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标准物质基准物质的知识模板
标准物质基础知识 PPT课件

三(3)标准物质的研制程序(续)
5.2 稳定性监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的是为 了给出该标准物质确切的有效期。 5.3 稳定性监测的时间间隔可以按先密后疏的 原则安排。在有效期内,应由多个时间间隔的 监测数据。
2. 二级标准物质用与一级标准物质进 行比较测量的方法或与一级标准物质相 同的定值方法定值。其不确定度 和均匀 性未达到一级标准物质的水平,稳定性 半年以上,能满足一般测量的需要。且 相同的二级标准物质可以有许多个。代 号为“GBW(E)”
标准物质的 分类
我国的一级标准物质和二级标准质均 分为13大类: 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核材料与放射 性、高分子、化工产品、地质矿产、环 球化学、临床化学与药品成分分析、食 品成分、煤炭石油与物理特性、工程技 术、物理特性与物理化学特性
12101-12999
13101-13999
工程技术
120001-129999 工程技术
物理学与物 130001-139999 物理学与 理化学 物理化学
三(3)标准物质的研制程序 1.选定候选物
1.1 适用性、代表性,容易复制的原则 1.2 基体和使用要求一致或尽可能接近 1.3 均匀性、稳定性以及待定特性量的量值 范围应适合该标准物质的用途 1.4 应有足够的数量,以满足使用的需要。
标准物质的基础知识
1.标准物质的基本概念 2.标准物质的作用与用途 3.标准物质的研制程序 4.标准物质的申报办法
一、标准物质的定义
1.标准物质(Reference Material ) (RM) 标准物质是高度均匀、性能稳定和量值准确的 测量标准 具有复现、保存和传递量值的基本作用 在物理、化学、生物与工程测量领域中用于校 准测量仪器和测量过程,评价测量方法的准确 度和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确定材料或产品 的特性量值,进行量值仲裁等
标准物质 基准物质

标准物质基准物质标准物质和基准物质是化学分析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保证分析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标准物质是指其纯度、浓度、活性或其他特性已被世界各国或国际组织所认可,并可作为测定物质之参考的物质。
基准物质则是指已通过国际协商或国际标准化组织所认可的,可用于校准测定仪器、检定测定方法或评价测定结果的物质。
在化学分析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物质的定量分析。
而要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就需要使用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的选择应当符合以下几个条件,首先,它的纯度必须非常高,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它的稳定性要好,不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最后,它的溶解度要适中,能够在实验条件下充分溶解。
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我们才能够确保使用标准物质进行定量分析时能够得到准确的结果。
基准物质则是用来校准分析仪器或者评价分析结果的物质。
在化学分析中,我们经常使用基准物质来校准分光光度计、pH计、电导率计等仪器,以确保它们能够给出准确的测定结果。
此外,基准物质还可以用来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与基准物质进行比对,我们可以判断出分析方法的偏差和误差,从而对分析结果进行修正和改进。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质和基准物质对于化学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在选择标准物质和基准物质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国际标准和规定,确保所选用的物质符合要求。
同时,在使用标准物质和基准物质时,也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总之,标准物质和基准物质在化学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着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进行化学分析实验时,我们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定,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质和基准物质,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用标准物质、基准物质的知识

实验室用标准物质、基准物质的知识1.定义及分类1.1容量基准物质(Volumetric Primary Standard):具有高纯度、稳定性好且已知道浓度的基准物质。
用其配制好的溶液可用于标定其它溶液。
1.2对照品(Reference Standard):指在用于检测时,除另有规定外,均安干燥品(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的标准物质。
1.3标准物质(Reference Material)(RM):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确定了的特性值, 用以校准设备, 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材料或物质。
