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统编版高一必修下高一年级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文化就是以诗歌传统为中心的文化。
那么我们今天如何借鉴这一传统呢?从艺术的角度说,我们能够借鉴的主要就是诗的语言。
因为小说有人物、情节,戏剧还有舞台、表演等,而诗歌则除了语言以外,什么都没有。
语言是人类非常宝贵的创造,有了语言,才有充分的思维,才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使人类从本能向无限发展。
可是,艺术需要鲜明的感性,而语言中的感性却是间接的。
音乐可以使用音响,绘画可以使用色彩、线条,它们都能直接诉诸听觉和视觉。
而语言就不能直接被感受,而是通过许多概念的间接认识。
所以,这是一个困难,诗歌的艺术就在于能充分地发挥语言的创造性来获得最新鲜、最丰富的感受。
杜甫的名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给我们以何等深刻的印象!但诗人不过是使用了“落日”“大旗”“马”“风”这样一些概念。
这便是语言的艺术性,证明了诗歌创作的成功。
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既不能舍弃语言,又不应被概念和逻辑性所局限,这就要有特殊的处理办法,诗歌因此又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最起码的一点,在形式上,诗歌要分行。
古典诗歌过去是可以不必分行的,那是因为古典诗歌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节奏性,不分行也等于分了行。
分行也好,节奏也好,都是为了有利于摆脱散文与生俱来的逻辑性和连续性,使语言中感性的因素得以自由地浮现出来,这也就是诗歌语言的飞跃性。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把握现在,着眼未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诗人食指)(2)我们在谈论未来的时候,未来已来,当我们讨论将至的可能性时,将至已至。
面对席卷而来的未来浪潮,我们只有以变革的姿态迎接未来,决胜未来。
(袁振国)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就此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来源】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例文】把握现在,着眼未来有人说:人要在希望中生活,因为明天很美好。
有人说:人要专注于现实,因为明天很渺茫。
我说:人要专注于现实,因为现实每一步决定着明天是否美好;人更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因为这美好的希望能让你在坎坷的现实中充满动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生漫长,充满着无法预知的事件。
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变成什么样,所以踏实把握住每个今天,走好现实的每一步,便是理性的人生选择。
然而现实往往并不尽如人意,遍布曲折与艰难,只有憧憬未来满怀希望,才能踏平现实的荆棘,信心百倍、勇往直前,获得美好的明天。
脚踏实地,着眼未来,才有可能活出迷人的风采。
你无法改变过去,但你可以把握将来;你无法事事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奋发,人生将会变得更加精彩。
灭国的屈辱,丧家的痛苦,偷生的无奈,使越王勾践的人生充满了挫折与坎坷,但他却对未来抱有希望。
公元前498年吴王夫差攻破越都,勾践被迫屈膝投降,并随夫差至吴国,勾践给吴王夫差当马夫,受尽了屈辱。
后来,勾践日日忍辱负重,不断等待时机,终于被赦返国。
于是勾践每天卧薪尝胆,蛰伏数年终于练就了王者之剑,报了国仇家恨,成就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绝唱。
勾践对未来的希望,是他能复国的重要原因,他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复国;明天很美好是他坚持的理由,重视当下,脚踏实地,十年聚生,积蓄力量是他能复国的根本条件。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word版 有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积累和运用(1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雾霭(ǎi) 褶皱(zhě) 眼眶(kuānɡ) 销声匿迹(nì)B.冗杂(rōng) 狩猎(shòu) 蛮横(mán) 出类拔萃(cuì)C.争讼(sònɡ) 龟裂(jūn) 彷徨(páng) 接踵而至(zhǒng)D.撺掇(duò) 堕落(duò) 萦绕(yíng) 络绎不绝(zé)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束缚翡翠川流不息怒不可恶B.扶植赋予分崩离析纷至踏来C.帷幕模糊世外桃园人情世故D.骨骼严峻大彻大悟天衣无缝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冬天来了,各种虫儿销声匿迹,大地开始进入冬眠期。
B.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我们不能目空一切,自恃强大。
C.在老师讲解完这道数学题后,我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
D.班长很好强,他不希望自己比别人慢,所以做事情总是一马当先。
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分)①世界需要爱。
②没有了爱,谁也无法阻挡人生的风雨。
③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
④________在爱的怀抱中,______能幸福快乐地成长。
(1)仿照第③句,再续写一个句子。
