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摊破浣溪沙》李璟的古诗

《摊破浣溪沙》李璟的古诗
哎呀,朋友,你知道李璟的吗?这可真是一首妙不可言的古诗啊!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
你看这前两句,菡萏的香气消散,翠绿的荷叶残败,那西风吹起在绿
波之间,这不就像我们美好的时光悄悄流逝,让人满心忧愁嘛?就好
比你精心呵护的花朵,突然在一夜之间凋零,能不心疼?能不愁闷?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
细雨中梦回那遥远的鸡塞,小楼里玉笙吹彻透着寒意。
这得是有多少
的泪珠,多少的怨恨呀!这不就像你满心期待的旅行,因为一场意外
泡汤,满心的期待化作泡影,能不伤心,能不难过?
在这首诗里,李璟把那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
仿佛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独自倚着栏杆,满心幽怨的人。
我觉得呀,这首诗就像是一幅细腻的画卷,把人的愁绪一点点地描
绘出来,让人感同身受,深陷其中。
你说,这样的诗怎能不让人陶醉,不让人感慨万千呢?。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古诗赏析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古诗赏析《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古诗赏析古诗带拼音版tān pò huàn xī shā ·hàn dàn xiāng xiāo cuì yè cán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lǐ jǐng李璟hàn dàn xiāng xiāo cuì yè cán ,xī fēng chóu qǐ lǜ bō jiān 。
hái yǔ sháo guāng gòng qiáo cuì ,bú kān kàn 。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xì yǔ mèng huí jī sāi yuǎn ,xiǎo lóu chuī chè yù shēng hán 。
duō shǎo lèi zhū hé xiàn hèn ,yǐ lán gàn 。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古诗翻译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古诗赏析《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是南唐中主李璟流传下来的词作之一。
此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写人抒情。
写景从西风残荷的画面写起,以韶光憔悴在加重,更见秋景不堪;写人从思妇怀人写起,梦回而感鸡塞征夫之遥远,倚栏而更见凄凉。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古诗带拼音版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古诗带拼音版古诗带拼音版tān pò huàn xī shā·hàn dàn xiāng xiāo cuì y è cán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lǐ jǐng李璟hàn dàn xiāng xiāo cuì yè cán ,xī fēng chóu q ǐ lǜ bō jiān 。
hái yǔ sháo guāng gòng qiáo cuì,bú kān kàn 。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xì yǔ mèng huí jī sāi yuǎn ,xiǎo lóu chuī ch è yù shēng hán 。
duō shǎo lèi zhū hé xiàn hèn ,y ǐ lán gàn 。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古诗翻译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古诗赏析《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是南唐中主李璟流传下来的词作之一。
此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写人抒情。
写景从西风残荷的画面写起,以韶光憔悴在加重,更见秋景不堪;写人从思妇怀人写起,梦回而感鸡塞征夫之遥远,倚栏而更见凄凉。
全词纯用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清新,格调委婉,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摊破浣溪沙》意思-赏析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摊破浣溪沙》意思|赏析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赏析李璟流传下来的词作不多,所传几首词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这首《摊破浣溪沙》(有些本子作《浣溪沙》)。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
菡萏,荷花的别称。
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来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
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
此时味去叶枯确然使人惆怅。
西风,秋风之谓也。
绿波,写的是莹莹秋水。
如果说上句是重在写秋色,那么这一句则重在写秋容。
一个愁字,把秋风和秋水都拟人化了,于是,外在的景物也霎时同作家的内在感情溶为一体了,词作也因之而笼罩了一层浓重的萧瑟气氛。
三、四两句,由景生情,更进一步突出作家的主观感受。
韶光,指春光。
在这里,作家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感受告诉人们:在这秋色满天的时节,美好的春光连同荷花的清芬、荷叶的秀翠,还有观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在浓重的萧瑟气氛中又平添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
不堪看三字,质朴而有力,明白而深沉,活脱脱地抒发了诗人的主观感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唐刘禹锡诗句)。
李璟虽然位高为皇帝,但是生性懦弱,再加上当时内外矛盾重重,境遇相当危苦,此时此刻,触景伤情,从而产生无穷的痛苦和哀怨是十分自然的。
词的下片着重抒情。
首句,托梦境诉哀情。
一梦醒来,雨声细细,梦境即便美好,但所梦之人毕竟远在边塞(鸡塞,鸡麓塞,在今陕西省。
这里泛指边塞),可思可望而不可即。
的确是雨亦绵绵,思亦绵绵。
小楼句,以吹笙衬凄清。
风雨高楼,玉笙整整吹奏了一曲(彻,遍,段。
吹彻,吹完最后一段),因吹久而凝水,笙寒而声咽,映衬了作家的寂寞孤清。
摊破浣溪沙古诗译文

