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民间故事]云南民族民间故事1:苗族民间故事
我身边的民族故事

我身边的民族故事
民族故事是反映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方面,不同的地方和民族拥有独特而精彩的故事。
在我身边的民族故事中,有以下几个:
1. 傣族神话故事:傣族是云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许多神话故事,其中一个著名的神话是关于傣族祖先的故事。
傣族人相信,他们的祖先是与天神和地神共同创造了世界的。
2. 彝族传说故事:彝族是中国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有着丰富的传说故事。
其中一个故事是关于彝族的始祖神鹿教材的。
据传说,神鹿教材教彝族人种植水稻和玉米,并教给彝族人其他农业技术和生活智慧。
3. 藏族神话传说:藏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信仰系统。
在藏族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关于神、鬼和仙的故事。
其中一个著名的故事是关于西藏传统节日藏年的起源。
据说,藏族的始祖格萨尔在一次斗兽比赛中击败了一只邪恶的雄鹰,从而保护了藏族人的安全和繁荣。
4. 哈尼族民间故事:哈尼族是云南省的一个民族,他们有着丰富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其中一个著名的故事是关于哈尼族的建筑传统。
据说,哈尼族人建造梯田时,他们会唱一首特殊的歌曲,以祈求土地之神的保佑和丰收。
这些故事代表了我身边的一些民族故事,它们不仅反映了各个
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和历史,也传承了人们对神秘、生活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苗族民间传说故事

苗族民间传说故事在苗族的世界里,富饶的土地上诞生了许多传奇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已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却一直在苗族人的口耳相传中生生不息。
它们承载着苗族人的智慧、信仰和价值观,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近苗族文化的精髓。
一、鸟儿与花朵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小鸟在山间穿梭,它有着绚丽的羽毛和灵活的翅膀,是山林中最美丽的存在。
一天,小鸟发现了一朵与众不同的花朵,花朵的颜色如同彩虹般绚烂。
小鸟和花朵相互吸引,它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小鸟每天都会飞到花朵的身边,双方交流着彼此的心愿和梦想。
花朵告诉小鸟,自己是大地孕育出来的生命之花,代表着苗族人民的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而小鸟则告诉花朵,自己可以为花朵传递信息,向天空中的苗族神灵祈福,保佑苗族人幸福安康。
小鸟和花朵的友谊感动了苗族神灵,于是它们被赋予了永恒的生命。
从此以后,每年的春天,当花朵绽放时,小鸟就会飞来,为花朵带去神灵的祝福。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苗族人民的象征,代表着友谊和希望。
二、水神和苗族人在苗族的神话中,有一位水神,它是苗族人民心中最崇拜的神灵之一。
水神自古以来就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苗族人,它的存在给予了苗族人希望和力量。
水神有着苍老的容颜和智慧的眼神,它每年都会在苗族人的农作物收获季节降临之际,亲自降临大地,为苗族人带来丰收和幸福。
据说,只要苗族人真心地祈求水神的庇佑,它就会倾听并赋予祝福。
然而,有一年,苗族人犯了一个错误,他们对待水源的态度变得骄横自满,污染了水神的家园。
水神非常愤怒,它决定对苗族人进行惩罚。
水神让大雨倾盆而下,洪水泛滥,苗族人不得不逃离家园。
苗族人深感自己的错误,他们开始反思并向水神表示歉意。
最终,经过长时间的祈求和努力,水神原谅了苗族人,洪水逐渐退去,苗族人重新回到家园。
自那以后,苗族人对待水源更加珍惜,他们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水灵节,以表达对水神的感激之情。
