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室内栽培技术
羊肚菌的室内栽培技术方案

羊肚菌的室内栽培技术方案引言羊肚菌(Hericium erinaceus),又称猴头菇、猴头蘑菇,是一种高档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由于其口感鲜美,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因此羊肚菌的室内栽培技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羊肚菌的室内栽培技术方案,以帮助种植人员更好地实施羊肚菌的栽培工作。
1. 材料准备•羊肚菌菌种:选择优质的羊肚菌菌种,确保菌种的纯度和活力。
•培养基质:常用的培养基质有木屑、麦秆、稻草等,要选择无污染的原材料。
•培养容器:可以使用塑料袋、塑料瓶等作为培养容器。
•高温灭菌器:用于灭菌培养基质,确保无菌环境。
2. 菌种培养1.将羊肚菌菌种放入无菌培养基质中,进行培养。
菌种与基质的比例为1:10。
2.放入高温灭菌器中,进行灭菌处理。
温度控制在100℃,时间约为2小时。
3.灭菌结束后,将培养容器密封,放置在无菌环境中保持恒温,温度控制在25-28℃,湿度控制在80-90%。
4.大约3-4周后,菌种开始长出白色菌丝,表示菌种培养成功。
3. 培养基质的制备1.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质,如木屑。
将木屑清洗干净,晾晒至水分含量适中。
2.将木屑放入高温灭菌器中,进行灭菌处理。
温度控制在100℃,时间约为1小时。
3.灭菌结束后,将木屑倒出,装入培养容器中。
每个容器装填约2/3的木屑。
4.加入适量的水分,使得木屑的含水率控制在60-70%左右。
5.将培养容器密封,放置在无菌环境中。
4. 菌种接种与培养1.将培养成功的菌种取出,切割成适当大小的菌块。
2.将菌块均匀地撒在培养基质上,每个容器撒菌块的数量约为10个左右。
3.将培养容器再次密封,放置在恒温恒湿的无菌环境中。
4.每天进行观察和通风,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气流。
5. 养护与管理1.注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温度控制在22-26℃,湿度控制在80-90%。
2.定期通风,保持良好的气流环境,防止菌腔内积水。
3.定期检查容器内的湿度,根据需要适当喷水保湿。
4.防止有害生物(如虫害、霉菌等)的侵害,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羊肚菌的种植方法

羊肚菌的种植方法羊肚菌,又名牛肚菌、牛肚菇,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热量的特点,被誉为“菌中珍品”。
羊肚菌的种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种植技术,就能够在家中轻松种植出新鲜美味的羊肚菌。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羊肚菌的种植方法。
首先,准备种植基质。
羊肚菌的种植基质主要有木屑、麸皮、玉米秸秆等,其中以木屑为最佳选择。
将木屑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然后捞出晾干备用。
接着,将晾干的木屑放入袋中,用高温高压蒸汽进行消毒处理,待冷却后即可使用。
其次,接种菌种。
在消毒处理后的木屑中,加入羊肚菌菌种,搅拌均匀后放入培养袋中,封口并打上小孔,以利于通气。
将培养袋放置在阴凉通风处,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待菌丝生长。
随后,培育菌丝。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羊肚菌菌丝会逐渐生长扩散。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等待,通常需要1-2个月的时间。
在此期间,要保持培养袋内的湿度,适时进行通风换气,防止发霉。
最后,移栽培育。
当培养袋内的菌丝覆盖了整个基质表面,就可以将其移栽到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培育。
选择通风良好、遮阳适中的地方,将培养袋打开,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等待羊肚菌子实体的长成。
通过以上种植方法,我们可以在家中成功种植出新鲜美味的羊肚菌。
当羊肚菌子实体长成后,要及时采摘,避免过度成熟而影响口感。
同时,要注意保持种植环境的清洁卫生,防止病虫害的侵扰。
