建筑及与城市风格的融合营造出别致的休闲消费场所,激发出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购物行为。与传统的购物中心相比,更加注重环境和建筑设计,突出合理的布局、特色的风格和舒适、优雅的环境,追求与消费者阶层生活品位、消费习惯相匹配。 体验式购物中心几个特点: 1、在业态配比上,以休闲娱乐为主,购物功能为辅; 2、商业理念上,强调顾客的心理体验以及在购物过程中的立体感受; 3、在商场设计和空间环境营造上凸显娱乐性、互动性、文化性、情景性和个性化等特点,一般为开放式购物区间。

体验式商业

体验式商业 随着近几年房地产政策调控的紧缩,社会资源和投资热钱涌向商业地产,商业地产可谓遍地开花,但也折射出了商业地产的“同质化”竞争程度。“体验式商业”已成为一个商业地产的时髦热词,似乎与其沾边,便能立刻提升项目的档次,与传统商场形成差异。用“体验式商业”应对市场“同质化”成为商场上其中一个大趋势。 现在定义的所谓“体验式商业”,是区别于传统商业的以零售为主的业态组合形式,更注重消费者的参与、体验和感受,对空间和环境的要求也更高的商业形式。 一、2013年体验式商业模式受关注 时下,我们经常会在商业地产相关的报道和消息里听到“体验式”这个词。“体验式”的产生,是源于商业零售行业的不断发展升级,以及消费者对于购物场所的要求日趋多元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不能满足于仅仅在商场购物,而是呈现出休闲、运动、娱乐、就餐、培训等多方面的消费诉求,同时,消费者对于购物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实体商业“被迫”向体验式商业转型 2013年1月24日,中购联购物中心发展委员会、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值中购联2013新春联谊会之际,发布了2013年中国商业房产十大关注热点。在会上,关注电商发展对购物中心等实体商业的优化和改良的影响这一热点,受到多家购物中心的重视。 如今面对电商的压力,包括购物中心在内的众多实体商业向体验式商业转型,成为紧迫的现实,在消费者还不会轻易为体验式商业埋单的背景下,对尚处在概念化的体验式商业提出现实要求,有利于对实体商业盈利模式的优化和改良。 2、体验式消费成为商业地产营销新模式 以一线城市的北京为例,北京购物中心体验式消费功能日益凸显,儿童教育、咖啡、甜品、餐饮类品牌快速扩张,也成为新购物中心的主力业态。 由于购物中心体验式消费功能日益突出,2012年餐饮和娱乐对购物中心物业的吸纳比例显著上升。咖啡和甜品连锁品牌在第四季度积极扩张,星巴克、Costa、太平洋咖啡、Godiva巧克力、许留山等均有拓展新店。此外,气味图书馆、顺电、苹果和PageOne等各种类型的家居电子用品品牌,也占据了购物中心更多的商铺空间,并起到提升购物中心顾客购物氛围和趣味的作用。 在天津2010年已经出现了情景体验式消费街区,这算是最早的体验式消费。情景体验式消费街区概念是新的商业地产产品模式,随着信息时代的变迁带来体验经济的发展,商业空间经历了百货商店、超级市场、连锁店、Shoppingmall(大型购物中心)的兴衰更迭之后,正日益强劲地朝着情景式体验消费的方向发展。 商家通过对其商业现场环境和氛围的营造,使消费者在消费购物的同时享受全方位的“情感体验”式的消费过程。它提供给消费者的不仅是新颖多样的购物休闲方式,更有传统商业无法比拟的优美景观视野及开放的体验消费环境。虽然规避了电商的冲击,但由于这些体验式业态所需面积大、投资成本大等因素,这些业态可能面临较大的租金上涨压力,对持有者的经营能力、资本成本等要求颇高。 二、体验式商业体验程度层级

购物中心发展历史

第二章购物中心的发展分析 第一节购物中心的产生和演变 今天,购物中心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发展演变,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是由于购物中心在传播过程中与各地具体情况相结合的结果。在不同的国家、社会和经济水平下,购物中心的发展模式既有自身的特点,又彼此影响。美国购物中心的建设始终居于领先地位,对欧洲、澳洲和亚洲国家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一、早期探索阶段 早期的购物中心探索和实践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特别是美国,它乃是发展购物中心的先驱。 早在19世纪,美国购物中心建设已经拉开序幕,但是它在20世纪以前的发展相当缓慢。在早期探索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原型有1827年西鲁斯·巴特勒(CyrusButler)在罗得岛普罗维登斯(Providence,RhodeIsland)建造的三层封闭购物廊,以及1907年爱德华·H·博尔顿(Edward H.Boulton)在巴尔的摩建造的罗兰帕克(Roland Park)中心。 20世纪20~30年代,购物中心在设计、开发和运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一种较为固定的平面布局方式——即将一组商店围绕小汽车布置,或者商店被小汽车包围——很快得到重视,并逐渐流行起来。美国郊区化势头迫使零售商业设施适应汽车需要向郊区交通枢纽扩散,迎合新的区位选择。开发商尝试将沿街带橱窗的商店组合起来,并在商店群背后设置停车场。1921年,西尔斯·罗巴克(Sears Roebuck)公司在芝加哥郊区公路交叉点上建立了一家综合商店,以它为核心形成了带形中心(Strip Center)。带形中心是美国早期购物中心的典型代表,在30年代的美国郊区非常普遍。 探索阶段的购物中心虽然还比较原始,但是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特征,它们在布局上一般沿着一条中央大街布置。1923年建成的康萨斯城乡村俱乐部广场(The Country C1ub Plaza)包括280家承租户,由互相独立的一系列商店协调开发,其建筑、景观和招牌等都有统一风格。1937年建成的休斯敦奥克斯河中心

