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生器检验仪使用说明书

合集下载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简洁范本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简洁范本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
1. 简介
2. 安装
,您需要将自动苏生器安装到目标设备上。

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安装:
步骤1:准备所需的安装工具和材料。

步骤2:在目标设备上找到适合安装自动苏生器的位置。

步骤3:使用安装工具将自动苏生器安装到目标设备上。

步骤4:确保安装牢固,避免松动。

3. 配置
配置自动苏生器是确保其正常工作的重要一步。

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配置:
步骤1:连接自动苏生器与目标设备。

步骤2:打开目标设备的电源,并等待自动苏生器启动。

步骤3:根据自动苏生器的用户手册,进行相应的配置操作。

步骤4:保存配置并重启目标设备。

4. 使用
自动苏生器配置完成后,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使用它:
步骤1:监控目标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状态。

步骤2:如果目标设备出现故障或停止工作,自动苏生器将自动启动并尝试修复设备。

步骤3:观察自动苏生器的操作,确保设备恢复正常。

步骤4:在设备恢复正常后,及时关闭自动苏生器,以避免过度使用或浪费资源。

5. 注意事项
在使用自动苏生器时,您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注意事项1:在安装和配置自动苏生器时,请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坏。

注意事项2:定期检查自动苏生器的工作状况,确保其正常运行。

注意事项3:了解自动苏生器的限制和适用条件,避免在不合适的环境中使用。

6.。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

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自动苏生器使用方法1.简介自动苏生器是一种高效实用的设备,用于恢复受损或死亡的生物。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自动苏生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准备工作在使用自动苏生器之前,确保你已经完成以下准备工作:________●确保自动苏生器已经正确安装并连接到电源。

●确保你具备操作自动苏生器的合法权限。

●准备好需要苏生的生物的相关资料,如姓名、年龄、健康状态等。

3.启动自动苏生器按照以下步骤启动自动苏生器:________1) 检查自动苏生器的电源连接是否正常。

2) 打开自动苏生器的主控制面板。

3) 输入需要苏生的生物的相关资料,如姓名、年龄等。

4) 启动按钮,开始苏生过程。

4.过程监控在自动苏生器启动后,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监控苏生过程:________●在控制面板上查看进度条,了解苏生过程的进行情况。

●通过声音或光线提示,了解苏生过程是否正常进行。

5.完成苏生苏生过程完成后,你可以执行以下操作:________●检查苏生的生物是否成功恢复。

观察其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

●对于复杂情况,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医学检查或治疗。

注意事项:________●在使用自动苏生器时,严禁将其用于非法目的或恶意行为。

●自动苏生器仅限于应急情况下使用,不能替代医学专业人员的判断和操作。

●在苏生过程中,注意保证自身安全,避免操作失误导致意外伤害。

附件:________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________●自动苏生器操作手册●接线图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自动苏生器:________一种具备苏生功能的设备,通过复杂的技术实现对受损或死亡生物的恢复。

2.权限:________指在合法范围内使用自动苏生器的授权。

3.应急情况:________指需要紧急恢复生物生命的情况,如意外事故、急性疾病等。

苏生器检查和使用方法

苏生器检查和使用方法

苏生器检查和使用方法我跟你说呀,苏生器这个东西,我一开始也是云里雾里的。

说实话苏生器检查和使用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就先说这个检查吧。

我就知道这苏生器得先看看外观,就好比你挑苹果先看表皮有没有坏的地方一样。

我一开始就只粗略看一眼,结果呢,差点错过一个很隐蔽的小裂缝。

所以大家检查外观的时候,得仔仔细细的,每个角落都不要放过。

还有那些旋钮、接口什么的,要看看是不是松动或者有损坏。

我有次没检查接口的松动情况,后来使用的时候就出问题了,可把我急坏了。

再就是里面的一些部件,这个时候就像是检查一个精密的小机器内部。

电池是很关键的部分,检查电池电量,就像你出门前看看手机电量够不够一样重要。

我试过有次着急用苏生器,没检查电池,结果到关键时候电量不足,那感觉可真糟糕。

而且苏生器的一些管道,要看看有没有堵塞或者破损的情况,这就好比水管要是堵了那就啥都干不了了。

然后说使用。

首先你要把苏生器放在一个平稳的地方,就像你搭积木得放在平稳的桌子上一样,不然它晃晃悠悠的肯定影响操作。

连接面罩的时候我总是笨手笨脚的,后来发现看准了再接就简单多了。

这个面罩一定要和患者的脸部贴合好,如果贴合不好,苏生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就像戴个不合适的眼镜总觉得不得劲。