(2分)(2)给第④句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分)5.名句默写。
(6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雎》)(2)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3)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声写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句名篇默写专题

名句名篇默写专题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 李煜在《虞美人》中,通过“_____▲____ ,___▲_____”两句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无奈之情。
(2) 《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日观峰以西诸峰,在晨光的照耀下,红白交错,宛若鞠躬致敬。
(3)自然界猿猴的啼叫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诗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17.(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2)绛皓驳色而皆若偻(3)风急天高猿啸哀杜鹃啼血猿哀鸣(6分,每句1分。
错1字该句不得分,第3小题其他答案亦可)山东省日照市2022级高一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写诗人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屈驾来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主人公怅立船头,徒劳望乡的情状,充满羁旅怀乡的愁绪。
17.(1)越陌度阡枉用相存(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鸟、鱼作比,表达了对田园生活和自由的向往。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难以入耳。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5

山西省阳泉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舟楫.(jí) 参省.(xǐnɡ) 木直中.绳(zhōnɡ)B.砥砺.(lì) 槁暴.(bào) 锲.而不舍(qiè)C.驽.马(nú) 跬.步(kuǐ ) 金石可镂.(lòu)D.蛟.龙(jiāo) 骐.骥(qí) 跂.而望(j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颜色梳理沧茫抱怨蘖根祸种B. 九洲精采是非期盼字字珠矶C. 伛偻膏梁侥幸宵柝顶力相助D. 潦倒装潢漂沦疲惫筚路蓝缕3.有的同学喜欢引用孔子或者孟子的名句作为赠言,下列引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 高中以来,你始终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这让我十分敬佩。
B. 困难是暂时的,切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C. 铭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勿强求,“人和”不能丢。
D. 希望你时刻记住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劝诫,争取早日成为受欢迎的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印军非法越界中国洞朗地区一个多月后,最终被迫于近日撤军。
这一争端的解决,显示出我国领导人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解决争端问题的铁腕。
B. 国家防总指出,当前要进一步落实江河洪水防御预案,强化监测预警、险情抢护、人员转移等措施,及时处置并发现各类险情,确保江河湖泊度汛安全。
C. 前不久,北京多家五星级酒店被曝光在客人退房后没有彻底更换床品、浴缸及马桶圈,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讨论。
D. 云南省普洱茶协会认为,方舟子关于喝普洱茶能致癌的言论,极大损害了普洱茶产业的声誉,损害了云南省近 600 万茶农的合法权益。
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A.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山东省泰安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一年级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39分)一、(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靛.(diàn)青跬.(guǐ)步驽.(nú)马望风披靡.(mǐ)B.湮.(yān)没吮.(yǔn)吸倔.(jué)强阿谀.(yú)奉承C.老聃.(dān) 句读.(dòu) 敛裳.(cháng) 蓊.(wēng)蓊郁郁D.袅娜.(nuó) 树杪.(miǎo) 卓.(zhuó)越茕.(qióng)茕孑立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骐骥氤氲下马威委屈求全B.偈子锱铢水龙头皇天后土C. 苍穹疏理破天荒唉声叹气D. 巅峰涅槃吊书袋一筹莫展1.集资赶往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但一面又很为我的那两本书: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2)十年前,他部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了自己(3)斗争是他的生命。
