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3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学案:第5课时 二次根式

合集下载

二次根式教案(实用7篇)

二次根式教案(实用7篇)

二次根式教案(实用7篇)二次根式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母有理化与除法的关系.2.掌握二次根式的分母有理化.3.通过二次根式的分母有理化,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4.通过学习分母有理化与除法的关系,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二、教学设计小结、归纳、提高三、重点、难点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分母有理化.2.教学难点:分母有理化的技巧.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胶片、多媒体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复习小结,归纳整理,应用提高,以学生活动为主七、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步骤、运算顺序、互为有理化因式.例1 说出下列算式的运算步骤和顺序:(1)(先乘除,后加减).(2)(有括号,先去括号;不宜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3)辨别有理化因式:有理化因式:与,与,与…不是有理化因式:与,与…化简一个式子,如果分母是二次根式,采用分子、分母同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的方法(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例如:等式子的化简,如果分母是两个二次根式的和,应该怎样化简?引入新课题.【引入新课】化简式子,乘以什么样的式子,分母中的根式符号可去掉,结论是分子与分母要同乘以的有理化因式,而这个式子就是,从而可将式子化简.例2 把下列各式的分母有理化:(1);(2);(3)解:略.注:通过例题的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化简的步骤、关键问题、化简的依据.式子的化简,若分子与分母可分解因式,则可先分解因式,再约分,使化简变得简单.二次根式教案第2篇1.教学目标(1)经历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的形成过程;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2)会用公式化简二次根式.2.目标解析(1)学生能通过计算发现规律并对其进行一般化的推广,得出乘法法则的内容;(2)学生能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在得出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后,对于何时该选用何公式简化运算感到困难.运算习惯的养成与符号意识的养成、运算能力的形成紧密相关,由于该内容与以前学过的实数内容有较多的联系,例如,整式中的乘法公式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也成立,在教学中,要多从联系性上下力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在教学时,通过实例运算,对于将一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一般有两种情况:(1)如果被开方数是分数或分式(包括小数),可以采用直接利用分式的性质,结合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例见教科书例6解法1),也可以先写成算术平方根的商的形式,再利用分式的性质处理分母的根号(例见教科书例6解法2);(2)如果被开方数不含分母,可以先将它分解因数或分解因式,然后吧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从而将式子化简.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乘法法则的正确应用和二次根式的化简.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引入,探究新知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学习二次根式的乘除.本节课先学习二次根式的乘法.问题1 什么叫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有哪些性质?师生活动学生回答。

