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论文 -
食品发酵工程课程论文

论腐乳发酵工艺孙亮,周婕,方丽颖,武建(北京林业大学,食品10-1班,第二小组)摘要:腐乳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大豆发酵制品,在世界饮食文化之林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其口味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深受大众喜爱的佐餐食品,被称为“东方奶酪”[1]。
其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法改变植物蛋白风味的植物奶酪食品,有效地提高了大豆的利用率和生物价,不仅具有大豆的营养成分,而且增加了一些营养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
本文从腐乳的起源说起,重点介绍了腐乳的发酵工艺,并探讨了微生物对腐乳生产的作用与影响、腐乳的营养和保健价值、腐乳的发展前景等问题,全面介绍了这一中国传统发酵食品。
关键字:腐乳;生产;微生物;营养成分;保健功能Discussion of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sufuAbstract : Preserved bean curd is a traditional fermented soybean products wit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our country, holds a special place in the forest of world food culture. Its delicious taste, unique flavor and rich nutrients make it a popular spicy food, known as "Oriental cheese". It is a kind of cheese that applies the method of microbial to changing the flavor of vegetable protein,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and biological value of soybean. Therefore, it not only retains the nutrition of soybean, but also enhances its nutritive value and gains some physiological active materials. This paper begins from the origin of the fermented bean curd, mainly introduces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fermented bean curd, and discusses microbes' function and influence to the production of fermented bean curd, the nutritive value offermented bean curd ,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fermented bean curd, by this means ,comprehensively introduces this Chinese traditional fermented food. Key words: fermented bean curd; production; microbes; nutrients; hygienical function一、腐乳的起源与发展发酵食品在我国、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国颇为盛行,各国都有不同风味的传统发酵食品,如盛产于印尼的丹贝(tempeh);盛产于我国、日本的豆酱;盛产于我国、日本、菲律宾等国的酱油;还有我国独具一格的发酵食品—腐乳。
发酵工程毕业论文

发酵工程毕业论文发酵工程毕业论文发酵工程是一门研究微生物在生物过程中的应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工等领域。
作为发酵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我在毕业论文中选择了探究发酵工程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第一章:引言在引言部分,我首先介绍了发酵工程的定义和研究意义。
发酵工程是通过调控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实现有益产物的生产。
在食品行业中,发酵工程可以用于酿造啤酒、酱油、豆腐等传统食品,也可以应用于生产酸奶、乳酸菌饮料等现代食品。
第二章:发酵工程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在这一章节,我详细介绍了发酵工程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案例。
首先,我选择了酿造啤酒作为一个案例。
啤酒的酿造过程中,麦芽中的淀粉经过酶的作用转化为糖,然后由酵母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我对啤酒酿造的每个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并探讨了如何优化发酵条件,提高酿造效率。
接着,我介绍了酱油的发酵过程。
酱油是一种传统的调味品,其发酵过程中需要用到大豆、麦曲和盐水。
我研究了酱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控制发酵条件,使得酱油的品质更好。
此外,我还探讨了发酵工程在乳制品行业中的应用。
以酸奶为例,我介绍了酸奶的发酵过程和发酵菌的选择。
酸奶的发酵过程中,乳糖被乳酸菌转化为乳酸,从而使得酸奶呈现出酸味。
我研究了不同乳酸菌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发酵条件的建议。
第三章:发酵工程的挑战与展望在这一章节,我探讨了发酵工程在食品行业中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发酵工程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需要面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平衡。