总的来说,羊肚菌的种植方法虽然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术,但只要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就能够在家中轻松种植出高品质的羊肚菌。
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都能成功种植出丰收的羊肚菌!。
羊肚菌高产栽培技术

羊肚菌高产栽培技术目录1. 羊肚菌高产栽培技术概述 (2)1.1 羊肚菌简介 (3)1.2 羊肚菌高产栽培的意义 (4)1.3 羊肚菌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 (5)2. 羊肚菌的生长环境与条件 (6)3. 羊肚菌的选种与繁育 (7)3.1 选种原则 (8)3.2 选种方法 (9)3.3 繁殖方式及关键技术 (10)3.3.1 组织培养法 (11)3.3.2 孢子接种法 (12)3.3.3 原基发生法 (13)3.3.4 其他繁殖方法 (15)4. 羊肚菌的栽培与管理 (15)4.1 栽培场地选择与准备 (16)4.1.1 场地的选择与处理 (17)4.1.2 设施建设与改造 (18)4.2 栽培材料准备 (20)4.2.1 栽培基质的选择与配制 (20)4.2.2 其他栽培材料的准备 (21)4.3 栽培过程管理 (22)4.3.1 原基发生操作技巧 (23)4.3.2 菌丝管理与调控 (24)4.3.3 本菇出菇管理 (25)4.3.4 其他管理措施 (27)5. 羊肚菌病虫害防治 (28)5.1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29)5.2 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30)5.2.1 小菜蛾 (31)5.2.2 其他虫害及防治方法 (32)6. 羊肚菌采收与加工利用 (33)6.1 采收时机与方法 (34)6.2 主要品种介绍及特点分析 (35)6.3 主要加工产品介绍及市场前景分析 (35)1. 羊肚菌高产栽培技术概述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是一种珍贵的食用真菌,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而闻名。
羊肚菌的高产栽培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菌种选择、培养基配制、环境控制、病虫害防治等。
在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下,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显著提高羊肚菌的产量和质量。
羊肚菌的高产栽培首先要求选择优良的菌种,优质的菌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高产潜力且易于繁殖。
为了确保羊肚菌的成功栽培,应选用本地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品种,并进行严格的纯度和健康性验证。
自己在家种植羊肚菌方法

自己在家种植羊肚菌方法简介羊肚菌,又称鸡肚菌、松乳菌、香花菌等,是一种贵重的食用真菌。
它肉质鲜美,味道香浓,营养丰富,被誉为“菌中之王”。
但由于其生长环境特殊,野生羊肚菌价格昂贵,供不应求。
在家中种植羊肚菌,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食用需求,还能在空闲时间中培养一项有趣的爱好。
下面将介绍自己在家种植羊肚菌的方法。
准备材料种植羊肚菌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羊肚菌菌种: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到羊肚菌菌种,确保其品质可靠。
2. 菌袋:选择透气性好的菌袋,可以使用已消毒的塑料袋或专用的菌袋。
3. 生长介质:羊肚菌适宜生长于有机质丰富、微酸性的土壤中,可使用泥炭、腐叶土等作为生长介质。
4. 水:提供适量的水分供羊肚菌生长。
5. 灭菌设备:用于消毒工具和培养介质的设备,如压力锅、高温烘箱等。
步骤以下是自己在家种植羊肚菌的详细步骤:第一步:准备菌袋和介质1. 将菌袋放入压力锅中,加水烧开,然后将菌袋取出沥干水分。
2. 在菌袋中加入适量的生长介质,一般以湿润度为70%左右为宜。
注意要保持介质的微酸性。
3. 将菌袋封口,并用针在袋子上打上透气孔。
第二步:接菌1. 取出羊肚菌菌种,将其切成小块或泥状。
2. 将羊肚菌菌种均匀地撒在菌袋的介质表面上。
第三步:培养1. 将装有菌种的菌袋放入高温烘箱中,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
温度过高会导致菌丝变形,温度过低则生长缓慢。
2. 保持菌袋内部湿润,适量喷水保持湿度。
3. 定期观察菌丝生长情况,一般在接种后的2-3周内能够看到菌丝伸展出来。
第四步:移植1. 当菌丝生长到菌袋表面时,可以将菌袋移至一个较暗的环境中继续培养,模拟野生条件。