注: 标准物质可以是纯的或混合的气体、液体或固体, 例如校准粘度计用的纯水, 量热法中作为热容校准物的蓝宝石,化学分析校准用的洛液。
1.4有证标准物质(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CRM):附有证书的标准物质, 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 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用于表示该特性值的计量单位, 而且每个标准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注: (1) 有相应的标准物质证书。
(2) 有证标准物质一般成批制备, 其特性值是通过对代表整批物质的样品进行测量而确定, 并具有规定的不确定度。
(3) 当标准物质与特制器件相结合时, 例如己知三相点的物质装入三相点瓶, 已知光密度的玻璃装入透射滤光片、均匀粒子尺寸板装在显微镜的玻璃板上, 有证标准物质的特性有时可方便地和可靠地确定, 上述这些器件也可以认为是有证标准物质。
(4) 所有有证标准物质应符合〈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中给出的" 计量基准标准" 的定义。
(5) 有些标准物质和有证标准物质有这样的特性, 它们与己确定的化学结构不相关, 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用精确的物理和化学测量方法确定, 这类物质包括某些生物物质, 如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规定了它的国际单位。
1.5均匀性(Homogeneity):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特性具有相同组分或相同结构的状态。
分享-检测实验室的标准物质知识

分享|检测实验室的标准物质知识标准物质是保证准确量值和量值溯源的计量标准,它广泛应用于校准测量仪器、评价测量方法、赋予材料特性量值。
在质量管理、质量保证、技术仲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标准物质定义、分级、编号及量值的溯源体系⑴定义有证标准物质是经权威部门认证的标准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量值通过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并可溯源到准确复现表示该特性量值的计量单位。
我国有证标准物质由国家标准计量主管部门批准、颁布并授权生产。
⑵分级我国将标准物质分为一级和二级,它们都符合有证标准物质的定义。
一级标准物质(Primary Reference Material)定值准确度高,主要用于评价标准方法、作仲裁分析的标准,为二级标准物质定值,是量值传递的依据。
一级标准物质具备如下条件:①用绝对测量法或两种以上不同原理的准确可靠的方法定值。
在只有一种方法的情况下,用多个实验室以同种准确可靠的方法定值。
②准确度具有国内最高水平,均匀性在准确度范围之内。
③稳定性在一年以上,或达到国际同类标准物质水平。
④包装形式符合标准物质技术规范要求。
二级标准物质(Secondary Reference Material)主要特点是满足现场测量的需要,可作为工作标准直接使用,准确度能适应现场测量的需要。
二级标准物质具备如下条件:①用与一级标准物质进行比较测量的方法或一级标准物质定值方法定值。
②准确度和均匀性未达到一级标准物质的水平,但能满足一般测量的需要。
③稳定性在半年以上,或能满足实际一级标准物质测量的需要。
④包装形式符合标准物质技术规范要求。
⑶编号一级标准物质的编号是以标准物质代号GBW冠于编号前部,编号的前两位数是标准物质的大类号,第三位数是标准物质的小类号,第四、五位数是同一类标准物质的顺序号。
复制批号用英文小写字母表示,排于标准物质编号的最后一位。
二级标准物质的编号是以二级标准物质代号GBW(E)冠于编号前部,编号的前两位数是标准物质的大类号,后四位数为该大类标准物质的顺序号。
h基准物质和标准物质解读

氯化钠
NaCl
室温、干燥器500~600℃
硝酸银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 地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 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
特征:材质均匀性、量值稳定性、量值准确 性、量值重复性、自身消耗性和量值保证书。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独立学习、获取 新知识能力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第一节 基准物质和标准物质
基准物质
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条件
纯 — 纯度一般要求99.9 %以上
真 — 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稳 — 性质要稳定 重 — 摩尔质量应较大,称量误差较小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常用基准物质
基准物质
无水碳酸钠 硼砂 邻苯二甲酸氢钾 重铬酸钾 三氧化二砷 草酸钠 氧化锌 锌
标准物质 用途:
1. 用于分析的质量保证 2. 用于分析仪器的校准 3. 用于评估分析数据的准确度 4. 用于新方法的研究和验证 5. 评价和提高实验结果的精密度与准确度 6. 用于实验室的计量认证与测量仲裁等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谢
谢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精 品 课 程 配 套 电 子 教 案
