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点定义
乙酸乙酯 闪点

乙酸乙酯闪点
摘要:
一、乙酸乙酯简介
1.乙酸乙酯的定义
2.乙酸乙酯的用途
二、闪点的概念
1.闪点的定义
2.闪点的重要性
三、乙酸乙酯的闪点
1.乙酸乙酯闪点的范围
2.影响乙酸乙酯闪点的主要因素
四、乙酸乙酯闪点的安全意义
1.乙酸乙酯闪点与火灾爆炸的关系
2.乙酸乙酯储存和运输的安全措施
正文:
乙酸乙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4H8O2。
它是一种无色、具有水果香味的液体,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
作为一种易燃液体,乙酸乙酯的闪点是一个重要的安全指标。
闪点是指液体在特定温度下,接触到火源时能产生可燃性蒸气的最低温度。
乙酸乙酯的闪点一般在-40℃至-20℃之间。
闪点是评估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一个重要参数,闪点越低,液体越易燃,火灾爆炸风险越高。
乙酸乙酯闪点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成分、纯度、压力、温度等。
其中,成分和纯度是决定乙酸乙酯闪点的主要因素。
当乙酸乙酯中杂质含量增加时,闪点会降低,火灾爆炸风险相应增大。
由于乙酸乙酯具有较低的闪点,因此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例如,应确保储存容器密封良好,避免火源接触;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冷藏措施,降低乙酸乙酯的温度,以提高闪点;在实际操作中,应使用防爆设备,避免产生火花。
总之,乙酸乙酯的闪点是评估其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
柴油闪点要求

如:甲苯-丙酮-甲醇混合溶剂,可有效 除去胶质类的沉积物。
闪点的测定
7、仪器 1)宾斯基—马丁闭口闪点试验仪
注:在有争议的情况下,除非另有规定, 仲裁试验以火焰火源点火的手动试验结果 为准。 2)温度计:包括低、中、高三个温度范围的 温度计。 低范围: -5~110℃ 中范围: 20~150℃ 高范围: 90~370℃
闪点的测定
8.闪点的断定: 如果所记录的观察闪点温度与最初点火
温度的差值应在18℃~28℃范围之内,否 则认为此结果无效,应重新更换试验重新 进行试验,调整最初点火温度,直至获得 有效的测定结果。
闪点的测定
步骤B 1.记录试验环境大气压。
注:本标准不要求修正到0℃下的大气压 力。 2.将试样倒入试验杯至加料线,安装好仪器 和温度计。 3.点燃火焰调节为直径为3mm~4mm。
油量的多少会影响液面以上的空间容积, 影响油蒸气和空气混合物的浓度。
闪点的测定
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4试验用的油杯及杯盖必须清洁并干燥,除去
前次试验留下的油渍和洗涤用的溶剂。以免 轻质成分混入使测定结果偏低,第二次试验 时,需等仪器冷却后才能进行。 5含有未溶解水的样品用物理方法除水。 6 闪点测定器要放在避风和较暗地点,便于 观察闪火。
闪点的测定
3)气压计:精度0.1kPa,不能使用气象台或 机场所用的已预校准至海平面读数的气压 计。
4)加热浴:要求能将温度控制在±5℃之内。
闪点的测定
8、试验过程 试验准备: 1)仪器准备:应安装在无空气流的房间内,
并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 试验杯的清洗:先用清洁溶剂冲洗试验杯、 试验盖及其他附件,以除去上次试验留下 的所有胶质或残渣痕迹。在用清洁的空气 吹干试验杯,确保除去所用溶剂。 仪器组装:检查试验杯、试验杯盖及其他
闪点的定义及分类

闪点的定义及分类
闪点是指在某一过程中或某一事物中突然出现的、引起关注的瞬间或点滴。
闪点可以是一个事件、一个转折、一个发现,它能够改变事物的发展轨迹,产生重大影响。
在不同领域中,闪点具有不同的定义和分类。
在科学领域中,闪点是指在某一实验或观察中突然出现的、引起研究者注意的现象。
例如,化学反应中的闪点是指当可燃物质与氧气接触时突然发生的燃烧现象。
这种闪点常常与温度、压力、浓度等因素相关,它对于安全性评估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经济领域中,闪点是指引发经济变化或危机的关键时刻。
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闪点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经济衰退。