摊破浣溪沙古诗译文
哎呀呀,这首古诗啊,那可真是韵味十足!就好比是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你想想看,那荷花的香气渐渐消散,翠绿的荷叶也残败了,西风吹过,在那绿波
之间涌起了阵阵愁绪,这是多么形象又生动的画面呀!就好像我们看
到秋天树叶凋零时心中涌起的那一丝惆怅。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这简直就是在说时光和人一起变得憔悴了呀,让人都不忍心去看呢,这不就跟我们感叹岁月流逝时的心情一样吗?“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在细雨中从梦中醒来,感觉那塞外是那么遥远,在
小楼上吹完玉笙,都感觉到了寒意,哇,这意境,真的是绝了!就好
像我们有时候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思绪飘得很远很远。
每一句诗都
像是一幅画,展现在我们眼前。
我觉得啊,这的译文真的是太美太有
意境了,能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情和情感呢!。
李璟《摊破浣溪沙》宋词赏析

李璟《摊破浣溪沙》宋词赏析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①,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②,小楼吹彻玉笙寒③。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注释】:①菡萏(hàndàn):荷花的别称。
②韶(sháo)光:美好的时光。
③鸡塞:即鸡禄塞。
汉朝为北边要塞。
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北击匈奴,即出此塞,获胜后,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④吹彻:吹到最后一遍。
寒:笙吹久了因呼吸带入了水分,所以叫做“寒”。
也可作玉笙凄凉解。
⑤何限:一本作“无限”。
译文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
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
(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意译】:池塘里鲜艳芬芳的荷花都凋谢了,翠绿的荷叶也残败了。
秋风裹带着忧愁刮来,在池塘里吹起绿色的波纹。
这池中的荷花和时节一样都憔悴了,真叫人不忍心再看。
夜里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梦中回想起国家边塞的战事。
小楼上有人吹奏起哀婉幽怨的玉笙的声音,让人感到透心的寒意和无限的凄凉。
倚着栏杆远望,心中有多少愁苦怨恨,又流淌了多少泪珠啊!译文2:莲香销尽,荷叶凋残,萧索的秋风带着愁意在绿波中吹起。
自己的美好时光,就像这荷花一样香销叶残了,眼前的景象让人不堪回首。
细雨迷朦中,与日夜思念的丈夫相见了,醒来却发现这只是一个梦,怀恋的丈夫仍远在边塞,在她居住的孤寂的小楼上,整夜回荡着凄冷的玉笙声。
流了许多眼泪,有无限多的怨恨,无可奈何,只好独倚栏杆。
【赏析】:李璟是南唐烈祖李昇长子,南唐后主李煜的父亲,为南唐中主。
在位十九年,因受北周的威胁,迁都南昌,抑郁而死。
他留下的词作只有四首。
这首词通过秋景写出了作者身为一国之君,在国家面临灭亡危险的时候却无能为力的无限哀愁。
“菡萏香销翠叶残”,“菡萏”即“荷花”,也叫“莲花”,称“菡萏”,别有一种庄严珍贵之感。
《摊破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

《摊破》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①,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②,小楼吹彻玉笙寒③。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注释]:菡萏(hàndàn汉旦):莲花的别称。
韶(sháo勺)光:美好的时光。
韶:美好。
鸡塞:即鸡禄塞。
汉朝为北边要塞。
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北击匈奴,即出此塞,获胜后,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吹彻:吹到最后一遍。
寒:笙吹久了因呼吸带入了水分,所以叫做“寒”。
也可作玉笙凄凉解。
多少:一作“簌簌”。
何限:一本作“无限”。
【意译】:池塘里鲜艳芬芳的荷花都凋谢了,翠绿的荷叶也残败了。
秋风裹带着忧愁刮来,在池塘里吹起绿色的波纹。
这池中的荷花和时节一样都憔悴了,真叫人不忍心再看。
夜里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梦中回想起国家边塞的战事。
小楼上有人吹奏起哀婉幽怨的玉笙的声音,让人感到透心的寒意和无限的凄凉。
倚着栏杆远望,心中有多少愁苦怨恨,又流淌了多少泪珠啊!译文:莲香销尽,荷叶凋残,萧索的秋风带着愁意在绿波中吹起。
自己的美好时光,就像这荷花一样香销叶残了,眼前的景象让人不堪回首。
细雨迷朦中,与日夜思念的丈夫相见了,醒来却发现这只是一个梦,怀恋的丈夫仍远在边塞,在她居住的孤寂的小楼上,整夜回荡着凄冷的玉笙声。
流了许多眼泪,有无限多的怨恨,无可奈何,只好独倚栏杆。
【赏析】:“菡萏香销翠叶残”,“菡萏”即“荷花”,也叫“莲花”,称“菡萏”,别有一种庄严珍贵之感。
“翠叶”即“荷叶”,而“翠”字又表现了一种情感上的珍美。
然后于“菡萏”之下,缀以“香销”二字,又于“翠叶”之下缀一“残”字,诗人虽未明白叙写自己的任何感情,而其对如此珍贵芬芳生命的消逝摧伤的哀感,便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西风愁起绿波间”,便是写珍美的生命在充满萧瑟悲伤的环境中重现。
“西风”二字原已代表了秋季的萧杀凄清,其下又接“愁起绿波间”,便造成多种不同的联想和效果:一则就人而言,满眼风波,使人想见其一片动荡凄凉的景象;再则就花而言,“绿波”原为其托身之所在,而今则绿波风起,当然便更有一种惊心的悲感和惶惧,故曰“愁起”。
摊破浣溪沙古诗