中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5课时 二次根式(无答案) 苏科版

中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5课时 二次根式(无答案) 苏科版

第5课时:二次根式【课前预习】(一)知识梳理1、平方根与立方根:①平方根定义;②算术平方根定义;③立方根定义.2、二次根式的有关概念:①二次根式定义;②最简二次根式;③同类二次根式;④分母有理化.3、二次根式的性质:①;(a ≥0);② ()=2a (a ≥0);③ =2a ;④ =ab (0,0≥≥b a ); ⑤ =ba (0,0>≥b a ). 4、二次根式的运算:①二次根式的加减;②二次根式的乘除.(注意: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二次根式)(二)课前练习1、16的平方根是_ __,-27的立方根是__ _,36的算术平方根是_ _.2、当x ______x ______时,代数式x -21有意义.3、下列根式:①②③④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4、在下列各组根式中,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C 5、已知012=-++b a ,那么2007)(b a +=__________;=-+-x x 22 .6、化简:2)2(-= ,24= ,= ,312= ,321-= .7= ;=÷⨯263_________.8、如图,在数轴上点A 和点B 之间的整数是 .【解题指导】例1 x 是怎样的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①()22+x ; ② 53--x x ; ③ xx ---512; ④ 32-+x x ; ⑤ 231--x .例2 计算:(1)24-32+23-2 16 ; (2)⎪⎭⎫ ⎝⎛-⨯÷3232292443.例3 已知b a a b a b ==-求的值.【巩固练习】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B 4= D 3=-2、设a >0,b >0,则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 ..2=a D3、对于实数a 、b b -a ,则( )A .a >bB .a <bC .a ≥bD .a ≤b4、使2-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5、25的平方根是 ,()24-的算术平方根是 ,1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6、16-= ,412-= ,24)(- .7、若最简根式1+x 和y 3是同类根式,则 x y +=______.834请你将发现的规律用含自然数n (n ≥1)的等式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9、化简或计算:(1) -3018⨯752⨯ (2)【课后作业】 班级 姓名一、必做题:1、函数y =x 的取值范围是( )A .12x -≥B .12x ≥C .12x -≤D .12x ≤22()x y =+,则x -y 的值为( )A .-1B .1C .2D .33、下列根式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 C D 4、 16的平方根是 ;函数y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5= ;= ;= .6、当x ≤0时,化简1x -的结果是 .7、有这样一个问题:与下列哪些数相乘,结果是有理数? (只需填字母).A ..2E .08小的整数 .9、对于任意不相等的两个数a 、b ,定义一种运算※如下:a ※b =b a b a -+,如3※2=52323=-+. 那么12※4=10、计算:(1)(2)24616323252⨯⎪⎭⎫ ⎝⎛-÷(3)2;11、先化简再求值:33)225(423-=---÷--a a a a a ,其中.o二、选做题:12的值( )A .在1到2之间B .在2到3之间C .在3到4之间 D .在4到5之间2、若x y=xy 的值是( )A .B .C .m n + D.m n -3、实数,,a b ca -b │.4、若y =3x -6+6-3x +x 3,则10x +2y 的平方根为________;5、已知||6-3m +(n -5)2=3m -6-(m -3)n 2,则m -n =________.6、计算12121...571351131-+++++++++n n .7、已知:a =12+3,求a 2-1a +1-a 2-2a +1a 2-a 的值.。

中考数学总复习第5课 二次根式

中考数学总复习第5课 二次根式

的值为
()
A.-15
B.15
C.-125
D.125
解析:由二次根式的定义,得 2x-5≥0 且 5-2x≥0,∴x
≥5且 2
x≤52,∴x=52,∴y=-3,∴2xy=2×52×(-3)=-
15.
答案:A
【预测演练 1-3】 化简:( 3-x)2- x2-10x+25.
解析:∵3-x≥0,∴x≤3,原式=3-x-|x-5|=3-x- (5-x)=3-x-5+x=-2.
解析:(1)4 1- 8=4× 2-2 2=2 2-2 2=0.
2
2
(2)原式=( 2+1)( 2-1)× 2=(2-1)× 2= 2.
(3)原式=(3 2)2-1-[(2 2)2-4 2+1]
=18-1-8+4 2-1=8+4 2.
(4)原式=( 10-3)2013·( 10+3)2013·( 10+3)
∴a=m 2+2n 2,b=2m n . 这样,小明找到了把部分 a+b 2的式子化为平方式的方法. 请你仿照小明的方法探索并解决问题: (1)当 a,b,m,n 均为正整数时,若 a+b 3=(m+n 3)2,用含 m,n 的
式子分别表示 a,b 得,a=________,b=________; (2)利用所探索的结论,找一组正整数 a,b,m,n 填空: 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3)2; (3)若 a+4 3=(m+n 3)2 且 a,b,m,n 均为正整数,求 a 的值.
解析:x-3≥0, ∴x≥3.
答案:x ≥3
【预测演练 1-1】
等式 2k-1= k-3
数 k 的取值范围是
2k-1成立,则实 k-3
()

二次根式教案

二次根式教案

二次根式教案二次根式教案一般地,形如√a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其中,a 叫做被开方数。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二次根式教案,希望大家认真阅读!【1】二次根式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能求根号内字母范围,理解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并能应用它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体验在合作探索中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重难点】1、重点:准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难点:准确理解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

【学习内容】课本第2— 3页【学习流程】一、课前准备(预习学案见附件1)学生在家中认真阅读理解课本中相关内容的知识,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预习学案。