闪点的发生往往与复杂的经济体系、政策调整、市场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社会领域中,闪点是指引发社会变革或社会运动的关键事件。
例如,法国革命的闪点是巴黎起义,这一事件引发了整个欧洲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
闪点的发生常常与社会不公、民众不满、领导人的失误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个人生活中,闪点是指一个人生命中的重要转折点或突破口。
例如,一个人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音乐家,这个意识的闪点会导致他做出改变人生轨迹的决策。
闪点的发生往往与个人的
成长经历、内心的觉醒、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总的来说,闪点是指在某一过程中或某一事物中突然出现的、引起关注的瞬间或点滴。
它可以在科学、经济、社会和个人生活等领域中发生,具有不同的定义和分类。
了解和把握闪点对于我们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预测未来趋势、做出正确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闪点的定义及分类

闪点的定义及分类闪点是指在某个过程中出现的、突然引起注意的、短暂的、关键的时刻或事件。
它是故事中的转折点,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故事的张力和吸引力。
闪点在文学作品、电影、故事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闪点的不同特点和作用,可以将闪点分为多个分类。
一、情感闪点:情感闪点是指在故事中出现的情感剧变或情感冲突,它能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情感共鸣。
情感闪点常常出现在故事的高潮部分,通过人物的情感变化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例如,在一部爱情小说中,男女主角之间的突然分离或意外相遇可以成为情感闪点,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情感波动。
二、行动闪点:行动闪点是指故事中出现的关键行动或事件,它能够改变故事的走向和结果。
行动闪点常常发生在故事的转折部分,通过人物的行动或决策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例如,在一部悬疑小说中,侦探找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或发现了一具尸体,这些都可以成为行动闪点,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期待。
三、对话闪点:对话闪点是指故事中出现的重要对话或对话中的关键信息,它能够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动机或背景,推动故事的发展。
对话闪点常常出现在故事的关键时刻,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展示他们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例如,在一部推理小说中,侦探和嫌疑人之间的对话可以成为对话闪点,帮助读者解开谜团。
四、视觉闪点:视觉闪点是指故事中出现的重要场景或画面,它能够通过视觉效果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和可视化效果。
视觉闪点常常出现在故事的描写部分,通过生动而具体的描写来展示场景和人物形象。
例如,在一部冒险小说中,主人公登上了一座高山或进入了一片神秘的森林,这些都可以成为视觉闪点,让读者感受到故事的紧张和刺激。
五、思想闪点:思想闪点是指故事中出现的重要思考或思想碰撞,它能够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念,推动故事的发展。
思想闪点常常出现在故事的深度部分,通过人物的思考或内心独白来展示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在一部哲理小说中,主人公突然意识到了人生的意义或改变了自己的世界观,这些都可以成为思想闪点,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闪点的概念

闪点的概念