中 药 药 剂 分 析 技 术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识别:基准 物质、标准物质、 标准溶液、标准 系列溶液的概念
能力目标
2.理解:基准 物质的条件和常 见基准物质;标 准溶液和标准系 列溶液制备方法
素质目标
全国化学检验 工操作考核评分 点的科学依据
化学式
Na2CO3 Na2B4O7· 10H2O KHC8H4O4 K2Cr2O7 As2O3 Na2C2O4 ZnO Zn
【知识分享】实验室标准品管理知识大全

【知识分享】实验室标准品管理知识大全实验室标准品知识大全1、标准品分为哪几种?2、其有效期如何规定?3、新标准品、配成溶液的以及开封后的标准品保存方式有何不同?4、是否标准品也需要期间核查?5、是否有具体的案例帮助更好的理解与分析?标准品分为基准标准品、工作标准品(1)基准标准品:分为法定基准标准品和内部基准标准品两类。
法定标准品包括: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NICPBP)提供的国家标准品(CP标准品)、美国药典委员会(USP)提供的USP标准品、欧洲EDQM委员会提供的EP标准品、JP标准品、BP标准品及其它WHO、ISA标准品等官方渠道得到的标准品。
(2)工作标准品包括:企业内部标定的工作标准品、科研单位或合同实验室标定的工作标准品、其他厂家在认证实验室标定的标准品。
(3)杂质标准品:分为定性用杂质标准品及定量用杂质标准品,来源于法定标准品或自制杂质对照品。
标准品如何命名?1.工作标准品首次标定的批号取四位数,前两位为代表标准品标定的年份,后两位为流水号,例:2010年第一次标定批号为1001,第二次使用新制备的样品进行标定批号则为1002。
2.若同一批次重新标定则在原批号加后缀,例如,1001-1,第二次复标则为1001-2,依次类推。
3.内部基准标准品按上述原则再加P,例如,P1001。
标准品有效期(失效期)与复标期无特殊规定时,有效期及复标期如下:1.如无特殊情况,工作标准品的含量每半年复标一次或另取新生产的样品标定。
当标准品暂不使用时,复标周期可能超过规定周期,在使用前进行复标,合格后可以继续使用。
2.对于特定市场使用的工作标准品,复标可以按照当地药政局或者药典的规定的周期来进行。
3.标准品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或者较大变化,应停止使用该标准品,并考虑采用更严格的包装和保存方式或缩短其复标期等措施。
4.若老的基准标准品批号过期,则用此批基准标准品标定过的相应的工作标准品应按照新批号基准标准品进行重新标定,用此批标准品配制的储备溶液也应同时失效,应用新的批号基准标准品重新配制。
常用的基准物质

常用的基准物质在化学、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基准物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
基准物质是指一种已知成分和纯度的化学物质,可用于校准仪器、评估分析方法的精度和准确性,以及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基准物质及其应用。
1. 标准物质标准物质是一种经过认证的、已知成分和纯度的化学物质,通常由国际、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化组织制定。
标准物质可用于校准分析仪器、评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度,以及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例如,红细胞计数器的校准可使用标准红细胞悬液,气相色谱仪的校准可使用标准气体混合物。
2. 内标物质内标物质是一种在样品中加入的已知成分和纯度的化学物质,用于校准分析方法的精度和准确性。
内标物质的添加可以消除样品中的误差,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例如,在质谱分析中,内标物质可用于消除样品中的离子信号变化,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3. 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是一种通过测量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来建立的曲线,用于根据样品的吸光度或浓度计算其成分的浓度。
标准曲线可用于校准分析仪器、评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度,以及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例如,在荧光光谱分析中,标准曲线可用于根据样品的荧光强度计算其成分的浓度。
4. 参考物质参考物质是一种已知成分和纯度的化学物质,用于比较和验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参考物质通常由国际、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化组织制定,并被广泛应用于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参考物质可用于比较和验证不同实验室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5. 校准曲线校准曲线是一种通过测量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来建立的曲线,用于校准分析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校准曲线可用于校准分析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以及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例如,在荧光光谱分析中,校准曲线可用于校准荧光光谱仪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6. 校准样品校准样品是一种已知成分和纯度的化学物质,用于校准分析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校准样品可用于校准分析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以及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基准标准物质