这个故事也让苗族人铭记了水的重要性,教育了他们要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三、苗族女儿杨柳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杨柳的苗族女孩的传奇经历。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大全_少数民族民间传说故事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大全_少数民族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故事是让人们了解民族文化的一个方便快捷的方式,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大全精选。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大全精选1:水仙女惩罚恶头人很久以前,仫佬山乡有一条美丽的乐登河,河边有一座美丽的山寨。
寨里住着一户人家,家中有母女两人相依为命。
女儿的名字叫阿郁,她年轻美丽,而且聪明伶俐,心灵手巧,人见人爱。
寨子里还住着一位名叫侬吉的小伙子。
他自幼父母双亡,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在寨子的头人家当长工。
侬吉憨厚朴实,而且勤劳能干。
平常日子,他经常和阿郁在一起砍柴割草,一起上山下田。
天长日久,在共同的中他们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升华,侬吉和阿郁相爱了。
一天,阿郁正在清清的乐登河边洗衣服,正巧寨子的头人到外面巡寨催租回来,他看到河边的阿郁真好像一棵风中的杨柳,是那样柔媚动人。
这个好色之徒立即动起坏心,便和随行的管家暗暗地嘀咕了几句,打算把阿郁娶到家里去做自己的第二房小老婆。
第二天一大早,媒婆便来到了阿郁的家,对阿郁的阿妈说明了来意,接着就嬉皮笑脸地说:“你的女儿真是好福气啊,能嫁到这样的好人家真是天大的造化。
”阿郁在一旁听了,十分气愤,真想狠狠地骂媒婆几句,无奈那媒婆有头人做靠山,阿郁只好强忍怒火说:“多谢你的好意了,我们只是一个穷苦的小户人家,而头人有钱有势,高高在上,这门亲事我实在不敢高攀,请头人还是另选高门吧!”媒婆一听,有些不高兴地说:“你这姑娘,怎么越穷越糊涂了呢?头人家财万贯,良田万顷,对于你来说,这是天下难寻的一门好亲事,多少人想攀都攀不上呢!”阿妈见媒婆死皮赖脸地纠缠,便对她说:“我女儿的亲事已经定下了,请你回去转告头人老爷吧。
”媒婆碰了一鼻子灰,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狠心的头人一看没有说成这个媒,气得不得了,心想既然软的不行,那我就给你来硬的。
一天,趁阿郁又到乐登河边洗衣服的时候,头人便派出自己的家丁,在光天化日之下把阿郁强抢了回来。
阿郁被抢的事,很快传到了侬吉的耳朵里,侬吉听说自己的心上人被抢,操起柴刀就要去和头人拼命。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精选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精选民间故事志核心内容是民间故事的采录和讲述。
那你知道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精选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精选,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精选:杀鱼节的传说每年三月初九,是居住在贵州龙里、贵定、福泉等地的苗族人民的“杀鱼节”。
这天,人们来到河边,从河里叉起一条鲜鱼,架起铁锅,烧起篝火,用河水煮着鲜鱼,喝着米酒,祭天求雨,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关于这天还有一个传说。
在很久以前,天王爷有个长得十分漂亮的公主,她聪明伶俐,才貌超人。
天王爷宠爱得像掌上明珠。
一天,公主突然得了病,天王爷非常焦急,派天兵天将送来了天宫的仙丹妙药,采来了昆仑山的灵芝草,挖来了长白山的人参娃,捞来了大海的珍珠。
但是这些药都没有治好公主的病。
眼看公主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天王爷急得茶饭不思。
后来,天王爷听说“人间江河里的百鱼能治百病”,就立刻派天神下到凡间,从江河湖海里捉去了一百种鱼,熬成汤,端给公主。