如何提高发酵工艺的效率,同时保证产品的品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增加,发酵工程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也需要面临更高的标准。
如何确保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纯度和产品的卫生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最后,我对发酵工程在食品行业中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我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发酵工程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微生物发酵及应用论文

微生物发酵及应用论文微生物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来生产特定化合物的过程,已经在食品工业、制药工业、能源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微生物发酵的原理、应用及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微生物发酵的原理是基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微生物可以利用各种底物(如碳源)通过代谢活动产生所需的产物。
例如,酿造啤酒时,麦芽中的酵母菌通过发酵代谢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微生物发酵的过程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和调控培养条件(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可以优化产物的产量和质量。
微生物发酵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广泛。
传统的食品制作过程中,如酸奶、腊肠等,都需要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达到所需的品质和口感。
另外,通过微生物发酵还可以生产一些特殊的食品,如味精、酱油等。
此外,微生物发酵还能够用于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如保鲜剂和增甜剂等。
在制药工业中,微生物发酵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生产。
例如,抗生素就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微生物发酵在制药领域有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科学家可以改造微生物菌株,使其表达具有医疗价值的蛋白质,如重组人胰岛素等。
能源领域也是微生物发酵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目前,生物柴油等生物能源的生产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代谢产生可以替代传统石油能源的生物能源,既能解决能源供应问题,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生物氢能和生物甲烷能的生产,这些都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微生物发酵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有很大的潜力。
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代谢,可以将某些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例如,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城市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可以生成沼气,避免了这些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食品工业、制药工业、能源工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更深入的研究,微生物发酵技术将进一步提高产量和质量,并且将逐渐应用于更多领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益处。
论文:发酵工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我国发酵工业现状与发展前景摘要:我国的发酵工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产品从原来的抗生素、食品等几个方面渗透到医药、农业、环保、能源、材料等各个方面,产业结构也逐渐转向能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新一代发酵产品的生产。
20 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的发酵工业迅猛发展,年产值逐年攀升。
本综述介绍了我国发酵工业的总体状况以及最新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我国;发酵工业;总体状况;最新进展;发展前景。
发酵技术是人类最早通过实践掌握的生产技术之一,许多传统产品的生产都应用了发酵技术,在东方有酱油、醋、白酒、黄酒等,而西方有啤酒、葡萄酒、奶酪等。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由发酵技术支撑起的发酵产业开始诞生与兴起。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的发酵工业迅猛发展,所涵盖的产品也从原来的抗生素、食品等几个方面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方面如医药、保健、农业、环境、能源、材料等。
发酵工业是一种以高科技含量为特征的新型工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行业的迅速发展已经使其在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发酵工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而且对节约粮食、增加食品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及改善环境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1.发酵工业的总体状况1.1我国发酵工业的应用领域我国在生物发酵行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21 世纪后,生物发酵渗透入了医药,保健,农业,食品,能源,环保等各个领域。