2. 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继续观察羊肚菌生长情况。
第五步:收获1. 羊肚菌一般在培养3-4个月后可以进行收获。
2. 当羊肚菌菌盖变白、菌柄膨大时,表示已经成熟,可以采摘。
3. 轻轻拧下菌盖,即可享受鲜美的羊肚菌。
注意事项1. 在整个种植过程中,要保持室内卫生清洁,避免细菌和杂质的污染。
羊肚菌的室内栽培技术方案

引言羊肚菌是一种高营养、珍贵的食用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传统的室外采集方式逐渐受限的情况下,羊肚菌的室内栽培技术成为了一种很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介绍羊肚菌的室内栽培技术方案,希望能够为羊肚菌的栽培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栽培材料准备培养菌株选择选择优质的菌株对于羊肚菌的室内栽培至关重要。
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培养好的菌种以及培养基,或者进行自主培养。
较为常见的菌株有黑羊肚菌、红羊肚菌等。
培养基准备制备培养基是进行羊肚菌室内栽培的首要步骤。
培养基的配方比例对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常用的培养基配方包括:木屑、麦麸、脱脂豆粕等。
培养容器及介质栽培羊肚菌需要准备合适的培养容器和介质。
常用的容器包括塑料袋、培养箱等;介质可以选择木屑、木块等。
羊肚菌的室内栽培步骤1. 菌种繁殖将培养好的菌丝均匀地切下一片,放在消毒过的培养基上,孵育于25-28℃的恒温箱中。
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条件,待菌丝覆盖整个培养基表面后,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2. 培养基接种将培养基装入培养容器中,将培养好的菌丝均匀撒在培养基表面。
然后,覆盖上一层保湿纸,并用塑料薄膜密封容器。
3. 培养基发酵将接种好的培养基容器放置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一般控制温度在22-26℃,湿度在80%左右。
定期检查培养基的湿度和温度,根据需要进行加水或通风。
4. 产生子实体在培养基适宜的温湿度下,待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形成子实体。
子实体的形成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要耐心等待。
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实体会逐渐生长成熟。
5. 收获和储存当子实体的帽盖完全展开,并且柄颜色变得较深时,即可进行收获。
轻轻将子实体旋扭或切断,避免破坏周围的菌丝网络。
收获后,可将子实体进行清洗、晾干,并储存在低温和干燥的环境中,延长保存期限。
栽培注意事项1.温湿度控制:羊肚菌对于温湿度有较高的要求,应确保在适宜的范围内,定期检查和调整。
2.培养基消毒:培养基的消毒是防止其他微生物侵入和污染的重要步骤,需严格操作。
羊肚菌室内栽培技术

羊肚菌室内栽培技术羊肚菌(亦称石耳、猪肚菌、牛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低卡路里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特点。
在市场上有着很高的价格和广泛的需求。
传统上,羊肚菌都是野生采摘的,但由于其数量十分有限且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十分困难,因此人工栽培羊肚菌已逐渐得到重视。
下面将介绍羊肚菌室内栽培的技术。
1.基质选择羊肚菌的栽培基质可以选择秸秆、木屑、麦麸等废弃物作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脱脂大豆粉、石膏、硫酸铵等辅料,进行充分混合后蒸煮1-2小时,然后晾凉备用。
2.菌种接种将已经培养好的羊肚菌菌种均匀地撒在准备好的基质上,然后用塑料袋或箱子进行密封。
3.菌丝生长菌丝生长的条件是温度在20-25摄氏度之间,湿度为80-90%。
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可以促进菌丝的正常生长,并且避免杂菌的侵入。
可以使用加热器和湿布来控制温度和湿度。
此外,还需要定期通风,以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
4.果体形成羊肚菌的果体形成需要充足的光照。
可以使用LED灯或日光灯提供光源,每天保持8-10小时的照明时间。
当菌丝生长到基质表面时,使用杂质较少的土壤或蛭石覆盖上面,然后保持湿润,促进菌子的发育。