还有那个调节氧气流量的旋钮,我一开始都不知道怎么调合适,我就慢慢地试着来,从低流量开始,观察患者情况,不行再慢慢增加,就像你调水温一样,一点点试到合适的。

但是说到一些高级一点的功能,我不是特别确定,我的经验里就是基本操作掌握好了就差不多行得通。

不过这个苏生器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好好地培训,多练习几次操作才比较保险。

我有段时间没事就对着模拟人练习,练了好多回才真正有点熟练的感觉。

大家可别学我一开始不仔细检查就使用,一定要做好每一个步骤。

关于自动苏生器检验仪的技术参数!

关于自动苏生器检验仪的技术参数!

自动苏生器检验仪
• 对自动肺的充气压力和抽气压力的测定是基于自动肺的换气量为1L/min时而设定的。 • 仪器对引射负压值和流量的测定,可直接使用真空表和流量计来实现。
自动苏生器检验仪参数
• 自动肺正压测定范围:1.76KPa~3.33 KPa; • 自动肺负压测定范围:-1.27KPa~2.84 KPa; • 引射压力值测定范围:0MPa~-0.1MPa; • 流量计测定范围:0.16m3/h~1.6m3/h(2.66L/min~26.6L/min); • 数据参考: • 数据仪器质量:不大于7.5kg; • 外形尺寸:270×260×420mm;
自动苏生器检验仪保养方法
• 作为自动苏生器检测仪器,要每个一段时间对其各项参数,功能,指标进行检查是否准确; • 对于自动苏生器校验仪的环境要放在干燥、无灰尘的地方; • 防止有毒和有腐蚀性物品与其接触; • 对于仪器要统一安排和管理; • 每次使用完后要出具相应的表格; • 每次使用完后要进行擦拭; • 隔一段时间要进行维修检测。
自动苏生器检验仪
tdaf001
CONTENTS
01 自动苏生器检验仪产品介绍 02 自动苏生器检验仪工作原理 03 自动苏生器检验仪参数 04 自动苏生器检验仪保养方法
自动苏生器检验仪产品介绍
• 自动苏生器检验仪是现代煤矿生产厂中必备器材之一,因为自动苏生器检验仪是自动苏生 器的配套产品之一。常常用来检测自动苏生器,并从自动苏生器的充气压力、抽气压力、 流量以及吸痰引射压力等主要技术参数的检测数值告诉我们救生器材的安全和使用情况。

苏生器的使用方法

苏生器的使用方法

苏生器的使用方法苏生器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心肺复苏术中的胸外心脏按压,可实现对心脏的持续按压,从而维持人体的血液循环。

它是医学技术的一项重要突破,在抢救心搏停止和心律失常的患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苏生器的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苏生器前,必须进行仔细的准备工作。

准备包括选取合适的苏生器设备,确认设备的电源和电缆连接是否正常,检查苏生器是否有足够的电力和氧气储备以及检查人员是否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和预设项。

其次,将心电图监护仪与苏生器相连。

通过心电图监护仪可以随时监测患者的心律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以便随时调整苏生器的参数和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接下来,确定合适的胸外按压位置。

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应将苏生器的胸贴垫放置在患者的胸骨上方,同时确保胸背板与背部紧密贴合以避免剪断肋骨。

胸外按压应位于胸骨下1/3至下2/3的位置,并用手调整苏生器的高度,使按压力度恰到好处。

然后,调整苏生器的参数。

苏生器中有多项参数可供医务人员调整,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要。

其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是按压深度。

按压深度应该保持在5-6厘米,且保持稳定。

此外,还可以调整按压频率、按压-通气比例和自动适应压力等参数,以适应患者的具体情况。

随后,打开苏生器的电源并启动设备。

苏生器通常具有预设的按压模式,可以选择手动模式或自动模式进行按压。

手动模式下,医务人员需要按动控制按钮进行按压;自动模式下,苏生器会自动根据预设参数进行按压。

启动苏生器后,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苏生器的参数。

在使用苏生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医务人员应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

首先,应保持双臂直立,将身体重量转移到上半身,用手握住苏生器的句柄或背板,用力向下按压胸骨。

按压时,应力度适中,保持稳定的按压频率,每分钟大约100-120下。

同时,还应注意让胸骨充分弹起,避免按压力度过大或过小。

最后,使用苏生器时还需注意一些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自动苏生器操作规范流程2008-1-12