轻工业是发酵工程技术应用最早和最多的领域,其生产的产品类型与应用广泛,主要包括酒和溶剂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酶制剂类、功能性蛋白质、功能性脂类、功能性糖类等。
这个领域的特点是大量利用淀粉等农副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发酵与深加工。
生物医药工业中,通过发酵工程技术生产多种抗生素、疫苗、以及一些基因工程药物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产品。
微生物发酵是常用的生物转化法之一,并在中药制作中早有应用。
现代中药发酵技术分为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
发酵工程课程论文

发酵工程课程论文题目抗生素生产工艺以及发展前景班别学号姓名成绩抗生素生产工艺以及发展前景摘要:抗生素是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等一类化学物质的总称,是生物在其生命过程中产生的能在低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有机物质。
青霉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抗生素。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能产生青霉素的点青霉。
1940年制出了青霉素的干燥制品。
1943---1945年间,抗生素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以通气搅拌的深层培养法大规模发酵生产青霉素。
随后,链霉素、氯霉素和金霉素等品种相继被发现并投入生产。
关键词:抗生素;生产工艺;应用;发展前景一、抗生素的概述抗生素是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索等一类化学物质的总称。
它是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其生产活动过程中所产生,并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有机物质。
抗生素的生产目前主要用微生物发酵法进行生物合成。
很少数抗生素如氯霉素、磷霉素等亦可用化学合成法生产。
此外还可将生物合成法制得的抗生素用化学或生化方法进行分子结构改造而制成各种衍生物,称半合成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就是半合成青霉素的一种。
二、抗生素的发展最初认为,抗生素是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在低浓度下就能抑制它种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甚至杀死它种微生物的化学物质.然而,抗生素的迅速发展很快就突破了这一定义:在来源上,已不局限于微生物,它包括高等动、植物产生的代谢物,也包括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在性能上,从抗菌到抗肿瘤、抗病毒、抗寄生虫等物质亦属抗生素范畴.纵观抗生素的发展史,抗生素的研究、生产大体可分三个发展阶段:1.天然抗生素的发展阶段1928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1881-1955)偶然发现了青霉素.1938年,Chain 和Florey等科学家又成功地从点青霉的培养液中分离制得青霉素.40年代初期,随着培养方法的改良,青霉素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从而很快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产量迅速增加.由于青霉素的发现,挽救了无数感染性病人的生命,被当时的人们誉为黄色的魔物,科学家Fleming、Florey和Chain因此同时获得了1945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之后,一系列新抗生素如链霉素、氯霉素、金霉素、新霉素、土霉素、红霉素等相继被发现,对如肠伤寒、斑疹伤寒及赤痢等有特效.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青霉素G开始使用时只有8%葡萄球菌对它有耐药性,而到了1962年,耐药的葡萄球菌增加到70%,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对抗生素的结构改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2.半合成抗生素的发展阶段1958年,发现了青霉素的活性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并通过6-APA的酰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青霉素.随后,对头孢菌素C结构进行改造研究,分离出母核7-氨基头孢霉烷酸(T-ACA).目前,大多数半合成头孢菌素均为母核7-ACA中的7位氨基酸及3位乙酰甲基进行化学改造制得的衍生物.1960年,通过对四环类抗生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大环内酰抗生素、利福平类抗生素等相继进行化学改造,获得了大量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力强、稳定、毒性小、易吸收等优点的半合成抗生素.目前,半合成青霉素和半合成头孢菌素品种已不下70个,其产量和销售额占据着抗生素的大半壁江山.3.药理活性物质的发展阶段80年代后,又出现了抗生素发展的第三个高峰,这一时期发现的新抗生素的特点是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抗肿瘤活性物质、杀虫剂等药理活性物质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三、抗生素的分类1.根据抗生素的生物学来源分类(1)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如链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和利福霉素等。
发酵工程论文-

