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浙江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精校版)2020年全国卷Ⅰ理综化学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精校版)2020年全国卷Ⅰ理综化学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P 31 S 32 Cl 35.5 V 51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H3CH2OH能与水互溶B.NaClO通过氧化灭活病毒C.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D.氯仿的化学名称是四氯化碳8.紫花前胡醇可从中药材当归和白芷中提取得到,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有关该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14H14O4B.不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C.能够发生水解反应D.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双键9.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气体(杂质)方法A.SO2(H2S)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Cl2(HCl)通过饱和的食盐水C.N2(O2)通过灼热的铜丝网10.铑的配合物离子[Rh(CO)2I2]-可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H3COI是反应中间体B.甲醇羰基化反应为CH3OH+CO=CH3CO2HC.反应过程中Rh的成键数目保持不变D.存在反应CH3OH+HI=CH3I+H2O11.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在核反应中用α粒子(即氦核4He)轰击金属原子W Z X,得到核素30Z+2Y,开2创了人造放射性核素的先河:WX+42He→30Z+2Y+10nZ其中元素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

2020年浙江高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0年浙江高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D.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A
【解析】
Mg2++2Cl-+2H2O= Mg(OH)2↓+H2↑+ Cl2↑ B
C.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时发生水解,生成乙酸钠和乙醇,离子方程式为:
CH3COOCH2CH3+OH-
, 正确; CH3COO-+CH3CH2OH C
6 / 27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氨水,氨水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铵,一水合氨为弱电
和 K+
SO
2− 4
,故其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D 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 C。 4.下列物质对应的组成不.正.确.的是( )
A. 干冰:CO2
B. 熟石灰: CaSO4 ⋅2H2O
C. 胆矾: CuSO4 ⋅5H2O
D. 小苏打: NaHC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故 A 正确;
操作正确;
D.氯化银、亚硝酸银都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所以硝酸银滴入氯化钠溶液和亚硝酸钠溶液中都有白色沉
淀生成,但是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而亚硝酸银溶于稀硝酸;硝酸银溶液滴入硝酸钠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
故 D 操作正确。
答案选 A。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2O 在空气中加热可得固体 Na2O2
1 / 27
固液分离,D 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 C。 3.下列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是( )
A. NaOH
B. CaCl2
C. HCl
D. K2SO4
【答案】C
【解析】

2020年高考真题——化学(浙江卷)含答案

2020年高考真题——化学(浙江卷)含答案

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I 127 Ba 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水溶液呈酸性的是()A.NaCl B.NaHSO4C.HCOONa D.NaHCO32.固液分离操作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 B C D3.下列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是()A.B.C.D.4.下列物质对应的组成不正确...的是()A.干冰:B.熟石灰:C.胆矾:D.小苏打:5.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式:B.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甲基丁烷的键线式:D.甲基的电子式: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B.用水煤气可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C.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D.火棉是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是两种不同的元素B.单晶硅和石英互为同素异形体C.和互为同系物D.H与Na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主族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会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B.的热稳定性比强C.具有氧化性,其稀溶液可用于消毒D.钢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主要是发生了电化学腐蚀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压钠灯可用于道路照明B.SiO2可用来制造光导纤维C.工业上可采用高温冶炼黄铜矿的方法获得粗铜D.BaCO3不溶于水,可用作医疗上检查肠胃的钡餐10.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2 B.1∶1 C.2∶1 D.4∶111.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萃取Br2时,向盛有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打开旋塞,先将水层放出B.做焰色反应前,铂丝用稀盐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C.乙醇、苯等有机溶剂易被引燃,使用时须远离明火,用毕立即塞紧瓶塞D.可用溶液和稀区分、和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加热可得固体B.加入到过量溶液中可得C.在沸腾炉中与反应主要生成D.溶液中加入少量粉末生成和1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溶液与少量溶液反应:B.电解水溶液:C.乙酸乙酯与溶液共热:D.溶液中滴加稀氨水: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甲烷、汽油、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依次增加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C.根据纤维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可以鉴别蚕丝与棉花D.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15.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不会使溴水褪色C.只含二种官能团D.1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1molNaOH16.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全国II卷)【答案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全国II卷)【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化学学科第I 卷(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7、 【答案】A【解析】胆矾的化学式为425CuSO H O ⋅,故A 错。