自动苏生器操作规范流程2008-1-12

自动苏生器操作规范流程气密性检查:打开仪器上盖-关紧引射器阀、自动供氧阀、人工供氧阀-打开氧气瓶开关-观察氧气表氧气压力(压力在16-20兆帕)-关闭氧气瓶开关-观察氧气表压力变化情况一分钟。

(变化情况参照相关技术标准)自动肺频率的检查:打开仪器上盖-连接自动肺与供氧延长管-连接自动肺和效验囊-按下自动肺标杆-打开氧气瓶开关-观察氧气表压力视数-拿起自动肺是标杆竖直向上-打开自动供氧阀-标杆跳动后观察计时器一分钟并记下标杆跳动次数。

(标杆跳动次数参照相关技术标准判断自动肺频率大小情况)自动苏生器40秒内完成的操作流程:由操作者自己检查自动苏生器的各项指标是否达到技术标准并进行操作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自动苏生器的外盖卡扣必须扣严)-操作员双手放下站立在准备操作的自动苏生器前并向告知裁判准备完备-裁判下达开始的口令并开始计时-(以下工序不能颠倒,可以用一只手进行操作)操作员双手同时打开自动苏生器的两个卡扣-使苏生器的上盖打开-左手打开氧气瓶开关的同时右手迅速使吸引管展开-(左手或右手)快速(必须以能听到气流的声音为限)开、关引射器阀-(左手或右手)拿起自动供氧连接管接头与(右手或左手)拿起的自动肺进行连接-按下自动肺的标杆同时用右手掌鱼际部分堵住自动肺排、吸气口-左手快速(必须以能听到自动肺标杆上下跳动一个周期为限)开、关自动供氧阀(此时身体向仪器上盖所在方向前倾)-(左手或右手)拿起面罩使面罩吹气口放入嘴中并使面罩饱满-连接面罩与自动肺-右手拉出自动肺标杆的同时打直臂放好连接完成的自动肺-(左手或右手)拿起自主呼吸器连接管接头与(右手或左手)拿起的自主呼吸器进行连接(此时身体向仪器上盖所在方向前倾)-(左手或右手)拿起面罩使面罩吹气口放入嘴中并使面罩饱满-连接面罩与自主呼吸器-(左手或右手)拿起储气囊连接在自主呼吸器上-左手快速开、关自主呼吸阀的同时右手打直臂放下连接完成的自主呼吸器后举手并喊“好”向裁判示意操作完毕-裁判员停表。

ASZ苏生器说明书

ASZ苏生器说明书

ASZ-30型自动苏生器1、ASZ—30型自动苏生器的性能该仪器是一种能自动进行正负压人工呼吸的急救装置。

它能把含有氧气的新鲜空气自动输入伤员的肺内,然后有能自动将肺内的气体抽出,并连续工作仪器还附有单纯给样和吸引装置,可供呼吸尚并没有麻痹的伤员吸氧和吸除伤员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异物。

此外,一起可同时进行正负压人工呼吸和氧气吸入,故可同时抢救轻重不同的两名伤员。

2、ASZ—30型自动苏生器的适用范围?适用于抢救呼吸麻痹或呼吸抑制的伤员,如煤矿井下CO(或其它有毒有害气体CO2 、CH4)中毒、溺水、触电等原因造成的呼吸抑制都可进行抢救。

SO2 、H2S、NO2或炮烟中毒的伤员不能采用自动肺强行呼吸,可与人体的呼吸系统内的水分起化合作用。

生成硫酸强烈腐蚀人的呼吸系统。

而炮烟中含有大量的NO它是不稳定的化合物。

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生成NO2,NO2吸入人体后。

与人体的呼吸系统内的水分起化合作用,生成硝酸腐蚀人的呼吸系统,此时如果采用自动肺强行呼吸,可损坏伤员的肺部,所以以上中毒人员只能采用氧吸入。

3、ASZ—30型自动苏生器的技术参数是什么?(1)、氧气瓶容积1L(2)氧气瓶工作压力20MPa(3)氧气储备量200L(4)自动肺性能指标:换气量调整范围12~25L/min ; 充气正压力200~250mm/H2O(2.0~2.5KPa ); 抽气负压力-150~200 mm/H2O(-1.5~-2.0KPa); 流量为6L/min时,自动肺最小换气量15L/ min ;(5)自主呼吸供气量(氧含量80%)>15L/min 。