发酵工程论文-第一篇:发酵工程论文 -发酵工程的研究进展【前言】发酵工程是泛指利用微生物制造或生产某些产品的过程。
它包括厌氧发酵的生产过程(如酒精、乳酸、丙酮丁醇等)和有氧发酵的生产过程(如氨基酸、柠檬酸、抗生素等)。
广义的概念: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工程学(化学工程)结合。
狭义的发酵概念:微生物培养和代谢过程。
发酵技术是人类最早通过实践掌握的生产技术之一,产品也很多,以传统食品来说,东方有酱、酱油、醋、白酒、黄酒等,西方有啤酒、葡萄酒、奶酪等。
这些发酵食品都是数千年来凭借人类的智慧和经验,在没有亲眼看到微生物的情况下,巧妙地利用微生物生产的产品。
【关键词】发酵发展应用1、发酵工程的内容1.1 定义发酵工程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有活性的离体酶的某些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直接用微生物参与控制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
1.2现代发酵工程人们熟知的利用酵母菌发酵制造啤酒、果酒、工业酒精,乳酸菌发酵制造奶酪和酸牛奶,利用真菌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已经进入能够人为控制和改造微生物,使这些微生物为人类生产产品的现代发酵工程阶段。
现代发酵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有目的地改造原有的菌种并且提高其产量;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药品,如人的胰岛素、干扰素和生长激素等。
已经从过去简单的生产酒精类饮料、生产醋酸和发酵面包发展到今天成为生物工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成为一个包括了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的一个多学科工程。
现代发酵工程不但生产酒精类饮料、醋酸和面包,而且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生素和疫苗等多种医疗保健药物,生产天然杀虫剂、细菌肥料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农用生产资料,在化学工业上生产氨基酸、香料、生物高分子、酶、维生素和单细胞蛋白等。
发酵工程实验教学论文

发酵工程实验教学论文•相关推荐发酵工程实验教学论文1.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改革1.1改革实验教学形式改革后的发酵工程实验将传统两周一次课的频率改为每周一次课,将全学期实验压缩到半学期进行,同时采用“一条龙”式实验教学形式,即在规定8周教学时间内,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和微生物培养需要,系统且连续地安排实验时间,实验环环相扣、同学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方案的任务。
这种教学形式改变以往只遵循上课周期而不顾微生物培养特点的弊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1.2优化实验教学体系以往发酵工程实验开设的项目主要针对发酵工程基本操作及菌种筛选等,实验内容相对孤立,学生对发酵过程的整体认知不够全面。
改革后结合我校特点,采用“一条龙”式实验体系(自然界中产酶微生物的选育、发酵条件优化、发酵产酶及酶的提取、酶学性质研究及改性、酶的应用等),在此实验中,涉及微生物、发酵工程、生化分离工程、酶工程等实验方法和技术,形成连续而系统的实验,实现从验证性实验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转变。
系统化的实验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发酵工程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某一发酵产品生产和应用的特点与关键环节,整体掌握发酵工程的系统实验知识。
1.3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按照我校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改革后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力求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结合生产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典型发酵产品、酶制剂产品生产为主,将发酵实验设为发酵产酶模块、红曲米固态发酵模块和自酿自饮(风味酸乳及糯米甜酒的酿制)模块,共八个实验项目,包含液态发酵和固体发酵、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按照基础、综合、设计三个层次编制实验内容,将整个发酵实验内容,优化后的实验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更有利于培养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结语通过对发酵工程实验教学的改革,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实验教学形式,建立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整合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有关发酵工程作文

有关发酵工程作文你知道吗?在我们看不见的微观世界里,正发生着一场场奇妙的“魔法秀”,而导演这场魔法秀的就是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啊,就像是微生物们的大舞台。
这些微生物可都是超级小的家伙,小到你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它们,得拿个显微镜才能瞧个究竟。
可别小瞧了这些小不点,它们的本事可大着呢!先说说咱们日常生活里离不开的面包吧。
你早上吃的那松软可口、香气四溢的面包,就是发酵工程的杰作。
酵母这种微生物,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面包魔法师。
把它们和面粉、水还有其他配料混在一起,酵母就开始“工作”啦。
它们在面团里大口大口地吃着糖分,然后呼出二氧化碳气体。
这些气体就像无数个小气球一样,在面团里到处乱窜,把面团撑得鼓鼓的,于是面包就有了那蓬松的口感。
