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共101页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发育及感觉统合

神经系统发育及感觉统合

胎儿期
胎儿期大脑继续快速发育,神经元数量不 断增加,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开始形成。
学龄前期至青春期
在这个阶段,大脑的髓鞘化过程逐渐完成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提高,同时 大脑的功能区域逐渐专业化。
新生儿期至幼儿期
在这个阶段,大脑继续快速生长,神经元 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复杂,同时开始出现 突触修剪的过程,去除不必要的连接。
02
感觉统合理论
感觉统合理论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遗传因素
脑损伤或脑功能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脑部损伤或脑功能失调可能导致神经 传导通路异常,影响感觉信息的整合 和处理。
环境因素
孕期和婴儿期接触有害物质、缺乏足 够的刺激和关爱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导 致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
01
02
03
04
触觉过敏或迟钝
对疼痛、温度、触觉等感觉过 敏或迟钝,表现为不喜欢被触
碰或过度敏感。
前庭感觉失调
平衡感和空间感知能力差,表 现为晕车、晕船、容易摔倒等

本体感觉失调
对身体姿势和运动控制不良, 表现为动作不协调、容易摔跤
等。
听觉和视觉失调
对声音和光线的敏感度异常, 表现为对噪音过敏或喜欢强光
感觉统合疗法
03
研究和实践感觉统合疗法的有效性,以帮助那些在感觉处理方
面存在障碍的人。
提高公众对神经系统发育及感觉统合的认识与重视
科普教育
通过媒体、教育机构和社区活动 等途径,向公众普及神经系统发
育和感觉统合的基本知识。
政策倡导
倡导政府和教育机构将神经系统 发育和感觉统合纳入儿童早期教

感觉统合训练对6-8岁儿童平衡能力的影响

感觉统合训练对6-8岁儿童平衡能力的影响

感觉统合训练对6-8岁儿童平衡能力的影响甘振发; 李留东【期刊名称】《《浙江体育科学》》【年(卷),期】2019(041)006【总页数】5页(P97-101)【关键词】感觉统合训练; 动态平衡; 静态平衡【作者】甘振发; 李留东【作者单位】宁波大学体育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4.641 选题依据感觉统合训练是通过科学有趣的训练方法对儿童感官进行长期有效的感官刺激[1],以改善儿童的感官失调现象,而平衡能力受多种感觉器官影响,因此,感统训练对儿童的动、静态平衡能力研究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根据代勇、王磊等人对学龄前儿童平衡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2]表明6岁儿童已经过了平衡能力的的快速增长期。

8岁以后儿童感觉器官基本定型,所以6~8岁是儿童平衡能力的矫正和提高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阶段,如何提高儿童的平衡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1.1 平衡能力是发展儿童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平衡能力指机体维持身体姿态的能力,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

平衡能力有静态和动态之分,静态平衡能力是指身体在相对静止状态下维持身体相对稳定的能力,动态平衡能力是指身体在相对运动状态下维持身体相对稳定的能力。

人类的任何日常行为活动都是在身体平衡的基础上完成的[3],尤其对正在成长发育的儿童来说,平衡能力将对儿童日后的运动能力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所以对儿童平衡能力的提高对日后的学习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1.2 感觉统合训练是提高儿童平衡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感觉统合是指身体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眼、耳、口、鼻等),在不同的感觉路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使机体做出和谐有效运作(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等),并可反复修正的过程[4],简称“感统”。

由于现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程度逐步提高,造成社会上剖腹产盛行,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家庭对孩子过度溺爱或缺少关爱,加上“拔苗助长”的填鸭式课外辅导班使亲子关系僵化紧张而引起的感觉统合失调,使孩子表现出四肢不协调、身体平衡功能障碍、空间感知能力较差等多个方面[5]。

感统教研活动记录(3篇)

感统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星期五)上午9:00-11:30活动地点:XX幼儿园多功能厅参与人员:XX幼儿园全体感统教研组教师活动主持人:李晓薇(感统教研组长)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感统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2. 探讨感统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感统教育教学质量。

活动内容:一、感统教育知识讲座1. 主讲人:张伟(资深感统教育专家)2. 讲座主题:《幼儿感觉统合发展的理论依据与教育策略》3. 讲座内容:- 感统教育的定义及重要性- 幼儿感觉统合发展的理论依据- 感统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感统教育活动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二、案例分析及讨论1. 案例提供者:王芳(小班教师)2. 案例主题:《小班幼儿平衡能力不足的干预策略》3. 讨论内容:- 案例分析:王芳老师分享了她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小班幼儿平衡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及她采取的干预措施。

- 教师讨论:其他教师针对案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如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利用感统器材进行训练等。

三、感统教育活动设计及展示1. 活动设计者:陈静(中班教师)2. 活动主题:《中班幼儿触觉敏感的干预活动》3. 活动展示内容:- 活动目标:通过触觉敏感的干预活动,提高幼儿对触觉刺激的适应能力。