湿法炼铜原理为CuSO 4+Fe=FeSO 4+Cu ,故B 、D 均对。

“熬之则成胆矾”是蒸发浓缩结晶的过程,故C 对。

8、 【答案】B【解析】由①可知,固体中不含碳酸钙;由②可知,固体中含KCl ;由③可知,固体中含MgSO 4,故选B 。

9、 【答案】C【解析】海水酸化,会发生反应H + + CO 32- == HCO 3-,CO 32-浓度减小,HCO 3-浓度增大,A 对。

珊瑚礁主要成分为CaCO 3,海水酸化可消耗CO 32-,促进CaCO 3溶解平衡正向移动,导致珊瑚礁减少,故B 正确。

CO 2引起海洋酸化,原理为H 2CO 3⇌H ++ HCO 3-,C 错。

太阳能、氢能为清洁能源,不会产生CO 2,不会引起海水酸化,可改善珊瑚的生存环境,D 正确。

10、 【答案】D【解析】MPy 的芳香同分异构体只有苯胺(也叫氨基苯)一种,A 错误。

EPy 分子中含有亚甲基,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B 错。

VPy 的结构与乙烯不相似,不是乙烯的同系物,C 错。

反应②为醇的消去生成烯,D 对。

11、 【答案】C【解析】OH -在过程中存在消耗与生成,参与了该催化循环,A 正确。

该过程生成了H 2,H 2为清洁燃料,B 对。

该反应只有CO 2的生成,没有消耗,C 错。

该循环中,Fe 的成键数目有4、5、6的变化,D 对。

12、 【答案】C【解析】通电时,Ag 作阳极,失电子生成Ag +,进入WO 3薄膜中(电致变色层),W 元素化合价降低,总反应为xAg + WO 3 = AgxWO 3,故A 、B 、D 对,C 错。

13、 【答案】D【解析】由物质结构及成键数目可推知,W 为H ,Z 为Na ;Y 原子可成三个键,故为N ;总原子序数之和为24,故X 为B 。

2020年高考浙江卷化学试题解析

2020年高考浙江卷化学试题解析

2020年高考浙江卷化学试题解析一、单选题1.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 A.NaCl B.4NaHSOC. HCOONaD. 3NaHCO【答案】B【解析】氯化钠是强酸强碱盐,水溶液呈中性,A 项错误;硫酸氢钠在水 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水溶液呈酸性,B 项正确;甲酸铀 是弱酸强碱盐,水溶液呈碱性,C 项错误;碳酸氢钠是弱酸强碱盐,水溶液呈碱性,D 项错误。

2.固液分离操作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答案】C【解析】A 为干燥管,不能进行固液分离,A 项错误;B 为蒸馏烧瓶,不能进行固液分离,B 项错误;C 为漏斗,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固液分离时需用到漏斗,C 项正确;D 为牛角管,不能进行固液分离,D 项错误。

3.下列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是( ) A. NaOH B.2CaClC. HClD.24K SO【答案】C【解析】在溶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A 、B 、D 都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C 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

4.下列物质对应的组成不正确的是( ) A.干冰:2COB.熟石灰:42CaSO 2H O ⋅C.胆矾:42CuSO 5H O ⋅D.小苏打:3NaHCO【答案】B【解析】干冰的组成为2CO ,A 项正确;熟石灰的组成为2Ca(OH),B 项错误;胆矾的组成为42CuSO 5H O ⋅,C 项正确;小苏打的组成为3NaHCO ,D 项正确。

