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文言文阅读PPT
合集下载
语文六年级上册22 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 课件(共19张PPT)

了解人物
伯牙
锺子期
国籍 (楚国)晋国 楚国
身份 穿着
士大夫 绸缎
樵夫 布衣
第一部分“伯牙遇知音” 思考:知音知的是什么样的音?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弹
译文: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心志,情志。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 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像大山一样高峻。巍巍:高 大的样子。若:像。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 鼓琴者。
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 弹琴的人了。 译文: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 断弦,一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 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
“破琴绝弦”是对伯牙的动作描写。子期 死后,伯牙觉得失去了值得让他弹琴的人,他 的音乐再也无人能理解,他的心意再也无人能 明白,就以摔琴断弦来表达他内心极度的痛苦 和对子期深深的思念。
他能通过琴声把自己的心声和情感表达出来。
那么樵夫锺子期“善听”,又表现在哪里呢? 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不管伯牙的琴声在表达什么,子期都能 听出来。你想用哪个词语来形容他们两个?
知音
第二部分“伯牙失知音”
导读:你如何看待伯牙失去知音后的行为?
(2)伯牙与锺子期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知音难觅,更感 受到了知音之间互相欣赏、彼此珍视的浓浓友情。
珍惜友情 人生苦短,知音难觅,真挚的友谊 往往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基础上。 一曲《高山流水》,奏出了曼妙的友谊旋律; 破琴绝弦,让我们感受到了伯牙对知音逝世的 悲痛之情。愿我们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中都能找 到知己并珍惜。
伯牙鼓琴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课件(共24张PPT)

读了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文中 哪句话最能说明这个道理?
拓展练习: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画牛当问(
)。
(
)当问(
)。
任务四: 拓展阅读丛书的《书黄筌画雀》。
1. 阅读丛书中的《书黄筌画雀》想一想:这篇文 言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并运用上一篇学到 的讲故事的方法,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2.对照阅读《书戴嵩画牛》和《书黄筌画雀》两 篇文言文,你发现了二者的哪些共同点?
读通文章,疏通文意
所宝以百数。 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拊掌大笑。 处士笑而然之。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
任务二: 想象补白,丰富情节,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画出你认为最能表现 人物形象的词句,并尝试表演读。
杜处士: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笑而然之。 牧童: 拊掌大笑,曰:“……,谬矣。”
知识小讲堂: 写在书籍、书画等前面的文字叫题,写在后
面的文字叫跋。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 事等。
六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精读引领课
22 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
课时建议:1课时
任务一: 自主阅读,读通文章,疏通文意。
按照学习上一篇文言文的方法,自己试着读一读这 篇文言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停顿,然后小组内互读、 正音、纠错。
读准词语读音,了解意思
处士 锦囊
好书画 曝书画 以百数 拊掌 搐入 谬矣 奴婢
读准词语读音,了解意思
处士(chǔ) 好书画(hào) 曝书画(pù) 以百数(shǔ)
读通文章,疏通文意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PPT课件)