公主吃了以后,没几天病就好啦。
为了感谢鱼的救命之恩,天王爷下令保护江河湖海里的鱼类,不准随意伤害它们。
天王爷还下令雨神把雨都下到江河湖海里,不许给人类一滴。
此时,天下大旱,苗家人十分忧愁。
于是,乡亲们杀猪,宰牛,祭天求雨。
可是,天王爷仍旧一滴水也不给人类。
最后,猪牛都宰杀完了,在三月初九这天,乡亲们从江河湖海里捉来一些鲤鱼、鲢鱼、鲑鱼、鲫鱼和娃娃鱼,来代替猪牛供品,祭天求雨。
谁知,天王爷看到人间为了活地杀死了他的恩鱼,想到鱼对他女儿的救命之恩,不由伤心地痛哭起来。
他这一哭,就是三天三夜,哭得乌云滚滚,狂风大作,电闪雷鸣。
天王爷的泪水化成了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雨下来三天三夜,遍地流水,灌满了农田,滋润了草木。
直到现在,九里的平坡,贵定的光明,福泉新安寨的苗家人民,每年三月初九这天,都要到河边去杀鱼。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精选:土家族打糍粑的传说土家族在饮食上既丰富多采,又有自身民族传统特色。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_童话故事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_童话故事阅读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也是了解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少数民族民间故事。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1:后娘的故事锡伯族民间故事,流传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从前有个人,其妻突发暴病而死,留一七岁女儿。
父因在外当差,少回家,难顾女儿,后娶一寡妇为妻。
寡妇有一女八岁。
不久后娘便开始虐待孩子,将自己的女儿视作宝贝。
前妻的女儿越长越美,后娘之女越长越丑,后娘便起歹心,把她推进井里把井填掉。
父亲回来,后娘谎称女儿得急病死去。
悲痛的父亲发现从原井口长出的一棵柳树苗几天间长成大树,上有一只美丽的小鸟会唱九十九种曲调且极悲哀。
父亲将它放进鸟笼,后娘又使毒计害死它并丢进炉中烧成灰倒在外面。
第二天,邻居孤身奶奶在灰里找到一颗晶亮的绿宝石,后绿宝石变成一美丽的姑娘。
一天,姑娘备一桌饭菜,让老奶奶把父亲和后娘请去做客。
席间姑娘讲了一段悲惨故事,父亲才恍然大悟,大怒,即刻把后娘送官府严惩。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2:泼水节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
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
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
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
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
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
为了扑灭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
乡亲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从此,便有了逢年泼水的习俗。
现在,泼水的习俗实际上已成为人们相互祝福的一种形式。
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
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3:三个大力士从前达斡尔族有一个名叫巴布嘎①的人。
云南民间故事

云南民间故事云南,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民俗文化的地方。
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承载着古老的智慧和历史,更是传承了人们对生活、情感、信仰的理解和表达。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些精彩的云南民间故事。
故事一,《白族神话故事——《阿诺》》。