大型购物中心的投资决策策划与开发

大型MALL购物中心的投资决策策划与开发 一、国内外shoppingmall发展现状 购物中心最早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约有100年的历史。shoppingmall 是指城市市区购物中心,shoppingcenter是指郊区的购物中心。 购物中心的定义如下: 1.购物中心的策划、建立、经营都在统一的组织体系下运作; 2.适应管理的需要,产权要求统一,不可分割; 3.尊重顾客的选择权,为顾客提供一次满足购物的服务; 4.拥有足够数量的相邻而又方便的停车场; 5.拥有良好的购物环境,对客户健康无损害,提供娱乐、休闲等特色综合服务。 6.统一的商业形象,以统一经营政策进行营运。 7.有创造新商圈或更新地区的贡献。 购物中心的建筑特征 1.商业空间步行化2.商业空间室内化3.公共空间社会化 购物中心的本质特点是统一管理和分散经验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对购物中心实行统一的集中管理,购物中心的日常运行、保安、清洁、维修进货和促销活动等都是有组织地进行,公共空间实行统一管理,供所有的零售商与购物者共享。经营者不参与管理,定期向管理者交纳管理费用,而所有者与管理者部参与经营,租金收入和经营状况并无直接关系。 购物中心在发达国家发展日趋成熟,已经朝着生态化、娱乐个性化等方向发展。日本大阪率先发展生态型购物中心,其中Namba工程是独具特色的生态购物中心,建筑面积达到32万平方米,建筑师设计了一个带有自然

地貌特点的人造峡谷式的公园式购物中心,该峡谷的植物覆盖2~8层建筑上面,露天的坡道从2层逐渐走到8层,坡道两边可以进入不同层上的商店、餐饮与娱乐场所,并有天桥连接峡谷两端,此绿色方案得到业主与当地政府的喜爱与批准。 我国商业发展一直滞后,90年代后期,零售业与批发业发生剧烈变革,传统百货公司在竞争中纷纷惨败,超级市场开始登上舞台。购物中心在9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国内。 90年代中期北京万通新世界购物中心和阳光四季购物中心以及上海迪美购物中心, 90年代末期,深圳首家MALL购物中心—铜罗湾百货在华强北开业,它是利用工业厂房改建的物业;2002年上海正大广场由泰国正大集团附属公司上海帝泰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亿美元兴建,总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集购物、餐饮、娱乐和休闲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堪称“现代商业巨型航母”。正大广场位于享有“东方曼哈顿”之称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核心地带,目前共有350家商铺签约,出租率超过80%。 购物中心在我国发展很快,但是对购物中心精髓理解不深,投资的许多购物中心缺乏精心规划,运作管理方式依旧是传统的百货管理方式,许多购物中心经营失败。 二、shopingmall可行性研究 购物中心投资巨大,投资回收期长,风险与机遇并存,发展商作大型购物中心决策必须进行周密的市场调研,对社会购买力与城市商业环境进行认真论证,超越社会购买力要求,建设过多的商业中心势必导致项目失败,因此公正、客观的研究是策划的基础。

体验式购物中心模式解析及发展探讨

“体验型”购物中心,作为商场同质化时代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在国外早已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地产运营商在付诸实践。然而国内对于何为“体验型”购物中心,开发商们对于这个概念仍处在未知或一知半解,还处于探索阶段。赢商网独家专题此次详细介绍了体验型购物中心兴起的背景,体验式的定义、特点、表现方式、目前打造体验型购物中心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业内对于体验型商业的看法。 ·赢盛中国研究:体验式商业模式将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PART 1:体验式商业成新趋势 随着人们消费心态的日渐成熟,互联网购物的兴起,靠巨量铺设国际名牌店和服装店的商业地产发展模式和理念,面临日益狭窄的市场。面对电商的咄咄逼人,实体商业低谷之中不 的时代终将结束,而商场的布局、商家尤其是体验消费型商家的引进及布局、人文设施和服务的改善则日益重 未来的消费者会更愿意为体验、环境、情感和服务买单。越来越多的商业项目注意到这一 ,调整业态,增加休闲、餐饮、娱乐,甚至体育场馆、博物馆、儿童游乐设施、博物馆、水族馆、体验式运动城等业态的比重,透过轻松愉悦的购物环境,以实

PART 2:何为体验式购物中心?

PART 3:购物中心“体验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创造体验性的购物环境 借助独具特色的建筑设计,一个商业项目建筑本身就能够吸引人们到达的观光场所的话,商业一定会好运作。另外,体验的基础实际上要先解决便利性和可到达性的问题,在内部要让每个店铺都自然连接起来,没有死角,使顾客的整个购买过程能顺畅实现。同时,通过一些便利的配套服务,融入与项目相关的特色文化理念,打造优雅的内外在环境来达到吸引客户。 A 商场各种硬件设施,如设立育婴 室室、休息室等一些便民措施 B 商场的环境:园林式的景观设 计、绿色植被、流水、恰到好处 的灯光照明等等,增加消费者的 自然感受 C 商场规划:注重各功能区的衔接 与融合,让消费者能轻易找到想 去的店铺;最好采取弧形外廊和 环形动线 D 内部装潢,融入一些特色的文 化,与建筑外形及商业定位完美 配合 典型项目:上海新天地关键词:改造、石窟、文化保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