1、闪点的概念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引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
2、闪点的意义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闪点与可燃性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
在一定条件下,当液体的温度高于其闪点时,液体随时有可能被火源引燃或发生自燃,若液体的温度低于闪点,则液体是不会发生闪燃的,更不会着火。
3、闪点的应用
闪点是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以及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
可燃性液体的闪点越低,其火灾危险性也越大。
例如,汽油的闪点为-50℃,煤油的闪点为38~74℃,显然汽油的火灾危险性就比煤油大。
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闪点<28℃的为甲类;28℃≤闪点<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
闪点的定义及测试

生产任何一种溶剂型液体时,如油漆、涂料、油墨或香水,必须测定并公布其闪点,以符合全世界各个国家政府严格的运输规定
定义:
闪点的定义是“某种液体的蒸汽与空气能形成可燃混合的最低温度”,这是对多种物质“可燃性”做出的方便而可靠的分级。
∙开口杯闪点仪模拟一种非封闭的条件,比如说泄漏。
∙闭口杯闪点仪模拟一种封闭的环境,比如存放在箱体或密封容器内,通常为了提高精确度会指定此种方法。
∙测量闪点大多数行业都需要测试原材料、成品或废弃物的闪点,以便确保:
产品质量 -- 作为比较产品一致性和性能表现的测试方法
配合测试 -- 测试操作、贮存、运输和丢弃的安全级别
使用中分析 -- 对使用中的油品和其它物质测试污染/掺杂情况
一般安全性 -- 评估潜在危险
技术规格 -- 核对一致性
测试易燃物的闪点
一种物质的“可燃性”决定了它的安全级别以及对其进行操作、存储和运输需遵守的规则。
因为不是所有含溶剂的混合物都高度易燃,所以在报告一种材料的“易燃性”级别时,能够精确快速的检测闪点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可帮助节省成本和减少泄露。
用“快速平衡”法测试闪点
是传统的平衡测试闪点方法,在水浴中使用任何一种杯,如ISO1516和ISO1523,通过采用复杂的步骤和非常缓慢的加热速度,确保样品的液体和蒸汽处于温度平衡中。
原文出自: /goodsid/wenzhangview/504571.html。
闪点概念

在油品使用过程中,闪点也有重要意义。例如:使用中的发动机油闪点显著降低时,说明发动机油已受到燃料稀释,应对发动机进行检修和换油。
油品选用
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考虑润滑油的闪点高低,一般闪点应比使用温度高20至30度,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挥发损失。美孚车用机油系列的闪点都很高,一般都在200度以上。(此段话详见《润滑材料与润滑技术》第30页)
区分液体
根据消防工程设计及应用,根据闪点的不同将可燃液体分为了三大种类。即:
甲类液体:闪点小于28℃的液体。(如原油、汽油等)
乙类液体:闪点大于或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如喷气燃料、灯用煤油)
丙类液体:闪点大于60℃以上的液体。(重油、柴油、润滑油等)
3测量
基本方法
测定闪点的方法有两种:开口闪点(GB/T 267-88)和闭口闪点(GB/T 261-2008)(或者称为开杯闪点,闭杯闪点)。前者与ASTM D92-73及IP 34-75等效,又称克利夫兰得开杯试验;后者又称宾斯克-马丁闭杯法,根据ISO 2719:2002重新起草【替代GB/T 261-83(根据ISO 2719:1973制定),与ASTM D93-73和IP 36/67(75)等效性待考证】。一般闪点在150℃以下的轻质油品用闭杯法测闪点,重质润滑油和深色石油产品用开杯法测闪点。同一个油品,其开杯闪点较闭杯闪点高20~30℃。
闪点的高低与油的分子组成及油面上压力有关,压力高,闪点高。
闪点是防止油发生火灾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热温度应低于闪点10℃;在压力容器中加热则无此限制。
当可燃性液体液面上挥发出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燃点高于闪点。
闪点和燃点有啥不一样?

闪点和燃点有啥不一样?