- 活动流程:热身运动、触觉游戏、触觉训练、放松活动。

- 活动展示:陈静老师带领全体教师进行了触觉敏感的干预活动,现场气氛活跃,教师们积极参与。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人:李晓薇(感统教研组长)2. 总结内容:- 感统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们在感统教育方面的收获与不足- 对今后感统教育工作的展望活动总结:本次感统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活动展示等形式,教师们对感统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感统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以下是活动的一些亮点:1. 专家讲座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儿童感觉统合实训指导书(新修版)

儿童感觉统合实训指导书(新修版)

《儿童感觉统合实训》实训教学指导书实训项目一儿童感觉统合基本理论与实践一、实训目的了解感觉统合的含义、感觉统合失调的类型及常见表现,理解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原理,熟悉常见的感觉统合器械。

二、实训内容1.感觉统合基本理论2.感觉统合失调的类型及表现3.感觉统合训练的原理4.感觉统合器械介绍三、实训仪器、设备PPT、实训室所有教具四、实训原理感觉统合训练基本原理五、实训步骤1.学习感觉统合基本理论2.辨识感觉统合失调的类型及表现3.学习研讨感觉统合训练的的原理4.初步熟悉和认识常见的感觉统合训练器械六、实训报告要求按照实训报告格式规范,结合实训的实际过程填写。

七、实训注意事项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乐于思考八、思考题1.阅读感觉统合推荐书目。

2.通过网络、书籍、见习等途径了解当前幼儿园感觉统合类活动开展情况。

实训项目二固有平衡觉类训练六、实训目的能理解固有平衡训练的意义;能辨识固有平衡类训练器材,并说明其原理掌握固有平衡类项目器材的基本用法和指导要领;能根据固有平衡类项目的训练器材设计游戏。

七、实训内容1.固有平衡训练的意义2.固有平衡类训练器材及其原理3.固有平衡类训练器材实操练习4.固有平衡类游戏设计八、实训仪器、设备平衡木、晃动平衡木、立式四分之一圆、平衡台、平衡跷跷板、平衡踩踏车九、实训原理固有平衡训练生理心理基础、感觉统合训练基本原理十、实训步骤1.学习固有平衡训练的意义及其原理2.辨识固有平衡类训练器材3.开展固有平衡类训练器材实操练习4.进行固有平衡类游戏设计六、实训报告要求按照实训报告格式规范,结合实训的实际过程填写。

七、实训注意事项防止训练疲劳,注意训练安全防护八、思考题1.固有平衡统合失调的表现有哪些?2.固有平衡统合失调对儿童日常生活的影响是什么?3.如何在生活中对儿童进行固有平衡统合的训练?实训项目三前庭平衡觉类训练一、实训目的能理解前庭平衡训练的意义;能辨识前庭平衡类训练器材,并说明其原理;掌握前庭平衡类项目器材的基本用法和指导要领;能根据前庭平衡类项目的训练器材设计游戏。

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

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

表 现
本体感失调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
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
视觉感失调
听觉感失调
动作协调不良






爱做旋转游戏,过久而不晕。 容易摔倒或撞墙 笨手笨脚、不听指挥 阅读、听写、写字困难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
注意:
大脑的中枢神经贯穿前庭觉,前庭神经不佳,身体行动及左右脑思考都会陷入混乱,会引发语言发展的严重障碍,也成了学习困难的最主要原因。
触觉方面
适当的触觉刺激
提供干净自由的游戏空间 功能:通过接触周围物体,感知外界环境 方法:爬行训练、提供适宜的玩具
触觉方面
触觉方面
触觉防御过当
轻轻触摸手、脚、脸、背
触觉迟钝
软毛刷子刷手心、手臂、腿 玩毛绒玩具 增进触觉识别
触觉方面
纠正不良习惯
加强亲子关系
不要恐吓或高压手段
给孩子安全感
前庭平衡方面
“自信心和创造力的根” 肌肉 关节 韧带 接收身体各部分的活动及相互关系
本体感觉的功能
本体感又称身体形象或身体地图。 是肌肉、关节运动神经组织、身体神经组织和大脑长期互动练习过程中,协调出的自动自发能力,如平衡感、触觉、前庭不良,本体感就很难健全发展了。
感觉统合失调
当大脑对感觉信息处理不统一、不协调的时候,人类高级而复杂的认知活动就会发生问题,包括注意力、组织能力、自我控制、概括和理解能力,导致机体不能有效动作。
口触失调:
有恋物情结 不爱说话、喜欢吃流食 上下嘴唇显黑色
其他:触觉过于敏感
看到别人做触觉球,自己笑得不行。 爱挑纯棉的衣服
视觉感失调
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
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