二、课堂教学(一)合作学习阶段。

教师出示课堂教学目标及引导材料,各学习小组结合本节课学习目标,根据课堂引导材料中得内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内交流、总结,并记录合作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组内各成员根据课堂引导材料的要求在小组合作的前提下认真完成课堂引导材料。

教师在巡视中观察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并进行及时的引导、点拨,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

(二)集体讲授阶段。

(15分钟左右)1. 各小组推选代表依次对课堂引导材料中的问题进行解答,不足的本组成员可以补充。

2. 教师对合作学习中存在的普遍的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解。

3. 各小组提出本组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并请其他小组帮助解答,解答不了的由教师进行解答。

(三)当堂检测阶段为了及时了解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对本节课进行及时的巩固,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测试完试卷上交。

(注:合作学习阶段与集体讲授阶段可以根据授课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次序或交叉进行)三、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见附件2)教师发放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制定的针对性作业,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提高课堂所学。

四、板书设计课题: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概念例题例题二次根式性质【2】二次根式教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出自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本节在研究最简二次根式和二次根式的乘除的基础上,来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和进一步完善二次根式的化简。

初三复习教案(二次根式)

初三复习教案(二次根式)

初三复习教案课 题:二次根式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有关概念、性质及根式的化简.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教学难点: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教学过程:一、知识要点:1.平方根:若x 2=a(a>0),则x 叫a 做的平方根,记为a ±.注意:①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②0的平方根是0;③负数没有平方根;2.算术平方根:一个数的正的平方根叫做算术平方根;3.立方根:若x 3=a(a>0),则x 叫a 做的立方根,记为3a .4.同类二次根式: 化简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5.二次根式的性质: ①)0(≥a a 是一个非负数; ②)0()(2≥=a a a ③⎪⎩⎪⎨⎧<-=>==)0()0(0)0(||)(2a a a a a a a ④)0,0(>≥=b a ba b a ⑤)0,0(≥≥⋅=b a b a ab6.二次根式的运算:(1)加、减;(2)乘、除二、例题分析:例1.下列二次根式27,121,211,12,其中与3是同类二次根式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例2.若最简二次根式2431212-+-a a 与是同类二次根式,求a 的值。

例3.化简: (1)2)23(-; (2)当a≤|12|441,212-++-a a a 化简时(3)已知a 为实数,化简a a a 13---, (4)化简二次根式a 21aa +-, 例4.(1)若633-=a ,求36122+-x x 的值。

(2)已知:x=53-,求962++x x 的值。

(3) 已知:a=321+,求01222)1()211(12a a a a a a a a ++----+-- 例4:把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 (1)aa 1; (2)11)1(---x x ; (3)x x 1-; (4) 21)2(--x x 例5.观察下列各式及其验证过程 232232+=.验证:2322122)12(2122)22(3222233+=-+-=-+-= 3833133)13(3133)33(83833:..8338322233+=-+-=-+-==+=验证 (1) 根据上述两个等式及其验证过程的基本思路,猜想4154的变形结果并进行验证.(2) 针对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写出用n(n 为任意自然数,且n≥2)表示的等式,并给出证明.例6.计算: ①()5.043()4483181--- ②2392393322-++++++xx x x x x (0<x<3) ③)23(6)13()26(+÷--⋅+④)2131(15+÷ ⑤y x xyy x y x xyx --+-++2三、小 结:师生共同归纳解题思路与方法四、同步练习:1. 已知.a<0,化简22)1(4)1(4aa a a -+-+-= 2.化简二次根式22a a a +-的结果是( ) A .2--a B.2---a C.2-a D.2--a 32,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4B .a ≤2C .2≤a ≤4D .a =2或a =44.化简并求值:22111a a a a a ----+,其中a = 5. 已知01132=--++b b a ,求a 3+b 3和a 2-ab+b 2的值.6.已知x=23+,求(23212+---x x x x )÷211x -的值. 7.已知:x>0,y>0,且x-xy -2y=0,求y xy x yxy x --++值. 8.若a=4+3,b=4-3,求ab a a--ab a b+的值.9. 已知x 、y 为实数,若规定x *y=4xy,(1)求2*4; (2)若x *x+2*x-2*4=0,求x 的值;(3)若不论x 是什么实数,总有a *x=x,求a 的值.10.已知:571-=x ,571+=y 求x 3+x 2y+xy 2+y 3的值。