而且啊,酵母在工作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特殊的香味物质,这就是面包为什么闻起来那么香的秘密。
再说说酒,不管是啤酒、葡萄酒还是白酒,都离不开发酵工程。
拿葡萄酒来说吧,葡萄被采摘下来后,葡萄皮上本身就带着酵母菌。
把葡萄弄破,让汁液流出来,这时候酵母菌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纷纷跳进汁液里。
它们在这个甜蜜的汁液世界里欢快地发酵,把葡萄汁里的糖分转化成酒精。
随着时间的推移,葡萄酒就慢慢酿成了,每一瓶葡萄酒都像是一个装满故事的小瓶子,讲述着葡萄和酵母菌的奇妙旅程。
发酵工程在医药领域也是个大功臣呢!有些微生物经过发酵后,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抗生素。
就像青霉素,想当年那可是救了无数人的命啊。
这些微生物就像是小小的制药厂,在发酵罐这个特殊的“厂房”里默默地生产着珍贵的药物。
它们把自己体内的特殊能力发挥出来,合成那些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的抗生素,然后我们把这些药物提取出来,用来对抗那些讨厌的病菌。
还有啊,发酵工程在环保方面也有一手。
现在我们都很关心环境问题,有些微生物可以“吃掉”污水里的有害物质,通过发酵把这些脏东西转化成无害的物质。
就好比是一支微小的环保部队,在污水里辛勤地工作,把污水变得干净起来。
不过呢,发酵工程也不是那么容易搞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酵工程论文 -
发酵工程的研究进展
【前言】发酵工程是泛指利用微生物制造或生产某些产品的过程。
它包括厌氧发酵的生产过程(如酒精、乳酸、丙酮丁醇等)和有氧发酵的生产过程(如氨基酸、柠檬酸、抗生素等)。
广义的概念: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工程学(化学工程)结合。
狭义的发酵概念:微生物培养和代谢过程。
发酵技术是人类最早通过实践掌握的生产技术之一,产品也很多,以传统食品来说,东方有酱、酱油、醋、白酒、黄酒等,西方有啤酒、葡萄酒、奶酪等。
这些发酵食品都是数千年来凭借人类的智慧和经验,在没有亲眼看到微生物的情况下,巧妙地利用微生物生产的产品。
【关键词】发酵发展应用
1、发酵工程的内容
1.1 定义
发酵工程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有活性的离体酶的某些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直接用微生物参与控制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
1.2现代发酵工程
人们熟知的利用酵母菌发酵制造啤酒、果酒、工业酒精,乳酸菌发酵制造奶酪和酸牛奶,利用真菌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已经进入能够人为控制和改造微生物,使这些微生物为人类生产产品的现代发酵工程阶段。
现代发酵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有目的地改造原有的菌种并且提高其产量;利用微生物发
酵生产药品,如人的胰岛素、干扰素和生长激素等。
已经从过去简单的生产酒精类饮料、生产醋酸和发酵面包发展到今天成为生物工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成为一个包括了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的一个多学科工程。
现代发酵工程不但生产酒精类饮料、醋酸和面包,而且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生素和疫苗等多种医疗保健药物,生产天然杀虫剂、细菌肥料和微生物除草剂等农用生产资料,在化学工业上生产氨基酸、香料、生物高分子、酶、维生素和单细胞蛋白等。
1.3组成
从广义上讲,发酵工程由三部分组成:是上游工程,中游工程和下游工程。
1.3.1 上游工程:包括优良种株的选育,最适发酵条件(pH、温度、溶氧和营养组成)的确定,营养物的准备等。
1.3.2 中游工程:主要指在最适发酵条件下,发酵罐中大量培养细胞和生产代谢产物的工艺技术。
这里要有严格的无菌生长环境,包括发酵开始前采用高温高压对发酵原料和发酵罐以及各种连接管道进行灭菌的技术;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向发酵罐中通入干燥无菌空气的空气过滤技术;在发酵过程中根据细胞生长要求控制加料速度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还有种子培养和生产培养的不同的工艺技术。
此外,根据不同的需要,发酵工艺上还分类批量发酵:即一次投料发酵;流加批量发酵:即在一次投料发酵的基础上,流加一定量的营养,使细胞进一步的生长,或得到更多的代谢产物; 连续发酵:不断地流加营养,并不断地取出发酵液。
在进行任何大规模工业发酵前,必须在实验室规模的小发酵罐进行大量的实验,得到产物形成的动力学模型,并根据这个模型设计中试的发酵要求,最后从中试数据再设计更大规模生产的动力学模型。
由于生物反应的复杂性,在从实验室到中试,从中试到大规模生产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这就是发酵工程工艺放大问题。
1.3.3 下游工程:指从发酵液中分离和纯化产品的技术:包括固液分离技术(离心分离,过滤分离,沉淀分离等工艺),细胞破壁技术(超声、高压剪切、渗透压、表面活性剂和溶壁酶等),蛋白质纯化技术(沉淀法、色谱分离法和超滤法等),最后还有产品的包装处理技术(真空干燥和冰冻干事燥等)。
?此外,在生产药物和食品的发酵工业中,需要严格遵守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所公布的cGMPs的规定,并要定时接受有关当局的检查监督。
2.发酵工程技术的发展
发酵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2.1 自然发酵阶段
这个阶段为从史前到19世纪末,主要特征为人类利用自然接种的方法进行传统酿造食品的生产。
2.2 纯培养厌氧发酵技术的建立
这个阶段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特征为人类在显微镜的帮助下,把单一的微生物进行纯培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氧发酵生产酒精等工业产品。
2.3 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
这个阶段始于20世纪40年代,其技术特征为,成功地建立起深层通气进行微生物发酵的一整套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微生物有氧发酵的通气量、温度、pH和营养物质的供给,使得抗生素、柠檬酸、酶制剂等好氧发酵产品的生产成为可能,是现代发酵工业的开端。