⑤道:道理。百:泛指多。 ⑥我之谓也:即谓我,宾语提前,之,助词。 ⑦少:觉得……少。闻:见闻,指学问。轻:认 为……轻。伯夷之义:指伯夷饿死之事。伯夷,人名, 武王伐纣时,伯夷认为以臣弑君是不义的,于是不 食周粟而死。 ⑧殆:危险。 ⑨长:永远。见:被。大方之家:明白大道理的人。
阅读训练
1.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秋天的雨水应时而来,众多大川、小溪的水都灌 注到了黄河, 泾流②之大,两涘渚崖之间③,不辨牛马。 径直流畅的水流加宽,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 连牛马都分辨不清。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于是河神欣然自得、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 壮美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3. “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河伯眼中的“美”指的是:
;
这个成语现用来比喻:
。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于是河神欣然自得、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 壮美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望 去,看不见水的尽头。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④: 于是河神才改变自己先前扬扬自得的脸色,抬头 仰视着海神叹息着说: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⑤,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⑥。 “俗语说,‘听了上百条的道理,认为天下谁都不如自己’,说的 正是我啊!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⑦,始吾弗信;
此课件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关注我 每天分享干货
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于是河神欣然自得、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 壮美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望 去,看不见水的尽头。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两则ppt课件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 (戴嵩)尤所爱 C.(牧童)拊掌大笑 D. (杜处士)不可改也
三、 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的夹在两 膜 中 间
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 了 !
字词听写
书戴嵩画牛
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杜处士爱画 晒《斗牛图》
拊掌大笑 救童看画 指出错误
观察生活 实事求是
张强强到到强到强强强强
龙小五
课堂演练
一、解释下列变色的字。
好书画: 喜爱 一 日曝书画: 拿出来展示 处士笑而然之: 同意,赞同 古语有云:说
二、 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 错误的两项是( BD )
以 自随。
读出杜处士对《斗牛图》
的珍爱。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 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想象画面,读出牧童的天真可爱。
26
一 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 拊掌大 笑… … 处士笑而然之。
1. 对比“拊掌大笑”和“笑而然之”两处描 写“笑”的句子,感受人物的不同表现。
2. 再现情景,想象杜处士的神态、动作、语 言。
sōng
18
多样读文 >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文言文朗读有一定难度,下面几个字词能读对
吗?
蜀 轴 囊 曝 搐 婢 拊掌
强 强 强 强 倒 到 到 强 强 强 强 强龙小五
>指导课文,明确节奏。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 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 以自随。
伯牙弹琴的时候, 心里想到巍峨的高山, 锺子期听了(赞叹) 道: “弹得好啊,像 大山一样高峻。"
三、 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的夹在两 膜 中 间
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 了 !
字词听写
书戴嵩画牛
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杜处士爱画 晒《斗牛图》
拊掌大笑 救童看画 指出错误
观察生活 实事求是
张强强到到强到强强强强
龙小五
课堂演练
一、解释下列变色的字。
好书画: 喜爱 一 日曝书画: 拿出来展示 处士笑而然之: 同意,赞同 古语有云:说
二、 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 错误的两项是( BD )
以 自随。
读出杜处士对《斗牛图》
的珍爱。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 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想象画面,读出牧童的天真可爱。
26
一 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 拊掌大 笑… … 处士笑而然之。
1. 对比“拊掌大笑”和“笑而然之”两处描 写“笑”的句子,感受人物的不同表现。
2. 再现情景,想象杜处士的神态、动作、语 言。
sōng
18
多样读文 >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文言文朗读有一定难度,下面几个字词能读对
吗?
蜀 轴 囊 曝 搐 婢 拊掌
强 强 强 强 倒 到 到 强 强 强 强 强龙小五
>指导课文,明确节奏。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 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 以自随。
伯牙弹琴的时候, 心里想到巍峨的高山, 锺子期听了(赞叹) 道: “弹得好啊,像 大山一样高峻。"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文言文阅读-人教(部编版)(共10张PPT)

第六讲 文言文阅读
课前热身操:
季姬击鸡记 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及箕 稷济鸡。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 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 伎,伎即 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季姬激, 即记《季姬击鸡记》。
第六讲 文言文阅读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
一、读准字音 文言文中常会出现许多生僻字,一般情况
这是文言文“画蛇添足”的一段,阅读这篇文言文首要 就是要认准字的读音,反复诵读直至流利。有些字较为生僻, 比如“卮”,有些字则属于多音字,比如“数”等,都必须 先确认读音,诵读流利,再文意断句。 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 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 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 (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 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 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 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 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 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蔺相如奉送和氏璧朝见秦 王的故事。把握好断句,将相同词语断开,这几 句话的意思也就很快明晰了。
真金火炼
完成沙场练兵——大显身手练习 (老师先讲解,疏通文言文大意,学生完成练习后,老师校 正。)
下次课见!
4.借助名词(代词)断句。 5.找出动词,明确句意。 6.借助语法结构断句。如: “……者,……也”、“不 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 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7.利用总分关系断句。 8.借助对比、对偶、排比、等修辞断句。 9.利用对称句式。
课前热身操:
季姬击鸡记 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及箕 稷济鸡。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 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 伎,伎即 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季姬激, 即记《季姬击鸡记》。
第六讲 文言文阅读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
一、读准字音 文言文中常会出现许多生僻字,一般情况
这是文言文“画蛇添足”的一段,阅读这篇文言文首要 就是要认准字的读音,反复诵读直至流利。有些字较为生僻, 比如“卮”,有些字则属于多音字,比如“数”等,都必须 先确认读音,诵读流利,再文意断句。 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 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 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 (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 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 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 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 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 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蔺相如奉送和氏璧朝见秦 王的故事。把握好断句,将相同词语断开,这几 句话的意思也就很快明晰了。
真金火炼
完成沙场练兵——大显身手练习 (老师先讲解,疏通文言文大意,学生完成练习后,老师校 正。)
下次课见!
4.借助名词(代词)断句。 5.找出动词,明确句意。 6.借助语法结构断句。如: “……者,……也”、“不 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 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7.利用总分关系断句。 8.借助对比、对偶、排比、等修辞断句。 9.利用对称句式。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2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课件(共22张PPT)