基准标准物质是现代分析化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是指具有一定纯度、确定结构、稳定性良好的化合物或元素,可以作为实验室分析、检验和质量控制的“标尺”,用于比较和校准待测样品中某种物质的含量或性质。
本文将从基准标准物质的定义、种类、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多方面进行介绍。
一、基准标准物质的定义基准标准物质是根据国际上统一的计量制度规定,由国家或国际标准化组织委员会授权的质量测量实验室生产或认证的一种化合物或元素,它具有精确的物理化学性质,并且其物质组成在某个特定的测量条件下得到了确认,可用于校准或检验实验室中的其他物质的性质、含量或纯度。
二、基准标准物质的种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基准标准物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化学品基准标准物质。
如纯度达到99.999%的金属元素、有机化合物等,这类标准物质广泛应用于元素分析和有机化学分析中。
2.生物基准标准物质。
如人类血清、尿液、肝脏、肌肉等组织样品,这类标准物质主要用于临床医学、毒理学等领域的检测和研究。
3.环境基准标准物质。
如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样品,这类标准物质主要用于环境监测和评价。
4.食品基准标准物质。
如鸡蛋、牛奶、肉类等常见食品,这类标准物质主要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
三、基准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基准标准物质的制备是一个需要非常高精度和技术水平的过程,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合适的原料。
制备基准标准物质的第一步就是选择纯度高、结构稳定的原料,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2.精确的称量。
将选定的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精确地称量出来,以保证最终产品的成分准确。
3.混合反应。
将称量好的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反应,以制备出目标化合物或元素。
4.纯化和测定。
制备出的产品需要经过纯化处理,去除杂质和不纯物质,然后进行物性测定、结构鉴定和含量测定等,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5.包装和贮存。
最后一步就是将制备好的基准标准物质进行包装和贮存,以便于使用和管理。
四、基准标准物质的应用领域基准标准物质在现代化学分析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用标准物质、基准物质的知识
1.定义及分类
1.1容量基准物质(VolumetricPrimaryStandard): 具有高纯度、稳定性好且
已知道浓度的基准物质。
用其配制好的溶液可用于标定其它溶液。
1.2对照品(ReferenceStandard): 指在用于检测时, 除另有规定外, 均安干
燥品( 或无水物) 进行计算后使用的标准物质。
1.3标准物质(ReferenceMaterial)(RM): 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
确定了的特性值,用以校准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材料或物质。
注:标准物质能够是纯的或混合的气体、液体或固体,例如校准粘度计用的纯水,量热法中作为热容校准物的蓝宝石,化学分析校准用的洛液。
1.4有证标准物质(CertifiedReferenceMaterial)(CRM): 附有证书的标准
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用于表示该特性值的计量单位,而且每个标准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注:(1)有相应的标准物质证书。
(2)有证标准物质一般成批制备,其特性值是经过对代表整批物质的样
品进行测量而确定,并具有规定的不确定度。
(3)当标准物质与特制器件相结合时,例如己知三相点的物质装入三相
点瓶,已知光密度的玻璃装入透射滤光片、均匀粒子尺寸板装在显微镜的玻璃板上,有证标准物质的特性有时可方便地和可靠地确定,上述
这些器件也能够认为是有证标准物质。
(4)所有有证标准物质应符合〈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中给出的"
计量基准标准"的定义。
(5)有些标准物质和有证标准物质有这样的特性,它们与己确定的化学
结构不相关,或由于其它原因不能用精确的物理和化学测量方法确定,这类物质包括某些生物物质,如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规定了它的国际单位。
1.5均匀性(Homogeneity): 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特性具有相同组分或相同
结构的状态。