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 ppt课件

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 ppt课件
关键性的影响。
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
• 感觉统合的脑机制
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
• 1、触觉系统:是最基本、影响力最大的系统。其接收器官散布在皮 肤上,尤以手脚最多。
• 其功能:建立安全感,稳定情绪及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发展触 觉认知能力(皮肤感觉、重量、温度、形状、大小等)、发展身体知 觉及及计划动作能力、有助于视知觉的发展。
• 2、前庭觉系统:是感受地心引力的牵引、身体在空间中的速度变换 ,其接收器官在内耳中。
• 其功能:保持肌肉张力正常状态(尤其是对抗地心引力的肌肉群,维 持姿势及发展直立反应和平衡反应),与眼外肌有密切的关联,有助 于发展视觉动作协调及空间概念、发展身体知觉及计划动作能力,稳 定情绪,建立驾驭环境、自我控制的安全感。
• 孕期不良、母亲避孕药失败受孕、孕期感染、过期产及分娩期并发症
• 婴幼儿期的脑损害以及说话晚、尿床年龄大等因素会增加6-12岁儿童 感觉统合失调的危险性。
• 如果家庭关系不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当,也可能增加孩子感觉统 合失调的比例。
• 父母的健康状况差、父母的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等也是引起儿童感 觉统合失调的家庭因素。
地方,甚至拒绝进入教室,也可能会粘固定的人(妈妈、保姆),容 易紧张,与别人交往有距离,喜欢独处 • 情绪不安,脾气固执,注意力减低,无法做出耐心或恒心学习
• 3、本体觉系统:使人在没有视觉讯息时,仍能有目的的运动身体各 关节,调节在进行活动时的平衡、姿势、力度及速度,配合前庭系统 共同完成调节眼部肌肉。理论与实践 • 平衡觉:主要与身体的整体位置和运动有关,提供有关旋
转、加速、倾斜的信息。对于保持身体直立、调整身体姿 势、进行有关的空间认知有重要作用。它也是一种非自律 引发学习的,是一种自动自发的学习。 • 前庭、前庭体系、前庭平衡、前庭觉:前庭是脸的正前方, 传达视听嗅味等讯息,前庭训练有助于激发儿童的言语。 这些讯息的处理中心在后颈部脑干(大脑中枢神经)前方 的前庭神经核。由于前庭神经核是大脑讯息的守门器官, 身体任何讯息进入大脑,必经前庭神经核过滤,加上又要 处理前庭讯息,所以是大脑功能最为重要的守护神,通常 称为前庭体系。

儿童感觉统合实训报告

儿童感觉统合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感觉统合失调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对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完成复杂的动作和认知活动。

感觉统合失调可能导致儿童在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遇到困难。

为了提高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本实训以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为主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探索有效的训练方法。

二、实训目标1. 了解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基本概念、成因和表现。

2. 掌握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和方法。

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

4.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理论课程(1)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基本概念、成因和表现(2)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基础(3)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和技巧2. 实践操作(1)感统训练器材的使用(2)感统训练课程的实施(3)观察和评估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文献,了解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基本概念、成因和表现,以及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操作(1)熟悉感统训练器材,如感统平衡板、感统滑板、感统跳床等。

(2)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性格等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感统训练课程。

(3)在实训过程中,观察儿童在训练中的表现,及时调整训练方法和技巧。

3. 评估与反馈通过观察和评估,了解儿童在训练过程中的进步和不足,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实训成果1. 成功掌握了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和方法。

2.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

3. 培养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实训体会1.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关注和干预。

2. 感觉统合训练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

3. 实训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

七、建议1. 加强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和社会的认识。

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1

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1

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王妮(辽宁社会科学院沈阳110031)摘要:感觉统合理论是一套集理论与技术于矫治儿童学习障碍的学说。

由于社会发展,儿童的生存空间与以往相比,大为改观,相当程度上剥夺了促进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需的刺激,因而造成孩子后天神经系统发育不良。

目前,国内的的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地区感觉统合失调的流行率、感觉统合失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造成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感觉统合训练的疗效等方面。

关键词:感觉统合,感觉统合失调,神经生理过程近年来,国内引进了感觉统合训练新技术,用于某些儿童特殊问题的矫治。

然而,很多教育工作者对此了解甚少。

尽管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存在问题的孩子却越来越多,孩子们越来越弱不禁风了!经过不断地研究与探求,人们逐渐找到了问题的原因,那就是高度的都市化生活与现代小家庭制度的不断扩大导致了问题的出现。

生性好动的孩子们,渐渐失去了传统的生活环境,缺少了交互式的生活方法,缺少了在游戏中成长、在自然中学习的过程;人们越来越发现,梦想中活泼可爱的宝宝并不如愿,或笨手笨脚,或说话困难,或反应迟钝,或顽皮无度,或注意力不集中,孩子们出现了学习上的障碍!事实上,这就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造成的恶果!一、认识“感觉统合”“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观念的形成,最早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

当时研究人员从神经生物发展的角度,来观察中枢神经系统自我组织的过程。

后来,赫博(Hebb)(1949)通过研究,发现哺乳类动物的脑部,随着感觉与动作系统的交互作用,塑造、组织了神经系统的联结,并进而发展出有功能性的行为(如:思考、知觉、观念构成等)。

这种神经系统的塑造及组织是环环相扣、持续进行的过程:前一步的过程影响着下一步的信息的传递,从而决定了与外界互动的行为方式。

因此,感觉统合在正常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自我组织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早期感觉与动作经验,会影响人们对环境的认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统合理论与实践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Leabharlan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