尤其、特别
锦囊玉轴
锦囊:用丝织物中最为精致、最为华丽的 锦缎,织成袋子来盛装书画。
玉轴:古代画轴通常用檀香木、红木等。特 别珍贵的,也有用玉作轴头的。
情境想象பைடு நூலகம்
杜处士可能在哪些情况下会 带着这幅《斗牛图》呢?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 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书戴嵩画牛
苏 轼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 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 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 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 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jǐng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
有的人
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
验证了一下发现真的是这样
乃知观观物物不不审审者,虽虽画画师师且且不不能能,况其大者乎?
观察事物不仔细的人,即使只是个画师,也无法做好本职工作,更何况是做大事的人呢?
君子是以务务学学而而好好hào问问也。
认真的学习并且善于提问
bì
当问婢。”不可改也。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 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 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 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 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书戴嵩画牛
写,书写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 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锦囊玉轴
锦囊:用丝织物中最为精致、最为华丽的 锦缎,织成袋子来盛装书画。
玉轴:古代画轴通常用檀香木、红木等。特 别珍贵的,也有用玉作轴头的。
情境想象பைடு நூலகம்
杜处士可能在哪些情况下会 带着这幅《斗牛图》呢?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 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书戴嵩画牛
苏 轼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 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 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 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 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jǐng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
有的人
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
验证了一下发现真的是这样
乃知观观物物不不审审者,虽虽画画师师且且不不能能,况其大者乎?
观察事物不仔细的人,即使只是个画师,也无法做好本职工作,更何况是做大事的人呢?
君子是以务务学学而而好好hào问问也。
认真的学习并且善于提问
bì
当问婢。”不可改也。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 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 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 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 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书戴嵩画牛
写,书写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 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小学文言文阅读》课件

05
文言文阅读练习与巩固
词汇积累与运用
总结词
掌握基础词汇,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详细描述
在ppt课件中,应列出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包括实词和虚词 ,并给出例句和解释。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这 些词汇,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句子理解与翻译
总结词
理解句子含义,提高翻译能力
详细描述
选取文言文中典型的句子,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引导学生理解 句子的含义,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型和语法结构。同时,可以让学生尝试将现代汉语句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讨论 交流,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THANKS
03
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文言文 阅读
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内容健康
选择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的文言文阅读材料,避免 低俗、暴力等不良内容。
难度适中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 水平,选择难度适中的文 言文阅读材料,避免过于 简单或过于复杂。
题材广泛
选择题材广泛、有趣的文 言文阅读材料,包括寓言 、故事、诗歌等,以激发 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字经》
总结词:简短易懂
详细描述:《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语言简练,含义深远,适合小学 生初步接触文言文时阅读。
《千字文》
总结词:内容丰富
详细描述:《千字文》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农业、军事等多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拓宽小学生的 知识面。
《论语》节选
总结词:深奥难懂
详细描述:《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语言较为深奥,但节选部分较为简短,适合有一定文言文基础的小学生阅读。
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感受古典美
文言文是中华古典文学的精髓,通过阅读文言文,学生可以深入感受古典文学的美感和魅力。
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PPT优秀课件1部编版