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A.惋惜迷失要点B.惋惜迷茫要点C.痛惜迷茫要素D.痛惜迷失要素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春天到来的时候,整座泰山看上去生机盎然,秀色可餐....。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耸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近几年,各种各样的培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5)

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工匠精神”锻造文学语言文学界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文学创作就是虚构故事,把故事编得好看就行,似乎越来越少有人提及文学语言;兼之网络化、娱乐化用语的大量运用,使得文学语言渐有粗鄙化、简单化和平庸化之嫌。
对叙事文学而言,构思故事当然是必需的,但故事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语言才是文学的全部肌体,是文学的活的灵魂。
文学之美首先体现为语言之美。
一个成熟的作家,首先应该是一个语言使用的方家。
作家贾平凹每天练笔,三五个句子,随想随写。
其实文学语言就是这么积淀来的。
语言积淀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阅读文学经典。
对于有志于文学的人来说,读文学经典,关键在品出语言的味道、语言的魅力、语言的美感。
古往今来的经典文学作品,往往一开头就能见出作家语言的功力和语言风格的取向。
譬如鲁迅的《故乡》,开头一段写景,即用了大量具有拟人化特征的词组:深冬、阴晦、冷风、呜呜作响、篷隙、苍黄、荒村、活气、悲凉。
这寂静的荒村,马上就活起来了。
鲁迅的语言体系,是对绍兴官话和现代白话的融会与改造,虽已属纯然的现代白话,但这白话,并非一般的俗语和口语,而是经过高度修饰、提炼和改造了的文学语言。
鲁迅对现代白话进行了文学的改造,并形成了自己风格鲜明的语言范式。
与之相异,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长于情景跳跃式和时空交错式的语言。
《百年孤独》的开篇就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种荒诞式的情境:“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马尔克斯将过去、现在和未来发生的事在一句话中呈现,以这种荒诞叙事为开端,奠定了《百年孤独》的文学基调。
此种突兀的文学语言,在《百年孤独》中比比皆是。
文学大师就像建筑巨匠,一定对语言有一种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上高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上高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期中)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与运用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人们所肯定和赞赏的血性,应当属于性格评价和审美取向的范畴。
血性是个而又朴拙的词汇,本身就具有张力和亢奋色彩。
因此在理解和使用上应该有所,否则就会混淆粗犷与、豪壮与莽撞、文明与野蛮、人性与兽性。
A.古老限制粗野B.原始界定粗野C.古老界定粗放D.原始限制粗放2.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
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 , 遗世独立的佳人。
()A.钟爱洋洋洒洒浮动好像B.喜爱纷纷扬扬浮动犹如C.钟爱纷纷扬扬飘动好像D.喜爱洋洋洒洒飘动犹如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B.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实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C.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够积极进取、刻苦努力。
D.我们应该及时地纠正并发现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参加全球财富论坛的多是经济界叱咤风云....的人物。
C.网传天然气要涨价,争先恐后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购气的市民济济一堂....。
D.何大学问每趟赶马回来,一心盼家,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天伦之乐....。
5.选出对下列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A.绳上跳舞是小人国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舞者站在一根细细的白线上,线两英尺长,离地十二英寸(相当于两个小人那么高),谁跳得高,又没有跌下来,谁就接任职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泰安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任何一个时代的精典文艺作品,都具有它所处时代的烙.印和特征。
先秦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滥殇与形塑期,《诗经》对此多有()。
要言之,约有以下三端:其一,砥砺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
《生民》写周部族始祖后稷.“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
《皇矣》《大明》写周太王、王季、周文王三代筚路蓝缕、(),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终于推翻了殷商的残暴统治。