在白族的神话传说中,有一个名叫阿诺的英雄。
阿诺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年轻人,他为了拯救家乡的百姓,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前往魔界与魔王搏斗。
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阿诺终于打败了魔王,解救了百姓,带来了和平与幸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气和正义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也传递了白族人民对和平与幸福的向往。
故事二,《哈尼族传统故事——《米拉之歌》》。
哈尼族是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民间故事。
《米拉之歌》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和牺牲的感人故事。
故事中,女主人公米拉为了拯救爱人,不惜牺牲自己,最终化作了一棵大树,守护着他们的爱情。
这个故事传达了哈尼族人对爱情和忠诚的理解,也弘扬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故事三,《彝族传统故事——《阿诺玛》》。
彝族是云南的另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他们的传统故事也充满了神秘和魅力。
《阿诺玛》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气和智慧的故事。
故事中,主人公阿诺玛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最终战胜了恶势力,带来了和平和安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气和智慧同样重要,也传递了彝族人民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
在云南的土地上,这些民间故事如同一颗颗珍珠般闪耀着智慧和情感的光芒。
它们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人们心灵的寄托和慰藉。
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些宝贵的传统,传承这些美丽的故事,让它们永远在人们的心中流传下去。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精选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精选民间故事志核心内容是民间故事的采录和讲述。
那你知道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精选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精选,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精选:杀鱼节的传说每年三月初九,是居住在贵州龙里、贵定、福泉等地的苗族人民的“杀鱼节”。
这天,人们来到河边,从河里叉起一条鲜鱼,架起铁锅,烧起篝火,用河水煮着鲜鱼,喝着米酒,祭天求雨,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关于这天还有一个传说。
在很久以前,天王爷有个长得十分漂亮的公主,她聪明伶俐,才貌超人。
天王爷宠爱得像掌上明珠。
一天,公主突然得了病,天王爷非常焦急,派天兵天将送来了天宫的仙丹妙药,采来了昆仑山的灵芝草,挖来了长白山的人参娃,捞来了大海的珍珠。
但是这些药都没有治好公主的病。
眼看公主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天王爷急得茶饭不思。
后来,天王爷听说“人间江河里的百鱼能治百病”,就立刻派天神下到凡间,从江河湖海里捉去了一百种鱼,熬成汤,端给公主。
公主吃了以后,没几天病就好啦。
为了感谢鱼的救命之恩,天王爷下令保护江河湖海里的鱼类,不准随意伤害它们。
天王爷还下令雨神把雨都下到江河湖海里,不许给人类一滴。
此时,天下大旱,苗家人十分忧愁。
于是,乡亲们杀猪,宰牛,祭天求雨。
可是,天王爷仍旧一滴水也不给人类。
最后,猪牛都宰杀完了,在三月初九这天,乡亲们从江河湖海里捉来一些鲤鱼、鲢鱼、鲑鱼、鲫鱼和娃娃鱼,来代替猪牛供品,祭天求雨。