5.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式:B.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242C H OC. 2-甲基丁烷的键线式:D.甲基的电子式:【答案】B【解析】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为3HCOOCH ,B 项错误。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B.用水煤气可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C.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D.火棉是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 【答案】C【解析】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A 项正确;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 和2H ,用水煤气可以合成甲醇等含氧有机物,B 项正确;煤的液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将固体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煤的液化属于化学变化,C 项错误;火棉是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D 项正确。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全国卷2,参考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全国卷2,参考解析)

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理综化学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 .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蛋白质基本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有些蛋白质含包括硫、磷等元素。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L0.1mol·1L -NH 4CL 溶液中,4NH +的数量为0.1A N B .2.4g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A N C .标准状况下,2.24L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A ND .0.1mol H 2和0.1mol 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A N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A 、因铵根离子水解,其数量小于0.1N A ,A 错误;B 、2.4gMg 为0.1mol ,与硫酸完全反应后转移的电子为0.2N A ,B 错误;C 、标准状况下,2.24L 任何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都为0.1N A ,C 错误;D 、正确。

9.a,b,c,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a 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d>c>b>a B .4种元素中b 的金属性最强C .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 .d 单质的氧化性比a 单质的氧化性强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a 、b 、c 、d 分别为O 、Na 或Mg 、Al 、S 。

A 、原子半径b >c >d >a ,A 错误;B 、B 正确;C 、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是弱碱,C 错误;D 、S 的氧化性比氧气弱,D 错误。

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最终变为无色透明氧化碳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与氯气在光源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参考答案】A。

2020年浙江卷【化学真题】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卷(解析版)汇编版

2020年浙江卷【化学真题】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卷(解析版)汇编版
A. Cl 会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 B. NaHCO3 的热稳定性比 Na2CO3 强 C. KMnO4 具有氧化性 ,其稀溶液可用于消毒
D. 钢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主要是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答案】B 【解析】 【详解】A.Cl-很容易被吸附在铝表面的氧化膜上 ,将氧化膜中的氧离子取代出来 ,从而破坏氧化膜 ,A 选项正确;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可产生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则稳定性:NaHCO3<Na2CO3 ,B 选项错误; C.KMnO4 具有强氧化性 ,可使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外壳变形 ,其稀溶液可用于消毒 ,C 选项正确;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 ,铁和碳、水膜形成原电池 ,发生电化学腐蚀 ,腐蚀速率更快 ,D 选项正确; 答案选 B。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高压钠灯可用于道路照明
1.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
A. NaCl
B. NaHSO4
C. HCOONa
D. NaHC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Cl 是强酸强碱盐 ,其不能水解 ,故其水溶液呈中性 ,A 不符合题意;
2
B.NaHSO4 是强酸的酸式盐 ,其属于强电解质 ,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NaHSO4=Na++H++SO 4 , 故其水溶液呈酸性 ,B 符合题意; C.HCOONa 属于强碱弱酸盐 ,其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 ,其电离产生的 HCOO-可以发生水解 ,其水 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O-+H2O⇌HCOOH+OH- ,故其水溶液呈碱性 ,C 不符合题意; D.NaHCO3是强碱弱酸盐 ,既能发生电离又能发生水解 ,但其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故其水溶液呈碱 性 ,D 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 ,本题答案为 B。
B. 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 C2H4O2

2020年浙江高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2020年浙江高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2020浙江卷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1.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A.NaCl
B.4NaHSO
C.HCOONa
D.3
NaHCO 【答案】B
【解析】A.NaCl 是强酸强碱盐,其不能水解,故其水溶液呈中性,A 不符合题意;
B.NaHSO 4是强酸的酸式盐,其属于强电解质,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 4=Na ++H ++SO 24 ,故其水溶液呈酸性,B 符合题意;
C.HCOONa 属于强碱弱酸盐,其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其电离产生的HCOO -可以发生水解,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HCOO -+H 2O ⇌HCOOH+OH -,故其水溶液呈碱性,C 不符合题意;
D.NaHCO 3是强碱弱酸盐,既能发生电离又能发生水解,但其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其水溶液呈碱性,D 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2.固液分离操作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
【答案】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浙江卷,解析版)【试题总评】2020年浙江省高考化学部分的最大特点是回归教材,这是客观上“命题者只能带教材”和主观上“高考要做到两个有利于”的必然结果。