从《生民》到《大明》,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曲波澜壮阔的民族崛起史诗,诉说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开拓.进取精神。
这种刚建有为的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且愈是当国家民族身处困境之时,其光茫就愈发显现,其二,崇德贵民的人本思想。
周代统治者夺取天下后,得出了“天命靡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民心无常,惟惠之怀”的逻辑.推论。
简言之,天命是不断变易的,它只会辅助有德的人;民心同样没有常主,只是怀念仁爱之主。
基于此,周人不断告诫后代“惟命不于常”,并构筑了一整套统治者须“明徳慎罚”“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理论。
其三,反躬自省.、()的忧患意识。
《诗经》作者们深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道理,如《小雅·小旻》所云:“不敢暴虎,不敢冯.河。
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钱穆先生说:“中国人的气运观,是极抽象的,虽说有忧患,却不是悲观。
懂得了天运,正好尽人力,来燮.理,来斡.旋。
方其全盛,知道它将衰,便该有保泰持盈的道理。
方其极衰,知道有转机,便该有处困居危的道理。
”这深沉的忧患意识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一部分。
1.文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烙.印(luò)逻辑.(jí) 靡.不有初(mǐ)B.后稷.(jì) 开拓.(tuò)鲜.克有终(xiān)C.燮.理(xiè)冯.河(féng) 如履薄.冰(báo)D.斡.旋(wò)稼穑.(sè) 反躬自省.(xǐng)2.文中画线处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精典滥殇呈现筚路蓝缕B.光茫形塑崛起波澜壮阔C.构筑推论残暴刚建有为D.维新告诫砥砺战战兢兢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反应处心积虑安之若素B.反映苦心经营居安思危C.反映处心积虑居安思危D.反应苦心经营安之若素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容并包....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②在同一单位,普通员工往往只看重薪水,安于现状,因身无长物....,很少去想丰富工作经验和提高职业技能;而优秀员工则看重宝贵的工作经验,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③时下文学又有了“手机段子”这个新品种,它常让你捧腹大笑或拍案而起....,但却永远上不了书。
你要体验那个味道只有打开手机。
④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
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
⑤在2019亚洲击剑锦标赛中,中国女子佩剑队以45:38战胜韩国队,登顶亚锦赛团体冠军宝座,这令在场的观众目瞪口呆....。
⑥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它们展示的不正是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A.①②④B.③⑤⑥C.②③⑤D.①④⑥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A.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除有效地施行减税降费措施外,为使地方收支平衡,还要增加财政支出资金利用效率。
B.各省市发布的高考改革方案遵循以“学生本位”为原则,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尊重学生选择权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考生风险,维护考生利益。
C.一年多来,美国肆意挥舞关税大棒,四处挑起贸易争端,恣意冲击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成为国际社会最大的“麻烦制造者”。
D.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几十个报社、电视台和网站的记者到现场进行采访。
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陈教授出差路过此地,受到了同窗好友的热情款待,分别时,他连说:“叨扰!叨扰!”B.陆机和陆云两兄弟之间的感情特别好,陆机作为陆云的家兄,总是给予陆云无私的帮助。
C.小时候,我经常受到邻居赵阿姨的照顾,现在我只要有时间就惠临她家,陪赵阿姨聊天。
D.在母校建校70周年的庆祝大会现场,我亲聆诸位先贤的高论,心中十分感动,获益匪浅。
7.下列文史、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四书”指的是《大学》《尚书》《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五种儒家经书。
B.监生,明清两代称在国子监(封建时代国家最高学校)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
清代可以用捐纳的办法取得这种称号。
C.班固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编撰的《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的历史。