谁知,天王爷看到人间为了活地杀死了他的恩鱼,想到鱼对他女儿的救命之恩,不由伤心地痛哭起来。
他这一哭,就是三天三夜,哭得乌云滚滚,狂风大作,电闪雷鸣。
天王爷的泪水化成了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雨下来三天三夜,遍地流水,灌满了农田,滋润了草木。
直到现在,九里的平坡,贵定的光明,福泉新安寨的苗家人民,每年三月初九这天,都要到河边去杀鱼。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故事精选:土家族打糍粑的传说土家族在饮食上既丰富多采,又有自身民族传统特色。
云南民族民间故事

云南民族民间故事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
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许多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承载着他们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些有关云南民族的民间故事。
第一则故事是关于彝族的传说。
彝族是云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传说中,彝族的先祖是一对来自天上的神鸟,它们化作人形,来到了大地上。
他们教会了彝族人种植庄稼、养殖牲畜,传授了许多生活技能和文化知识。
因此,彝族人把神鸟视为自己的图腾,崇拜神鸟,把它们作为自己的守护神。
第二则故事是关于傣族的传统习俗。
傣族是云南省的另一大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的服饰、音乐和舞蹈。
在傣族的传统节日水花节上,人们会穿着传统的傣族服饰,手持香花,载歌载舞,沐浴在清澈的河水中,以此来祈求丰收和幸福。
据说,水花节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傣族的祖先们在一场旱灾中祈求雨神降雨,雨神被他们的诚意所感动,终于降下了甘霖,使得庄稼茁壮成长。
为了感谢雨神的恩赐,傣族人便世代相传水花节这一习俗。
第三则故事是关于纳西族的传统神话。
纳西族是云南省的另一大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的语言、宗教和建筑风格。
传说中,纳西族的先祖是一对来自西王母宫的神仙夫妇,他们在丽江建立了第一个家园,教会了人们种植水稻和茶叶,传授了许多医药知识和建筑技艺。
纳西族人为了纪念这对神仙夫妇,便在丽江修建了木府和白沙古镇,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三月三庆典,以此来祈求神灵的保佑和家族的繁荣。
以上所述,这些云南民族的民间故事,不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承载着他们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
这些故事不仅是一种精神财富,更是一种文化遗产,它们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为我们展示了云南这片土地的多姿多彩。
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让它们继续在世代传承中绽放光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民族民间故事]云南民族民间故事1:苗族民间故事云南民族民间故事1:苗族民间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苗族的祖先蚩尤居住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牛羊成群,人民生活富庶。
这,不仅仅因为蚩尤治国有方,而且还因为他英勇善战,体恤臣民。
与此同时,还因为他有一件十分了得的秘密武器——“劲多宝剑”。
此宝剑不但锋利无比,而且威力无穷,哪怕千军万马强敌如林,只要挥动“劲多宝剑”,不管敌人多么强大,多么数倍于我的力量都会成片地倒在它的威力之下。
因此,蚩尤名声显赫。
人民爱戴他,其他的族长都来朝贡他,纷纷与他签署友好条约,有的还主动与他结成“秦晋之好”。
由于蚩尤的威信和地位一天天的在扩大,于是有人就一心想打垮他,继而接管他的大片肥沃的土地,汉王也是其中之一。
他为了打垮蚩尤,于是他假惺惺地去和蚩尤套近乎,还把自己一个长得如花似玉的女儿许配给蚩尤为妾。
目的是想让女儿充当“间谍”,刺探蚩尤的军事部署并窃取他的秘密武器——“劲多宝剑”。