(6)吸痰引射压力值≥60KPa(7)仪器净重≤6.5Kg(8)仪器体积:长×宽×高(mm3)335×245×1404、ASZ—30型自动苏生器的结构名称及各部件工作原理是什么?(1)面罩:苏生时,将自动肺或呼吸阀与人面部连接用。

(2)颈带:苏正正常后,将自动肺呼吸阀固定在面部上用(3)开口器:由伤员嘴角处插入前臼齿间,将口开启的一种工具。

自动苏生器的使用说明

自动苏生器的使用说明

自动苏生器的使用说明一、产品结构自动苏生器主要由氧气瓶、引射器、吸痰器、减压器、压力表、配气阀、自动肺、自主呼吸阀、面罩等主要部件构成。

如图 1 所示。

1 外气源接口2 压力表3 减压器4 氧气瓶5 头带6 校验囊、储气囊7 咽喉导管8 成人面罩 9 儿童面罩 10 开口器11 高压导管 12 自主呼吸阀 13 扳手 14 夹舌钳15 自动肺 16 吸痰盒 17 吸引管 18 仪器箱 19 引射阀 20 配气阀图 1 自动苏生器结构图二、工作原理自动苏生器的工作原理是:氧气瓶中的高压氧气经减压后到配气阀,根据伤员的不同需要,使用接在配气阀上的自动肺、自主呼吸阀或引射器。

当伤员员不能自主呼吸时,用自动肺向伤员肺部充气或抽气,如果伤员能自主呼吸时可用自主呼吸阀吸氧,当伤员的呼吸道内有分泌物时,可用引射器将分泌物吸出。

三、使用方法1、本仪器的作用是施行有效的人工呼吸,使用前,要将苏生器的氧气瓶充满医用氧气。

2、伤员置于通风良好处,解开紧身上衣,适当覆盖衣物保持体温,肩部垫高(10~15)cm,头尽量后仰,面部转向一侧,以利呼吸畅通;对溺水者应先使伤员俯卧,轻压背部,让水从气管和胃中倾出(见图 2)。

图2图3图43、清理口腔:将开口器由伤员嘴角处插入前臼间,将口启开(见图 3)用舌钳拉出舌头;(见图 4);用药布裹住食指,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和异物。

4、清理喉腔:从鼻腔插入吸引管,打开引射阀并调整气路,将吸引管往复移动,污物、粘液、水等异物则被吸至吸痰瓶(见图 5);如瓶内积污过多,可拔开联结管,堵住引射器喷孔,有积污排除,要迅速抬起,反复进行,积污即可排除(见图 6)。

注:打开氧气瓶开关前,需将减压器旋钮按逆时针调到最小流量位置,然后再调整所需呼吸频率。

图5图65、插压舌器:根据成人、中年人、小孩选择大小适宜的压舌器(咽喉导管),以防舌后坠使呼吸道梗阻(见图 7),插好后将舌送回,以防伤员痉挛,咬伤舌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J1型自动苏生器检验仪使用说明书
一、仪器的用途
AJ1型自动苏生器检验仪是SZ1.0/20型自动苏生器的配套产品。

该产品主要是检验SZ1.0/20型自动苏生器的充气压力、抽气压力、流量以及吸痰引射压力等主要参数。

二、主要技术参数
1、正压测定范围:(1.47~3.43)kPa
(150~350)mmH2O
2、负压力测定范围:(-1.27~2.94)kPa
(-130~300)mmH2O
3、引射压力值:-101.29kPa
-760mmH2O
4、流量测定范围:(1.6~16)L/min
5、质量:≤7.5Vkg
6、外形尺寸:(270×260×420)mm
四、工作原理
1、本仪器对自动肺的充气压力和抽气压力的测定是基于自动肺的换气量1.0L/ min时的充气压力为(1.96~2.45)kPa,抽气压力为(-1.47~-1.96)kPa,也就是当换气容积为1.0L 时,产生的充气压力为(1.96~2.45)kPa,抽气压力为(-1.47~-1.96)kPa,仪器中的水肺装置应满足这一要求。

2、仪器对引射负压值和流量的测定。

可直接用真空表和流量计测定。

五、使用方法
1、仪器应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

2、仪器使用前,在注水口向水肺内注水,使其至零位上。

3、标定苏生器减压器输出流量时,应将苏生器配气阀组连接的输气导管组连接在检验仪的检测流量接头上,然后,打开苏生器氧气瓶开关,调整减压器的调节帽和配气阀旋钮,标定减压器输出流量值。