钟子期再一次说:“琴弹得真好啊!好像长江黄河一样激荡。”
钟子期死后,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摔破琴,拉断弦,终身不再弹琴,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俞伯牙善于弹琴,并且琴艺超群,那么在文 中又表现在哪里呢?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他能通过琴声把自己心里想的东西表 达出来。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
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奏。刚弹琴就表现出攀登大山的志向。钟子期说: “琴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弹得真好啊!好像泰山一样高大。”过了一会儿,琴声表现出了随流水奔腾不息的志向。
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
像大山一样高峻。巍巍:高大的样子。 若:像。
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汤汤乎若流水】
一会儿,不久。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 的样子。
他能通过琴声把自己心里想的东西表达出来。 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上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和锺子期以琴声相知,成为知音。 刚弹琴就表现出攀登大山的志向。 志在流水 , 钟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山”要扁,“委” 要窄,“鬼” 竖弯钩内有撇折和点。
“知音”的真正涵义,树立正确友情观。 (难点)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上无足复为鼓琴者。
自读提示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④: 于是河神才改变自己先前扬扬自得的脸色,抬头 仰视着海神叹息着说: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⑤,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⑥。 “俗语说,‘听了上百条的道理,认为天下谁都不如自己’,说的 正是我啊!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⑦,始吾弗信; 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问少而且看轻伯夷的义行, 起初我还不相信;
2020/4/10
8
⑤道:道理。百:泛指多。
⑥我之谓也:即谓我,宾语提前,之,助词。
⑦少:觉得……少。闻:见闻,指学问。轻:认
为……轻。伯夷之义:指伯夷饿死之事。伯夷,人
名,武王伐纣时,伯夷认为以臣弑君是不义的,于
是不食周粟而死。
⑧殆:危险。
⑨长:永远。见:被。大方之家:明白大道理的人。
2020/4/10
泾流②之大,两涘渚崖之间③,不辨牛马。 径直流畅的水流加宽,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 连牛马都分辨不清。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于是河神欣然自得、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 壮美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2020/4/10
19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望 去,看不见水的尽叹曰④: 于是河神才改变自己先前扬扬自得的脸色,抬头 仰视着海神叹息着说: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⑤,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⑥。 “俗语说,‘听了上百条的道理,认为天下谁都不如自己’,说的 正是我啊!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⑦,始吾弗信; 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问少而且看轻伯夷的义行, 起初我还不相信;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④: 于是河神才改变自己先前扬扬自得的脸色,抬头 仰视着海神叹息着说:
2020/4/10
20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⑤,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⑥。 “俗语说,‘听了上百条的道理,认为天下谁都不如自己’,说的 正是我啊!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⑦,始吾弗信; 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问少而且看轻伯夷的义行, 起初我还不相信;
2020/4/10
2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⑦,始吾 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 ⑧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⑨。”
2020/4/10
3
河伯与海若 《庄子》
译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秋天的雨水应时而来,众多大川、小溪的水都 灌注到了黄河,
泾流②之大,两涘渚崖之间③,不辨牛马。
2020/4/10
14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于是河神欣然自得、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 壮美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望 去,看不见水的尽头。
2020/4/10
15
2.本文开篇属 景物
描写,渲染
了 百川灌河的浩大气势
2020/4/10
12
阅读训练
1.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 是
望洋兴叹(或“贻笑大方”) ;
这做事个力成量语不现足用或来缺比乏喻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或表示被内行的人笑话”)
2020/4/10
13
2.本文开篇属 了
描写,渲染 。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秋天的雨水应时而来,众多大川、小溪的水都 灌注到了黄河, 泾流②之大,两涘渚崖之间③,不辨牛马。 径直流畅的水流加宽,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 连牛马都分辨不清。
2020/4/10
21
4.文中刻画心理活动的具体语句
是 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
刻画动作、神态的具体语句有
a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
; 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b5.河伯引用“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旨在表明: 。a: ;
文言文阅读
2020/4/10
1
仔细阅读,对照原文,会翻译、讲解
河伯与海若①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②之大,两涘渚 崖之间③,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 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 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 洋向若而叹曰④:“野语有之曰,‘闻道百⑤, 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⑥。
9
阅读训练
1.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
这个成语现用来比喻:
。
2020/4/10
10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于是河神欣然自得、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 壮美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望 去,看不见水的尽头。
2020/4/10
2020/4/10
17
3. “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河伯眼中的“美”指的是:
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清崖之间,不辨牛 马
4.文中刻画心理活动的具体语句是
;
刻画动作、神态的具体语句有
a
;
b
。
2020/4/10
18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秋天的雨水应时而来,众多大川、小溪的水都 灌注到了黄河,
2020/4/10
6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⑧矣。 如今我看到您这难以穷尽的样子,我要是不 到您这里来就危险了。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⑨。” 我将长久地被懂得大道理的人耻笑。”
2020/4/10
7
【注释】 ①河伯:黄河之神。海若:海神名。 ②泾流:径直流畅的水流。泾,同“径”,直。 ③两涘(sì)渚(zhǔ)崖之间:从河的两岸到河中的沙州。 ④望洋向若而叹曰:抬起头来望着海若叹息着说。
径直流畅的水流加宽,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 连牛马都分辨不清。
2020/4/10
4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于是河神欣然自得、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 壮美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望 去,看不见水的尽头。
2020/4/10
。
3. “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河伯眼中的“美”指的是:
2020/4/10
16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秋天的雨水应时而来,众多大川、小溪的水都 灌注到了黄河, 泾流②之大,两涘渚崖之间③,不辨牛马。 径直流畅的水流加宽,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 连牛马都分辨不清。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于是河神欣然自得、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 壮美都聚集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