《二次根式》教学教案

《二次根式》教学教案

《二次根式》教学教案《二次根式》教学教案(精选6篇)《二次根式》教学教案篇1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二次根式的概念。

2、内容解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知道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二次根式的概念。

它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为后面学习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四则运算打基础。

教材先设置了三个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结果都可以表示成二次根式的形式,它们都表示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由此引出二次根式的定义。

再通过例1讨论了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字母的取值范围的问题,加深学生对二次根式的定义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教学目标(1)体会研究二次根式是实际的需要。

(2)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教学目标解析(1)学生能用二次根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和数量关系,体会研究二次根式的必要性。

(2)学生能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知道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理由,知道二次根式本身是一个非负数,会求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字母的取值范围。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对于二次根式的定义,应侧重让学生理解“ 的双重非负性,”即被开方数≥0是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0也是非负数。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回忆在实数一章所学习的有关平方根的意义和特征,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要求,从而让学生得出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并运用被开方数是非负数这一条件进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判断。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理解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1你能用带有根号的的式子填空吗?(1)面积为3 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面积为S 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

(2)一个长方形围栏,长是宽的2 倍,面积为130?,则它的宽为______。

(3)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t(单位:s)与开始落下的高度h(单位:)满足关系 h =5t?,如果用含有h 的式子表示 t ,则t= _____。

2013届中考数学考前热点冲刺《第5讲 数的开方及二次根式》课件 新人教版

2013届中考数学考前热点冲刺《第5讲 数的开方及二次根式》课件 新人教版

第5讲┃ 归类示例
此类有意义的条件问题主要是根据:①二次根式 的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②分式的分母不为零等列不 等式组,转化为求不等式组的解集.
第5讲┃ 归类示例 ► 类型之三 根式的化简与计算
命题角度: 1. 二次根式的性质:两个重要公式,积的算术平方 根,商的算术平方根; 2. 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点析] 在进行二次根式化简求值时,常常用到整体思 想.把 x+y、x-y、xy 当作整体进行代入.
第5讲┃ 回归教材
中考变式
a2-4a+4 a+1 2 [2012· 苏州] 先化简,再求值: + 2 · ,其 a-1 a -1 a-2 中 a= 2+1.
a-22 a+1 a-2 2 2 a 解:原式= + · = + = . a-1 a+1a-1 a-2 a-1 a-1 a-1 2+1 2+ 2 当 a= 2+1 时,原式= = . 2 2
第5讲┃ 考点聚焦 考点3 二次根式的性质
两个重要 的性质 ( a)2=a(a________) ≥0 a =a
2

二 次 根 积的算术 式 平方根 的 性 商的算术 质 平方根

a -a
a≥0 a<0
ab= a· b(a______(a________, >0 a a b________) ≥0
立方 一个数x的________等于a,那么x叫做 立方 根 3 数a的立方根,记作 a
第5讲┃ 考点聚焦 考点2 二次根式的有关概念
二 次 根 式 最简 二次 根式
定义 防错 提醒
形如 a(________)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a≥0 a中的 a 可以是数或式, a 一定要大于 但 或等于 0

九年级数学上册 二次根式复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 二次根式复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