4、检验苏生器自动肺的充气压力和抽气压力,首先按上述方法标定减压器流量值(标准输出流量为6L/min)。

然后将输气导管接头与自动肺连接,插在检验仪的水肺盒上观察标尺(见图2),充气压力应在(1.96~2.45)kPa,抽气压力应在(-1.47~-1.96)kPa范围内。

如果充气压力或抽气压力不在此范围内,则应重新调整自动肺的有关部分(见附录1)。

调整自动肺时应单独对自动肺机体进行检验,检验时,首先卸下自动肺的上盖,然后将自动肺机体扣在检验仪的水肺盒上,并用手指堵住自动肺机体的四个孔,同时观察标尺,充气压力和抽气压力应符合要求,否则应重新调整(见图3)。

5、自动肺充气安全阀和抽气安全阀的检验,可在自动肺正常动作的情况下,用限制自动肺标杆动作的方法,当标杆在低位时,标尺观测值(充气安全阀压力值)不得高于3.14Pa。

当标杆处在高位时,标尺观测值(抽气安全阀压力值)不低于2.84kPa,调整方法见附录1。

6、检验苏生器引射负压值。

首先将引射器吸入端连接在检验仪的检测负压接头上,然后打开氧气瓶开关,调节减压开关,调节减压器调节帽和配气阀旋钮,观察真空表指示值,应不低于60 kPa。

(详见附录2)。

六、维护与保养
1、检验仪应放在平稳的桌面或工作台上,仪器水肺盛水后,不得放在5℃以下的房间或库房内,要谨防冻坏仪器。

2、搬运检验仪器时,应将检验仪水肺内的水全部吸出后,方可搬运。

吸水时必须使用吸水球,不得倾倒仪器放水。

自动肺是仪器的心脏部分,一般无故障时不得随意拆卸,如出故障,应重新拆装和调试。

一、自动肺常见故障:
1、自动肺失灵、不动作;
2、自动肺充气压力和抽气压力达不到要求;
3、自动肺的换气量达不到要求。

二、自动肺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1、自动肺失灵、不动作
是指输送给自动肺一定压力的氧气输出流量,自动肺不能正常动作,造成自动肺不动作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自动肺框架脱落;充气阀门或抽气阀门关闭不严;传动部分相卡等原因。

排除方法是打开自动肺,重新组装框架,调整充气阀门和抽气阀门以及其它
有关部分,调整后,可对机体单独在检验仪上进行检验。

2、自动肺充气压力和抽气压力达不到要求
应重新调整自动肺的“调整弹簧”和“调整垫圈”。

当充气压力达不到1.96kPa时,应压紧“调整弹簧”;如果充气压力超过2.45kPa和抽气压力超过-1.96kPa时,应调松“调整弹簧”。

当充气压力达不到1.96kPa时,应增厚“调整垫圈”;当抽气压力达不到-1.47kPa时,应减薄“调整垫圈”。

上述调整必须在阀门完全气密的情况下进行。

3、自动肺的换气量达不到要求
主要原因是充气阀门和抽气阀门关闭不严或其它部分漏气造成的。

应当重新调整充气阀门和抽气阀门,使其达到气密要求,同时还应该查其他部位。

如耳座、上气室等是否漏气。

如有漏气应予排除,调整后,所有各传动部分必须灵活,否则会影响换所量。

当自动肺的充气安全阀门压力高于3.14kPa,卸掉自动肺盖,调整充气安全阀的调整螺丝,使其压力不高于3.14kPa,不低于2.64kPa。

当自动肺抽气安全阀压力低于-2.64kPa 时,调整抽气安全阀的调整螺丝,使其压力不低于-2.64kPa,不高于-2.55kPa。

附录2
引射器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引射器的主要故障,是引射器负压降低,达不到-60 kPa的要求,一个原因是仪器在使用或维修过程中,喷嘴与扩压管的相对位置或扩压管的同轴度发生了变化,引起引射负压值发生了变化。

需要重新调整喷嘴与扩压管的相对位置和同轴度(如图3所示)。

另一个原因,是仪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喷嘴的Φ0.5mm孔由于氧气或尘埃堵塞,影响喷嘴的喷出量,导致了引射负压值的降低,可用Φ0.5mm钢丝轻轻的透一下,透孔时必须十分小心,不要将Φ0.5mm孔的表面粗糙度破坏了。

经过调整喷嘴与扩压管的相对位置或同轴度以及对喷嘴Φ0.5mm孔扩空后,必须用检验仪进行检验,使其调到最大的引射负压值(达到或超过一60 k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