经过检验具有规定大小的样品,若被测量的特性值均在规定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则该标准物质对这一特性来说是均匀的。
1.6稳定性(Stability): 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和环境条件下,标准物质的特性
量值保持在规定范围内的性质。
1.7有效期(ExpirationDate): 在规定的贮存及使用条件下,保证标准物质的
特性量值准确的最终日期。
1.8溯源性(Traceability): 经过具有规定的不确定度的连续的比较链,使测
量结果或标准的量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基准,一般是国家基准或国际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1.9测量不确定度(Uncertaintyofmeasurement): 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
注:(1)此参数能够是,如标准偏差(或其倍数),或置信区间的半宽度。
(2)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许多成分组成。
一些成分能够由测量列结
果统计分布估计,由实验标准偏差表征。
另一些也可用标准偏差表
征的成分是基于实验或其它信息的概率分布来估计。
(3)应这样理解测量结果,它是被测量值的最佳估计,全部不确定度
成分,包括那些由系统效应,如与修正值,参考计量标准有关联的成分,均贡献于此分散性。
1.10复性(Repeatability):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连
续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注:(1)这些条件称为重复性条件。
(2)重复性条件包括:
相同的测量程序;
相同的观测者;
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
相同地点;
在短时期内重复测量。
(3)重复性能够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定量地表示。
1.11复现性(Reproducibility): 在测量条件变化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
果之间的一致性。
注:(1)有效的复现性说明应列出变化条件的规范。
(2)变化条件包括:
测量原理;
测量方法;
观测者;
测量仪器;
参考计量标准;
地点;
使用条件;
时间。
(3)复现性可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定量地表示。
(4)测量结果在这里一般理解为己修正结果。
2分类
本实验室的标准物质分为: ( 1) 容量标准溶液, 包括: 各种滴定液。
( 2) 标准物质, 包括: 容量基准物、熔点标准物质、pH校准标准溶液、电导率校标准溶液、浊度标准溶液、限量标准物质、色谱校准用标准物质。
( 3) 技术标准物, 包括: 标准砝码、标准滤光片等。
3标准物质的作用
标准物质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里的测量数据可比性与一致性起着重要作用的计量标准。
3.1标准物质在保存和传递特性量值中的作用
标准物质是具有准确的特性量值、高度均匀与良好稳定性的测量标准,因此标准物质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量值传递。
也就是说,当标准物质从一个地方被递交到另一个地方的测量过程,该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不因时间与空间的改变而改变,在这所说的"时间改变"是在该标准物质
的有效期范围内。
3.3标准物质在工程特性量与物理、物理化学特性量约定标度中的作用
某些工程特性量与物理、物理化学特性量约定标度的复现与传递主要依赖于标准物质。
这些标准物质在国际建议与标准文件上已经说明了,并给定了值,在国际范围内具有一致性。
如浊度单位的复现依赖于浓度为400FAU的Formazine标准溶液,又如pH是采用已知pH的标准溶液定义的约定pH标度。
3.4标准物质在分析测量中的作用
分析测量一般有纯度测量和化学成分测量,这些测量也是依赖于标
准物质,并由标准物质将测量的结果溯源到SI单位制。
特别是痕量分析,由于痕量技术的复杂性与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更是依赖于痕量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痕量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的发展又促进了痕量分析技术的发展。
如欧洲40个高水平实验室对奶粉中农药含量进行分析,其结果均相差1至2个数量级,如果在这次分析中采用相应的标准物质则将大大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3.5标准物质在产品质量保证中的作用
(1)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的检验,生产流程的控制到产品的质量评
价都需要以各种相应的标准物质保证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使生产过程
处于良好的质量控制状态,达到高质量的生产与产品的高质量。
(2)产品标准的制订要依赖于相应的标准物质验证其准确性,或者经
过标准物质的验证发现问题,及时修正标准。
(3)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为确保出具数据的准确性、公证性与权威性要依赖标准物质。
在产品的商业贸易中以标准物质作为仲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