仔细分析“回归教材”这一特点,不难发现:从各题型上,选择题更明显一些。

这可能是因为命题者想要给各位考生在紧张的高考中吃下一粒定心丸,使他们有信心去完成后面的大题。

从各知识的模块分析,实验部分更明显一些,这是因为实验操作是“丁是丁,卯是卯”。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Cl-35.5;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参与下分解水制氢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化学B.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C.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乙酯D.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镀锌铁皮的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中,将镀锌铁皮放入稀硫酸,待产生氢气的速率突然减小,可以判断锌镀层已反应完全。

B.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

C.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中,为了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应小火加热蒸发皿,直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D.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9.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X、Z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Z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Z的同族元素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C.CaY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CaY2只作氧化剂D .CaX 2、CaY 2和CaZ 2等3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210.以铬酸钾为原料,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阴极式,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 2O +2e-2OH ―+H 2↑ B .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是因为阳极区H +浓度增大, 使平衡224CrO -+2H +227Cr O -+H 2O 向右移动 C .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 2CrO 4+4H 2O 通电2K 2Cr 2O 7+4KOH +2H 2↑+2O 2↑D .测定阳极液中K 和Cr 的含量,若K 与C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 , 则此时铬酸钾的转化率为α=2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CH 2CHCH 2CH(CH 3)2CH 3CH 2CH(CH 3)2的名称为2,6-二甲基-5-乙基庚烷B .丙氨酸和苯丙氨酸脱水,最多可生成3种二肽C .化合物是苯的同系物D .三硝酸甘油酯的分子式为C 3H 5N 3O 911.【答案】D|KOH 稀溶液不锈钢 惰性电极24K CrO 溶液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将pH =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 =4B .为确定某酸H 2A 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 溶液的pH 。

若pH >7,则H 2A 是弱酸;若pH <7,则H 2A 是强酸C .用0.2000 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HCl 与CH 3COOH 的混合溶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 mol/L ),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D .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mol/L 盐酸、③0.1mol/L 氯化镁溶液、④0.1mol/L 硝酸银溶液中,Ag +浓度:①>④=②>③13.水溶液X 中只可能溶有K +、Mg 2+、Al 3+、2AlO -、23SiO -、23CO -、24SO -中的若干种离子。

某同学对该溶有进行了如下实验: 溶液X 过量氨水气体甲沉淀甲无色溶液甲溶液乙白色沉淀甲过量稀盐酸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B .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C .K +、2AlO -和23SiO -一定存在于溶液X 中 D .23CO -和24SO -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 中13.【答案】C26.[14分]已知:I 2+2223S O -246S O -+2I ―。

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 物质Cu(OH)2 Fe(OH)3 CuCl CuI Ksp 2.2×10-20 2.6×10-39 1.7×10-7 1.3×10-12(1)某酸性CuCl 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 3,为得到纯净的CuCl 2•2H 2O 晶体,加入 调至pH =4,使溶液中的Fe 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 (Fe 3+)=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CuCl 2•2H 2O 晶体。

(2)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 2•2H 2O 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CuCl 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由CuCl 2•2H 2O 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 2的合理方法是_______。

(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 2•2H 2O 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 ―发生反应的氧化性质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0.36 g 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 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用0.1000 mol/L 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 2S 2O 3标准溶液20.00 mL 。

①可选用___________作滴定指示荆,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②CuCl 2溶液与K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试样中CuCl 2•2H 2O 的质量百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调节溶液pH 时不应该带入其它杂质,故可选择CuO 或CuCO 3等固体消耗溶液中的H+,使其pH 升高;当溶液的pH=4时,c(H +)=1×10-4 mol/L ,c(OH -)=1×10-10 mol/L ,由Fe(OH)3的K sp 计算可得c(Fe 3+)=K sp / c3(OH -) =2.6×10-39/1×10-30=2.6×10-9 mol/L 。