2.4 代谢调控发酵技术的建立
这个阶段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技术特征为,以生物化学和遗传学为基础,研究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和代谢调节机制,选择巧妙的技术路线,人为地控制目的代谢产物的大量合成,从而得到所需产品。
2.5 现代发酵工程技术的建立
这个阶段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主要技术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5.1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在微生物菌种选育方面的应用,为发酵工程技术带来了方法上、手段上的重大变化和革命。
2.5.2 计算机控制发酵技术,固定化细胞技术,发酵工程优化控制技术,先进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以及现代化的发酵与提取设备的应用,使发酵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3.发酵工程的应用领域
3.1轻工业
轻工业是发酵工程技术应用最早和最多的领域,这个领域的特点是大量利用农副产品(产要是淀粉类产品)进行深加工,其生产的产品种类有:
3.1.1 酒和溶剂类: 如啤酒、白酒、果酒、酒精、丙酮、丁醇等;
3.1.2 有机酸类:如柠檬酸、乳酸、苹果酸、衣康酸等;
3.1.3 氨基酸类:如谷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等;
3.1.4 酶制剂类:如食品工业用酶、纺织工业用酶、饲料工业用酶等;
3.1.5功能性蛋白质、功能性脂类、功能性糖类。
3.2 生物医药工业
通过发酵工程技术,可以生产多种抗生素、疫苗、以及一些基因工程药物(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系列等)。
3.3 农牧业
通过发酵工程技术,可以生产生物农药、生物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饲料蛋白、饲料工业用酶等。
3.4 环境保护
发酵工程技术,可用于污水处理,有毒物质的降解、固体垃圾处理、土壤污染的修复。
3.5 能源开发
通过发酵工程技术可利用可再生原料生产燃料酒精,生产沼气,进行微生物冶金等。
4.现代发酵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展望
由于发酵工业生产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生产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以及与其它工业相比投资少、见效快,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等诸多优点。
而且,通过发酵工程技术生产的产品种类多、应用面广。
因此,发酵工程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
近年来,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发酵工程技术的发展。
而发酵工程技术的应用,则是直接将生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用于生产人类所需的各种产品,以及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手段。
因此,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技术的最终实施,主要是依靠发酵工程技术来完成的。
所以现代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生物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必由之路,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一个重要产业群体。
目前发酵工程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4.1采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技术与常规微生物育种方法相结合,辅之以激光、离子束、γ,射线等物理诱变方法,致力于选育发酵工业所需的各种优良生产菌种。
4.2 开发研制社会需要、附加值高的新型发酵产品。
4.3 采用发酵工程技术取代部分传统化工产品的生产,降低原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4 研究开发发酵和提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产品收率、节能降耗。
4.5 大规模工业化发酵生产技术。
5.学术思想
发酵工程研究:获得应用价值的微生物,反应器及过程放大,发酵产物分离提取,发酵过程优化和控制。
研究一些重要的工业微生物的抗胁迫因子及其抗胁迫机制,考察环境胁迫条件下特定微生物蛋白转录和代谢途径变化,采用不同环境胁迫手段或措施对微生物的生长或代谢进行调控,促进微生物生长或大量合成目的产物。
研究辅因子形式及其浓度在物质代谢和信号传递途径中控制代谢流方向和流量分配的作用机制、物质流和辅因子流的变化规律,对微生物的生长或代谢进行调控,促进微生物合成目的产物的代谢流的最大化和快速化。
参考文献 :
[1].张星元发酵原理科学出版社 2005
陈坚高细胞密度发酵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2].李寅,高海军
[3].陈騊声中国微生物工业发展史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1979 [4].胡之璧刘涤生物技术生产传统药材的探索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发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学论坛 2012 [5].李艳
[6].潘蓓蕾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现状与发展方向食品与药品 1999 [7].赵发
发酵促进剂面临巨大发展机遇酿酒科技 2011 [8].朱克庆我国发酵面食机械装备的发展与对策粮食与食品工业 2009 [9].王荫宇发酵乳制品的市场发展趋势中国乳业 2008 [10].王钢开发信息我国酸奶制品的发展趋势中国食品工业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