摊破浣溪沙古诗1.[唐]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2.[宋]李清照《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3.[宋]贺铸《摊破浣溪沙/山花子》曲磴斜阑出翠微。
西州回首思依依。
风物宛然长在眼,只人非。
绿树隔巢黄鸟并,沧洲带雨白鸥飞。
多谢子规啼劝我,不如归。
《摊破浣溪沙/山花子》湖上秋深藕叶黄。
清霜销瘦损垂杨。
洲嘴沙斜照暖,睡鸳鸯。
红粉莲娃何处在,西风不为管余香。
今夜月明闻水调,断人肠。
《摊破浣溪沙/山花子》双凤箫声隔彩霞。
朱门深闭七香车。
何处探春寻旧约,谢娘家。
旖旎细风飘水麝,玲珑残雪浸山茶。
饮罢西厢帘影外,玉蟾斜。
《摊破浣溪沙/山花子》锦鞯朱弦瑟瑟徽。
玉纤新拟凤双飞。
缥缈烛烟花暮暗,就更衣。
约略整环钗影动,迟回顾步佩声微。
宛是春风胡蝶舞,带香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解说
李璟即位之初,国势尚且兴旺.但随着北周 的兴起,南唐受到强邻的威胁,国势日下。南唐 保大(李璟年号)十四、十五年,周世宗两次亲 征南唐,攻城掠地,所向披靡,迫使李璟上表削 去帝号,称国主.此时的南唐,已经内外交困。 李璟身当乱世,忧心时局,自己有心兴国,无力 回天,在作品中情思婉转,表现出无限的悲哀, 蕴涵浓厚的忧患意识。这样的悲哀与屈原作《离 骚》时的心情颇有相通之处。
(1)这两句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寄托 深远。 (2)“梦回鸡塞远”是虚景,写思妇在睡梦中见 到遥远的边关而去找寻想念的人;“细雨”是醒 来后的实景,细雨迷蒙正与梦境的迷离相结合— —边关何其遥远。
(3)“玉笙吹彻”为实景,“寒”字写人的内心 凄冷,为虚,渲染了抒情女主人公不堪迟暮的感伤 心情。
诗歌赏析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王国维对此二句极为称赞,以为“大有众芳 芜秽,美人迟暮之感”。王国维为什么称赞 这两句?
•“美人”“迟暮”原指楚王衰老,这儿指 国势衰落。“菡萏香销翠叶残”也是同样的 意思。 •王国维称赞诗人用屈原的笔法,通过香草 美人的描写表达了对国事的深广的忧虑。
分析: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1)“菡萏”“残叶”“西风”等自然景物 “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2) “韶光”的“憔悴”既指美好时节的景 物的凋残,也是美好的人生年华的消逝,还指 一度兴旺的国家的衰落。因而,与韶光一同憔 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和国 势衰落的情景。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运用 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预习检查:
注音:
1、菡萏:hàn dàn 2、韶光:sháo
词语解释:
1、菡萏:荷花的别名。 2、西风:秋风。 3、韶光:美好的时光。 4、梦回:梦醒。
思 妇 思 远
浣 溪 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 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 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 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 限恨,倚阑干。
分析: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1)小楼吹笙并没有减少内心的怨恨,从“多少 泪珠无限恨”可见。 (2)“无限恨”包含了伤秋之恨,思夫之恨,家 国之恨。 (3)“倚阑干”不作情语,但蕴藉深沉,为我们 刻画了一个有无限幽怨含泪倚柱的主人公形象; 秋雨绵绵,梦境邈远,玉笙呜咽,含泪倚柱, 构成了悲凉凄清的意境,使全词惆怅伤感的气 氛愈加浓烈。
李 璟
浣 溪 沙
学习目标
• 1、理解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2、理解情景交融、寄托象征的艺术 手法。
简介作者
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 人,李昪长子,史称南唐中主。璟多才艺,好读 书,文士韩熙载、冯延巳、李建勋、徐铉时时在 其左右,相与讲论文学。《江南野史》说他“时 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但流传下来的作品, 只有一首律诗和四首词。其词蕴藉含蓄,深沉动 人。
诗句翻译
•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 荷花落尽,荷香消失,翠绿的荷叶也已凋残, 萧索的秋风夹满愁绪吹起在碧绿的水波之 间。 •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 它们跟随着美好的如金年华和人美丽的青 春容颜一起憔悴,令人不堪细看。
•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 细雨中入梦,梦中与在荒凉遥远的边塞的丈 夫相会,可好梦醒来,周围细雨迷蒙,丈 夫依旧远在天涯,多么令人伤感。细雨中 登上小楼,吹笙以思念亲人,可是由于时 间长久,寒气袭人,虽还想吹,但笙已不 能再吹了,心中无限惆怅,只觉得周围一 片寂静和凄凉。 •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 泪珠中深含多少愁恨,却只能独自斜倚着 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