闪点与燃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虽然它们都与物质着火有关,但是它们具有不同的定义和意义。
闪点是指液体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在特定温度下能够形成可燃混合物,并且这种混合物可以在受到外界的火源或者电火花刺激时燃烧。
简单来说,闪点就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能够蒸发出可燃气体的最低温度。
而燃点则是指已经形成可燃混合物的液体或者固体,在遇到外界的火源或者电火花时能够自行燃烧并持续燃烧,也即着火点。
简单来说,燃点就是液体或者固体被引燃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从这个角度看,闪点和燃点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描述的过程不同。
闪点描述了一个液体蒸发出可燃气体的过程,而燃点描述了一个已经形成可燃混合物的物质被引燃并持续燃烧的过程。
闪点和燃点还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对于同一种液体,闪点通常比燃点低。
这是因为在液体蒸发的过程中,只有部分分子能够达到足够的速度逃逸出来变成气体,在空气中形成可燃混合物。
而液体本身的温度并不高,因此闪点通常较低。
闪点和燃点还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不同物质的闪点和燃点各不相同,这与它们的化学成分、结构以及分子间作用力等都有关系。
因此,在使用化学药品或者处理危险品时,必须要了解它们的闪点和燃点等重要参数,以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
闪点和燃点虽然都与着火有关,但是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物质着火规律,并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闪点定义
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试样,当试样达到某温度时,试样的蒸汽和周围空气的混合气,一旦与火焰接触,即发生闪燃现象,叫闪燃,发生闪燃时试样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意义
闪点是润滑油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润滑油的挥发性指标。
闪点低的润滑油,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
石油产品,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闪点在45℃以上的为可燃品,如柴油、润滑油。
挥发性高的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
一般要求润滑油的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挥发损失。
影响因素
闪点的高低,取决于润滑油质量轻或重,或润滑油中是否混入轻质组分和轻质组分的含量多少。
润滑油使用过程中若闪点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油事故或水解(对某些合成油而言),必须引起注意。
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闪点的高低与油的分子组成及油面上压力有关,压力高,闪点高。
闪点是防止油发生火灾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热温度应低于闪点10℃;在压力容器中加热则无此限制。
当油面上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燃点高于闪点。
从防火角度考虑,希望油的闪点、燃点高些,两者的差值大些。
而从燃烧角度考虑,则希望闪点、燃点低些,两者的差值也尽量小些。
应用
临界点
闪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油品越轻,闪点越低。
当油面上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燃点高于闪点。
危险等级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的叫易燃品;45℃以上的为可燃品。
从闪点可判断油品组成的轻重,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安全性质
闪点是表示石油产品蒸发倾向和安全性质的项目,闪点越高越安全。
在储存使用中禁止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加热的最高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20~30℃。
防火等级
闪点是表征易燃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一项重要参数,在消防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闪点是可燃液体生产、储存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的重要依据,是甲、乙、丙类危险液体分类的依据。
可燃液体生产、储存厂房和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防爆设施等的确定和选择要根据闪点来确定;液体储罐、堆场的布置、防火间距,可燃和易燃气体储罐的布置、防火