5.灌溉和施肥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适量的灌溉,保持基质的湿润度。
灌溉时要注意不要让水沾湿菌子,以免造成烂根。
在羊肚菌的生长过程中,可以适量喷施酵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剂,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6.采摘和保存当果体颜色变暗,菌伞张开时,可以开始采摘。
采摘时要小心,避免对菌丝的破坏。
采摘下来的羊肚菌应尽快处理,可以晾干或进行加工。
未采摘的羊肚菌可以继续生长,但注意不要过度生长,以免营养成分流失。
总体来说,羊肚菌的室内栽培技术相对较为复杂,需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同时还需要注意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管理,羊肚菌的室内栽培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果,满足市场的需求,并且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保护自然资源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羊肚菌栽培技术大全

羊肚菌栽培技术大全熟料脱袋栽培将料拌好,用17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约500克,然后高压或常压灭菌。
灭菌后接种,置25℃下培养,待菌丝满袋后再延长培养5-6天,使菌丝充分生长,即可栽培。
(1)室内脱装栽培。
菇房消毒后,先在每层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然后铺3cm厚的腐殖土,拍平后再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逐个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40个,排完菌棒后轻喷水一次即可覆土3-5cm,表面再盖2cm厚的阔叶树落叶,保持土壤湿润,空气湿度85%-95%,一般一个多月,气温在4.4-16℃就可出子实体。
(2)室外脱袋栽培:室内培养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
选择光照为3阳7阴的林地作畦,畦宽1m,深20-25cm,长度不限,整好畦后喷或轻浇水一次,用10%石灰水杀灭害虫和杂菌。
脱袋排菌棒方法与室内栽培相同,只是底层可不铺塑料薄膜,但要注意畦内温度变化,防止阳光直射。
室外生料栽培在室外选择3阳7阴或半阴半阳、土质疏松潮湿、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20-25cm的坑,坑底先用水浇湿,将上面任一配方料,按比例称好,用水拌匀,在底层铺一层料,压平后约4-5cm,每平方米用菌种(1228cm)2袋,掰成核桃大小菌块,均匀撒在料上,然后用薄层细腐殖土覆盖。
再在其上铺第二层料,厚仍为4-5cm,压平后再以同法播种。
播完后用疏松腐殖土覆盖、厚度为3-5cm,再盖一层阔叶树叶,以保温保湿。
盖完后适当洒些水,为防止人或牲畜践踏及强光直射,在树叶上搭盖一些树枝。
营养价值羊肚菌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菌,其菌盖部分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甘寒无毒,有益肠胃、化痰理气药效。
羊肚菌的营养相当丰富,据测定,羊肚菌含粗蛋白20%、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含量高达1.76 %。
因此,有人认为是十分好的蛋白质。
羊肚菌栽培技术大全

羊肚菌栽培技术大全1.基础准备(1)选址:选择适宜的地块进行栽培,需求土质疏松、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
(2)材料准备:准备好羊肚菌的菌种,通常可选择购买有名的菌种,如山东岱宗山羊肚菌。
2.栽培介质(1)介质选择:栽培羊肚菌常用的介质是泥炭土、腐殖土和细沙的混合物,按比例混合均匀。
(2)消毒处理:将混合好的介质放入大锅煮沸,煮沸后继续煮30分钟,然后晾凉备用。
3.菌种接种(1)菌棒选择:准备相应尺寸的菌棒,一般直径在2-3厘米,长度在15-20厘米。
(2)菌种接种:用手将菌种均匀涂抹在菌棒上,一般每个菌棒上涂抹1-2克菌种。
4.培养箱准备(1)箱体选择:可选择透明塑料箱或木制箱作为培养箱,保持箱体内部湿润即可。
(2)孔洞设置:在培养箱的侧面和顶部设置适当的孔洞,保证氧气流通。
5.培养条件和管理(1)温度要求:羊肚菌的最适温度为20-28摄氏度,可在夏季进行室内栽培,冬季可在温室进行。