汉王的女儿嫁给蚩尤以后,表面上装得十分温顺、勤劳,暗地里却一心麻痹蚩尤,同时暗暗观察蚩尤存放宝剑的地方。
三年的时间过去了,汉王的女儿始终找不到蚩尤藏剑的场所。
又三年的时间过去了,他们生育了一个小男孩。
一天,蚩尤有事外出,家里只剩下汉王的女儿在家照看小孩。
这天小男孩整天的哭闹,任凭汉王的女儿怎么诓、怎么哄,小孩就是止不住哭声并且小手不住的指着天花板。
汉王的女儿觉得奇怪,上楼去一看,原来蚩尤的秘密武器“剑多宝剑”就藏在这里。
大喜过望的汉王女儿,迅速取出宝剑,用狗血和女人的尿泼洒在上面(民间传说,狗血和女人尿能使神力失去灵验),然后又悄悄地把它放回原处。
做好了这一切,汉王女就千方百计地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她的父王,叫她的父王带兵前来攻打蚩尤。
但路这么远,如何将信送出去呢?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即把信放在鞋底的夹层中,夹层上还安了一颗针,穿起鞋来就刺脚。
做好这一切后,汉王的女儿托人把鞋带给了她的父王。
汉王收到鞋后马上穿在脚上,走起路来针不住的刺脚。
汉王觉得奇怪,就把鞋打开。
一打开鞋,清楚地看到了信里面的内容。
于是,汉王带着大批军队前来攻打蚩尤。
当黑压压的军队把蚩尤的部队围得水泄不通的时侯,卫兵急匆匆地报告蚩尤说,汉王的军队打过来了。
蚩尤自以为有劲多宝剑在手,便胸有成竹地说:“不怕,等他们靠近了再说。
”汉王的军队越来越近了,蚩尤拿出了劲多宝剑,可是不管他怎么使劲的挥舞,敌人却一个也没有倒下……就这样,蚩尤被打败了。
从此,蚩尤失去了大片肥沃的土地,过起了颠沛流离的迁徙生活……云南民族民间故事2:昼夜的来历传说古时候,太阳不分白天黑夜,天天挂在天上不落坡。
那时候,一年四季都像春天一样暖和,庄稼年年丰收,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可是,有个蚯蚓(布依族,即,魔鬼),名叫戛卡。
经常从水潭爬上地面,躲在阴暗的角落抓人到水潭里去吃。
这个戛卡什么都不怕,只怕天上的太阳光呢。
它若被阳光一照,就像瞎子一样不能走了。
有一天,戛卡爬到地面上的阴暗里等着抓人吃,可是等了一大半天,没有一个走到它面前。
这时,它恨死太阳,只好饿着肚子回水潭里。
戛卡回到水潭后,想了一个诡计,用铁打了一根有九百多棵竹竿长的铁棒,从路郎山的石洞里伸出,趁着西北风刮来,朝太阳刺去,“咔”的一声,太阳打不着,可是吊起太阳的金钩链被打断了。
太阳从天上掉到地上,阳光也就熄灭了。
这时,天地间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人在黑暗中惊慌失措,大地成了恐怖的地狱。
卡的诡计得呈,可开心啦!它从水潭里爬上来,“细细”的发出怪笑声,那里有怪笑声,那里的人就有哭声和喊“妈”声,在这黑暗的地狱里,戛卡吃了不少人,害了不少人命。
当时,在一座大山下的山洞里,住着一家年轻的夫妇俩,丈夫叫贵龙,是个聪明、能干的男人,妻子叫贵凤,是个漂亮、心好的少妇。
夫妇俩听到人们的哭声和惨叫声,都很伤感。
于是夫妇俩摸黑找人们来想办法寻找太阳,想重新把太阳挂在天上照亮大地。
可是没有谁想出办法来。
唯有贵龙想了个法子:把竹竿来互相接起,造一架竹梯直伸到天上去,由男人们在竹梯下撑着。
但是贵龙又说:“竹梯若是造得,爬上了天,找到原吊着太阳的金钩链,但我们又没有金链条,怎样把太阳接挂起来呢?”贵凤抢着回答说:我们自己做的麻线不是很牢吗?我们把麻线搓成麻绳,用麻线来接断的金钩链。
大家听了,认为很有道理,这样就由女人们搓麻线做麻绳。
她们摸黑搓呀,稔呀!直捻了九九八十一天,才捻得一根很长的麻绳,由贵龙上天寻找原吊起太阳的金钩链,贵凤在地上寻找太阳。
夫妇俩约定谁找得太阳和金钩链时,就敲起鋩(布依族一种打击乐器)告诉地上的人们。
贵龙背着鋩在天上摸黑找寻金钩链,从天南到天北,什么也找不着。
天上空荡荡的,冷风像锋利的宝剑一样,把贵龙的肉皮刮得象刀刺一样的痛。
为了找得金钩链来吊太阳,解求黎民的灾难,他还是继续摸黑寻找。
却说贵凤背着鋩在地上摸黑找太阳,爬山、过河,到处都找,把双脚都走肿了,都找不到。
她继续找呀,找呀!终于在路郎山下找得了太阳,她用麻绳把太阳绑好后,就把鋩连敲了几下,向大家报讯,声音震动了山谷,把大地的灰尘都震得波动起来。
可是,鋩的声音一响,却被戛卡听见了。
就急忙循着鋩声找到了贵凤,用它那长长而又尖利的牙齿和那长长的指甲抓着贵凤胸膛,把挂在贵凤胸膛上的一袋绣花针弄掉在太阳身上。
贵凤被抓得鲜血直流,心肝从她的胸口暴了出来,掉在地上。
这样地被戛卡吃掉了。
在天上的贵龙,当他听到地上传来“冬……冬……”的鋩声,知道妻子已找到了太阳,赶忙振奋精神,从东方摸到西方,最后才从西边的天尽头找到了原吊太阳的金钩链,他将绳捆着金钩链后,就敲响了鋩,接着就顺绳头从竹梯滑下来。