二次根式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及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化简含二次根式的式子;2.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含二次根式的式子的混合运算.难点:综合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化简和计算含二次根式的式子.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请同学回忆二次根式有哪些基本性质?用式子表示出来,并说明各式成立的条件.指出:二次根式的这些基本性质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主要应用于化简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的乘法及除法的法则是什么?用式子表示出来.指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也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把两个二次根式相除,计算结果要把分母有理化.3.在二次根式的化简或计算中,还常用到以下两个二次根式的关系式:4.在含有二次根式的式子的化简及求值等问题中,常运用三个可逆的式子:二、例题例1 x取什么值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分析:(1)题是两个二次根式的和,x的取值必须使两个二次根式都有意义;(3)题是两个二次根式的和,x的取值必须使两个二次根式都有意义;(4)题的分子是二次根式,分母是含x的单项式,因此x的取值必须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同时使分母的值不等于零.x≥-2且x≠0.解因为n2-9≥0,9-n2≥0,且n-3≠0,所以n2=9且n≠3,所以例3分析:第一个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的分子与分母都可以分解因式.把它们分别分解因式后,再利用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把式子化简,化简中应注意利用题中的隐含条件3-a≥0和1-a>0.解因为1-a>0,3-a≥0,所以a<1,|a-2|=2-a.(a-1)(a-3)=[-(1-a)][-(3-a)]=(1-a)(3-a)≥0.这些性质化简含二次根式的式子时,要注意上述条件,并要阐述清楚是怎样满足这些条件的.问:上面的代数式中的两个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的式子如何化为完全平方式?分析:先把第二个式子化简,再把两个式子进行通分,然后进行计算.解注意:所以在化简过程中,例6分析:如果把两个式子通分,或把每一个式子的分母有理化再进行计算,这两种方法的运算量都较大,根据式子的结构特点,分别把两个式子的分母看作一个整体,用换元法把式子变形,就可以使运算变为简捷.a+b=2(n+2),ab=(n+2)2-(n2-4)=4(n+2),三、课堂练习1.选择题:A.a≤2 B.a≥2C.a≠2 D.a<2A.x+2 B.-x-2C.-x+2 D.x-2A.2x B.2aC.-2x D.-2a2.填空题:4.计算:四、小结1.本节课复习的五个基本问题是“二次根式”这一章的主要基础知识,同学们要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2.在一次根式的化简、计算及求值的过程中,应注意利用题中的使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或题中的隐含条件),即被开方数为非负数,以确定被开方数中的字母或式子的取值范围.3.运用二次根式的四个基本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时,一定要注意论述每一个性质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条件.4.通过例题的讨论,要学会综合、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意义、基本性质和法则以及有关多项式的因式分解,解答有关含二次根式的式子的化简、计算及求值等问题.五、作业1.x是什么值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2.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M Q P 第5课时
二次根式
一、选择题:
1. 估算2的值(
) A .在1到2之间
B .在2到3之间
C .在3到4之间
D
.在4到5之间

A
.B
C
.2- D .2
3.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3=
B .0(π 3.14)1-=
C .1122-⎛⎫=-
⎪⎝⎭ D .3=± 4. 若b a y b a x +
=-=,,则xy 的值为 ( ) A .a 2 B .b 2 C .b a + D .b a -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22-=-
=325a a a ⋅= D.22x
x x -=
6.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 )
A .点P
B .点Q
C .点M
D .点N
7.下列根式中属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8.
+y)2,则x -y 的值为( )
A.-1
B.1
C.2
D.3
9. 一个正方体的水晶砖,体积为100cm 3
,它的棱长大约在( )
A. 4cm~5cm 之间
B. 5cm~6cm 之间
C. 6cm~7cm 之间
D. 7cm~8cm 之间
10. 若3a =-,则a 与3的大小关系是( )
A . 3a <
B .3a ≤ C.3a > D .3a ≥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8的立方根是±2
C .函数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1
D .若点P(2,a)和点Q(b ,-3)关于x 轴对称,则a+b 的值为-5
二、填空题:
1.化简.
2.计算的结果是 .
3. 若|1|0a +=,则a b -= .
4= . 5.函数
y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6. 对于任意不相等的两个数a ,b ,定义一种运算※如下:a ※b =b a b
a -+, 如3※2=5232
3=-+.那么12※4= .
7.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33+
,则ΔABC 的周长是________
8.计算:tan60°-2-2 + 20080_________ 三、解答题 :
1.计算: (1)
103130tan 3)14.3(27-+︒---)(π
(2
)101(1)52-⎛⎫π-+-+-- ⎪⎝⎭
(3
)0112sin 602-⎛⎫+-- ⎪⎝⎭
(4)0
1)41.12(45tan 32)31
(-++---
2.先化简,再求值:33)225(423-=---÷--a a a a a ,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