D.曹禺,原名万家宝,著名剧作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话剧,其中《雷雨》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8.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记者自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查询得知,2018年末,广东常住人口达1.1346亿人位居全国首位;山东以1.0047亿常住人口紧随其后。
2006年以来,广东已连续13年成为中国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份。
总体来看,2018年末,31省区市中有27地常住人口数量较上年末增加,北京和东北三省常住人口则出现负增长。
北京的高生活成本使许多人不再“北漂”,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调控人口数量等政策因素,使常住人口增势减缓。
东北三省除人口自然增长率偏低以外,当地经济发展受阻、就业等机会减少从而造成人口流出加速亦是一大原因。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新唐书·田悦传》记载,唐代的张丕被困,他利用风筝求救兵,“急以纸为风鸢”,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个例证说明,唐以前,①_________________,而且应该是其最初的功能。
唐以后,放风筝变成了一项娱乐活动。
②_________________,唐代赵昕《息灯鹤文》记载说宫廷里的太监们把灯笼挂在风筝上,夜晩放上天空以观赏;《夷坚志》里说宋人把脸谱做成风筝的装饰放上天空,博人一笑。
放风筝还可以强身健体,尤其是对小孩子的成长很有利,如清富察敦崇《燕京发明记》曰:“儿童放之空中,最能清目。
”这是说,③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尧舜禹“禅让”之事,法家从现实利益与利害角度出发,认为此事不可信,“篡位夺权”更可信;墨家将之归于“选贤”;儒家将之描绘成彬彬有礼的“礼让”。
到底是“让”,是“选”,还是“篡”,因为史料缺乏,今天我们已经很难讲述清楚。
不过,只要我们认真辨析,还是能够从历史演进的常态中去尽力把握到一点事实真相的。
当时黄河流域中游地区,具有一定规模、由来源于不同族姓的强大部族共同组成的、属于酋邦性质的部落联合体久已出现,其内部的运行机制已经相对稳定。
那些势力强大的部族之间不再动辄以激烈的外部冲突的形式来争夺酋邦的最高领导权,能够运用相当成熟高明的政治智慧,通过相对和平的方式达到必要的妥协,以完成最高领导权的交接和嬗替。
我们对于尧舜禹的“禅让”或“篡夺”,皆应作如是观。
因为即使是发生过属于暴力性质的“篡夺”,就其过程和影响来看,所有参与各方显然都是相当克制的。
从唐尧到虞舜再到夏禹的领导权交接,我们都不应看做是个人之间的权力转移,而应视作是部族地位变更的反映。
文献记载,尧在位共98年。
不言而喻,执掌这近百年权力的显然不可能是某个个人,因为任何一个个人都不可能有这样长的执政寿命,所以只能是尧所从属的陶唐氏部族。
因此,所谓尧在位近百年的说法,不过是陶唐氏部族曾经在近百年的时段之内握有部落联合体最高权力的一种曲折反映。
虞舜时代的情况就更加明显了。
舜在尧的晚年便“摄政”28年,尧死之后舜亲政多年(《史记》记载39年,《尚书》记载50年),到晚年再仿效尧的榜样让政于禹,自己又过了17年才死去,由此看来也不大可能是属于个人的行为。
另外一些资料则明确启示我们:虞舜的时代比之唐尧的时代,更像是一个朝代。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说:“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
”这里的“虞”与夏、商、周并列,无疑应当是一个朝代。
在先秦时人的观念里,“虞”的确是作为一个朝代而存在过的。
舜在晚年“让政于禹”,透露出的应是类似的信息。
“舜殛鲧而用禹”、“禹逼舜”之类的记载,清晰地折射出了“有虞”和“有夏”两大部族为争夺部落联合体最高领导权而进行的尖锐斗争,昭示着“有虞”在逐渐衰落的趋势中尽管竭力抑制“有夏”的兴起,却终于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的过程。
自炎、黄时代通过激烈的大规模战争形式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强大的酋邦式的部落联合体之后,酋邦内部最高领导权的交接便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成熟的机制,它保证了这种权力交接不必动辄采取激烈的外部冲突的形式,而能以相对和平的方式进行。
这正表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政治智慧与技巧的早熟性。
(摘编自王和《中国早期国家史话》)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尧舜禹“禅让”之事,儒家、墨家、法家基于自家学说阐释出不同观点,应该说都有相应的依据。
B.尧舜禹时代,即使发生属于暴力性质的“篡夺”,就过程和影响来看,参与各方应该都是相当克制的。
C.炎、黄时代酋邦最高领导权的交接除了通过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来实现外,有时也通过和平的方式来实现。
D.尧舜禹时代酋邦内部最高领导权的交替,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政治智慧与技巧具有早熟性。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对尧舜禹“禅让”各家学说的不同观点起笔,力图从历史演进的常态把握还原历史的真相。
B.文章引用史料证实唐尧、虞舜、夏禹不是具体的个人,而是部族或朝代象征,有力地佐证了本文的观点。
C.文章从酋邦部落联合体最高领导权的交接和嬗替的角度立论,不拘泥于“让”或“夺”的细节考证。
D.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参考大量文献,从历史学和人类学等角度对“禅让”这个古老话题作出了全新的阐释。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尧舜禹时代的背景是部落联合体出现很久并且非常稳定,大部族之间和平共处,不再争夺酋邦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