(2)湿度要求:为了保持合适的湿度,可在培养箱内喷水增加湿度,但需避免水滴直接接触菌种。
(3)光照管理:羊肚菌偏好光照弱的环境,因此应选择半阴凉的地方进行栽培。
(4)通风管理:保持培养箱内空气流通,避免积聚过多的二氧化碳。
6.生长期管理(1)发菌期:通常在接种后的15-20天,菌棒上会开始产生白色的菌丝,这时就可以将菌棒移到培养箱内。
(2)控制温度:在发菌期,需保持温度在20-22摄氏度,有利于菌丝的快速生长。
(3)保持湿度:保持培养箱内的湿度在80%左右,以利于菌丝的正常生长。
(4)避免触碰:长出的菌丝要避免触碰,以免破坏。
7.采收和后期管理(1)采收时机:羊肚菌的采收时机一般为发菌期后的20-30天,当羊肚菌的褶皱线条清晰可见时,说明已成熟。
(2)采收方法:用尖尖的工具轻轻地将羊肚菌从菌棒上剥离下来。
(3)保持湿度:采收后的培养箱内要保持适宜的湿度,以促进下一批菌丝的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肚菌室内栽培技术
百年来,羊肚菌的市场价值一直推动着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
通过人工育菌丝和利用原产地的有利自然条件,目前室外人工种植基木成功。
但由于室外条件的不可控制性,且限制了羊肚菌的栽培地点,一年里也只能有一个季节可供操作,产量难以保证。
我国的羊肚菌研究一直在进行,特别是近年来,菌种随处可得,人工栽培羊肚菌的技术广为传播,层出不穷:但是,没有任何报道显示商业化人工室内栽培羊肚菌获得成功。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羊肚菌均为人工野生采摘。
由于野生资源十分有限,因此羊肚菌的人工室内栽培及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全世界的消费者都在追求营养价值高,有益于健康的绿色有机食品,而室内栽培的新鲜羊肚菌恰是完美的候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羊肚菌的室内栽培方法,使得羊肚菌的
大规模生产成为现实。
本发明提供的羊肚菌的室内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栽培料:取重量百分比1~10%的蔗糖和90- 99%的小麦均匀混合,
混合物加入加热釜,加水,混合物与水的重量比I:1~1.5,加热使水被完全吸收,得栽培料;
(2).填装:取等体积的栽培料和土壤填装入经过消毒的袋或罐中,土壤层在上,
培养基层在下,中间以铝箔或纱窗相隔:
(3).消毒:将步骤(2)得到的填装后的袋或罐消毒。
消毒方法采用巴士消毒法,
消毒的条件为:40一50min,121℃, 18-20psi。
(4).接种:将带有羊肚菌种的琼脂置于步骤(2)所述土壤层上,接种菌核:
(5).菌核生长:避光,保持温度在18-20'C,相对空气湿度75-85%,保持空气流动
使温度均匀,至菌核成熟;
(6).培养基的制备:取成熟的菌核破碎,优选破碎为3公分见方或圆的小块,均匀
夹入上下两层各1一3cm厚的土壤中间,得培养基。
上述土壤的制备方法为:取以重量百分比计的大粒沙
20~ 30%,2-5mm直径碎花岗岩20-30%,熟土40-60%,混合均匀,置于加热装置中,保持温度在70~100 ℃,持续3~5小时,至水分蒸发和灭除所有微生物。
(7).浇水:向所述培养基浇水,使其完全被水渗透,培养基的水分饱和但不呈浸
泡状:
(8)均匀通风:保持室内均匀通风,3~ 4周。
(9).成蘑:保持所述培养基的土壤的湿度50^-70%,同时保持室内温度16-20 0C,相对空气湿度75-85%,至羊肚菌成熟。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所述栽培方法的防尘温室,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至少十个呈直线排列的保温的风室,所述每个风室两端的墙面中央分别开设有入口门和出口门,所述各入口门和出口门均设置为对等向外双开,且所述各门都打开后,前一个风室的出口17应能对接后一个风室的入口门,从而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风室之间能够形成一个半封闭的通道。
进一步地,每个风室的出口一侧的墙面上均设有对外通风装置。
每个风室的入口
一侧的墙而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进风管口,所述各进风管口是由一个总管分出,所述总管与温度和湿度控制装假连接。
作为优选,上述每个风室配备有多辆带有万向转轮的推车。
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达到下述的技术效果:
1、实现具有高营养价值的羊肚菌的室内栽培,可大规模生产,产量高。
2、培养基选重量百分比1~10%的蔗糖和90~ 99%的小麦均匀混合的混合物,
在保证营养的同时,使得菌核能快速高效的成熟。
3、栽培方法的各步骤保持特定的温度、相对湿度和土壤湿度,保证了羊肚菌的产