人们在地上听了两处的鋩已敲响了,都高兴得不得了。
贵龙持着绳头滑到地上时,大家便接住绳子用力地拉,拉呀拉呀,太阳终于拉上了天,可是,真糟糕,太阳不发光了,人们费了九龙二虎之力,有的人说,“白费劲了,”一个个灰心丧气。
然而,贵龙不灰心,他又第二次从竹梯爬上天去看。
贵龙到了太阳身旁后,伸着手一摸太阳,“哎哟”太阳都冷得象冰块一样了,原来太阳掉到地上。
因光熄灰而变冷了,贵龙估计太阳没有死,可能是冷了的。
得要想办法让太阳热过来,于是又回地上把火炉和大锤带上天。
把太阳放进火炉来炼,用大铁锤敲打太阳,发出轰隆轰隆的响声,震撼了万里长空,就形成了今天我们听到的雷声。
他打呀锤呀,锤出道道火光,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闪电,火烟熏着贵龙的眼睛,眼泪都滴了出来,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雨水。
他还是继续炼呀打呀!打得火花四起,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见的星星。
太阳在贵龙的冶炼下,终于发光了。
人们看见光芒四射的太阳,都高兴得跳起舞来。
戛卡突然见了阳光,被太阳身上的绣花针刺瞎了眼睛,他东摸西摸,呜呜地嚎叫了起来。
他找不着回水潭的路,被人们一顿拳打脚踢,直将他活活打死了。
由于太阳是用布依族自己种植的麻绳吊着金链挂在天上的,麻绳虽粗虽牢,但只经得住太阳的烈火烤半天就断了,太阳仍然落下来。
因此,贵龙只好干脆留在天上守住太阳,等太阳把麻绳烤断后落下来,他又重新把太阳拉上天拴好。
太阳一落下,大地就黝黑起来,贵龙把太阳拉上了天拴好,大地又亮起来,这就是如今的白天和黑夜。
今天我们一看天上的太阳,好象是很多的针刺着眼睛,那就是贵凤在地上被戛卡抓住她的胸膛时,绣花针落在太阳身上变成的。
贵凤的胸膛被戛卡撕开,心肝掉在地上后,便长成一棵花,这棵花是如今我们见到的向阳花,它是贵凤的心肝变成,所以它永远地向着太阳,太阳走到那里,向阳花就面向那里,真的舍不得离开呵!怪不得今天的布依族都称呼太阳和向阳花叫“旦完”(布依语音)呢。
云南民族民间故事3:白族“耍海会”耍海会又叫“捞尸会”。
关于此会,民间有很多传说故事:一是从邓川到喜洲一带,相传为纪念打捞南诏时期投入猕苴河殉节的柏洁夫人;二是8月初8,是皮逻邓的妻子白节圣妃跳海殉夫的日子,大理耍海会,是打捞白节圣妃的尸体。
三是大理、下关一带则相传为纪念打捞南诏时期除蟒救民葬身海底的民族英雄段赤诚。
相传,南诏时期,点苍山的马耳峰下出了一条大蟒,它或潜伏山涧,张口吸气,把人畜吸入血盆大口中,或潜入洱海,兴风作浪掀翻船只,弄得苍山洱海的百姓不得安宁,南诏王召集文武百官商议除蟒办法,文官武将皆策手无束,最后只好张榜招募勇士杀蟒。
段赤诚是点苍山下的石匠,他心地善良,力大无比,武艺高强。
他听说恶蟒危害百姓,人人自危,便决心为民除害。
于是,他前去应诏,揭下了榜文。
他深知只身与恶蟒搏斗,势必有去无回,但为民除害,亦死得其所。
于是,他想出了与恶蟒同归于尽的妙计:他手提宝剑,背上捆扎24把钢刀,刀口都涂上了毒药。
这天傍晚,正当恶蟒又在洱海兴风作浪时,段赤诚驾船迎着狂风骇浪冲了上去,挥剑与恶蟒搏斗,当他精疲力竭时,恶蟒张开血盆大口把他吞进肚里了。
这时,他拼了全身最后的力气,在恶蟒肚里翻滚着,用手中的宝剑左戳右刺,背上的钢刀更把恶蟒的五脏六腑割得稀巴烂。
恶蟒终于被除掉了。
岸边的老百姓为了安葬段赤诚,大家纷纷驾船出海,把飘浮湖面的恶蟒尸体拖回岸边,剖开蟒腹,拣出段赤诚的遗骨,安葬在点苍山的马耳峰下。
民间传说杀蟒英雄段赤诚救民殉身之后,成为灵帝,和白族的其他两位传说里的民族本主神“建国皇帝”和“保安皇帝”,合称白族“三灵”,永享白族民间烟火祀奉。
为了纪念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们将蛇骨烧成砖头,在段赤诚墓地上建起一座大塔。
同时,每逢段赤诚下洱海杀蟒这天,远近百姓便仿效当年驾船抢救段赤诚尸骨,纷纷驾船出海,遂成流传到今天的耍海会。
另一相传过去洱海里有条凶残的大黑龙,年年兴风作浪,涂炭人民。
聪明智慧的白族人民雕一条黄木龙,放进洱海去同黑龙决斗。
两条龙在洱海中展开了恶战,白族人民聚集在岸上为黄龙呐喊助威。
黄龙斗累了伸出头来,大家一齐扔去馒头:黑龙伸出头来,大伙丢下石头。
于是黄龙越斗越强,黑龙又饥又乏,被咬得遍体是伤,慌忙逃往漾濞江。
从此,海水外泄,风平波静。
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每年到了这一天,白族人民身穿盛装,撑起花伞,从四面八方乘船或步行赶来耍海。
看了云南民族民间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