间距,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布置、防火间距等也要以闪点为依据。
此外闪点还是选择灭火剂和确定灭火强度的依据。
区分液体
根据消防工程设计及应用,根据闪点的不同将可燃液体为了三大种类。
即:
甲类液体:闪点小于28℃的液体。
(如原油、汽油等)
乙类液体:闪点大于或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
(如喷气燃料、灯用煤油)
丙类液体:闪点大于60℃以上的液体。
(重油、柴油、润滑油等)
测量
测定闪点的方法有两种:开口闪点(GB/T 267-88)和闭口闪点(GB/T 261-2008)(或者称为开杯闪点,闭杯闪点)。
前者与ASTM D92-73及IP 34-75等效,又称克利夫兰得开杯试验;后者又称宾斯克-马丁闭杯法。
一般闪点在150℃以下的轻质油品用闭杯法测闪点,重质润滑油和深色石油产品用开杯法测闪点。
同一个油品,其开杯闪点较闭杯闪点高20~30℃。
开口闪点
用规定的开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结果叫做开口闪点,以℃表示。
常用于测定润滑油。
按GB/T 267-88标准方法测开杯闪点时,把试样装入内坩埚到规定的刻度线。
首先迅速升高试样温度,然后缓慢升温,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温,在规定的温度间隔,用一个小的点火器火焰按规定速度通过试样表面,以点火器的火焰使试样表面上的蒸汽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作为开杯闪点。
继续进行试验,直到用点火器火焰使试样发生点燃并至少燃烧5s时的最低温度,作为开杯法燃点。
为了测准闪点,必须严格控制操作条件,尤其是升温速度。
该方法重复性(同一操作者用同一台仪器重复试验)结果之差不得大于8℃;再现性(两个实验室对同一个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之差不得大于16℃。
闭杯法的精密度则高一些,其重复性结果之差不得大于2℃/5.5℃(闪点﹥104℃);再现性结果之差不得大于3.5℃/8.5℃(闪点﹥104℃)。
闭口闪点
用规定的闭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结果叫做闭口闪点,以℃表示。
常用以测定煤油、柴油、变压器油等。
按GB/T 261-2008标准方法测闭杯闪点时,将样品倒入试验杯中,在规定的速率下连续搅拌,并以恒定速率加热样品。
以规定的温度间隔,在中断搅拌的情况下,将火源引入试验杯开口处,使样品蒸汽发生瞬间闪火,且蔓延至液体表面的最低温度,此温度为环境大气压下的闪点,再用公式修正到标准大气压下的闪点。
该方法重复性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029X(X为两次试验平均值);再现性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071X。
1实验目的:通过大量的实验测试,研究混合液体闪点的变化规律。
2实验原理:
按照所用闪点测定器的型式,闪点可分为闭口闪点和开口闪点两种。
每种油品是测闭口闪点还是测开口闪点要按产品质量指标规定进行。
一般地,蒸发性较大的石油产品多测闭口闪点,因为测定开口闪点时,油品受热后所形成的蒸气不断向周围空气扩散,使测得的闪点偏高。
对多数润滑油及重质油,由于蒸发性小,则多测开口闪点。
闭口闪点的测定原理是把试样装入油杯中到环状标记处,把试样在连续搅拌下用很慢的、恒定的速度加热,在规定的温度间隔,同时中断搅拌的情况下,将一小火焰引入杯中,试验火焰引起试样上的蒸气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作为闭口闪点。
开口闪点测定原理是把试样装入试验杯中到规定的刻线。
首先升高试样的温度,然后缓慢升温,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温。
在规定的温度间隔,以一个小的试验火焰横着通过试杯,用试验火焰使液体表面上的蒸气发生点火的最低温度作为开口闪点的测定结果。
闪点和沸点、初馏点的联系与区别
闪点越低说明挥发性越强。
如汽油的闪点,指将汽油装在敞开容器中时,将明火放在容器上方不直接接触汽油的着火温度。
原理是,挥发性强且易燃的液体随着温度的升高使得空气中其组分浓度达到着火点,使汽油通过其蒸气直接点燃。
沸点为单一物质在一定压力下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值,转换过程中温度不变,如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为100度,沸腾过程中始终为100度。
闪点与沸点的联系与区别
闪点和沸点越低都能表示其挥发性越强。
区别是只有易燃液体有闪点。
水是没有闪点的,即使把水烧开了在上面也是点不燃水蒸气的。
闪点是液体危险性指数,闪点越低越容易引发火灾沸点与初馏点
单一液体用沸点表示剧烈挥发时的状态。
混合液体由于每种液体有一个沸点,所以其沸腾温度是一个区间。
初馏点指其刚刚开始沸腾时的温度,由于是混合液体,沸腾后其温度仍然会继续升高至其中沸点最高的一种液体沸腾为止。
初馏点越低其挥发性也越强
闪点与燃点区别
闪点:指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并按一定的间隔用火焰在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混合物上划过,能使油面发生闪火现象的最低温度,闪点温度比着火点温度低些,从消防观点来说,液体闪点就是可能引起火灾的最低温度。
闪点越低,引起火灾的危险性越大。
燃点: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 时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