量。
4、步骤(2)的土壤用来保水,采用上壤在上,培养基在下,中间相隔的方式装填,使得成熟的菌核能够不接触培养基。
5、木发明提供的用于羊肚菌栽培的温室,能够提供良好的通风和温度湿度的控制
条件,从而保证羊肚菌的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羊肚菌的室内栽培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川于羊肚菌室内栽培的风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木发明用于羊肚菌室内栽培的风室外部排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木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木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
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1、保温防尘温室的构建
在至少具有1200平方米的一个保温防尘厂房内,建设至少十个长方形的呈直线排列的保温的风室1,这些风室1可依序被称为风室一、风室二、风室三……。
可将每个风室1的长度L,宽度w以及高度H(如图1所示),分别设置为6米、4米、4米。
在每个风室1两端的墙而中央分别开设有入口门12和出口门11,各门的尺寸可设为1米2宽、2米高。
这些风室1要门对门串联排列,如图2所示,各风室1之间的距离d为
1.2米(即各门的宽度)。
前一个风室I的出口对应下一个风室1的入口,依次排列。
每个风室1的温、湿、气流等条件基本对应生产过程中的一个星期。
如图1所示,风室1的入口门12与出口门11均为对等向外双开。
如图2所示,前一个风室(例如风室一)的出口门11和后一个风室(例如风室二)的入口门12打开后要能对接,使得在任意两个相邻的风室之间形成一个半封闭通道。
为了便于将填装有栽培料和土壤的袋或罐从一个风室经由上述半封闭通道快速地运送至下一个风室,如图1所示,协个风室还配备I0辆带有万向转轮的推车15,第个推车15可设置为1米宽、1. 5米长、1.7米高、并具有6层货架。
该保温防尘厂房要有加过滤的对外通风条件,可在母个风室1的出口一侧的墙而上设置通风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是在征个风室1的出口一侧的墙面上均匀设置四个速度可调的对外排风扇14。
此外,在入口一侧的墙而上每平方英尺设置有一个直径为1平方英寸的进风管口
13。
进风管口13是从一个总管(图未示出)分出,该总管与温度和湿度控制相连接。
[0035]上述方式构建的保温防尘厂房,能够满足羊肚菌的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同时保持空气流通,利于羊肚菌的生长。
2、在l:述温室中种植羊肚菌
(一)菌核培养
(1).制备栽培料:取重量百分比1~10%的蔗糖和90~ 99%的小麦均匀混合,混合物加入加热釜,加水,混合物与水的重量比1:1~1.5,加热使水被完全吸收,得栽培料。
(2).填装:取等体积的栽培料和土壤填装入经过消毒的袋或罐中,土壤层在上,培养基层在下,中间以铝箔或纱窗相隔。
(3).消毒:将步骤(2)得到的填装后的袋或罐经巴氏消毒法消毒:18~ 20psi,
121℃,45min。
(4).接种:将带有羊肚菌种的琼脂置于步骤(2)所述土壤层上,于带有万向转轮
的推车15上,接种菌核。
(5).菌核生长:在风室I中,避光,打开对外排风装置14和进风管口13,保持温度
在18-20'C,相对空气湿度75-85%,保持空气流动使温度均匀,4~5周后,菌核成熟。
二)羊肚菌的栽培
(6).培养基的制备:取成熟的菌核破碎,均匀夹入上下两层各1~ 3cm厚的土壤
中间,得培养基,放耸于上述带有万向转轮的推车15上。
培养基置于上述土壤的组成为以重堑百分比计的大粒沙20~ 30 % , 2-5mm直径碎花岗岩20-30%,熟土40^-60%,均匀混合后置于加热装置中,保持温度在70~100 ℃,持续3~5小时,至水分蒸发和灭除所有微生物。
(7).浇水:向所述培养基浇水,使其完全被水渗透,培养基的水分饱和,但不浸
泡。
培养基水分饱和的判断标准:浇水后培养基下层土壤以每平方米3~ 4ml/min的速度渗出过饱和的水分。
若浇水量不够,羊月}:菌的产量每平方英尺不到1/10磅。
(8).均匀通风:保持室内均匀通风,3-4周。
(9).成蘑:保持培养基的水分饱和,同时保持风室内温度16-20 ℃,相对空气湿度
75-85%,通风顺畅,一周后出现菌芽,出现菌芽后,如果湿度高或空气流通不够,分生抱子可能会出现并梭盖土壤表面,为免影响羊肚菌的生长,以喷雾器吹去这一层奋状物(没有得到及时吹拂,羊肚菌几乎不成长一颗粒无收),四~五周后收获羊肚菌。
平均每平方英尺能够收获至少1/2磅。
上述方法,实现其有高营养价值的羊肚菌的室内栽培,可大规模生产,成本低,产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