(2)由于CuCl2在加热过程中水解被促进,且生成的HCl 又易挥发而脱离体系,造成水解完全,碱式氯化铜或氢氧化铜,以至于得到CuO 固体,而不是CuCl2,2CuCl 2·2H 2O △Cu(OH)2·CuCl 2+2HCl+2H 2O ;想得到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让CuCl2•2H2O晶体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脱水。

(3)滴定前的处理过程中将发生下列反应:2Cu2++4I-=2CuI↓+I2,滴定过程中I2消失是滴定的终点,所以可选用淀粉溶液做指示剂,滴定终点为:蓝色褪去,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颜色;从反应2Cu2++4I-=2CuI↓+I2,I2+2S2O32-=S4O62-+2I-,可知Cu2+~S2O32-,n(Cu2+)=0.100 mol/L×0.020 L=2×10-3mol,m(CuCl2·2H2O) =2×10-3mol×171 g/mol =0.342g,则试样中CuCl2·2H2O的含量为95%。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K sp计算、滴定和物质制备。

27.[15分]甲烷自热重整是先进的制氢方法,包含甲烷氧化和蒸汽重整。

向反应系统同时通入甲烷、氧气和水蒸气,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反应过程化学方程式焓变△H(kJ/mol)活化能Ea(kJ/mol)甲烷氧化CH4(g)+2O2(g)CO2(g)+2H2O(g) -802.6 125.6 CH4(g)+O2(g)CO2(g)+2H2(g) -322.0 172.5蒸汽重整CH4(g)+H2O(g)CO(g)+3H2(g) 206.2 240.1 CH4(g)+2H2O(g)CO2(g)+4H2(g) 165.0 243.9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CO(g)+H2O(g)CO2(g)+H2(g)的△H= kJ/mol。

(2)在初始阶段,甲烷蒸汽重整的反应速率甲烷氧化的反应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 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 B)也可以平衡常数(记作K P),则反应CH4(g)+H2O(g)CO(g)+3H2(g)的K P=;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平衡常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从能量阶段分析,甲烷自热重整方法的先进之处在于。

(5)在某一给定进料比的情况下,温度、压强对H2和CO物质的量分数的影响如下图:①若要达到H2物质的量分数>65%、CO的物质的量分数<10%,以下条件中最合适的是。

A.600℃,0.9Mpa B.700℃,0.9MPa C.800℃,1.5Mpa D.1000℃,1.5MPa ②画出600℃,0.1Mpa条件下,系统中H2物质的量分数随反应时间(从常温进料开始即时)的变化趋势示意图:(6)如果进料中氧气量过大,最终导致H2物质的量分数降低,原因是。

【解析】(1)由反应CH4(g)+H2O(g)CO(g)+3H2(g) △H1=206.2 kJ/mol和CH4(g)+2H2O(g)CO2(g)+4H2(g) △H2=165.0 kJ/mol,再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CO(g)+H2O(g)CO2(g)+H2(g)的△H=△H2-△H1=-41.2 kJ/mol;(2)开始时由于体系不能提供重整所需的热能,所以其氧化速率大于重整速率;(3)反应CH4(g)+H2O(g)CO(g)+3H2(g)的K P=;由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将增大;(4)该方法的先进之处为,用甲烷氧化反应所释放出来的大量热量来满足强吸热的蒸汽重整反应所需要的热量;(5)①分析图表,从左图中可找到0.9 Mpa,700℃时H2的物质的量分数大于65%,从右图中可找到0.9 Mpa,700℃时CO的物质的量分数小于10%,所以B项正确;②图像特点为开始由于体系温度未达到400℃,重整反应微弱,H2的含量几乎为0,后随着反应进行,体系的温度升高H2的含量也增大,到接近70%时达到最大值;(6)若甲烷氧化程度过高,若氧气的含量再增加,这时氢气将和氧气反应,导致氢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